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建议收藏)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分级

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分级

精品文档食道炎分级洛杉矶法:A:黏膜损伤,如点片状充血,发红,糜烂,溃疡,仅限于黏膜邹襞,长径﹤5毫米。

B:最少有一处病变范围>5毫米,局限于邹襞,但是不融合,呈带状。

C:最少有两处以上损伤融合,但是非全周性。

D:损伤呈全周性融合,且范围>75%的食管壁。

中国法:0级:正常。

(可有组织学改变)积分(0)I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并无融合现象。

( 1 ) 轻度Ia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Ib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II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现象。

但非全周性。

( 2 ) 中度III级:病变广泛,发红,溃疡,糜烂,融合呈全周性,>=75%( 3 ) 重度早期食道癌分型(肿瘤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者)。

I型:浅表隆起型,病灶轻度隆起>1毫米。

II型:表面平坦型,隆起及凹陷均不显著,再分以下几型。

IIa型:轻度隆起型,高度﹤1毫米。

IIb型:平坦型,及隆起与平坦均不明显,仅有少许色泽变化。

IIc型:轻度凹陷性,凹陷深度在0.5毫米以内。

0-III型:表浅凹陷性,凹陷深度大于0.5毫米。

进展期食道癌(肿瘤侵及固有基层者):隆起型(I型):以增生,结节,坏死性病灶为主。

溃疡性(II型):以溃疡为主,周围侵润﹤溃疡面积。

溃疡侵润型(III型):溃疡周围侵润面积>溃疡面积。

弥漫侵润型(IV型):食管壁隆起与,病变与坏死性溃疡交替出现,常导致食管腔狭窄。

早期胃癌内镜分类:(凡肿瘤侵及固有基层者,称进展期)I型:隆起型,病变向腔内隆起超过5毫米;II型:平坦型,分三个亚型;IIa浅表隆起型,病变高度<5毫米IIb表面平坦型,病变隆起凹陷均不明显,仅有色泽改变;IIc浅凹陷型,病变轻度凹陷,相当于糜烂;III型:凹陷型,相当于溃疡。

如果病灶合并两种形态,则分别记录,如:IIa+IIc等。

即主要病灶在前,小的在后。

进展期胃癌的内镜分类:Borrmann分类法,四个型。

B1型:息肉型,病灶隆起显著,表面可有糜烂,与周围粘膜分界清楚。

消化内镜下各类疾病分型与表现

消化内镜下各类疾病分型与表现

消化内镜下各类疾病分型与表现内镜新手必备图谱!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消化性溃疡出血Forrest分级Type IType IIType III食管炎洛杉矶(LA)分类(1994 年)内镜下表现A 级黏膜破损长径≤5mm,并且局限在1 个黏膜皱襞内B 级至少有1 处黏膜破损长度>5 mm ,并且互相不融合C 级至少1 处有两条黏膜破损互相融合,但非全周性D 级融合为全周性的黏膜破损附记:有无溃疡、狭窄以及Barrett 上皮。

内镜下息肉山田分型山田分型:息肉分为4 型:Ⅰ型最为常见,息肉隆起与胃黏膜间角大于90°,色泽与周围黏膜相似或稍红;Ⅱ型息肉无蒂,息肉隆起与胃黏膜间角近90°;Ⅲ型息肉表面不规则,无蒂,息肉与黏膜间角小于90°;Ⅳ型息肉有细蒂,蒂之长短不一,表面光滑,可有糜烂或近似颗粒状。

食管曲张静脉分级1、静脉色调 Color (C)① 白色曲张静脉white varices (Cw); ②蓝色曲张静脉Blue varices(CB)2、红色表面 Red Color Sign(RC)① 红色斑点、②樱桃红色、③血肿、④弥漫性发红。

3、占居部位 Location(L)Ls 至食管上段曲张静脉、Lm 至食管中段曲张静脉、Li 下段食管、Lg 胃底。

4、形态 Form(F)F1 直线状或细小弯曲的静脉;F2 串珠状曲张静脉;F3 占据管腔的结节状曲张静脉。

早期胃癌分型早期胃癌癌组织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无论有否淋巴结转移,称为早期胃癌。

