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
汽车造型和色彩发展史

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与汽车色彩的象征意义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时尚、体现个性的需求。
一、汽车外形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外形各有不同,而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机械工程学要求动力性好,操纵稳定性好等;人体工程学要求驾乘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舒适性好;空气动力学要求汽车外形应该具有良好的流线形。
所谓流线形,是指空气流过不产生旋涡的理想形状,流线形应用的最高境界是飞机的机翼.目前汽车的外形均是流线形的变化形.从1886年开始,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汽车技术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富特色、最有直观感的当数车身外形的演变。
1.马车形车身1886年,德国戴姆勒和本茨分别试制成功第一辆汽车,但当时汽车车身基本还是沿用马车造型(图1-43a,b,c)当时的马车形车身与我国古代的兵车车身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不过是在车轮上加上坐椅,车身上部敞开或川活动篷布来避雨挡光。
这样的车身难以抵挡强烈的风雨侵袭,对于乘坐者仍然有极大的不便.2。
箱形车身由于马车形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二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它很像一个大箱子,箱子上部装有门窗,实际上只是将原来的马车车身上做了局部的改进,人们把装有这类车身的汽车称为箱形汽车(图1—44 a、b)。
说起箱形车身,不由让人想到我们现在乘坐的客车,现在的客车车身不论是豪华型还是普通型,也不论车身内饰和外形如何变化,供乘客使用的空间不过是一个长方体的箱形空间,也就是说,箱形车身延续至今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生命力.箱形汽车的行驶阻力妨碍了汽车高速行驶,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新的车形。
3。
流线形车身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形的车身外形。
1936年福特公司研制成功林肯和风牌流线形汽车。
此车散热器罩颇具动感,俯视整个车身呈纺锤形,很有特色(图1-45a,b,c,d)。
1933年德国波尔舍把甲壳虫的自然美如实地、天才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设计出了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汽车外形设计的发展历程

如,1957年凯迪拉克生产的埃尔多拉多尾鳍,已经发展 到令人吃惊的地步。高翘起的尾鳍大大超过了行李舱的高 度,看上去像火箭的尾鳍。
1959年,凯迪拉克公司采用喷气发动机航空器原理对 埃尔多拉多(Cadillac Eldorado)设计了最后版本,使 它具有纪念和收藏价值。负责设计该车的哈利 厄尔为了 追求车身的造型样式,将流线型设计推向了极致。成为 了那是时代风靡一时的文化标志,代表了尊贵、豪迈和 权威,体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人狂热追求的“美国梦”。
高速、安全、舒适地行驶是汽车的重要性能。汽车造型 为了以更理想的形式发挥这一性能,进行了种种演变,直 至今天,可以说,汽车外形的历史就是追求性能上理想造 型的历史。可以说楔形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已接 近于最理想的造型。
1988年意大利博通(Bertone)公司研制出比特Bitter 全开蓬概念跑车。外形酷似装甲车一样厚实的车身,被 誉为是楔形造型牌汽车以后的鱼形汽车( Fish Body); 五是1963年美国斯蒂培克(Studebaker)公司的阿 本提牌汽车以后的楔形汽车。
一、箱型汽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 公司,如戴姆勒和奔驰,还有福特、劳斯莱斯、雪铁龙和 菲亚特等。当时人们的主要精力是在汽车的机械原理方面, 只要求汽车能够平稳的开动起来,在车身造型方面,还没 有专门的人去研究开发,汽车的外形基本沿用了马车的造 型。 为了进一步改善乘坐的条件,美国福特公司在1915年 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身部分很像一 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它称为箱型汽车。
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是从德国的大众开始的。波尔舍 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经过自然淘汰而 生存下来的甲壳虫不但能在地上走,还能在空中飞,其形 体阻力很小,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优势, 并把它作为一种设计要素创造性地使用在汽车造型上,成 为同类车之经典,其风格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甲壳虫也成 了德国大众的代名词。
