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导学案

合集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2)导学案

湖北省武汉市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2)导学案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 / 1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2》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运用整体性原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说明印度农业发展的条件;
2.阅读地图,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印度主要工业的布局原则。

【重点难点】印度工、农业生产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课前完成)
二、深入学习
1.阅读教材《区域地理》P70“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P71“绿色革命与生态环境”,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说明印度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2.阅读教材《区域地理》P70“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迅速发展的新兴工业”,运用印度资源和工、农业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印度主要工业的布局原则。

三、迁移应用 问题记录。

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

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

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初中地理的导学案能让课堂进行地更顺利,看看这套印度部分的导学案吧!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印度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本课题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印度的地形与人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气候知识,来分析水旱灾害频繁与西南季风的关系;接着讲述了印度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教材还安排了南亚季风图与印度年降水量、农作物分布图以及学生课堂活动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法指导】1、研读教材2、结合教材完成预习案。

3、完成预习的同时在课本做好勾画及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地理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与分析,能够解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4、分析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及其发展的优势。

5、客观的认识人口和经济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地图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自主导学】一、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基础梳理1. 印度是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仅次于,居世界第二位,有著名的建筑:2. 印度的地形: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3.读印度图填写图中的地理事物:邻国:A B地形区:① 山地(北)② 平原(中)③ 高原(南)海、洋:C 湾D 海E 洋河流:F 河,主要流经 (国家名)G 河,主要流经 (国家)是印度的母亲河(圣河)合作探究印度的自然环境和人口问题1、印度的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主要邻国)2、印度的自然环境(地形特点、主要河流)3、印度人口的特点4、印度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5、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基础梳理1.印度的气候以气候为主,该气候特征:全年,一年分两季,旱季盛行风,雨季盛行风,印度灾害频繁与季风有关。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

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②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并且通过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

上课时,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好听。

教师:好听,就是听不懂歌词,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是哪一国的歌曲?从而引出印度。

但是并不直接开始新课教学,而是从印度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入手,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在讲解期间更是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颜值很高来形容印度美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印度导学案

印度导学案
1、印度的地形
2、印度主要河流
探究活动三: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读图,从图上获取信息,准备回答问题
学习活动
教师导学




1.读课本第10页6.13亚洲的气候类型”,看看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并说出这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2、读图阅读图7.38孟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和图7.40,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为气候。孟买各月月气温都在℃以上,其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学习重点
印度的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及气候
学习难点
分析造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和读图分析法
导学流程设计目的
一、独学前置:检查点评学习效果,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活动
教师导学




一、导入新课
放视频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歌词中这样唱到“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玄奘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那么你知道他们取的什么经,西天又是哪里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二、课前预习-----我自信我能行
3、印度的人口居世界_________位。是仅次于______________的人口大国,而且目前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
三、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探究活动一:读图分析印度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

印度导学案.doc(改1)

印度导学案.doc(改1)

印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陆上邻国、首都和主要城市2、在地图上找出印度主要地形区、河流并分析印度的地形特点3、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4、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特有的自然灾害及形成原因二、学习重点1.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2.印度的人口问题。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储备A、地理位置和范围读课本64页“印度的地形”图和65页“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从海陆位置看,印度位于我国的面(填方位),是(填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陆上邻国西北有,东北有、、;东面有、、南面有隔海相望的。

东临湾,西临海;从纬度位置看,大部位于7°S和34°N之间,属带和带,以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为全年,有明显的两季。

首都。

B、地形和河流读“印度的地形”图,回答:印度地形自北向南有三个地形区,北为山脉,中间为平原,南为比较低矮的高原,境内的主要河流恒河发源于山脉,经国的恒河三角洲注入湾。

