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分布系统规范

合集下载

无源分布系统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中国铁塔试行)

无源分布系统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中国铁塔试行)

无源分布系统多系统接入平台(P O I)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目录1规范性引用文件 (1)2定义 (1)3范围 (1)4设备类型和组网框图 (2)4.1设备类型 (2)4.2组网框图 (3)5电气性能指标定义与要求 (4)5.1电气性能指标定义 (4)5.2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5)6端口要求 (6)6.1信源端端口要求 (6)6.2天馈端端口要求 (7)6.3端口排列原则 (7)6.4多设备端口原则 (8)7监控要求 (8)7.1监控功能 (8)7.2监控指标 (8)8电气性能指标测试办法 (10)8.1插入损耗和带内波动 (10)8.2驻波比 (11)8.3端口(系统)隔离度 (12)8.4互调抑制 (12)8.5功率容量 (14)9内部设计及部件要求 (15)9.1不同系统合路 (16)9.2内部器件、电缆要求 (16)9.3机箱要求 (16)10工作环境与安装要求 (17)11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7)11.1标识 (18)11.2运输 (18)11.3贮存 (18)前言我国当前存在着GSM、CDMA2000、TD-SCDMA、WCDMA、TD-LTE、LTE FDD等多种无线通信网络制式,各无线通信系统分别工作在80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等多个公众无线通信频段上。

随着新技术发展,无线网络应用环境将更加复杂,一个运营商拥有多个制式、多段频率,一个覆盖区多系统、多网络、全频段共存的情况也将越来越多。

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均简称为“中国铁塔”)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无源分布系统相应技术规定和要求,为中国铁塔无源分布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要求是无源分布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无源分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无源分布系统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无源分布系统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无源分布系统室分天线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订后续的相关标准。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代维管理办法(2017年)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代维管理办法(2017年)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代维管理办法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维护部2017年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代维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1)第三章代维专业及工作内容 (3)第四章代维资质管理 (4)第一节代维单位资质管理 (4)第二节代维单位人员资质管理 (5)第五章代维采购管理 (6)第一节采购管理 (6)第二节合同管理 (6)第三节代维交接管理 (7)第六章代维日常管理 (7)第一节代维基础管理 (7)第二节生产流程管理 (8)第三节代维费用管理 (8)第四节代维安全生产管理 (8)第五节代维信息保密管理 (9)第七章代维质量与考核管理 (10)第一节代维质量管理 (10)第二节代维考核管理 (11)第三节代维退出管理 (12)第八章代维管理信息化手段建设 (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代维管理,落实站址设施日常维护,满足客户服务保障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代维是当前站址设施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结合自身的运营特点、资产状况、人员构成等实际情况,将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的常态化基础维护工作委托给有相应能力的维护单位承接,合理降低公司人工成本及维护费用。

第三条代维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健全制度、夯实基础、完善手段,逐步实现代维管理的“五统一”(统一标准、统一认证、统一采购、统一考核、统一系统),提升代维管理效率,把握对站址设施代维管理的主导权,建立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归属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维护部,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章代维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五条建立总部、省分公司、地市分公司维护部(以下简称维护部)三级代维管理体系,兼顾管理效率与质量,合理配置代维管理人员。

第六条各省分公司维护部配置1名专职代维管理人员(可另行配置1名兼职管理人员,形成A/B角,互为备份)。

第七条地市分公司代维管理人员建议按照“1+N”原则进行配置,其中地市分公司维护部配置1名专职代维管理人员;N为区域经理数量,由区域经理负责区域内代维现场管理工作。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资源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资源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资源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资源管理工作,构建并完善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管理工作标准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资源指公司所属的生产资源,即用于满足客户需求而提供的生产设施、设备、工具等有形实物,包括但不限于铁塔、室内分布系统及机房、电源、空调等配套设施设备以及备品备件和专业工具。

第三条资源管理工作要以资源的财务价值、使用价值和拓展价值等三类核心价值为牵引,结合单站核算及区域经理负责制等,实现资源资产管理一体化,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第二章资源管理的组织和职责第四条公司资源管理实行总部、省、地市分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各级建设维护部是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部门,全面负责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信息技术研究院是资源管理的系统和技术统一支撑部门。

