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苏东双语学校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0课 法律护我成长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0课 法律护我成长导学案2 苏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0课 法律护我成长导学案2 苏教版

法律护我成长一、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意义及互相关系。

2、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要法律名称及相关条文。

3、通过参与有关活动,培养提高观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懂法、知法,能够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来保护自己。

2、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在行动上依法、用法。

三、自学交流(一)自主学习1、阅读59页的“特殊的‘家’”,思考讨论:(1)这里的“家”与我们的家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处?(2)国家和社会还为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哪些保护?阅读60页的漫画,思考:漫画中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请就解决上述问题给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阅读60页的“圆桌审判”,思考:对未成年被告人实行“圆桌审判”说明了什么?(二)合作交流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需要哪些方面的保护?四、展示点评五、达标检测1、公安部、教育部对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再次动员部署,这种保护属于()A、家庭保护B、司法保护C、自我保护D、社会保护2、从2009年到2010年5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体现了()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3、南通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公安机关与学校相配合,严防暴力犯罪,确保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稳定,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1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有些单位招收未成年人“打工”“经商”,有些家庭招用未成年人做“保姆”,他们的这些做法违反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5、作为未成年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A.敢于斗争,依法维权B.把握尺度,适可而止C.宽大为怀,私下了结D.以牙还牙,以毒攻毒6、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下列活动场所,中学生任何时候都不应进入的是()A、宾馆、餐厅 B.营业性的舞厅、酒吧C.影院、剧院D.科技馆、文化馆7、某校学生王某从一教师宿舍盗走财务,公安人员到王某居住地调查时,不开警车,不着警服,不扩大知情面,这体现了()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B.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C.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宽容和理解D.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8、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处于变化阶段,容易受不良刺激的影响。

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护我成长》学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护我成长》学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护我成长》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识别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2.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3.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给予我们的关爱,学会感恩,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二、活动方案【活动一】基本知识梳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的常用手段打官司是最有效的手段诉讼的三种类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机智勇敢、不能硬拼家庭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的职责文本框: 法律护我成长【活动二】知识点过关★(组长组织成员按要求掌握下列知识点,15 分钟)1.国家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3.四大外界保护:(1)家庭保护(重要性、内容)(2)学校保护(重要性、内容)(3)社会保护(重要性、内容)(4)司法保护(含义、要求)4. 自我保护: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见七上第四单元)5.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6.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最常用的手段)( 2 )诉讼手段(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最后屏障)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7.青少年为什么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8.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有哪些好方法?)【活动三】课堂反馈(要求: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讨论、黑板展示,再全班交流。

20 分钟。

注意看清人物、行为,问什么答什么;思考答题的角度及要点;说出解题方法、步骤及注意点)(一)单选题1.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对使用童工的企业,每使用一个童工每月的罚款最高额度可达1 万元。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0课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0课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设计 苏教版

法律护我成长课题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未成年人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

2.理解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要法律名称及相关条文。

4.通过参加有关活动,培养、提高观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律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培养学生关心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学校保护和家庭保护的内涵”2、难点“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涵”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亲身体验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设计1. 成长的摇篮学校与家庭的呵护2. 爱的港湾1. 特殊的“家”社会与司法的保障2. 特殊的审判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性化补充第1课时学校与家庭的呵护一.情境导入P54生活在线既然打工的童工大多数都是自愿的,有关部门为什么还要解救他们?要彻底杜绝童工现象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二.学习目标1.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关心学校,关怀他人的情感;充分理解家庭与学校保护的内涵,从而能够主动配合学校与家庭保护,健康成长。

2.未成年人保护的必要性;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重要意义、家庭保护的相关法律要求。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重要意义、学校保护的要求。

能够形成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能力;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初步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55-58内容,对照下列目标思考题,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找出相关答案,并用铅笔做好标记。

10分钟后检查看谁回答的快而准确。

1、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原因?2、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通过那些途径体现出来的?3、学校保护的含义、地位和作用?4、家庭保护的含义、地位和作用?5、《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保护的规定。

