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神经鞘瘤一例
骨肿瘤个案总结范文

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张XX性别:男年龄:45岁职业:工人家庭住址:XX市XX区XX路XX号二、病史患者于2022年3月出现右小腿疼痛,伴有肿胀,活动受限。
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骨肿瘤。
为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22年4月转至我院就诊。
三、入院情况患者入院时,精神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右小腿肿胀明显,局部皮肤温度较高,有压痛,活动受限。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影像学检查显示:右胫骨上段占位性病变,考虑骨肿瘤可能性大。
四、治疗方案1. 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2. 介入治疗:在C臂引导下,对患者进行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以减轻肿瘤负荷,为后续手术创造条件。
3. 手术治疗:在全麻下行右胫骨上段肿瘤切除术,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骨肉瘤。
4. 术后治疗: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五、护理措施1. 术前护理: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2.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持伤口干燥,预防感染;给予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
3. 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治疗效果患者经过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术后1个月,患者右小腿肿胀明显减轻,疼痛缓解,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
术后3个月,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七、总结本病例为一例骨肉瘤患者,通过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得当,患者预后良好。
此病例提示,对于骨肿瘤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鞘瘤的病理

神经鞘瘤的病理
肉眼观,神经鞘瘤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不一,质实,呈圆形或结节状,常压迫邻近组织,但不发生浸润,与其所发生的神经粘连在一起。
切面为灰白或灰黄色略透明,切面可见旋涡状结构,有时还有出血和囊性变。
AntoniB型结构区。
瘤组织明显水肿,并见囊性变,小血管如血窦
听神经瘤,示AntoniA型结构,瘤细胞形成束状及编织状结构,核长梭形,呈栅栏状排列。
镜下,肿瘤有二种组织形态。
一型为束状型(Antoni A型),细胞细长,梭形,境界不清,核长椭圆形,互相紧密平行排列呈栅状或不完全的旋涡状,称Verocay小体。
另一型为网状型(Antoni B型),
细胞稀少,排列成稀疏的网状结构,细胞间有较多的液体,常有小囊腔形成。
以上两型结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肿瘤中,其间有过渡形式,但多数以其中一型为主。
约10%病程较长的肿瘤,表现为细胞少,胶原纤维多,形成纤维瘢痕并发生玻璃样变,只在部分区域可见少量典型的神经鞘瘤的结构。
颈部神经鞘瘤超声误诊颈动脉体瘤1例

颈部神经鞘瘤超声误诊颈动脉体瘤1例
苏伟力;孙许锋;温迎新
【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17)12
【摘要】患者男,77岁。
体格检查: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触及一大小约4.0 cm×3.0 cm×2.0 cm的结节,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压痛。
颈部超声检查:右侧胸锁乳突肌后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外侧可见一大小约4.6 cm×3.0 cm×2.7 cm的团状低回声,包膜光滑完整,其内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CDFI示其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图1)。
超声诊断:右侧胸锁乳突肌后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外侧低回声团块,考虑颈动脉体瘤。
手术所见: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可见一灰白色肿物,表面有薄包膜,
【总页数】1页(P804)
【作者】苏伟力;孙许锋;温迎新
【作者单位】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特诊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特诊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特诊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2;R445.1
【相关文献】
1.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 [J], 刘琪;王雁
2.磁共振成像在颈动脉体瘤与颈部神经鞘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张卫东
3.超声误诊颈部神经鞘瘤一例 [J], 钟国英
4.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和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刘瑶; 吴国红; 李婷
5.超声误诊甲状腺癌合并颈部肉芽肿性淋巴结炎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J], 穆维娜;刘克;刘颖;李昊;杜欣帅;刘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肢体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J CHn Exp Pathol202、Fed;37(6)-265•网络出版时间:202、-6-2511:29网络出版地址/tt p s://UU net/Ucms/demil/34.1273.r.00614222.1626.417.html 肢体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谢乐,毛荣军,莫超华,徐园园,韩福兰摘要:目的探讨肢体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ce/uar schwannoma,CS)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肢体C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肢体CS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下肢以足部多见,上肢多见于手臂屈侧,表现为境界清晰的皮下结节,镜下具有假肉瘤样形态改变:密集丰富的梭形瘤细胞内夹杂深染粗糙的奇异核细胞。
瘤组织SD02、SOX12均弥漫强阳性, H3K27MeC散在阳性,KiW7增殖指数1%~2%。
结论肢体CS是一种罕见的形态学具有假恶性特征,而生物学行为良善的体表肿瘤,结合临床特点、掌握其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可作出正确诊断,其病理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保护神经干功能的同时完整切除肿瘤,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关键词:富于细胞型神经鞘瘤;肢体;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73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2、-7329(2261)26-0205-23dol:12.13315/di.cjcep.6061.46.417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ce/uar schwannoma,CS)属于少见的神经源性良性肿瘤,为神经鞘瘤的亚型之一,大多位于 腹膜后、盆腔等深部软组织,位于肢体的病例少见,由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形态学具有假肉瘤样特征,发生于肢体时易与好发于相关部位的梭形细胞肿瘤混淆,甚至过诊为恶性病变。
本文收集8例肢体CS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接受日期:2926-99-92基金项目:广东省佛山市十三五重点专科项目t FSZDZK155018-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病理科,佛山523006作者简介:谢乐,女,硕士,副主任医师。
胸椎巨大哑铃形神经鞘瘤一例

