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上期末重点(郑克鲁版)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欧美文学中编-导论)

郑克鲁《外国⽂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欧美⽂学中编-导论)导论0.1 复习笔记⼀、19世纪欧洲⽂学(⼀)19世纪欧洲⽂学的发展19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的产⽣与发展是⼈类历史上的⼀场变⾰,它改变了⼈的⽣存处境,促进了西⽅⽂化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精神⼼理的变化,从⽽也带来了⽂学思潮的新旧交替与更迭。
(⼆)具体表现19世纪欧洲的主要国家相继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学思潮和流派,从⽽给近代欧洲⽂学带来了繁荣景象,也标志着欧洲⽂学的成熟。
(三)基本特征1.⼀⽅⾯继承与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特别是⽂艺复兴以降欧洲⽂化与⽂学的传统,⽽且也悄悄地发⽣着由近代向现代的历史性过渡;2.另⼀⽅⾯使欧洲近代的⼈⽂观念和艺术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与弘扬,另⼀⽅⾯也酝酿了对传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预演了近代⽂学在成熟之后向现代形态的历史嬗变。
⼆、19世纪欧美⽂学⼈⽂观念的变化(⼀)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后,欧洲社会中⼈的⽣存处境发⽣了重⼤变化,⼈对⾃⾝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资本主义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打碎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与⼈之间的关系。
1.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类⽂明的向前发展,它给⼈带来了⼀定程度的⾃由、解放和物质的富裕,2.使⼈与⼈、⼈与社会、⼈与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新的⽂明给⼈带来了新的束缚,尤其是物对⼈的束缚,使⼈的⾃由得⽽复失。
(⼆)浪漫主义⽂学思潮1.浪漫主义⽂学思潮浪漫主义⽂学思潮流⾏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这⼀新旧历史交替的时代。
浪漫主义⽂学以艺术的⽅式描摹了这⼀特定时代⼈的激荡、亢奋⽽敏感、纤弱的⼼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我”。
2.浪漫主义⽂学思潮的发展概况(1)德国浪漫主义⽂学被勃兰兑斯称之为“精神病院”的德国浪漫派,是⼀些内⼼敏感善于体悟⼈的情绪与⼼理状态、热衷于描写离奇怪诞充满神秘⾊彩事物的作家。
他们对⼈的感性⾃我的关注远远胜过对理性⾃我的张扬;他们热衷于表现的怪诞、梦幻、疯狂、神秘、恐怖,等等,恰恰是⼈的理性的触⾓所难以指涉的感性内容。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两者都是西方文学的开端,特别是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表现了古希腊古罗马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含着它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
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欧洲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已经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因素,而且在文艺理论上也基本形成了以再现说和表现说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创作倾向,为后来的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文学(一)“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主要成就:神话和史诗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神的创造。
英雄传说常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底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尽管有人批评希腊神话是“古老的谎言”,但我们仍能透过深化形式科学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第一,从神话和生产力的关系看,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
第二,从神话和时代特征的关系看,它是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
第三,从神话和希腊宗教的关系看,它也是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第四,希腊神话丰富美丽,影响深远,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想象力极强。
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入情入理,合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法厄同驾太阳马车的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等。
二是故事性极强。
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
如宙斯和伊俄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等。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郑克鲁

1.古希腊文学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从公元前11(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是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
继史诗之后,出现了诗人赫西俄德的两首长篇叙事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
前者为教诲诗,赞颂劳动,后者叙述神的由来、世系和神的斗争。
提坦巨人之一伊阿佩托斯。
2.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本时期是古希腊文学的繁荣期,主要文学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①抒情诗来源于民歌,分笛歌和琴歌两大类。
3.最着名的抒情诗人是三大抒情诗人萨福、阿拉克瑞翁和品达。
萨福是一位女诗人,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据传写了九卷诗。
其诗以抒写爱情为主,诗歌感情真挚热烈,语言朴素自然。
称为“萨福体”。
拜伦。
阿拉克瑞翁的诗歌颂爱情和醇酒,后世诗人模仿他的诗体,称“阿拉克瑞翁诗体”。
品达的诗充满爱国热情和道德教训,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诗人把他的诗看作“崇高的颂歌”的典范,弥尔顿、歌德。
4.伊索的寓言。
简短的动物故事,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
拉封丹、克雷洛夫。
明代《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狼来了》等。
5.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其代表作分别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
6.三大喜剧诗人: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传下一些完整的作品。
7.散文。
散文的代表作家:希罗多德【《历史》叙述西亚、北非及古希腊诸地区之历史、地理及民族习俗、风土人情。
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在希腊史学史上是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着作,《希腊波斯战争史》和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奠定了西方史学中政治叙事史传统的基础和基本模式。
修昔底德提出了“历史就是当代史”8.文艺理论的代表作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欧洲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40多篇对话组成的《对话集》。
是柏拉图的弟子《诗学》。
9.共和国时期的文学,着名喜剧家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精华(郑克鲁主编)

外国文学史I复习提要一、填空题二、单选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论述之四题:1、塞万提斯《堂吉诃德》2、莎士比亚戏剧创作3、莫里哀对戏剧的革新,性格喜剧,《伪君子》4、歌德《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难题,魔鬼的善恶,浮士德与魔鬼的关系第一章古代文学俄林波斯神系:统称俄林波斯圣山上的12主神,指希腊神话中居住在奥林匹斯神山,以宙斯为众神之主的神的大家族。
希腊/罗马神话神名对照表希腊神话的内容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神的创造(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万物初生等)。
