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来源: 发布时间: 2011-08-06 15:01 15 次浏览大小: 16px 14px 12px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朱世东(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朱世东(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工厂化育苗概念与特点一、工厂化育苗概述(一)概念工厂化育苗(raising seedlings in industrial scale):在人工适宜条件下,采用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育苗方式。
(二)特点与常规育苗相比,具有五大优点:1、提高秧苗质量(1)苗齐苗壮,抗逆性增强;(2)定植不伤根,缓苗快,成活率高。
工厂化育苗比常规育苗平均增产15%~30%。
2、节省资源、成本(1)节能省电2/3。
分散育苗→集中育苗;苗龄缩短10~20天。
(2)省地 100株/m2 → 500 ~1000株/m2, 21~84万株/亩。
(育苗效率高)(3)省工常规育苗:人均管理2.5万株;穴盘育苗:20万~ 40万株/人。
如番茄:常规育苗,2000株苗用工大约25~30个;工厂化育苗,1~2个。
定植只相当于常规育苗工作量的1 / 10。
常规育苗:苗重500克/株;穴盘育苗:苗重35 ~ 50克/株。
(4)省种种子包衣处理,1粒/ 1穴。
(出苗率)常规育苗:出苗率60%~70%;工厂化育苗:85%~95% 。
(5)节本劳动力成本降低90%,总成本可降低30%~50%。
3、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提高5 ~ 7倍。
(1)播种效率提高。
700~1000盘/小时(工厂化育苗)(2)育苗周期缩短10~20天。
4、适于远距离运输常规育苗,不适宜较远距离运输,运输半径一般在20公里以内;工厂化育苗,运输半径可达800公里。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Industrialized Seedling Production课程代码:BF020355 学时:36 学分:2理论学时:26 实验实习学时:10适用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性质:专业选修执笔人:魏珉审定人:王秀峰一、说明1.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作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园艺植物工厂化育苗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工厂化育苗有关技术,并介绍种苗经营与管理知识。
课程以选修的形式,重在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园艺植物育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满足现代种苗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
2.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课堂讲授与实验、实习相结合;②授课内容应尽可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育苗产业发展态势;③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集约化、工厂化育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知识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学生选修该课程之前,最好先修完园艺植物栽培学、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等课程。
3. 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是适应国内外种苗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实际,满足产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新开设的选修课程,也可以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任选课程。
教学中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辅助教学。
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26学时)第一章工厂化育苗概论(2学时)工厂化育苗的概念与特点;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历史;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和趋势等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工厂化育苗的概念与特点。
育苗(工厂化)-第二章 育苗基础知识(ppt模板)

第三节 播种育苗技术
一、播种技术
1、播种时期
一般园艺植物的播种期可分为春播和秋播两种。春播从土壤解冻
后开始,以2 ~ 4月份为宜,秋播多在8 ~ 9月份,至冬初土壤封冻 前为止。
2. 播种方式
露地育苗的种子播种可分为大田直播和畦床播种,工厂化育苗多 采用机械精量播种。
