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镜头探究

合集下载

特殊镜头在影视摄影创作中的实践探究

特殊镜头在影视摄影创作中的实践探究

特殊镜头在影视摄影创作中的实践探究影视摄影创作必须依靠镜头的支撑,镜头包含了基本镜头和特殊镜头两种类型,这两者在影视摄影创作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很多电影作品在表达创作者的意图时,一般都会选择使用特殊镜头进行拍摄。

本文简要分析了影视摄影创作中特殊镜头的功能,并且也对特殊镜头在影视摄影创作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究,期望为今后影视摄影创作中进一步应用特殊镜头进行艺术创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标签:特殊镜头;影视摄影;实践前言根据对以往电影作品的研究来看,传统的电影作品更加侧重于叙事。

而随着人们对艺术领悟能力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影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于电影技术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现如今评价一部电影作品是否优秀,除了会评判电影作品是否具有好的故事外,还要关注电影作品的视听艺术[1]。

影视创作者在进行电影视觉创造时,最主要的方法便是巧妙地运用不同类型的摄影镜头。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影视创作者在使用电脑特技的同时还会搭配使用特殊镜头。

1 影视摄影创作中特殊镜头的功能分析我们可以将特殊镜头简单的理解为可以呈现特殊摄影效果的镜头,有一部分特殊镜头属于在定焦镜头的基础上再增添更加具体的功能,以达到完全有别于常规镜头的影视效果。

特殊镜头种类繁多,因此不同种类的特殊镜头具有不同的功能。

目前,影视摄影创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特殊镜头,主要有鱼眼镜头、滑行者镜头、超广角镜头以及超长焦镜头等等。

这些不同种类的特殊镜头所拍摄的影视作品,会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

鱼眼镜头是很多影视摄影创作中都会使用到的特殊镜头,我们可以简单的将鱼眼镜头理解为可以拍摄如何鱼眼所观察到的场景的镜头。

鱼眼镜头拍摄的场景极为广阔,不过焦距比较短。

因此,鱼眼镜头的功能就是可以对距离较短的景物进行拍摄。

鱼眼镜头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一般会呈现出桶形畸变,画面的变形程度一般与距离镜头的长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鱼眼镜头在夸大画面的同时,还会明显增加画面的空间感[2]。

腾龙180远摄微距镜头评测

腾龙180远摄微距镜头评测

腾龙镜头,T字第一号。

在曾经的胶片时代,SLR厂家镜头供应不如现在的镜头频出情况且价格颇高。

由此诞生了以腾龙、适马与图丽副厂“三剑客”为代表的副厂头群,并且由于当时相机厂家众多并且没有完整的镜头群组,当然也正是因此,副厂头在那个时代逐渐蚕食着光学巨匠们的“光影部落”。

当我们进入数码时代,随之而来的变化使不少副厂开始转型,一时间图丽的庸懒、适马的相机梦以及腾龙SP镜头研发迟钝都使副厂头的光辉暗淡。

随着科技的深化,各个厂家重新意识到数码进程成为必经的趋势,从而也从技术上的观望态度转而积极研发数码光学镜头。

数码光学镜头不论是从焦点位置、成像范围以及镜头含概程度方面都与传统相机镜头有着不同,而正是因为如此,也使不少副厂的“牛头”没有了用武之地。

一般数码镜头由于是针对APS尺寸设计,所以数码镜头的体积、重量和价格都比135全幅镜头有所调整。

以一般的套头来说,在拥有AF-S超声波马达,ED镜片和非球面镜片等前提下,镜头的重量大约为210克,这对于135全幅镜头来说,基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针对数码传感器的改进设计:对于胶片,即使光线斜着入射,胶片仍然可以充分感光。

但是数码相机中使用的感光元件是一个像素以规定间隔排列在栅格上的芯片,光电二级管在像素内部的凹陷中。

因此,光线只能在直线进入镜头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到达光电二级管。

这意味着如果数码单反配置一个35mm相机镜头,容易发生彩色还原不准确,以及在光线斜角入射的感光元件边缘发生亮度不足,对于广角镜头,这种情况一般会更加恶化。

数码专用镜头根据以上的特点做了相应的改进,根据数码相机中所用感光元件的特点,专门优化了镜头,尽量保证光线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到达感光元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即使是在图像边缘或者使用广角镜头时,仍能获得稳定的高品质影像。

