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
影视鉴赏 罗拉快跑

影视鉴赏姓名:学号:学院:班级:记得上第一节课时,老师问我们电影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电影是给人的眼睛吃的冰激凌。
既然要用眼睛来“品尝”,那么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冰激凌”方称得上真正的美味。
短短几周的影视鉴赏课,我们看了五部电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罗拉快跑》确实是一部“色香味”俱全的电影。
下面就对它的三大亮点——拍摄手法,色彩的运用及极具动感的背景音乐,做逐一的分析。
一,拍摄手法。
对于拍摄手法,我有较多的话要说,因为这是眼睛最直观的感受,任何一个略有敏锐眼光的观影者都会被《罗拉快跑》中的多种镜头所刺激。
而老师讲的快闪镜头及蒙太奇手法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1.快闪镜头的运用。
快闪镜头指的是多个时间少于一秒的镜头的组合。
该组合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描述一个情节并不完整,但是能让观众的了解其传达要领。
在《罗拉快跑》整部影片中,快闪镜头贯穿始终。
最早使用快闪镜头的地方是罗拉接到男友的电话之后,镜头以罗拉为中心开始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断的显示出罗拉脑海中闪过的可以向其求助的人选。
在这里,快闪镜头给出的是每个人人物肖像的图片,虽然导演并没有安排出每个人背景资料的一个介绍,但是从每个人的表情着装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女主角罗拉与他们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真正的帮助罗拉。
最后镜头定格在罗拉的父亲上,罗拉下定了主意便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奔跑。
之后的快闪镜头主要运用在罗拉碰到的每个路人之上。
罗拉碰见的妇人,骑自行车的人,乞丐,老人。
这些快闪镜头分别表现出每个人在遇见罗拉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
表现出这些人正是在街头这样偶遇罗拉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人生的变化。
快闪镜头的运用在影片的思想表达的方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快闪镜头巧妙的运用了其“快”的思想,表现出这些事情发生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在罗拉的生命中,这些人也像这些快闪镜头一样,都是一闪而过的。
其次,这些快闪镜头给整部影片增加了一种动感,使得整部影片都在快速的闪过中进行。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罗拉快跑》是一部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创作的电影,于1998年上映。
影片以非线性结构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罗拉挣扎于拯救她男友的故事。
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紧张刺激的剧情和富有创意的摄影手法而享有盛誉。
以下是对影片的一些主要方面的拉片分析。
首先,影片的非线性结构是《罗拉快跑》的一大特色。
整个故事基于三个不同的重启场景,罗拉通过不断重新经历相同的一段时间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每次故事的重启都展示了她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她面临的各种困难。
这种叙事手法让观众对角色的命运充满了好奇心和紧张感,同时也增强了电影的可观赏性。
其次,电影的剧情紧凑而富有张力。
罗拉在20分钟内为了拯救男友的生命而奋斗,这给了影片以迅猛的节奏和高度的紧张感。
观众被带入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连续动作,电影从一开始就飞驰而过,没有任何停顿时间。
这种连贯的紧凑剧情使观众无法转移目光,充满了惊喜和紧张。
另外,影片在摄影和视觉效果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摄影师弗兰克·冯特拉格通过使用手持摄像机和运动镜头来强调影片的紧张感和动态元素。
他还使用鸟瞰镜头和追踪镜头来展示罗拉在城市中疾驰的场景。
这样的摄影手法增强了观众与角色的亲近感,并使观众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此外,影片还采用了各种特效手法,如平面动画、黑白对比和慢动作等,以进一步增加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性。