3. 播种地选择 播种地应选择有机质较为丰富、土质松软、排水良好 的沙质壤土。播前要施足基肥,整地作畦,耙平。 4. 播种方法
第二节 种子质量和播前处理
一、种子质量检验
品种品质: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即种子内在 品质),可用真、纯两个字概括。
播种品质:是指种子播种后与田间出苗有关的品质
(即种子外在品质)。可用净、壮、饱、健、干五 个字来概括。
真:指种子真实可靠的程度,可用真实性表示。
纯:指品种典型一致的程度,可用品种纯度表示。 净: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可用净度表示。 壮:种子发芽出苗齐壮的程度,可用发芽力、生活力、 活力表示。
2. 层积催芽
将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
度的方法。 层积催芽分为低温层积催芽、变温层积催芽和高温层 积催芽等。
3. 药剂浸种和其他催芽方法
4. 接种
(1)根瘤菌剂接种 (2)菌根菌剂接种 (3)磷化菌剂接种
(四)种子引发 也称为渗透调节,是一项在控制条件下使种子缓慢吸水,
为萌发提前进行生理准备的一种播前种子处理技术,现已 作为一些蔬菜和花卉种子的播前常用处理技术。 引发的原理是控制种子的吸水作用至一定水平,即允许发 芽的代谢作用进行,但防止胚根的伸长。
(三)发芽 (germination) 种子萌动后,种胚细胞开始或加速分裂和分化,生长 速度显著加快,当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 程度,就称为发芽。 传统习惯上把胚根长度达到与种子等长,胚芽长度达 到种子一半时,作为种子已经发芽的标准。国际种子
第3章-育苗原理与技术

缺点
后代容易变异、不易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征
组织培养育苗
通过无菌操作,把植物材料(外植体)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繁 育苗木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脱毒苗和工厂化育苗
其他育苗
包括分生育苗,压条育苗和根茎育苗等
种子萌发原理
种子萌发:种子从吸胀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 过程,大致可以分以下5个阶段
2. 园艺植物育苗类型(4)
育苗容器
营养块育苗
将培养土压制成块状用于育苗。含有各种营养物质,水、气协调能 力较强,但是土方较重,难以远距离运输
育苗钵育苗
利用盛装营养土的钵状容器繁育苗木。是木本植物现代育苗中的重 要方法。钵体包括塑料钵、泥炭钵、“基菲”钵、纸钵、TODD钵
穴盘育苗
丁字形芽接 芽片腹接
秋季8月下旬~9月
腹接
缺点
不容易变异,适应性差;不如有性繁殖简单
嫁接苗的管理
温度
嫁接前后3天,白天25-30oC,晚上14-20oC
概述(2)
扦插育苗
将果树部分营养器官插入土壤(基质)中,使其生 根、萌芽、抽枝,成为新的植株的方法叫扦插
湿度
1. 园艺植物育苗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发展历程
《齐民要术》记载了茄子的育苗移植成活要点:“五叶, 雨 时合泥移栽之。若旱无雨, 浇水令彻泽, 夜栽之, 白日以 席盖之, 勿令见日。”——北魏 嫁接技术开始完善, 园艺植物开始兴起——唐代 《本草衍义》等提到提高发酵温度利于茄子和瓜类育苗 的技术, 是简单保护地温床育苗技术的开端——北宋 20世纪初开始出现阳洼育苗, 由芦苇毡、油纸发展为玻 璃屋, 并进一步成为塑料薄膜大棚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高苗床温度, 70年代发展为电热 温床 传统育苗方式难以满足需求, 诞生了现代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技术 ppt课件

• (2)保温系统 温室内设置遮荫保温帘,四周 有侧卷帘,入冬前四周加装薄膜保温。
• (3)降温排湿系统 育苗温室上部可设置外遮 阳网,在夏季有效地阻挡部分直射光的照射, 在基本满足秧苗光合作用的前提下,通过遮光 降低温室内的温度。温室一侧配置大功率排风 扇,高温季节育苗时可显著降低温室内的温、 湿度。通过温室的天窗和侧墙的开启或关闭, 也能实现对温、湿度的有效调节。在夏季高温 干燥地区,还可通过湿帘风机设备降温加湿。
煤渣 菜园土(南京) 碳化砻糠
0.183
0.106 0.540
0.033
0.077 0.049
23.0
50.0 66.0
203.9
120.5 6625.5
9247.5
3247.0 884.5
200.0
330.0 175.0
4.00
5.78 1.36
66.42
11.23 31.30
14.44
28.22 4.58
• 在育苗基质中加入适量的生物活性肥料, 有促进秧苗生长的良好效果。对于不同 的园艺作物种类,应根据种子的养分含 量、种苗的生长时间,配制时加入。
营养液配方与管理
• 工厂化育苗大量元素的营养液配方
72穴盘 128穴盘
200穴盘 288穴盘
聚氨酯泡沫育苗块育苗
• 将聚氨酯育苗块平铺在不漏水的育苗盘上 ,每 一块育苗块又分切为仅底部相连的小方块,每 一小方块上部的中间有一“X”形的切缝。
• 将种子逐个放入每一个小方块的切缝中,然后 在育苗盘中加入营养液,直至浸透育苗块后育 苗盘内保持有0.5~1cm厚的营养液层为止。
工厂化育苗基质选材的原则
• ①尽量选择当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物料; • ②育苗基质不带病菌、虫卵,不含有毒物质; • ③基质随幼苗植入生产田后不污染环境与食物
12.第十二章工厂化育苗

