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合集下载

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笔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美术)【圣才出品】

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笔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美术)【圣才出品】

第4章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美术一、15世纪绘画1.巴黎画派(1)概述14世纪不少外地画家聚集在巴黎,当时以作画为职业。

巴黎成为法国的艺术中心,人们在这里进行艺术交流,也开辟了艺术家市场。

渐渐在巴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画风,被称之为“巴黎画派”。

(2)特征人物形象生动而富有个性,仍保存中世纪的某些特点,如背景喜用金色。

(3)代表作①木板画《国王“勇敢”约翰肖像》(约1360)。

②双联画《基督钉上十字架》《三王来拜》、卡朗双联画等,大多作于14世纪90年代。

2.第戎画派代表人物有让·德·博梅斯和让·马尔韦尔。

(1)让·德·博梅斯他是“大胆”腓力的宫廷画师。

画了不少作品,其中最出色的是收藏于卢佛尔宫博物馆的《基督受难》。

(2)让·马尔韦尔他的最出色作品之一是《哀悼基督》,在风格上与让·德·博梅斯十分接近,都受意大利西埃那画派的影响。

3.细密画家代表人物有安·博内弗、林布尔兄弟等。

林布尔三兄弟曾为贝里公爵绘制的《豪华日课经》。

4.让·富凯(约1420~1481)(1)概述①让·富凯“是图尔画派”的佼佼者,他是法国早期绘画的一个骄傲。

②富凯在艺术上是一位多面手,他留下的作品有油画、细密画、珐琅制品和一些素描。

③他的绘画享有很高的荣誉,被称为是法国肖像画的奠基人。

绘画还受到意大利画家的影响。

④富凯是个划时代的人物,他的绘画对后来的法国艺术的发展影响较大。

法国的古典主义艺术是从他开始才迈出了第一步,至普桑达到了高峰。

(2)代表作品①《古犹太史》,是为数不多的被他签名的作品。

②《查理七世肖像》,被认为是他最早的杰作之一,这幅肖像作品为四分之三斜侧面而不是正面姿态,这一创新画法可能得益于尼德兰的扬·凡·爱克。

③《首相朱韦纳尔·于尔桑肖像》,画面上于尔桑正跪下作祈祷,形象写实,个性突出。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戴安娜是阿波罗的孪生姐妹,她的希腊名叫阿 耳忒弥斯,又称月神。她的唯一爱好就是狩猎, 因此人们又称她为狩猎女神。在这幅画中描绘 戴安娜出巡狩猎。实际上画家只是借神话人物 描绘人间美女的姿色。这种表现形式和造型特 色均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传统,是在意大利画 家的影响下形成的,史称枫丹白露画派。
克洛埃父子
它是勃艮第公爵的墓葬纪念性雕塑,在法
国中世纪雕塑艺术中较为特殊,具有中世 纪写实艺术的典型特点。 组雕是用石灰石雕凿的,人物全部为等身 大,采用入葬的行列形式,两边共有8个修 士抬着躺在木床上的公爵的模拟遗体。 遗体的脚后安放着一只象征爵徽的狮子 形象。所有石雕像都用金箔镶贴,再用黑 色涂绘修士的僧衣,其余部位则用彩绘。 组雕全高180厘米,长265厘米。它是法国 中世纪王室陵墓雕像的特殊艺术品。
富盖

在罗瓦尔河谷中以手抄本插图和教堂玻璃画为 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国艺术在15世纪下半叶卓有 成就,图尔的富盖(1420—1480)所绘的谢 瓦利埃《祈祷书》和《默伦双联祭坛画》使法 国艺术别开生面。《圣母子》严格多变的几何 形和色彩的抽象化既反映了画家卓越的想象力, 也标志着法国趣味向古典主义发展。 他的另两 幅代表作《查理七世》和《德于格尔森像》则 证明这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不管在手抄本上,还 是在木板上,不管是使用胶彩还是油彩,都同 样得心应手。
圣 母 加 冕 礼