第五条资源管理职责分工原则:集中管理、多方协同、分级落实。

第六条各级公司应建立建设维护部与同级相关部门的资源联动机制。

与财务部建立资源、资产的定期核查机制,保证资源信息符合“账、卡、实”一体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

财务部负责公司所有资产的价值管理,建设维护部负责资源类资产的实物管理。

第七条总部建设维护部的职责:1.构建公司资源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资源管理岗位和职责。

2.制定公司资源管理规范、办法及总体规划,指导、监督各省分公司资源管理工作,并建立定期统计、分析、通报和考核机制。

3.牵头资源管理平台规划、功能需求收集整理、流程制定、数据管控和应用推广。

第八条总部信息技术研究院的职责:1.制定资源相关的技术规范。

2.负责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和维护。

3.根据业务需求,做好系统功能开发工作;针对全网共性及重要的问题进行优化完善;支撑总部建设维护部做好系统应用、人员培训和资源数据质量管理等工作。

第九条省分公司职责:1.根据总部资源管理体系要求,设立资源管理岗位,配备专职人员,开展资源管理工作。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项目工程管理指导手册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项目工程管理指导手册

中国铁塔标准化建设管理丛书(4)新建室内分布系统项目工程管理指导手册(v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I建设维护部前言本丛书的编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建设管理,做到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打造技术最好、成本最低、项目管理能力最强、素质能力最高的专业队伍。

本手册明确了新建铁塔项目全过程的如下内容:✓三大管控(质量、进度、造价)中的进度、质量管控要点;✓六道工序(站址预规划、需求整合、选址、设计、施工、验收交付)中的流程、时限和工作要求。

✓四个专业角色(客户经理、选址人员、项目经理、维护人员)的分工与协同。

对于推行区域经理责任制的地市,可根据人员配置情况对四个专业角色进行人员分II工和复用,并满足各个专业角色的管理要求,区域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

本手册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本手册供建设维护序列人员参考III目录一、预规划阶段 (3)1.1、工作说明及责任分工 (3)1.2、预规划及预选点要求 (4)二、需求确认阶段 (8)2.1、工作说明及责任分工 (8)2.1.1、选点原则 (10)2.1.2、站点选点范围 (11)三、立项阶段 (12)3.1、工作说明及责任分工 (12)3.2、站点选点的注意事项 (13)四、设计阶段 (13)4.1、设计 (13)4.1.1、工作说明及责任分工 (13)4.1.2、施工设计阶段要求 (15)4.2、设计图纸审核 (17)4.2.1、工作说明及责任分工 (17)4.2.2、设计图纸会审重点 (18)五、施工阶段 (19)5.1、工作说明及责任分工 (19)5.2、工程质量关键点控制 (21)5.2.1、馈线布放关键质量控制 (21)5.2.2、无源器件安装关键质量控制 (24)15.2.3、天线安装关键质量控制 (29)5.2.4、配套电源接续关键质量控制 (32)5.3、资料收集 (35)六、验收、交付阶段 (39)6.1、预验收 (39)6.1.1、工作说明及责任分工 (39)6.1.2、预验收要求 (40)6.1.3、资料收集 (41)6.2、工程验收 (42)6.2.1、工作说明及责任分工 (42)6.2.2、工程初验要求 (43)6.2.3、资料收集 (45)6.3、工程交付 (46)6.3.1、工作说明及责任分工 (46)6.3.2、工程交付要求 (48)6.3.3、资料收集 (49)6.3.4、资料移交 (49)七、安全生产要求 (51)7.1、高空作业安全要求 (51)7.2、电梯井道作业安全要求 (52)7.3、临时用电安全要求 (54)7.4、防火的安全要求 (55)7.5、施工现场安全标识摆放示例 (57)7.6、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示例 (59)2八、附件(见下发文件) (60)341)提前获取政府主导的新规划重点区域信息。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代维管理体系概述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代维管理体系概述

