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实例对象概念图解
什么是面向对象、对象是什么、什么是类、如何使用对象、类和对象的关系

什么是⾯向对象、对象是什么、什么是类、如何使⽤对象、类和对象的关系⾯向对象⼀、⾯向对象 概念:⾯向对象是⼀种编程思想,使⽤编程语⾔解决现实问题的⼀种思路。
分类: ⾯向过程: C 语⾔ ⾯向对象: Java ⾯向对象的思想: ⾯向对象的思想: ⾯向过程的思想:⾃顶向下 逐步执⾏。
---> 当解决⼀件事情的时候,⾸先想到的是我该怎么去做⾯向对象思想:以对象为中⼼,使⽤对象调⽤其功能。
---> 当解决⼀件事情的时候,⾸先想到的是我该让谁帮我做。
想到的谁 ---> 对象 对象:现实⽣活中存在的真实的事物都是对象,Java 中有⼀句名⾔: 万物皆对象,⼤到宇宙、⼩到夸克在Java 的世界中都可以看成对象。
提起对象,就需要提起另⼀个概念——类。
类是对象的模板,对象是类的实例。
⼆、类 概念: 将具有相同特征的⼀类事物的共性进⾏抽取(抽取的过程叫做抽象),形成的⼀个概念叫做类。
类的抽象: 1. 怎么去描述⼀个事物,从哪些维度进⾏描述? 这个事物具有什么 ---> 属性 这个事物会做什么 ---> ⾏为 2. 怎么去描述⼀类事物的共性? 这些事物具有什么 ---> 属性 这些事物会做什么 ---> ⾏为 类和对象的关系: 类是对象的模板 对象是类的实例 类的定义: 概述: 属性 : 使⽤成员变量来进⾏描述 ⾏为 : 使⽤成员⽅法进⾏描述 语法:关键词:class语法:public class 类名{} 成员变量 定义位置:类中⽅法外 语法: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初始值;作⽤域:⾄少在本类 默认值: 和数组元素的默认值是⼀样的 基本数据类型 整数类型 0 ⼩数类型 0.0 字符类型空字符 布尔类型 false 引⽤数据类型 null 定义的注意事项 1. 在同⼀个类中不能定义两个同名的成员变量 2. 在同⼀个类中成员变量可以和局部变量可以重名,但是在访问的时候,局部变量优先。
尚硅谷_宋红康_第5章_高级类特性2

关键字static
使用范围:
在Java类中,可用static修饰属性、方法、代码块、内部类
被修饰后的成员具备以下特点:
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 优先于对象存在
修饰的成员,被所有对象所共享 访问权限允许时,可不创建对象,直接被类调用
name:Lilei age:21 country:
类方法
因为不需要实例就可以访问static方法,因此static方法内部不 能有this。(也不能有super ? ) 重载的方法需要同时为static的或者非static的。
class Person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atic int total = 0; public static void setTotalPerson(int total){ this.total=total; //非法,在static方法中不能有this,也不能有super } public Person() { total++; id = total; }} public class TestPers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setTotalPerson(3); } }
if(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暂时懒汉式还存在线程 安全问题,讲到多线程 时,可修复
} }
举例:ng.Runtime
public class TestStati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ircle c1 = new Circle(2.0); Circle c2 = new Circle(3.0); c1.display(); c2.display(); } }
第四章Java面向对象特性课件

对象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程序语言三个关键特点: 封装 ( Encapsulation ) 多态 ( Polymorphism ) 继承 ( Inheritance )
1
第4章 Java面向对象特性
抽象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和聚集类型的变量与一些操作 (如+, -)之间不需特殊的联系。 在面向对象语言中,在数据类型的声明与操作
数据隐藏与封装举例
class Date{
private int day, month, year;
void setDate( int a, int b, int c){
day = a;
month = b;
year = c ;
}
}
…
Date d1;
d1=new Date( ); d1.setDate(30,9,2001);
4
第4章 Java面向对象特性
对象生命周期
