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扬州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Buck变换器研究班级建电1102学号111705206姓名黄伟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二零一三年12月目录一.工作原理 (3)二.实验电路 (3)三.参数计算 (4)四.仿真模型 (4)五.仿真实验 (5)六.电路性能分析 (6)七.总结: (8)八.故障排除 (8)九.参考文献 (9)Buck 变换器研究一.工作原理直流降压斩波变换电路产生一个低于直流输入电压Ud 的平均输出电压Uo 。
假定开关时理想的,则脉冲的瞬时输出电压决定于开关的通断状态。
如下图所示。
根据开关占空比可计算平均输出电压为d d sons on on d s s o s o DU U T t T t dt t dt U T dt t t u T U ==+==⎰⎰⎰)00(1)(10 或表示为)()(on s o on O d t T U t U U -=-D T t U U sond o == 所以改变触发脉冲的占空比即可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达到直流降压的目的。
二.实验电路在连续导电的工作模式中,当输入电压一定时,输出电压与开关的占空比成线性关系,而与任何其他电路参数无关,其理论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理论上预期的波形为:三.参数计算电路额定参数计算为:直流电源电压100vC=0.001*10^-3 UFL=100mHR=1Pulse的参数设置:幅值为1V,周期0.001s,脉冲宽度50%四.仿真模型根据原理图,同时查看了常用matlab器件之后,熟悉了各种表测量参数的方法在simulink上面绘出电路模型图为。
参数的设置同参数计算。
当脉冲的宽度为50%时,其余参数均合适时,示波器输出的波形为:当脉冲的宽度为80%时,其余参数均合适时,输出的示波器波形为:六.电路性能分析(一),占空比的影响:根据波形分析,电阻上输出的电压Uo总是趋向于电源电压*脉冲的占空比,故理论分析成立。
在达到理论电压前,电阻上电压会有些波动。
扬州大学加热炉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加热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加热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 了解加热炉的温度控制、热量传递与能量平衡的基本知识;3. 掌握加热炉操作与维护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加热炉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 学会使用相关设备进行加热炉的温度控制与热量传递实验;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加热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加热炉及热能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会相互协作;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节能减排在加热炉操作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加热炉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及维护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热力学基础,对实际操作和实验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加热炉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加热炉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及热能传递方式2. 加热炉的温度控制与热量传递- 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及在加热炉中的应用3. 加热炉的操作与维护- 加热炉的启动、运行及停止操作步骤- 加热炉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4. 实验教学- 加热炉温度控制实验- 热量传递实验5. 加热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加热炉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 加热炉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及措施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加热炉的基本结构与原理第二周:加热炉的温度控制与热量传递第三周:加热炉的操作与维护第四周:实验教学(加热炉温度控制实验、热量传递实验)第五周:加热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加热炉概述第二章:加热炉的结构与原理第三章:加热炉的温度控制与热量传递第四章:加热炉的操作与维护第五章:加热炉的应用实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验操作,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扬州大学能动学院模电课程设计报告(三角波正弦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函数发生器的设计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指导老师:鲁玲蒋步军班级:智能0801*名:***学号:*********第一部分任务及指导书(含课程设计计划安排)《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一、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1.仔细分析产品的功能要求,利用互连网、图书、杂志查阅资料,从中提取相关和最有价值的信息、方法。