代维管理体系概述一、代理管理目标为适应公司全面运营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规范制度、优化流程、保障资源、强化支撑,建立高效、规范的代维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代维管理能力,掌握对站址设施代维管理的主导权,充分调动代维厂家的积极性,建立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二、代维管理体系架构代维管理体系包括代维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资源配置、IT支撑等,代维管理体系架构如下所示:根据代维管理体系架构,制定相关代维管理的制度、流程、规范并组织实施,实现流程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常态化,从而推动代维管理体系的落地。

代维管理体系涵盖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一)代维管理办法代维管理办法是代维管理的纲领性制度,对整体代维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包括:代维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代维专业及工作内容、代维资质管理、代维采购管理、代维基础管理、代维生产流程管理、代维费用管理、代维安全生产管理、代维质量与考核管理、代维管理信息化手段建设、四位一体生产维护体系方案等。

(二)代维白皮书代维白皮书是代维工作内容与工作界面的指导性规范,包括维护专业范围、维护工作内容、维护方式(代维、自维)、工作周期,对可委托代维实施的工作进行明确。

(三)代维工作标准与质量规范代维工作标准与质量规范是代维作业标准与质量要求的指导性规范,包括:维护界面划分、代维日常工作要求、铁塔维护标准、机房及动力配套维护标准、室分系统维护标准、代维工作流程及关键控制点、代维工作质量指标。

(四)代维考核规范代维考核规范是对代维考核要求及考核结果应用的指导性规范,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流程、考核结果管理。

(五)代维交接指南代维交接指南是对新旧代维单位工作交接的指导性规范,包括:交接准备、交接实施、交接后核查、考核要求。

(六)代维单位星级评定方案代维星级评定方案是全面评估代维单位能力的指导性方案,包括:评定对象与周期、评定等级与标准、评定结果应用。

(七)代维管理IT系统使用手册代维管理IT系统使用手册是使用代维管理IT系统支撑功能的指导性文档。

铁塔公司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

铁塔公司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

合路器
定义
通过耦合器、功分器、合路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经由馈线将信号 尽可能平均地分配到每一付分散安装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低功率天 线上,从而实现室内信号的均匀分布,解决室内信号覆盖差的问题。
故障率低:由于系统主要由一系列无源器件组成,几乎不存在器件的
故障;
主要特点 系统容量大:无源电分布系统的容量主要由信号源的载频数决定。由
I
2.4.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 23 2.4.4 重点关注的内容 ................................................................. 25 2.5 交通枢纽 ....................................................................... 26 2.5.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 26 2.5.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 28 2.5.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 34 2.5.4 重点关注的内容 ................................................................. 36 2.6 地铁 ........................................................................... 37 2.6.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 37 2.6.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 38 2.6.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 41 2.6.4 重点关注的内容 ................................................................. 42 2.7 大型建筑物 ..................................................................... 44 2.7.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 44

多家运营商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

多家运营商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
式、 错误整定 、 下 达 继 电保 护 及 安 全 自动 装 置 定值 等 。
引 言
电 力 系 统 的 安 全 运 行 不 仅 关 系 到 电 网 供 电 的 稳 定 性 还
关 系到 和 电力 相 关 的 企 业 的 正 常运 转 。在 电 力 系统 运 行 过 程
1 . 4 电网事 故隐患

方案二 : 采 用 传 统 合 路 器进 行 合 路 。 由 于普 通 合 路 器 系统
之 间的 隔 离度 不 能 同 事 满足 7个 系统 . 因此 分布 系统 采 用 双
路, 一 路 是 电 信 CDMA、 联 通 WC DMA、 联通 F DD— L T E 合 为 一 路 : 另 一 路 是 移 动 DCS 1 8 0 0 、 TD— S CDMA、 T D— L T E 以 及 电 信

【 摘
红(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邵阳供电分公司, 湖南 邵阳 4 2 2 0 0 0 )
要】 在改革开放的深入之下 , 我国的社 会经济取得 了空前的发展 , 电力行业一直 处在 一种 快速发展阶段 , 在 电力企业 的生产活动中 , 电力
调度一直都担负着重要责任 , 调 度工 作 对于 电 网 的安 全、 稳定 、 优质 、 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 响, 因此 , 必 须 对 电网 运 行 危 险 点 进 行调 查 与 分 析 , 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 随 着 电力 行 业 的发 展 , 电网 结 构 的加 强 , 我 国 电力 系统 调 度运 行 事故 也 得 到 了 一定 程 度 的 降低 , 但是 , 由于 各 种 主观与客观因素的限制, 电力 系 统 的调 度还 存 在 着 一 些危 险点 , 本 文 就 针 对 这 些危 险点 进 行 深 入 的分 析 ,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QZTT 3004-2016 无源分布系统 无源器件检测规范