这一幅壁画在宗教画史上评价很高,被尊称为圣 画。它把天堂与尘世以一层水平状的白云划分 开,天堂占了画面的极大部分,而尘世,则用灰调 子来描绘,在这狭长的地带又被分为人间和地狱 两个部分,获救的人在左,受惩者在右。在这两 部分的中央有一直竖的巨大耶稣受难像,它高耸 入顶部的蓝色大气中,与天堂相联接。 在上半 部,中间的圣母正在接受加冕,两旁为上帝的使 者。马利亚的头顶上翱翔着代表圣灵的白色鸽 子。此处自下而上划出一条鲜明的中轴线。两 边对称地增添了许多神、圣者与已升入天堂的 使徒的形象。 马利亚身穿的那件铺地的白貂皮 镶边外衣,画得很出色。它呈弧形在云海上面组 成一个椭圆形,与下面的蓝色大气形成明显的界 限。尽管画家竭尽细腻之能事,圣母的花缎锦袍 与两边圣者的红色披风,由于过多皱褶,还是显 得僵硬呆板。

法国文艺复兴

法国文艺复兴

夏隆东《圣母加冕》
《潘多拉魔瓶前的夏娃》古赞
埃丝特蕾姐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法国文艺复兴美术的一般特征

16世纪上半期有一些意大利的样式主义画家 为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服务,形成了第1代的枫 丹白露画派。法国同时也接受北欧尼德兰 美术的影响。巴黎成为南北欧美术的汇合 点,在南北欧艺术的影响下,法国是哥特 式艺术的故乡,法国画家又结合本民族的 传统,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法国画派。
《卢浮魅影》
雕刻



盛期, 16 世纪 1 、让· 古戎: ( 1 )《卢浮宫女像柱》 ( 2 )《巴黎圣洁喷泉· 仙女》 ( 3 ) 《带鹿的狄安娜》
带鹿的狄安娜 古戎《仙女》
山林水泽宁芙仙女

枫丹白露派画家融合了意大利样式主义与 法国本土的哥特传统,在宫廷内外形成很 强的艺术潮流。他们重视线条的韵味,追 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郁的贵族化气 息。

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 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 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博物馆 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 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 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 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 利女神》。
法国文艺复兴美术
法国文艺复兴美术的一般特征

包容性: 法国的文艺复兴较晚才开始,这是因为百年战 争的关系。英法之战,最后以法国胜利而告终。 领土的恢复,地方封建割据势力遭到打击,从而 提高了国王的威信,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为以后 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 条件。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率军入侵意大利,接 触到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史称为 “意大利的发现”,此后,意大利画家相继来法。

法国美术史

法国美术史

法国美术史L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15世纪时,政治、宗教动乱和英国入侵使法国分裂为三部分,法兰西君主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喜爱和庇护艺术,作为哥特艺术的故乡,法国早就在建筑上赋予过宗教艺术最崇高的表现力,此时,尽管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如醉如痴,艺术家们却能不忘传统,熔法国、佛兰德斯、意大利艺术的动人之处于一炉,产生出自己的杰作。

15、16 世纪法国雕塑的普遍特点是极强的装饰性,它们是为建筑而创作的,并与建筑物的线条融为一体。

卢浮宫的《女像柱》、《带鹿的狄安娜》和枫丹白露王宫的装饰浮雕,都是造型精美,线条典雅,样式主义的肉感带上了古希腊高贵的形。

▲名词解释:枫丹白露派是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

1530年前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扩建行宫,来自意大利的样式主义艺术家罗索和普里马蒂乔等人参加了枫丹自露王富的内部装饰布置工作。

他们设计和参与制作的壁画、挂毯、浮雕以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非常精美,以至于连意大利都为之黯然失色。

他们在法国画家古尚、卡隆和雕塑家古戎等人的合作下,融汇当地的哥特式传统,在宫廷内外形成很强的艺术潮流。

他们注重线条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厚的贵族化气息。

LL 17、18世纪法国美术●1 法国民族美术形成和发展是在路易十四时代,以巴黎宫廷为中心,17世纪法国被称为“伟大的世纪”,先后产生了巴洛克艺术、古典主义美术和反映市民生活的绘画。

17 世纪法国美术实力虽然不很雄厚,但是也产生了对后世有影响力的流派,为法国民族美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世纪的法国已经逐渐成为欧洲文化的主宰,由于财富的高度积累、皇家的富裕使得流行于宫廷的巴洛克艺术逐渐让位于洛可可艺术。