影片也通过音乐来增强其情绪和张力。
由汤姆·提克威和他的乐队“Trinity”创作的原声音乐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另一大亮点。
电影中的快节奏、摇滚和电子音乐与影片紧凑的剧情相得益彰,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音乐和画面之间的结合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视听效果,也进一步强化了电影的情感共鸣。
最后,影片的主题思想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
《罗拉快跑》通过罗拉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的过程,探讨了命运和选择的关系。
影片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通过勇气、创造力和毅力来克服困难的观点。
罗拉快跑 影评

奔跑中——浅析《罗拉快跑》中元素火红的头发,快节奏的奔跑穿梭,干净利落的办事能力,一个类似游戏的赛次命运,三种态度三种选择和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导演将相同的事情完美的展现给观众,摄影机那经典的跟镜头的应用,生动而不乏沉稳,活泼而不失内敛。
这些为影片蒙上了一层紧凑的影象气质,整部影片就像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一. 影片中的视听手段《罗拉快跑》从开头俯视又运用推镜头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模仿主观镜头把镜头切到红色的电话上引出故事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这种快节奏的开场给本篇垫定一个紧张的氛围,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以及快速剪接,跳切,分格,低高速镜头转接,flash动画,照片蒙太奇,竭力营造出一种非现实的气息,令人目不暇接。
几乎占尽所有镜头三分之二的罗拉奔跑的移动镜头,大升大降,使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和视觉力,使整部电影都处在一个动势。
在节奏上,突出一个快字,凌厉,不拖沓。
演员的表演也与这种风格相益得彰,每次都立即的选择一个方式进入一种救曼尼的方式,果断,不拖戏,行动迅速,曼尼在电话亭中掏出抢时镜头采用俯视镜头也捎带有些讽刺性。
表现出曼尼的懦弱与无奈。
影片中跟镜头的使用不得不让我们佩服,采用几种跟镜头的方式正跟,后跟,侧跟。
侧跟的效果大多是强调罗拉奔跑时的速度、动感、紧迫感。
正跟往往是让观众能从正面更清楚地感受到罗拉焦急的内心情绪,能清楚地看到罗拉脸上的焦急的表情,并渲染人物在运动时的戏剧冲突。
比如罗拉迎面跑过来时,她与摄影机总是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似乎暗示了她离终点还很远,从而渲染了罗拉与时间赛跑的戏剧冲突。
后跟更强调罗拉奔跑时的纪实感,以及她将要遇到的事情的不确定性。
因为后跟时,摄影机的视点就像是观众的视点紧随罗拉其后,和罗拉一起感受着奔跑时的速度和她看到的环境,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更容易让观众和罗拉同时紧张起来。
佳片共赏《罗拉快跑》解读

《罗拉快跑》是由汤姆·提克威导演、 编剧。 剧情介绍:
述了罗拉为解救男友曼尼而改变了人生 的时间轴,使命运延伸向了三种不同的 可能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的字幕就给这部电 影垫下了游戏的基调——
“比赛之后即比赛之前。”
紧接着,一位男士将足球扔向 空中,嘴里说着:“here we go!."整部电影就开启了一场与 时间赛跑的游戏。
《罗拉快跑》最为关键的是可以说就是 三次“二十分钟的爱情营救”。
电影障碍情节的设置,更像是游戏里 的通关障碍,观众已经完全把自己当 作游戏中的一员,牢牢地被影片抓住 了。
影片的视听语言
1.运动镜头设计 电影全片都在叙述“二十分钟的爱情营救”,伴随的是一种紧张激烈、争分夺秒 的气氛,因此全片都以运动镜头为主。摄影多采用跟移的方法,渲染曼尼和罗拉 两人奔跑的过程。
在“第二次营救”中的罗拉熟练地扳开了枪的保险。 这正是因为在“第一次营救”中,罗拉在曼尼的指导 下学会了如何开枪。在“第三次营救”中,救护车上 的心脏病人是父亲所在银行的警卫,由于“第二次营 救”中警卫的失职导致罗拉抢钱成功,于是才有了第 三次警卫心脏病发作而被送往医院。从更深层次上来 看,我们不妨可以将第三次罗拉救活警卫作为是前一 次抢劫事件的合理化解。
影片的视听语言——声音设计
