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
1.1.复测技术方案

目录1 概况 (1)2 控制网复测执行的技术标准 (1)3 控制网复测采用的方法及精度 (2)3.1 CPI、CPII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2)3.2 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2)4 控制网复测使用的仪器和人员组成 (3)4.1 拟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 (3)4.2 主要的测量人员组成 (3)5 CPI、CPII控制网复测实施 (3)5.1 外业观测 (3)5.1.1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5.1.2 GPS测量网形设计 (4)5.2 与相邻标段联测贯通控制情况 (5)5.3 GPS观测设站 (6)5.4 GPS数据处理 (7)5.4.1 GPS网平差计算 (8)6 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 (10)6.1 外业观测 (10)6.1.1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0)6.1.2 观测方式 (11)6.1.3 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11)6.1.4 设置测站 (11)6.1.5 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 (11)6.1.6 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 (12)6.2 与相邻标段联测贯通控制情况 (12)6.3 内业计算 (13)6.3.1 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13)6.3.2 水准基点间高差计算 (13)7 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7.1 复测网的精度分析 (14)7.2 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 (14)8 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15)9 上交成果 (15)附件A: 复测坐标成果及其与原测坐标较差统计表 (17)附件B: 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统计表 (18)附件C:水准测量测段高差及精度计算表 (19)附件D:相邻水准基点间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对照表 (20)附件E:相邻水准基点间复测高程与原测高程对照表 (21)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江西段)Ⅰ标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1概况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江西段)Ⅰ标由中铁十五局承担施工任务,本标段起点里程为DK293+500,终点里程为DK365+430,线路正线设计全长72.612Km(含长短链681.856m)。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1 工程概况 (1)2 原网资料 (2)2.1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交桩资料 (2)2.2控制点状态 (3)2.3控制点与线路主线相对关系 (3)3 复测技术依据 (5)4控制网复测采用的方法及精度 (6)4.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6)4.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6)5控制网复测的仪器、人员及计划安排 (7)5.1控制网复测计划 (7)5.2主要的测量人员组成 (7)5.3拟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 (8)6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 (9)6.1外业观测 (9)6.2 GPS数据处理 (12)6.3 GPS网平差计算 (13)7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 (15)7.1水准外业观测 (17)7.2内业计算 (19)8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20)8.1复测网的精度分析 (20)8.2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20)9复测需提交的成果资料 (21)东莞长安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路基桥涵工程(第1合同段)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呈东北-西南走向,起于机荷高速黄鹤收费站,顺接机荷高速,路线向西依次上跨广深高速、鹤洲收费站、机场南路、G107国道,止于狮子山南侧,连接机场互通。
路线起终点:主线设计起点K0+000位于机荷高速黄鹤收费站(K0+000=机荷高速JHK1+865),顺接机荷高速;终点位于狮子山南侧,终点K2+254。
路线沿途跨越的河涌主要有九围河、钟屋排洪渠。
项目设计路线及既有地貌示意图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圳段二期路基桥涵工程(第1合同段)设计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00Km/h。
全线共设特大桥2180.3m/1座,起讫桩号K0+064.632(ZK0+064.632)~K2+246.492(ZK2+243.292)。
匝道桥4894.3m/8座,新建涵洞2道,接长利用涵洞7道,新建发卡站1处,改造扩建收费站1处,拆除收费站1处,路基填方20.02万m3,路基挖方8.598万m3。
某核电厂首级控制网复测与成果分析

作者 简 介 : 志 勇 (9 5), , 北 泊 头 人 , 北 工 程 技 术 高 等 专 科学 校讲 师 。 曹 1 7一 男 河 河
第 2期
曹 志勇 等 : 核 电厂 首级 控 制 网复 测 与 成 果 分 析 某
6 5
行, 最后 按菲列 罗 公式 评定 测角 精度 口 , 表 1 ]见 。
21年 6 0 2 第’ 月 0 期
J UR A FH 程 1 N 术 E R N 专DT c 学 艰兰 兰 O 河 北O E E G N 高 I G A 科 学 ! Nl 工 B 技 I E 等 N E H 校 E N ,
Jn21 u.00 N
本 次复测 利 用两 已知 点 作为 已知 方 向推算 出 A0 3的坐标 , 过计 算和业 主 提供 的现 场施 工 影 响情况 , 经 说 明 A0 3可 能 移 位 , 因此 以重 新 计 算 的 A0 3的 坐标 和 2 0 0 8年 8月 首 测 平 差 的 A0 6的坐 标 为起 算 数 据 ( 9 4年北京 坐标 系) 15 。本 次高 程复测利用 的 已知高 程控制 点 为二等水 准点 B ( 9 5国家 高程基准 ) M2 1 8 。
由 表 1可 以 看 出 , 项 观 测 误 差 其 最 大 值 均 在 各
表 1 水 平 角 观 测 精度 与规 范 规 定 限 差 比较
规 范规 定 的 限差 之 内 , 全满 足 角 度 观测 精 度 的要 完
求。
2 12 距 离 复 测 ..
