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
1. 转向亚太地区:美国逐渐将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加强与盟友的合作,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和日益复杂的亚太安全局势。
2. 增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政府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的投入和合作,防范网络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
3. 加强军事实力:美国一直致力于保持其全球最强大军事力量,投入巨额资金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加强新军种的建设,并采取战略措施来应对国际上的变化。
4. 推进经济全球化:尽管美国面临着一些国内经济问题,但美国政府仍不断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努力扩大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影响。
5. 推动能源革命:在能源领域,美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能源转型,加强能源创新研究和开发,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6. 促进民主价值观:美国政府一直将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向更加民主和公正的方向。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3.小布什政府的以单边主义与强硬 外交为特征的全球战略
• 强调美国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的“行动自 由”,轻视各种国际机制和组织的作用。
• 以反恐战争为契机,构建新的大国关系 框架
• 强调美国的所谓“道德优势”以及对世 界的“道义责任”,更积极地以美国的 价值观来规划和改造世界。
“上海公报” ,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72年尼克松访华
(二)七十年代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7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
70
年
代
美
苏
关
系
缓
和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
(二)七十年代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73年美、越南北政府停战协议
⊙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 点
结束越南战争,在亚洲进行战略收缩
主要内容
1、重视国家安全 “卡特主义”主要内容 2、维持世界和平 3、加强美国意识形态
对世界的影响 4、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
的政治存在
(三)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全球战略
联邦制
里根时期的全球战略
里根“新遏制战略”
大规模扩军备战 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推行里根主义,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 加强与盟国的政治协商
——莫里斯·萨奇 :《醒醒吧,睡美人美利坚 》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1、大规模扩军备战
大规模扩军备战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2、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加紧与苏联在第三世界争夺
3、加紧与苏联在第三世界争夺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
03
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与影响
04
美国全球战略的未来展望
05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美国全球战略的背景
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
背景:美苏冷战, 全球格局紧张
目的:维护美国 在全球的领导地 位
美国全球战略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推动全球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影响国际政治关系的稳定与平衡 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的发展 影响国际安全形势和地区稳定
01
美国全球战略的未来展望
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趋势
加强与盟友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贸易自由化 加强军事存在,维护全球安全稳定 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全球科技发展
美国全球战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美国通过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全球经 济的发展。
促进全球投资:美国通过投资全球市场,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美国通过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 发展。
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美国通过实施全球战略,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 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多元化。
战略:推行马歇 尔计划,重建欧 洲经济
影响:加强了美 国在欧洲的影响 力,推动了欧洲 一体化进程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当前国际形势下美国全球战略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增加 机遇:科技创新,新兴市场崛起,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应对策略:加强与盟友合作,推动多边主义,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未来展望: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转型,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塑与变革
美国全球战略的本质特征

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全世界:美国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展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政府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和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在军事上,以"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并针对苏联和中国提出了"两个半战争战略",对亚非拉国家,一方面通过带有附加条件的援助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又对古巴大搞武装颠覆,在巴拿马、多米尼加进行军事干涉,在越南发动了"特种战争";约翰逊政府进一步扩大了越南战争,把"特种战争"发展为"局部战争"。
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时期的尼克松主义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对全球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突出表现为尼克松主义的出台。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向国会提出的长篇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尼克松主义";福特政府基本延续了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卡特时期,美国试图通过宣扬人权、自由等观念,恢复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以便改善美国的处境。
但1979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美国认为苏联严重地损害了其战略利益,以致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趋于强硬。