(2)音乐静默的使用 “静默”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在电影中的表现 形式 为暂时性的消音或减音技艺。这种暂时性的消音 或减音技艺 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体 现导演意图的精心 设计。这时无声变得有意义,变成 了一种潜台词,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在现代电影中, 无声表达的最多的两种方式是:安宁 或者死亡。 “静 默”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张力,声音设计师以最 简单的方式表 达出了复杂的情感状态。
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

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罗拉快跑》是一部借鉴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且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
很多人初次观看《罗拉快跑》都会大呼过瘾,“没想到电影可以这样拍”。
它既是一部形式电影,融合了动画、涂鸦、电子乐、MTV 等多种元素;也是一部技术电影,除了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无论剪辑手法,还是拍摄风格,都流露着一股浓浓的实验意味。
在镜头和段落剪辑上,它也具有电脑游戏的节奏感、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叉,以及多种电影手法的新尝试。
影片梗概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不同于一般电影叙事的起承转合,这部影片分别用三个整齐的20分钟段落来表现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在遇到倒霉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询问,什么是倒霉事情的原由,一旦找到了最初的原由,我们往往会感叹一句,“如果某某事不发生就好了",“如果我当时这么做就好了”……。
“罗拉快跑”正表现的是这个“如果……”.在罗拉的三次奔跑中,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变化导致整个事物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生的不可测性一览无疑。
一,叙事角度:游戏化的结构《罗拉快跑》就像一部罗拉闯关的电脑游戏,正如片头所说:“地球是圆的。
游戏只有九十分钟。
其他纯属理论."电影中不时出现挂在墙上的巨大表盘,显示离规定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或者三分钟,摇滚式的音乐节奏似乎也在提示罗拉:“RUN!RUN!”一次的结果不满意,还可以从起点重新来过,玩出不同的结果。
输赢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把游戏玩到最后,是游戏过程中所必需的人的坚强意志和竭尽全力。
影视鉴赏论文(罗拉快跑)

《罗拉快跑(Run Lola)》影评--从未放弃的奔跑理学院10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朱江涛201041823德国是一个盛产哲学的国度,电影《罗拉快跑》就是一部被称为德国的"吕克贝松"的汤姆·泰克维尔导演的哲学艺术电影。
“人类……地球上最神秘难解的动物……”片头中行人杂沓匆促,没有谁特别理会谁,甚至没有谁目光交会谁,直到这个陌生人穿越过层叠的人影,直视进入镜头,开口说话。
摄影机在人群中或慢或快的推动,时而驻足,驻足在影片中所要涉及的人物面前,加之配以节奏急促的、干燥的、乏味的、苍白的绷紧音乐,使同学们目不转睛地将眼神停留在了屏幕上。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如是的影视编排,超现实剧情,模仿电动游戏中的虚拟世界,投一次钱币,可以操纵叁次电子生命,影射出人生的爱恨情仇、惊险挣扎。
罗拉三次奔跑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时间的稍稍错位让剧情大不相同。
我们可能会因影片结局时的皆大欢喜感到欣慰,但是谁又能肯定自己操控那几秒钟的迟与缓。
但是罗拉选择奔跑,从未放弃。
接下来,我们从电影本身对其做一番赏析。
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
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冲击。
影片的音乐角度来说,类似MV风格。
我们亦或将它看作是一部传递了某种意图和形式美感的MV。
为了配合故事的走向,在视听手段上,《罗拉快跑》极尽华丽炫目眩目之能事,快速剪接,跳切,分格,低高速镜头转接,flash 动画,照片蒙太奇,竭力营造出一种非现实的气息,令人目不暇接。
在色彩、音乐、镜头、电影蒙太奇等诸多因素之下,无不传达出急促、紧张、焦急的气氛与环境,烘托主人公罗拉为实现救助男友的迫切心理,不得不说运用的恰到好处。
影片同时也对充满暴力、投机主义、不道德性关系、欺骗、贫困等问题的社会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予以辛辣痛斥。