(1)设计总体方案。
(2)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根据需要调整总体方案(3)计算电路(元件)参数。
(4)绘制电路图初稿2.上机利用EDA软件进行电路实验仿真。
电路图设计已有不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利用这些软件可显著减轻了人工绘图的压力,电路实验仿真大大减少人工重复劳动,并可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调整电路的整体布局,减少电路不同部分的相互干扰等等。
3.在面包板上或万能板上焊接、安装电路。
4.电路调试。
了解掌握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利用常用仪表调试电路,排除电路故障,提高电路性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独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二、函数发生器的简介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8038)。
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
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三、函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
扬大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子集编译器

扬州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题目C语言子集编译器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加深对课堂中所讲授的内容的理解,设计一个具有词法分析、语法、语义分析、错误处理的综合程序。
进一步掌握编译程序常用实现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设计、编制和调试编译程序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实现一个简单的编译器三课程设计要求1.实现一个C语言子集或Pascal语言子集的编译器,工具任选。
2.要求实现的功能:翻译 +,-,*, / 四则运算表达式及布尔表达式,翻译包含if语句,while语句及do-while语句及相互间的嵌套。
四、课程设计语言及选用工具选用语言:Java工具 Eclipse五、课程设计方法1,本课程设计的数据结构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栈:static Vector<String>DataStack = new Vector<String>(); 输入流栈static Vector<String>targetAnaStack = new Vector<String>(); 输入备份栈static Vector<String>AnalysStack = new Vector<String>(); 分析栈static Vector<String>KeyWordStack = new Vector<String>(); 保留字栈static Vector<String>JiexanStack = new Vector<String>(); 界限符栈static Vector<String>YunsuanfuStack = new Vector<String>(); 运算符栈中间代码的构造:包括标号,符号,第一操作数,第二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class midCode {String sign;String op1;String op2;LoopLastLocation p1;}class LoopLastLocation { //每一个目的操作数都联系着一个对应的跳转标号String LastLocation;Int BiaoHao;}总体构成:跳转标号(操作符,第一操作数,第二操作数,目的操作数或者跳转标号)2,器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生成。
扬州大学数电课程设计

根据方案设计框图,用原理图法或者VHDL语言设计个单元模块,并进行仿真测试。
4、用Top to Down的方法完成系统顶层原理图的设计:(1天)
用Top to Down的方法完成系统顶层原理图的设计,并进行系统整体功能的仿真。
5、电路制作:(半天)
熟悉试验系统,完成对CPLD器件的编程下载,根据设计的电路完成硬件电路的搭接,调试实验。
10.2 原理图(VHDL程序)介绍………….………….……………………............(18)
10.3 功能仿真………………………..........………………………………..........(19)
11二四译码器………………………...........................…………………........(19)
1设计任务及其要求
1.1设计任务
彩灯控制系统
(1)、控制灯具组数为8组;
(2)、控制灯具花色方案8种(自定);
(3)、灯具扫描速度按频率为1HZ、2HZ、4HZ、8HZ可调,每完成一次大循环可自动也可手动改变扫描速度,任意时刻手动改变扫描速度;