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护我成长》学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护我成长》学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护我成长》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识别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2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3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给予我们的关爱,学会感恩,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二、活动方案【活动一】基本知识梳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的常用手段打官司是最有效的手段诉讼的三种类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机智勇敢、不能硬拼家庭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的职责文本框:法律护我成长【活动二】知识点过关★(组长组织成员按要求掌握下列知识点,1分钟)1国家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3四大外界保护:(1)家庭保护(重要性、内容)(2)学校保护(重要性、内容)(3)社会保护(重要性、内容)(4)司法保护(含义、要求)4自我保护: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见七上第四单元)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6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最常用的手段)(2)诉讼手段(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最后屏障)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7青少年为什么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8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有哪些好方法?)【活动三】堂反馈(要求: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讨论、黑板展示,再全班交流。

20分钟。

注意看清人物、行为,问什么答什么;思考答题的角度及要点;说出解题方法、步骤及注意点)(一)单选题1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对使用童工的企业,每使用一个童工每月的罚款最高额度可达1万元。

初中《思想品德》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教案)

法律护我成长我说课的题目是《法律护我成长》。

本节课是七年级《思想品德》册第20课的内容,课程设计为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四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内容,把针对范围缩小,单独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展开,因为七年级的学生随着逐步参与社会事务,活动范围扩大,更需要具有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

作为一名未成年人,他们受到的不仅是普通的法律保护,还有很多特殊的权利保障。

本课通过法律读本的展示、侵权案例的剖析、维权方法的介绍,使孩子们知道:他们是权利的主体,无论自己多么弱小、多么幼稚,他们都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独立人格,并且还享有未成年人特有的权利。

综上所述,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列举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使学生养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不断地丰富法律知识,培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形成养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家庭、学校、国家和社会、司法部门分别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四种保护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基本内容。

(2)教学的难点:①为什么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予以明确规定并进行特殊保护②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四个保护,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末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七下第20课 法律护我成长

七下第20课    法律护我成长

学案:七(下)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一,自学导读1,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已形成的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是什么?3,学校保护的地位和作用4,学校保护的含义5,家庭保护的的地位6,家庭保护的含义7,家庭保护的意义8,社会保护的含义9,社会保护的意义10,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11,司法保护的地位12,司法保护的作用13,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主要法律14,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预习检测1,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是和。

2,我国以形成的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是,,,。

3,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学校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是他们成长的摇篮。

学校保护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起着的作用。

4,法律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是因为:未成年人年龄小,还不成熟,对事物的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权易受到;未成年人缺乏;未成年人是,。

5,根据材料显现的“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主体”可进行判断,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应“保护”;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应“保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及司法行政部门对应“保护”。

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对应“保护”。

三,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40条规定:中小学校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营业性歌舞娱乐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这一规定属于未成年人保护中的()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2,为了进一步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我市又在中小学开展“三会”活动,倡导学生“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

苏州市教育局出台的“三会活动”。

体现了对学生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特殊保护D,司法保护3,国家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原因有:()①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②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③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容易受到侵害。

④我国法律不健全A,①②③B①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④某中学附近有一家小卖部,店主经常向未成年学生出售散装烟卷,并容留他们在店内吸烟,因此,有些学生经常光顾这家小店。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第1课时 学校与家庭的呵护学案 苏教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第1课时 学校与家庭的呵护学案 苏教版

第二十课《法律护我成长》学程导航第1课时学校与家庭的呵护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培养学生关心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作用。

3、理解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二、课堂预习(一)知识梳理1、“春苗”行动是什么?2、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得到特殊保护?3、学校保护主要是指哪些?4、家庭保护主要是指哪些?(二)预习检测1、未成年人__________,发展还___________,对事物的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受到一定的___________, 其权利_____________。

2、应该把促进学生______________作为教育工作的_______________。

3、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教学(一)构建知识体系1、“春苗”行动及其意义的思考2、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意义3、学校保护 a.意义b.内涵c.相关法律知识4、家庭保护 a.意义 b.存在问题c.相关法律知识d.家庭保护的要求(二)课堂练习【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家庭保护内容的是()A.父母对自己未成年子女的活动进行干涉B.未成年人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C.未成年人弃学打工挣钱D.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2.民主和睦、幸福温暖、重感情、守信用的家庭氛围,对未成年______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A.良好品格B.学习成绩C.身心健康D.兴趣爱好3.下列选项中属于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是()A.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表扬小明等三位同学见义勇为的行为B.卫生检查不合格,班主任要求全班同学放学后再打扫一遍C.为了迎接县政府形象工程开工盛典,学校决定全校师生停课半天D.生物老师不在教室上课,而把学生带进山林观察植物4.下列属于未成年保护法对学校保护规定的是()A.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B.爱护、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C.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D.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非选择题】1、某校老师李某,为了惩戒A同学小偷小摸的行为,在A同学的脸上刺了个“贼”字,李某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四、课后拓展训练家庭是爱的港湾,我们青少年该如何正确对待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和严格要求?。

