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结构和关联词的使用专项讲解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连词和句子结构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连词和句子结构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连词和句子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连贯,有助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恰当的连词和句子结构可以使文章有更好的逻辑性,并且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本文将介绍在写作中如何运用恰当的连词和句子结构。
一、正确使用连词连词是连接句子,句子成分和词语的词类。
在写作中,正确使用连词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和连贯。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连词及其用法。
1. and: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同类、同级的句子或词语。
例如:Tom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and football.2. but:表示转折关系,连接前后相对矛盾的句子或者词语。
例如:He is rich but unhappy.3. or:表示选择关系,连接同类词语或句子。
例如:You can choose to study Chinese or English.4. so:表示结果关系,连接前后因果关系的句子。
例如:She studies hard, so she can get good grades.5. however:表示转折关系,用于表示前后相对矛盾的句子或词语。
例如:I love pizza, however, I am trying to eat healthier.6. therefore:表示因果关系,连接前后因果关系的句子。
例如:The weather is very bad, therefore, the flight has been cancelled.7. because:表示原因关系,连接前后因果关系的句子。
例如:I can't go to the concert because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二、运用复合句和简单句句子结构是指句子的组成方式,包括简单句和复合句两种结构。
在写作中,要掌握恰当运用各种句式,构造出精彩的句子。
《关联词语》 讲义

《关联词语》讲义一、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在语言表达中,用于连接分句、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词语。
它们能够使句子之间的逻辑更加清晰,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关联词语就像是桥梁,将一个个独立的句子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有逻辑、有条理的整体。
二、关联词语的分类1、并列关系表示几个分句之间的情况是并列存在的,没有主次之分。
常见的并列关系关联词语有:“一边……一边……”“既……又……”“不是……而是……”等。
例如:“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她既聪明又漂亮。
”“这支笔不是我的,而是他的。
”2、递进关系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常见的递进关系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等。
比如:“他不但会唱歌,而且会跳舞。
”“她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
”“天气越来越冷,甚至开始下雪了。
”3、选择关系表示在几种情况中选择其中一种。
常见的选择关系关联词语有:“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不是……就是……”等。
举例:“要么你去,要么我去。
”“或者吃面包,或者吃米饭。
”“不是下雨,就是下雪。
”4、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常见的转折关系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等。
例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依然坚持锻炼。
”“尽管他很努力,可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他想去旅行,然而没有足够的时间。
”5、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
常见的假设关系关联词语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等。
比如:“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
”“要是你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能退缩。
”6、条件关系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见的条件关系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等。
举例:“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同一主语,关联词语的使用方法

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特别是关联词语同主语的先后次序,是今年(2020年)武汉市元月调考中出现的考题,应该属于高中考点的下移。
针对这一题型,下面做一个专题讲解和训练。
【例题引导】例1:全年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让企业不但可以轻装上阵,也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
例2:语文课堂上,不但同学们要认真听讲,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质疑。
例3:摩拜单车因为通过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半小时仅收取1元人民币,押金也随时可以退,所以用户们认为租用它方便实惠。
这三个句子,乍看起来,好像没啥问题,表达的意思也读得懂。
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句子却是有毛病的:例1中的句子主语是“政策红利”,引出两个分句,“让企业可以轻装上阵”,“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第一分句为使动句,第二分句为动词谓语句。
关联词“不但……而且……”用来关联两个分句,从属于同一主语。
如果把“让企业”提前到关联词前,则关联的两个部分不构成完整的对等关系。
例2中“语文课堂上”作为状语成分,修饰后边的两个分句。
而两个分句却有着一个相同的主语“同学们”,“不但……而且……”关联的两个层次的分句“要认真听讲”“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质疑”构成对等的语意关联,从属于同一陈述对象“同学们”。
如果要保留第一个分句的结构,则第二分句必须也加上一个主语(同学们),这样才能构成对等关系。
后一分句加上主语后,两个分句读起来就会显得啰嗦,所以我们把同一主语移到关联词语前,让关联词关联后边两个对等的动词谓语句。
(第二分句前加上“同学们”,要注意放到“还”字后,因为“还”是个副词,一般不放在名词或代词前,下文还会讲到。
)(另:第二个分句还可以拆成两个分句,道理是一样的,主语都是一致的,从语意层次上来看,笔者倾向于把这两个合成一个分句来处理。
)例3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两个完整的分句,各有一套完整的句子系统:“摩拜单车通过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半小时仅收取1元人民币,押金也随时可以退。
”“用户们认为租用它(摩拜单车)方便实惠。
关联词基本分类和用法

关联词基本分类和用法1. 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常见关联词: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既……又、也、又、还、同时。
•例句: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2. 选择关系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
•常见关联词: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例句: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3. 转折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常见关联词:可是、但是、虽然……可是、尽管……还、虽然……但是、却、不过、然而、只是。
