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热胀冷缩

合集下载

3.液体的热胀冷缩

3.液体的热胀冷缩

结论:
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后体积缩 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其他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我们来再研究一下!
(用酒、醋、牛奶等, 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
选择的材料(在所选材 料后面打“√”)
科学研究记录表(二)
第 小组
在热水中的发现
在冷水中的发现
(可用符号↑↓表示) (可用符号↑↓表示)
3.液体的热胀冷缩
复习
水受热以后,它的重量 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 的是什么?
重量没有发生变化, 变化的是体积。
实验一:观察水的体积变化
冷水变成热水后,试管里 的气球皮会是怎样的?
材料: 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一根试管、气球皮等。
实验方案:
先在试管加半管水,在试管口包上气球皮用 线扎紧,然后把试放到热水里,观察发现—— 气球皮鼓起来了;再把试管放到冷水里,观察 发现试上的气球皮瘪小事,如
果细细想来,还真的有许多科学 道理。生活中的科学真是随处可 见呀。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 考,积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多 的科学奥秘!
练习:
1、常温下水受冷体积变小,受热时体积变

(√ )
2、通过今天的研究可知:许多液体都有热
胀冷缩的性质
(√ )
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有热胀冷缩的
气球皮瘪下去了
气球皮鼓起来了

怎样才能明显地看到水的体积变化?
材料: 一杯热水、一个烧瓶、一根玻璃管、橡
皮塞、红墨水等。
实验方法:
1、在装满冷水的烧瓶里滴几滴红墨水,使红墨水均匀散开, 在橡皮塞上插进玻璃管,把橡皮塞塞在烧瓶上; 在玻璃管上做上水位的标记。
2、把烧瓶放到热水里,观察玻璃管里液面的变化。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1)教师提问:我们如何实验才能验证到水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
(2)组装实验设置(教师示范,学生注意观察,小组同学合作完成)。
(3)教师强调: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实验中注意安全
(4)组织学生交流,选择方法。
(5)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4.师小结:液体受热体积增大,反之缩小。
5.教师简单介绍水的反膨胀现象
2.学生交流
3.学生实际生活举例
板书:4、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受热 体积增大
受冷内容
3液体的热胀冷缩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水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体积增大,反之缩小
3、通过实验来验证结果,使学生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
观察水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实验验证热胀冷缩现象。
3.师:温度变了,水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
1.学生讨论推测: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3)分组实验。
(4)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2.各小组交流汇报:生活中见到的水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3.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生活中的事例
教学方法
合作实验探究
教具准备
烧瓶、L型玻璃管、常温水、烧瓶、酒精灯、
石棉网、铁架台、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是指液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发生的体积变化现象。

通常情况下,液体的热胀冷缩比固体要大,但比气体要小。

一、液体的热胀1.1 热胀原理当液体受到热量作用时,分子会加速运动,间距变大,从而使整个物质膨胀。

这种现象称为热胀。

1.2 影响因素液体的热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和物质本身的性质。

不同物质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不同,例如水在0℃以下时会逐渐收缩,在0℃以上则会逐渐膨胀。

1.3 应用利用液体的热胀可以制作一些实用工具和设备。

例如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了水银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来测量温度。

二、液体的冷缩2.1 冷缩原理当液体受到低温作用时,分子会减速运动,间距变小,从而使整个物质收缩。

这种现象称为冷缩。

2.2 影响因素液体的冷缩同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和物质本身的性质。

不同物质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不同,例如水在0℃以下时会逐渐收缩,在0℃以上则会逐渐膨胀。

2.3 应用利用液体的冷缩可以制作一些实用工具和设备。

例如,汽车发动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就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发动机上安装了一些液体散热器来利用液体的冷缩来散热。

三、液体热胀冷缩的应用3.1 水银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原理制作而成。

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会随之上升,反之则下降。

3.2 液体散热器液体散热器是利用了液体冷缩原理制作而成。

当汽车发动机产生大量热量时,通过液体散热器中流动的水或冷却液,利用其冷缩的特性来散热。

3.3 水力发电水力发电也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原理。

当水受到高温作用时膨胀,产生高压蒸汽,从而驱动涡轮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四、总结综上所述,液体的热胀冷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