汽车的外形演变和色彩

茶色 可可色 麦芽色 原木色
8、灰色的色彩意象
大灰 老鼠灰 蓝灰 深灰
在商业设计中,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 象,属於中间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 也是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在许多的高科技产 品,尤其是和金属材料有关的,几乎都采用灰 色来传达高级,科技的形象,使用灰色时,大 多利用不同的层次变化组合或他配其他色彩, 才不会过於沉闷,呆板,僵硬的感觉。
大蓝 天蓝 水蓝 深蓝
6、紫色的色彩意象 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 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 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 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 色。
大紫 贵族紫 葡萄酒紫 深紫
7、褐色的色彩意象 在商业设计上,褐色通常用来表现 原始材料的质感,如麻,木材,竹片,
7、子弹头型汽车
• 但人类追求至善至美的心态是永不满 足的,当轿车的升力问题基本解决以 后,人 们又从改变轿车的基本概念上 做起了文章,于是,一种新型的轿 车——多用途 轿车(我国称 之为“子 弹头型”)问世了。在我国,人们将 其俗称为“子弹头型”汽车,而 在国 外,消费者则将其称为“蛋形造型”。
• 车身颜色是消费者在选购新车时, 仅次于厂牌和车型考虑的重要因素。 • 汽车颜色与交通安全也有相当 密切的关系。
一、汽车色彩与联想
• 1、红的色彩意象 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 体中也被广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较佳 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 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 的企业形象与精神,
据日本丰田公司的调查统计: 白色的丰田车在日本最受欢迎, 其次是红色和灰色。 而销往美国、加拿大的丰田车则 是淡茶色和浅蓝色最受欢迎,其 次是白色和杏黄色。
汽车外观的发展史

大众甲壳虫
1930s
流线型汽车出现,强调空气动力学设计
克莱斯勒气流(Airflow)
1940s
船型汽车成为主流,车身中部隆起,首尾低平,稳重大方
凯迪拉克轿车Βιβλιοθήκη 1950s鱼型汽车时代,背部像鱼的脊背,但高速行驶稳定性差
别克牌轿车
1960s-1970s
楔形汽车流行,前低后高,空气阻力小,稳定性好
超级跑车与赛车
1980s
子弹头型汽车出现,多用途轿车(MPV)兴起
Minevan MPV车型
现代
多样化发展,包括三厢轿车、两厢轿车、掀背车、SUV等
宝马、奔驰、丰田、大众等品牌的现代车型
汽车外观的发展史
年代
汽车外观特点
代表车型
1880s
马车型汽车,车身简陋,零件暴露
卡尔·本茨的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哥特利布·戴姆勒的四轮汽车
1890s
开始出现轮胎、挡泥板、篷布,提高乘坐舒适性
法国标致汽车
1910s
箱型汽车,外形像大箱子,有门和窗,乘坐舒适性提高
福特汽车公司的箱型汽车
1920s-1930s
汽车造型的演变

车 中最具代 表性 、 产量 最大 、 影响最 发 动机 , 后部为行 李舱 , 这样 非常接
船型 车 尾部 过 分 向 后伸 出 , 并
大 的是 1 3 9 7年 德 国大 众 公 司 生 产 近于船 的造 型 , 以称为船 型汽 车。 形成 阶梯 状 ,高速 时会 产生很 强的 所 为 设 的“ 甲壳虫 ”该 车是 地道 的 甲虫 型 。 战争 中发展起 来的 人体工程 学被 应 空气 涡 流 。 了克 服这 一缺 陷 , 计 。 发动 机后置 , 动机 、 发 变速 器和差 速 用 于福特 V 8汽车 上 ,强 调 以人 为 师们 把 车 后窗 一 直倾 斜 到 车 尾部 ,
1厢 型
汽 车 造 型 的 演 变
0 曲 晓锋
早 期 的 汽 车是 “ 有 马 的马 没 车 ” 这 种 马 车造 型 的 汽车 , 整 体 , 从 上看 是 四方 形 , 以称 为厢 型 :真 可 正 意 义 上 的厢 型 汽 车 是 带 有 车 蓬 和车 门的 。10 9 8年 , 福特 汽 车 厂推 出 的 T型 汽 车是 厢 型 汽车 的 开端 , 也是 其典 型代表 。T型福 特 车把 汽
器成 为一体 , 去 了传 动轴 , 省 使地板 主体 的设 计 思想 ,设 计师从 驾驶 员 苗 条 的斜背式 鱼型 车 出现了 。最 早 变得平 坦 。 车身蒙 皮采用整 体 冲压 , 及乘员 的角度 出发 ,使汽 车便 于操 问 世 的 斜 背式 鱼 型 车 是 通 用 公 司 既轻便 又坚 固 , 艺性好 , 工 且容 易维 纵 、 坐舒适 。 乘 船型 车采 用普通发 动 15 92年制 造 的别克牌轿 车 。 正采 真 修 车身外 型完全 模仿 甲虫 的 自然 机前 置 ,风压 中心 大体 上与汽 车重 用 斜 背 式 大 批 量 生 产 的 车 型 是
汽车外形发展史

汽车外形发展史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
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汽车造型师们把汽车装扮成人类的肌体。
例如:汽车的眼睛--前世界第一辆汽车照灯;嘴――进风口;肺--空气滤清器;血管――油路;神经一电路;心脏一发动机;胃--油箱;脚――轮胎;肌肉--机械部分。