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具有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都在某一神保护下完成一番惊人的业绩,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希腊初民对勤劳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和向往。
它常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狄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希腊神话的特点①神人同形同性。
希腊神话中的神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
②多神系统而不是一神教。
③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古希腊人相信人受命运的主宰,又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
④酒神与爱神:欲望的喜剧与悲剧。
酒神与爱神在希腊神话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了古希腊人对食与色两大情欲的崇拜。
希腊神话的深刻性在于它揭示了人的两大情欲带给人们的悲剧性和喜剧性的人生体验。
情欲既是“万恶之源”,也是“万乐之源”。
幸福与罪恶、快乐与灾祸相伴相随,构成希腊神话中的悲剧意识与喜剧精神。
为什么说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莱文学是世界文学发展的两大源头?①思想上、艺术上的首创性质;②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各种艺术体裁;③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④巨大的文化哲学影响。
综述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①荷马时代的神话和英雄史诗;②古典时期的戏剧、抒情诗、艺术散文和文艺理论;③希腊化时期的新喜剧。
古罗马文学与古希腊文学的比较古罗马人崇尚武力,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富于牺牲精神和责任观念。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课后题答案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课后题答案1、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的产生根源与特点所在。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
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海王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射术神及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与月神阿尔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弗罗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神德墨忒尔,灶神赫斯提亚。
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普斯神统体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换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
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
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最著名的传说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羊毛等。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
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
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
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2、古希腊文学为什么具有不朽的魅力古希腊文学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涵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
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测,大自然不可驾驭,人生的变幻无常,使他们形成了带有宗教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
体现在文学中,命运对人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和不可改变性,人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但人又可以在命定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才干与潜能,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的事。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
外国文学史上期末重点(郑克鲁版)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1.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
2.古希腊文化的内质特点:“神—原欲—人”三位一体。
3.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影响:①特征:一是想象力极强。
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入情入理,合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二是故事性极强。
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
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三是哲理性极强。
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许多故事都有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发人深思。
如金苹果的故事。
②影响:首先,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
著名的荷马史诗是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是用长诗对希腊神话的系统整理,大量美术、雕刻作品也是以它为素材的。
其次,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罗马从政治、军事上征服了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又征服了古罗马,其中,希腊神话当居首位。
如奥维德的《变形记》几乎是对希腊神话的全面转述,只是神明和英雄的名字被改为罗马名字而已。
4.罗马文学特征:①古罗马文学具有比古希腊文学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因而也具有更强的庄严崇高的气质,但又缺少了古希腊文学那种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天真与浪漫,相比之下显出了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相对贫乏。
②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自然质朴的特征。
5.《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①规模宏大,构思精巧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
②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形式,如夸张、烘托、明喻、暗喻、象征、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
③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④史诗无论是在题材处理及谋篇布局,还是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显现了惊人的水平。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第2章20世纪俄苏文学2.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20世纪上半期俄苏文学的基本面貌1.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银时代”(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同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各种现代社会哲学思潮开始传播,欧洲优秀的艺术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介绍到了俄国,这为俄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并促成了新的文化高潮(所谓“白银时代”)的到来。
(2)文学成就①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繁荣除了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樱桃园》,1903)等老作家继续在推出他们的新作外,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决斗》,1905)、安德列耶夫(《红笑》,1905)和魏列萨耶夫等后起的作家又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各种文学流派纷纷登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家,如巴尔蒙特、别雷(《彼得堡》,1916)、梅烈日可夫斯基(《基督与反基督者》三部曲,1896~1905)、梭罗古勃、勃洛克、洛扎诺夫、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赫列勃尼可夫等,他们为俄国文学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3)代表作家及作品①高尔基高尔基的主要作品发表在20世纪,他以自己优秀的作品承继传统,启迪未来。