创建对象 使用对象 清除不用的对象
5
第4章 Java面向对象特性
创建对象
创建对象的三个步骤: 声明 (Declaration ) 实例化(Instantiation) 初始化(Initialization)
例: Point origin_one ; origin_one = new Point(23, 94); Rectangle rect_one = new Rectangle(origin_one, 100, 200); Rectangle rect_two = new Rectangle(50, 100);
public void changeObjValue( PassTest ref){
ref.ptValue = 99.0f; }
第四讲 java类与对象

方法重载
访问权限
类和对象
对象表示现实世界中某个具体的事物。 抽象是从特定的实例中抽取共同的性质以形成一般化
概念的过程。 对象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在现实世界中:
是客观世界中的一个实体 是一个可标识的存储区域
在计算机世界中:
类
类是用来描述一组具有共同状态和行为的对象的原型,
//App4_10.java Public class App4_10{ Pulb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ircle circle=[代码1] //创建circle对象 [代码2] Circular circular= /*创建circular对象,并将circle引用 传递给构造方法的参数c。*/ System.out.print(“圆锥的体积:%5.5f\n”,circular.getVolme); Circular.bottom.radius =100; System.out.printf(“圆锥的面积: %5.5f\n”,circular.getVolme); } } 执行[代码1]: Circle circle=new Circle(); 执行[代码]: Circular circular=new Circular(circle,20);
对象的组合
一个类的成员变量可以是某个类声明的变量,即可以是对象。当A类把B类的对象作为自已 的成员时,称A类的对象组合了B类的对象。比如:公司组合了员工,收音机组合了电池 //Circle.java Public class Circle{ Double radius; Circle(double r){ Radius=r; } Double getArea(){ return 3.14*radius*radius; } }
3-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

一.类与对象
• 在一些情况中程序采用的是直接访问Student类对象成
员变量的策略。代码片段如下: s2.grade = 90; s2.age = 23; – 从表面上看,程序一切正常。如果有下面的代码片段 ,很快就会发现这不是一种好的设计方法。 s2.grade = -50; // 分数为负? s2.age = -5; // 年龄为负? – 显然,学生成绩和年龄为负数是不符常理的。由于用 户能直接访问对象的数据,所以无法限制其它应用程 序在调用这些变量时,赋予其数值的范围。
• – 例:Student1. java
一.类与对象
类的成员变量声明的格式如下: 修饰符] 初始值]; [修饰符] 类型 变量 [= 初始值]; • 说明: – 修饰符如public、private 为访问控制符。public即 公有的,也就是它可以被其他任何对象访问。 private即私有的,只能被这个类本身访问,在类外 不可见。 – 修饰符static指明这是一个类变量(静态成员变量或 静态变量)。
二.对象初始化
前面的例子,每创建一个Student对象都要调用一系列 set方法来初始化类中的实例变量,这实在太繁琐。因此 ,在创建对象的同时就对对象进行初始化是一种简单而 有效的解决方法。 • Java中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叫构造方法(Constructor),即 产生对象时需要调用的方法。 • 构造方法的形式如下: public 类名 参数列表 { 类名(参数列表 参数列表) 语句体 }
– 例: Leaf. Ja练习 – 定义一个名为Dog的类,具有方法bark(),此方法应 根据不同的基本数据类型进行重载,并根据被调用的 版本,打印出不同类型的狗吠(baying)、嚎叫 (howling)等消息。编写main()方法来测试。
Java面向对象经典案例10个

