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化学生物学第八章化学物质与酶相互作用
生物化学之酶ppt课件

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结合,改变酶的空间构象,使酶活性降低或 丧失,如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
酶抑制剂的应用
医学领域
用于治疗疾病,如酶抑制剂作为抗病毒药 物、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等。
生物工程领域
用于改造和优化生物催化剂的性能,提高 生物催化过程的效率和选择性。
农业领域
用于研发新型农药和除草剂,提高农作物 产量和品质。
来调节细胞内酶的含量。
酶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
不可逆抑制剂
与酶共价结合,使酶永久失活,如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 。
可逆抑制剂
与酶非共价结合,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抑制剂而恢复酶活性, 包括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和反竞争性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剂
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降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如丙二酸对琥珀 酸脱氢酶的抑制。
环境领域
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如利用酶抑制剂降解 有毒有害物质。
04
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酶与生物氧化
酶催化生物氧化反应
生物氧化是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反 应,酶作为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这些 反应的进行。
酶与抗氧化系统
生物体内存在抗氧化系统以抵抗氧化 应激,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等在此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酶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酶分子通常具有复杂的四级结构,包括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 α-螺旋、β-折叠等)、三级结构(整体折叠形态)和四级结构(亚基组成)。
功能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节 性等特点。此外,酶还能参与信号传导、物质运输和能量转换等生物过程。
酶抑制剂筛选方法
基于活性的筛选
酶在化学生物学中的作用分析

酶在化学生物学中的作用分析在生命体系中,酶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减少能耗。
在典型的生物过程中,酶的作用至关重要。
比如,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反应,从呼吸到消化,均需酶的参与,才能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因此,酶在生物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酶的化学性质酶是大分子蛋白质,具有复杂的三维构造。
分子中有一定数量的部分是氨基酸,它们以特殊的方式排列在一起。
这些氨基酸形成酶的固定结构,也决定了酶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此外,酶的活性部位,是由氨基酸在三维结构中特定的空间位置所组成的。
酶的催化机理酶的催化过程与一个机制相关,它能够降低反应的激活能,并加速化学反应。
在生物体系中,酶能够与底物结合,形成物质复合体并改变反应的能量图谱,从而实现催化作用。
这个反应机制可以通过下列几种形式进行实现:1. 酸碱催化:在生命体系中,一些酶能够释放出酸或碱,从而降低或提高特定反应的pH值,使反应能够继续进行或速度变快。
2. 亲合性筛选:特定的酶和底物之间会发生“手套-钥匙”效应,使酶只接受符合特定形状的底物并通过更特殊的场景实现催化效果。
3. 转移催化:一些酶能够分离某个固定的化合物,插入它到底物的结构中,改变其空间状态,从而将底物形状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特定反应的发生。
酶的应用随着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已经成为许多应用场景的核心。
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工业上,酶均发挥了巨大的价值。
1. 生物医学:酶在人类使用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例如,某些酶能够帮助人体分解某些病原体,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2. 生物技术:现代生物制造技术能够利用酶在发酵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复杂功能,以及酶治疗中的应用场景。
这些技术的研究还有助于开拓新的生物制造和医学场景。
总结通过对生物学中的酶进行分析,酶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已经得到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酶在生物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在许多领域都能见到其深刻的影响。