其分型简化为三型: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

微小胃癌为早期胃癌的始发阶段,以直径0.5cm 以下胃癌为微胃癌,0.6——1.0cm 胃癌为小胃癌,统称为微小胃癌。

胃粘膜活检病诊断为胃癌,而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节段性连续切片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能发现癌组织称为一点癌。

进展期胃癌分型(Bormann 分型)Bormann 分型(1923)是国际上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期胃癌分型法,它是根据癌瘤在粘膜面的形态特征和在胃壁内浸润方式进行分类的。

新内镜诊断

新内镜诊断

B的光滑鳞状 上皮中出现的柱状上皮区,呈天鹅绒样红色 斑块,常较正常胃黏膜更红,亦可光滑或可 呈结节状,与鳞状上皮分界明显。粘膜多见 充血水肿,可伴有糜烂,甚至形成“打洞样” 深溃疡,其底部覆盖有炎性坏死物构成的假 膜。
Barrett食管分型
环周型:橘红色粘膜由胃呈环形向食管延伸, 累及全周,与胃黏膜无明显界限,多单纯表 现为齿状线上移,且齿状线可不规则,呈波 浪状或指状,不对称或有中断。 岛型:齿状线上见一个人或多个孤立岛状橘 红色粘膜,与齿状线不相连。 舌型:橘红色粘膜从齿状线处呈局限性的不 规则舌状向食管下段伸出。
3瘢痕期(S): S1:溃疡基底部的白苔消失,呈红色瘢痕 S2:红色瘢痕转变为白色瘢痕
谢 谢!
慢性胃炎分类及分级
内镜分型 浅表性胃 炎 糜烂性胃 炎 出血性胃 炎 内镜特征 分级标准 红斑:与周围黏膜相 I级:分散或者间断线状 比有明显变红 II级:密集斑点或者连续线状 III级:广泛融合 糜烂(平坦/隆起疣 I级:单发 状):黏膜破损浅, II级:多发局部≤5 周围黏膜平坦或隆起 III级:多发广泛≥6 黏膜内出血:粘膜内 I型:局部 点状、片状出血,不 II型:多部位 隆起的红色’暗红色 III型:弥漫 出血斑点(伴或不伴 渗血,新鲜/陈旧)
食管乳头状瘤
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表现
凡局限于食管粘膜内及粘膜下层的食管癌 称为早期食管癌 局部粘膜充血 占38.5% 浅表糜烂 占53% 颗粒状粗糙不平 占27.54% 小肿物 占9.4% 小溃疡 占6.8% 小斑块 占6.8%
早期食管癌分型
充血型:病变区粘膜平坦, 呈局限性斑片状充血, 色泽 潮红, 与正常粘膜境界不清, 触之易出血。充血型是食 管癌发生的最早期阶段, 组织学检查几乎均为原位癌。 糜烂型 :病变呈点片状浅表糜烂, 大小不一、边界不 规则, 癌变区呈地图样。该型在早期食管癌中最常见。 斑块型:癌变区轻度隆起, 表面呈颗粒状粗糙不平或 散在小斑块。此型中18%为原位癌, 46%为粘膜内癌, 36%为粘膜下癌。其浸润深度较充血型和糜烂型为深。 乳头型:肿瘤呈乳头状或息肉样隆起, 直径通常小于 3cm, 基底宽, 表面偶有糜烂或出血。此型约占早期食 管癌的3%, 较少见。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病例分级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病例分级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病例分级引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通过内镜的引导下,对消化道相关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我们制定了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并结合疾病的严重程度对病例进行分级。

目录分类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将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一级病例为疾病较轻,一般不需要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轻度食道炎症- 轻度胃炎- 轻度十二指肠炎- 轻度结肠炎二级二级病例为疾病程度较中等,需要采用一些较为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中度食道炎症- 中度胃炎- 中度十二指肠炎- 中度结肠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轻度食管裂孔疝三级三级病例为疾病较重,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或进行一些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重度食道炎症- 重度胃炎- 重度十二指肠炎- 重度结肠炎- 嗜酸性胃炎- 中度食管裂孔疝四级四级病例为疾病最为严重,需要采用最复杂和高风险的内镜诊疗技术或进行重大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食道管状腺癌- 胃腺癌-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 结肠息肉- 重度食管裂孔疝结论通过对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的制定和病例的分级,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规范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内镜诊疗技术,提高诊疗效果,减少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本文档关于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病例分级的介绍,请您阅读并参考,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反馈。

