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晶闸管及应用电路

合集下载

晶闸管的原理与应用pdf

晶闸管的原理与应用pdf

晶闸管的原理与应用一、晶闸管的基本原理晶闸管是一种电子器件,具有可控硅的特点。

其基本原理如下:1.PN结–晶闸管由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三层特殊结构构成。

–P型半导体具有正电荷载流子,N型半导体具有负电荷载流子,形成PN结。

2.开关特性–当PN结两端没有电压时,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

–当PN结两端有正向电压时,晶闸管依然处于关断状态。

–当PN结两端有反向电压时,当反向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晶闸管会被击穿,进入导通状态。

3.可控性–通过控制晶闸管的控制电极,可以改变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和导通电流。

–当控制电极施加正脉冲信号时,晶闸管进入导通状态,电流流过。

–当控制电极施加负脉冲信号时,晶闸管恢复关断状态,电流停止流动。

二、晶闸管的应用晶闸管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在电力控制、电动机控制和功率供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电力控制–晶闸管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广泛应用于电力变频调速系统中。

–通过调节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和导通电流,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确控制。

2.电动机控制–晶闸管可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转速等参数。

–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和导通电流,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精确控制。

3.功率供应–晶闸管具有高功率控制能力,适用于高功率负载。

–晶闸管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功率供应、工业控制和电压变换等领域。

4.电流调制–晶闸管可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实现电流的调制。

–通过改变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和导通电流,可以实现正弦波、脉冲及方波等各种电流波形的调制。

三、晶闸管的优势与发展晶闸管作为一种可控硅器件,具有以下优势:•高可靠性:晶闸管的寿命长,无机械动部件,可靠性高。

•调制能力强:晶闸管能够实现多种电流波形的调制。

•功率控制精度高:晶闸管能够实现对功率的精确控制。

•体积小:晶闸管体积小,便于集成和安装。

晶闸管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有望在以下领域实现更多突破:1.新能源–晶闸管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力电子技术第8章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及保护

电力电子技术第8章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及保护

电力电子技术第8章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及保护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及保护是电力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及性能的优化,而晶闸管的保护则是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运行。

首先,对于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阻抗参数计算:阻抗参数包括输入电抗和输出电抗。

输入电抗可以通过电源的特性以及电路的设计来计算,输出电抗则是通过负载的特性和电路的设计来计算。

阻抗参数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2.电流和电压参数计算:计算电流和电压参数是为了确保晶闸管的正常工作。

电流参数主要包括峰值电流和有效电流,需要根据负载以及晶闸管的特性来计算。

电压参数主要包括峰值电压和平均电压,同样需要根据负载和晶闸管的特性来计算。

3.热参数计算:晶闸管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计算热参数来确保晶闸管的温度不超过其允许的工作温度。

热参数包括导通状态和关断状态下的热阻,以及晶闸管的最大工作温度。

此外,晶闸管主电路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保护电路的设计可以避免晶闸管受到过载、短路、过压和过流等因素的损坏。

1.过载保护:晶闸管受到过载时会发热,保护电路需要及时检测并切断电路以防止晶闸管被损坏。

过载保护可以通过电流检测电路来实现。

2.短路保护:当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电路需要能够检测并切断电路,避免晶闸管受到过大电流的损坏。

3.过压保护:过压保护可以通过电压检测电路来实现,当晶闸管主电路中电压超过设定值时,保护电路会及时切断电路。

4.过流保护:过流保护可以通过电流检测电路来实现,当晶闸管主电路中电流超过预设值时,保护电路会及时切断电路。

5.温度保护:通过温度传感器来监测晶闸管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保护电路会切断电路以避免晶闸管过热而损坏。

总之,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及保护是电力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参数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电路设计,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保护电路可以确保晶闸管主电路的安全运行,避免晶闸管受到过载、短路、过压和过流等因素的损坏。

