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装轴容量计算公式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一、综合布线系统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2主干子系统①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②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安全防范系统1电视监控系统(1)视频电缆计算方法:通常选用SYV75-5规格。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摄像机距离+最近摄像机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电缆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安防监控中心机房到离安防机房最远、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
电缆线的承受负荷计算公式

电缆线的承受负荷计算公式估算口诀仅供参考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______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电缆规格、电流标准、计算公式

Pe:额定功率Pj:计算有功功率Sj:计算视在功率Ij:计算电流Kx:同时系数cos 4:功率因数Pj=Kx*PeSj=Pj/cos 4单相供电时,Ij=Sj/Ue三相供电时,Ij=Sj/侦3Ue如果假设采用~220V单相供电,同时系数Kx取1.0,功率因数cos'取0.8,则Pe=13KWPj=13*1=13KWIj=1300/ (0.8*220 ) =7.39AI=P/(U*1.732*0.8) S=I/5 I=电流P=功率U=电压S=电线截面积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规格型号及载流量(含普通型,阻燃型,耐火型,无卤低烟阻燃型)1. 产品特点及用途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具有高机械强度、耐环境应力好、优良的电气性能和耐化学腐蚀等特点,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产品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1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上。
阻燃电力电缆的主要特点是电缆不易着火或着火时延燃仅局限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电缆敷设密集程度较高的发电站、地铁、隧道、高层建筑、大型工矿企业、油田、煤矿等场所。
耐火电力电缆的主要特点是电缆除了能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传输电力外,电缆在着火燃烧时仍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行,适用于核电站、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等与防火安全和消防救生有关的地方。
低烟无卤阻燃型电缆的特点是电缆不仅具备阻燃性能,而且具有低发烟性和无害性(蠹性和腐蚀性较小),适用于对电缆阻燃、烟密度、蠹性指数等有特别要求的场所,如地铁、隧道、核电站等。
2. 产品标准本产品按GB/T 12706-2002或IEC 60502标准组织生产,还可按用户要求的其他标准生产。
阻燃型电缆除按上述标准外,其阻燃性能按GB/T18380.3-2001标准规定分成A、Ek C三种不同的阻燃类别,A级类别的阻燃性能最优,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
耐火型电缆的耐火性能应符合GE/119216.21-2003。
无卤低烟阻燃型电缆按企业标准组织生产,阻燃性能按GE/T18380.3-2001 标准规定分为A、B、C种不同的阻燃类别,烟浓度通过GE/T17651-1998规定的试验,PH值及导电率应符合GB/T17650.2-1998的规定。
电缆规格、电流标准、计算公式

Pe:额定功率Pj:计算有功功率Sj:计算视在功率Ij:计算电流Kx:同时系数cosφ:功率因数Pj=Kx*PeSj=Pj/cosφ单相供电时,Ij=Sj/Ue 三相供电时,Ij=Sj/√3Ue精心整理如果假设采用~220V单相供电,同时系数Kx取1.0,功率因数cosφ取0.8,则Pe=13KWPj=13*1=13KWIj=1300/(0.8*220)=7.39A精心整理I=P/(U*1.732*0.8)S=I/5 I=电流 P=功率 U=电压 S=电线截面积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规格型号及载流量(含普通型,阻燃型,耐火型,无卤低烟阻燃型)1.产品特点及用途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具有高机械强度、耐环境应力好、优良的电气性能和耐化学腐蚀等特点,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产品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1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上。
阻燃电力电缆的主要特点是电缆不易着火或着火时延燃仅局限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电缆敷设密集程度较高的发电站、地铁、隧道、高层建筑、大型工矿企业、油田、煤矿等场所。
耐火电力电缆的主要特点是电缆除了能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传输电力外,电缆在着火燃烧时仍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行,适用于核电站、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等与防火安全和消防救生有关的地方。
低烟无卤阻燃型电缆的特点是电缆不仅具备阻燃性能,而且具有低发烟性和无害性(毒性和腐蚀性较小),适用于对电缆阻燃、烟密度、毒性指数等有特别要求的场所,如地铁、隧道、核电站等。
精心整理2.产品标准本产品按GB/T 12706-2002或IEC 60502标准组织生产,还可按用户要求的其他标准生产。
阻燃型电缆除按上述标准外,其阻燃性能按GB/T18380.3-2001标准规定分成A、B、C三种不同的阻燃类别,A级类别的阻燃性能最优,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
精心整理耐火型电缆的耐火性能应符合GB/119216.21-2003。
无卤低烟阻燃型电缆按企业标准组织生产,阻燃性能按GB/T18380.3-2001标准规定分为A、B、C种不同的阻燃类别,烟浓度通过GB/T17651-1998规定的试验,PH值及导电率应符合GB/T17650.2-1998的规定。
射频同轴线功率容量计算

射频同轴线功率容量计算
射频同轴线功率容量是指同轴电缆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计算同轴线功率容量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距离:内外导体之间的距离越小,同轴线的功率容量越大。
2. 内导体和外导体的直径:相同长度的同轴线,直径越大,功率容量越高。
3. 绝缘材料:同轴线的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越小,功率容量越高。
4. 工作频率:不同频率下的同轴线功率容量不同,通常需要查找相关数据表。
计算同轴线的功率容量需要使用公式:P = V^2 / (2 * R),其中P为功率,V为同轴线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压,R为同轴线的电阻。
需要注意的是,同轴线的功率容量与使用环境和安装方式相关,实际容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试。
有限长同轴电缆电容的数值计算方法