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他在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②蒲宁蒲宁的早期诗集《落叶》曾获普希金奖,后致力于小说创作,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说上。
a.前期小说创作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俄国的社会生活,主题深刻、风格独特,较重要的作品有:《乡村》(1910)、《苏霍多尔》、《伊格纳特》和《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等。
b.1920年起,他侨居法国。
后期创作了200多篇中短篇小说,基本主题是死亡、爱情和大自然,艺术成就很高,较重要的有: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8),以及短篇集《幽暗的林荫道》等。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课后答案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课后答案【篇一: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产生的?答: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在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社会历史的原因从根本上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1.1生产力的发展使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产生了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市场以及工商业,也产生了资产阶级。
随着环球航行的成功和海外掠夺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新兴阶级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争取政治权利,首先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发起进攻。
1.2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西方利用中世纪东方的文明成果推进了海外贸易、扩张、掠夺等进程,人们活动的天地得以扩大,培养了人们的自信心,鼓舞着人们进一步探索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是导致文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直接的原因2.2在13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的胚胎和因子——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性质完全不同于教会文学的市民文学,它本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在艺术上也表现出某些近代艺术的明显特征,体现出城市市民独特的文化品位。
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受到14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后,必然会适时而强劲地发展起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2.3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文化动因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西方带回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
尤其是1453年土耳其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大批东罗马帝国的学者逃亡到西欧,被中世纪湮没了近千年的古代文化在西方获得了被重新发现的机会。
资产阶级学者从这些古代文化中,发现了许多与封建神学相对立的精神,引发了一场研究古典学术的热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1.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
2.古希腊文化的内质特点:“神—原欲—人”三位一体。
3.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影响:①特征:一是想象力极强。
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入情入理,合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二是故事性极强。
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
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三是哲理性极强。
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许多故事都有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发人深思。
如金苹果的故事。
②影响:首先,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
著名的荷马史诗是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是用长诗对希腊神话的系统整理,大量美术、雕刻作品也是以它为素材的。
其次,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罗马从政治、军事上征服了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又征服了古罗马,其中,希腊神话当居首位。
如奥维德的《变形记》几乎是对希腊神话的全面转述,只是神明和英雄的名字被改为罗马名字而已。
4.罗马文学特征:①古罗马文学具有比古希腊文学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因而也具有更强的庄严崇高的气质,但又缺少了古希腊文学那种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天真与浪漫,相比之下显出了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相对贫乏。
②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自然质朴的特征。
5.《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①规模宏大,构思精巧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
②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形式,如夸张、烘托、明喻、暗喻、象征、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
③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④史诗无论是在题材处理及谋篇布局,还是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显现了惊人的水平。
6.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①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各种各样的题材进入了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从而极大地扩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
②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中世纪文学特有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比较起来,已有的艺术形式更为成熟,新的艺术形式得以出现。
③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
寓意、象征、梦幻、哲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至运用动物故事等都流行一时,采用各种艺术手法写成的成功作品比比皆是。
④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挖掘是当时出现的爱情题材作品的重要特点。
7.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①就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义文学与当时的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一样,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
它反对中世纪封建教会鼓吹的以“神”为本,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②着力描写现实生活,肯定人的权利,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题材和主题。
③由于文学精神的根本性变更和题材与主题的根本性转换,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风貌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首先,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成为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追求。