J a v a面向对象经典案例10个------------------------------------------作者xxxx------------------------------------------日期xxxx1class Anthropoid //类人猿{private int n=100;void crySpeak(String s){System.out.println(s);}}class People extends Anthropoid{void computer(int a,int b){int c=a*b;System.out.println(c);}void crySpeak(String s){System.out.println("**"+s+"**");}}public class Monkey{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Anthropoid monkey=new People();//monkey是People对象的上转型对象//puter(10,10); //非法monkey.crySpeak("我喜欢这个运动");People people=(People)monkey;//把上转型对象强制转化为子类的对象puter(10,10);}}2class ManyArea{public double area(double radius){return Math.PI*radius*radius;}public double area(double len,double width){return len*width;}public double area(int len,int width){return len*width;}public double area(double len,double width,double height){return len*width*height;}}public class OverLoad{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ManyArea ob=new ManyArea();System.out.println("半径为3.0的圆的面积:"+ob.area(3.0)); System.out.println("长2.0、宽3.0的面积:"+ob.area(2.0,3.0)); System.out.println("长2、宽3的面积:"+ob.area(2,3));System.out.println("立方体的面积:"+ob.area(2.0,3.0,4.0));}}3class Animal{public void shout(){}}class Dog extends Animal{public void newDog(){System.out.println("Dog的新特性");}public void shout(){System.out.println("汪");}}class Cat extends Animal{public void shout(){System.out.println("喵");}}class Test{public void animalshout(Animal a){a.shout();}}public class PolyEx{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Animal d=new Dog();//(1)Dog d1= (Dog)d;//(3)父类对象强制转换成子类对象d1.newDog();//d.newDog();d.shout();Test t=new Test();t.animalshout(d);//(2)t.animalshout(d1);}}4class ArrayEx{public int[] subarray(int a[],int start,int end){int subarr[] = new int[end-start];for(int i=0,j=start;j<end;i++,j++){subarr[i] = a[j];}return subarr;}}public class 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ArrayEx arrex = new ArrayEx();int arr[] = new int[10];for(int i = 0;i<arr.length;i++){arr[i] = i+10;}int sub[] = arrex.subarray(arr,2,6);for(int temp:sub){System.out.println(temp);}}}5class Box{int length;int width;int height;void set(int len,int wid,int hei){length = len;width = wid;height = hei;}}class ShowBox{void show(Box b){System.out.println(b.length+" "+b.width+" "+b.height); }}class TestTwo{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Box a = new Box();a.set(3,4,5);ShowBox sbox = new ShowBox();sbox.show(a);}}6.class One{int a = 5;void showB(){int a = 3;int b = this.a;System.out.println("b = "+b);}}public