力图将一个冷冰冰的机械注入以生命,使之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感。
汽车车身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
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
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
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
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不仅装饰讲究,而且是封闭式的,可防风、雨和灰尘,并提高了安全度。
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
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
福特将他的“封闭式汽车”(Closedcar)称为Sedan。
著名的福特T型车是马车型汽车的佼佼者。
箱型汽车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形特点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称这类车为“箱型汽车”。
因这类车的造型酷似于欧洲贵妇人们用于结伴出游和其他一些场合的人抬“轿子”式轻便座椅,所以它在商品目录中被命名为“轿车”。
汽车外形进化史

汽车外形进化史汽油机装配在三轮车上,就是人类最早的汽车。
如今,百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已经一闪而过,汽车外形设计也总是随着当时的制造业发展和审美水平而不断完善。
随着汽车技术的日趋同质,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一个设计时代。
现在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汽车外形演变的风采。
●“丑陋”的敞篷早期的汽车都是三轮车或者四轮马车上装配一个汽油发动机,这时的汽车都是“敞篷”的。
当时车辆的外形相当简陋,没有车身和底盘,车灯就挂在座椅旁边。
但资料显示,当时的波尔舍电动车时速可以达到50公里。
1908年,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生产线,“T”字型汽车被大批量制造和廉价销售,随即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汽车从此出现标准形状。
●箱式车风靡一时在上世纪20年代,车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风吹雨淋等当今看来简单的问题日益影响车辆的性能,改良不可避免。
在这期间,即使是最为廉价的汽车也先后配齐了挡风玻璃、车门、车顶、轮罩、车灯等,汽车车身最终成为一个封闭式的“箱子”,乘员可以真正坐在里面风雨无忧了。
这时的汽车有点像封闭的小箱子,所以有人称之为“箱式车时代”。
●“长鼻子”短暂受宠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逐渐成熟,各个汽车制造商开始竞相开发大排量和大功率的发动机。
缸数的增加使得汽车的前部发动机舱越来越长,出现了名副其实的“长鼻子”汽车。
在车身的加工工艺方面,大多仍是采用木制龙骨、平面的挡风玻璃、夸张而增加风阻的大灯、将敲打过的金属皮蒙在车身表面,造型浮华且不成熟,而当时大部分汽车是瞄准贵族设计的。
火箭车”横空出世关于汽车设计,二战之前基本上处于空白。
那时资源稀缺,汽车只属于少数有钱人或军用物资。
战争结束后,设计界出现一种争论,是进化还是革命。
此时,多数汽车厂商选择了追求典雅和高贵的保守设计。
伴随着当时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设计师将火箭与汽车、速度联系到一起,一些车型出现了火箭似的尾翼和车头,也就有了“火箭车”。
●大尺寸梯形车进入眼帘20世纪60年代晚期,一股设计新风潮出现了,尽管它不是主流,但具有很大影响力。
汽车美学

美国地域辽阔,道路宽阔笔直,进入20世纪,特别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美国汽 车尺寸大﹑线条硬朗﹑富于装饰、创新意识强、善于运用 流行元素的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造型风格。美国汽车的这种 造型风格大体经历福特T型车时期、流线型汽车时期、尾鳍 汽车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东石油危机使美国汽 车追求大功率,大排量的势头有所收敛。美国汽车的块头 也开始缩水,但与其他国家相应档次的车型相比依旧大了 一截。自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美国也开发出几种小型车, 但还不能和日本,欧洲的小型车相比,这些车型依旧不能 成为美国汽车的主流,改变不了美国汽车大块头的形象。
5、鱼型汽车
三箱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 梯背,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把三箱型汽车 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 为斜背式。由于斜背式汽车的背部像鱼 的脊背,所以这类车称为鱼型汽车。
