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桥题扇桥共17页
绍兴古桥

绍兴古桥作者:郭军宁来源:《百科知识》2008年第10期“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
”这一著名诗句生动地刻画出了绍兴的历史风貌。
绍兴古称越州,早在7000年前于越民族即在此处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在此建都。
秦汉时置会稽郡,隋朝称越州,直到晚唐。
南宋时两度成为临时都城。
1131年宋高宗赵构改年号为“绍兴元年”,取“绍祚中兴”之意。
绍兴地名由此传定,以迄于今。
绍兴盛产青石,绍兴人利用这种石资源,因地制宜构筑了数量众多式样不同的桥梁。
全市现存古桥共有604座,其中宋以前的13座,明以前的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550座。
据清光绪癸巳(1893年)绘制的《绍兴府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千米,平均每0.0231平方千米就有桥一座。
这种密度,为水城威尼斯在二次大战前桥梁密度的45倍,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
所以,绍兴有“桥乡”、“桥都”、“万桥市”之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桥博物馆”。
远古百官桥绍兴自古河流纵横,建桥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河姆渡时代,古越先民就在小河上搭建了用以渡人的木桥和竹桥。
那时已有较大较长的独木舟,“横舟为梁”的浮桥也应运而生。
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成功,会盟会稽论功行赏。
相传,夏禹治水路过此地时曾遗履于该地,故建有“夏履桥”;为纪念大禹历12年治水大功,后人建有“告成桥”。
这两个传说未必准确,但那时已有桥梁的事实不可否认。
在河姆渡遗址地发现的7000年前的干栏式建筑即可佐证。
这种干栏式建筑跨越水面,实为干栏式木桥。
远古木桥中有文字记载的是百官桥。
百官桥又名舜桥。
六朝方志中的《会稽地志》载:“舜桥,舜避丹朱于此,百官候之,故亦名百官桥。
”它传诵了一个“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故事。
后来,历代都把百官桥叫作舜桥并称其为“天下第一桥”。
春秋越王桥春秋战国时期,绍兴是越国的国都。
2000多年前,越国被吴国所灭,越王勾践屈当奴仆,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打败吴国。
绍兴中国古桥博物馆

济生活,38岁了还打光棍。
这次他报名去“万友”打工心里很高兴,他说:我一定要好好干。
郑显法对他说:你身体不好,我们会挑稍微轻松一些的活给你干。
柴省长在下寮村访贫时,曾看望了1948年人党、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今年87岁的老人赵梅设。
郑显法也想见见这位老革命,但不幸的是老人于26日去世了。
来到老人的住处,老人的2个儿子和3个女儿正在为父亲办丧事。
由于家庭困难,39岁的大儿子还找不到对象,小女儿赵美丹流着泪说:“由于交通不便,无钱看病,没法送爸爸下山去治疗。
爸爸临终时说:‘没有看到祖国统一,没有看到村里修好路。
,没有抱到孙子死不瞑目。
’听了父亲的话,我们心都碎了。
”听美丹这么一说,县领导和显法他们眼睛都湿润了。
显法当即从口袋里掏出2000元钱送给赵家,希望好好安葬老人。
山道弯弯,山门启动,从大山走出了一批外出打工的村民。
华副县长说:“这是我当县长以来第一次送村民外出打工。
希望你们有钱了,有技术了,回报家乡,今后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
”方溪乡陈耀民乡长握着郑显法的手连声道:“你这次来方溪招工扶贫,还慷慨捐助钱物价值58000多元,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我们决心通过外出务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等办法,早日甩掉贫困乡的帽-T-。
”性格豪爽的郑显法说:“扶贫是全社会的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柴省长提出的让农民早日脱贫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口绍兴的石桥甚多,历史悠久,式样齐全,风格迥异,素有“中国古桥博物馆”之美称。
相传早在越王勾践时就造了灵汜桥,在绍兴府城东2里处。
唐朝诗人李绅还写了《灵汜桥》诗:“灵汜桥边多感伤,水分湖派达回塘;岸花前石闻幽鸟,湖月高低映绿杨。
能促岁华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根据历史记载,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会稽郡太守马臻在主持筑鉴湖湖堤时,建造了“三大斗门”,把水闸与桥结合在一起,是我国最早的闸桥。
千百年来,在绍兴究竟造了多少石桥是很难估算的。
绍兴古桥