影视鉴赏

《罗拉快跑》从表面上看的主题是一个异常“陈旧”的爱情主题:罗拉为了救自己的爱人,她不顾一切地奔跑。
但是,影片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又是全新的。
一、关于真实《罗拉快跑》中,罗拉营救曼尼有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对于我们只是生活在“现在进行时”的人类来讲,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是不可能的,是“不真实”的。
但是,影片并不是在表现事件的真实。
或者说制作者根本不屑于像往常的电影那样,去表现某些具体事件和具体人物的真实。
二、影片主题影片的表层主题是写爱情,深层主题是写世界的不可知,和人类对世界的无奈与绝望。
《罗拉快跑》“好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爱情主题②罗拉与电脑游③快节奏④主题共鸣⑤崭新的艺术形式三、影片读解1、人物:罗拉、曼尼、父亲、母亲、梅耶叔叔、流浪汉、推车妇人、偷车男孩、女职员、警卫、盲妇2、结构:板块式结构是电影剧作结构中的现代剧作结构,是与通常电影的“常规剧作结构”不同的“非常规剧作结构”。
(1)、引子:字幕:文字明确表明:本片是一场游戏,是一部探索电影。
字幕之后,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如何进入时空隧道:①、钟表的道具: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
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②、镜头的前推和升起: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
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小怪兽张嘴,露出尖牙利齿。
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
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赏析电影罗拉快跑

对电影罗拉快跑的赏析罗拉快跑是德国导演汤-蒂克的一部成功的后现代主义电影, 它是一部视听感极强的电影;影片主题是写爱情, 罗拉为了营救爱人不顾一切拼命奔跑, 三个奔跑过程, 三种不同结果;本文从跑谈起,以美学、结构、技术等视角对影片进行浅析;影片结构新颖,开篇精彩,色彩鲜明,强调主观真实;很多人初次看了这个电影之后都会感觉比较过瘾,有些人会发出“没想到电影可以这样拍”的感叹;它既是一部形式电影,融合了动画、涂鸦、电子乐、MTV 等多种元素;也是一部技术电影,除了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无论剪辑手法,还是拍摄风格,都流露着一股浓浓的实验意味;这个电影情节也许并不能让人耐人询味地去深刻地思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内容却让人感到它的真实性;在德国柏林,混黑社会的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 自己丢10万马克; 二十分钟后, 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 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 罗拉在二十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 罗拉和曼尼抢超市, 罗拉被警方击毙;第二次奔跑: 罗拉在银行抢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第三次奔跑: 罗拉在赌场赢到钱, 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故事圆满结束;这个电影的故事情节是简单易懂的,但是其中的艺术手法地运用确实神乎其技,让我们对导演的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敬佩;影片还重视听觉感受, 伴随奔跑的是强烈的声音;影片声音方案的核心是主观声音, 即影片主观的音乐贯穿, 影片客观环境真实的音响很少, 这充分地体现了导演对现代音乐的喜爱与迷恋;我们应该注意到导演似乎不相信我们人类器官所听到看到的世界的真实性, 更相信他的内心所感受到的主观真实,他用主观声音努力表现这种主观的更高层次的真实;伴随罗拉的奔跑影片用快节奏的音乐贯穿, 这种音乐既渲染了气氛, 同时又加快了节奏, 这种音乐是时下流行的新潮音乐, 新潮音乐无疑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感受与刺激;让观众在他营造的氛围中忘掉一切,不自觉地进入角色, 带着一种力量和激情与影片一起共振, 