(完整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中的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中的快速检测方法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食品加工和出售的过程中,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以确保食品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食品安全中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
一、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不同样品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光谱来鉴定和定量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
该方法具有非破坏性、无需样品处理等优点,适用于食品中添加剂、残留农药和重金属等的快速检测。
二、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具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特定分析物质进行识别和检测的技术。
常见的生物传感器包括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和细胞传感器等。
这些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响应迅速等特点,在食品中检测微量有害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快速质谱技术快速质谱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分辨率的检测方法。
它能够迅速识别和定量分析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有害物质和毒素等。
快速质谱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四、快速免疫分析技术快速免疫分析技术是基于免疫学原理,通过特定的抗体与目标分析物相结合来进行检测。
该技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分析物质。
在食品安全中,快速免疫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和过敏原等。
五、快速核酸检测技术快速核酸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核酸扩增和检测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目标生物、基因或者基因组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等优点,可用于食品中病原菌、转基因成分以及其他潜在的危害因素的快速检测。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中的快速检测方法涵盖了光谱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质谱技术、快速免疫分析技术和快速核酸检测技术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也为食品生产和消费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这些技术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我们的饮食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保障。
食品安全快检技术

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电流-电压曲线 来进行分析的方法,适用于食品中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灵敏检测 。
PART 03
食品安全快检技术应用实 例
REPORTING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01
02
03
酶抑制法
利用农药对特定酶的抑制 作用,通过测定酶活性的 变化来判断农药残留情况 。
免疫分析法
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 合的原理,利用标记物或 酶标抗体进行定量或定性 分析。
便携式光谱仪器及应用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如添加剂、农药残留等。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 仪
用于食品中水分、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
便携式荧光光谱仪
可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成分。
手持式电化学传感器及应用
手持式电导率仪
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盐分、酸度等电导率相关指标。
手持式PH计
PART 02
常见食品安全快检方法
REPORTING
免疫学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利用酶标记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进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 等特点。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及层析技术来检测样品中的目 标物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Fra bibliotek拉曼光谱法
基于拉曼散射效应,通过分析散射光 谱得到分子振动、转动信息,适用于 食品中添加剂、农药残留等的无损检 测。
电化学检测方法
电位分析法
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确定被测物 质的浓度,适用于食品中酸碱度
、离子浓度等的快速测定。
电导分析法
利用被测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来推断 其浓度的变化,适用于食品中电解 质溶液的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快速检测含义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三方面体现:(1)实验准备要简化(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按分析地点: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按定性定量: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一)生物法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2.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LISA)3.活体生物测定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4.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食品成分分析(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5)食品限度的检验(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将NO3-还原N02-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
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硝酸盐速测管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还原为N02-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指示剂。