云南 医药 2 1 年第 3 卷第 6 00 1 期
[ 参考文献] [] 高亮 ,徐启武 . 1 胸椎管 内外肿瘤 的分型和外科 治疗 【. J 中 J
国脊 柱脊髓杂志 ,2 0 ,1 () 4 — 4 . 0 0 0 3 :18 19 []史 峰军 ,丁泉. 2 半椎 板切除人路行 椎管 内硬 膜下肿瘤切 除术 [ _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 0 ,1 () 0 — 0 . J 1 0 8 8 6 :4 7 4 9
见 :1 .左小 腿 上外 侧 包块 位 于深筋 膜 下 ,呈 椭 圆 形 ,大 小 约 7mx5mx3m,上 界 为 胫 骨 平 台 稍 c c c 下 方 ,下界 为腓 骨 长 肌 上 段 ,向前 内浸 及 部 分 胫 前 肌 ,向后 至腓 骨 肌 与腓 肠 肌 问 ,横 跨 上 胫 腓 联 合 ,腓 总神 经 自包 块 基 底 部 通 过 。左 膝 内侧 包 块 位 于股 内侧 肌 、缝 匠 肌 及 股 薄 肌 间 ,并 在 膝 内侧
肛 门括 约肌 稍松 驰 。MR 平扫 +增强 示 :T 0 1 I 1— 1
椎 管 内有 52m长 的肿 块 ,硬 脊膜囊 受压变 形 向右 . c 移 ,T 0 1 左 侧 椎 板 破 坏 ,T 1 2椎 问孔 扩 1— 1 1 —1 大 ,椎 管 内肿 瘤 向 T 1 问孔 外生 长 ,在 T -L 1椎 8 1
径 2m ,沿周 围分离 ,其包膜完整 ,左肺底 、胸 c) 膜 与 肿 瘤 有粘 连 ,小 心 剥 离至 肿 瘤 蒂 部 ,完 整 切 除 ,切 除肿瘤 1c 2m×1 e 4m X1 c lm。整 块切 除胸 腔
内肿 物 ,切 断肿 物 与 椎 管 内连 接 部 ,切 除椎 管 内
路手术 中椎板切 除会影响椎 体稳定性 ,需行椎 弓 根螺钉 内固定术 。本例患者同期进行 了脊柱稳定 性 的重建 ,行相邻椎体椎弓根螺钉 固定 ,术后支 具 保 护 3个 月 。有 学 者认 为后 路 手 术 广 泛椎 板 切 除后会影 响脊柱 的稳定性 ,需 行 内固定植 骨融合翻 。
长骨原发性神经鞘瘤临床病理分析

。
胫 骨 ;骨 肿 瘤 ;神 经 鞘 瘤 ;免 疫 组 化
:
文 章编 号
l 005 0 69 7
12 0 0 8 ) 0 5
Ⅲ 5 0 6 _0 3
中图分 类号
:
R 73 0
.
2 64
文 献 标识 码
6
c m
:
B
原 发 于 骨 的神 经 鞘 瘤 是 性骨肿瘤的不 到 骶尾骨
。
一
种 少 见 的肿 瘤
影像 学上 与骨 巨细 胞 瘤 、 骨 化 性 纤 维 瘤 等相 似。 非
—
27
1 2
.
.
4
免疫 表型
:
肿瘤细胞 胞浆弥 漫性 表 达
S
一
维普资讯
第 2 3卷
第 5期
川
北医Leabharlann 学院学报
Vo. 123. . NO 5
20 0 8年 1 0月
J OURNAL OF NORTH I S CHUAN MEDI CAL COL LEGE
谢
(
1
.
刚
。
,
王
富春
。
,
王 安
群
;
‘
,
杨永红
。
绵 阳 市 中心 医 院病理 科
2
.
绵 阳 市 中 心 医 院 放 射 科 ;四 川 绵 阳
62 l 000
)
摘 点
。
要
:
观 察 l 例原 发 于胫 骨 的神经 鞘 瘤临床 影 像特点 并通 过 病 理 切 片
、
,
HE
染色及 免疫组 织 化学 染 色探 讨 其 临床病 理 特
长骨原发性神经鞘瘤3例并文献复习