《晶闸管及其应用》课件

《晶闸管及其应用》课件
感谢观看
《晶闸管及其应用》PPT课件
目 录
• 晶闸管简介 • 晶闸管类型与参数 • 晶闸管应用 • 晶闸管电路设计 • 晶闸管使用注意事项
01
晶闸管简介
晶闸管定义
总结词
晶闸管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性。
详细描述
晶闸管是一种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的PN结。 它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只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流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则截 止。
详细描述
晶闸管作为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新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整流技术,可以将交 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满足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器的需求。逆变技术则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用于驱动电机、照明 等设备。此外,晶闸管还可以用于开关电路,实现电源的通断控制。
电机控制应用
总结词
晶闸管在电机控制领域应用广泛,可以实现电机的调速和正反转控制。
斩波电路设计
总结词
斩波电路是利用晶闸管快速导通和关断特性 ,将直流电转换为脉冲信号的电路。
详细描述
斩波电路设计主要考虑晶闸管的触发角、关 断角和脉冲宽度等因素,以实现斩波效果。 斩波电路常用于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或电流 ,以达到节能或调节系统性能的目的。
05
晶闸管使用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01 操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具,确保工作区域 安全。
晶闸管工作原理
总结词
晶闸管由P1、N1、P2、N2四个层构成,利用内部电荷的移 动实现电流的控制。
详细描述
晶闸管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交错排列形成P1、N1、P2 、N2四个层。当晶闸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分 别在P1层和N1层中形成,并形成电流。当晶闸管两端加上反 向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在P2层和N2层中形成,但由于内部电 荷的移动被阻止,电流无法通过。

晶闸管及其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件(全集)

晶闸管及其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件(全集)
逆变电源
利用逆变技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 电,为电子设备提供电源。
04
04 晶闸管与其他电子元件的 比较
与二极管的比较
总结词
二极管与晶闸管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存在显著差异。
详细描述
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组成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性,主要用于整流、检波和保护等电路中。而 晶闸管则是由三个PN结组成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可控的单向导电性,主要用于可控整流、开关和调压 等电路中。
晶闸管工作原理
总结词
晶闸管通过控制门极电压实现对其通断的控制。
详细描述
当在晶闸管的门极施加适当的正向电压时,晶闸管内部的空穴和电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阴极和阳极运动, 形成正向电流。这个电流使晶闸管内部的PN结处于导通状态,允许电流通过。当门极施加反向电压时,晶闸管 内部的PN结处于截止状态,电流无法通过。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材料与新工艺
研究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制程技术,提高 晶闸管的性能和可靠性,以满足不断发
展的应用需求。
集成化与模块化
推动晶闸管的集成化和模块化发展, 简化电路设计和系统搭建,降低成本
并提高可靠性。
高频率、大容量
研究实现更高工作频率和更大容量的 晶闸管,提升电力电子系统的转换效 率和应用范围。
1970-1980年代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晶闸管在变频器、 电机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ABCD
1950-1960年代
晶闸管技术逐渐成熟,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和电 力电子领域。
1990年代至今
晶闸管技术不断创新,新型材料和工艺的应用提 高了其性能和可靠性,拓宽了应用领域。
晶闸管的应用前景
新能源领域
02 晶闸管特性

《晶闸管整流电路》课件

《晶闸管整流电路》课件
实验设备 晶闸管整流电路实验箱
电源
实验设备与测试方法
示波器 万用表
测试方法
实验设备与测试方法
使用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的输出波形
记录实验数据和波形,以便后续分析
使用万用表测量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值
调试步骤与注意事项
调试步骤 1.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电源、导线等正常工作。
2. 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启动条件
需要满足一定的电压和电 流条件,以确保晶闸管能 够正常启动。
正常工作过程
电流流向
工作状态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流从阳极流向 阴极,同时维持一定的电压和电流值 。
晶闸管整流电路处于稳态工作状态时 ,各参数保持恒定,系统稳定运行。
控制方式
通过调节触发信号的相位角,可以控 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 整流功能。
2. 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
THANKS.
电感器
总结词:特性
详细描述:电感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具有隔交通直的特 性。在整流电路中,它能够有效地将交流分量转化为磁 场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03
晶闸管整流电路的
工作过程
启动过程
启动方式
通过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 加正向电压,使晶闸管从 截止状态进入导通状态。
触发信号
在启动过程中,需要施加 一个触发信号,使晶闸管 内部的电子发生跃迁,从 而导通电流。
设计原则与步骤
电路仿真
利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模拟,验证其性能和可 靠性。
优化改进
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其性能和 可靠性。
元件选择与参数计算
1 2
元件选择
根据电路的工作环境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元 件型号和规格。