与此同时,在启蒙运动感召下,第三等级由于繁荣而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表现第三等级的画家和反映市民生活的绘画也大量涌现。

西蒙·乌埃▲巴洛克是法国上流社会流行的风格,属于官方艺术的代表。

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乌埃,其艺术特征:1善用典故为题,多采取幻想性、象征性形象。

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14-16世纪)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

2、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透视学和解剖学的运用。

13、14世纪1、乔托是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确立绘画的现实主义原则,作品壁画《逃往埃及》。

15世纪1、早期文艺复兴来临的标志:三位大师的出现: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雕塑家多纳太罗,画家马萨乔。

2、继承发展乔托艺术传统的是(马萨乔)。

其艺术成就标志文艺复兴绘画繁荣期的到来。

3、佛罗伦萨画派巴奥罗·乌切洛透视学创始人之一,《圣罗马诺之战》运用透视学的典范。

4、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是(波提切利),最早表现希腊神话题材。

《维纳斯的诞生》《春》(16世纪上半叶)1、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3、米开朗基罗在罗马的西斯廷教堂创作了巨幅天顶画《创世纪》和祭坛画《最后的审判》。

《大卫》4、拉斐尔:《雅典学院》《巴尔纳斯山》《圣典辩论》《西斯廷圣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1)文艺复兴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

(2)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3)人物仪态安详、表情平静。

金字塔形构图增加了人物的端庄和稳重。

双手刻画精确、丰满、背景运用“空气透视法”使主题愈加鲜明。

充分突出了人物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

(4)体现了画家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是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

《最后的晚餐》是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被犹大出卖而牺牲的传说。

画家选择耶稣告诉弟子有人出卖他的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瞬间,着重刻画十二门徒听到这一消息时表现出的各自的内心世界,表达了画家对善与恶。

