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合集下载

2022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2022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2022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1. 【单项选择题】赣方言的代表话是A. 江西话(江南博哥)B. 南昌话C. 长沙话D. 广东话正确答案:B2. 【单项选择题】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A. 音素B. 音位C. 韵母D. 声调正确答案:A3.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词,两个音节的声母都属于双唇音的是A. 薄雾B. 木头C. 泡沫D. 坡度正确答案:C4.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词,两个音节的韵母都属于前响复元音韵母的是A. 开花B. 学校C. 飞雪D. 黑白正确答案:D5. 【单项选择题】下列音节,声调是上声的是A. 舞B. 能C. 骂D. 期正确答案:C6. 【单项选择题】说出下列各词时,第一个音节的调值会变为 35 的是A. 火车B. 好评C. 稳妥D. 考察正确答案:C7. 【单项选择题】读出下列各句时,“啊”读作 wa 的是A. 这小伙子真帅啊!B. 这小伙子真酷啊!C. 这本书真新啊!D. 多么感人的诗啊!正确答案:B8. 【单项选择题】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汉字演变为不象形的现代汉字,转折点是A. 甲骨文B. 金文C. 篆书D. 隶书正确答案:D9.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字,运用了指事造字法的是A. 刃B. 欺C. 羊D. 从正确答案:A10.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词,包含定位不成词语素的是A. 蜻蜓B. 阶级性C. 街道D. 咖啡正确答案:B11. 【单项选择题】“汽车”一词可指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各种不同的汽车,这反映了词义具有A. 客观性B. 概括性C. 模糊性D. 民族性正确答案:B12. 【单项选择题】具有贬义色彩的词是A. 援手B. 抚育C. 泛滥D. 款待正确答案:C13. 【单项选择题】加点部分不属于同音词的一组是A.B.C.D.正确答案:D14. 【单项选择题】属于文言词的是A. 勿B. 戟C. 仓颉D. 状元正确答案:A14. 【单项选择题】属于文言词的是A. 勿B. 戟C. 仓颉D. 状元正确答案:A15. 【单项选择题】属于体词的是A. 跑B. 坏C. 山D. 不正确答案:C16. 【单项选择题】属于述补短语的是A. 说明白B. 大家唱C. 爱科学D. 好朋友正确答案:A17. 【单项选择题】下列句子的主语属于施事主语的是A. 机会错过了。

202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含答案)

202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含答案)

202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 03706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1.考生答题注意事项:2.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3.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相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4.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 使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作答。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过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l分, 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人们的抱负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 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下列选项中, 属于社会领域的抱负信念的是( B )1-17A. 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C.希望选择一种抱负的职业, 找到一个抱负的工作D. 使自己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别人所喜欢的人2. 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 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抱负信念, 因而具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精神。

与此相反, 一个人假如没有崇高的抱负信念, 就有也许浑浑噩噩, 庸庸碌碌, 虚度一生, 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这说明, 抱负信念是( D )1-18A. 人们的主观意志B. 人们的丰富想象C. 人生的现实境遇D. 人生的前进动力3.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共产主义远大抱负仍有其现实意义。