未来,酶将继续成为生物制造和医学的重要核心元素,为人们的健康和生产领域带来更多的贡献。
生物化学第8章酶通论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酶易失活 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酶活性受到调节和控制
二、酶的化学本质 及其组成
酶的化学组成
有些酶仅由蛋白质组成,也有些酶除了蛋白质 外,还有其它成分,后者称为缀合蛋白质。对于属 缀合蛋白质的酶来说,其蛋白质部分称为脱辅酶 (apoenzyme),与其结合的非蛋白质成分称为辅 因 子 ( cofactor ) , 二 者 结 合 后 称 为 全 酶 (holoenzyme)。对于需要辅因子的酶来说,仅脱 辅酶是没有活性的,单独的辅因子一般也没有活性 (有少数辅因子有弱的催化活性)。
酶的命名和分类
(国际系统命名法)
以反应物(如果有两种反应物,中间以“ :” 隔开)加反应性质命名。如:
乙醇:NAD氧化还原酶(习惯命名为乙醇脱氢酶) 脂肪水解酶(水省略) (习惯命名为脂肪酶)
国际系统分类法 及酶的编号
编号以EC(Enzyme Commission)开始,后 面跟4个数字。第1个数字表示酶属于哪一大类, 酶学委员会根据酶反应的类型,把酶分为6大类, 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 类、异构酶类、连接酶类(也叫合成酶类),分 别以1,2,3,4,5,6编号。第2个数字表示酶属于该大类 的哪一小类,小类是根据反应的基团或键而定的。 第3个数字对酶进一步分类,根据反应物种类而分。 第4个数字是在前3个数字相同时的顺序编号。
甘油激酶催化反应产物的专一性
甘油激酶
辅酶NAD还原加氢的立 体异构专一性
“锁与钥匙” 假说
(lock and key)
该假说认为,酶的活性部位是刚性的,其形状 刚好能与底物吻合,非底物因形状不吻合,所以不 能与酶结合。
此假说不能解释酶能够催化逆反应,以及有些 酶可以催化多种底物反应。
优选酶与药物相互作用演示ppt

• CYP3A4酶的抑制剂: • 强抑制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 蛋白抑制剂类抗病毒药(沙奎那韦) 咪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酮康唑) Ca2+拮抗剂(米贝拉地尔)等。 • 中抑制剂:乙酰螺旋霉素、葡萄柚汁等。 • 弱抑制剂:阿奇霉素、西咪替丁等。
第14页,共23页。
2.6.2 CYP2D6
1.4 常见生物转化酶系
• 氧化酶系:CYP450s,FMO,MAO,DAO 等。
• 还原酶系:醇脱氢酶,醛酮还原酶等。 • 水解酶系:酯酶,酰胺酶,环氧化物水解
酶等。 • 结合酶系:UGTs,MT,NAT,磺基转移
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等。
第4页,共23页。
二、细胞色素P450酶
2.1细胞色素P450
• CYP2D6 是人类体内唯一有活性的CYP2D 亚族酶,占CYP总量的4%,但其参与代谢 的药物却占总CYP 代谢药物的30%。
• CYP2D6 的活性不能被化学物质诱导。但 是在妊娠的快代谢妇女体内,美托洛尔、 可待因的代谢速度加快,提示CYP2D6可被 生理因素诱导。
第15页,共23页。
• CYP2D6 主要底物: 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 镇痛药(可待因、曲马多); β-R阻滞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抗心失药(普罗帕酮、美西律)等。
• 2.5.1 酶的底物 • 2.5.2 抑制剂(占代谢性相互作用的70%)
抑制机制:竞争性抑制、非选择性抑制 和机制基础抑制。 • 2.5.3 诱导剂(占代谢性相互作用的23%)
诱导机制:基因转录水平的提高和mRNA / CYP 酶蛋白稳定性的提高。
第9页,共23页。
2.6 药物代谢相关CYP450
2.6.5 其他 CYP450
生物化学(第三版)第八章 酶通论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复习重点

第八章酶通论提要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变化都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
酶是由生物细胞产生的,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
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有其共同性,但又有显著的特点,酶的催化效率高,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酶的活性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酶作用条件温和,但不够稳定。
酶的化学本质除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之外都是蛋白质。
根据酶的化学组成可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缀合蛋白质是由不表现酶活力的脱辅酶及辅因子(包括辅酶、辅基及某些金属离子)两部分组成。
脱辅酶部分决定酶催化的专一性,而辅酶(或辅基)在酶催化作用中通常起传递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基团的作用。
根据各种酶所催化反应的类型,把酶分为六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连接酶类。
按规定每种酶都有一个习惯名称和国际系统名称,并且有一个编号。
酶对催化的底物有高度的选择性,即专一性。
酶往往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物质。
酶的专一性可分为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两种类型。
用“诱导契合说”解释酶的专一性已被人们所接受。
酶的分离纯化是酶学研究的基础。