• 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流程: 工厂化育苗的操作主要包括播种前种子处 理、基质、育苗盘的清洗和消毒,自动播 种机播种,催芽室催芽,育苗温室中绿化 和炼苗等过程
• 目前已经开发了育苗容器制作、基质加工、 装杯播种、苗期培育、苗木运输上山栽植 一整套相应的机械设备。此外,还有苗木 运输造林设备,即标准育苗盘和集装化运 输架、苗木背架、挎架、小型汽车液压随 车吊、简易拖拉机随车吊、林地运输专用 挂车、造林整地机械、容器苗植苗器和容 器苗栽植机等。
• 在自动控制的大棚管理中,也 允许人工干预。各大棚除电脑 控制设备外,为预防临时停电 出现异常情况,设有人工操作 手动部分,如喷淋装置,既可 通过电磁阀控制喷淋,同时也 备有人工手动阀门,必要时可 以启动手动阀门喷淋。
• 环境检测仪安装在大棚内,里面的 单片机能把检测到的数据和结果以 数字方式发送给工业控制机。该系 统还具备整点记录系统运行数据的 功能,与微机相连,可得到当前情 况和自动系统启动以来的所有情况, 这些数据在微机里形成独立的日记 文件,便于存档、打印输出及分析 研究。
• 林木组培育苗工厂的育苗大棚 采用了集约式电脑环境控制系 统,造成小苗移栽的最佳成活 环境,以提高组培苗移栽时的 成活率,把移栽成活率从50%60%提高到95%-98%,使组培 厂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育苗大棚的附属设施 组培育苗大棚的棚体结构,地处南方与北 方的组培工厂因气温及光照等自然条件的 差异而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同样,大棚内 的设施也因自然条件不同及棚体结构不同 而异。
• 北方地区的育苗大棚,由于冬天严寒,要 求大棚的密闭性能比较好,塑料大棚在密 闭状态下,白天阳光照射常会出现45-50℃ 的高温,若不及时通风降温,会使幼苗灼 伤甚至死亡。同时在密闭状态下,由于地 面蒸发和植物叶面蒸腾,常使棚内湿度达 到90%-100%,若不及时通风会造成苗木 徒长或诱发病害。由于光合作用,棚内C02 被苗木大量吸收,致使棚内C02的浓度常低 于棚外,而影响棚内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 施肥、加温等原因使棚内积聚大量的氨气 (NH3)、二氧化硫(S02)、一氧化碳(CO)等 有害气体,严重时,致使植株枯萎、落叶, 甚至使人发生中毒。
工厂化育苗实验教学大纲

工厂化育苗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60022实验学时:10学时)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工厂化育苗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园艺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工厂化育苗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工厂化育苗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能更好地从事本专业工作。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教学应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科学、有序地进行。
实验过程中,学生应遵守实验室(实习基地)各项规定和操作要求。
学生应按照实验(操作)流程,准确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合理操作,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结果,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
具体要求包括:1.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拓宽知识面。
2.引导学生做好预习,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原理及具体操作要求,熟悉实验材料及相关仪器。
3.鼓励学生在独立操作完成实验的前提下,实现实验数据共享,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讨研究、互相协作的科学素养。
三、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在掌握蔬菜工厂化育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工厂化育苗的基本技术环节,种子处理方法及基质配制技术;在实验中熟悉实验设备,强化实验技能,充实实验设计思想;同时,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实验中独立思考,有合作精神,实验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
四、实验项目、性质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性质是否必修1蔬菜种子丸粒化处理及丸粒化种子萌发试验2验证性否2工厂化育苗基质理化性质测定3验证性否3生长调节剂在工厂化育苗中的应用4设计性是4种苗厂生产计划的制定及成本核算4综合性否备注实验性质指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五、实验内容实验一蔬菜种子丸粒化处理及丸粒化种子萌发试验1.实验目的掌握蔬菜种子丸粒化处理基本方法,了解蔬菜种子丸粒化处理在工厂化蔬菜育苗中的重要意义。
2.实验内容(1)种子丸粒化处理基本方法。
《工厂化育苗》课程结构.