(属洋)C、气候与农业生产——水旱灾害频繁分析课本65页图10.15和图10.16及65页第一段文字,回答:1、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印度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灾害频繁;2、6——10月雨季盛行风,风从吹向;(填陆地或海洋),暖湿气流带来较多的降水,11月——次年5月为旱季,风从吹向,气流干燥,降水较少;3、由于夏季风活动异常,如果夏季风来得,退得,风力,降水过,就会发生灾;反之,如果夏季风来得,退得,风力,降水过,就会发生灾。

所以印度的降水主要受影响,而水旱灾害主要与风活动异常有关。

(二)实践训练一、选择题1.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2.印度产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西南季风不稳定B.东北季风势力强C.东北季风势力弱D.气候炎热降水少3.印度最主要的地形区是( )A.德干高原B.恒河三角洲C.印度河三角洲D.喜马拉雅山地4.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A.印度河B.恒河C.布拉马普特拉河D.湄公河5.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D.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印度第二课时导学案(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和发展中的工业)一、学习目标1.简单分析印度粮食生产由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变化原因2.了解印度经济发展的状况,简述其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原因3、用实例说明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印度居民饮食习惯的影响4、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发展中国家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二、学习重点1.印度的粮食问题2.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三、教学难点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印度导学案》

《印度导学案》

《印度》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2. 了解印度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现状;3. 了解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4. 探讨印度与中国的干系及合作领域。

二、导学重点:1.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2.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特点;3. 印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4. 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5. 印度与中国的干系及合作领域。

三、导学内容:1.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东临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和中国,南临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西临巴基斯坦。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人口约为13亿,其中印度教徒占多数。

2.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特点:印度是多元宗教国家,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和伊斯兰教等。

印度文化源遥流长,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如印度古典舞蹈、音乐、绘画等。

3. 印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印度古代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繁荣的文明之一。

印度在历史上曾受到希腊、波斯、蒙古等多个民族的统治。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为独立国家。

4. 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之一。

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金砖国家、非洲-印度合作论坛成员国。

5. 印度与中国的干系及合作领域: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历史。

近些年来,印度和中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两边在国际事务中也有着一定的合作。

四、导学方式:1. 通过PPT展示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2. 通过视频资料介绍印度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现状;3.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探讨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4.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探讨印度与中国的干系及合作领域。

五、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印度的短文,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2. 小组展示印度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3. 小组讨论印度与中国的干系及合作领域,提出合作建议和看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复习03印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复习03印度

姓名 ,是指每年的( 6~9)月。
风(风向) ,是从
7.在 20 世纪 60 年代,印度实行“
”使粮食供应壮况得到改善, 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
8. 1999 年,印度的 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的产量居世界 第二位。 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同时发展 工业; 是 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印度的首都是 。 9.在高科技领域:计算机软件,核技术,航天等领域有一定成就。印度 是世界第二 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 。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 南部城市 。 (P39 页) 1、阅读 39 页课本图 7.42 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说明印度水稻、 小麦的分布于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对照图 7.41 和图 7.3,说出印度水稻、小 麦的分布于地形的关系。并完成下列表格: (P39 页) 农作物 分布地区 降水量 地形 水稻 典 型 引 领
小麦 提示: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两侧沿海平原,因为水 稻生产需要较多的水,这里地形平坦,降水丰富。 小麦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德干高原西北部,因为小麦耐旱能力强, 而这 里地形平坦,降水较少,光照条件好。 2、仔细读课本 40 页图 7.43 内容,并复习印度的钢铁工业、棉纺织工 业、 麻纺织工业的分布和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 (P40 页) 反 思 小 结、完 善 双 基 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国家:① ② ⑧ ⑦ ⑨ A B A B 临海③ ④ B 河流:⑤ ⑥ ⑦ 岛 丁 丙 ⑧ 半岛 ⑨ 山脉 甲 平原:⑤ _______高原:⑧▁▁▁▁▁ ⑵、把印度的首都、缅甸填在图中 乙 ⑶、印度地形特点:北部是高大的____________山, 中部是_____河冲积而成的 平原,南部是______ 高原。 ⑷、写出主要工业区的工业部门 甲 乙 丙 钢铁工业中心________ ,我国位于印度_____方向。印度西邻______, 东临_________世界第二软件大国___________⑸、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丁 处______,丙处