已知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用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纯化酶,不过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操作条件要温和。
在酶的制备过程中,没一步都要测定酶的活力和比活力,以了解酶的回收率及提纯倍数,以便判断提纯的效果。
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能力,可用反应初速率来表示。
测定酶活力及测酶反应的初速率。
酶活力大小来表示酶含量的多少。
20世纪80年代初,Cech和Altmsn分别发现了某些RNA分子具有催化作用,定名为核酶(ribozyme)。
有催化分子内和分分子间反应的核酶。
具有催化功能RNA的发现,开辟了生物化学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生命起源的新概念。
根据发夹状或锤头状二级结构原理,可以设计出各种人工核酶,用作抗病毒和抗肿瘤的防治药物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抗体酶是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本质上是免疫球蛋白,但是在易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
杨荣武生物化学第八章 酶学概论

酶
底物
产物
酶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
醛缩酶
酶与非酶催化剂的共同性质
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 反应完成后本身不被消耗或变化,即可以重复使用 对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催化作用相同 不改变平衡常数,只加快到达平衡的速度或缩短到达 平衡的时间。
酶特有的催化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高效性 酶在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 专一性 反应条件温和 对反应条件敏感,容易失活 受到调控 许多酶的活性还需要辅助因子的存在,作为 辅助因子的多为维生素或其衍生物。
酶高效的催化性
酶促反应与非酶促反应效率的比较
酶的专一性
是指酶对参与反应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即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 种底物,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底物,发生某种特定类型的化学反 应,产生特定的产物。 专一性一般有四种类型: (1)绝对专一性 是指一种酶仅催化一个特定的反应。例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的水 解反应; (2)基团专一性 是指一种酶只作用于含有特定官能团的分子。如磷酸酶只水解特定 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 (3)键专一性 是指一种酶只作用于含有一种特定化学键的分子,而不管底物分子 其他部分的结构。如二肽酶识别的是二肽分子中的肽键,而不管构 成这个肽键的两个氨基酸残基是哪一种; (4)立体专一性
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
解释酶专一性的三种模型: (1)锁与钥匙学说
(2)诱导契合学说 (3)“三点附着”模型
“锁与钥匙”模型
“诱导契合”模型
己糖激酶的诱导契合
“三点附着”模型
温度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
pH的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
单纯酶VS缀合酶
属于单纯蛋白质的酶为单纯酶,属于缀合蛋白质的酶 为缀合酶或结合酶。 缀合酶除了蛋白质以外,还结合某些对热稳定的非蛋 白质小分子或金属离子,它们统称为辅助因子。丧失 辅助因子的酶被称为脱辅酶,与辅助因子结合在一起 的酶被称为全酶。 辅助因子包括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三类。辅酶专指 那些与脱辅酶结合松散、使用透析的方法就容易去除 的有机小分子。辅基专指那些与脱辅酶结合紧密、使 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难以去除的有机小分子。
生物化学-生化知识点_酶通论 (8章)

第二章酶与辅酶 P319 8章酶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生命体系中几乎所有化学反应都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
酶又是生命化学和化学的重要结合点。
酶化学内容:1. 酶作用机制,酶的抑制剂和激活剂,并由此设计和制造医药、农药。
2.人工模拟酶: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模拟酶的活性部位,模拟酶的作用方式。
3. 以酶为工具进行化学反应,如不对称合成。
4. 利用免疫系统制备有预定活性的催化抗体即抗体酶。
5. 化学酶工程:将酶学与化学工程技术相结合,在工业上使用酶和固定化酶。
§2. 1 酶催化作用特点:(一)酶是催化剂:降低酶促反应活化能。
(二)酶是生物催化剂:①1①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中性PH,酶易失活。
①2①酶具有很高催化效率,比非催化反应一般可提高108~1020倍。
①3①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反应专一性: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底物专一性:只作用一种或一类物质。