(完整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快速检测含义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三方面体现:(1)实验准备要简化(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按分析地点: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按定性定量: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一)生物法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2.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LISA)3.活体生物测定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4.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食品成分分析(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5)食品限度的检验(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将NO3-还原N02-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
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硝酸盐速测管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还原为N02-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指示剂。
食品安全监管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

食品安全监管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保障民众的饮食安全是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用了越来越多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以便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
第一部分:PCR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增食品样本中微生物的DNA片段,从而实现对食品是否受到致病菌污染的快速检测。
例如,在肉类产品中,可能存在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利用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出是否存在这些菌种,从而确保肉类产品的安全性。
第二部分: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光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通过检测食品样品中的反射、透射或散射光谱,可以获取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和品质信息。
例如,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含量,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等。
这些光谱技术具有无损、快速、准确的特点,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非常有帮助。
第三部分:快速检测仪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随着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速检测仪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质谱仪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仪器,可以检测食品中微量残留的农药、兽药等有害物质;电化学传感器可以检测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等。
这些快速检测仪器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第四部分:基因编辑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通过修改食品作物的基因组,可以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例如,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以针对具有致病潜力的细菌或病毒在食品作物中进行基因编辑,从而提高其抗病能力。
这种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食品作物基因的修饰,从而提高食品安全。
结论:通过使用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法规与认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二、测试片检测结果图像
餐饮具检测纸片检测结果图像
三、试剂盒大肠菌检测结果图像
液体样品:直接倒入试剂盒刻度处,培养18~24h观察结果
加样
培养
固体样品:稀释后按以上操作。
阳性
阴性
快速检测辅助设备的选择利用
十九、生熟豆浆的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编号: CDC-1201 意义:大豆中含有皂苷毒素对人体有害。如果豆浆未能煮沸持续 10分钟破坏毒素,饮用后,短则30分钟,长则1小时即会引起急性 中毒(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体弱者会 有生命危险)。本试剂盒适用于豆浆生熟度的快速检测。
操作:取1ml豆浆样品于检测管 中,加入2滴A试液,盖盖后摇匀, 再加入2滴B试液,摇匀,2分钟 内观察结果,未煮熟的豆浆呈青 色;煮熟的豆浆为本色,2分钟 后逐渐变为灰色。
食物中毒发生后,快速筛查出是否是由有机磷或氨基甲 酸酯类的农药或鼠药所致,对于及时抢救伤者具有重要
意义。
注意事项:
1 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纸片法和分光光度法)的 检验原理基本相同,测定中的干扰物质也基本相同。葱、蒜、萝卜、 芹菜、香菜、茭白、蘑菇及番茄汁液中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 质,容易产生假阳性。处理这类样品时(包括含叶绿素较高的蔬菜), 不要剪的太碎。测定番茄时,可将提取液放在茄蒂处浸泡2min,取浸 泡液测定。测定韭菜或大蒜时,可整根或整粒放入容器中,加入提取 液后振摇提取测定。
12注水肉的快速测定方法
13蜂蜜比重和水分的快速测定方法
14酱油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的快速测定方法
15大米中石蜡、矿物油的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目前,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学检测技术、电化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食品样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给出准确的检测结果。
例如,光学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光谱分析、色度分析等手段对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快速检测,而生物传感技术则可以利用生物分子与特定物质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快速检测。
相比传统的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成本低、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