晶闸管及其触发电路简介

晶闸管及其触发电路简介

第一节
b2 Rb2 A Rb1 b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Ue
e
VD
UD
R U b 2 bb U U A bb R R b 1 b 2
P
B
V
ie U
e
b2 b1
Ubb
截止区 负阻区 饱和区
Ue
ie
饱 和 区
Ue达到UV 之后,单结晶体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
第一节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二、单结晶体管自激振荡电路
7
8 7 6 5 4 3 2 1
5
J 0 4 K 0
J 0 4 K 0
C
1
R 10 C
8
8 7 6 5 4 3 2 1
R 11 C
9
8 7 6 5 4 3 2 1
J04 K 0
R
12
( 1~ 6 脚 为 6路 单 脉 冲 输 入 )
1
2
3
4
5
6
7 10
K J041
16 15 14 13 12 11
8
集电极
C集 电 极 a )
栅极
c )
发射极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导通关断条件
C
驱动原理与电力MOSFET基 本相同,属于场控器件,通 断由栅射极电压uGE决定。
G
E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导通关断条件
C
导通条件:在栅射极间加正 电压UGE。 UGE大于开启电压UGE(th) 时,MOSFET内形成沟道, G 为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 IGBT导通。
V1 4 R2 1 V1 3 V1 5
V1 6 15
5 +15V R2 3

晶闸管课件PPT中学小学

晶闸管课件PPT中学小学
以连续通过的工频正弦半波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它也
叫通态平均电流,简称正向电流。在选择晶闸管时,其通态平 均电流IF应为安装处实际通过的最大平均电流的1.5~2倍。 (2)维持电流IH。在规定环境温度下,控制极断开后,维持晶 闸管继续导通的最小电流称为维持电流IH,当正向电流小于IH 时,晶闸管自行关断。
15
例 10.1 有一纯电阻负载,需要电压 Uo 0 ~ 180 V、电流 I o 0 ~ 6 A 的可调
直流 电 源。 现采 用 单相 半 控桥 式整 流 电路 , 设晶 闸管 导 通角 180 ( 控制角
0)时, Uo 180 V, I o 6 A。试求:
(1)交流电压 u2 的有效值;
1
arccos
2 120 0.9 220
1 77.75
晶闸管的导通角为:
180 上1课8可0用 77.75 102.25
17
10.2.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1)触发时能提供足够的触发脉冲电压和电流。一般要在触
发电路接到晶闸管控制极时,输出脉冲的幅度为4~10V。
IA /mA
向阻断,对应特性曲线的0A
C
段。此时晶闸管阳极和阴极
正向特性
之间呈现很大的正向电阻,
IG 增大 IG =0
只有很小的正向漏电流。当 UBR UBRM UAK增加到正向转折电压UBO
IH B 0
A UFRM UBO UAK/V
时,PN结J2被击穿,漏电流
反向特性
突然增大,从A点迅速经B点
跳到C点,晶闸管转入导通
近或大于150°。
(6)触发电路必须与主电路同步,否则输出电压的波形为非
周期性,造成输出电压平均值不稳定。

