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包括设计目的、设计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二、设计目的本次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交流电路实验:包括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和计算。

2. 相量图实验:通过相量图演示交流电路中相位关系和功率因数等概念。

3. 三相平衡与不平衡实验:通过三相负载情况下的电压、电流测量,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并进行不平衡状态下功率因数改善措施研究。

4. 变压器实验:通过变压器测量和计算一定条件下变压器的效率,并掌握变压器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

5. 发电机组实验:通过发电机组测量和计算一定条件下发电机组的效率,并掌握发电机组保护装置使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1. 交流电路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并打开电源;(2)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3)计算功率因数,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2. 相量图实验步骤:(1)连接相量图仪器,并打开电源;(2)调整相角,观察相位关系变化;(3)计算功率因数,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3. 三相平衡与不平衡实验步骤:(1)连接三相负载并打开电源;(2)测量三相负载的电压、电流等参数;(3)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若不平衡,则进行功率因数改善措施研究。

4. 变压器实验步骤:(1)连接变压器并打开电源;(2)测量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参数,并计算效率;(3)学习和使用变压器保护装置。

5. 发电机组实验步骤:(1)连接发电机组并打开电源;(2)测量发电机组的输入输出参数,并计算效率;(3)学习和使用发电机组保护装置。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2. 相量图演示了交流电路中相位关系和功率因数等概念;3. 三相负载情况下的电压、电流测量,可以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并进行不平衡状态下功率因数改善措施研究;4. 变压器效率计算方法,以及变压器保护装置使用方法;5. 发电机组效率计算方法,以及发电机组保护装置使用方法。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区域电网设计4-7学生姓名:何泰楠,黄界姿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所在学院:电力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报告提交日期:2012年1月1日目录目录 (1)前言 (4)一、设计原始资料 (5)1.1、设计的系统与厂、站资料 (5)1.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7)二、校验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和确定发电厂的运行方式 (8)2.1负荷合理性校验 (8)2.2功率平衡校验 (8)2.3电力电量平衡校验 (10)三、确定电力系统的接线图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拟定主接线方案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选择接线方案1,2进行设计工作 (19)3.3 matlab潮流计算与powerword仿真潮流计算的对比 (25)3.3.1 方案1 matlab潮流计算与powerword仿真潮流计算的对比 (25)3.3.2方案2 matlab潮流计算与powerword仿真潮流计算的对比 (27)3.4 N-1潮流校核 (29)3.5 三相短路容量测算校核 (35)四、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1. 课程背景
电力系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石,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转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电力系统分析人才培养,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须要做的重要任务。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是培养电力系统分析人才的重要课程,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和前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运行方式、基本控制和保护方法、基本稳定分析的掌握,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力系统分析理论和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打下基础。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本理论和基本模型
•电力系统组成和基本参数
•电力系统分布特性
•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拓扑等效
•电力系统基本方程和模型
2.2 基本运行方式和基本控制、保护方法
•电力系统基本运行方式: 稳态运行、暂态运行、动态运行。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电气工程学院胡明200719010682010/7/5前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

电网是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电网结构能便利地实现电的供需平衡,更好地使电源结构优化。

良好的规划方案是良好的电网结构的基础,它应能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方式下运行,并且在此前提下获得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良好的规划方案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本体工程的总体规划,是具体建设项目实施的方针和原则,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费用和建成投产后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送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通信、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等设施。

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供电的可靠、经济以及电能的质量水仅取决于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而且还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远行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现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和交通条件,分析负荷及其增长速度,预计电力电量的发展,提出电源建设和系统网架的设想,拟定科研、勘测、设计以及新设备试制等任务。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电力系统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复习巩固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增强工程观念,培养电力网规划设计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1)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供电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点;2) 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3)熟练电力网的基本计算;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1.1 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的主内容有:1)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比较; 2)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选择; 3)潮流计算和电压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图。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题 目 35KV 变电所的常规设计 变电所线路的设计、高压设备的选择 课 程 名 称 电力系统及分析 院 部 名 称 龙蟠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M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黄 景 军 学 号 1121109023 课程设计地点 C304 课程设计学时 一周 指 导 教 师 张 静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成绩摘要 (1)1 变配电所的主结线方案 (4)1.1 概述 (4)1.2变配电所的分类 (4)1.2.1按等级和规模分: (4)1.2.2根据配电电压的不同分: (4)1.3主结线图的作用和类型 (4)1.3.1定义: (4)1.3.2类型 (5)1.4对电气主结线的基本要求 (6)1.5 变配电所常用主结线类型和特点 (8)1.5.1线路—变压器组单元结线 (8)2 单母线结线 (8)2.1 结线方案 (8)2.1.1 单母线分段结线 (9)2.1.2单母线带旁路的结线 (9)3.双母线结线 (10)4变配电所主要电气设备的配置 (11)4.1.变压器的配置 (11)4.2.高压母线的受电开关配置 (11)4.3.高、低压母线的分段开关配置 (11)4.4.高压配电出线的开关配置 (11)4.5.变压器二次侧开关的配置 (11)5 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2)5.1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12)5.2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12)5.3 变电站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12)6 供电方案6.1实例 (12)6.2 技术指标计算 (13)总结参考文献摘要本设计根据某某工厂的电力负荷资料,作出了该区地面35kV变电所的初步设计。