6、楔型汽车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产生升力,汽车升力的产生,减小了前 后轮对地面的垂直压力,不仅使方向盘不能更好地控制汽车 行驶的方向(驾驶员常称此为发飘),而且还会减小驱动轮 的附着力。楔型汽车的车身前部呈尖形且向下,车身后部像 刀切一样平直。车身尾部的平直形状可减小车顶向后部作用 的负压,防止后轮浮起,但这种造型的卡门涡流增加了10~ 20%。1963年,司蒂贝克公司推出第一辆楔型汽车司蒂贝克• 阿本提轿车。由于这种造型超越了时代,不被人理解,销路 不好,该车推出来不久,司蒂贝克公司就倒闭了。阿本提轿 车诞生于三箱形汽车兴盛的时代,与通常的汽车外型形成尖 锐的对立,因此,未能起到引导车身外形向前发展的作用, 它与克莱斯勒· 气流牌轿车的命运一样。
谢谢聆听!!
汽车色彩
汽车色彩的设计绝非随心所欲,一般要经 过色彩研究、想像设计、色彩构成、用户 评议、信息反馈、色彩初步确定、环境试 验、色彩最终确定等一系列程序。在国外, 很多世界汽车巨头都不敢小看色彩的含金 量。每年不同的汽车公司都推出不同的色 彩,这种色彩的推出绝不是根据设计者的 喜好,而是有他们各自的色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
交通学院交本0903
汽车自诞生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以及楔型汽车等六个阶段的演变。
总结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
下面就借本人收藏的汽车模型向各位介绍一下各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
最早的汽车
汽车诞生之前,马车就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
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
古诺的蒸汽车的主要技术数据:车长:7.32米车高:2米蒸汽泡直径:1.34米前轮直径:1.28米后轮直径:1.5米牵引能力:4-5吨时速:3.5-3.9公里连续行走时间:12-15分钟
1769年,瑞士军官普兰捷尔也造出了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可自由行驶的板车,于是有人将普兰捷尔也认定为汽车的始祖之一。
1860年,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一种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
德国另一为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
1886年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
由于当时工业基础,世界第一辆汽车十分简陋,只能把它看作是脱离了马的“马车”。
然而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汽车无论是从车身造型还是从动力源或底盘、电器设备来讲,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其发展过程中最富有特色、最具直观感的首先是车身外形的演变。
马车型汽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罗尔斯罗伊公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
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
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无马的“马车”。
1890年,德国奔驰公司生产的维洛牌车首先开始采用橡胶充气轮胎。
维洛牌(VELO)小客车(1894年)是奔驰公司初期著名的小客车。
1889年,法国的标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差速器,并在1891年首先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1891年摩擦片式离合器也在法国开发成功。
1890年法国的雷诺1号车,采用密闭箱式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伞齿轮主减速器。
1902年法国的狄第安采用了流传至今的狄第安后桥半独立悬架。
由于法国人的不断改进,使早期汽车的性能大大提高。
其次德国在1893年发明了化油器,1896年英国首先采用石棉制动片和方向盘等,也为汽车的改进作出了贡献。
美国农民出身的亨利·福特(1863-1947),在1896年造出第一辆福特车。
1908年,福特公司开始生产一种“T”型汽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
福特还首先采用“流水作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为今天的汽车生产所继承。
箱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
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象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
早期的箱型汽车以美国的福特T型车最为著名,年产量达到30万辆,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70%-80%。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莱部看准用户多样化的要求,于1928年制造出在散热器罩、发动机通风口和轮罩上增加豪华装饰的汽车,从而博得了用户的欢迎。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想使汽车跑得快,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增大功率,二是减小空气阻力。