在 首 级 控 对
中图 分 类号 : 2 P2 1 文献标识码 : A
1 概 况
某核 电厂 厂 区 首级 控 制测 量 的 GP S网首 测 工 作 于 20 0 8年 9月 已经 完成 , 照 安 排 , 级 控制 网第 二 阶段 按 首 的复测工作 于 2 0 0 9年 3月进 行 。 测 目的 主要是 检查在 A 复 0 1 核 电工 程爆 破 、 开挖 等现 场施 工影 响 下控 制 网点 是 否有 变动 , 控制 网 内各 点 间的相对关 系是 否变化 。此时 , 主厂 区“ 四通一平 ” 工程 已经 结束 , 场地形较 为平坦 , 现场 现 但
桥梁首级GPS控制网测量及数据处理

桥梁首级GPS控制网测量及数据处理[摘要]本文结合桥梁工程实例,介绍了桥梁首级GPS控制网的设计方案及控制点埋设方式,较详细论述了桥梁首级GPS控制网测量过程及数据的处理,对测量成果进行了精度分析,给同类工程带来较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GPS控制网设计测量数据处理精度分析桥梁是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桥梁首级控制网是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的精度和准确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桥梁建设的成败。
如果首级控制网的质量不好将会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因此,桥梁的首级控制网在桥梁建设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实例,就桥梁首级GPS 控制网测量及数据处理进行相关研究。
1首级GPS控制网的设计方案某桥梁工程,主桥长813m,主塔高114m,主桥为双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1.1首级控制网设计思路首级GPS控制网布设方案从初步设计、精度估算,优化设计,均通过严格审查,GPS网的设计思路如下:由于主桥两段控制点距离较短均小于1km,首级GPS控制网的平均基线长度为6km,其中,最长基线长度约为20.4km,最短基线长度为0.6km。
整个首级控制网的平均距离小于B级GPS控制网的平均距离50km。
但考虑大桥施工放样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大桥首级GPS控制网的平面测量观测等级按B级观测精度执行。
1.2首级GPS控制网基本精度等级GPS网点位中误差限差取±20mm。
基本精度按相邻点间弦长标准δ衡量。
首级GPS网标准差限差指标为:式中δ为标准差,a为固定误差5;b为比例误差系数,取10-6;d为相邻点间距。
网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优于1/120000(参照《城市测量规范》2.1.9中二等三角网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技术要求)。
1.3已知控制点的选择考虑到本次控制网的要求观测精度为B级,测区附近高等级控制点GJ10,GJ14,GJ19均为基本点(等级为C级),因此在平面控制测量前对已知控制点进行了检测,检测使用双频GPS接收机对已知控制点间的基线进行测量,其结果与坐标反算的边长进行了比较。
高速公路首级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XX高速公路XX段XX合同段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报告编制:复核:审核:二零一四年九月十日目录一、工程概述 (1)二、测量标准及依据 (1)三、测量时间 (1)四、测量控制网坐标系统 (1)五、测量范围 (2)六、测量人员配置 (2)七、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3)八、测量控制网网型布置 (3)(一)、平面控制网网型布置 (3)(二)、高程控制网网型布置 (4)九、测量控制网技术精度指标 (5)(一)、平面控制网控制测量技术指标 (5)(二)、高程控制网控制测量技术指标 (8)Ⅰ、几何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8)Ⅱ、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指标 (9)十、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 (10)(一)、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原理 (10)(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精度分析 (11)(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法与四等水准测量的限差值比较论证 (12)十一、内业数据处理与结论 (14)(一)、平面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要求 (14)(二)、平面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成果及结论 (14)(三)、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要求 (15)(四)、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成果及结论 (15)(五)、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内业数据处理 (17)十二、首级控制网成果表 (18)十三、附件 (21)(一)、二航局测量中心测量资质证书 (21)(二)、人员资质证书 (21)(三)、仪器鉴定证书 (21)(四)、GPS内业解算报告 (22)(五)、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手簿 (22)一、工程概述本合同段起点(桩号YKXXXXX,ZKXXXX),与A1合同段终点顺接,位于XXXX隧道内,路线由南向北,经XXX,穿XXX隧道,后沿XX左侧布线,经XX,穿XX隧道,终点位于XXXXX村(桩号YK72+760,ZK72+733.753),路线全长8.330933公里(以右线计,其中:YK69+180.079=K69+186.646里程减短6.567米)。