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制作一些实用工具和设备,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制造各种机械设备。

因此,在学习物理知识时,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非常重要。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教案:液体的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2.掌握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3.进行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玻璃容器、水、水银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等;2.多媒体课件和投影仪;3.实验记录表格。

三、教学步骤【引入】1.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玻璃物体和液体之间的松紧度差异,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可以发生改变的情况。

2.引导学生回忆固体材料的热胀冷缩,然后对比液体的热胀冷缩。

【探究】3.列举常见液体和温度计量单位,让学生思考液体在不同温度下会如何变化。

4.在实验室里,学生用烧杯倒入不同温度的水,并使用水银温度计记录不同温度下的水的体积变化。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其他可发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5.学生归纳总结温度和液体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讨论实验数据。

【升华】6.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讨论,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是基于分子振动引起的现象。

7.学生了解液体在受热时由于分子振动增强,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产生热胀。

学生还了解冷却时由于分子振动减弱,体积缩小,密度增大,产生冷缩。

8.学生回答一些基本问题,确保他们对热胀冷缩的理解正确。

【拓展】9.学生对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预测。

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10.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不同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并展示给全班。

【总结】11.学生总结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以及液体在不同温度下体积的变化。

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点评。

1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可以观察液体热胀冷缩的其他实验或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13.小组代表分享实验设计或应用场景,展示和介绍自己的设计或发现。

四、教学评价1.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填写情况;2.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规律的理解情况;3.学生分小组讨论和小组代表的表现;4.学生对教师问题的回答情况。

液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液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液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液体热胀冷缩是指液体在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例子。

1. 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作而成的测量温度的仪器。

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温度对液体体积的影响来测量温度。

当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扩大,液柱上升。

而当温度降低时,液体体积缩小,液柱下降。

通过读取液柱的高度,就可以得知温度的大小。

2. 水银柱式温度计水银柱式温度计是一种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它由一个细长的玻璃管和封闭的一端组成,管内充满了水银。

当温度升高时,水银受热胀大,液柱上升;当温度降低时,水银受冷缩小,液柱下降。

通过读取液柱的高度,就可以得知温度的大小。

3. 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是一种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来控制温度的装置。

它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温度传感器用来感知环境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会发出指令,使执行器动作,调节温度。

例如,在空调中,温度控制器会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控制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功能,使室内温度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4. 水龙头水龙头的开关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来控制水流的大小。

当手柄处于关闭状态时,水龙头内部的阀门关闭,水流停止。

当手柄处于打开状态时,水龙头内部的阀门打开,水流开始。

这是因为当水龙头受热时,内部的阀门会膨胀,打开水流;当水龙头受冷时,内部的阀门会收缩,关闭水流。

5.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来调节发动机的温度。

冷却系统由水箱、散热器、水泵和温控装置组成。

当发动机温度升高时,温控装置会发出信号,启动水泵将冷却液循环送入散热器。

在散热器中,冷却液受热胀大,通过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来降低温度,然后再回流到发动机循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6. 水管水管在冬季使用时,由于室外温度较低,水管内的液体会受冷缩小,导致水管破裂。

液体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例子

液体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例子

液体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例子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指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液体的体积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是由于热量的加热或散发会引起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从而导致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

下面将列举10个液体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例子。

1. 水:水在温度升高时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当水温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加,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导致水的体积扩大。

2. 酒精:酒精是一种常见的液体,在温度升高时也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酒精的分子结构使得它的热胀冷缩比水更加明显。

3. 汞:汞是一种金属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也会发生热胀冷缩。

由于汞的特殊性质,它的热胀冷缩比水和酒精更加显著。

4. 石油: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的成分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这也是石油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 液态氮:液态氮是一种常见的低温液体,在温度升高时也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由于液态氮的低温特性,它的热胀冷缩比其他液体更加剧烈。