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这一时期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 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对共产 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冷战和遏 制,在大力扶植、援助和控制西方盟国 的同时,大举向第三世界渗透和扩张, 其全球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侵略性。
第2页/共32页
(一)杜鲁门时期(1945—1953年)
第7页/共32页
约翰逊继任总统以后,把“特种战 争”扩大为“局部战争”。
二、70年代,美国全球战略进入调整阶 段
这一时期,由于美国霸权受到严重 挑战,虽然遏制战略的宗旨未变,但实 施手段有了很大不同,采取了缓和与维 持均势战略。
(一)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 年)
第8页/共32页
1969年7月,尼克松在关岛发表谈 话时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 从亚洲实施战略收缩;1970年2月在提 交国会的国情咨文中将尼克松主义扩展 到美全球战略,其三大支柱或称三个原 则是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 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具体内容 包括:
2、对苏联采取进攻性强硬措施。 1986年,“里根主义”出台,核心是综 合运用多种手段,把苏联在第三世界战 略地区取得的政治、军,美国的对苏政 策也进行了调整,遏制与谈判双管齐下。
3、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 位,更多地强调“以美国为中心”的战 略同盟关系。
第14页/共32页
提出用武力保卫波斯湾和阻止苏联南下 的“卡特主义”。
三、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的全球战 略又有新的发展
(一)里根时期(1981—1989年)
里根上台伊始就宣布缓和政策已经 破产,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 略。
1、提出“重振国威”的口号,恢复
与
第15页/共32页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
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
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
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
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
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
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
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
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
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①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
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
②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
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
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

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也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以及对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影响。
一、经济核心地位的转移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开始面临经济核心地位的转移。
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的主导者,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一些领域超越了美国。
为了保持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美国需要更新其战略,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繁荣。
二、权力平衡的调整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国家之一,但是全球力量的重新分配导致了权力平衡的调整。
在过去,美国通过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和发动战争来维护其利益和霸权地位。
然而,现在美国不得不更加注重经济外交和多边合作,通过谈判和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以维护其全球利益。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一直将亚太地区视为其自身利益至高无上的地区之一。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和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的变化使得美国必须调整其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战略。
美国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旨在加强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合作,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这一战略重点关注海上安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国际法治等问题,以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得到保护。
四、反恐战略的调整自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一直将反恐作为全球战略的核心。
然而,近年来恐怖主义形势的变化和恐怖组织的转移使得美国需要调整其反恐战略。
美国开始注重网络安全、情报共享、国际合作以及预防恐怖主义的根源等方面的工作,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恐怖威胁。
五、气候变化与能源战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能源战略也成为了全球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美国在过去并未将气候变化和能源战略放在全球战略的核心位置,但这种态度正在发生改变。
美国开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能源转型,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碳排放。
美国的全球战略

A、“扩展”战略 :
巩固民主堡垒
消化民主成果
演变民主对手 “扩展战略”表明美国将以更大的力 度和规模向世界各地输出和移植美国价 值观念和市场经济模式,同时避免军事 上直接卷入。
• 这是美国推行全球扩张主义的鼎盛时期。 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
• 主要对手是苏联,
• 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
• 控制西欧、日本,达到最终独霸世界的目 的
具体推行的战略有: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时期的 遏制战略 (1945-1960) ★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的 和平战略
(1961-1968)
第二讲
美国的全球战略
一、美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确立与演 变 二、冷战后美国的优势 三、美国新世纪的全球战略 四、与美国新世纪战略实施相关的问题
第一节、美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
的确立与演变
一. 美国的“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
★美国在建国之初“国父”华盛顿明确表达 了
不介入别国事务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二、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确立
B、“参与和扩展”战略:
目的:促进美国全球利益,确保其世界领
袖地位; 主要手段:进行多边国际合作;
政策重点:强调外交为经济和贸易服务; 战略重点:依次重视欧洲、亚太和中东; 战略主体:围绕美国“领导世界”的战略 目标构筑一个安全网络和一个经济网络, 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
C、 “新世纪战略”