首级控制网复测方案09

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编制:报送日期: ****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述二、控制网复测2.1、平面控制网复测2.1.1、复测方法2.1.2、复测等级的确定及主要技术要求2.1.3、作业要点2.1.4、数据处理2.1.5、基线处理2.2、高程控制网复测2.2.1、复测方法2.2.2、复测精度等级2.2.3、外业实施2.2.4、数据处理三、测量成果整理上报**** 工程首级控制网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根据《招标文件》等有关资料的要求,我部从进场后立即组织人员、设备,制定复测方案。
控制网复测人员及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组员:控制网复测仪器:中海达HDV8双频GPS接收机(精度为:静态测量,平面 1mm+1ppm ;垂直20mm+1ppm)三台套;级水准仪(精度:0.3mm)一台。
DS1所用的仪器按规定进行鉴定合格,全部在鉴定期内。
二、控制网复测我部根据业主提供控制点资料拟对进G1、G2与G5、三点组成网形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复测。
复测网示意图如下:2.1平面控制网复测平面控制网复测时按上图所示的由G1、G2与G5三个控制点组成的控制网进行复测.2.1.1复测方法按照《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有关条款规定,复测方法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模式。
按“由独立基线组成三边形”的原则来确定观测方法。
观测时,用三台GPS接收机。
观测计划如下:G1、G2与G5设站同步观测1个时段,观测时间安排在白天进行,时段观测60分钟以上。
2.1.2复测等级的确定及主要技术要求复测时采用《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一级GPS 测量等级。
其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2.1.3作业要点复测前,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依据星历预报表制定作业计划,选择PDOP值较小、卫星方位分布合理且卫星数较多的时段来观测。
观测人员必须按照GPS接收机操作手册的规定进行观测作业,观测时防止人员或其它物体触动天线或遮挡信号,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随时注意卫星信号和信息的存储情况。
控制网复测技术的方案

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GPS 平面控制网采用 GPS 商业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处理;基线处理时删除观测条件差的时段和观测条件差的卫星不让其参与平差。
( 2 )、 CP Ⅰ控制网的平差基线解算完成后 , 首先在 WGS-84 椭球下以设计院 CP Ⅰ网平差时采用的中央子午线为106o15′,投影面高程为 320m 。
进行 CP Ⅰ控制网的无约束平差,检查 GPS 基线向量网本身的内符合精度,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
然后采用 CPI 控制点作为已知点对复测的 CP Ⅰ控制网进行整网约束平差。
约束平差后,得到 CP Ⅰ控制网 WGS84 地心坐标及在中央子午线 116 ° 15 ′和 320m 高程投影面的高斯投影平面坐标。
( 3 )、 CP Ⅱ控制网平差CP Ⅱ控制网附合到 CP Ⅰ上,以复测后确认精度可靠的 CP Ⅰ设计坐标为起算数据对 CP Ⅱ控制网进行约束平差。
10.2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计算时,取符合规范要求的往返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
采用南方平差易软件对本标段水准网点进行平差计算,并进行各段高差比较。
11 .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11.1 CP Ⅰ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根据 CP Ⅰ复测网的同步环、异步环、重复基线差、坐标点位精度的统计,首先确认 CP Ⅰ复测网精度满足 C 级 GPS 网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CP Ⅰ控制点复测坐标与原测坐标的比较,当 CP Ⅰ控制点的复测满足 X 、 Y 坐标差值不大于± 20mm 时,认为设计单位所交 CP Ⅰ控制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
11.2 CP Ⅱ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根据 CP Ⅱ复测网的同步环、异步环、坐标点位精度的统计,首先确认 CP Ⅱ复测网精度满足 C 级 GPS 网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CP Ⅱ控制点复测坐标与原测坐标的比较。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未对 CP Ⅱ控制点采用 GPS 复测的限差进行具体规定,按从严原则及专家评审意见, CP Ⅱ控制点的复测 X 、 Y 坐标差值的限差取±20mm 。
郑西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及构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技术方案(doc)