①4①酶活性受调节控制:1.调节酶的浓度:诱导或抑制酶的合成,如消化乳糖的三种酶的产生受乳糖操纵子控制。
2.激素调节:激素通过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受体相结合而调节酶的活性。
如乳糖合成酶是由两个亚基组成,一个催化亚基,一个调节亚基,催化半乳糖和葡萄糖生成乳糖。
平时催化亚基单独存在,只催化半乳糖与蛋白质反应合成糖蛋白;但当动物分娩后,激素急剧增加,调节亚基大量产生,与催化亚基一起构成二聚体的乳糖合成酶,改变催化亚基专一性,催化半乳糖和葡萄糖反应生成乳糖。
3.反馈抑制调节:许多物质合成是由一连串反应组成的,催化此物质生成的第一步的酶可为它们的终端产物所抑制。
P323 图8-2。
如由Thr合成Ile经过5步,当终产物Ile浓度达足够水平,催化第1步反应的苏氨酸脱氨酶被抑制;当Ile浓度下降后,酶的抑制解除。
4.抑制剂、激活剂调节:酶的抑制剂、激活剂的研究是药物研究的基础。
磺胺药可抑制四氢叶酸合成所需酶,进而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故可杀菌。
5.酶原的激活:凝血酶、消化酶等酶先以一个无活性的前体形式(酶原)被合成,然后在一个生理上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被活化成酶,才具有催化活性。
生物化学大一酶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大一酶知识点总结酶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在生命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和掌握酶的基本知识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生物化学中的酶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酶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底物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酶的相关知识点总结:1. 酶的定义和特性-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在反应结束后酶本身不发生改变。
- 酶可以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促进底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酶具有高度的反应特异性,因为其活性位点能够与特定的底物结合,而不影响其他分子。
2. 酶的分类- 酶可以根据底物的种类分为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合成酶等。
- 根据反应位置,酶可分为细胞质酶、溶液中酶和膜酶等。
- 酶还可以通过命名法分类,如葡萄糖氧化酶、乳酸脱氢酶等。
3. 酶的结构- 酶通常由蛋白质组成,但也有一些例外,如核酸酶。
- 酶的结构包括原核生物酶和真核生物酶,其中原核生物酶结构较为简单。
- 酶的构象通常由原子团体组成,如氨基酸残基和辅助因子。
4. 酶的活性- 酶的活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
- 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可以通过对酶的研究和实验确定。
- 酶底物的浓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过高或过低的底物浓度可能抑制酶的催化效果。
5. 酶的底物结合- 酶通过与底物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催化化学反应。
- 酶底物结合的过程可以通过解离常数(Km值)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值)来描述。
- 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可以通过米氏方程来表示,即v =Vmax*[S]/(Km+[S])。
6. 酶的抑制- 酶的活性可以被抑制剂所抑制,分为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
- 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竞争结合,降低反应速率。
- 非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酶的其他部位结合而不是活性位点,影响酶的构象。
7. 酶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温度后酶的构象可以被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甾体抗炎药
•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不 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由于 选择性地抑制环氧合酶的活 性,用作抗炎止痛药。
• 环氧合酶抑制剂消炎痛和底 物花生四烯酸的三维结构, 整个分子的立体构象中,羧 基和双键的配置有某种相似 性,因而竞争性地与环氧合 酶结合。
• 酶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环保工 业等,在临床检验、生物分析等领域也广泛使用。
第二节 化学物质对酶的抑制作用
Inhibition of enzymes by chemicals
酶的抑制作用:凡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的作用。 • 通过酶抑制作用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酶的专一性,酶活
一、抑制剂的分类 按抑制剂作用的方式不同,酶的抑制作用两种类型: 不可逆抑制剂; 可逆抑制剂。
应用:研制杀虫剂、药物;研究酶的作用机理,确定代谢途径。
半数有效浓度