新世纪战略包括四个方面: (1)全球安全战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止在美国以外出现政治、 经济和军事上比其更强大的地区和国家,以免 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2)战略的重点:欧亚大陆 (3)全球经济战略 :调动和开发全世界资源为美 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继续保持美国领导和领先 地位 (4)人权民主战略:加紧利用“人权”、“民主”干 预 他国内政,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 国家的内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战前美国的对外战略
大陆扩张 海外扩张 全球扩张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
“十四条原则”
威尔逊总统 (1913-1921)
(二)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
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
遏制战略 以军事包围、政治颠覆、外交孤 立、经济封锁,特别是持续的冷战和局部的军事行动, 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加紧对西欧和 其他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争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 在的中间地带,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14
12
10
8
7 .2 9 8
6
5 .8 6 9
4
3 .5 7 7
2
2 .7 7 6 2 .4 9 3 2 .4 1 8
0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巴西 英国
2011年GDP
单位:万亿美元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GDP总量 美元 15.0940万亿
9.8988万亿
2000年
2010年
美国人均GDP 美元
时间 2000年 2010年
人均 GDP
35046
47484
美国是世界大型跨国公司最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体
2006年,美国拥有金融资产56.1万亿美 元,占世界金融资产总和(包括所有银行存款、 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等证券共计167万 亿美元)的33.6%,远远大于世界其他主要金 融体。
正确认识美国的实力和影响
美国虽拥有超强的实力地位,但从总体上已出现相对 下降趋势。
美国虽在各个重要领域拥有主导发言权,却不能任意 地发号施令,在许多重大国际事务上,越来越多地受到其 他大国、主要盟国和多边主义的制约。
国际战略 全球战略
对外战略
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 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 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 政治目的的涉及全球范围的方略。
西方对霸权的理解:领导或优势地位,特指 在联盟中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所行使的领导或统 治。
中国对霸权的理解:在国际关系中以实力操纵 或控制别国的行为。
霸权国必备的2个基本条件:
1、拥有绝对的实力 2、具有统治他国的意愿
(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 主导世界经济秩序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1 6 1 5 .0 9 4
1、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与“和平”战略
杜鲁门总统
艾森豪威尔总统
肯尼迪总统
杜鲁门总统
杜鲁门的“遏制战略”
第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通过马歇尔计划控 制欧洲,遏制苏联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
第二,实施第四点计划,控制亚、非、拉落后国家; 第三,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建立安全防务条约等; 第四,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政治孤立、军事 包围、经济封锁的政策。
尼克松总统
吉米 • 卡特
卡特的“世界秩序战略”
1、重视国家安全 2、维持世界和平 3、加强美国意识形态
对世界的影响 4、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
的政治存在
3、对苏“转守为攻”时期的“以实力求和平”和“超级 遏制”战略
里根的“新遏制战略”
大规模扩军备战 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与苏联加紧在第三世界争夺 加强与盟国的政治协商
艾森豪威尔的“解放战略”
第一,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解放战略”,力图用战 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 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在军事上提出了 艾森豪威尔总统 “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对社会主义国 家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
第二,在亚非拉地区,美国加紧了全面扩张,针对东 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 森豪威尔主义”,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 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美国要在保持军事实力以防止 苏联扩张的前提下,抓住苏东国家 改革的时机,更多地运用经济、政 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手段,以和平 方式将苏东国家“融合”到西方政 治经济体系当中来。
“超越遏制战联邦制 略”的特点
(1)目标更高。企图把苏联和东欧纳入西方的社会体 系之中,在战胜共产主义的前提下,实现资本主义的一 统天下。
美国军费总额
0.4550 0.4953 0.5287 0.5468 0.6070
全球军费总额
1.035 1.118
1.2 1.339 1.464
美国军费占全球军费的比重(单位:万亿美元)
占全球军费 开支比重
47% 48% 46% 45%
41%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美国军费总额 0.4550 0.4953 0.5287 0.5468 0.6070 0.6610 0.6980
全球军费总额 1.035 1.118 1.2 1.339 1.464 1.531 1.6
美国军费占全球军费的比重(单位:万亿美元)
占全球军费 开支比重
47% 48% 46% 45%
41% 43% 43%
4、面向全球作战的军事部署
(三)运用先进的科技实力 引领世界科技潮流
美国是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
100
80
60
40
45
20
33
0
研发投入 申请国际专利
世界 美国
(四)依靠文化软实力在全世界进行政治渗 透
美国文化扩张的方式
一是以国际文化交流方式进行文化渗透 二是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文化宣传 三是大规模输出文化产品
(二)通过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支配世界战 略格局
1、引领潮流的军事战略思想
80年代的军事信息革命 90年代的军事事务革命 21世纪以来的军事转型
2、绝对优势的武器技术
要求美军武器装备领先于发展中国家1—2代,领先于盟国 0.5-1代。
3、庞大的军费开支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肯尼迪总统
美国的对外政策应该 像美国国徽上的鹰,一只 爪子拿着箭,另一只爪子 拿着橄榄枝。
肯尼迪总统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 ▲对亚非拉推行新殖民
主义政策 ▲实行“灵活反应战略”
2、全球调整时期的“尼克松主义”
第一,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 外政策的基石;第二,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 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护美苏之间的均势;第 三,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了对华关系的大 门;第四,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在亚 洲实行有限收缩,实行“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 洲政策;在中东和波斯湾地区增强军事存在,阻止 苏联渗透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