与罗拉一起奔跑;影片随处都有MTV式的音乐和画面的配合,画面和音乐的结合,给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观众的心也一直随着音乐的节奏和罗拉一起奔跑,跟着罗拉的命运奔跑;从色彩上分析,本片的色彩设计十分注意强烈、吸引人;高超之处在于,在高速运动的镜头中,色彩居然在黑白摄影、胶片画面、动画、照片等等丰富视觉元素的拼贴中呈现出很好的协调性;罗拉的头发是猩红色的、背心是灰色的、裤子是淡淡的苹果绿的,而从开头出现的钟、罗拉跑过的墙、大全俯拍摄的街道、冲破玻璃的救护车、几次从空中慢动作落下的电话等等物象来看,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电影有三种色彩构成:黑白颜色的过去式、淡色彩的将来时、红色;救护车与电话机的红色隐寓危险,罗拉的红色头发象征她的热烈和坚定,这女人是一位英雄,而男朋友却一直在等待拯救;从内容结构上看,本片是明显的版块式结构,符合美学的规律;三大块本事的叙事各自独立没有叙述的关联,使三大块连为整体的是整个影片的立意和作品的主题;这样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在往常的电影里是很少见的, 这种艺术处理手法, 是让有艺术思维的人看后进行反复思考的;这种结构是电影剧作结构中的现代剧作结构, 与通常电影的常规剧作结构不同;影片的这种结构方式不是在讲述一件事情, 而是在探索怎样进行艺表达的问题, 他重点想让人明白艺术的表达有多种可能性,在75分钟内导演用三种可能性来表达罗拉营救曼尼的多种可能性;还应注意的是影片的时间处理, 罗拉三次奔跑, 每次奔跑的电影长度与现实中的实际时间的长度基本一致, 都是20分钟, 这种罕见的处理方法让观众对时间历程有一个真实的感受;下面影片的结构示意:开头10分钟曼尼丢钱;第一次奔跑20分钟;正常超市抢钱;罗拉身亡;冥界3分钟第二次奔跑20分钟;推迟银行抢钱;曼尼身亡;冥界2分钟第三次奔跑20分钟;提前赌场赢钱;成为富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罗拉有三次奔跑,而这三次奔跑的每次奔跑的电影时间的长度与现实中的实际时间的长度基本一致,都是20分钟;这在以往的电影中实属罕见,是本片的又一与众不同之处;本片中在拍摄技术上也有很大的闪耀之处;电影当中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所谓蒙太奇,原是法语中的建筑术语,意为装配、构成、组合,借用到影视中,指镜头和镜头的组接,是一种手法,也是影视艺术特有的基本思维方式;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场景的转换,本片运用了转换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闪电式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平行蒙太奇、连接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八处蒙太奇手法,令电影技术含量大增;之所以说此片的视觉效果极好,“快速剪辑”的拍摄手法功不可没;电影的一开始是,接完电话的一刹那,罗拉的脑海中仅3秒钟便通过了四五个静止画面闪过那个人的命运和她在其后的狂奔,穿过大街,穿过走廊,穿过人群,跨过障碍,以及她在父亲的银行尖叫,画面连接流畅,给人激动、紧张、压抑的心情,但随着画面的快速剪切,这种心情转化为,跟随罗拉奔跑的力量从而变的豁然开朗;也把观众拉入了影片,渐渐进入了跟随罗拉一起奔跑境况;影片还运用了flash动画的拍摄手法;影片开始时,罗拉扔掉电话,冲出家门,奔向楼梯,遇见可恶的狗和影片开始时奔跑中的罗拉,均采用了flash动画;和动画相匹配的是那强劲的舞曲,伴随着快节奏的音乐,人们也能感觉到罗拉奔跑的疯狂;当罗拉向我们冲来时,影片运用了迎相拍摄;当镜头跟随罗拉奔跑时,还用了跟踪拍摄;当罗拉转过街角时,又运用了转换拍摄,以及等等拍摄技巧,使影片流畅自然;当然,最具特色的拍摄手法是多画面分割手法;罗拉狂奔着转过最后一个街角,男友曼尼绝望的转过身,手伸向脚时间,时钟上的指针一点一点的接近十二点;这三个画面分割成左、右、下三部分;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影片通过慢镜头向观众展示最后时刻两个人的行动;在这关键时刻,影片的节奏突然变慢,使每个人都为罗拉和曼尼担忧,这更是本片的成功之处;在遇到倒霉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询问,什么是倒霉事情的原由,一旦找到了最初的原由,我们往往会感叹一句,,“如果某某事不发生就好了”“如果我当时这么做就好了”……;“罗拉快跑”正表现的是这个“如果……”;在罗拉的三次奔跑中,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变化导致整个事物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生的不可测性一览无疑,我们更应该用心地去体悟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
《罗拉快跑》是一部借鉴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且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
很多人初次观看《罗拉快跑》都会大呼过瘾,“没想到电影可以这样拍”。