它可以帮助食品监管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食品进行全面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从而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然而,快速检测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食品安全监管需求,还需要不断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快速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亟待加强,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总的来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是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重要进步,它为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快速检测技术将会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的途径。
在过去的几年里,食品行业一直在努力发展更快速、更准确的检测技术,以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得到遵循。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多项重要优势。
首先,它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供结果。
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检验,而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提供结果。
这种快速反馈可以帮助食品监管部门快速采取行动,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其次,这些技术往往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由于这些技术使用了先进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因此它们往往能够检测出传统方法可能漏掉的微小问题。
此外,快速检测技术还能够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
光学检测技术是其中之一,利用光谱分析和色度分析等方法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2.2 用试管显色的深浅来半定量:如亚硝酸盐、甲醇、二氧化硫等, 比色定量可以是目视,也可以用便携式光度计。
3.滴瓶法:将标准溶液放在滴瓶中,根据消耗的滴数量来判定被检物 质的含量。如酸碱、氧化还原性物资等。
4.便携式仪器法:如便携式甲醇速测仪、酸度计、电导仪、温湿度计 、中心温度计、食用油极性测定仪、辐照度计、ATP荧光度仪等。
5.其它一些形式的快速检测方法。
结果的表述及注意事项
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主要体现在定性和限量检测上。有些方法可 以达到半定量或定量的效果则更加有利于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1 检测方法与表述形式 1.1 定性检测与表述: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
质,或其本身就是有毒有害物质。通常以阴性或阳性来表述。阴性表 示用本方法未检出要检测的物质。阳性表示检出了有毒有害物质。 1.2 限量检测与表述: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超 出标准规定值或有效物质是否达到标准规定值。通常以合格或不合格 来表述。 1.3 半定量检测与表述:能够快速地得出所测物质成分的大概含量, 通常以合格或不合格来表述,也可标出具体数值。 1.4 定量检测:如温度、湿度、消毒间紫外线辅照强度、纯净水电导 率等物理指标的检测。通常以具体数值表述。
样品处理:取5g鱼肉剪碎,用50mL生活饮用水浸泡15min,期间振摇3 ~4次,取上清液测定。
测定与换算
1 假设生活饮用水的pH值为7.0,首先用酸度计测试并记录其pH值, 再测试并记录样品浸泡上清液的pH值。
2 若测得饮用水的pH值大于7.0时,按下式换算鱼体酸碱度: 鱼体酸 碱度=浸泡液pH值-(饮用水pH测定值-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快速检测含义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三方面体现:(1 )实验准备要简化(2 )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3 )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按分析地点: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按定性定量: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一)生物法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2. 分子生物学方(如:ELISA)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3.活体生物测定法4.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 )食品成分分析(2 )食品添加剂的分析(3 )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4 )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5 )食品限度的检验(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将NO3- 还原N02- 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
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硝酸盐速测管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 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 还原为N02- 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 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 指示剂。
只需加入100ul 样品于检测管中。
将含有样品的检测管放入64 ± 1℃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
奶或奶制品在培养基中迅速扩散,若该样品中不含有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低于检测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将在培养基中生长,葡萄糖呗分解后所产生的酸会改变Ph 指示剂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
相反若高于检测限的抑菌剂,则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不会生长,指示剂颜色不变仍为紫色。
黄色表明该样品没有抗生素残留或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阴性)紫色表明该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残留且浓度高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阳性)如果介于黄色紫色之间,则说明该样品可能不含抗生素残留或者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部分阳性)免疫金标记技术胶体金是氯金酸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
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的胶体状态。
胶体金颗粒表面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因静电吸附而形成牢固结合。
胶体金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吸附功能,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无共价键形成,标记后大分子物质活性不发生改变。
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
金标蛋白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或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
放射免疫测定法放射免疫RIA :以标记抗原与反应系统中未标记抗原竞争结合特异性抗体来测定的待检样品中抗原量。