郑西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及构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技术方案目录一、概述 (1)(一)方案编制依据 (1)(二)工作范围 (1)(三)工作内容 (1)二、工程概况 (2)(一)概况 (2)(二)自然特征与地质概况 (2)1.沿线地形、地貌 (2)2.工程地质 (3)三、方案编制技术依据 (5)四、精密测量控制网的复测 (6)(一)既有精密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复测过程 (6)1.CPⅠ、CPⅡ平面控制网及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 (7)2.轨道控制网(CPⅢ)的施测 (8)(二)复测工作内容 (8)(三)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 (9)(四)各等级控制网桩橛的普查与埋设 (10)1.控制网桩点的完整性普查 (10)2.控制网桩点补设、埋设原则 (10)3.控制网桩点补设选点及埋石 (11)4.加密CPⅡ点的选点、埋设 (13)(五)CPⅠ、CPⅡ网的复测及加密CPⅡ网点的测量 (14)1.仪器选用 (14)2.观测要求 (14)3.数据处理 (15)4.复测成果分析 (17)(六)线路水准基点高程控制网复测 (18)1仪器选用 (18)2.施测技术要求 (19)3.数据处理 (20)4复测成果分析 (21)(七)CPⅢ轨道控制网复测 (21)1.CPⅢ平面控制网复测 (22)2.CPⅢ高程控制网复测 (26)3.大跨度连续梁段CPⅢ测量及成果利用 (30)4.CPⅢ点号修改 (32)5.适用于Amberg和GEDO轨检小车的数据提交 (33)(八)复测频次 (33)(九)复测工作量 (34)五、构筑物沉降变形监测 (34)(一)概述 (34)(二)沉降变形监测工作内容 (35)(三)沉降变形监测工作网及沉降变形监测点建立及维护 (35)1.基准点的布设 (35)2.沉降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36)3.监测工作网及沉降变形监测点维护 (41)(四)沉降变形监测网的测量 (41)1.主要技术要求 (41)2.施测仪器选用 (42)3.路基段及路桥等过渡段沉降变形监测点测量 (43)4.桥梁段沉降变形监测点测量 (43)5.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4)(五)沉降变形观测数据的整理、入库、评估 (45)1.文件管理与格式要求 (45)2.外业数据整理 (45)3数据整理及入库 (46)4.沉降变形评估 (46)(六).沉降变形监测频率 (48)(七)沉降变形监测计划工作量 (49)六、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52)(一)质量管理模式 (52)(二)质量管理措施 (52)(三)优化资源配置 (53)(四)质量保证模式 (53)七、生产组织实施方案 (53)(一)人员配置 (53)(二)软、硬件配置 (54)(三)工期计划 (55)(四)工作开展的建议 (58)八、安全生产策划 (58)(一)项目特点 (58)(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 (59)(三)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59)(四)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具体安全规定 (59)(五)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应急工作机制 (60)(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奖罚措施 (60)九、应提交的成果资料 (61)(一)技术设计书 (61)(二) 各等级平面控制网测量与复测资料 (61)(三) 各等级高程控制网测量与复测资料 (61)(四)沉降变形监测成果资料 (62)(五)复测及沉降变形监测成果报告 (62)郑西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及构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一、概述高速铁路是由性质迥异的构筑物(桥、隧、涵、路基等)和轨道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刚度均匀的线路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1 工程概况 (1)2 原网资料 (2)2.1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交桩资料 (2)2.2控制点状态 (3)2.3控制点与线路主线相对关系 (3)3 复测技术依据 (5)4控制网复测采用的方法及精度 (6)4.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6)4.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6)5控制网复测的仪器、人员及计划安排 (7)5.1控制网复测计划 (7)5.2主要的测量人员组成 (7)5.3拟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 (8)6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 (9)6.1外业观测 (9)6.2 GPS数据处理 (12)6.3 GPS网平差计算 (13)7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 (15)7.1水准外业观测 (17)7.2内业计算 (19)8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20)8.1复测网的精度分析 (20)8.2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20)9复测需提交的成果资料 (21)东莞长安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路基桥涵工程(第1合同段)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呈东北-西南走向,起于机荷高速黄鹤收费站,顺接机荷高速,路线向西依次上跨广深高速、鹤洲收费站、机场南路、G107国道,止于狮子山南侧,连接机场互通。
路线起终点:主线设计起点K0+000位于机荷高速黄鹤收费站(K0+000=机荷高速JHK1+865),顺接机荷高速;终点位于狮子山南侧,终点K2+254。
路线沿途跨越的河涌主要有九围河、钟屋排洪渠。