它既是一部形式电影,融合了动画、涂鸦、电子乐、MTV等多种元素;也是一部技术电影,除了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无论剪辑手法,还是拍摄风格,都流露着一股浓浓的实验意味。
在镜头和段落剪辑上,它也具有电脑游戏的节奏感、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叉,以及多种电影手法的新尝试。
影片梗概
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
自己丢了10万马克。
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
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不同于一般电影叙事的起承转合,这部影片分别用三个整齐的20分钟段落来表现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奔跑:
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
罗拉在银行枪到钱。
xx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
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在遇到倒霉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询问,什么是倒霉事情的原由,一旦找到了最初的原由,我们往往会感叹一句,“如果某某事不发生就好了”,“如果我当时这么做就好了”……。
“罗拉快跑”正表现的是这个“如果……”。
在罗拉的三次
奔跑中,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变化导致整个事物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生的不可测性一览无疑。
一,叙事角度:
游戏化的结构
《罗拉快跑》就像一部罗拉闯关的电脑游戏,正如片头所说:
“地球是圆的。
游戏只有九十分钟。
其他纯属理论。
”电影中不时出现挂在墙上的巨大表盘,显示离规定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或者三分钟,摇滚式的音乐节奏似乎也在提示罗拉:
“RUN!RUN!”一次的结果不满意,还可以从起点重新来过,玩出不同的结果。
输赢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把游戏玩到最后,是游戏过程中所必需的人的坚强意志和竭尽全力。
正是这种游戏性,使得观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影片再创造。
影片的卡通性,比如尖牙的闹钟,罗拉的漫画式形象,开头的动画,都修改了观众的习惯的好来坞电影欣赏的期待视野,暗示观众:
这不是个现实主义风格的片子,而是一个游戏。
就叙事而言,本片最有创新趣味的是它的重复叙事结构从时空上和因果逻辑上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方式,具有明显的强化和装饰性。
每一个20分钟的故事,都是一种类似虚拟的假设后的状态。
时空像游戏一样可以被颠覆重来,因此而产生完全不同的过程和结局。
就像是蝴蝶效应,只因为很小的一点点变化,就会产生令人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导致后来一系列事物的完全不同的后果。
,让我们彷佛看见了巨观的活生生的宇宙,彷佛窥见了一瞥所谓的绝对存在。
二,镜头运用和剪辑
实际上,与本片类似题材的电影有好几部,例如英国电影《滑动门》。
但是,这部电影将这个题材拍地最酷,饱含着年轻的激情和活力。
尤其是当罗拉,鲜红的头发,绿色的长裤,伴随着节奏明快的摇滚在大街上奔跑的时候。
整个电影简直是一部节奏紧凑的MTV,很多情节的表现手法非常简洁。
影片运用了许多快速剪辑的手法。
罗拉在大街上奔跑,穿过走廊,转过街角,横过马路,在银行里大步流星,在赌场里尖声吼叫。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罗拉在路上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在与他们重的每一个人擦肩而过时,影片都会突然定格。
在3秒钟的时间里,通过四五个静止的画面闪过那个人后来的命运。
他们中的有些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有人在不久后死于非命。
它仿佛让我们拿着遥控器按着快进键戏看人生与世界。
导演在此采用暴力的切片方式,随意在任一个时间点切开剧情,展示出大量的因果关联,它高度浓缩式地挤压了关系网。
影片本身是充满动感的,在其中加入静态画面,却没有破坏原来的动态效果,相反,这使得原来的动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加强。
这得益于快速剪辑的使用,快速切换的节奏很好地和影片融合在一起。
不仅如此,这种快速剪辑表现出了一种命运的强大力量,一种命运的压迫感——命运就在奔跑,跑向我们每一个人。