这是由于, 共产主义远大抱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是( C )1-27A. 社会抱负与个人抱负的关系B. 非科学抱负与科学抱负的关系C. 最终抱负与阶段性抱负的关系D. 纯粹主观想象与有实现也许性的抱负的关系4. 通往抱负的路是遥远的, 但起点就在脚下, 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 在扎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49教育管理原理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49教育管理原理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代码】0044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項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世界各国结束教育管理无系统、无组织状态,设立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建立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的时间始于(B)A、18世纪以后B、19世纪以后C、20世纪以后D、21世纪以后2、教育行政产生的标志是(A)A、国家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B、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C、学校教育机构的产生D、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3、中国设立学部(后改称教育部)是(B)A、1841年B、1905年C、1937年D、1949年4、1959年出版《教育行政与政策形成》,既重视决策,也重视解释一般行政规律问题的是(A)A、瓦尔通B、格里费斯C、盖柴尔斯D、康贝尔5、关于学校教育、学校管理、教育行政和国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B)A、教育行政早于学校管理B、学校管理早于教育行政C、学校教育早于学校管理D、教育行政和国家同时产生6、美国成立中央一级的教育部并扩大中央教育管理权限是(D)A、1779年B、1879年.D、1979年7、在整个民国时期,在师范学校里被设为必修课程的是(A)A、教育管理学B、教育行政学C、会计学D、经济学8、下列不属于教育政策构成要素的是(C)A、政策对象B、政策目标C、政策方向D、实现政策的手段9、我国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最早颁布于(D)A、2015年B、1996年C、2012年D、1995年10、在分解规划系统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完成规划的各项工作顺序和逻辑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用符号和网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教育规划方法是(B)A、系统动力学方法B、计划评审技术C、数学规划法D、计算机模拟法11、下列不属于教育财务行政职能的是(D)A、筹揩教育经费B、配置教育资源C、改善教育投资效益D、教育规划预算12、按照督导的对象来分,教育督导可以分为(D)A、宏观督导和微观督导B、调研性督导、检查性督导和总结性督导C、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督导D、督政和督学13、决策定向模式的创始人是(B)A、泰勒C、法约尔D、斯克里文14、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在美国出现的时期是(B)A、19世纪5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19世纪60年代D、20世纪60年代15、提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古典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是(B)A、泰勒B、法约尔C、古利克D、彼得16、评价的每-项要求都应该同教育目标的性质和方向保持-致,而不能为得出结论而评价,更不能以评价者的个人好恶去评价,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A)A、方向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有效性原则17、关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管理的表述,错误的是(C)A、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B、学校必须成立专门的体育卫生管理机构C、由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提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实施计划D、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涉及学校各部门和人员18、下列属于学校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思想情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是(C)A、学校领导班子B、课程与教学管理C、校园文化设施D、课外、校外活动管理19、现代领导的三个要素是(C)A、职位、权力、责任B、职位、权力、服务C、权力、责任、服务D、权力、职位、责任20、决策者不可凭个人的意气和权力“拍板”,也不能以个人的经验爱好、情绪来决断,这体现了教育决A、集思原则B、动态原则C、唯实原则D、效益原则21、教育管理的规律包括(C)A、教育管理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B、教育管理的活动规律和制度规律C、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D、教育管理的一般规律和观念规律22、德育计划是德育工作管理的常规之一,最重要的是(B)A、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方法B、安排好德育活动和德育内容C、确定德育任务和德育目标D、安排好德育内容和德育原则23、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关键是(B)A、改善教学条件B、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C、美化校园环境D、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24、学校目标管理中最基本、最提倡的控制形式是(C)A、组织控制B、司法控制C、自我控制D、经济控制25、公务员的纪律是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公务员行为的准则。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 005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逐星鳳B.眉女晚C.灾岳牧D.戚题坑2.许慎《说文解字》为“轉注”下的定义是A.畫成其物,隨體詰詘B.建類一首,同意相受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祝而可識,察而見意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智,从羽,从白B.徙,从辵,从止C.脩,从肉,攸聲D.竟,从立,从日,从儿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粥)耳。

”B.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C.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眊)。

D.使主内亡邪辟.(僻)之行,外無騫汙之名。

5.汉字隶变指的是A.甲骨文向隶书演变B.金文向隶书演变C.篆文向隶书演变D.隶书向楷书演变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B.草木榮華..滋硕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D.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双音短语的一句是A.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B.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C.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B.齊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是自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形式是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统一命题:全国自考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全国各省教育考试院组织进行,命题专家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制定考试标准和要求,编写试题和答案,并按照规定的考试时间、考试科目,组织考试和评分。

统一考试:全国自考每年举行两次,一般在4月和10月的某个周末进行。

考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考试,考试过程中严格遵守考场纪律,独立完成考试。

统一评分标准:全国自考的评分标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各省教育考试院制定,评分标准公开透明,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对于提高自学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保障自学考试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被王国维称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篇是A. 《氓》B. 《君子于役》C. 《蒹葭》D. 《采薇》2. 《齐桓晋文之事》中,用来比喻“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缘木求鱼C. 为长者折枝D. 邹人与楚人战3. 《秦晋崤之战》中,作出“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判断的是A. 郑穆公B. 皇武子C. 弦高D. 王孙满4.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是A. 齐国人B. 魏国人C. 赵国人D. 燕国人5. 先秦散文中,鲁迅称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A. 《老子》B. 《墨子》C. 《庄子》D. 《韩非子》6. 《湘夫人》选自A. 《楚辞·九歌》B. 《楚辞·九章》C. 《楚辞·天问》D. 《楚辞·招魂》7. 《谏逐客书》中,“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平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的秦国国君是A. 秦孝公B. 秦缪公C. 秦昭王D. 秦惠王8.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左传》C. 《史记》D. 《汉书》9. 下列语句中,出自《报任安书》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C.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0. 李陵降匈奴是在苏武出使匈奴的A. 第二年B. 第四年C. 第六年D. 第八年11. 下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句中,“阿母”指刘兰芝母亲的是A. 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模拟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是()A.职工运动委员会B.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C.中华全国总工会D.省港罢工委员会2.1959年,在中共中央庐山会议上遭到错误批判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彭德怀D.邓小平3.19世纪60年代后,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A.奕B.冯桂芬C.曾国藩D.张之洞4.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C.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哪里开始的()A.军事工业B.金融业C.采矿业D.纺织业6.1970年4月,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B.中进程地地核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1978年,我国开展的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A.社会主义教育运动B.揭批“四人帮”运动C.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D.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大讨论8.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9.1967年6月,中国研制成功了()A.第一颗原子弹B.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C.第一颗氢弹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0.1971年10月,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11.在“百日维新”失败后慷慨就义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12.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A.兴中会的建立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C.国民党的成立D.中华革命党的成立13.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国闻报》B.《时务报》C.《强学报》D.《万国公报》14.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撰写的宣传变法主张的著作是()A.《新学伪经考》B.《变法通义》C.《仁学》D.《日本变政考》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6.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外国侵略军是()A.日本侵略军B.英法联军C.俄国侵略军D.八国联军17.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A.西湖特别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18.1843年,魏源编纂的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著作是()A.《地理大全》B.《海国图志》C.《四洲志》D.《救亡决论》19.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2013年11月,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会议是()A.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B.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C.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22.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A.无偿没收B.有偿征用C.和平赎买D.“四马分肥”24.促使早期共产党组织成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界限的论战是指()A.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B.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C.关于要不要社会革命的论战D.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25.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真题及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真题及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课程代码00318)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概括地说,公共政策学首先要研究的是()A.政府组织是什么B.公共权力是什么C.公共经济是什么D.公共政策是什么【答案】D【解析】公共政策学首先要研究的是:公共政策是什么。

