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30张PPT)
被炸毁的柳条湖路段 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东北迅速沦陷
国家
兵力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
日本 关东军
1.9万
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 不抵抗,力避冲突。
中国 东北军
20万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 给张学良密电
东 三 省 沦 长春 亡
1932年,日 本扶植溥仪 做傀儡,建 立伪满洲国。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 “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西安事变的背景
根本原因
1.日军: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张、杨个人: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东北迅速沦陷
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蒋委员长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
西安事变后赴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团
中共为何主张和平解决?
民族利益至上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 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主 …蒋委员长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
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何应钦
蒋介石被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精品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精品教学课件
11.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 键。从此,_十__年__内__战_基本结束,____抗__日__民__族__统__一__战__线_初步形成。
1.2016年9月18日,是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85周年。 中国多地以鸣响防空警报等形式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铭记历史, 警示未来。当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B) A.寻找失踪士兵 B.柳条湖事件 C.日本工厂被炸 D.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理由。 西安事变原因:(1)根本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主要原因:抗 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直接原因:蒋介 石亲赴西安督促张、杨剿灭红军。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理由:(1)从民族利益看:有利于团结 全民族抗战,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 。(2)从国内局势看: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 局面,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
人教版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易错警示 1.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但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不 抗战,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东北军民组成抗日义勇军坚持抗战, 所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的是局部抗战。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正式形成,只是初步形成。
A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5.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 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 为唯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以及国共两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与矛盾,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事变的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事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和主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能够培养史料实证和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英勇斗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和文献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主要人物。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国内的影响,以及国共两的应对措施。

4.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引导学生理解事变的复杂性。

5.总结提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6.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民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英勇斗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
? 讨论:为什么中国军队好几十万会“恭 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呢?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因为他认为:
1、“攘外必先安内” 2、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3、幻想国联调解
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 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力避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
思考: 1、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自主探究书本86页第①段文字: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策划者、 借口?
时间
九一八事变
地点 策划者
借口: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本关东军 柳条湖事件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 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
问题探究
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①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②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影响。 ③张学良、杨虎城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
问题探究
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五: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6年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日,西安学生 举行抗日请愿游行,前往蒋介石住地请愿,张学良为学 生们的爱国热忱所感动。答应在一个星期内用事实回答 学生们的爱国要求。
课堂小结
九 一 八 事 变 和 西 安 事 变
日本 侵略
九一八事变
扩大侵华 华北事变




中国 东北抗日联军 抗争
(局部抗战)

全国性抗 日救亡运
动的高潮
西安 事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课件

1.东北曾经流传一首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 苦不敢言……”其中“苦难”开始的标志是( D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在东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
争的领导人是( B )
A.张学良 B.杨靖宇
C.赵尚志 D.陈毅
(2)性质:是一场__爱__国__救__亡_运动。 (3)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__华__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 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___抗__日__救__亡_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8.背景:在中国共产党__抗__日__民__族__统__一__战__线__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 虎城要求蒋介石___联__共__抗__日_,但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9.爆发:__1_9_3_6年12月12日,__张__学__良__、__杨__虎_在城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 “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A ) A.东北地区 B.平津地区 C.淞沪地区 D.西北地区 4.(2018·湖南长沙)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 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 A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 2.师生共同反思学习心得。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完 成后同桌之间相互订正
【重温历史】 材料一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 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背景一
共产党:1935年8月,中共 中央在长征途中发表《为 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
背景二
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 安内”的反动政策,置民族大义 于不顾,同时为了排除异己,蒋 介石将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 的西北军调到西北围剿红军,企 图一箭双雕。
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 窑堡会议,明确了当前国 内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 矛盾,调整了党的斗争方 向,提出要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 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 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 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 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 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 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 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方向转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一、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段; 经过——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 占领东北三省; 结果——短短4个月,东北全部 沦于敌手。
(东北军驻地)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 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 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1.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1927-1936年)。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我们要做的是铭记,而不是高呼“勿忘国耻” 的口号,月圆更怀强国志,知耻长谋福安康。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铭记 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杨靖宇
赵一曼
中共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战士同日军作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33张PPT)
集薪待焚
日 军 对 中 国 平 民 的 大 屠 杀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新课讲解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组织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组织游击队开展 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东北 抗日联军成立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共产党的态度 坚决抵抗
张学良
杨虎城
讨论 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 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1、日军侵略东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 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
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
3、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 个人因素。
(3)“华北自治”:“华北五省自治”又称 “华北自治运动”“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 期间,由日本特务机关幕后策划的使华北脱离 中国、投靠日本的运动。五省为河北、山东、 山西、察哈尔、绥远。
新课讲解
一二.九运动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地点 北平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
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结果 影响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头、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 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扣押 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 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以杨靖宇、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一批 优秀党员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东北抗日 联军,坚持在东北地区抗击日寇,一直坚持到抗战胜 利。