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

对人物的微妙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达到空前的高度。

全画的构图完美,门徒三人一组,有联系又有区别。

画面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透视法应用的非常熟练。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简史一、史前美术与古代美术史前美术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古埃及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二、欧洲中世纪及拜占庭美术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美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美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美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美术四、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美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巴洛克佛兰德斯和荷兰的巴洛克法国和英国的巴洛克法国的洛可可其他国家洛可可法国古典主义美术五、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新古典主义美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西班牙和英国浪漫主义美术法国现实主义美术印象主义美术新印象主义美术后印象主义美术19世纪美国美术19世纪德国美术六、十九世纪俄罗斯美术19世纪上半期美术19世纪下半期美术七、现代美术20世纪欧洲现代派美术墨西哥壁画运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西方雕塑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八、欧洲之外的美术印度美术东南亚与日本美术非洲与美洲美术伊斯兰教美术史前美术与古代美术一、史前美术洞窟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受伤的野牛》、”史前西斯廷教堂”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大牡牛图》、史前卢浮宫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的特点:1、表现对象以动物为主体,手法-写实2、没有环境描写,彼此间没有必然联系3、常出现重叠画面,人工痕迹明显小型雕像伦道夫的维纳斯像、人类雕塑的艺术开端塞尔的维纳斯/持角的维纳斯原始雕像的特征:1、多为裸体;2形体夸张;3、突出女性特征;4、面部,四肢异常简化岩画:西班牙-拉文特岩画拉文特岩画特点:1、由洞窟—露天岩壁2、人类生活运动成为主要绘画对象3、表现人物动物特点4、以剪影的效果表现5、富有生活气息6、多为单色涂绘,以红色为基调巨石文化—英国斯通亨治巨石阵二、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建筑塔庙:被称为“吉库拉塔”苏美尔—乌鲁克神庙雕刻苏美尔—《萨尔贡青铜头像》、《纳拉姆辛浮雕石板》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亚述—拉玛苏(人首翼牛神兽)、《垂死的母狮》绘画—乌尔城出土的军旗工艺美术—牛头竖琴三、古埃及美术建筑:古王国时期-胡夫金字塔雕塑:《狮身人面像》《拉赫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狮身人面像狮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塑巨像新王国时期:《埃赫纳顿肖像》《纳菲尔提提王后像》壁画古王国时期埃及浮雕做的特点:1、正面律;2、横带状排列结构;3、根据人物地位安排构图;4、填充法;5、固定的色彩程式工艺美术:古埃及美术的特点:1、贵族奴隶主是美术的服务对象2、美术为宗教服务3、建筑体量大,有强烈崇高感4、表现方法遵循正面律5、绘画线条流畅四、古希腊美术古希腊美术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荷马时期:原始社会向努力社会过渡时期古风时期:造型艺术的形成期古典时期:希腊艺术的繁荣期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和交流建筑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典型形式—围柱式建筑柱式:多利安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雅典卫城—菲狄亚斯设计——古希腊最著名建筑群遗迹—帕特农神庙是最著名的建筑艺术特点:1、结构匀称,比例合理;2、丰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3、内容和形式取得高度统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乔尔乔纳(Giorgione,约1476—1510),贝利尼的学生,是从贝利尼风格过度到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的人物。诗一般的画面,并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暴风雨来临之前》、 《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
提香(Tition Tiziano Vecelli,约1487—1576),乔尔乔纳的同学,其作品不象乔尔乔纳那样抒情和宁静,而是显得壮丽、热情和富于想象,色彩强烈,用笔奔放。《维纳斯》、《带手套的男子》、《保罗三世》、《花神》 。
16世纪时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尼德兰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进文化也被介绍进来,人文主义思想在尼德兰知识界广泛传播;反对封建主义的要求日益强烈;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的堕落也进一步暴露,社会上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宗教改革要求。
希罗尼穆斯·博斯(约1450—1516),他的艺术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那时一般尼德兰画家特别注意平整细腻的画风,注意形象的如实表现,博斯却往往通过幻想的漫画式形象,如老鼠、猴子,妖魔鬼怪或半人半兽影射诸如天主教主教、高级僧侣、神学家、封建主等人物,对他们进行了辛辣讽刺。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绘画风格,冲破了尼德兰传统绘画中虔诚肃穆的宗教气息,站在进步的人文主义立场上,把批判的矛头主要对准了天主教会,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情绪,也是尼德兰新旧教派之间激烈斗争的一种表现。在他的画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怪诞、夸张的形象,这些形象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又和艺术家本人的幻想相结合,同时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紧密结合,形成博斯独特的绘画语言,也是他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在《愚人船》、《魔术师》、《最后的审判》1-2、《干草车》、《圣安东尼的诱惑》1-4等作品中,我们都可以领略到博斯独特的绘画风格。
02
丁托列托(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1518—1594),在威尼斯画派中别具一格,他的艺术理想是“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他的画也是具有规模宏大的构图,复杂激烈的人物、动态和异乎寻常的透视角度。《圣马可的奇迹》、《自画像》 。