包括主接线的设计、负荷计算与变压器选择、高压电器的选择、变电所的防雷及变电所的布置等。

本设计以实际负荷为依据,以变电所的最佳运行为基础,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完成了满足该区供电要求的35kV变电所初步设计。

设计中先对负荷进行了统计与计算,选出了所需的主变型号,然后根据负荷性质及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拟定主接线设计,考虑到短路对系统的严重影响,设计中进行了短路计算。

电力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电力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电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学的原理和公式、了解电力学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进行电力实验、能够使用电力学相关软件和工具、能够解决电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第1章:电力学导论1.1 电力学的定义和发展1.2 电力学的应用领域第2章:电力基本原理2.1 电流和电压2.2 电阻和欧姆定律2.3 电功率和电能第3章:电力电路3.1 电路元件3.2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3.3 电路的故障分析第4章:电力设备4.1 电动机4.2 变压器4.3 电力线路和电缆第5章:电力应用5.1 电力在工业中的应用5.2 电力在家庭中的应用5.3 电力在交通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电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电力学问题,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电力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实验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选择权威、实用的电力学教材,如《电力学基础》等。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电力学参考书籍,如《电力学手册》等。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和制作一些电力学的教学视频和演示文稿,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电力实验所需的设备,如电源、电阻、电表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合作等情况,占总评的30%;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电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总评的40%。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电力系统中各主要设备的功能、特性和运行原理;3. 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和电力网络的接线方式。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基本问题;2. 能够运用电力系统软件进行简单电力网络的模拟和计算;3. 能够阅读和理解电力系统相关技术资料,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力科学奥秘的欲望;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沟通、协作;3.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认识到电力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准确描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2. 能够分析电力系统中各设备的作用和相互关系;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实际问题;4.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电力系统相关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与组成- 电力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和电力网络的接线方式。

2. 电力系统主要设备- 发电设备: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 输电设备:变压器、输电线路、开关设备等;- 配电设备: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保护装置等。

3. 电力系统运行原理-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

4. 电力系统软件应用-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介绍;- 简单电力网络的模拟与计算;- 电力系统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课设报告

电力系统课设报告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学院:电气工程1.题目要求220kV 环网及其等值电路如图,图中各元件归算到220kV 侧的阻抗分别为1440Z j =+Ω,2650Z j =+Ω,3 3.975Z j =+Ω,4 3.880Z j =+Ω,12120T Z j =+Ω,2125T Z j =+Ω。

变压器变比分别为1231110T K kV =,2209110T K kV =。

各点负荷分别为5030a S j MVA =+,150100b S j MVA =+,3010c S j MVA =+。

试求网络中的功率分布。

若实现经济功率分布,应附加多大的可调电势?c当已给出变压器一次侧的电压c V ,则有11c c V k V = 和22c cV k V = 。

将等值电路从C 点拆开,便得到如上所示的等值电路。

2.求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将环网从电源点处解开成为一个两端供电的开式电力网(1)先假定两台变压器变比相同,计算网络中的功率分布。

()()()22341234141122341(5030)(16.7350)(150100)(10.7300)(3010)(5.8200)20.7390113351699931605439302174594220.S Z Z Z Z Z S Z Z Z Z S Z Z a T T b T T c T S daZ Z Z Z Z Z T T j j j j j j j j j j ***********++++++++++'=******++++++-++-++-=--+-+-=451146687180666.000555.99739020.7390390.549086.96206.545130.97=177.0994+j106.2859MVAj j -∠-==︒--∠-︒=∠()()1223121122341(3010)(14.9190)(150100)(1090)(5030)(440)20.739023475551105001250014001880142471993120.739020.7390S Z Z Z Z S Z Z S Z c T b a S d cZ Z Z Z Z Z T T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24499.423954.44390.549086.9662.7332.5252.894233.7233j MVA∠-︒∠-=∠=+(2)求仅由变压器变比不同而引起的循环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电气工程学院胡明200719010682010/7/5前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