(4)、应有五种工作模式的数码显示;
(5)、控制端不超过一个。
3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3.1可编程逻辑器件基本原理
PLD是做为一种通用集成电路产生的,他的逻辑功能按照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一般的PLD的集成度很高,足以满足设计一般的数字系统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而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必去请芯片制造厂商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了。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9)
2.1 总体设计方案…………………………………………..….……...……...….….…(9)
111705205葛嘉新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6.完成期限
任务书写于 2014 年 9 月 23 日,完成期限为 2014 年 11 月 21 日。
7.指导老师
曹晴峰。
II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摘
建筑实际使用时的方便、舒适。
要
电梯系统设计是建筑内部功能设计里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了
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的一种标志。特别是在高层建 筑中,电梯时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 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升降设备,其特点是在高层建筑物中所占的面积很小,同时通 过电气或其他的控制方式可以将乘客或货物安全、合理、有效地运送到不同的楼层。基 于这些优点,在建筑业,特别是高层建筑飞速发展的今天,电梯行业也随之进入了新的 发展时期。 电梯的存在,使得没装大型的高楼都可以成为一座立体的城市。 本课程设计是一个十分综合的环节,包括了设计方案选择、拖动电机的选型、速度 曲线的计算、电梯控制类型选择、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程序编写、实际施工图设 计等多个环节。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九层宾馆电气设计的过程,包含上述的多个环节。 关键词:电梯控制系统 速度曲线计算 课程设计 设备选型
-1-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 课题分析及方案选择
根据国家标准 GB/T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电梯定义为: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角小于 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本例中要求在一个九层、层高 4m 的宾馆里设计一个额定梯速为 2m/s 的交流电梯。 下面来确定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形式: (1)电梯按有、无司机分为①有司机电梯;②无司机电梯;③有/无司机电梯。对 于宾馆,一般无需专门司机,由乘客自行操控。但特殊情况时,如客流量大或接待贵宾 时,需要司机操控。故选择第③种,有/无司机电梯。 (2)电梯按控制方式分为①手柄操控控制电梯; ②按钮控制电梯;③信号控制电 梯;④集选控制电梯;⑤并联控制电梯;⑥群控电梯;微机控制电梯。因为只设置 1 台 电梯,故⑤、⑥不考虑。而①、②技术老旧,安全性能差,不适合客梯。⑦的系统过于 复杂,暂不考虑。③只适用于有司机操作,不采用。而④由③发展而来可以全自动控制, 能把轿厢内的选层信号和各层的外呼信号集合起来,自动决定上、下运行方向,顺序应 答;同时,轿厢上设有称重装置,避免超载;轿门上有保护装置,以防乘客受伤。 (3)电梯按拖动方式分为曳引式和卷绕式。对于客梯,为了电梯运行中的平衡、 减少负载重量,常采用曳引式电梯。 (4)对于曳引式电梯,分为有齿曳引机电梯和无齿曳引机电梯。两者差别在于有 无减速器。有减速器的有齿曳引机电梯用于交、直流电梯;没有减速器的无齿曳引机电 梯由曳引机直接带动曳引轮转动,仅用于直流电梯。本例使用交流电机,故采用有齿曳 引机电梯。
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是针对暖通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必修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了解如何设计和安装暖通空调系统,并掌握这些技能,以便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
本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解决空调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的能力。
在整个课程中,学生将了解如何选择适当的设备,进行合理的电路设计以及环保方面的考虑。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为多种类型的环境设计合适的空调系统,包括办公楼、酒店、住宅和仓库等。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如何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特定环境需求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