class ThisOn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One test = new One();test.showB();}}7.class Mystatic{private int x=3;public static void showx(){System.out.println("x="+x);}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m){return m+x;}}class UseMystatic{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Mystatic.showx();System.out.println("add="+Mystatic.add(2));}}8.class Point{int x;int y;Point(){x=0;y=0;//this(1,1);}Point(int a,int b){x=a;y=b;}void show(){System.out.println("x="+x+" y="+y); }}public class UsePoin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oint p = new Point();p.show();}}9.class Point{private int x,y;Point(){x=1;y=3;}void showPoint(Point t){System.out.println("x="+t.x+" y="+t.y);}void seeit(){showPoint(this);}}public class UsePointThis{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Point p=new Point();p.seeit();}}10class Point{static int x=2;int y=0;}public class UseStatic{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利用类调用静态变量"); System.out.println("x="+Point.x);//System.out.println("y="+Point.y);Point p1=new Point();System.out.println("利用对象调用");System.out.println("x="+p1.x);System.out.println("y="+p1.y);Point p2=new Point();p2.y=3;System.out.println("对象p1中y的值"+"y="+p1.y); System.out.println("对象p2中y的值"+"y="+p2.y); p1.x=6;System.out.println("对象p1中x的值"+"x="+p1.x); System.out.println("对象p2中x的值"+"x="+p2.x);}}。
Java类和对象精品PPT课件

12
运用类 ——声明与创建对象
先①以类名声明变量
Class CRectangle {
int length; int width; void setLW(int x,int y) { …… } int getArea() { …… } }
CRectangle rect;
再②用new创建新的对象,并赋予变量
class 猫
{ 体重; 年龄; 叫();
}
类(Class)是一个抽象概念,对象(Object)是类的具体实例
16.10.2020
4
面向对象编程的3个特性
1.封装
数据与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
2.继承
子类继承父类的的属性和功能 子类可增添独有的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
3.多态
操作名称的多态——方法重载 和继承有关的多态——成员覆盖
实例成员变量(简称实例变量) 类变量(也称静态变量)——成员变量的类型前
面加关键字static修饰*
16.10.2020
9
局部变量 ——在方法中定义的变量和方法的参数
局部变量只在定义它的方法内有效。
void setLW(int x,int y) { length=x; width=y; }
}
……
呵呵,众说纷纭吧!但如果让一个分类学家来考 虑问题就有趣的多了,他会告诉你“这个世界是 由不同类型的物与事所构成的
16.10.2020
2
面向对象思想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一切皆对象”
对象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事物
rect=new CRectangle();
null rect
length width
合并①和②形式
CRectangle rect=new CRectangle();
java基础知识点整合