•例句:虽然他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4. 因果关系前面(或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或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常见关联词: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例句: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5. 条件关系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常见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除非……才。
•例句: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6. 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步。
•常见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还、更、尤其、甚至。
•例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7. 假设关系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常见关联词: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
•例句: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8. 取舍关系取舍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例句: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关联词专项训练训练一1.我们宁可把轮船停在港口,也不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2.只有从小学好本领,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鲁迅既是伟大的文学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4.即使今天下雨了,我们也要去探望李老师。
(精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详解

(精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详解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详解关联词是啥?第一,连接分句的词语,使句意连贯穿顺,听起来舒畅;第二,表明句子前后的关系;第三,关联词是复句的特定标志。
常见关联词分类【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每个分句各讲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具方面。
既…又…、一边…一边、…又…又…、一面…一面、…别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这么…这么…例:小芳既爱歌唱,又爱跳舞。
【因果关系】前面(后面)的分句讲明缘故,后面(前面)的分句讲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因此…既然…就…由于…因而…既然…这么…之因此……是因为……例: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因此成绩有了非常大提高。
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转折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尽管…然而…虽然…依然…例:①奶奶尽管年纪大了,然而行动十分麻利。
②虽然他身强体壮,依然搬别动这块大石头。
【挑选关系】指:句子中通常有两种行为,但更偏向另一种行为,普通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在两件情况中衡量得失,挑选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或者…或者…宁可…也…别是…算是…与其…别如…例:①桑娜宁可自个儿多受苦,也要照应西蒙的两个小孩。
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别如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假设关系】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假如…就…要是…就…如果…就…倘若…就…即使…也…例:①假如我们如今不行好学习,未来就别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条件关系】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惟独…才…除非…才…不管…都…例: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浮现在你的面前。
②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可能不记得辛勤哺育我的老师。
【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别但…而且…别光…还…别仅…而且…别仅…还…例:①赵州桥别但牢固,而且美观。
②这别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知道得了做人的道理。
关联词使用技巧在平常的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给出一具句子,让我们填上适当的关联词,非常多同学遇到简单的还能够做出,遇到略微难点的,就频频错误。
关联词讲解及练习

关联词讲解及练习关联词讲解及练关联词的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形成比较复杂的句子。
适当地使用关联词,能够使我们在说话或协作时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
每个分句各说明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例如,___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因果关系: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例如,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或者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转折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例如,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或者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选择关系: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
例如,___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___的两个孩子。
或者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假设关系: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例如,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研究,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或者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条件关系: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例如,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或者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例如,___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或者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关联词语填空1、纵使风吹雨打,我们仍要坚持到校研究。
2、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3、我虽然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的。
4、有人口头上讲得很好,但行动却做得很少。
5、即使雨再大,路再滑,我们也要按时报到。