初中历史八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共24张PPT)

初中历史八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共24张PPT)

二、伪满洲国
3.暴行
初中历史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七三一细菌战部队
疯狂掠夺资源
推行奴化教育
在日军的铁蹄下, 东北3000万同 胞过着屈辱的亡 国奴生活
三、局部抗战
1.抗日义勇军
1931年11月,在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的指挥下,中国 守军抱着“与城偕亡”的决心,守卫黑龙江省会齐齐 哈尔,在嫩江桥与日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但终因 孤军无援、伤亡过大而撤退。不久,齐齐哈尔沦陷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1927年《田中奏折》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引发日本各种矛盾,政府 把对外扩张作为解决国内问题之道。——史桂芳 《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表现
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内,安内以攘外,剿 匪以抗日。——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 外》(1931年7月23日)
杨靖宇东北抗日游击队的主 要创建者 ,孤身与日寇周旋。 靠吃草根树皮与棉絮,战斗 到最后一刻,年仅35岁
日本人打 死杨靖宇 之后为其 拍照以验 明正身
三、局部抗战
3.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等人
抗日义勇军 抗日游击队
初中历史
1936年,改编 为共产党领导的 东北抗日联军
典例分析
初中历史
1.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曾被传唱于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 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所反映的东北人民的苦难历史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C.四一二政变
B.鸦片战争 D.华北危机
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东北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知,1931年 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此后短短4个多月,100 多万平方千 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在日军的铁蹄下,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 屈辱的亡国奴生活,故A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是( ) A.张、杨为了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B.张学良只想打回东北去 C.张、杨为了逼蒋抗日 D.张、杨想投靠红军
如图漫画反映的情景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1927年,日内阁召开“东方会议”,
实行罗斯福新政。而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则采
C 取( )
A.实行明治维新
B.发动内战
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
C.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
A 略政策。由此可见( )
2.山东、河北、山西、绥远、察哈尔五省
3.华北自治 4.不抵抗
中共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学生 请同学们根据视频记录有效的信息并根据课 本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相似之处 () ①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 ②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③学②④ D.①③
感谢批评指正
授课人:盛卫卫
D 对这一段材料解释最准确的是( )
A.国共关系破裂
D.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序幕
B.红军势单力薄 C.1930-1931年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国民政府围剿红军让日本帝国主义有机可

思考:东北为什么会迅速沦亡?
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沦陷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 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盘点收获
1.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如图 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 幕童话指的是( )
A.南京大屠杀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受中国共 产党派遣, 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
西安事变
华北危机 一二九运动
华北告急,民族危险
西安事变,和平扭转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从局部抗战到民族危险,从西安事变到中共斡旋。 自国民大革命以来,国共开启了第二次合作。 历史告诉我们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十四年的并肩作战,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铸就了独立和美丽的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每一个中国人都翘首期盼。 期盼我们的祖国, 繁荣昌盛, 步履不停。
一 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二 华北告急,民族危险 三 西安事变,和平扭转
一、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九一八事变
观看视频,记录有效信息,完成下面的表格
1
9 3 1
沈日 阳本

柳东 起 条三 点 湖省 ; 事沦 序 件陷 幕
注:日俄战争后,日本获胜,日本控制南满铁路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 口,欺骗世界舆论。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 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 北重镇沈阳很近,便 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 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 行攻击。
“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地遥拜。
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必须学习日语,并被
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


A.1915年
B.1920年
C.1930年
D.1933年
1935年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 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鲁迅撰文的历 史事件是( )
此处填写内容 此处填写内容 此处填写内容
深入探究,获得认识
为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 结束,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你认为张、杨二人为何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小结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联
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国共 联合 抗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是中共中央提出
时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是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发动
的时候 一二九运动的时候

(地区)告急,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
是蒋介石顽固坚持
的时候
内战政策
华北
是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的时候
三 、西安事变,和平扭转
西安事变
5 3
识图根据所学的知识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表
蒋介石为什么“不抵抗”?
1.中日之间实力差距 2.寄希望于国际联盟 3.让出东北,对日妥协
4.“攘外必先安内”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坚持抗日的武装力量有哪些?
东北 抗日联军
抗日义勇军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抗日游击队
华北告急,民族危险
华北告急,民族危险
华北 告急
2
3 4
1
1.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A.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B.中国国共内战为日本提供可乘之机 C.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实行大化改新
蓄谋
转嫁
已久 中日矛盾
危机
中国社会
主要矛盾
有机可乘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 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 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可乘之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5
西安
4 3
4
2
1
2
1
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 英美
亲日派
亲英美派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如 何处置蒋介石成了棘手的问题,是 “放蒋”?“杀蒋”?结合当时的 国内情况,你觉得怎样处置蒋介石 合适?请说出你的理由。
中共的斡(wo)旋
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来合理猜想蒋介石与周恩 来的对话内容,两人一组进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