QZTT 3004-2016 无源分布系统 无源器件检测规范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T 3004—2016代替Q/ZTT 1003.3—2014无源分布系统无源器件检测规范Passive Distribution System Passive Components Test Specification版本号:V2.02016 - 02 - 15发布2016 - 02 - 15实施目次前言 (I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插入损耗I NSERTION L OSS (2)3.2电压驻波比V OLTAGE S TANDING-WAVE R ATIO (VSWR) (2)3.3带内波动(纹波)I NBAND R IPPLE (2)3.4耦合度C OUPLING D EGREE (2)3.5功率容量P OWER C APACITY (2)3.6无源互调P ASSIVE I NTERMODULATION (2)4检测项目 (2)4.1功分器 (2)4.2耦合器 (3)4.33D B电桥 (3)4.4衰减器(选做) (4)4.5负载 (4)5基本测试环境 (5)5.1常规测试条件 (5)5.2极限测试条件 (5)5.3不确定度及判断依据 (5)6电气性能检测要求 (5)6.1功分器 (5)6.1.1网络分析仪校准 (5)6.1.2插入损耗和带内波动 (7)6.1.3输入端口驻波比 (8)6.1.4输入端口反射互调 (8)6.2耦合器 (9)6.2.1耦合度偏差 (9)6.2.2插入损耗及带内波动 (10)6.2.3驻波比 (11)6.2.4隔离度 (11)6.2.5输入口反射互调 (12)6.33D B电桥 (13)6.3.1插入损耗和带内波动 (13)6.3.2驻波比 (14)6.3.3隔离度 (15)6.3.4反射互调 (16)6.4衰减器 (17)6.4.1衰减度误差和带内波动 (17)6.4.2驻波比 (18)6.4.3输入端口反射互调 (18)6.5负载 (19)6.5.1驻波比 (19)6.5.2反射互调 (20)6.6功率容量检测要求 (21)7工艺和材料简易检测方法 (22)8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要求 (23)8.1高温试验 (24)8.2低温试验 (25)8.3振动试验 (25)8.4恒定湿热试验(选做) (25)8.5盐雾试验(选做) (26)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测量设备要求 (27)A.1试验负载 (27)A.2矢量网络分析仪 (27)A.3校准 (27)A.4电缆标准测试件 (27)A.5互调测试仪 (27)A.6高低湿温箱 (28)A.7调温调湿箱 (28)A.8振动试验台 (28)A.9盐雾试验箱 (28)前言本标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均简称为“中国铁塔”)的实际情况,细化和明确了无源分布系统无源器件的检测规范,满足多系统共享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需求,并为入网检测和无源分布系统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分布系统验收规范(试行)2016-3-9发布2016-3-9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 总则 (3)2 验收依据及范围 (3)2.1 验收依据 (3)2.2 验收内容和范围 (4)3 内部验收 (4)3.1 验收条件 (4)3.2 验收组织 (5)3.3 验收流程 (5)3.4 竣工技术文件编制 (5)3.5 内部验收测试 (6)3.6 内部验收证书签署 (7)4 交付验收 (7)4.1 验收条件 (7)4.2 验收组织 (7)4.3 验收流程 (8)4.4 交付验收测试 (8)4.5 签署交付验收证书 (12)5 附则 (12)附件 (12)1 总则1.1本规范的编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规范验收要求,满足分布系统工程(含楼宇类及隧道类)的验收需要,规范验收流程和验收内容。

1.2本规范是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交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新建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

扩建和改建工程参照执行。

1.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分布系统工程(含楼宇类及隧道类)的验收,以及原有分布系统工程的扩建、改建。