目前根据数码传感器的特点,在原有135全幅镜头的基础上进行了数码优化改进设计的镜头,称为数码优化镜头,该类通常即可使用在数码单反相机之上,也可以使用在传统135全幅相机之上。

什么是微距镜头

什么是微距镜头

什么是微距镜头?“微距”意为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进行的拍摄,人眼往往对近于15cm的物体就看不清了,而专业微距镜头内置光学校正装置按近拍的需要进行设计。

按德国的工业标准,成像比例大于1:1的称为微距摄影范畴,上图的蜻蜓就是使用成像比例接近1:1微距拍摄的。

美国《当代摄影词典》中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通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像比的摄影”。

这里我们所说的比率指底片影像大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关系,35mm相机标准镜头最大拍摄比率为1:10。

事实上在摄影界中国际公认的说法是,拍摄1:1~1:4左右影像比的都属微距摄影,而达到10:1~200:1则属显微摄影。

微距摄影镜头,是指无需安装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轨道皮腔等近摄附件就能用来微距或近距摄影的专用摄影镜头。

微距摄影镜头是以专门拍摄微小被摄物或翻拍小画面图片为目的的摄影镜头,这种镜头的分辨率相当高,畸变像差极小,且反差较高,色彩还原佳。

微距摄影镜头在近摄时具有很不错的解像力,可在整个对焦范围内保持成像质量不发生太大的变化。

一般的摄影镜头主要用于拍摄通常焦距内的景物,它不能直接用来近摄。

利用一般摄影镜头近摄,是需要在镜头上加装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皮腔等近摄附件后方能进行,但一般摄影镜头加装了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皮腔等近摄附件后,就处于“近摄”状态,就无法迅速从“近摄”状态回到普通摄影状态,就是说,用一般摄影镜头加装近摄附件的办法,难以交替进行近距摄影和普通摄影。

而微距摄影镜头则不同,它的近摄不依赖别的近摄附件,全部近摄操作都在镜头本身上进行,它可在近摄至无限远之间连接对焦,从而能从近摄状态迅速调整至普通摄影状态,这为摄影者交替进行近距摄影和普通摄影提供了方便。

微距放大倍率微距镜头是一种可以非常接近被摄体进行聚焦的镜头,微距镜头在胶片或感光元件上所形成的影像大小与被摄体自身的真实尺寸差不多相等。

胶片或感光元件上的影像大小与真实被摄体大小的关系叫做复制比率。

手机微距镜头使用方法

手机微距镜头使用方法

手机微距镜头使用方法手机微距镜头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摄影配件,它可以让我们在手机摄影中拍摄出令人惊叹的微观世界。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手机微距镜头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首先,选择合适的微距镜头是非常重要的。

市面上有许多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微距镜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镜头。

一般来说,镜头的放大倍数越高,拍摄的微距效果就会越好,但也需要注意镜头的光学质量和透光性。

在使用手机微距镜头时,我们需要注意环境光线的影响。

微距摄影需要充足的光线来保证拍摄的清晰度和细节。

因此,在室外拍摄时,可以选择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进行拍摄,室内拍摄时可以利用灯光或者闪光灯来增加光线。

另外,稳定拍摄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微距镜头的拍摄距离非常近,稍微的晃动就会导致画面模糊。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三脚架或者稳定器来帮助固定手机,确保拍摄时的稳定性。

在选择拍摄对象时,我们可以尝试拍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花朵、昆虫、食物等。

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在微距镜头下会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美丽和细节,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此外,在构图和对焦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持主体清晰,背景虚化。

可以通过调整焦距和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让拍摄对象更加突出,背景更加柔和。

最后,拍摄后的后期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各类拍摄APP或者后期软件来对照片进行裁剪、调色、锐化等处理,使拍摄出的照片更加出色。