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设计。
这一方面包括如何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通风系统和管道系统。
在课程进展中,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进行电路设计,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暖通空调系统。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管道系统中考虑到水和气体的流动,以及如何设计能够提供恰当的通风和冷却功能的系统。
此外,课程还将涵盖暖通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修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设备故障排除,以及教练如何进行确认、调整、更换零件和重组的方法。
学生将熟悉检查、更换和维修空调设备的技能,以及如何处理空气质量和环保问题。
通过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1.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
2.学习如何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设备。
3.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电路设计技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
4.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修理方法。
5.学习如何解决空气质量和环保问题。
最后,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适合于在暖通空调领域发展职业的学生。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掌握暖通空调领域的核心技能,以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扬大 水能学院电气照明课设报告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气照明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某食堂一楼电气照明施工图设计年级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14年11月15日电气照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某建筑(指定)电气照明施工图设计二、工程概况详各建筑图建筑说明。
三、原始资料1、各工程土建施工图纸一套(另附)2、国家标准及相应设计规范。
四、课题要求1、设计原则:国家现行有关电气设计规范及主管部门规定等。
2、设计范围:电气照明平面布置、照明电气设计、接地与电气安全等3、设计成果: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等)电气施工图(系统图、平面图等)4、设计要求:按工程施工设计深度要求设计、出图,全部图纸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
五、日程安排本次课程设计时间共1.5周,进度安排如下:设计准备,熟悉有关电气设计规范,熟悉本工程土建图及其它所提条件,绘制电气设计条件图。
(1天)照明平面布置、电气初步设计。
(2天)照明计算、负荷计算。
(1天)电气施工图设计、绘图,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电气施工图。
(3天)整理计算书及图纸、写课程设计报告。
(1天)六、主要参考书1、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国标 2009年2、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标 2011年3、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国标 2004年4、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行业标准 2008年5、吕光大主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2版)1、2、3集中国电力出版社6、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照明学会中国电力出版社7、《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第2版)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8、《民用建筑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国家标准电气制图应用示例图册》(建筑电气分册)中国标准出版社10、电气设备生产厂家产品样本及其它资料等七、课程设计指导书《电气照明设计指导》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目录一.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5)1.1工程概况 (5)1.2设计依据 (5)二.照明光照设计 (7)2.1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确定 (7)2.2 照明系统 (8)2.3 灯具布置原则: (8)2.4 灯的控制方式 (9)2.5照度标准及计算 (9)三.