6、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7、无论怎么拥挤,他都能挤过去。
9、___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10、这个橡皮不是我的,而是___的。
12、就算水再上涨,___也没有危险。
14、明天天晴,秋游将按期举行。
15、道德问题并非只是简单的是与非,实践起来却很困难。
《关联词语》 讲义

《关联词语》讲义在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和写作中,关联词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就像是桥梁一样,将一个个独立的句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语言更加流畅、逻辑更加清晰。
一、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
它们能够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句。
比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等等。
关联词语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因果关系关联词语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例如,“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我们取消了旅行计划。
”其中,“因为”和“所以”就是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2、转折关系关联词语表示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像“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依然不太理想。
”这里的“虽然……但是……”就是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3、假设关系关联词语用于假设某种情况,从而引出相应的结果。
比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了。
”“如果……就……”体现了假设关系。
4、递进关系关联词语表示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不仅……而且……”就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5、并列关系关联词语表示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是并列的。
比如,“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一边……”就是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
6、选择关系关联词语表明在几种情况中进行选择。
如,“要么你去,要么我去。
”“要么……要么……”属于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
二、关联词语的作用1、增强语言的逻辑性通过使用关联词语,可以清晰地展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让读者或听者更容易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2、使表达更加准确准确地运用关联词语,能够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避免产生歧义。
3、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多样的关联词语为我们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灵活。
三、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注意事项1、明确关系在使用关联词语之前,一定要先明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现代汉语关联词分类及使用ppt课件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 种类及使用
一、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 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 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 (不是)、不是……而是……等。 2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 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 但……还……、……更(还)……、……甚至……等。 3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 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 (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1)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不当 例1、只要雨水充足,庄稼就长得好。 例2、你如果不骄傲自满,就不会落后。 例3、要改造自然也是如此,我们假如经过艰苦的劳动,就能创 造出人类最需要的一切。 例4、小王如果患肺炎,就会发烧。小王发烧了,所以他一定患 了肺炎。 2)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不当 例1、只有电灯亮了,线路里才有电。 例2、(只有学习好,才能当三好学生。)小王学习好,所以, 小王一定能当三好学生。 例3、(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做好工作。)具备了一 定的专业知识,就一定能做好工作。 例4、(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深刻地反映生活。)他深入生活了, 他就能深刻地反映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结构和关联词的使用专项讲解为了反映复杂的客观事物,我们常常需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有联系的单句组合在一起,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作复句。
构成复句的单句叫作分句。
每一个分句都不作其它分句的任何成分。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并不一定都是完全句,也有省略句或无主句。
分句和分句,常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关联词语常常用连词和有关联作用的副词来充当。
一个复句不管包含多少分句,都只能在句末才有比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
分句之间的小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来表示。
复句内部有各种关系。
按照复句中分句与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一)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是平等的,不分主次。
联合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又有以下几种∶;1. 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分句之间一般不用关联词语,如用关联词语,可用"也""还""又……又""既……又……."不是……而是……."等。
例如:(1)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证明。
(2)我们既要切切实实地做好当前的工作,又要看到远大的奋斗目标。
(3)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4)我们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5)从来没有什么不劳而获,也没有天上掉馅饼。
(6)体育场上,小文接过接力棒,飞快地往前跑,准确地把接力棒交到另一位队员的手上,最后赢得了胜利。
并列关系的复句有好几种情况∶一种是分句的意思彼此对等或相反的(例1、2、3),一种是分别说明几种情况的(例4、5),还有的是叙述连续动作的(例6)。
这种复句,各分句之间通常用逗号隔开;如果分句内有逗号,分句间就要用分号(例1)。
2. 递进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有一层进一层的意思。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不只、不止、不光、不单)……而且…""不但……并且…."不但……还(也)……""不但……甚至(甚至于)……"等。
有的只在后一个分句里用"而且""并且""还""更"等。