《罗拉快跑》的影像呈现出的这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观众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
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影像的纷繁使得观众从没有机会成为这部影片的"再创作者",而只能成为被动的看客,而急于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从一个影像到另一个,不知道思考和满足。
在《罗拉快跑》中还存在着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
片头处,罗拉紧张而力求冷静地在脑海里搜索可以求助的对象。
镜头围绕着罗拉进行360度旋拍和俯拍。
同时快速切入她或迫使自己冷静、或几近崩溃、或沮丧绝望的若干表情的近景,既满足了观众对罗拉全方位的观察兴趣,又烘托出紧张得令人晕眩的气氛。
有“全面报道”又有“焦点访问”,使得节奏有缓有急,生动、活泼、丰富。
另一个例子:
当罗拉准备跑过建筑拐角处时,镜头处于她的右前方,并一直把罗拉锁定在画面中心,直至她转过拐角向远处继续跑动。
开始时机位是固定的,只让镜头摇拍。
而当她转弯时,机位缓慢上升至俯拍。
这是一个全知视点,犹如上帝
在观看自己所制造的游戏中被迫不停奔跑的女孩。
而紧接着的一个镜头是向两列迎面走来的修女急推,并在与修女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回转,拍摄了其中一个修女的近景。
这无疑是罗拉的主观视点:
焦虑地急速从修女们身边穿行时好奇地回头望了一眼。
这一段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切是把节奏较为舒缓的俯拍和节奏快速的跟拍结合在一起,使观众从客观观察和亲身感受两个方面融入故事情节中。
这也是本片能紧紧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原因之一。
三,视觉传达
在《罗拉快跑》中,导演运用了多种视觉传达手段,使画面变的不同。
黑白与彩色、高速摄影、快慢镜头、分割镜头以至于动画、电脑游戏、MTV的风格,全都巧妙的组合拼贴到一起,体现了一个后现代突出的文体特征——“大杂烩”。
本片的色彩设计十分注意强烈、吸引人。
影片的高超之处在于,在高速运动的镜头中,色彩居然在黑白摄影、胶片画面、动画、照片等等丰富视觉元素的拼贴中呈现出很好的协调性。
罗拉的头发是猩红色的、背心是灰色的、裤子是淡淡的苹果绿的,而从开头出现的钟、罗拉跑过的墙、大全俯拍摄的街道、冲破玻璃的救护车、几次从空中慢动作落下的电话等等物象来看,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
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力量,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并且,尽管影像速度很快,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
同时,我们从钟面上的怪兽、罗拉跑过的广场地面花格和片中片的动画里都可以看到构图和色彩上装饰意味。
电影有三种色彩构成:
黑白颜色的过去式、淡色彩的将来时、红色。
救护车与电话机的红色隐寓危险,罗拉的红色头发象征她的热烈和坚定,这女人是一位英雄,而男朋友却一直在等待拯救。
三个段落除了运用绿、红、金三种颜色的钱袋来划分不同的段落以及不同的结局,整体风格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不光是色彩,影片中很多事物都具有表意的功能,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大钟,而后摄象机一直向上移动,直到进入一个黑洞。
电影开始……罗拉一直在沿着螺旋式楼梯跑,预示着罗拉的命运已经被时间控制了,在时间面前人是无能的。
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除了螺旋式的图案还有手表、钟时刻提醒那20分钟。
前两段罗拉所遇见的人物都具有另类色彩的人生背景,如人贩子、小偷、植物人,或者中彩票一夜暴富、吸毒潦倒终生、喜好S-M变态游戏等。
而第三段则是较为平和、朴实的叙事,并且男女主人公成功地获取金钱、爱情,符合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经历(如信仰天主教等)和普遍审美心理,即“期待光明和团圆结局”。
电影也用了比较夸张的手法来强调在游戏过程中,个人的信念和努力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如罗拉的尖叫声可以将玻璃震碎,罗拉在急救车上握住梅耶叔叔的手奇迹般地拯救了他的生命。
最突出的是在博彩中心的一幕,完全是“精神无敌”的精彩表现。
赌盘象征着不可知的莫测命运,而罗拉则凭借其发自内心的最虔诚最热烈的祈祷和从全身爆发出的巨大意念力,使无法控制的滚珠顺应她的期望两次稳稳落在她押下的数字上。
自此,生命和爱情获得新生,人的价值得到证实和体现,命运被人所掌握,结局由人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