=!
引 言
"这 单 相 电 缆 现 已 广 泛 地 用 于 电 力 传 输 种 电 缆 & ! 常 采 用 同 轴 结 构 内 层 导 体 是 电 缆 的 芯 线 最 外 层 导 ! 电 缆 的 芯 线 和 屏 蔽 层 之 间 填 体 是 屏 蔽 层 或 者 铠 装 ! "近 ! 充 着 绝 缘 材 料 屏 蔽 层 外 层 覆 盖 着 护 套 年 来 这 ! 种 结 构 的 电 缆 也 开 始 应 用 于 雷 电 保 护 系 统 作 为 将 雷 电 流 传 输 到 大 地 的 引 下 线 导 线"因 此 该 种 电 缆 需 要 经 常 承 受 雷 电 瞬 态 过 电 压 和 过 电 流 于 雷 电 "由 瞬 态 过 电 压 和 过 电 流 可 能 引 起 很 多 问 题 如 电 缆 绝 ! 缘 的 损 坏 电 子 设 备 的 电 磁 干 扰 等 了 解 决 这 些 ) "为
Y 9 4 5 + % ( ' + 7< ; 9 E 5 4 X A 4 =AI 5 I 7 B 9 . I 7 9 F 5 = . > A L 7 =< 4 5 8 7 = ; 4 79 5= 7 9 7 4 I @ B 79 F 78 A A 8 @ 9 A B 8 7I A 9 4 @ Z5 E8 5 A Z @ A D E @ B @ 9 7 . < D 5 B A > D 7 LX @ 9 F# G B9 F @ L< 4 5 8 7 = ; 4 79 F 78 A > D 7 LA 4 74 7 4 7 L 7 B 9 7 => ; I > 7 45 E8 F A 4 7 =8 D @ B = 4 @ 8 A DL ; 4 E A 8 7 LA I 5 B C8 < ?AB C ? C X F @ 8 F= @ 7 D 7 8 9 4 @ 8I A 9 7 4 @ A D @ L E @ D D 7 = # ( F 77 Z 9 7 4 B A D L ; 4 E A 8 7 @ L8 5 H 7 4 7 =X @ 9 F @ B L ; D A 9 7 =L F 7 A 9 F # ( F 7 B7 A 8 F8 A > D 7 @ L= @ H @ = 7 = @ B 9 5AL 7 95 E 8 D @ B = 4 @ 8 A D 7 D 7 I 7 B 9 LA D 5 B F 78 A > D 7A Z @ L #, H 7 4 A 7< 5 9 7 B 9 @ A D A B =7 D 7 8 9 4 @ 8E @ 7 D =7 ; A 9 @ 5 B LA 4 79 F 7 B7 L 9 A > . ? C9 C [ D @ L F 7 =4 7 L 7 8 9 @ H 7 D 5> ; @ D =AI A 9 4 @ Z7 ; A 9 @ 5 B # ( F 4 5 ; FI A 9 4 @ Z8 A D 8 ; D A 9 @ 5 B 9 F 78 A A 8 @ 9 A B 8 7I A 9 4 @ Z5 E 9 F 78 A > D 7 L8 A B < ?9 [ C < > 75 > 9 A @ B 7 = # V 5 4 9 @ 8 A D 8 A > D 7 @ B L 9 A D D A 9 @ 5 B 9 F 7B ; I 7 4 @ 8 A D 4 7 L ; D 9 L E 5 4 9 F 7 8 A A 8 @ 9 A B 8 7I A 9 4 @ ZA 4 7< 4 7 L 7 B 9 7 = # O 5 I A . ? < < ?8 < 4 @ B @ 9 FA9 X 5 . = @ I 7 B L @ 5 B A D B ; I 7 4 @ 8 A DI 7 9 F 5 =9 F 7< 4 5 8 7 = ; 4 7< 4 7 L 7 B 9 7 = @ LH A D @ = A 9 7 =E @ B A D D # CX ? I : $ % . 5 8 5 A Z @ A D 8 A > D 7 L 8 A A 8 @ 9 A B 8 7I A 9 4 @ Z 7 9 F 5 =5 EI 5 I 7 B 9 E @ B @ 9 7 D 7 B 9 F A H 7 4 A 7< 5 9 7 B 9 @ A D 7 ; A 9 @ 5 B A H 7 4 . < C C [ ;< A 77 D 7 8 9 4 @ 8 A D . E @ 7 D =7 ; A 9 @ 5 B C [
电缆线的容量计算

电线粗细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如:2.5 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
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
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常用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为生产提供依据. 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张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美制线规对应截面积及绞线节距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方法2:d----单根导体的直径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N---导体根数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3.导体用量计算:1.单根导体2.绞合导体d----单根导体直径ρ—导体密度N---导体绞合根数λ---导体绞入系数注:用量计算为单芯时导体用量,当多芯时须考虑芯线绞合时的绞入系数.4.导体防氧化.为防止导体氧化, 可在导体绞合时, 加BAT或DOP油(如电源线,透明线)。
押出部分有关的设计与计算:押出部分包括绝缘押出.内被押出及外被押出,在押出过程中,因对线材要求不同采用押出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绝缘押出采用挤压式,内护层与外护层采用半挤管式.有时为了满足性能要求采用挤管式.其具体选择方法,参照押出技术.1.押出料的选择:设计过程中押出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胶料的用途、耐温等级、光泽性、软硬度、可塑剂耐迁移性、无毒性能等来选择.2.押出外径:D2=D+2*TD------押出前外径D2----押出后外径T------押出厚度押出厚度(T)主要根据线材有关标准,结合厂内设备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3.胶料用量:采用不同的押出方式,押出胶料用量计算公式也有不同.挤管式挤压式W=(S成品截面-S缆芯内容物)*ρρ-----胶料密度.考虑到线材的公差, 现期线缆企业一般采用下面计算方法.W=3,14159*1.05*T*(2*D+T)* ρ芯线绞合有关设计与计算:芯线绞合国内称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