面向对象3.1 面向对象介绍1.什么是面向对象对象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当我们需要借助这些物体去完成我们的需求时,我们就是在面向这些对象,使用它们其中的功能,至于他们其中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我们无需知道,只要能完成需求即可.2.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OOP):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是一种编程思想, 使用对象去进行编程.它的特点有: 封装, 继承, 多态3.对象从哪来:对象是需要先用类来描述, 然后使用类来创建.类是对象的描述, 对象是类的实例.4.面向对象的优点提高代码复用性.使用者无需关心对象其中是如何实现的.让程序员从一个编写者转换成一个使用者.更加符合人的思维能力,使编程更简单.3.2 定义类1.成员变量在类中用变量来描述这一类对象公有的特征.2.成员函数在类中用函数来描述这一类对象公有的行为.3.3 创建和使用对象1.怎么创建使用"new 类名()"形式创建一个对象2.怎么使用通过"."语法来访问类的成员.例如: Person p = new Person(); = "张三";p.eat();3.4对象的初始化过程1.加载类类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被加载到内存中2.初始化成员变量当创建对象的时候, 成员变量会初始化为默认值, 基本数据类型都是0, 引用数据类型都是null3.5对象的生命周期1.开始new关键字创建对象的时候, 生命周期开始2.结束没有任何引用指向对象, 该对象成为垃圾, 被虚拟机回收3.6 匿名对象1.什么是匿名对象没有任何引用指向的对象, 就叫匿名对象2.匿名对象有什么特点匿名对象在创建之后立即被回收, 只能使用一次3.7 封装1.什么是封装封装就是将一类事物的特征和行为封装在一个类中,定义成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创建对象之后, 这些成员函数可以访问自己的成员变量2.对成员变量的封装使用private关键字将成员变量私有化如果需要对外部提供访问方式, 写公有的get, set方法3.8 构造函数1.什么是构造函数构造函数是一个特殊的函数.函数名必须和类名一致.没有返回值类型.(不等于void,不能写任何返回值).可以写return,但是不能写return+值(尽量不要写).new关键字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2.应用场景如果我们希望一段代码在创建对象的时候执行, 就可以写在构造函数中通常我们使用构造函数对成员变量进行赋值3.构造函数和成员变量的执行顺序成员变量优先于构造函数先执行,因为通常使用构造函数都是对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所以如果没有成员变量,构造函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4.构造函数的重载和普通函数一样, 参数列表不同(类型不同,顺序不同,个数不同)即可.重载只与参数列表有关5.构造函数的调用在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在构造函数的第一条语句可以使用"this(被调用的构造函数的实际参数)"的形式调用该类其他构造函数.6.自动生成构造函数在一个类中构造函数是一定存在的.因为在一个类中如果没有写任何的构造函数, 编译时也会自动生成一个无参的构造函数, 里面什么代码都没有.如果写了任何一个构造函数, 那么就不会有自动生成的了注意: 我们在类中只写了一个有参构造函数的时候,这个类就不能使用无参的构造函数创建对象了7.构造函数的访问权限通常构造函数的访问权限都是公有的, 因为构造函数就是为了让别人创建对象时调用的个别情况下在定义类时不希望外部创建对象, 这时可以使用private修饰构造函数, 例如: 单例设计模式(Singleton)3.9 成员代码块(构造代码块)1.什么是成员代码块在类中使用"{}"定义一段代码, 这段代码在创建对象的时候会自动运行2.成员代码块和构造函数的区别构造函数在创建对象的时候是N个选1个调用而代码块是一定执行构造函数可以传入参数代码块不能传入参数3.创建对象时内存中的工作顺序在内存中查找指定的类, 如果没有就加载类, 有则直接引用在内存中开辟一块空间, 将成员变量初始化为默认值, 0和null按照类代码从上到下的顺序, 执行代码块或者成员变量赋值执行构造函数中的代码4.在方法中也可以写代码块(方法代码块),但是不常用3.10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1.成员变量在类中定义的变量,(Field),在整个类都可以访问(用于描述着一类事物的共有特征).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建立而建立,存在于对象所在的堆内存中.