照明电气设计 (12)3.1照明配电设计负荷确定 (12)3.2照明负荷计算 (12)3.3线路敷设及导线选择 (13)课程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5)附录 (15)一.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1.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某食堂一层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项目概况:某食堂电气照明施工平面图以及配电干线图的设计,该工程为砖混结构,分为三层,建筑标高为17.4米,一、二层层高为4.9米,第三层层高为6米,建筑总面积为6189.57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一个延时设计电路该设计电路要求为:1、当接通开关,输出端立刻输出一个高电平(+12V左右)2、当开关断开时,输出端的高电平消失3、在开关首次断开的在6分钟内,开关接通时电路仍然输出低电平,和没接通一样选用普通的电路元件即可,不用单片机程序控制,如果谁知道请告诉我一下,很感谢,这个电路我想好久了,一直没想出,心里挺急的,急切盼望能得到回复,谢谢!这是典型的空调机再启动保护电路,也可以用于电冰箱再启动保护,同样可以用于抽湿机的再启动保护、冷库压缩机保护。
过去都是用继电器逻辑电路来实现,延时用气囊延时继电器,改革开放前国内就正式生产,现在产量少很多,依然有生产。
用电容-电阻延时电路,加上分立元器件的电子逻辑电路也可以满足要求。
这是最基础的时间顺序控制,简称时序电路。
一般的单片机仿真器、编程器要一千元以上一套,也可以自制简易的仿真、编程电路板。
用单片机编写程序最容易;自己独立重新设计基础电路才能真实提高基础能力。
这类控制如果用通用数字集成电路,无非就是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锁存器、逻辑门。
一般在工业基础稍好一点的地区,在机电批发市场、在机电五金商铺集中地段,常常能见到用低压电器、继电器、接触器、开关、按钮等等组装电气控制柜的铺面,你可以去交钱学习,可以到书店查找基础书籍,可以上网搜索下载相关资料。
本人为你设计了一个基础的电路,要一个常开手动按钮启动、一个常闭手动按钮关闭、一个有两组独立的常开触头的继电器、二个三极管、两个电解电容器、四个电阻、一个二极管。
你自己设计的时候,先去熟悉最基础的,由一个常开手动按钮启动、一个常闭手动按钮关闭、一个有一组独立的常开触头自锁的继电器构成的最小控制器,然后将手动按钮启动通过电阻-电容记快充电、慢放电、记忆保持三极管开关控制继电器;继电器吸合后有一路电阻-电容记慢充电、慢放电、记忆保持三极管开关,反馈到前面旁路前面的三极管基极。
更进一步,是将启动按钮上电用一个新增独立的继电器吸合,启动按钮施放时候,使另一个新增独立的继电器吸合,再组合修改线路后,就完全达到你的要求耶。
推荐一下烟雾和气体传感器几十年前流行过可燃气体传感器,因为一沾油烟就失效,骗钱的玩意,基本上都停产啦,市场没有需要。
其基本结构就是一个网罩,里面一个加热丝、一个贵金属接触非明火燃烧丝而已。
外围电路就一个直流电桥和放大器哟。
燃气灶安全保障要依靠双针结构,一个点火,一个是热电偶,如果火被吹灭了不加热,热电偶没有输出,电磁线圈失去电流,电磁阀就关闭“出气”。
火灾报警最简单的是像电视机遥控器那样,红外光电检测浓烟,太迟钝。
实用的是离子感应,同位素、电离室、灵敏放大器构成。
上面说的每一项都不是个人玩得转地,你就歇着吧。
煤气公司使用的车载气相色谱仪器检测可燃气体,仪器的价格是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呢。
CMOS模拟开关怎么工作哎呀呀,你的老师一定是傻博士导师***啦。
先要有一个模拟开关阵列,然后是空间编解码控制矩阵,开关本身嘛,就是相当于PNP开关与NPN开关反向并联,当然,在这里是P沟道开关与N沟道开关耶。
这可是30多年前国内仿制的集成电路设计、20多年前还在生产啊。
这也是模拟取样记忆保持器的基本设计。
本人都用分立元器件做过这些单元,要几个出版社出版,他们都严词拒绝,你倒来提问,中国的出版社是有原则错误。
双稳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不是集成电路来报告首长:毕恭毕敬地回答领导的审问,你要问的是分立元器件的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在1970年到1977年中国正式出版的科技书籍中,有详细的介绍,这也是当年群众科技革命的基础题材,是那个火红年代的工农兵学员的教材。
你应当去请教胡军、蒋述卓手下月薪过万元的那上千人队伍。
全部都来源于国外公开的科技文献。
对于各种有源门电路、无源门电路的临界工作条件与区间,有详细的计算过程,例如对于多级无源门电路的噪音容限描述详细。
对于双稳,有静态耦合的线路与计算过程,也有电容器动态耦合的线路。
俺是从电子管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开始学习和实践。
国外对分立元器件的纯熟分析和设计、调试能力,以及表面物理、固体物理理论的进步,精密机械先进加工工艺、精细化工的发展,才造就了集成电路的创新,才推动了信息革命。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这个范围太宽广啊,有开关电源、线性模拟电源,可以用220V交流电网输入,高压整理后供给高压开关电源,这个不提倡在学学生做,太危险啦!而社会上几乎千篇一律地都是这样,因为成本低啊,缺点就是大多数企业掌握不了磁芯变压器的圈数和气隙大小,容易炸高反压功率管,通常都是一烧一大片,许多元器件都一块被殃及,这是高压、功率、电力线路的通病。
高压开关有正激、反激,简单地说,就是用一个高反压功率开关管和用两个反压功率开关管之分,用一个反压功率开关管受制于就输出功率小,用两个要多一个小小的脉冲耦合变压器,工作状态改善,不容易炸管,成本就必然要高,线路体积要大,元器件数量多。