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

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

U RM = 2 3U 2 = 2.45U 2

(3)电路特点 )
优点:较单相整流输出电压大小增大,脉动性减小, 优点:较单相整流输出电压大小增大,脉动性减小,电源平衡性较好 缺点:如直接接电网,会造成电网损耗;如由变压器供电, 缺点:如直接接电网,会造成电网损耗;如由变压器供电,铁芯易发 生直流磁化,使变压器效率降低。 生直流磁化,使变压器效率降低。
G
K阴极 阴极
K
晶闸管的结构
晶闸管的符号
二、晶闸管的工作特性
晶闸管的导电特点: 晶闸管的导电特点:
(1)晶闸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 ) (2)晶闸管的导通是通过门极控制的 )
晶闸管导通的条件: 晶闸管导通的条件:
(1)阳极与阴极间加正向电压 ) (2)门极与阴极间加正向电压,这个电压称为触发电压。 )门极与阴极间加正向电压,这个电压称为触发电压。
(2)晶阐管具有“可控”的单向导电特性,所以晶闸管又称单 )晶阐管具有“可控”的单向导电特性, 向可控硅。 向可控硅。 由于门极所需的电压、电流比较低(电路只有几十至几百毫安), 由于门极所需的电压、电流比较低(电路只有几十至几百毫安), 而阳极A与阴极 可承受很大的电压,通过很大的电流( 与阴极K可承受很大的电压 而阳极 与阴极 可承受很大的电压,通过很大的电流(电流可大 到几百安培以上),因此,晶阐管可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 ),因此 弱电对强电的控制。 到几百安培以上),因此,晶阐管可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
t1 t2
α+θ=π
改变α的大小,即可改变输出电压uL的 改变 的大小,即可改变输出电压 的大小 波形。 越大, 越小 越小。 波形。 α 越大,θ越小。
ug 0 t1 t2
θ
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晶闸管触发电路
2.其他类型的触发电路 . (1)RC 触发电路 )
特点:简单、成本低。 特点:简单、成本低。
8.2 晶闸管触发电路
(2)晶体管组合触发电路 )
V1、V2:为 NPN 型,只用 C、E 两极。 、 两极。
8.2 晶闸管触发电路
(3)氖管触发电路 )
成本低,氖管可作指示器。 成本低,氖管可作指示器。
(2)导通条件 )
VEE > η VBB + V(VD为 PN 结的正向压降) 结的正向压降) D
8.2 晶闸管触发电路
3.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 (1)单结晶体管触发脉冲形成电路 ) (2)工作原理 ) 电源接通后, 电源接通后,VBB 通过微调电阻 RP 充电, 和电阻 R1 向电容 C 充电,当单结晶体 管满足导通条件,单结晶体管导通, 管满足导通条件,单结晶体管导通, C 迅速放电, 迅速放电,在电阻 R3 上形成一个很窄 经过一个周期后, 的正脉冲 vb1。 经过一个周期后, 单结 晶体管截止, 晶体管截止,由 VBB 通过微调电阻 RP 充电, 和电阻 R1 向电容 C 充电,重复上述过 程。
8.2 晶闸管触发电路
8.2.1 结单向晶闸管
1.单结晶体管的结构和型号 . (1)结构 ) 三个电极: 三个电极:发射极 E、第一基极、第 、第一基极、 二基极。 二基极。一个 PN 结。 (2)电路符号 ) 发射极箭头指向 B 1 极,表示经 PN 结 的电流只流向 B1 。 (3)外形 )
8.2 晶闸管触发电路
2.双向晶闸管的工作特点 . 特性: 无论加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 特性:主电极 T1、T2 无论加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 的触发信号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它都能被“ 其控制极 G 的触发信号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它都能被“触 导通。主电极间电压是交流形式。 发”导通。主电极间电压是交流形式。
8.1 晶闸管