• 为了评价化合物对酶的抑制活性,用半数有效浓度IC50。 • 测定IC50方法:将底物与酶的浓度保持恒定,改变抑制剂的
浓度,求出使酶活性降低50%所需的抑制剂浓度。
乙酰胆碱酯酶(AChE)
• AChE的羟基与酯酶的酯解部位形成共价键,其四价氮 上的强正电荷与酯酶的阴离子部位呈静电联接。酶的乙 酰化很快导致酯键断裂和胆碱的消除,乙酰化酶随即与 水反应而使酶再生并放出乙酸。
•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是乙酰胆碱酯酶水解过渡态的稳定类 似物,能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部位紧密结合而抑制乙酰 胆碱酯酶。
二、可逆抑制作用
• 按可逆抑制剂对酶—底结合的影响不同,可分为许多类型, 反应历程可用一通式表示:
Ks
kp
E+S
ES
+
+
I
I
Ki
Ki '
Ks'
EI + S
EIS
E+ P
速度方程通式 • 根据反应历程,借助快速平衡学说或恒态学说推导,得到其
总速度方程通式如下:
v
Ks(1
V max[S] [I ]) [S](1
R3 O C N R2 O R1
氨基甲酸酯的基本结构
CH3 NN
O
C
N
CH3
H3C H3C
N+
OH
H3C
毒扁豆碱
O C N CH3 O CH3
新斯的明
• 苯甲酰丙氨醛是胰凝乳蛋白酶的过渡态抑制剂;
• 其结构类似底物苯甲酰苯丙氨酰化合物与酶形成的共价 中间物中的底物酰基部分,比底物中的肽键羰基更易受 到酶活性中心羟基的亲核进攻,但不能形成酰化酶共价 中间物。 ③其它化合物
• 利用酶底物类似物作为竞争性抑制研究一些三维结构不 清楚的酶活性中心结构;
• 根据底物结构设计临床药物。 • α- 葡 糖 苷 酶 抑 制 剂 如 阿 卡 波 糖 (acarbose) 、 伏 格 列 波 糖
(voglibose)和米格列醇(Miglitol)的结构与酶的低聚糖 类底物和葡萄糖糖苷类相似。 • 可与活性部位发生竞争性结合,抑制肠道内双糖分解,从 而降低餐后的高血糖。
性部位的物理和化学结构,酶的动力学性质及酶的作用机 制等;对了解药物和毒物作用于机体的方式及机理等也有 重要意义;对代谢途径中酶的调节也能提供信息。 酶的抑制剂(inhibitor):能使酶活性受抑制的物质。 • 抑制剂能抑制酶促反应,主要是抑制剂能使酶的必需基因 或活性部位的性质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酶活性降低 或丧失。
三、可逆抑制作用的类型和特点 1.竞争性抑制作用 • 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中I只与自由酶结 合,因而阻止S与酶结合。而S又不能与EI结合,I也不能与ES 结合,所以EIS不存在;EI亦不能分解成产物。反应历程: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 一个竞争性抑制剂只增加酶—底结合的表观米氏常数Km, 即抑制剂浓度增加,Kmapp就增加;而Vmax则保持不变。 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 要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必须 加入更高的底物浓度。如[S]>100Km时,Vmaxi可达Vmax。
[I
]
)
Ki
Ki '
v
Km(1
V [I
max[S ] ]) [S](1
[I ] )
Ki
Ki '
将该方程作双倒数处理,可得:
1 km (1 [I ]) 1 1 (1 [I ] ) v V max Ki [S] V max Ki '
在不同抑制作用中,仅在于EI的解离常数Ki和EIS的解离 常数Ki’两个数值的不同,一般可分为4种类型: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和混合性抑制作用。
三、酶对化学物质的催化作用 Enzymatic catalysis of chemical substances
第一节 概 述
• 自然界中发现的酶已达3000多种,而且这个数目随着基因 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方面研究的发展而大大增加。
• 酶可以直接作为药物用于医药工业,如溶菌酶可治疗各类 炎症(咽喉炎、口腔溃疡、慢性鼻炎、带状疤疹及各种刀 伤引起的发炎等),天冬酞胺酶治疗癌症,尿激酶治疗血 栓等。
•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程度,决定于[I]、[S]、 Km和Ki的大小。
• [I]一定,增加[S], 减少抑制程度;[S]一定,增加[I],增加 抑制程度,Ki值较低时,任何给定[I]和[S],抑制程度都较 大;Km值越低,在一定[S]、[I]下,抑制程度越小。
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特征
①底物类似物
• 黄嘌呤氧化酶可催化次黄嘌呤氧化成黄嘌呤,进而被氧 化成尿酸,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嘌呤醇治疗痛风病就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降低 尿酸的生物合成。
②过渡态类似物
• 酶催化化学反应效率高的原因在于酶能与高能态的过渡 态相结合,从而大大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如果对催化某一特定生物化学反应的酶的三维结构尚不 清楚,可以根据其生化反应的过程,设计合成具有特定 结构、疏水性匹配、电子和空间因素与过渡态类似的稳 定化合物,作为该酶特异的抑制剂,这无疑为药物合理 分子设计提供了另一强有力的手段。
化学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第八章化学物质与酶 相互作用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Prof. Dr. J.T. Liu
主要内容
一、化学物质对酶的抑制作用 Inhibition of enzymes by chemicals
二、化学物质对酶的激活作用 Activation of enzymes by chemic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