项目设计路线及既有地貌示意图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圳段二期路基桥涵工程(第1合同段)设计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00Km/h。
全线共设特大桥2180.3m/1座,起讫桩号K0+064.632(ZK0+064.632)~K2+246.492(ZK2+243.292)。
匝道桥4894.3m/8座,新建涵洞2道,接长利用涵洞7道,新建发卡站1处,改造扩建收费站1处,拆除收费站1处,路基填方20.02万m3,路基挖方8.598万m3。
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2 原网资料2017年02月23日,由深圳市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主持,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各自委派代表参加,在现场进行了有关本合同段施工首级控制网定测后的第一次交接桩工作。
2.1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交桩资料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共交付平面兼高程控制点8个,独立平面控制点4个,独立高程控制点1个,成果资料见表2.1。
平面控制网为三等GPS网,采用深圳市独立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地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中央子午线经度114°00′,高程投影面0m。
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56黄海高程系。
表2.1 控制网交桩成果表序号点名标石类型X坐标Y坐标高程备注1 IV01 道钉刻框30087.879 94898.157 41.9798 三等GPS、三等水准2 IV02 道钉刻框29670.445 94795.971 三等GPS3 IV03 道钉刻框29528.518 94419.219 28.8215 三等GPS、三等水准4 IV04 道钉刻框29172.178 94117.059 16.4211 三等GPS、三等水准5 IV05 楼面桩28576.148 94004.385 三等GPS6 IV06 楼面桩28318.756 93731.481 三等GPS7 IV07 道钉刻框28046.448 93925.367 17.427 三等GPS、三等水准8 IV08 楼面桩27548.335 93242.309 三等GPS9 IV15 道钉刻框30954.131 95052.534 30.9493 三等GPS、三等水准10 IV16 道钉刻框31754.350 95045.194 32.3068 三等GPS、三等水准11 BM01 道钉刻框7.1406 三等水准12 JM44 道钉刻框28673.063 95232.410 16.8694 三等GPS、三等水准13 JM45 道钉刻框29083.556 93869.120 9.0609 三等GPS、三等水准说明: 本表坐标系统为深圳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 -东莞长安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路基桥涵工程(第1合同段)2.2控制点状态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共计交桩13个。
经现场交桩踏勘,所有控制点均保存完好,稳固可靠。
2.3控制点与线路主线相对关系所有交桩控制点与线路主线距离较为理想,可作为施工控制网用于实际测量放样作业。
控制点与线路主线相对关系见图2.1。
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的规定,组织对所交接的线路平面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测。
为了保证控制网复测顺利进行,确保复测成果的质量,制定本复测方案。
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图2.1 控制点与线路主线相对关系图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 -东莞长安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路基桥涵工程(第1合同段)3 复测技术依据本标段控制网复测方案编制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及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5)《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6)《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7)东莞长安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工程(SJ1合同段)——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控制点成果表(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016年6月)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6 -4控制网复测采用的方法及精度4.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本标段控制网的复测方法与原测相同,采用GPS 测量方法施测,三等GPS 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 三等GPS 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控制网等级平均边长 固定误差a 比例误差b 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 约束平差后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 三等 4.5km ≤10mm ≤5mm/km 1/150 000 1/70 0004.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方法与原测相同,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施工复测采用水准测量,检测相邻线路水准基点间的高差,测量等级为三等水准。