电网是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电网结构能便利地实现电的供需平衡,更好地使电源结构优化。

良好的规划方案是良好的电网结构的基础,它应能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方式下运行,并且在此前提下获得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良好的规划方案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本体工程的总体规划,是具体建设项目实施的方针和原则,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费用和建成投产后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送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通信、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等设施。

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供电的可靠、经济以及电能的质量水仅取决于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而且还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远行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现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和交通条件,分析负荷及其增长速度,预计电力电量的发展,提出电源建设和系统网架的设想,拟定科研、勘测、设计以及新设备试制等任务。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电力系统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复习巩固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增强工程观念,培养电力网规划设计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1)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供电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点;2) 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3)熟练电力网的基本计算;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1.1 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的主内容有:1)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比较; 2)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选择; 3)潮流计算和电压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图。

1.2 原始资料1.2.1地区电网原始情况: 1.该地区原有一个发电厂: 装机容量: 25MW 机组二台50MW 机组二台 升压变压器:31.5MVA 二台 变比:10.5/38.5±2*2.5%/121±2×2.5% 63MVA 二台 变比:13.8/38.5±2*2.5%/121±2×2.5% 2.该地区原有降压变电站7个3.其线路距离已经标注上。

图中线路长度x,y 的算法:x ’=349.+a y ’=332.+a , a 取学号最后两位,如果按你自己学号计算出x ’,y ’,x,y 取x ’,y ’小数点后两位(例如若x ’=1.16123,则x 取16),若x,y 结果小于50,则再增加30,即x=x+30。

1.2.2 该地区五年远景规划:1.新增负荷点2、6、7,见图1; 2.五年后的负荷预测见表2;3.在变电站7处新建一个区域变电站,由系统通过220kV 输电线路供电 变压器容量:150MVA 二台 变比:220/121/38.5kV 1.2.3 提出技术与经济上合理的电网规划方案。

要求如下: 1.提出网络接线方案。

(1)至少提出两种在技术、经济上较合理的方案;(2)参考下面的经济技术指标要求,选出一种较好的方案; (3)确定新增线路的导线型号或导线截面积(应适当考虑发展)。

(4)确定各变电站的变压器数量和容量。

2.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1)安全可靠性指标:城网的供电可靠性要满足“N-1”供电安全准则和满足用户用电的需要。

方案要满足最大、最小负荷运行方式下,线路、变压器N-1开断后(网络中任意一个元件),各节点电压满足上下限0.95~1.08p.u的要求,线路变压器不过载。

如果存在节点电压、元件过载等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必须提出相应措施加以消除。

最大负荷运行时,发电厂出力按为90%计算;最小负荷运行时,发电厂出力按80%计算。

(2)经济性指标:规划方案要经济合理,通过对网络损耗与线路投资进行综合分析,以0.5元/度电价,给出规划方案的总支出。

按运行5年时间的总网络损耗费用计入支出,仅计算线路投资,不计算变压器投资。

同时,线损率不超过6.3%。

公式: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方案经济比较中,建设期的投资和运行期的年运行费用都应考虑时间因素。

衡量经济效益的准则是:工程建设期内的逐年投资及工程经济使用期内的逐年年运行费用折算到某一年的总费用(或折算到使用期内每年等值的年计算费用)为最小。

3.规划方案应该包括最终所定线路的型号,并适当考虑发展。

4.规划方案应该包括各变电站的变压器数量、容量和型号。

5.规划方案明确画出元件(线路、变压器)的参数图6.规划出合理的变电站3和7的全站主接线图,变电站主接线力求简单、可靠、规范化。

表2 五年后的负荷预测表3 送电工程综合造价(电压等级110kV)表4 电压等级与输送距离、额定电压表 5最大负荷损耗时间t max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max的关系cosΦ0.80 0.85 0.90 0.95 1.00T max(h)2000 1500 1200 1000 800 7002500 1700 1500 1250 1100 95030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503500 2350 2150 2000 1800 16004000 2750 2600 2400 2200 20004500 3150 3000 2900 2700 25005000 3600 3500 3400 3200 30005500 4100 4000 3950 3750 36006000 4650 4600 4500 4350 42006500 5250 5200 5100 5000 48507000 5950 5900 5800 5700 56007500 6650 6600 6550 6500 64008000 7400 7350 7250图1 地区电网地理接线图第二部分、电网接线方案的确定2.1 网络电压等级的确定考虑到输送功率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输送距离不变,因此可以采用非常高的电压等级。