谢谢!。

内镜诊疗技术分级参考目录

内镜诊疗技术分级参考目录

内镜诊疗技术分级参考目录一、消化内镜三四级诊疗技术参考目录(一)三级消化内镜诊疗手术1.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狭窄扩张术、内镜下支架置入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及套扎治疗术、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术、内镜下食管射频治疗术、内镜下光动力治疗术、内镜下经皮胃、空肠造瘘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止血治疗术2.结肠镜诊疗技术结肠镜下粘膜切除术、结肠镜下狭窄扩张及支架治疗术、结肠镜下异物取出术、结肠镜下止血治疗术3.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4.超声内镜诊疗技术环扫及扇扫超声内镜检查术5.小肠镜诊疗技术小肠镜检查术(二)四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1.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内镜下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内镜下隧道治疗技术2.结肠镜诊疗技术结肠镜下结肠粘膜剥离术3.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胆管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壶腹气囊成型术、内镜下胆管结石取石术、内镜下胰管结石取石术、内镜下胆管结石机械碎石术、内镜下胆管结石激光碎石术、内镜下胆管结石液电碎石术、内镜下胆管扩张术、内镜下胰管扩张术、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内镜下胰管支架植入术、内镜下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副乳头支架植入术、内镜下胆管内超声检查术、内镜下胰管内超声检查术、内镜下胆管射频消融术、内镜下胰管射频消融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内镜下鼻胰管引流术、胆管镜下光动力或氩气治疗术、胆管镜下电切治疗术4.超声内镜诊疗技术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术、超声内镜下肿瘤标记术、超声内镜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消融术、超声内镜下血管栓塞术、超声内镜下假性囊肿引流术、超声内镜下胆管穿刺引流术、超声内镜下胰管穿刺引流术、超声内镜下脓肿穿刺引流术、超声内镜下光动力治疗术、超声内镜下放射粒子植入术、超声内镜下放射免疫治疗术、超声内镜下射频消融术、超声内镜辅助胰胆管造影术5.胆道镜诊疗技术经口胆管镜下胆管结石碎石术、经口胆管镜下胆管活检术6.胰管镜诊疗技术经口胰管镜检查和治疗术7.经自然腔道内镜诊疗技术经胃腹腔探查术、经胃腹膜活检术、经胃腹腔淋巴结活检术、经胃肝囊肿开窗术8.小肠镜诊疗技术小肠镜下治疗术二、呼吸内镜三四级诊疗技术参考目录(一)三级呼吸内镜诊疗手术1.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2.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术3.支气管镜电磁导航活检术4.气管/支气管内球囊扩张术(二)四级呼吸内镜诊疗手术1.经支气管镜热消融技术(包括电烧灼、激光、氩等离子体凝固、微波等技术)2.经支气管镜冷冻切除术3.气管/支气管内支架植入术4.气管和支气管瘘封堵术5.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6.经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技术7.支气管镜肺减容术8.经支气管镜热成形术9.硬质气管/支气管镜诊疗技术。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内镜诊断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内镜诊断
进展期食管癌(肿块型、溃疡型、肿块溃疡型、溃疡浸润 型、四周狭窄型)
早期食管癌
隆起型
表浅隆起型(以上的隆起) 轻度隆起型以下的隆起
进展期食管癌内镜下分型
肿块型: 瘤体向食管腔
内生长,呈息肉样 突起,大小多为以 上,表面充血、糜 烂,边界清楚,肿 块周围粘膜正常;
溃疡型:
肿瘤沿食管壁生 长,占食管周径一半, 边缘呈结节样隆起、 充血、糜烂,溃疡底 不平,覆污苔;
第二章节
胃十二指肠疾病
正常胃、十二指肠粘膜
慢性胃炎内镜分型分级
浅表性胃炎:点片状或条状红斑, 粘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者出血斑。
萎缩性胃炎:粘膜呈颗粒状,皱襞 变平,可透见血管,可有色泽灰暗 的肠上皮化生结节。
(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年,井冈山)
消化性溃疡内镜诊断与分期
活动期( ,期) 愈合期( ,期) 瘢痕期( ,期)
肿块溃疡型:
除具有肿块型的特 征外,肿瘤周围食管 粘膜已受侵,表现为 表面粗糙不平、僵硬;
溃疡浸润型:
溃疡范围较广,已超 过食管周径一半以上。除 具有溃疡型特征外,肿瘤 周边粘膜已受侵犯,管壁 僵硬、蠕动差;
四周狭窄型:
肿瘤侵犯食管壁四 周,形成环形狭窄, 边界不清,表面可有 溃疡形成或结节颗粒 样变,镜身常难以通 过。
结肠镜下的正常表现
降结肠及脾曲:直 隧道样,肠腔类圆 形或三角形,结肠 袋较浅。脾曲黏膜 呈淡青蓝色。
结肠镜下的正常表现
横结肠及肝曲:游离、 冗长,走向曲折,肠腔 呈等边三角形。结肠袋 深凹。有下垂角。肝曲 呈青蓝色。
结肠镜下的正常表现
升结肠:短直,等边 三角形。结肠袋深凹。 盲肠:圆形盲袋,皱 褶隆起呈“”或“” 形。可见阑尾开口。