三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的规定。
表4.2 水准测量精度(mm ) 注:表中K 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R 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为km ,小于1km 时按1km 计。
L 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单位为km 。
山区指高程超过1km 或线路中最大高差超过400m 的地区。
水准测量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限 差高差不符值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测段、路线往返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 平原 山区 三等≤6mm K 8± K 14± L 12± L 15± R 20±东莞长安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路基桥涵工程(第1合同段)5控制网复测的仪器、人员及计划安排5.1控制网复测计划本项目部测量组计划4月26日至4月28日完成平面控制网外业数据采集;4月29日完成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4月29日至4月30日完成三等水准控制网外业数据采集,5月1日完成三等水准网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
5.2主要的测量人员组成根据工期和技术方案的要求,本次复测投入的主要测量人员及分工情况见表5.1,协助测量员若干。
表5.1 复测主要人员配备表序号姓名职称拟担任本次复测的工作1 吴海明工程师总负责2 李鹏程工程师技术指导3 孙大为工程师技术指导4 刘爽助理工程师平面复测负责5 王朝工程师高程复测负责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8 - 5.3拟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根据规范的相关要求,本次施工复测拟使用的主要测量仪器如表5.2所示,平面控制网采用GPS 静态测量方法,三等水准网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施测。
所有仪器均经由政府通过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仪器的标称精度以及技术状态均满足复测的要求。
表5.2 测量仪器与设备表 仪器名称型号 数量 标称精度 生产厂家 性能状态 GPS 接收机S86-2013 4台 ±(2.5mm+1ppm )(静态) 南方测绘 检测合格 电子水准仪DiNi03 1台 0.3mm/Km Trimble 检测合格 全站仪CX101 1台 2+2ppm 1" SOKKIA 检测合格 Gnss 数据处理软件/ 1套 / 南方测绘 / 高程平差软件CosaLEVEL V1.0 1套 / 武汉大学 / 交通车 / 2辆 / / /东莞长安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路基桥涵工程(第1合同段)6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6.1外业观测6.1.1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根据规范要求,三等GPS测量控制网施工复测外业测量严格按表6.1的技术要求执行。
表6.1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三等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5 观测时段长度(min)≥60 平均重复设站数≥2数据采样间隔(s)10~30 接收机类型双频或单频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 ≤66.1.2 GPS测量网形设计复测方法与原测相同,均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如图6.1所示。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0图6.1 GPS 网形示意图具体外业调度计划如下表所示:G P S 外业测量作业调度表(第一天)时段编号 观测时间 点名 点名点名点名仪器编号 仪器编号 仪器编号 仪器编号 一 9:00~ 10:30 IV08 IV07 IV06 IV05 南方1# 南方2# 南方3# 南方4# 二14:30~ 16:00IV06 IV05 IV04 IV03 南方3#南方4#南方1#南方2#东莞长安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路基桥涵工程(第1合同段)G P S外业测量作业调度表(第二天)时段编号观测时间点名点名点名点名仪器编号仪器编号仪器编号仪器编号一9:00~10:30IV04 IV03 IV02 IV01南方1# 南方2# 南方3# 南方4#二14:30~16:00IV02 IV01 IV15 IV16南方3# 南方4# 南方1# 南方2# G P S外业测量作业调度表(第三天)时段编号观测时间点名点名点名点名仪器编号仪器编号仪器编号仪器编号一9:00~10:30IV07 IV08 IV16 IV15南方1# 南方2# 南方3# 南方4#二14:30~16:00IV06 IV15 JM44 JM45南方3# 南方4# 南方1# 南方2# G P S外业测量作业调度表(第四天)时段编号观测时间点名点名点名点名仪器编号仪器编号仪器编号仪器编号一9:00~10:30JM44 JM45 IV06 IV04南方1# 南方2# 南方3# 南方4#6.1.3 GPS观测设站观测前,应对接收机进行预热和静置,同时应检查电池的容量、接收机的内存和可储存空间是否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