成员变量有默认初始值(0/false/null)2.局部变量在方法/语句中定义的变量(Local Variable),存在于栈内存中.作用范围一结束,变量的空间会自动释放.局部变量是没有初始值的.3.同名问题在同一个作用域中成员变量不能重复, 局部变量也不能重复但是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可以同名, 他们互相不冲突4.访问问题在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同名的时候, 如果直接用变量名访问一个变量, 那么是先找局部变量, 如果不存在才找成员变量这时如果不想找局部变量, 直接找成员变量, 应该用"this.变量名"3.11 this关键字1.构造函数中"this(参数)"形式可以在构造函数的第一条语句中调用其他的构造函数"this.成员名"形式可以调用当前对象的成员2.普通函数中this用在普通的函数中, 可以代表调用当前函数的对象哪个对象调用this所在的函数,this就代表那个对象.3.内部类中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3.12静态(static)变量1.什么是静态变量用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就是静态变量(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优先于所有非静态成员及成员代码块.2.静态变量和普通变量有什么不同静态变量在类加载后就初始化, 不用创建对象可以直接使用.静态变量被类的所有对象共享(在共享区), 通过一个对象改变, 所有对象都改变.静态变量可以使用"类名.变量名"形式访问, Java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而不是通过对象访问.3.类在什么时候加载类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加载例如: 创建对象, 使用静态变量, 使用静态方法定义变量的时候不加载类.4.静态变量在什么时候使用在定义一个类的时候, 如果希望这个类的所有对象共享一个数据时, 就可以使用静态成员变量.3.13静态(staitc)方法1.什么是静态方法用static修饰的方法就是静态方法静态方法类加载后可以直接运行可以使用"类名.方法名"调用2.什么时候使用静态方法如果一个方法没有访问任何外部的非静态成员, 那么就可以定义为static.这样在调用的时候不用创建对象即可使用, 给人提供方便, 并且效率更高.3. 静态方法使用的注意事项1. 静态方法不能直接访问方法外非静态成员.因为静态方法是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的,而非静态成员只有在对象创建才会加载.因此,当静态方法访问方法外非静态成员,对象不一定被创建,所以不能直接访问,除非在静态方法中创建本类对象,才可以访问,方法外静态成员.2. 与静态方法不能直接访问方法外非静态成员相反,非静态方法是可以访问静态成员的,因为,对象被创建了,这个类一定被加载到内存中,所以可以访问.3. 因为静态优先于对象存在,所以在静态方法中是不能出现this,super这两个关键字,道理很简单,静态被加载时还没有对象,而这两个关键字都和对象有关,所以不能使用.4. 静态的利与弊静态好处:1. 如果一个类里的某一个成员变量,他的所有需要共同使用它,没必要每一个对象都存储一份,可以将成员变量设为static,系统将进行单独空间(方法区/静态区) 存储,节省内存空间.2. 静态的成员可以直接被类名调用,使用简单.静态弊端:1. 因为静态是随着类加载而加载的的,所以其生命周期是和类同存亡的.所以生命周期很长,比较浪费内存空间.2. 因为静态只能访问静态,所以访问有一定的局限性.3. 因为主函数是静态的,所以用主函数调用的方法再不创建对象的情况下,只能都是静态的.3.14静态代码块1. 什么是静态代码块用static修饰的代码块类加载后直接运行, 只能执行一次(因为类只会加载一次),如果在一个类中有主函数,他是优先于主函数运行的.不能访问外部非静态成员2. 什么时候用静态代码块在定义一个类的时候, 如果希望某一段代码在别人使用这个类的时候就执行, 那么就可以写在静态代码块中.用于给类初始化.3.15单例设计模式设计模式:解决某一类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单例设计模式:让一个类只能创建一个对象.懒汉式和饿汉式饿汉式步骤:1.私有化构造函数.2.创建一个对象,并私有(防止类外改变对象内部内容).3.创建一个公有的,静态的方法,返回本类对象,使类外获取本类对象.懒汉式步骤:1.私有化构造函数.2.创建一个对象引用,并私有(防止类外改变对象内部内容).3.创建一个公有的,静态的方法,判断是否创建了一个对象如果创建了,返回本类对象, 如果没有创建,创建一个对象返回,使类外获取本类对象.3.16继承1.什么是继承定义一个类, 使用extends关键字可以继承另一个类, 得到父类的所有非私有属性和方法.2.