其次,一种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新方法取代了中世纪宗教文学中以“寓意”和“象征”为特点的基本创作方法。
再者,人文主义文学也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领域。
原有的一些体裁,如抒情诗、戏剧等,从形式到技巧进一步走向成熟。
8.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①思想特征: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②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例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最有代表性,他们都具有庄重、典雅的风格。
9.《十日谈》的艺术特征:①《十日谈》是一部故事集,但不是普通的汇集故事的作品。
薄伽丘采用故事会的形式,别出心裁地以框架式结构把这些故事有机地组成一个严谨、和谐的叙述系统。
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既可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
后世将这种形式称为框架式结构。
②《十日谈》的语言也很有特色。
它以古典文学名著为典范,又吸收了民间口语的特点,语言精练、流畅,又俏皮、生动。
10.18世纪文学的基本特征:①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②启蒙文学的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启蒙文学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进行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如鲁滨逊、维特、浮士德等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典型。
③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这种特点在哲理小说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
④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为了宣传启蒙思想,逐渐扬弃古典主义关于体裁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平等地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⑤与内容的丰富性与文体的多样性相适应,启蒙文学的艺术手法丰富多彩。
11.为什么《浮士德》在西方文学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第一,经过歌德的丰富和改造,诗剧中的浮士德成了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通过五个阶段的人生追求,充分展示了现代文化精神。
首先,他突出地表现了一种坚持不懈、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其次,浮士德在追求中始终充满了自觉的批判精神。
再次,浮士德能够始终坚持追求和批判,是因为诗人赋予他以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既是浮士德人生追求的动力与理想,也是它能够自觉地进行深刻批判的内在依据。
浮士德形象还蕴含着多层寓意。
小而言之,浮士德形象融汇了歌德本人一生的生活经历与思想体验,广而言之,浮士德形象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的一种象征。
第二,歌德的诗剧通过对以往浮士德传说的整体结构的改造,完整的表达了西方思想界在启蒙时代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辩证精神的历史主义文化理性,从而使得诗剧的文化视野大大地超越了西方的近代文化,甚至达到了对于人类文化历史发展进程具有哲学高度的理解和概括。
第三,诗剧通过对浮士德与靡菲斯特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启蒙时期所确立的西方现代理性的重新审视。
浮士德人生追求的历程,客观上概括了西方文化走向现代的“祛魅”的过程。
第四,《浮士德》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
其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其二,生动的艺术形象与深邃的哲学意蕴的有机结合。
其三,诗剧是按照矛盾对比的原则来配置人物关系并设置场面的。
【名词解释】1.俄林波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其住在俄林波斯上而得名。
俄林波斯神系是按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氏族的方式、以宙斯为首的12个主神组成的神系,是古希腊神话中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神话。
2.不和的金苹果——英雄阿基琉斯的父亲与女神忒提斯结婚时,邀请众神参加婚礼,唯独没有请不和女神厄里斯,这位女神就生气了,她有意要挑起一场纠纷。
当婚礼举行时,她在宴会桌上投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
当场就引起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罗狄特争夺“金苹果”的事端。
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将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芙罗狄特。
为了酬谢帕里斯,爱神帮助他把天下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后海伦给拐走了,从而爆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10之久的战争。
3.特洛伊木马——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
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里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4.斯芬克斯之谜——出自古希腊神话。
传说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带着翅膀的狮身人面女妖。
赫拉派她到忒拜,给忒拜人出了一个谜,谜面是:什么动物早晨用四只脚,中午用两只脚,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脚最多的时候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忒拜人解不开这个谜语。
谁猜错了,她就把谁吃掉,俄狄浦斯揭开谜底是人,她因羞愧投崖而死。
斯芬克斯这个名字常用来比喻难以猜度、让人捉摸不透的人或事物。
5.荷马问题——关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和史诗形成的问题,自古以来就众说纷谈。
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都肯定它们为荷马所作;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对荷马的出生地点、生活年代和诗歌创作提出了疑问。
18世纪之前,文学史家虽然注意到了上述疑问,但并不否认两部史诗是荷马所作。
1795年以后,德国学者沃尔夫等发表专著,指出荷马史诗并非一人所作,于是引起西方学者的长期争论,从而形成了著名的《荷马问题》。
6.荷马式比喻——是古希腊荷马史诗使用的比喻,因为这种比喻生动形象,新鲜奇特,往往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比喻人,具有简洁、质朴、形象、直观的特点,被后人誉为“荷马式比喻”,如“牛眼赫拉”、“鹰一样敏捷”。
7.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
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8.命运悲剧——主要指古希腊悲剧,它主要写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
古希腊人认为,在人与神之上还有命运主宰一切,它是不可抗拒的,不可解释的,难以捉摸的。
所谓“命运”,其实质是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古希腊人由于思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无法认识。
所谓人与命运的冲突,实际反映了人与外界环境、人与人的冲突。
命运悲剧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最典范的命运悲剧是《俄狄浦斯王》。
9.阿基琉斯的愤怒——出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开篇,奠定了全诗情节的基础。
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无理夺走阿基琉斯的一名女俘,引起阿基琉斯的愤怒,并退出战场。
结果特洛伊人乘机进攻,希腊联军损失惨重,知道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被特洛伊将领赫克托耳杀死,阿基琉斯才重新上阵为好友报仇,并扭转了战局,杀死了赫克托耳,史诗最后在特洛伊人礼葬赫克托耳声中结束,阿基琉斯的愤怒所导致的后果才算告一段落。
10.骑士文学——中古欧洲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的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繁盛在12-13世纪。
骑士文学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大类,前者以南法普罗旺斯为中心,主要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后者以北法为中心,主要写骑士为获得荣誉和爱情所进行的各种冒险活动,流传最广的是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