6. 饮料:饮料中含有水和其他成分,当温度变化时,饮料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

这是为什么在夏天饮料需冷藏,冬天则需要加热的原因之一。

7. 柴油:柴油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其成分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柴油车辆需要加热车辆和燃料的原因之一。

8. 高分子材料:像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也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这是为什么在高温环境下,塑料制品容易变形的原因之一。

9. 柠檬汁:柠檬汁中含有水和酸性物质,当温度变化时,柠檬汁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

这是为什么柠檬汁饮料在冰镇和加热时味道会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

10. 气体溶液:在温度变化时,气体溶液中溶解的气体也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这是为什么在高温环境下,汽车轮胎内的气体会膨胀,而在寒冷环境下则会缩小的原因之一。

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涉及到了水、酒精、汞、石油、液态氮、饮料、柴油、高分子材料、柠檬汁和气体溶液等多个领域。

小学科学教案: 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

小学科学教案: 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热》单元里第3课【教材分析】《液体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热》单元里的第三课。

在学习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节课前,已经学习了“热起来了”、“给冷水加热”。

本节课由“观察水的体积变化”和“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两部分组成,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做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去初步认识液体的热胀冷缩,了解有关液体热胀冷缩的知识,让同学们知道水和很多液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一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

学会用实验去验证问题,从而获得科学知识。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已经理解了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心里有想表现的欲望,但是可能不好意思,但同时又希望能被肯定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另外,“热胀冷缩”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是不一定会去研究,更不会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水和很多液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一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①改进实验装置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②会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将学习科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锥形瓶、红墨水、橡皮塞、玻璃管、平底烧杯、热水、冷水、记录表、两瓶没打开的饮料。

【教学过程】一、设疑---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有兴趣吗?那在此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我们同学们有没有在家里烧过开水呢?(课件显示烧水的水壶)烧过的你想一想,你烧开水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现象?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水为什么会从水壶里溢出来呢?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液体的热胀冷缩》 说课稿

《液体的热胀冷缩》 说课稿

《液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液体的热胀冷缩》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研究的是热现象,而液体的热胀冷缩是热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在教材中,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气体的热胀冷缩以及热传递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的编排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物体热胀冷缩的感性认识,比如温度计的使用、水的沸腾和结冰等现象。