杨 芹1,刘 蔚2,郭凌川2,汪 娟1
摘要:目的 探讨长骨原发性神经鞘瘤临床、病理、影像学特 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 HE染色及免疫组 化 EnVision法分析 3例原发于长骨的神经鞘瘤病理学、免疫 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交替分布的 AntoniA 区和 AntoniB区,并见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坏死、间质黏 液样变、不规则的血管伴血管壁增厚及胶原变性、血管周见 泡沫样组织细胞反应及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破坏周围骨 质等现象;未见 明 显 的 细 胞 异 型 及 核 分 裂 象。免 疫 表 型: CD56、vimentin、S100蛋 白 均 呈 弥 漫 强 阳 性,Ki67增 殖 指 数 2% ~7%。结论 发生于长骨内的神经鞘瘤临床罕见,对产 生溶骨性破坏者需结合临床、影像、病理学及免疫表型进行鉴 别诊断,避免误诊为骨源性低度恶性肿瘤而导致过度治疗。 关键词:神经鞘瘤;长骨肿瘤;原发;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9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399(2020)01-0065-03 doi:10.13315/j.cnki.cjcep.2020.01.016
表 1 长骨原发性神经鞘瘤的镜下特征
血管壁
破坏
AntoniA/Verocay 增厚 黏液 细胞 核分
病例 包膜 出血 钙化
周围
AntoniB 小体 伴胶原 背景 异型 裂象
骨质
变性
1+++ +
- + +--+
2++- +
+ + +--+
3++- +
+ + +---
“+”代表有,“-”代表无
2.4 免疫表型 3例肿瘤细胞中 vimentin、CD56、S100(图 6)蛋白均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 2% ~7%,其余抗体 SMA、CD34、desmin、EMA、CK均阴性。
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诊断

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诊断郁万江周炜徐海滨刘剑(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影像科青岛266071)【摘要】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
结果: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
绝大多数(31/35)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2例,囊实性病灶18例,单纯囊性病灶5例。
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
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
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
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关键词】神经鞘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Imaging diagnosis of rare site schwannomaYU Wanjiang ZHOU Wei XU Haibin LIU Jian(Imaging department of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Qingdao 26607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imaging characters of rare site schwannoma. Methods CT and MR imaging of 35 cases of schwannoma of unusual site confirmed pathologicall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T of the lesions demonstrated round or lobular mass with low or low-isodensity. Most of the lesions(31/35) had distinct boundary. There were 12 solid lesions, 18 cystic-solid lesions and 5 pure cystic lesions. Parenchyma of the lesions presented gradual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and varying degree of enhanced nodes within a cystic lesion is characteristic for cystic-solid schwannoma. Concentric circle like enhancement of solid lesions is probable a valuable sign of solid schwannoma. On MRI, the parenchyma of schwannoma appeared slight long T1and slight long T2 signal, the cystic parts of the lesions show long T1 and long T2signal. Edema could be found around the lesions and ‘ta r get sign’ is specific for diagnosis on MRI. Conclusion Rare site schwannoma can be found in any site of the body, familiar with the imaging characters is helpful for diagnosis.【Key words】Schwannoma,tomography,X-ray comput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神经鞘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当神经鞘瘤发生于不常见的部位,和/或表现不典型时,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骨神经鞘瘤一例
发表时间:2016-09-22T15:50:30.5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作者:于莉君1 丛爱芳2 吕文 2 [导读] 无明显红、肿、热及畸形表现,左小腿内侧近内踝处叩痛明显,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口腔医院放射科山东威海 264400
患者,女,17岁。
左小腿外伤后阵发性疼痛3天,伴夜间不适。
体格检查:左小腿软组织完整,无明显红、肿、热及畸形表现,左小腿内侧近内踝处叩痛明显,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影像学表现:左胫骨下段见一囊状破坏区,边稍不整,无骨膜反应,见薄层硬化缘,部分见骨性间隔,破坏区内下侧见局限性重度硬化。
瘤体最大截面积约2.1×1.8cm,内密度均匀,无骨化与钙化,CT值14-27HU不等。
影像学提示:左胫骨骨囊肿可能性大。
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左胫骨神经鞘瘤伴囊变。
术后病理诊断:左胫骨神经鞘瘤伴骨质和神经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
讨论:骨神经鞘瘤是起源于骨内无鞘神经的良性肿瘤,罕见,发病率不足骨肿瘤的0.2%。
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全身骨骼均可发生,文献报道以颌骨、骶骨、脊柱等部位的发病率高,管状骨与不规则骨发病率极低。
综合文献报道,骨神经鞘瘤在影像学上可有如下变现:(1)以囊状骨破坏居多,尤其单发多见,可为类圆形或浅分叶,边清,边缘以薄层硬化缘最常见,部分边缘见局限性重度硬化。
(2)瘤体多有完整骨性包壳,穿破者少见。
(3)瘤体密度均匀,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无骨化、钙化。
文献报道,肿瘤的CT值26-45HU,但本例的CT值低,可能与瘤体囊变有关。
本病须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1)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30岁以前青少年多见。
病灶多位于长骨干骺端,近生长板。
影像学呈多房蜂窝状、类圆形、不规则形,常看不到钙化,可见骨膜新生骨形成的骨垛。
(2)骨囊肿。
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或骨干内卵圆形或圆形,边清的透明区,多单房;易发生病理骨折,骨折片可陷入囊中。
(3)骨巨细胞瘤。
20-40岁多见,长骨骨端,皂泡样改变,骨间隔细,无硬化边,无钙化灶。
但有时辨别困难,所以及早穿刺活检,以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