德国,法国文艺复兴美术

德国,法国文艺复兴美术

罗吉尔· 德尔· 凡· 维登
• 康宾最著名的弟子是罗吉尔· 德尔· 凡· 维登 (1399/1400~1444)。维登早期绘画非常注重人物 的环境细节描写。但他对整体效果的注意胜过对 细节的注意。 • 在维登的画中,细致优雅的造型与柔和的轮廓使 画中的模特儿几乎都获得了一丝贵族气质。
《一位女士的肖像》
• 《一位女士的肖像》中的年轻女子端庄地将视线 下垂,避开观者的视线,丰厚的嘴唇与紧握的双 手,修剪得极为整齐的指甲显现出她与身俱来的 高贵气质。
《一个年轻妇女的肖像》
• 刻画了端庄,纯朴的 尼德兰妇女的典型形 象。
• 维登是继扬· 艾克之后最优秀的尼德兰画家,由 凡· 于他的活动,提高了尼德兰画派在欧洲的影响, 也为北方欧洲绘画树立了榜样。维登的代表作有: 《下十字架》、《最后的审判》等。
罗伯特· 康宾
• 与凡· 艾克兄弟同时代的画家罗伯特· 康宾(约 1378~1444) 艺术风格受到细密画和民间艺术的 影响,著名的作品有《受胎告知》、《圣母子》、 《耶稣诞生》等。 • 康平的绘画风格接近于凡· 艾克,而在人物形象的 细节刻画上,比凡· 艾克更细腻。
《受胎告知》
• <受胎告知>属祭坛画,全画分三个画面:中间为主体画,描 绘天使驾临玛利亚的闺房传达上帝旨意;耳幅分别是供养人 英加布列赫特夫妇像和圣徒约瑟木匠像。画面虽工整细腻, 但画家并不着意于人物精神刻画,也不紧扣情节表现,天使 仅作告知手势,而玛利亚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地在读圣经。 画家更着力于借宗教故事,描绘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环境道具, 真实生动地刻画各种生活用品的质感和环境的空间感,显示 出尼德兰传统细密画的深厚写实功力。从人物周围的各种用 品和摆设及透过门窗远处街景描绘,可见静物画和风景画的 成就,它奠定了后来的独立静物画和风景画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让色调从视觉上取得平衡,画家用橙 色调在画面的顶端描绘了一些天使军。 这样,上方的暖色调连成了一片,与下方的 蓝色调相对照,大大增强了下端灰调子的 浮动效果。为求色彩的强烈对比,夏隆东 在这幅壁画上成功地采用了金黄色、橙 色、红色、蓝色、绿色、白色和灰色调, 暗示人类是受到辉煌的神的世界的控制 的。人的命运是受神及其势力摆布的。
夏隆东
位于意大利与西班牙中间的普罗旺斯地区由于 15世纪法国国王定都斯、教皇定都阿维尼翁而 成为各种文化的汇聚之处。《哀悼基督图》便 出自普罗旺斯画派名家夏隆东(1447年后在阿 维尼翁)之手。画中人物特点鲜明,圣母那悲 痛欲绝的姿态动人心弦。画家巧妙地利手黑衣 下摆和基督僵直的躯体把5个人物联在一起, 具有哥特晚期风格的线条和夸张手法与佛兰德 斯迥异,给人以新鲜、生动之感。
古戎
15、16世纪法国雕塑的普遍特点是极强的装饰 性,它们是为建筑而创作的,并与建筑物的线 条融为一体,这在古戎(1510—1572)的作 品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卢浮宫的《女像柱》、 《带鹿的狄安娜》和枫丹白露王宫的装饰浮雕, 都造型精美,线条典雅,样式主义的肉感带上 了古希腊高贵的形。如果说他29岁时的作品 《德伯雷兹墓》在细节上尚有佛罗伦萨的些许 影响,那么,10年之后的巴黎圣洁者喷泉浮雕 《仙女》已是最古典不过了。流畅的曲线,被 水浸湿的衣裙使古代秀美修长的女人体得以重 视。
仙女
该浮雕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古 戎为“无辜者之泉”创作的装饰性浮雕作品, 也是作者所有作品中最令世人所称道的。这样 的浮雕共有六块,题材取自希腊神话中山林水 泽女神的形象。这些仙女们正在汲取清泉,水 中似乎映出了她们的倒影;她们的身材丰满而 优美,起伏微妙,凹凸自然,姿态婀娜多姿, 却毫无弱不禁风之感,人物造型充满了活力。 虽然每个人物形象都被安排在一个狭小的空间 中,但让人感到转动自由,毫无局促之意;女 神们有着不同的姿势,柔和、轻快而富有韵律, 充满音乐的节奏感。