因此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减小空气阻力。
随着车顶高度的降低,前窗不断变窄,影响前方的视野,乘员感到十分憋闷。
后来放弃了降低高度提高速度的方法,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方法来克服空气阻力。
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四缸、六缸、八缸,而且汽缸是一列排开的,因而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
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形。
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
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甲壳虫型汽车
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空气阻力成为汽车前进的最大障碍。
显然,箱型汽车不够理想。
因为它的阻力大,前窗玻璃、车顶、特别是汽车后部都会产生空气涡流的阻力,消耗了汽车的大部分动力。
因此,人们开始运用流体力学原理研究汽车车身的造型,找到了前圆后尖的造型阻力较少这一规律。
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型,从名字上我们就知道,这是一辆经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产物。
但在消售方面,“气流”遭到惨败,其原因是超越了时代的欣赏能力,不过它却宣告了汽车造型新时代的开始。
由保时捷博士设计的德国大众甲壳虫(Beetle),经过自然淘汰而生存下来的甲壳虫的自然美被如实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甲壳虫不但能在地下爬,也能在空中飞,形体阻力很小,保时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的外形长处,成为同类车中之王。
自1949年大批生产后,畅销世界各地,同时以同一车型累计生产超过2000万辆的记录著称于世。
从而使“甲壳虫”车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汽车。
船型汽车
1949年福特公司推出了福特V8汽车,这种车型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整体,车身两侧是一个平滑的面,驾驶室位于中部,整个造型很象一只小船,因此,我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从50年代至今,不论是美国还是欧亚大陆,不管是大型车或中、小型车都采用船型车身。
从而使得船型造型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车型。
而50年代末期,美国还流行过一段模仿飞机的带垂直尾翼的船型车。
经过进一步研究表明,垂直大尾翼除了给人视觉享受之外,对汽车性能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我们称它是华而不实的尾翼。
鱼型汽车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
由于这个背部很象鱼的背脊,所以这类车称为“鱼型汽车”。
楔型汽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车的升力问题,科学家们设想了种种方案,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种楔型造型。
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
这种造型有效地克服了升力。
目前,各种身价过百万元的超级跑车设计都基本上采用楔型。
各大车厂也都开发带有楔型效果的小客车,如两厢式旅行车,子弹头面包车等形式的轿车。
这些汽车的外形清爽利落,简洁大方,具有现代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汽车造型发展到鱼型、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楔型继承了这一成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楔型车成为当今较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汽车发展到鱼型,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就已经基本解决了,楔型继承了这一成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楔型成为目前较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未来小客车的造型必然是在楔型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将来还会出现更多造型奇特、性能卓越的汽车。
例如,履带式气垫车,用充气的橡胶履带来代替汽车的轮子,可以在泥泞道路或沼泽地自由行走。
无轮步行式汽车,是仿照动物行走的特征制造的,装有四条腿,下坑洼、涉泥泞都非常灵活。
还有水陆空三用汽车、飞碟汽车、潜艇式汽车等等。
总之未来汽车比我们现在想象要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