苏教版 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 第20课 法律护我成长 教案

苏教版 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 第20课 法律护我成长 教案

课题§20.1学校与家庭的呵护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学校保护和家庭保护的含义、意义。

2.通过参与有关活动,培养、提高观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和自主探究,让学生感悟学校和家庭的呵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培养学生关心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含义是本课的重点2.理解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地位和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等相关资料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修改意见导入新课:生活在线:“春苗行动”(书本P54页)新课讲授:成长的摇篮(学校保护)活动一:择校大讨论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我们的年龄还小,社会经验不足,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因此我们的权利极易被忽视甚至遭受侵害。

所幸有法律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师:(1)既然打工的童工大多数是自愿的,有关部门为什么还要解救他们?(2)要彻底杜绝童工现象还需要谁做出相应的努力?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要彻底杜绝童工现象,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共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教师:学校是我们受教育的基地,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因此,学校保护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教师:(1)你更愿意选择哪所学校?为什么?(2)请预测一下,若干年后S中学的学生阅读案例并思考问题活动二:小军的苦恼爱的港湾(家庭保护)学生与H中学的学生在素质发展方面会有哪些差异?(提示: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3)请谈谈在你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老师给过我们哪些关爱?(4)什么学校保护?学校保护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见P56页信息点击)教师小结: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的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护我成长
学习目标:1.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作用。

2.理解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的含义、意义和相互关系。

3.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培养和提高观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区分学校保护和家庭保护。

学习过程:
导学(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概述一下)
自学
(一)基础题
1.合肥市所有小学规定:一年级学生实行弹性到校制,可以比以往推迟50分钟到校;罚抄写、按分数排座位等行为都是被严厉禁止的。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的()
A. 家庭保护
B. 社会保护
C. 学校保护
D. 司法保护
2.某校向学习成绩排在年级前50名的学生和部分进步特别快的学生发放与众不同的红校服,将他们和普通学生区分开来,以增强这些优秀学生的荣誉感。

该校的这一举措()
①侵犯了普通学生的人格尊严权②有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③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④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学校保护在未成年人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列做法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要求的是()
①某校设立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②某校坚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③某班班主任按照学习成绩给班级同学排座位
④某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增加晚自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南京母亲饿死女童案,广州母亲虐待亲生女儿致死案从反面说明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
A. 司法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家庭保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绿色网络、助飞梦想”的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

该行动重在净化网络环境,倡导文明绿色上网,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据此回答第5、6题。

5.上述行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6.为了配合上述行动,我们青少年应当做到()
①明辨是非,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
②文明上网,不传播、制造低俗内容
③依法打击,维护网络公关安全秩序
④遵守法律,及时举报网络有害信息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要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下列做法体现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有()
①爸爸带小敏去看望孤寡老人
②全国开展整治少儿出版市场的专项行动
③学校设立“禁烟标志”
④民政等部门推动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15岁的小童到舅舅家做客,偷拿了舅舅家1000元钱。

舅舅向派出所报了案,公安人员很快查出是小童所为。

公安机关考虑到小童的年龄,并且他舅舅极力要求不对其进行处罚等原因,只对小童进行了教育,没有对他进行严厉处罚。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二)中档题
材料一:某市政府要求各中高职高专科院校派学生去工厂实习。

据调查,这种实习已经脱离正常的实习活动要求,这种实习与学生所学专业无关,无关提高学生的技能,巩固书本知识;其行为的实质是雇佣廉价劳动力。

最令人气愤的是,该工厂还雇佣了大量未满16岁的孩子,即“童工”。

(1)该工厂使用“童工”合法吗?为什么?
材料二:经过一段时间的公开征求意见,教育部于2020年1月26日公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办法详细列举了教师应受处分的9种行为,对教师不保护学生安全、体罚或变相体罚等9种行为将予以处分。

(2)请你谈谈教育部制定上述处理办法的作用。

作业次数___7___等级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