而根据等压输电与网络损耗及技术经济支持之间的关系以及输送距离和输送容量所采用的合理的电压等级,我们采用110kv 的电压等级。

2.2初步设计方案根据设计任务书,x ’=349.+a y ’=332.+a ,学号20071901068计算得到x=79 y=1 修正y 得到 x=79 y=31根据任务书中所提供的地区电网地理接线图,我从虚线中选取了一系列合适线路,最后选出了两组,如下表所示地理接线。

2.3 初选方案的潮流计算以及各方案的经济比较及选择如下表:两种方案的整体比较方案 1 2粗略潮流计算线路P(MW)Q(Mvar) U(KV)线路P(MW)Q(Mvar) U(KV)1-2 15.00 11.251101-2 19.40 15.67110 1-3 23.59 22.32 1-3 23.81 20.091-10 52.10 38.94 1-10 39.73 30.261-12 4.31 14.20 1-12 12.06 15.003-4 -7.61 0.08 2-3 4.40 4.423-5 6.20 6.76 3-4 25.00 15.494-5 13.80 6.68 3-5 20.00 13.444-7 -46.41 -22.10 3-7 -41.79 -19.916-11 -23.00 -17.25 6-11 -23.0 -17.257-11 36.86 21.57 7-11 46.16 28.537-12 34.73 13.90 7-12 30.05 14.828-10 -35.00 -24.43 8-10 -11.73 -11.449-10 10.90 4.31 8-11 -23.27 -12.999-12 -36.90 -20.42 9-12 -26.20 -16.1111-12 -2.14 -7.68 11-12 -16.11 -13.71计算导线电流线路I(A)导线型号线路I(A)导线型号1-2 170 LGJ-150 1-2 226 LGJ-120 4-5 139.09 LGJ-150 2-3 56.36 LGJ-120 4-7 467 LGJ-210 3-7 420 LGJ-210 6-11 260 LGJ-150 6-11 264.82 LGJ-120 7-11 388 LGJ-210 7-11 493.64 LGJ-240 7-12 340 LGJ-210 7-12 304 LGJ-185 9-10 106.4 LGJ-150 8-11 242.73 LGJ-185其他为已有线路其他为已有线路精确潮流计算△P= (P2+Q2)R/U2△Q= (P2+Q2)X/U2线路△P/mw △Q/mvar 线路△P/mw △Q/mvar 1-12 0.23 -2.46 1-2 0.30 -0.48 1-3 0.68 0.87 1-3 0.49 0.28 1-2 0.16 -0.76 1-12 0.34 -0.32 3-4 0.02 -1.18 3-4 0.39 -0.25 5-3 0.11 -0.87 3-2 0.05 -1.70 5-4 0.06 -1.20 3-7 0.94 0.54 6-11 0.54 -0.20 5-3 0.29 -0.51 7-4 0.98 0.17 6-11 0.56 -0.102.4 发电厂容量、型式以及电气主接线的选择原有发电厂:装机容量:25MW 机组二台50MW 机组二台升压变压器:31.5MVA 二台变比:10.5/38.5±2*2.5%/121±2×2.5%63MVA 二台变比:13.8/38.5±2*2.5%/121±2×2.5%1、发电厂变压器选择原则(1).发电厂变压器的台数为了保证发电机电压绕组供电可靠性,接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主变压器一般不少于两台。

(2).发电厂变压器的容量发电机电压母线上接有两台或以上的主变压器时,当其中容量最大的一台因故退出运行时,其它主变压器应能输送母线剩余功率的70%以上所以选用两台SFSL7-31500/110 两台SFPS7-63000/1102、发电厂电气的主接线形式发电厂的主接线有三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可靠、灵活和经济型。

有两种基本地接线形式,包括有汇流母线的接线方式和无汇流母线的接线方式,或者又包括单母线接线和双母线接线,后者包括桥型接线和单元接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