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古越先民就在小河上搭建了用以渡人的木桥和竹桥。
那时已有较大较长的独木舟,“横舟为梁”的浮桥也应运而生。
相传,夏禹治7kl刊-曾遗履于该地,故人们在此建“夏履桥”以纪念大禹治水之功。
这个传说未必准确,但那时已有桥梁的事实不可否认,在河姆渡遗址地发现的7000年前的干栏式建筑即可佐证。
这种干栏式建筑跨越水面,应为干栏式木桥。
远古木桥中有文字记载的是百官桥。
百官桥又名舜桥。
六朝方志中的《会稽地志》载:“舜桥,舜避丹朱于此,百官候之,故亦名百官桥。
”它传诵了一个“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故事。
后来,历代都把百官桥叫做舜桥并称其为“天下第一桥”。
春秋越王桥春秋战国时期,会稽是越国的国都。
2000多年前,越国被吴国战败,越王勾践屈当奴仆,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打败吴国。
绍兴建有很多与越王勾践有关的桥。
例如:上虞的炼剑桥,是以勾践在此练剑而名,纺车桥,因勾践夫人亲自纺绩而名。
再如城东的灵汜桥,《舆地志》载:“山阴城东有桥名灵汜,吴越春秋勾践领功于此。
”此桥在明、清绍兴志书中多次记载,清乾隆时尚存。
还有诸暨的千秋桥、万岁桥,明代骆文礼《千秋桥记》:“俗传勾践隐居句乘山,嗣君率众朝觐,即命架桥二所,日千秋、日万岁。
”当时青铜冶铸业已较为发达,开采和雕琢石料的能力增强,出现了用石柱,石粱,石拱面等石料构筑的石梁桥。
秦代东湖秦桥相传秦始皇巡视大越时放马于绕门山,后来人们为纪念始皇这一盛举,在今天的东湖上建造了秦桥。
饶有趣味的是,此桥上竟然题有一副耐人寻味的对联:“闻木樨香乎?知游鱼乐否?”这副对联涉及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典故。
一是木樨香之典。
《罗湖野录》记载:“黄鲁直从晦堂和尚游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
晦堂日:‘吾无隐,闻木125—达129里,约为当今杭州西湖的30倍。
偌大的鉴湖必须要有泄水设施,于是,中国最早的闸桥产生了。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时“沿湖开水门69所,下溉田万顷,北泻长江”。
古桥的作文

古桥的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古桥的作文古桥的作文(通用2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书法小故事:王羲之题扇——绍兴题扇桥与躲婆弄来历