它是勃艮第公爵的墓葬纪念性雕塑,在法 国中世纪雕塑艺术中较为特殊,具有中世 纪写实艺术的典型特点。
组雕是用石灰石雕凿的,人物全部为等身 大,采用入葬的行列形式,两边共有8个修 士抬着躺在木床上的公爵的模拟遗体。
遗体的脚后安放着一只象征爵徽的狮子 形象。所有石雕像都用金箔镶贴,再用黑 色涂绘修士的僧衣,其余部位则用彩绘。 组雕全高180厘米,长265厘米。它是法国 中世纪王室陵墓雕像的特殊艺术品。
吕特
勃艮第最出色的雕刻家斯吕特(1350— 1406)在无畏者菲利浦陵上表现出非凡 的才能,尚波莫尔修道院正门上的《供 养人与圣母子》、该院群雕《六先知》 都是他慷慨激昂之作,深刻的心理描写 使他成为15世纪艺术中写实主义潮流的 主要代表。
柯隆波
图尔的雕塑家们完成了从复兴向古典的 过渡,柯隆波(1431—1512)的《圣乔 治屠龙》以及他在南特大教堂和弗朗索 瓦二世陵的雕像都以不失高雅的强劲力 度表明这位艺术家不仅具有高度表现力, 而且还追求人物形象的完美。
圣 母 加 冕 礼
这一幅壁画在宗教画史上评价很高,被尊称为圣
画。它把天堂与尘世以一层水平状的白云划分 开,天堂占了画面的极大部分,而尘世,则用灰调 子来描绘,在这狭长的地带又被分为人间和地狱 两个部分,获救的人在左,受惩者在右。在这两 部分的中央有一直竖的巨大耶稣受难像,它高耸 入顶部的蓝色大气中,与天堂相联接。 在上半 部,中间的圣母正在接受加冕,两旁为上帝的使
西方美术简史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5世纪时,政治、宗教动乱和英国入侵使法国 分裂为三部分:英国占领下的北部地区;以第 戎为中心,佛兰德斯为领地的勃艮第;太子查 理偏安一隅的布尔日。法兰西君主们几乎无一 例外地喜爱和庇护艺术,终使佛兰德斯文艺复 兴浪潮沿塞纳河南下,并在第戎、里昂、阿维 尼翁扩展开来。作为哥特艺术的故乡,法国早 就在建筑上赋予过宗教艺术最崇高的表现力, 此时,尽管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如醉如痴, 艺术家们却能不忘传统,熔法国、佛兰德斯、 意大利艺术的动人之处于一炉,产生出自己的 杰作。
彼隆
雕塑大师彼隆(1534—1590)26岁便以亨利 二世圣心碑反映出法国艺术的主要倾向。两年 之后,他在亨利二世陵上再显身手,墓上的王 后跪像给人以意大利式的美感,下面的死者卧 像则具北方精神和哥特习惯。宗教感情、忠实 信念、对人生短促的慨叹,都得到简洁有力的 宣泄。掌玺大臣彼拉格亡妻墓是彼隆的晚年之 作,上面的彼拉格跪像深沉雅逸,浮雕《基督 下架》的手法更强劲近乎痉挛,是意大利古典 题材与法国传统的完美结合。
者。马出一条鲜明的中轴线。两
边对称地增添了许多神、圣者与已升入天堂的 使徒的形象。 马利亚身穿的那件铺地的白貂皮
镶边外衣,画得很出色。它呈弧形在云海上面组 成一个椭圆形,与下面的蓝色大气形成明显的界 限。尽管画家竭尽细腻之能事,圣母的花缎锦袍 与两边圣者的红色披风,由于过多皱褶,还是显 得僵硬呆板。
特别令人赞叹的是作品中对人物衣衫的 刻画,那些薄薄的衣衫仿佛已经被水浸 湿,紧紧裹着女神们那富有青春活力的 身体,衣褶细腻流畅,犹如是水中荡起 的涟漪一样优美,将女性的韵味展现得 淋漓尽致。这是通过这些优美的线条和 迷人的起伏,山林水泽女神们被表现得 个个如出水芙蓉,风姿秀逸。这些充满 青春活力的美丽形象,是对中世纪禁欲 主义思想的冲击,是对人、对自然的赞 美,意味深远,不愧是一件著名的传世 杰作。
堂称作法国罗马式建筑的开端。修道院建筑在 法国是很广泛的,有些教派通常在院内的东西两 端增设了横厅和祭坛。为了收藏圣物或圣骸,还 在圣坛的外侧,按照放射形状建造几个凸出的小 礼拜堂,有的把这种小礼拜堂造在横厅的东侧, 以和圣坛相平行。 作为勃艮第学派的雕塑,现 在唯有15世纪完成的本图所示这一座庙墓组雕 为最有代表性了。
在11至12世纪,法国东部的勃艮第公国在建筑
与雕刻上有重要的发展,其主要成就是体现了 罗马式艺术风格,但由于它的地理特点,逐渐形 成了自己的面貌,被称之勃艮第艺术学派。作为 这一学派在建筑上的重要标志,是法国克吕尼修 道院。1088年至1130年间,这座修道院内的大 礼拜堂进行了第三次重建,历史上把这座大礼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