例如∶(1)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2)我们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3)我们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且要永远走下去。
(4)青年人不仅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还要做前人所没有做到的事业。
在使用表示递进关系的一组关联词语时,前一分句里用了"不但""不仅"等,如果后一分句里不用"而且""并且"等呼应,语意就往往不完整。
递进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之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3.选择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分列几种情况,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种。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是)""也许"“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等。
例如∶(1)我们或者去工厂调查,或者去农村调查。
(2)在胜利面前,是昏昏然、飘飘然,还是更加谦虚和谨慎?(3)每天晚上,他不是做习题,就是看书。
(4)要么你去开会我留下值班,要么我去开会你留下值班。
用"或者""也许""还是"关联的句子,关联词语可以关联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分句,表示"二者居其一"或表示"数者居其一",语气上比较灵活。
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关联的句子,只表示"二者居其一",语气更肯定些,这样的关联词语必须成对地用,不能单用一个。
选择复句,分句之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二)偏正复句偏正复句的几个分句在意义上不是平等的,有主次之分。
表示主要意义的分句叫正句,表示次要意义的分句叫偏句。
偏句有说明、限制正句的作用。
一般偏句在前,正句在后。
偏正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 转折关系后面的分句就前面的分句在意义上做了一个转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或在后一个分句中单用"却""可""但是""可是"等。
例如∶(1)他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点也不自满。
(2)巴黎公社尽管失败了,可是它的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3)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
(4)解放前,我非常想读书,可家里哪有钱供我上学呢?在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一组关联词语时。
不能只在偏句里用"虽然""尽管",而在正句里不用"但是""可是"等呼应。
但有时候正句在偏句之前,则可以在偏句里单用"虽然""尽管"。
这样用时,偏句对正句往往有补充说明的意味。
例如∶(5)她参加社会活动很积极,虽然她已经六十多岁了。
2. 假设关系说明假设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两类∶一类是"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要不是)……就(那么……",一类是"即使(尽管、纵然、就是、就算、就说、哪怕)…也(是)…"。
例如∶(1)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就不能最后地得到解放。
(2)要是别国敢于侵犯我国,就把它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
(3)即使我们的国家很富了,也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4)尽管困难很大,可是我们仍然有信心把工作搞好。
"如果……就……."这种格式的关联词语,表示后边的分句是顺着前边分句的假设说下来的,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是一致的;"即使…也……"这种格式的关联词语,表示前边的分句虽然也是假设,但后边的分句却做了转折,前后两个分句意思不一致,兼有假设和转折两种性质。
假设复句一般是表示假设的分句在前,表示结论的分句在后,但有时为了加强语意,也可把结论提前,后补充说明假设的情况。
例如∶(5)任何人都不应该骄傲自满,即使工作有很大的成绩。
3.条件关系说明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两类∶一类是"只有.…才.….""除非…才……""只要……·……,一类是"无论(不管、不论)……都(总)…""任凭…也…"。
例如∶(1)只有亲眼去看,你才知道游艺会是多么热闹。
(2)只要你经常锻炼,身体就会强壮起来。
(3)无论山多高,他都上得去。
(4)不管她信不信,事实总是事实。
"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这一类关联词语表示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出在这个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例1、2);"无论(不管、不论)……都(总)…..""任凭……也……."这一类关联词语表示后一个分句说出的结果。
不以前一分句提出的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形,没有例外,(例3、4、5)。
条件复句和假设复句有相通的地方。
有的条件复句有假设的意思,有的假设复句有条件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是;在意义上,假设句着重假设,条件句着重条件;在结构上,假设句与条件句所使用的关联词语不同。
条件复句里分句的意思有时也可以变动,先说结果,后说条件。
例如∶(6)他从不灰心丧气,无论工作中有多大的困难。
4. 因果关系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两类∶一类是"因为……所以……"(有时候可以在前一分句单用"因为"或只在后一个分句中用"所以"因此""因而"等等);另一类是"既然……就……"。
例如∶(1)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郊游取消了。
(2)因为雷锋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都非常爱戴他。
(3)一切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革命的警惕性。
(4)还有几位学生没有弄明白这道题,所以老师又讲了一遍。
(5)我们既然解决了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其他次要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因为……所以……"和"既然就……"这两种关联词语表示的意思不完全相同。
它们的相同点是,前一分句都表示原因;不同的地方是,"因为……所以……"这种格式的后一分句表示的结果是已经实现或可以肯定的事实,而"既然……就….."这种格式的后一分句表示的结果是推断出来的。
此外,有的因果复句先说出结果,后说明原因,常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表示关联。
例如∶(6)我们今天之所以没去郊游,是因为天气预报说要下雨了。
5. 目的关系说明行动和目的的关系。
表示这种关系常在正句里用"以便""以求""借以""以免"等关联词语。
例如∶(1)我们要吸取外国的好经验,以便迅速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2)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菌侵入身体。
此外,还有表示甲怎样乙也怎样的连锁关系,表示采取一面、舍弃一面的取舍关系等。
例如∶(1)疫情指向哪里,我们的医护工作者就奔向哪里。
(连锁关系)(2)与其说空话,不如加油干。
(取舍关系)(三)紧缩复句除以上介绍的复句外,还有一种紧缩的复句。
它在结构上看来很象单句,只有一个主语,两个分句的谓语并合成一体,中间没有语音停顿。
但从意义上看,仍然是复句。
我们称这样的句子为紧缩复句。
紧缩复句的谓语部分常用成对的关联词语造成一些固定的格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这活儿一学就会。
“一……就……”2. 我们越干越有劲。
“越……越……"3. 语言非下苦功去学不成。
“非……不……”4. 工作再困难也不怕。
"再……也……”5. 这个道理不说也懂。
“不……也……”紧缩复句与单句不同之点主要在于它的谓语部分存在着假设、条件等关系。
一般可以加上逗号,用表示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关联词语改成一般复句。
但也不是任何紧缩复句都可以改的。
紧缩复句和一般的复句各有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