书法小故事:王羲之题扇——绍兴题扇桥与躲婆弄来历第一篇:书法小故事:王羲之题扇——绍兴题扇桥与躲婆弄来历书法小故事:王羲之题扇——绍兴题扇桥与躲婆弄来历江南地方,水秀山青,人杰地灵,流传许多人文掌故,民间故事千古传承。
话说,在浙江绍兴有一座桥,名叫题扇桥,还有一条弄堂叫躲婆弄,诉说由来,这可是大有来历,据说这与中国历史上最著的大书法王羲之渊源颇深,具体故事,且听我一一讲来。
大家都是知道,南方的天气潮湿,经常是阴天多雨。
据说,有一天,王羲之正走在当地一座小桥上,看见一位老太太在卖六角竹扇,看那竹扇有些发霉,尽管价格很低却仍无人问津,老太太愁眉苦脸,王羲之看着可怜,决定帮下老太太,就问她:老婆婆,生意如何啊?“客官真会说笑,你看这些发霉的竹扇,有谁会要啊,今天一把都没卖出去,这样下去,家里都没米下锅了……”老太太无奈地说道。
“没关系,我教你个办法,保证你的竹扇能卖个好价钱。
”说完,王羲之提笔便在老太太竹扇上写了一些字。
“别,弄脏了,就没人买了!”老太太急忙阻拦道。
“您别着急,我写上字的扇子,你只管吆喝王羲之题扇,每扇百文,概不还价!” 老太太半信半疑地喊了起来……突然就引来了一大群人争相购买,一大一会,所以题过字的竹扇一抢而光。
第二天,老太太又背了一些竹扇坐在桥头,专等王羲之来,求他题字,羲之心想:昨日本想帮你一小忙,今日却还想用我的字来赚钱。
但他也没办法,只得又在老太太的竹扇上写了几个字,竹扇又卖了个好价钱,很快卖光了……打那以后,老太太就经常在桥头等王羲之,为了怕老太太再让他题字,王羲之远远地避开,穿过旁边一条小巷子走掉。
从那以后,这条小巷就被称为“躲婆弄”,而那座桥也成了著名的题扇桥。
素材来源于浙江民间故事,由去哪学整理发布,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篇:王羲之题扇文言文翻译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王羲之题扇文言文翻译,供大家阅读原文: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
越城区桥集锦

1八字桥位于市区八士桥直街,南临东双桥,北与广宁桥毗邻。
宋嘉泰《会稽志》记有:“八字桥在府城东南,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又有一说,该桥名八士桥,据传,桥系当时八位信士出资而建,故得此名。
、桥系梁式石桥,筑于三河汇合处,兼跨三河,与三条道路相衔接。
主桥东西走向,横跨稽山何,桥面长5.50米,桥面宽3.10米,桥高5.75米,孔高4.15米,跨径4.80米。
桥南落坡有纤道,但未穿过主孔。
桥主孔西边桥墩第五根墩柱上有刻“时宝佑丙辰仲冬吉日建”。
桥东端折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南置14级石台阶,长18.45米;桥西端向西、南两个方向落坡,西置17级石台阶,长22.70米,南置18级石台阶,长15.80米。
南端南落坡垮断河头。
东端南落坡与西端南落坡,相对成八字。
两南落坡下各设有桥洞,一桥成三桥。
八字桥布局合理,建造稳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沿河民宅粉墙黛瓦,鳞次栉比,保存较为完整南北百米之遥有东双桥,广宁桥与其相互烘云托月,更显古风依依。
桥建于宋嘉年前。
宋宝佑丙辰(1256)重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曾重修。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题扇桥位于市区东北角,昌安门附近戒珠寺旁。
宋嘉泰《会稽志》载:“题扇桥,在蕺山下,王右军为老姥题六角竹扇,人競买之。
”清《康熙会稽志》云:“题扇桥因右军遇老妪题扇,故名。
”系东西跨向单孔半圆形石拱桥。
桥面长3.80米,桥面净宽4.30米,桥东置19级台阶,长7.20米,桥西置19级台阶,长8.30米。
桥高4.70米,拱高3.50米,桥跨径5.90米。
桥面及石台阶两边置实体石栏板,间隔望柱,望柱高1米,上端雕刻覆莲,其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桥上有龙门石刻。
桥面、栏板与拱券几乎是同一圆心的圆弧,为绍兴石拱桥中所少见。
桥上原有石灯杆一根。
旧时,桥旁小屋住着照管天灯的人,桥上灯光为路人照见石路,也防行驶在夜色中的船只不慎撞上石桥。
绍兴桥文化