七年级下册地理 03印度导学案 公开课

七年级下册地理  03印度导学案  公开课

《印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印度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的概况及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2、在地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3、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旱季、雨季风向变化。

能初步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4、结合地图说明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并能分析成因。

5、能说出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及对印度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二、重难点重点: 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旱季、雨季风向变化。

能初步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难点: 能说出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及对印度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任务一:“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部分内容1、南亚是指__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南亚次大陆是指除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岛国以外的大陆部分。

2、印度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印度北临、、,东北与、接壤,西北与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于、隔海相望,是南亚最大的国家。

印度东南临湾,西南临湾。

经纬度位置:印度领土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的纬地区,大部分位于带。

半球位置:南、北半球的球、东、西半球的球3、印度的主要地形:阅读课本33页图7.34,在右图中填出主要的地形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主要河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印度的地形有三部分组成,北边是山地,即山地、中部为平原,即平原、南部为高原,即高原。

4、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流量较_____,有明显的_____变化(1)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地区,注入________海,是巴基斯坦重要的____水源。

(2)恒河:源于__________山,流经印度西北部,下游流经_________国,注入________湾,_____三角洲是南亚最大的三角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导学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兰家旺
【学习目标】
1.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河流、重要城市及其首都。

2.了解印度的气候及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理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能够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4.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5.能分析印度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重点】
①印度的地理位置
②印度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③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难点】服务外包产业
【自主预习】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面积:(仔细观察下图)(1)纬度位置:印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度至北纬度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属于带和带。

(2)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洲的部,东临湾,西临海,南临洋。

陆上北临、尼泊尔、不丹;东北邻孟加拉国、;西北邻和克什米尔地区;东南隔海与斯里兰卡相望;西南隔海与相望。

(3)在南亚地区的地位:印度是南亚面积最、人口最、经济实力最的国家。

A.环境问题B.森林问题C.粮食问题 D.荒漠化问题
5.下列城市,属于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的是()
A.孟买B.新德里C.班加罗尔 D.加尔各答
6.下列说法,不属于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的是()
A.信息技术含量高B.利润大C.污染严重 D.资源消耗大
【课堂练习】(难度:B、C、D级)
1.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D.东临墨西哥湾,西临阿拉伯海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

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

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达12.1亿,在3年时间里印度人口净增1个亿。

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

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7亿,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结合本材料完成第2~3题。

2.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3.印度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主要有()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②劳动力充足③失业问题十分严重④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下表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的气候资料。

下列有关印度半岛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甲:3~5月日照强烈乙:6~9月云量多丙:10~12月湿度大丁:1~2月吹西南季风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5.现在,印度有一种产业发展迅速,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份额。

这种产业是()
A.种植业B.软件产业C.旅游业D.服务业
6.看下面的印度简图和印度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右上图判断印度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气候特征。

(2)说明影响印度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

(3)图中①是______市,②城市班加罗尔是印度目前著名的______工业中心,③城市以周围大量生产的农产品为原料的纺织工业部门是______。

【参考答案】
课堂反馈部分:1~6 BDBCCC
课堂练习部分:1~5 AACAB
6.(1)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

(2)降水过分集中于雨季,季节分配不均,容易出现水、旱灾害,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孟买软件麻纺
【课外阅读】
1.泰姬陵:泰姬陵位于印度北部阿格拉市市郊,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其爱妃建造的陵墓。

它始建于1632年,历时22 年建成,其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 米,占地总面积约18 万米2。

陵墓及其塔楼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正方形基座中部为寝宫,四角各有一座41米高的塔楼。