继承的特点Java只支持单继承, 不支持多继承, 但可以多重继承.一个父类可以有多个子类, 但一个子类只有一个父类.3.java改良多继承的原因?提高代码的安全性,如果一个子类继承多个父类,而这多个父类中有同名的方法,子类要去访问的话,就不知道要访问哪一个方法了.降低了安全性..4.子类对象创建的过程子类对象之所以能调用父类的方法, 是因为在创建子类对象的时候, 其内部创建了一个父类对象.在new一个对象时,会先去子类构造函数,中寻找super()(如果没有显示指定父类构造函数)然后创建父类,然后再回到子类中创建对象.调用子类的方法时, 虚拟机会先在子类中查找是否包含该方法, 如果没有则找父类.在调用子类构造函数的时候, 一定会使用"super(参数)"形式调用父类构造函数创建父类对象.子类中必须要有一个构造函数含有super调用父类构造函数..super和this类似, 都是必须在构造函数的第一条语句使用如果构造函数写了this, 那么则不能写super, 反之亦然如果没写this也没写super, 默认会自动调用父类无参的构造函数5.方法覆盖(重写)覆盖可以让子类将从父类继承来的方法进行扩展,提高代码复用性,减少冗余.覆盖时子父类的方法名子必须相同, 包括返回值,参数列表,并且子类的权限必须大于或等于父类.只能覆盖非私有方法.6.重载(Overload)和重写(Override)的区别:重载:名字相同,参数列表不同只与参数列表相同.重写:子父类的方法名子必须相同, 包括返回值,参数列表,子类的权限必须大于或等于父类.(如果父类返回值是一个类,子类返回值可以是和父类相同的类或其子类).7.向上转型子类可以当作父类使用, 因为父类的功能子类都有Fu f = new Zi();如果一个方法要求传入一个父类类型对象, 我们也可以传入一个子类对象8.强制类型转换在子类当作父类来用时, 不能调用子类特有的成员.如果一定要调用, 需要把父类类型强转回子类类型.这种转换叫强制类型转换, 在编译时不论类型是否匹配都不会报错, 为了程序安全, 通常在转换之前使用instanceof进行判断.3.17Object类及其中常用方法1.什么是Object类Object类是Java中所有类的父类, 如果定义一个类不继承任何类, 默认继承ObjectObject类中的方法会被所有的类继承2.finalize任何对象在成为垃圾被销毁之前, 都会调用finalize 方法Object类中的finalize方法是空的, 什么都没有当我们希望在对象被销毁之前执行一段代码, 就可以在类中重写finalize方法, 把要执行的代码写在方法中.3.toStringtoString方法可以将一个对象转为字符串表示形式Object类中的toString方法返回的是"类名@内存地址"当我们希望调用toString时返回成员变量的值, 就可以重写该方法调用System.out.println()方法时会自动打印对象toString的返回值4.equalsequals方法是用来比较两个对象的Object类中equals方法默认比较的是对象的地址如果我们希望比较两个对象的属性, 那么可以重写equals方法, 在方法内比较所有的属性在比较字符串时如果希望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内容, 就需要使用equals, String类是重写了equals的3.18 组合设计模式1.什么是组合设计模式在我们定义一个类的时, 如果需要使用另外一个类的方法, 就可以用组合设计模式.2.组合设计模式的写法在类中定义一个被组合类型的成员变量通过构造函数组合一个对象, 用成员变量引用在方法中使用成员变量调用被组合对象的方法3.组合设计模式和继承的区别不占用继承的位置, 当前类组合一个类之后还能继承其他类组合设计模式组合的类不能当作被组合的类使用3.19 多态1.多态的体现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父类的引用可以接受自己的子类).2.多态的前提类与类之间必须有关系,要么继承,要么实现.子类与父类存在覆盖,因为在不强转的情况下,父类,不能访问子类特有的方法.3.多态的好处提高代码扩展性.4多态的弊端虽然提高了扩展性,但是只能使用父类父类引用访问父类成员(共有成员),为了能访问子类特有方法,父类的引用必须转成子类类型(向下转型).3.20 抽象1.什么是抽象类用abstract修饰的类就是抽象类, 抽象类中可以定义抽象方法2.什么是抽象方法用abstract修饰的方法就是抽象方法, 抽象方法在子类中必须全部重写3.什么时候用抽象类和抽象方法在我们定义类的时候, 如果多个类有相同的方法, 那么就应该把这些方法抽取到父类中定义完全相同的方法直接在父类中定义并实现, 如果只有方法签名(无方法体)一样而实现不同, 那么就可以在父类中定义抽象方法这样别人看到父类的时候就知道子类都有什么功能了, 方便他人阅读我们的代码, 也更好的支持了多态.4.抽象类细节有抽象方法的类必须声明为抽象类, 抽象类可以没有抽象方法抽象类不能创建对象子类继承抽象类时必须重写所有的抽象方法3.21 final修饰符1. final代表最终的, 可以用来修饰类, 方法, 变量.2. 被final修饰后的特点final的类不能被继承final的方法不能被重写final的变量只能赋值一次,在程序运行结束前,会一直存在与内存中.