绍兴桥文化绍兴桥文化十五年前曾匆忙到过绍兴,那时走马观花只看过大禹陵和兰亭,对绍兴的街道也是乘车穿城而过,对一个过客,而且是匆忙的过客,绍兴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印像,仅仅把他当作众多的普通江南水乡中的一员。
十五年后的今天,我携亲朋好友慕名专程赴绍兴作深度自由游。
慕名绍兴,不是因为鲁迅的百草园,也不是冲着孔乙己的茴香豆,更不是想品尝咸亨酒店的女儿红,而是要感受这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零距离接触那灿若繁星、千姿百态的众多古桥,深刻领略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桥文化。
绍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水秀丽,人杰地灵。
他不仅是江南著名的水乡,而且是江南最负盛名的桥乡。
绍兴古称越国,境内水道纵横,湖泊密布,有水乡水城之誉。
由于绍兴家家临水、户户邻桥,所以其间石桥连街接巷,形成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镇,无桥不成村,无桥不成路。
若说水道是绍兴的血脉,桥却是这座城市的骨!当我们乘船来往穿梭于各桥洞之间,仿佛有一种进入时光隧道的意韵;桥头高耸,石阶层递,当我们拾级而登之时,耳边依稀回荡起深沉的历史音韵。
每一座古桥,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都有着一段精美的传说和故事。
绍兴自古多桥,有诗为证:“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
据清光绪年间(1893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其造型优美多姿,各具特色。
它们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古朴典雅,可称得上是建筑艺术的杰作。
其桥梁密度也堪称世界之最,是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的45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也是国内著名水乡苏州的2倍(清末时期)。
现在随着绍兴城市扩容,桥梁更是量多面广,据1993年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
在绍兴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种、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在全市现存的604座古桥中,宋以前古桥有13座,明以前古桥有41座,清代有550座。
绍兴古桥具有的环境布局美、结构装饰美和桥楹诗文美,构成了特有的水乡交通景观,也沉淀出厚重的历史桥文化。
绍兴古桥:城市灵魂与文化之美

文
统计。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 桥梁 229 座,平均每 0.0231 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
化
之 撰
美文 杜 思 源
/
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 45 倍,为清末时 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 2 倍。城内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谓之“桥 乡”“桥都”乃是名至实归。 据 1993 年底统计全市有桥 10610 座,故有“万 桥市”的美誉。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据专家考证,绍兴是 目前我国国内古桥保存数量最多、桥型系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为国 内其它地区所极其罕见的,从小江小河木桥到石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 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再到跨入当今世 界先进拱圈结构的准悬链线石拱桥,甚至还有一种拱梁结合的多孔桥型(图
绍兴古城之美,美在古桥遗存遍布,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走在古 城内,家家临水,户户邻桥,宛如一座水上之城。随处可见的是那一幅幅以 河为畔、枕桥而居的诗意画面,依水而居,水桥相依。一座城市,因水而灵动, 因桥而闻名,也成为绍兴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灵魂”,美不胜收,令人流 连忘返。据专家考证,绍兴是目前我国国内古桥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桥型
1),构成了一个极完整的古桥系列,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发展、演化的一个缩
影。据统计,在绍兴全市现存的 604 座古桥中,有宋以前古桥 13 座,明以前
7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桥 41 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桥 550 座,可以说绍兴是中国古桥种类之集大成者, 堪称“中国桥梁博物馆”。
绍兴因桥而名,在于古桥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底蕴深厚,堪称绍兴这座城市文化的“文 脉印记”和“基因密码”。绍兴自古东南形胜,文化昌盛,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唐诗之路” 的必经之地,历史上无数的名人墨客为稽山鉴水留下了诗画传奇和经典故事,其中大量与 桥有关。咏桥诗、桥楹联、桥谚民俗等数不胜数。如曾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的唐代诗 人元稹(779-813),在《寄乐天》云:“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 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写的就是《嘉泰会稽志》记载绍兴城内最早的桥“灵汜桥”。 南宋陆游(1125-1210)在他留下的 9000 多首诗歌中有百余首是咏桥诗,涉及 30 多座绍兴 古桥,如《五云桥》中“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即事》中“柳桥东岸倚 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等千古佳句。我国著名古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教授曾经写过许多 桥诗,如他在《越州吟》“玉带垂虹看出水,酒旗招殿舞斜阳,越州佳处无人会,那得桥 乡兼醉乡。”作者还自注:“余谓水乡桥乡醉乡兰乡,唯绍兴得之。”可见绍兴古桥文化 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