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

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

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
引言
消化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

为了提高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为医生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评估和选择手术方法的依据,以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分级规范
Level 1: 诊断性内镜检查
Level 1手术是用于诊断目的的内镜检查,常见的包括胃镜和结肠镜。

这种手术通常不涉及复杂的治疗措施,只用于对消化道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

Level 2: 治疗性内镜检查
Level 2手术是用于治疗目的的内镜检查,常见的包括切除息肉、止血和扩张狭窄部位等。

这种手术可能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治疗措施,但仍属于相对简单和常见的内镜手术。

Level 3: 介入性内镜手术
Level 3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内镜手术,常见的包括消化道肿瘤切除、黏膜下层剥离等。

这种手术需要更高水平的内镜技术和专
业知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Level 4: 高风险内镜手术
Level 4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内镜手术,常见的包括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内镜下切除早期癌症等。

这种手术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
技术要求非常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结论
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的制定对于提高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非
常重要。

通过明确不同手术等级的标准和要求,可以帮助医生评估
手术复杂度和风险,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这
些规范制定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医生在进行消化内镜
手术时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04119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04119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一、反流性食管炎中国消化内镜学会分级标准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a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无融合Ⅰb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无融合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洛杉矶分级标准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不超过5mm,病灶互相不融合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超过5 mm,病灶互相不融合C级粘膜破损有融合,但不超过75%的食管周径D级粘膜破损融合,超过75%的食管周径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 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 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二、食管静脉曲张(EV)分级分级EV形态及直径(D)轻度直径小于3mm,直行或轻度迂曲,位于食管下段血管直径3~6 mm,迂曲、隆起或串珠状或结节状,不超过食管中下段中度重试血管直径大于6 mm,阻塞部分管腔,可达食管上段三、慢性胃炎分类内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特殊类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注:根据病变分布,内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四、内镜下溃疡分期分期内镜下表现活动期A1溃疡边缘水肿、隆起、界限清楚、底厚苔可见出血或血凝块A2水肿减轻,隆起不著,变慢坡,底白苔,周边无红色再生上皮愈合期H1溃疡缩小,边缘出现再生上皮的发红带,出现粘膜皱襞集中,白苔变薄H2溃疡进一步缩小,边缘再生上皮发红带进一步增宽,皱襞集中更明显,薄白苔瘢痕期S1白苔消失,皱襞集中于中心发红部(红色瘢痕)S2中心发红消失,仅见皱襞集中(白色瘢痕期)A1A2H1H2S1S2五、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Forrest分级内镜下表现再出血风险%ⅠⅠa喷射性出血55%Ⅰb溃疡底部或周边活动性渗血55%ⅡⅡa溃疡底血管显露,无活动出血43%Ⅱb溃疡覆盖血凝块,无活动出血22%Ⅱc黑色基底10%ⅢⅢ基底洁净5%推荐对Forrest分级I a一Ⅱb的出血病变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六、胃息肉分类分级内镜下表现Ⅰ缓慢坡,界限不清Ⅱ隆起起始部清楚无细颈Ⅲ隆起起始部见有细颈但无蒂Ⅳ明显之蒂七、早期食管、胃癌分型[6]分型胃镜下表现0-ⅠⅠ隆起型(息肉型),病变向胃腔内突出,呈息肉状0-Ⅱ平坦隆起及凹陷均欠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
一、反流性食管炎
中国消化内镜学会分级标准
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
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Ⅰa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无融合
Ⅰb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无融合
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
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洛杉矶分级标准
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
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不超过5mm,病灶互相不融合
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超过5 mm,病灶互相不融合
C级粘膜破损有融合,但不超过75%的食管周径
D级粘膜破损融合,超过75%的食管周径
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 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 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感谢聆听
二、食管静脉曲张(EV)分级
分级EV形态及直径(D)
轻度直径小于3mm,直行或轻度迂曲,位于食管下段
血管直径3~6 mm,迂曲、隆起或串珠状或结节状,不超过食管中下段中度
重试血管直径大于6 mm,阻塞部分管腔,可达食管上段
三、慢性胃炎
分类内镜下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