综上所述,手机微距镜头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注意镜头的选择、光线的利用、稳定的拍摄、拍摄对象的选择和构图对焦的技巧,再加上后期处理的一些小技巧,就可以拍摄出令人惊叹的微距照片。

希望大家在使用手机微距镜头时能够有所收获,拍摄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摄影器材中不同镜头的拍摄效果比较

摄影器材中不同镜头的拍摄效果比较

摄影器材中不同镜头的拍摄效果比较在摄影中,镜头的选择对于拍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可以呈现出各具风格的照片效果。

本文将对摄影器材中不同镜头的拍摄效果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常见镜头类型及其特点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焦距较短,通常小于50mm。

它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较大的景深,能够在画面中容纳更多的景象。

这种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建筑和室内场景,可以展现出广袤的景观和空间感。

2.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焦距约为50mm,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因此能够拍摄出较为真实的画面。

它是人们最为常用的镜头之一,适合拍摄人像、街景和日常生活瞬间。

3.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焦距较长,一般大于50mm。

它可以将远距离的目标拉近,拍摄出更为清晰的细节。

长焦镜头适合拍摄野生动物、运动赛事等需要远距离拍摄的主题。

4.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能够捕捉到微小物体的细节,将它们放大并展现出来。

这类镜头适合拍摄昆虫、花卉以及其他需要特写的主题,能够让观者近距离地欣赏到微小事物的美。

二、镜头拍摄效果对比1. 视角和景深:不同镜头的视角和景深会导致画面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广角镜头拥有较大的视角和深度,能够呈现宽广的画面;而长焦镜头的视角狭窄,景深相对较浅。

拍摄时,我们可以根据主题要表达的感觉选择合适的镜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 空间感和拉伸效果:广角镜头在拍摄时容易呈现出扭曲和拉伸的效果,能够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而长焦镜头则能够将远处物体拉近,减少了扭曲和拉伸的现象。

拍摄建筑、风景等主题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以突出空间感或保持真实形态。

3. 背景虚化:背景虚化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效果,可以突出主题并营造出艺术感。

大光圈镜头通常能够创造出更为明显的背景虚化效果,使主体更加突出。

对于人像摄影或需要突出主题的拍摄,选择大光圈镜头效果更佳。

三、摄影实例及效果对比1. 风景摄影:对于广阔的风景,广角镜头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元素,呈现出广袤的场景。

微距镜头拍摄人像的利与弊

微距镜头拍摄人像的利与弊

微距镜头拍摄人像的利与弊我在微距相关的文章中已经写过微距镜头了。

很多摄友经常问,微距镜头能不能拍人像。

虽然我觉得这个是一个超级简单的问题。

但还是决定写一下。

微距镜头:现役微距镜头有:佳能全幅EF50mm F2.5 MACRO,EF100mm F2.8 MACRO USM,EF100mm F2.8L IS MACRO USM,EF180mm F3.5 L MACRO EF65mm F2.8 5:1 MACRO佳能APS画幅 EF-S 60mm F2.8 MACRO USM尼康全幅AF60mm F2.8 D MACRO,AFS60mm F2.8 G ED MACRO,AF-S VR 105mm f/2.8G IF-ED MACRO,AF Micro 200mm f/4D IF-ED尼康APS画幅AF-S DX 40mm f 2.8G MACRO,AF-S VR DX 85mm f3.5G MACRO索尼单反和单电DT30mm F2.8 SAM MACRO(非全幅),50mm F2.8 MACRO,100mm F2.8 MACRO宾得smc PENTAX-D FA MACRO 100mm F2.8 WR,smc PENTAX-DA 35mm F2.8 Macro Limited(非全幅,不过宾得反正没有全幅数码单反),smc PENTAX-D FA 50mm F2.8 Macro,smc PENTAX-D FA 100mm F2.8 Macro奥林巴斯ZUIKO DIGITAL ED 50mm f2.0 Macro,ZUIKO DIGITAL ED 35mm f3.5 Macro松下 MACRO 45mm F2.8腾龙全画幅 SP 90mm F2.8 MACRO DI(停产,市面仍有存货),SP 180mm F3.5 MACRO DI腾龙APS画幅 SP 60F2 MACRO DI2适马全画幅 MACRO 50mm F2.8 EX DG,MACRO 70mm F2.8 EX DG,MACRO 105mm F2.8 EX DG(停产,市面仍有存货),MACRO 105mm F2.8 EX OS DG HSM,APO MACRO 150mm F2.8 EX DG HSM(停产,市面极少有货),APO MACRO 150mm F2.8 EX OS DG HSM,APO MACRO 180mm F3.5 EX OS DG HSM 图丽全画幅 ATX 100mm F2.8 MACRO图丽APS画幅 ATX 35mm F2.8 DX MACRO以上仅是现役微距镜头,还能买到新品的,而如果算上退役二手微距镜头,那还远远不止这些。