免疫放射IRMA :以过量标记抗体与抗原非竞争结合,采用固相免疫吸附载体分离游离和结合标记抗体。
其他:放射受体分析RRA; 放射配体结合分析RBARRA 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1、每类抗生素族均是在一个母环基础上用不同功能团修饰星辰特定功效的抗生素。
2、微生物细胞表面都存在着能与各种抗生素功能基团结合的特异受点。
结合反应是在标记的靶参考物与无标记的待测药物之间竞争进行的。
竞争性检测使用一种具有吸附所有β-内酰胺药物的特殊受体细菌,该细菌同14c 标记的特定量青霉素G 一起加入牛奶样品。
牛奶样品中的任何一直β- 内酰胺类均能和这种特殊标记的青霉素G 竞争性地与细菌cell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毒鼠强快速检测毒鼠强可以与二羟基萘二磺酸发生反应变为浅紫红色,检出限1ug ,最低检出浓度2ug/ml 浓度高时变为深紫红色。
鼠药氟乙酰胺的快速检测速测管法检测氟乙酰胺与奈氏试剂反应后会出现黄红或棕色沉淀。
最低检出浓度10ug/ml敌鼠钠盐的快速检测敌鼠化学名为2-(二苯基乙酰胺)-2 ,3 二氢-1,3-茚三酮,可与三氯化铁反应出现砖红色。
砷的快速检测三氧化二砷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形态氢生成AsH3 ,其与氯化金相遇产生反应,可使氯化金硅胶柱变成紫红或灰紫色,在装有氯化金硅胶的柱中砷含量与变色的长度成正比,以次可达到半定量的目的酒醇仪测定甲醇的检测在20 ℃时,不同浓度的乙醇具有固定的折光率,当甲醇存在时,折光率会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下降值与甲醇的含量成正比。
按照这一现象而设计的酒醇含量速测仪,可快速显示出样品中酒醇含量。
当这一含量与玻璃浮计测定出的酒醇含量出现差异时,其差值即为甲醇含量。
在20 °时可直接定量,在非20 °时,采用于样品相当浓度的乙醇对照液进行对比定量。
水发水产品中甲醛的快速检测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与简笨三酚反应后使溶液出现橙红色特征。
由于此方法的灵敏程度较低,水产品本底存在的甲醛很难参与反应。
当人为加入甲醛时,本方法可迅速检测出来。
变质肉类的快速检测畜禽肉变质后或病害肉,其肉体内的挥发性盐基氮、ph 值以及过氧化物酶都会发生改变。
测试酸碱度,可初步反映出其新鲜程度; 测试挥发性盐基氮,可判断是否新鲜或腐败;测试过氧化物酶,可初步判断是否是病害肉牛乳中尿素的快速检测尿素能够阻断萘胺试剂反应,不会生成紫红色物资。
由此证明乳品中含有尿素成分。
检出限牛乳为浓度50mg/kg; 乳粉浓度500mg/kg乳品中pro 含量的快速检测考马斯亮蓝试剂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当他与pro 结合后变成青色,其颜色深度与pro 含量成正比。
检测范围:液体样品为0.5g-20g/100g ,固体样品为1g-40g/100g米面粉中吊白块的快速检测甲醛二氧化硫原理:甲醛次硫酸氢钠在食物中分解成甲醛、次硫酸氢钠和so2. 甲醛与AHMT 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检出限为0.05ug水溶性非食用色素的快速检测水溶性非食用色素与脱脂羊毛染色后不易去除的原理对部分水溶性非食用色素进行检测。
味精谷氨酸钠的快速检测利用谷氨酸钠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一固定谷氨酸钠的碱性,使羟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指示剂显示为终点,得出样品中谷氨酸钠的含量。
黄曲霉毒素AF 的快速检测免疫亲和柱- 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和免疫亲和柱-HPLC 法1.分析原理:免疫亲和柱试用大剂量的黄曲霉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固化在水不溶性的载体上,然后装柱而成。
试样中AF 用一定比例的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过过滤稀释后,用免疫亲和柱净化,以甲醇将亲和柱上的黄曲霉毒素林洗下来,在淋洗液中加入溴溶液衍生,以提高测定灵敏度,然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
也可以将甲醇-黄曲霉毒素淋洗液的一部分加入HPLC 中,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 分别进行定量分析。
2.ELISA 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 原理:将已知抗原吸附在固态载体表面,洗除未吸附抗原,加入一定量抗体与待测样品提取液的混合液,竞争培养后,在固相载体表面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洗除多于抗体成分,然后加入酶标记对抗球蛋白的第二抗体结合物,与吸附在固体表面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再加入酶的底物。
在酶催化下底物降解,产生有色物质,通过酶标检测仪测出酶底物的降解量。
推出被测样品中抗原量。
抗体:抗黄曲霉毒素B1 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或抗血清包被抗原:黄B1 与载体蛋白结合物酶标二抗:羊抗鼠IgG 与辣根过氧化酶结合物3. 微柱筛选法:原理:样品提取液通过由氧化铝与硅镁吸附剂组成的微柱层析管,杂质被氧化铝吸附,黄曲霉毒素被硅镁吸附剂吸附,在波长365nm 紫外灯下显示蓝紫色荧光环,其荧光强度与黄曲霉毒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成正比例关系.若硅镁型吸附层未出现蓝紫色荧光,则样品为阴性(方法灵敏度为5~10ug/kg )。
由于在微柱上不能分离黄曲霉毒素B1 ,B2,GI ,G2 ,所以测得结果为总黄曲霉毒素含量。
细菌毒素内毒素外毒素比较:产生方式:内:细菌崩解后释放外:合成分泌到菌体外化学成分:内:脂多糖LPS 外:蛋白质食品中微生物快检1. 基于微生物代谢特征的检测方法;2. 改良培养基法;3.细菌直接计数法;4.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5.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6.自动化检测技术7.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ATP 生物发光法检测荧光素+ATP+O2 (上:Mg2+)—→ (下:荧光素酶)氧化型荧光素+AMP+PPI+H20 阻抗测定法当培养基中因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发生化学改变时,阻抗也随着改变。
溶氧——电流法检测应用的是氧气电极法的原理。
在测量开始时氧气溶解在培养基中,随着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这些溶解氧不断被消耗。
DOX 系统通过检测与溶解氧量成比例的电流值来计算所含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值。
微量量热法是利用细菌生长时产生热量的原理设计而成,微生物在生长和代谢的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代谢热。
由于各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热效应不同,因此可显示出特异性的热效应曲线图。
在细菌生长过程中,用微量量热计测量产热量等热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绘制出以产热量对比时间组成的热曲线图,以此推断细菌存在的数量。
放射测量法利用细菌在代谢碳水化合物时产生CO2 的原理,把微量的放射性标记引入葡萄糖或者其他糖分子中。
细菌生长时,糖被利用并放出标记的CO2 ,将生成的放射性CO2 从培养装置中导出,利用专用的测量仪来测定CO2 量,放射量与细菌数成正比。
快速测试片法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的薄膜上通过粘合剂结合了指示剂,并涂覆了冷水可溶性凝胶,下层的纸片上涂覆了改良的培养基,并印有方格以便于计数。
它是一种与限制备好的培养基系统,以每系统1ML 的加样量将样品直接加到薄膜中间,盖上含有胶凝剂和指示剂的覆盖膜,培养后细菌在双层膜之间生产,其代谢产物与显色物质作用并显色,即可直接计数。
显色培养基是一类利用微生物只身代谢产生的酶与相应显色底物反应显色的原理来检测微生物的新型培养基。
这些相应的显示底物是由产色基团和微生物部分可代谢物质组成,在特异性酶的作用下,游离出产色基团显示一定颜色,直接观察菌落颜色即可对菌种作出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