如果内部类在局部位置上,只能访问该局部中被final 修饰的变量.被final修饰的形参,第一次赋值是在调用它所在的函数时,不能再次赋值了.被final修饰的引用类型变量,不能在指向其他对象,但是他第一次指向的对象中的内容是可以改变的.final 只是修饰了引用.public static final 修饰的变量时全局变量,可以使用类名调用,名字全部大写3.22模板设计模式1.什么是模板设计模式在编程的过程当中, 如果经常要做一些类似的事, 其中某些步骤相同, 有些步骤不同, 这是就可以使用模板设计模式2.怎么使用模板设计模式定义一个抽象类定义一个final的方法在方法中写出每次相同的步骤, 不同的步骤写成抽象方法, 调用抽象方法每次实现不同的步骤时, 定义子类继承抽象类, 重写抽象方法即可, 相同的步骤无需重写直接调用final方法3.23接口1.什么是接口接口是一种特殊的抽象类2.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抽象类用abstract class定义, 接口用interface定义抽象类中可以有不抽象的方法, 接口中所有方法都是抽象的抽象类用extends继承, 接口用implements实现抽象类可以继承抽象类, 接口可以继承接口抽象可以继承接口,接口不能继承抽象因为抽象类里面有可能会有非抽象方法..抽象类中的方法没有默认修饰符, 接口中的方法默认是public abstract修饰的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没有默认修饰符, 接口中的成员变量默认是public static final 修饰的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3.什么时候用抽象类, 什么时候用接口能用接口的时候就不用抽象类(没有任何不抽象的方法), 因为接口不占用继承位置如果需要定义不抽象的方法, 那么就必须使用抽象类.3.24 策略设计模式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va编程面向对象——类与对象的关系
面向对象是一种组件化的设计思想,OOA、OOD、OOP
类与对象是整个面向对象之中最为基础的组成单元,如果需要给划出定义:类就是共性的集合,而对象是某一个性的产物;所有类实际上是用来描述一个对象的结构。
类是通过对象来使用的,而对象是通过类来创建的。
类与对象的基本定义:
在程序中,定义类,可以使用“class 类名称{}”的语法结构完成。
而类之中的组成主要有两点:
* Field (属性、成员、变量),就是一推变量的集合
* Method (方法、行为),此时的方法是由对象调用的。
这个类中定义了两个属性和一个方法(可以定义更多属性和方法)
*类虽然存在,但是类的使用,必须有对象;
对象的定义格式:
声明并实例化对象:
类名称对象名称 = new 类名称();
分步完成:
声明对象:类名称对象名称 = null;
实例化对象:对象名称 = new 类名称();
引用数据类型:
引用数据类型最大的不同在于需要内存的开辟及使用,所以关键字new 的主要功能就是开辟内存空间;
即:只要引用数据类型想使用,就必须使用关键字new 来开辟空间。
当一个对象实例化之后就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利用对象来操作类的结构:
对象.属性:表示要操作类中属性内容
对象.方法():表示要调用类中的方法内容
内存概念: 堆内存:保存每一个对象的属性内容,堆内存需要用关键字 new 才可以开辟; 栈内存:保存的是一块堆内存的地址。
简单的理解,栈内存保存的是对象的名字;
编程中的栈内存和堆内存的操作过程:
引用数据的初步分析:
引用是整个
Java 开发中的核心精髓所在,即:只有掌握了“引用”这一概念之后,才能加入下一步学习,类似C/C++
中的指针概念。
在所有的引用分析里面,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关键字 “new ”,每一次使用关键字new ,都会开辟新的堆内存空间,如果你的代码里面声明两个对象,并且使用了关键字new 为两个对象分别实例化操作,那么一定是各自占有各自(独立)的堆内存空间
于将bookA 的地址赋给了bookB 。
由于此时,两个对象(栈内存地址)指向的是同一个堆内存空间;由此,任何一个对象修改了堆内存数据,那么都会影响到其它对象;
在引用的过程中,一块堆内存可以通知被多个栈内存所指向,但是反过来,一块栈内存
只能够保存一块堆内存空间的地址。
在过程中,bookB 已经有了指向的堆内存,所以在bookB=bookA 产生引用关系时,bookB
会自动断掉原先的指向(堆内存)连接,从而指向bookA 所指向的堆内存。
在Java 中,没有栈内存指向自己的话,该内存则属于“垃圾”,需要丢弃。
Java 的垃圾回收机制>>>一块没有任何栈内存指向的堆内存空间,就将称为“垃圾”!所有的垃圾,会不定期的被垃圾收集器(GC )进行回收,回收之后会释放掉其所占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