手机微距镜头使用方法

手机微距镜头使用方法

手机微距镜头使用方法
手机微距镜头是一种可以让手机摄像头拍摄微距照片的镜头附件,它可以让我
们在手机摄影中拍摄更加细致、清晰的照片。

那么,如何正确地使用手机微距镜头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手机微距镜头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手机微距镜头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光线充足的环境。

微距摄影对
光线要求较高,因此在拍摄时选择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或者在室内有足够光线的地方进行拍摄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拍摄时需要保持手机和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手机微距镜头的特点是可
以让摄像头对焦距离更近,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将手机摄像头尽可能地靠近拍摄对象,以保证拍摄出清晰的微距照片。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持稳定的拍摄姿势。

微距摄影对拍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拍摄时可以使用三脚架或者其他辅助工具来保持手机的稳定,以避免拍摄过程中的抖动影响照片的清晰度。

此外,拍摄时需要留意光线的角度和方向。

微距镜头的拍摄角度和光线方向会
直接影响照片的效果,因此在拍摄时需要留意光线的角度和方向,以找到最适合的拍摄角度,从而拍摄出更加生动、立体的微距照片。

最后,使用手机微距镜头时,我们还需要留意拍摄对象的细节。

微距摄影的魅
力在于可以展现出拍摄对象的细节之美,因此在拍摄时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来捕捉拍摄对象的细节,从而呈现出更加生动、立体的微距照片。

总之,手机微距镜头是一种可以让我们在手机摄影中拍摄更加细致、清晰的照
片的镜头附件。

正确地使用手机微距镜头可以让我们拍摄出更加生动、立体的微距照片。

希望以上介绍的使用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手机微距镜头,拍摄出更加优秀的微距照片。

摄影景深知识:微距拍摄中的景深控制技巧

摄影景深知识:微距拍摄中的景深控制技巧

摄影景深知识:微距拍摄中的景深控制技巧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微距摄影逐渐成为很多摄影爱好者追逐的一种摄影方式。

微距摄影常常需要对景深进行精细控制,才能呈现出清晰的主体和想要表达的效果。

在本文中,我将讲述如何在微距拍摄中掌握景深控制技巧。

一、景深的概念景深是指镜头前后焦点间的区域,即拍摄时图像清晰的部分区域。

景深的大小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1.镜头焦距越短,景深就越长;2.光圈大小越小,景深就越长;3.物距越近,景深就越短。

二、微距摄影中的景深控制微距摄影中,拍摄的主体通常非常小,需要特别精细的景深控制。

在微距摄影中,通常需要使用大光圈、长焦距、手动对焦等方式来控制景深,以确保主体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

1.使用大光圈使用大光圈能够让景深变浅,使得主体能够更加突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光圈下背景会更加模糊,所以需要在拍摄中选择合适的背景,避免过于芜杂的背景干扰主题。

另外,需要利用光圈控制,避免出现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的情况。

2.选择合适的焦距在微距摄影中,选择合适的焦距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长焦距镜头能够获得更大的放大比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放大比例越大,景深就会越小。