这些高压开关回路的脉冲耦合变压器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对于在学的学生要模仿都难,你自己绕变压器吗?你到电子商场购买的杂牌磁芯都不知道磁性能参数,如何设计?现在的学生连普通的50赫兹工频变压器都不会计算和绕制,就立马跳到脉冲变压器的空间去???!!!可以照抄线路模仿,可是具体的脉冲变压是障碍,做通了,也没有啥子收获。
还是用传统的工频变压器降压后为简单和安全。
这下来又分许多种,可以是用全分立元器件来搭建,上网上去搜索实用线路后模仿吧,具体的电路计算,没有现成的书籍,这是高手一看就凭直觉直截了当能确定的各部分元器件参数,各种学历和职称教师自己都不会,学生有那么神奇的功力吗?这个途径可以是简单地模仿,也可以独立计算、独立调试后,收获最佳,功夫深厚,对于你今后在其他领域拓展有意义。
也可以用LM317、LM7812等等集成稳压芯片增加输出电压可调线路,这些器件内部有过电流、过温升保护电路,实用简单,学不到多少真本事。
也可以用各种低压开关集成电路,例如LM2941当下最流行,这个方式难度和收益都是中下,最难点也就是到电子市场去买个现成的工字扼流圈,注意线圈的漆包线粗细关系到最大输出电流,太细了线圈就冒烟,形象地说,就是电感量要100微亨,物理外形尺寸要20毫米见方。
最后就是输出电压控制、输出电流调节,又分为全模拟电路、单片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混合。
理所当然是采用模拟电路为主、数字电路为辅的有难度和深度。
现在流行的是三段控制,网络上有许多公开的线路,国内市场上主流方式都是用LM324运算放大器实现控制,成本低呀,整机基本出货价22元/套吧,已经包括外壳、输出输入导线、接插件,单片机控制结构生产难度一样,就是成本高几元钱,市场上走不开,也就是那些响当当的大品牌批发价100元/套,零售价200元/套。
现在又时髦限时控制、单片机自动跟踪判断、正负脉冲输出功能。
这些功能都加上去,批发价也就是50元/套,要到80元/套就杀人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急急急。
!!!设计一个电子阅览室人数检测电路,它可以显示当前室内人数和累计人数。
每进入一人,数码管显示数字加1,离开一人,则减1。
并同时记录进入的累计人数。
设计要求;1,余量人数显示最大值为99人,用LED数码管显示。
2,累计人数显示最大值为999人。
3,应有时,分,秒等显示。
4,电源。
交流220V,直流供电电源需设计。
5,传感器电路需设计。
胡军说:很简单,首先用安全防范的探测器两个检测人员的动向,再就是一个旋转相位判别器,许多书籍上有实际例子和线路图、逻辑关系,确定现在进入观察范围人员的移动方向,最后就是可逆计数器。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如何入门这个领域还真不容易,就与是否能冶炼出优质钢材、与半导体工艺等等一样。
在数学领域、在外语领域,经历广、学历高就有优势,高职称对各种档次的问题都能手到病除、迎刃而解。
而模拟电路,一个三极管的放大电路,就有许许多多的搭建方式,电路就有复杂的参数搭配,没有解析式,依赖电路仿真软件、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并不具备优势;电路的设计缺陷不是软件分析就能表现出来,要到实践中去检验,而出了故障,未必就能找出有限的解决措施。
在行家里手面前,直接能暴露出博士后导师的基础缺失,而且并不是实践时间长、设计生产产品数量大、产值高就能掩盖地、就能提升设计能力地、就能深刻认识其本质地。
看似很简单的要求和电路,到了实际电路却纠结了漫长的时间往往还是久攻不克、称为疑难顽症。
其实无论是模拟电路设计,还是数字电路设计,凡是得心应手者,都有着深广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各种元器件的特性有着比书本知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这在用全模拟电路搭建出一般人认为只有单片机才能实现的功能挑战中才能取胜,才能降低成本、方可设计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集成电路。
你就权当是一门艺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真谛,一个人是否到达高境界,也不容易判别和凸显出来。
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设计过程本上不公开,好的已经结合半导体工艺变成了集成电路;网上公开的线路绝大多数不先进,对于深厚的调试方法完全保密;对于基础的线路,按照公开的参数去仿制,未必就能达到原有的技术指标,一般人都无法找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对大多数人耗费了几十年内工作经验都无法深入的领域,何况现代社会转工快、产品仿制变换快、时间紧迫,何来时间、环境慢慢琢磨?本人愿意将个人的积累完全公开,以廉价的光盘形式出版,国内各出版社都严词拒绝。
怎样设计运放差分放大电路LM324中,差分放大电路是怎样设计的其公式!报告首长:你就将更古老的、40多年前的LM741设计出来就盖博士后啦!!!!这就是落后50年的本质啊。
LM324的输入信号共模范围从地电位开始,所以可以用于单电源电路,这种差分放大器的设计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确实难了点,LM324的输出摆动幅度范围比LM741要大。
俺因为下岗失业,上网费用高,就内敛点、悠着自己的荷包里面的活命钱啊,您还是请月薪万元以上的教师来教授你吧。
我想学电路设计只能从最基本的开始,一定要从最简单、最基础的电路开始,具体就是从一个三极管的电路开始,而且,今后的发展再也没有比这个重要的。
要仔细看看对于各个电阻,不同电阻数值对输出波形的影响,把这个电路仅有的几个电阻的阻值分别调整过几遍,排列组合都轰炸过,才能悟出其中的真谛,书本上说的太简单啦。
要将这些现象变成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