《工厂化育苗》课程结构(70学时)模块一 工厂化育苗基质与营养液的配制技术(6学时)学习情境一 工厂化育苗基质的配制与理化性质测定(4学时)一、工厂化育苗基质的配制二、工厂化育苗基质的消毒三、工厂化育苗基质理化性质的测定学习情境二 工厂化育苗营养液的配制(2学时)一、幼苗对营养的需求特性二、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素症状三、常见营养液的配制四、营养诊断方法模块二 工厂化育苗主要技术(12学时)学习情境一 工厂化播种育苗技术(6学时)一、工厂化育苗对种子的要求与处理技术二、工厂化播种育苗技术三、出苗障碍与防控措施学习情境二 工厂化扦插育苗技术(2学时)一、扦插育苗的方式二、扦插育苗技术学习情境三 工厂化嫁接育苗技术(2学时)一、嫁接育苗的方法二、嫁接育苗技术学习情境四 营养钵育苗技术(2学时)一、营养钵育苗的方式二、营养钵育苗技术模块三 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14学时)学习情境一 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流程与技术要点(2学时)一、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流程二、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要点学习情境二 各类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8学时)一、瓜类二、茄果类三、十字花科四、其他蔬菜学习情境三 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中生长及营养调控技术(2学时)一、出苗障碍及防控二、长势异常及防控三、幼苗营养不良诊断与防控四、幼苗营养调节与控制技术学习情境四 工厂化蔬菜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2学时)一、蔬菜苗期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二、蔬菜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模块四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12学时)学习情境一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8学时)一、穴盘育苗技术二、扦插育苗技术三、嫁接育苗技术四、组织培养技术学习情境二 花卉工厂化育苗营养调控技术(2学时)一、出苗管理技术二、水肥管理技术三、幼苗的生长调控技术四、幼苗营养调节与控制技术学习情境三 工厂化花卉育苗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2学时)一、花卉苗期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二、花卉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模块五 果树林木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10学时)学习情境一 果树林木工厂化育苗技术(6学时)一、扦插育苗技术二、嫁接育苗技术三、组织培养技术学习情境二 果树林木工厂化育苗营养调控技术(2学时)一、出苗管理技术二、水肥管理技术三、幼苗的生长调控技术四、幼苗营养调节与控制技术学习情境三 工厂化果树林木育苗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2学时)一、果树林木苗期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二、果树林木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模块六 工厂化育苗质量控制技术(10学时)学习情境一 工厂化育苗环境控制技术(4学时)一、温度的调节与控制二、光照的调节与控制三、水分的调节与控制四、气体的调节与控制学习情境二 工厂化育苗质量标准控制技术(2学时)一、成苗标准二、秧苗质量标准三、秧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四、蔬菜种苗检验检疫技术学习情境四 种苗包装贮藏与运输质量控制技术(4学时)一、种苗包装技术及运输工具二、种苗贮藏和运输质量控制技术模块七 工厂化育苗的经营与管理技术(6学时)学习情境一 工厂化育苗生产计划制定技术(2学时)一、市场调研二、生产计划制定三、生产资料及农机具购置四、播种计划学习情境二 育苗效益核算技术(2学时)一、成本核算二、收入核算三、经济效益核算学习情境三 种苗营销技术(2学时)一、市场分析二、产品决策三、价格制定四、促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Industrialized Seedling Production
课程代码:BF020355 学时:36 学分:2
理论学时:26 实验实习学时:10
适用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执笔人:魏珉审定人:王秀峰
一、说明
1.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作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园艺植物工厂化育苗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工厂化育苗有关技术,并介绍种苗经营与管理知识。
课程以选修的形式,重在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园艺植物育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满足现代种苗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
2.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课堂讲授与实验、实习相结合;②授课内容应尽可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育苗产业发展态势;③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集约化、工厂化育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知识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学生选修该课程之前,最好先修完园艺植物栽培学、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等课程。
3. 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是适应国内外种苗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实际,满足产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新开设的选修课程,也可以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任选课程。
教学中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辅助教学。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26学时)
第一章工厂化育苗概论(2学时)
工厂化育苗的概念与特点;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历史;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和趋势等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工厂化育苗的概念与特点。
难点是工厂化育苗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参观现场或观看影像,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及育苗技术,增强感性认识。
思考题:
1.何谓工厂化育苗?与传统育苗相比有何优点?
2.国内和国外工厂化育苗的现状比较。
第二章育苗的基础知识(2学时)
种子形成和结构;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条件;种子质量与播前处理;播种育苗技术;影响壮苗培育的因素。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种子质量与播前处理技术、播种育苗关键技术。
难点是种子质量控制技术。
建议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相关课程,理解和掌握本章讲授内容。
思考题:
1.种子萌发包括哪些过程?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哪些?
2.种子质量检验包括哪些内容?
3.常用的播前种子处理方法有哪些?
4.种子层积催芽和渗透调节各有何作用?如何进行?
第三章工厂化育苗设施与设备(2学时)
工厂化育苗工艺流程;工厂化育苗设施(育苗温室、播种车间、催芽车间、绿化驯化与幼苗培育车间等);工厂化育苗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等)。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工厂化育苗的设施设备及其作用。
难点是工厂化育苗工艺流程。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参观工厂化育苗现场,增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
思考题:
1.工厂化基质育苗的工艺流程包括哪些步骤?
2.工厂化育苗的主要设施设备有哪些?
3.工厂化育苗过程中灌溉施肥的方法有哪些?
第四章工厂化育苗方式和方法(2学时)
播种育苗;扦插育苗;组织培养育苗;穴盘育苗;容器育苗;水培育苗;其它育苗方式等。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不同育苗方式及其特点;难点是不同方式育苗技术。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扦插育苗、组织培养育苗、穴盘育苗
2.画图并说明工厂化穴盘育苗的技术流程。
3.何谓水培育苗?有哪些优缺点?