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
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
慢性非萎缩性
胃炎
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
本表现
特殊类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
注:根据病变分布,内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
四、内镜下溃疡分期
分期内镜下表现
活动

A1 溃疡边缘水肿、隆起、界限清楚、底厚苔可见出血或血凝块
A2 水肿减轻,隆起不著,变慢坡,底白苔,周边无红色再生上皮
愈合

H1 溃疡缩小,边缘出现再生上皮的发红带,出现粘膜皱襞集中,白苔变薄
H2 溃疡进一步缩小,边缘再生上皮发红带进一步增宽,皱襞集中更明显,薄白苔
瘢痕

S1 白苔消失,皱襞集中于中心发红部(红色瘢痕)
S2 中心发红消失,仅见皱襞集中(白色瘢痕期)
A1 A2 H1 H2 S1 S2
五、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
Forrest分级内镜下表现再出血风险% Ⅰ
Ⅰa 喷射性出血55%
Ⅰb 溃疡底部或周边活动性渗血55%

Ⅱa 溃疡底血管显露,无活动出血43%
Ⅱb 溃疡覆盖血凝块,无活动出血22%
Ⅱc 黑色基底10% ⅢⅢ基底洁净5% 推荐对Forrest分级I a一Ⅱb的出血病变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六、胃息肉分类
分级内镜下表现
Ⅰ缓慢坡,界限不清
Ⅱ隆起起始部清楚无细颈
Ⅲ隆起起始部见有细颈但无蒂
Ⅳ明显之蒂
七、早期食管、胃癌分型[6]
分型胃镜下表现
0-ⅠⅠ隆起型(息肉型),病变向胃腔内突出,呈息肉状
0-Ⅱ
平坦隆起及凹陷均欠显著。

此型又可分一下三个亚型Ⅱa 表浅隆起型,病灶轻度隆起
Ⅱb 表面平坦型,病灶凹陷和隆起均不显著
Ⅱc 浅凹陷型,病灶轻微凹陷,相当于糜烂
0-ⅢⅢ深凹陷型,病灶凹陷较显著
八、食管、胃进展期胃癌
分级内镜下表现
BorrmannⅠ型隆起型。

向胃腔内局限发育隆起的病变,表团不形成溃疡,界限清楚BorrmannⅡ型溃疡凹陷型。

形成溃疡,周边堤坝状隆起,癌浸润止于隆起边界BorrmannⅢ型溃疡浸润型。

溃疡周边堤坝倒塌状,周边不清浸润界限不清
BorrmannⅣ型弥漫浸润型。

胃壁内弥漫浸润,有溃疡也是较小局限,界限不清,结缔组织增生,胃壁僵硬充气难扩张,也称皮革胃
BorrmannⅤ型不属上述类型。

有时可呈类似早期癌的进展型癌
...... 感谢聆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