1.4本规范明确了关于分布系统工程验收的内容:验收的原则及依据、验收的内容及范围、验收的组织流程及报告内容、各部分工程的验收要求。

1.5分布系统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及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执行。

1.6施工单位自主制定的设备安装工艺等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要求,其技术规定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出现矛盾时应以本规范为准。

1.7本规范所列的各项测试,其相关测试方法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1.8本规范未尽事宜参照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

若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办理。

1.9当客户需求与本规范存在差异时,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准。

1.10本规范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维护部颁布,适用于各级分公司建设单位。

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和修改权归属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2 验收依据及范围2.1验收依据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邮电部、原信息产业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有关文件;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YD5191-2009;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和国标《电磁辐射防护规范》GB8702-1988;2.1.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5195-2009;2.1.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YDT5160-2007;2.1.6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2009;2.1.7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2.1.8电信运营企业现行的分布系统验收规范及测试规范2.1.9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颁发的《室内覆盖类项目标准工序工艺库》、《室内覆盖类项目标准质量手册》及《项目管理办法》。

2.1.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与电信企业签订的客户服务标准中相关内容;2.1.11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颁发的相关设备技术规范书及工程建设中的各类合同;2.1.12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及设计批复;2.2验收内容和范围2.2.1本规范包括:分布系统及配套光缆、租赁机房装修、电力引入和动力配套等单项工程验收。

对施工工艺、分布系统各项性能指标提出更为详细的要求。

2.2.2 本规范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信号源部分和室内天馈分布系统部分的安装工程验收,网络侧及其它部分工程(包括交、直流电源设备,不间断电源设备、传输设备、租赁机房装修等)验收应参见相应的标准、规范。

2.2.3本规范包含内部验收和交付验收两部分。

内部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完成系统功能及系统性能等的测试、现场施工工艺检查,以及对竣工技术文件内容的检查,通过后各方签署《内部验收证书》。

交付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完成无源分布系统主要性能测试、主要覆盖指标测试及配合运营商进行系统调测,通过后各方签署《交付验收单》。

3 内部验收3.1验收条件施工单位根据标准工序工艺要求,完成分布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施工及相关测试,需对工程进行自检,通过并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组织内部验收。

3.2验收组织3.2.1内部验收测试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配合,建设单位、维护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3.2.2现场工艺验收及交维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配合,建设单位、维护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与。

3.3验收流程3.3.1竣工技术文件编制施工单位在完成施工后,应按照要求提交竣工技术文件由监理单位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方可进行验收。

3.3.2内部验收测试对分布系统进行主要性能抽测,测试内容包括:系统驻波比测试、系统互调抑制测试、天线口路径损耗测试、配套光缆测试。

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应按照中国铁塔颁布的《室内覆盖类工序工艺库》及《室内覆盖类项目标准质量手册》要求的相关规定执行,并提供《系统驻波比验收记录表》、《系统互调抑制验收记录表》、《天线口路径损耗验收记录表》、《配套光缆验收记录表》(参见附件1-4)。

测试不通过的,由施工单位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待问题全部解决后,再组织相关单位重新检查确认。

3.3.3现场工艺验收及交维按照检查情况如实填写《楼宇类分布系统验收记录表》或《隧道类分布系统验收记录表》(参见附件5、6)。

验收不通过的,由施工单位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待问题全部解决后,再组织相关单位重新检查确认,并根据《项目管理办法》流程完成交维工作。

3.3.4内部验收证书签署验收通过后,由建设单位、维护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签署内部验收证书。

3.4竣工技术文件编制3.4.1工程内部验收前,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技术文件,需包含一份纸质文件和一份电子档文件。

3.4.2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1)公司资质2)工程说明3)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4)施工组织设计5)施工单位内部安全技术交底6)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仪表报审表7)开工报告8)工程变更单9)工程复工报审表10)随工验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记录汇总表11)测试记录12)工程量统计表13)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14)验收证书15)竣工图16)卷末备考表3.4.3竣工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内容齐全:应符合相关施工验收办法和要求,文件资料齐全。

2)内容准确:竣工图纸、测试记录应图实相符,数据正确。

3)内容清楚:资料的撰写应清楚。

3.5内部验收测试3.5.1系统驻波比测试现场使用驻波比测试仪进行抽查测试,在POI输出ANT口处测量分布系统总体驻波比值,所有POI所有输出端口所带天馈均需测试。