人或物靠近感应板产生电容,这个电容 C1 与本机电路中的 人或物靠近感应板产生电容, 电容对电源形成串联分压,使与之连接的氖管导通后, 电容对电源形成串联分压,使与之连接的氖管导通后,又作为基 极偏压直接加在射极输出器的放大管 V1 上,射极输出器输出一 导通, 导通, 个信号使双向二极管 2CTS 导通,触发双向晶闸管 3CTS 导通, 带动负载工作。 带动负载工作。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晶闸管保持导通, ③ 当 a <ωt < π 时,晶闸管保持导通,负载电压 vL 基 保持相等。 本上与次级电压 v 2 保持相等。 ④ 当ωt = π 时,v2=0,晶闸管自行关断。 ,晶闸管自行关断。 ⑤ 当 π <ωt < 2π 时,v2 进入负半周后,晶闸管呈反向 π 进入负半周后, 阻断状态, 阻断状态,负载电压 vL= 0。 。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3)波形图 ) 控制角。 ① α :控制角。 指触发脉冲的加入 时间。 时间。 导通角。 ② θ :导通角。 每半个周期晶闸管 导通角度。 导通角度。
控制角越大,导通角越小,它们的和为定值 控制角越大,导通角越小,它们的和为定值α+θ = π 。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2.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 (1)电路组成 )
2.单结晶体管的基本特性 .随发射极电流而变, 间电阻,随发射极电流而变, 上升, 下降。 即 I E 上升,rb1 下降。 rb2:E 与 B 2 间的电阻,数值与 I E 无关。 间的电阻, 无关。
rbb:两基极间电阻。rbb = rb1 + rb2 。 两基极间电阻。 η :称为分压比,rb 1与 rbb 的比值,η 一般在 0.3 ~ 0.8 之 称为分压比, 的比值, 间。
8.1 晶闸管
4.晶闸管的型号及含义 . (1)型号 )
3 C T −5 / 500 表示额定电压为 500 V 表示额定正向平均电流为 5 A 表示晶闸管元件 表示 N 型硅材料 表示三个电极
8.1 晶闸管
(2)简易检测 ) a.用万用表“R × 10” .用万用表“ 黑笔接阳极, 挡,黑笔接阳极,红笔接阴 极,指 针应接近 ∞ 。 b.合上 S ,表针应指很小阻值,约为 60 Ω ~ 200 Ω, . 表针应指很小阻值, 表明晶闸管能触发导通。 表明晶闸管能触发导通。 c.断开 S,表针不回到零,表明晶闸管是正常的。 . ,表针不回到零,表明晶闸管是正常的。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2.安全感应开关电路 . (1)电路组成 )
按组成原理划分电路可分为: 感应控制信号产生电路、 按组成原理划分电路可分为 : 感应控制信号产生电路、 双向晶闸管触发电路及双向二极管保护电路三部分。 双向晶闸管触发电路及双向二极管保护电路三部分。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2)工作原理 )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8.3.1 晶闸管整流电路
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 (1)电路组成 )
(2)工作原理 ) 正半周时, 承受正向电压, ① v2 为正半周时,晶闸管 VT 承受正向电压,若此时没有触发 电压, 电压,则负载 vL = 0。 。 控制极加有触发电压V ② 当ωt = a 时,控制极加有触发电压 G,晶闸管具备导通条 v 件而导通,正向压降很小, 件而导通,正向压降很小, L = v 2 。
8.1 晶闸管
导通后的晶闸管若要关断时, ③ 导通后的晶闸管若要关断时,必须将阳极电压降低 到一定程度。 到一定程度。 晶闸管具有控制强电的作用, ④ 晶闸管具有控制强电的作用,即利用弱电信号对控 制极的作用,就可使晶闸管导通去控制强电系统。 制极的作用,就可使晶闸管导通去控制强电系统。 3.单向晶闸管主要参数 . (1)额定正向平均电流 ) 在规定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下, 在规定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下 , 允许通过阳极和阴极 之间的电流平均值。 之间的电流平均值。 (2)维持电流 ) 在规定环境温度、 控制极断开的条件下, 保持晶闸管 在规定环境温度 、 控制极断开的条件下 , 处于导通状态所需要的最小正向电流。 处于导通状态所需要的最小正向电流。