但是,对于液体热胀冷缩的本质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学生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新的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水、醋、食用油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原因是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设计并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观察和记录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液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醋、食用油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那么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测量温度大小的仪器叫什么?(温度计)最常见的温度计是什么温度计?(出示水银温度计)温度计与它有什么相同?
10、生思考回答,师总结:温度计液泡里的水银这种也是遇热水柱上升,遇热水柱下降,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四、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吗
1、过渡: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水,水银着两种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那么其他的物体是否也和它们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师出示装置。)(气球皮鼓起)
2这种现象是水受热以后什么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大还是变小?
3、但是这种装置能使我们清楚地观察到水的体积变化吗?
二、改进“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的实验装置
1、如何改进这个实验装置?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水受热或者受冷后的体积变化。
2、生思考,师出示器材引导:
(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冷水、平底烧瓶、橡胶塞、细玻璃管、红墨水、胶头滴管、烧杯、热水)
学生实验三: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1、师分发实验装置、倒热水
2、同学们观察并作实验记录。
3、小组汇报实验过程及现象。(水受热液柱上升,水受冷,液柱下降)
4、引导思考:上升或下降代表水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体积)
5、水受热液柱上升说明体积增大、水受冷后液柱下降说明体积怎样变化?
6、引导总结:水受冷后体积变小,也叫体积缩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冷缩。
(教书板书:受冷体积缩小)板书课题:热胀冷缩)
7、小结:水受热时体积膨胀,水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8、师板画
两杯水,标名一号和二号,画上烧瓶,液面上升情况不同,问:你能利用烧瓶里的水体积变化来判断哪杯水更热吗?为什么?
9、温度越高,水的体积受热膨胀越大,液面上升越高。(运用水热胀冷缩的性质判断水的冷热)
2、逐一出示:醋、可乐、啤酒。逐一追问:它会热胀冷缩吗?
3、师单独拿出一种如:可乐。问:要知道到底可乐会不会热胀冷缩,这个实验装置是否还可以用?
4、在学生发表意见后。师述:但在装的时候同样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灌满、密封、小心倒出…)师演示,生观察记录。
5、交流反馈实验结果,师小结板书。
6、小结:这些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参考上节课的试管气球皮装置,在此基础上可替换或添加器材进行改装。
师指导
3、组装具体指导如下:(按器材放置的顺序指导)
1)试管可用平地烧瓶代替;气球皮可用橡胶塞代替;
2)细玻,可以用塞子和细管。这样水的体积只要增加一点点,在细管里就会上升一大截。)
3)红墨水有什么用?
7、生猜测,师板书:水------受冷---------体积减小?
8、现在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水受热液面上升的现象和水受冷后发生什么变化,这个实验如何做呢?
9、师述实验步骤:1、每个小组分发一套改进后的装置,由老师给每个小组烧杯内倒入热水拿到热水后,先让装置在热水中加热,观察水在受热时的体积变化,等液面上升到一定程度,各小组同学用桌子上的冷水往热水里加使外界水温冷却,观察水在受冷时的体积变化。
生上台组装
生代表演示实验一:组装改进装置。
三、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1、这位同学的改进装置还有疑问吗?如果没有问题,现在先猜测一下水受热时体积如何变化?在记录单上先写上你的猜测。时间半分钟。
2、生回答,师板书:水----受热-----体积增大?
3、师演示实验二:往改进装置中倒水
热胀
是否真如同学们所猜测的,现在老师往烧杯里倒水,仔细观察,水受热细玻璃管里会出现什么现象?(液面上升)
上节课的实验装置一套、学生组装实验装置、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装置、喷泉装置
学生器材:装有红水的实验装置每组一个,冷水杯一个,热水杯一个,记录表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前分组摆好桌椅,分发实验记录表,各组一杯冷水(出示上节课的试管气球装置在讲台桌上)
1复习:上节课我们给冷水加热,为了验证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做了“试管气球皮实验”,把它放在热水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皮会有什么现象?
(水是透明的,看不太清楚,可以加点红墨水看的更清楚,待会可以先用胶头滴管往烧瓶里滴入红墨水再加冷水)
4)水是否需要装满?为什么?
(研究的是水受热或受冷的体积变化,不装满会混进太多空气干扰实验)
5)最后盛放热水的烧杯不变
4、师总结组装步骤:①往烧瓶里滴入红墨水②烧瓶内装满冷水③将橡胶塞和玻璃管套上④将烧瓶放入烧杯中,最后由教师来倒热水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
水受热受冷过程中所发现现象的描述并尝试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课前准备:
演示器材:150毫升的平底烧瓶、橡皮塞、细玻璃管、红墨水、胶头滴管、热水、冷水、500毫升的烧杯、温度计、可乐、雪碧、醋、酱油。
《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变小。
过程与方法:
1.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2、经历改进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的过程。
3、经历用此装置探究水、油、醋、牛奶、老酒、橙汁、酱油等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过程。
五、延伸探究
1、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瓶装的液体有一个共同点,为什么这些液体都不装满?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是应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演示喷泉实验四
2、现在老师同样做一个没有装满水的热胀实验,包括刚才有些小组实验里的水没装满的情况影响了实验效果,把刚才同学们做的装满水的烧瓶里倒掉大概三分之二的水,,再用同样的方法让水受热,看看这回你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3、交流: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想法?(这样会因为空气的作用干扰实验)
4、水受热液面上升是水的什么发生变化?如何变化?(体积体积增大)
5、引导学生总结:水受热时体积变大,也叫体积膨胀,我们把这种现象做热胀
(教师板书::水----受热-----体积增大(膨胀)板书课题:热胀)
6、这个改装过的实验非常明显地验证了我们上节课的水受热体积增大的结果,那么受热膨胀的水再受冷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现象呢?同样我们先在记录单的猜测栏里写上水受冷以后的体积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