参考教材P68【考点】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公共政策学逐步形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初D.21世纪初【答案】B【解析】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公共政策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

参考教材P87【考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化3.研究一项公共政策的历史过程,首先必须研究的是()A.前后政策之间的联系B.该政策产生的历史条件C.政策过程的具体脉络D.政策阶段的比较结果【答案】B4.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是()A.国家决策B.企业决策C.行政决策D.群团决策【答案】C【解析】所谓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

参考教材P137【考点】中国的行政决策5.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是()A.社会实践B.理论演绎C.实验证明D.偶然事件【答案】A【解析】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是社会实践。

参考教材P158【考点】政策与实践6.公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A.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B.公共权利与公民的关系C.公共权力与政府的关系D.公共权利与政府的关系【答案】A【解析】公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考通样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观是【】A.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C.是否具有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A.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折中主义观点7.“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相和假象的区别的是【】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C. 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9.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一种【】A.客观的物质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11.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有用的就是真理12.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具有宗教信仰 B.具有思想意识C.具有语言文字 D.制造使用工具1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C.合作互助关系 D.思想交往关系14.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D.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15.社会革命是【】 A.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B.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武装斗争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 D.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B.企业内部分工的产生和存在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 C.资本积累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D.平均利润规律18.下列不属于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制度的权力是【】A.司法权 B.行政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19.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是【】A.购买阶段 B.销售阶段 C.生产阶段 D.流通阶段20.用公式表示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I(v+m)=Ⅱc B. I(v+△v+m/x)=Ⅱ(c+△c)C.I(v+m)>Ⅱc D.I(c+v+m)=I(c+△c)+Ⅱ(c+△c) 2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生产价格由生产该商品的【】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 B.生产成本和剩余价值构成C.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和平均利润构成 D.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22.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本质是【】A.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B.商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C.单纯的商品买卖差价 D.商业职工实现的剩余价值23.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阶段是指【】A.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阶段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阶段 D.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4.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定资本后该企业属于【】A.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 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5.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B.生产的国际化C.流通的国际化 D.资本的国际化26. 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公开面世的经典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 B.《哥达纲领批判》C.《资本论》 D.《国家与革命》27. 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28.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集体领导制度 B.个人负责制度C.群众监督制度 D.民主集中制2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C.消灭剥削 D.实现共同富裕30.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平均分配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2.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感性认识可自然而然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33. 下列各项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的发展C.天空出现流星雨是人类的不祥之兆 D.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34.下列选项中,从一定角度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A.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B.意识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5.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有【】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D.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36.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37.产业资本循环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包括【】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商业资本38. 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包括【】A.企业利润 B.利息 C.地租 D.土地价格39.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货币全球化40.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论断中正确的有【】A. 它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 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C.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它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42、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43、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简述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45、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韵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7、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答案(一考通)样卷一、单项选择题1.A2.B3.C4.D5.D6.B7.C8.D9.A 10.B 11.C 12.D13.B 14.C 15.A 16.D 17.B 18.D 19.C 20.A 21.D 22.A 23.B24.B 25.A 26.A 27.C 28.D 29.A 30.B二、多项选择题31. BCD 32. BCD 33. ABD 34. ACD 35. ABC 36. AB 37. ABC38. ABC 39. ABC 40.ABCD三、简答题4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时代的需要本身既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42、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答: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43、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盼准备。

(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44、简述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45、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答: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四、论述题46、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