'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3)波形图 )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8.3.2 其他应用电路
1.音乐彩灯控制器 . (1)电路组成 )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2)工作原理 ) 从收录机等音响设备的扬声器两端,引出音频信号, 从收录机等音响设备的扬声器两端,引出音频信号,经升 升压后,为单向晶闸管的触发信号。当幅度大时, 压变压器 T 升压后,为单向晶闸管的触发信号。当幅度大时, 晶闸管导通,而幅度小时,晶闸管仍处于阻断状态。 晶闸管导通,而幅度小时,晶闸管仍处于阻断状态。 由于音频信号的构成比较复杂,因此, 由于音频信号的构成比较复杂,因此,某些信 号也会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这样,晶闸管就工作 号也会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 这样, 在导通、阻断或非全导通状态,使负载黄、 在导通、阻断或非全导通状态,使负载黄、红、绿、 蓝四组彩灯随音乐的旋律而不断闪烁。 蓝四组彩灯随音乐的旋律而不断闪烁。
3.双向晶闸管的检测 . (1)用万用表“R × 1 k”挡,黑笔接 T1,红笔接 T2 ,表 )用万用表“ 挡 黑笔接 针应不动或微动,调换两表笔,表针仍不动或微动为正常。 针应不动或微动,调换两表笔,表针仍不动或微动为正常。 (2)用万用表“R × 1”挡,黑笔接 T1,红笔接 T2 ,将触 )用万用表“ 挡 短接一下后离开, 发极与 T2 短接一下后离开,万用表应保持几欧到几十欧的读 调换两表笔, 短接一下后离开, 数;调换两表笔,再次将触发极与 T2 短接一下后离开,万用 表指示情况同上。 表指示情况同上。 ( 3)对功率放大或功率较小但质量较差的双向晶闸管, )对功率放大或功率较小但质量较差的双向晶闸管, 应将万用表黑表笔接电池负极。然后按( ) 应将万用表黑表笔接电池负极。 然后按( 2)所述方法测量判 断。
8.1 晶闸管
(3)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 ) 在规定环境温度及一定正向电压条件下, 在规定环境温度及一定正向电压条件下,使晶闸管从 关断到导通,控制极所需的最小电压和电流。 关断到导通,控制极所需的最小电压和电流。 (4)正向阻断峰值电压 ) 在控制极开路和晶闸管正向阻断的条件下,可以重复 在控制极开路和晶闸管正向阻断的条件下, 加在晶闸管两端的正向峰值电压。 加在晶闸管两端的正向峰值电压。 (5)反向阻断峰值电压 ) 在控制极断开时, 在控制极断开时,可以重复加在晶闸管上的反向峰值 电压。 电压。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2)工作原理 ) ① 桥式整流输出电压 对晶闸管 VT 而言是正向电 要触 压 , 只 要 触 发 电压 到来 , VT 即可导通。则负载电压 即可导通。 ' vL 将与 v对应部分基本相等。 对应部分基本相等。 2
经过零值时,晶闸管自行关断, ② 当 v 2 经过零值时,晶闸管自行关断,在的 v2 第二个 半周中,电路将重复第一半周的情况。 半周中,电路将重复第一半周的情况。
*第八章 晶闸管及应用电路
8.1 晶闸管 8.2 晶闸管触发电路 8.3 晶闸管应用电路 本章小结
8.1 晶闸管
8.1.1 单向晶闸管
1.单向晶闸管的结构和符号 . (1)外形:平面型、螺栓型和小型塑封型等几种。 )外形:平面型、螺栓型和小型塑封型等几种。
8.1 晶闸管
(2)符号及内部结构: )符号及内部结构: 三个电极: 三个电极:阳极 A、阴极 K、控制极 G 、 、 4 层半导体:P1—N1—P2—N2 3 个 PN 结(J1J2J3) 层半导体: P2—引出线为控制极;P1—引出线为阳极; N2—引出线为 引出线为控制极; 引出线为阳极; 引出线为 引出线为控制极 引出线为阳极 阴极 文字符号:一般用 SCR、KG、CT、VT 表示。 表示。 文字符号: 、 、 、
8.1 晶闸管 8.1.2 双向晶闸管
1.双向晶闸管的结构与符号 (2)符号 ) (1)外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