泰姬陵体现了伊斯兰建筑风格,陵墓建筑与水中倒影融为一体,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1983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印度的牛:在印度,牛受到尊敬。

印度教将牛视为圣物,不得加以伤害。

牛在街上能够自由地行走,在市场上可以随意吃东西。

牛衰老时还有专人负责饲养。

印度人把牛看做是幸福吉祥的象征,一年一度的“敬牛日”盛况空前。

印度现有2亿多头牛,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

3.印度三大地形区:①北部山地区:主体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

喜马拉雅山东西横亘,既高又宽,巍然耸立于南亚北部边缘,其主脉以南有一系列与之平行的山脉,往南地势逐级降低,海拔由6000米降至2000米左右,形成狭长而崎岖的条带状东西向山地,最后向南直抵印度大平原。

山地隘口为南北的交通要道。

②中部平原区:是由印度河、恒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构造上属新褶皱山地的前渊地带。

平原西起阿拉伯海,略成弧形,向东延伸至那加山脉和孟加拉湾,长约3000千米,南北宽约300~500千米。

西部主要在巴基斯坦境内,称印度河平原;东部主要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称恒河平原。

中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河网稠密、土地肥沃,是南亚的天然粮仓。

经济比较发达,人口众多。

③南部德干高原区:略成三角形的德干高原,是一个久经侵蚀的古老地块。

位于大平原之南,占据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平均海拔600~800米,地势起伏不大,由西向东缓倾。

西部稍高。

为西高止山断块山地,濒阿拉伯海;东部略低,为东高止山,濒孟加拉湾,沿海有狭窄的平原。

高原西北部为熔岩台地,久经风化。

高原地面多呈现为桌状山或平顶山,高度多在300~800米之间。

地质史上曾经发生多次升降和断裂,形成许多地垒和地沟,如讷尔默达地沟、达布蒂地沟等。

高原东北部和南部地势低平,古老地层出露较多,富煤、铁、锰、铬、云母、金、铝土等矿。

4.德干高原内部高温少雨的原因:从理论上讲,德干高原位于印度洋之中,西为阿拉伯海,东为孟加拉湾,当西南季风的要冲,应该为高温多雨的地区。

但由于德干高原西部有高达1000~1500米、绵延1500千米的西高止山,东部有海拔500~600米的东高止山,两大山脉(特别是西高止山)阻隔,使从阿拉伯海来的湿润气流遇到山体上升冷凝形成大量的迎风坡降雨,背风坡则在雨影区,降水稀少。

热季时,高原中部的月均气温可达35℃,蒸发强烈,降水极少,从而形成德干高原区常年高温少雨的热带草原气候景观。

5.印度经济: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矿产、水力和森林资源等较丰富,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

但由于殖民主义者的长期统治,生产力发展缓慢。

独立后工农业生产都有所发展,但速度仍不快。

农业垦殖指数高达50 %,许多农作物播种面积居全世界前列,但由于耕作技术落后,单产水平低,仅茶叶、黄麻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印度具有相当地位的产业。

据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印度已经拥有140多万个软件编程人员。

1998年4月1日至1999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表中,软件行业的总营业额为39亿美元,如果计入众多大型企业的内部开发活动,则印度软件业的总产值约为46亿美元,占同期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1%。

其中,软件出口额达26.5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6.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印度的软件产业一直稳定地保持着每年50 %上的惊人增长速度,现在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软件产业成为印度增长最快、最引人注目的经济部门,被印度人称为“旗舰产业”。

6.世界雨极:乞拉朋齐是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一个山村。

这个山村因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而闻名于世。

据记载,1861年这里的年降水量达22990毫米,这是有降水记录以来,人们记录到的最大年降水量,因而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的年平均降水量达11000毫米。

乞拉朋齐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东、北、西三面都有高山屏障,形成一个宽广的向南敞开的漏斗状谷地,暖湿的西南季风涌入这个谷地时,被迫抬升,造成惊人的降水量。

人教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