在选择焦距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拍摄场景来选择合适的镜头。

3.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是微距摄影中常用的对焦方式。

当使用自动对焦时,相机可能不能正确地对焦到所需的主体上。

因此,在微距摄影中通常需要手动对焦,以确保主体能够清晰呈现出来。

手动对焦时,需要注意对焦的精细度和准确度。

4.调整物距在微距摄影中,物距越近,则景深越浅。

在拍摄时,可以适当调整物距,来控制景深。

如果想获得较大的景深,可以适当远离主题,减小放大比例;如果需要较小的景深,则可以调整拍摄距离更近,增加放大比例。

三、结语微距摄影需要对景深进行精细的掌控,以呈现出清晰的主体和表现出拍摄的意图。

在控制景深时,需要注意合适的光圈大小、选择合适的焦距、手动对焦和适当调整物距,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距镜头的探究
问题索引:对比普通的光学摄影镜头的工作原理,想想为什么微距镜头能在这么近的距离拍清楚图片,是改变了目距还是像距?
实物鉴赏:
图片欣赏:
基础知识:
(From google)“微距”意为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进行的拍摄,人眼往往对近于15cm
的物体就看不清了,而专业微距镜头的光学校正按近拍的需要进行设计。

按德国的工业标准,成像比例大于1∶1的称为微距摄影范畴。

美国《当代摄影词典》中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通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像比的摄影”。

这里我们所说的比率指底片影像大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关系,35毫米相机标准镜头最大拍摄比率为1∶10。

事实上在摄影界国际公认的说法是,拍摄1∶1~1∶4左右影像比的都属微距摄影,而达到10∶1~200∶1则属显微摄影。

微距镜头本来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用于平面物体(文件、照片、绘画等)的翻拍复制,对于镜头的要求自然也是具有很高的影像再现能力,以及完美的复制水平。

微距镜头最大的特点是近拍时镜头的成像面是一个平整的像场,而不是如一般的常用镜头那样呈现出象锅底一般的像场弯曲的现象。

如此这般的设计是为了在翻拍象文件、绘画一类的物品时,能够取得照片的中心与边缘影像一致的品质。

使用微微距镜头拍摄效果图距镜头拍摄细小的自然景物,会给人一种奇妙的视觉感受,那是因为人们一般无法看到的微观景象,加上微距镜头自身可以得到的高清晰度的影像,被摄景物的质感再现也会使人得到一种影像的震撼。

微距镜头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特种摄影镜头,复制文献、科学探索、艺术创作,都会用到这种镜头。

近年来微距镜头的品种越来越多,这就为我们进行微距摄影
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常见的135相机使用的微距镜头有50mm、55mm、60mm、85mm、90mm、100mm、105mm、125mm、180mm、200mm等若干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规格的微距镜头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用处。

比如说,50mm至60mm 的镜头可以在一般的翻拍台上对一篇A4大小的文件进行拍摄,但是如果我们换用了一只200mm的微距镜头在同样的条件下拍摄,相机就必须距离文件很远,小型的翻拍台就没有办法去满足这种要求。

而如果您希望利用微距镜头去拍摄一只昆虫的特写照片,同时又不想过于惊动它老人家的话,长焦距的微距镜头当是最好的选择。

工作原理:
微距摄影镜头一般有两种结构。

一种微距摄影镜头采用内置伸缩镜筒的结构,另一种采用变换镜头内光学镜片组前后位置的结构。

前者在普通摄影时,摄影者只要旋围镜头调焦环就能进行正常的调焦,如果想近摄,只要把已旋围至最近调焦处的调焦环继续旋转,就能把镜头的整个光学系统随同内置的镜筒同步前移,从而使像距增大,达到近摄的目的。

如要在户外拍摄自然生态,建议应选中距甚至长距镜头。

原因是当微距拍摄时,镜头距离主体往往是相当接近,小昆虫容易被吓走之外,影花草时脚架及身体亦很易踫倒主体或其旁边的东西。

较长焦距的镜头能将相机拉远一些,故拍摄较为容易。

(例如用50mm镜头影1∶1放大时,镜头距离主体只有数吋远,户外拍摄时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拍摄一些较为敏感的昆虫时,就有可能连中距镜头亦很难拍摄,这环境下长焦镜就有优点。

可惜是,长焦微距镜往往非常昂贵(近万元级),而且浮动镜片设计亦令很多长焦微距镜于微距时的有效焦距降低,而令对焦距离变得较短,购买时候要留意。

要求不高或预算有限时,其实增距镜亦是一个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