4.影响扦插育苗生根的因素有哪些?
第五章育苗基质与营养(2学时)
育苗对基质的要求;基质的理化性状指标;育苗基质种类及其特性;育苗基质的组配与消毒;幼苗对养分的需求特性;育苗营养供应方式;育苗营养液及其管理等。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育苗对基质要求及不同基质特性,育苗养分供应方式。
难点是育苗基质理化性状检测及复合基质组配。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实物展示和实验教学,加深对基质和营养液的认识。
思考题:
1.工厂化育苗对基质理化性状有何要求?
2.育苗基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3.何谓复合基质?有什么优点?
4.育苗过程中如何满足幼苗的养分需求?
第六章嫁接育苗技术(2学时)
嫁接育苗的意义和作用;嫁接成活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蔬菜嫁接育苗方法(嫁接砧木、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果树与花卉嫁接育苗方法(嫁接砧木、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等。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影响幼苗嫁接成活的因素和嫁接方法。
难点是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嫁接技术。
思考题:
1.园艺植物嫁接育苗有何意义?
2.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蔬菜嫁接常用哪些方法?嫁接后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4.果树与花卉的嫁接常用哪些方法?如何进行嫁接后管理?
第七章育苗质量控制(2学时)
育苗质量标准;环境条件对育苗质量的影响;育苗环境调节与控制;育苗过程中的病虫害控制;秧苗贮藏与运输等。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影响育苗质量的因素及其调控。
难点是壮苗质量标准及其控制技术。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实验教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壮苗培育技术。
思考题:
1.工厂化育苗的质量标准包括哪些含义?
2.工厂化穴盘育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有哪些?
3.环境条件对育苗质量有何影响?如何调节?
第八章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4学时)
蔬菜幼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瓜类蔬菜育苗技术;茄果类蔬菜育苗技术;其它蔬菜育苗技术等。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不同蔬菜的工厂化育苗技术。
难点是壮苗培育技术。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关键育苗技术环节。
思考题:
1.选择任一种蔬菜作物,设计其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第九章花卉和林果工厂化育苗技术(6学时)
草花类工厂化育苗;宿根花卉工厂化育苗;球根花卉工厂化育苗;果树工厂化育苗;林木工厂化育苗;其它植物的工厂化育苗。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主要花卉、林果的工厂化育苗技术。
难点是壮苗培育技术。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育苗技术。
思考题:
1.选择任一种花卉或林果,设计其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第十章工厂化育苗经营与管理(2学时)
种苗工厂的规划设计;种苗工厂的生产计划制定;种苗工厂的成本核算;种苗的销售与售后服务等。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育苗工厂规划设计和生产计划制定。
难点是如何控制育苗经营成本。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现场参观、实习,或邀请育苗工厂管理人员作专题讲座。
思考题:
1.种苗工厂规划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2.如何进行种苗工厂的经济核算?
3.制订一份育苗工厂的播种计划表。
(二)课程实验实习(10学时)
实验一工厂化育苗现状调查(2学时)
到周边工厂化育苗基地参观、调研,结合观看影像资料,了解工厂化育苗现状
及相关技术。
实验二育苗基质的理化性状测定(2学时)
选择草炭、蛭石、珍珠岩、沙子、岩棉等基质材料,测定主要理化性状,掌握
育苗基质理化性状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基质特性。
实验三穴盘规格对育苗质量的影响(2学时)
选择1-2种蔬菜或花卉,采用不同规格的穴盘育苗,定期观测幼苗形态和生理
指标,掌握穴盘育苗技术和幼苗素质评价方法。
实验四嫁接和扦插育苗技术(2学时)
选择1-2种蔬菜或花卉,采用相应的嫁接或扦插方法培育幼苗,掌握育苗的技
术要领。
实验五生长调节剂和种子处理对育苗质量的影响(2学时)
通过播前种子处理和播后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观测对幼苗生育
影响,掌握壮苗技术。
三、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笔试,占70%)和平时考核(课堂提问、实验实习报告、考勤等,占30%)相结合的方式。
附:主要参考书
1.别之龙,黄丹枫主编.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郭世荣主编.无土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王秀峰,陈振德主编.蔬菜工厂化育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李小川,张京社编著.蔬菜穴盘育苗.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5.RC Styer and DS Koranski. Plug & Transplant Production:A Grower’s Guide. Ball Publishing, 1997
6.葛红英,江胜德主编.穴盘种苗生产.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