系统整体驻波比值≤1.3。

3.5.2系统互调抑制测试现场使用互调测试仪进行抽查测试,在POI输出ANT口处测量分布系统总体互调值,完成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仅无源分布系统的互调测试建议至少对900M 及1800M互调抑制进行测量。

漏缆时非测试端口需连接大功率低互调负载。

POI 输出ANT口整体测试分布系统总体互调值≤-140dBc;单楼层整体测试分布系统总体互调值≤-135dBc;泄漏电缆整体测试分布系统总体互调值≤-140dBc。

3.5.3天线口路径损耗测试现场使用模拟信号源和频谱分析仪进行天线口输出功率抽查测试,对于双路由系统需进行双路功率平衡测试。

1)天线口输出功率测试在现场具备可拆卸条件天线点下,测试的点位原则上不少于总点位的10%,并且要涵盖到每个POI下面的天线点。

同一类型的分布天线口输出功率须基本一致,功率差异值不大于3dBm,天线口输出功率符合环评要求,单家电信企业系统最高不超过18dBm,三家电信企业系统最高不超过20dBm,与设计值偏差不大于3dBm。

2)双路功率平衡测试在现场具备可拆卸条件天线点下,任意抽选一个POI覆盖区域内天线点进行测试,远近点各一个。

组成MIMO天线阵的两个单极化天线的天线口功率,要求功率差异值不大于3dBm。

3.6内部验收证书签署内部验收证书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地址、开工日期、交工日期、实际工期、验收日期、竣工项目分项审查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验收结论。

4 交付验收4.1验收条件项目经理在通过内部验收后,通知客户经理向客户提送《交付验收单》,客户按照铁塔公司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完成准载设备安装后,方可组织交付验收。

4.2验收组织交付验收测试由维护单位组织,电信企业负责具体测试及信源、传输接入的故障定位和问题解决,施工单位配合进行现场分布系统的故障定位及问题解决。

验收通过后,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电信企业在签字确认《交付验收单》。

4.3验收流程4.3.1交付验收测试建设单位应与电信企业配合做好分布系统交付验收测试工作。

测试内容包括:无源分布系统主要性能测试、主要覆盖指标测试及配合运营商进行系统调测。

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测试指标符合建设单位与电信企业签订的服务协议标准。

测试不通过的,由建设单位责令施工单位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待问题全部解决后,再组织相关单位重新检查确认。

4.3.2交付验收单签署验收通过后,由客户经理、维护单位、电信企业共同签署交付验收单。

4.4交付验收测试分布系统交付验收测试共分四个部分:无源分布系统主要性能测试、信号源设备检查测试、主要覆盖指标测试,并配合电信企业进行系统调测。

验收测试参数及分工界面以与电信企业签订的综合服务协议和各省市服务合同为准。

4.4.1无源分布系统主要性能测试1)系统驻波比测试建设单位出具驻波比测试报告,并配合电信企业进行抽检。

测试方法和参数,详见3.5.1系统驻波比测试。

2)天线口路径损耗测试建设单位出具天线口路径损耗测试报告,并配合电信企业进行抽检。

测试方法和参数,详见3.5.3天线点输出功率测试。

4.4.2信号源设备检查测试1)基站系统信源设备检查测试信源设备的输出功率、容量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

信源设备的测试项目包括硬件、软件及相关参数(工作状态、载波的工作频率、发射功率、告警等)测试。

2)噪声电平原则上空载低噪测试中低噪不高于参考值5dB,具体情况双方自行协商确定。

4.4.3主要覆盖性能测试1)网络制式及频率注:WLAN主要在末端合路,上表不含WLAN系统。

2)无线覆盖边缘场强测试3)CQT测试测试的RRU数量应不低于RRU数量的20%,少于5个RRU的则至少选择1个RRU。

对测试的RRU覆盖区域进行语音拨测,通话应清晰,无间断、回声等现象。

对测试的RRU覆盖区域进行数据业务测试,包括网页浏览、流媒体播放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