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植物种类

合集下载

生态学实验报告植物修复

生态学实验报告植物修复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植物修复实验的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验证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4. 分析植物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吸收、降解、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的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2. 污染土壤:含有Cd、Pb等重金属的土壤;3. 实验设备:盆栽、土壤分析仪器、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土壤准备:将污染土壤过筛,去除石块等杂物,然后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作为实验组;2. 植物种植:将紫花苜蓿种子播种于两组土壤中,确保两组土壤的播种量、种植密度、水分管理等条件一致;3.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前期、中期和后期;a. 前期:在播种后30天内,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b. 中期:在播种后30~60天内,每10天测定一次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情况;c. 后期:在播种后60天后,测定植物生物量、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植物修复效果;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植物生长、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生长情况:实验组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植物的叶片颜色更绿,生长速度更快;2. 土壤重金属含量:实验组土壤重金属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好的吸收和降解作用;3. 植物修复效果:实验组植物生物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表明植物修复技术具有较好的效果。

六、实验结论1. 植物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 紫花苜蓿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可作为植物修复技术的候选植物;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土壤污染程度、植物种类、种植密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修复方案。

5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

5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

5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唐欢欢;曹学章;李小青;张赶年【摘要】根据野外试验采样调查研究,通过5种植物对江西定南县钨矿废渣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的吸收试验,定量分析矿区狗牙根(Cynodondactylon)、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curvula)、百喜草(Paspalumnotatum)、多花木兰(Indigoferaamblyantha)、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5种草本植物对钨矿废渣地重金属As、Zn、Cu的吸收与富集作用各有特点.结果表明:①钨矿废渣地受到As、Zn、Cu的污染严重,狗牙根等植物对As、Zn、Cu作用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富集;②不同植物类型对重金属吸收与富集作用因重金属种类、植物类型和部位的不同而各异,植物根部对As和Cu的富集作用比根部以上(地上部分)突出,而对Zn相反;③多花木兰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对污染土壤的生物净化能力比其他植物更显著.【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15【总页数】5页(P103-106,110)【关键词】土壤;重金属;迁移系数;富集系数;生物量【作者】唐欢欢;曹学章;李小青;张赶年【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南京210044;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3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

研究表明,在所有的重金属污染中,矿山的开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1]。

矿山开采会直接导致植被大规模破坏,产生的废水、废弃矿石以及尾矿砂等固体废弃物,占据着大量土地面积,是污染矿区周边环境的主要原因[2]。

矿山开采不仅破坏周边植被,污染当地土壤和下游河流,且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会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危害,导致土壤的退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会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水文环境,危及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3—7]。

具有修复土壤能力的5种植物

具有修复土壤能力的5种植物

香蒲的应用与前景
要点一
总结词
香蒲是一种具有修复土壤能力的禾本科植物,能够增 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同时也有一定 的固氮作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香蒲的根系可以分泌一些有机酸和酶类,能够促进土 壤中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和吸收,提高土壤的肥力。此 外,香蒲的根系还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 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在农业生产中,香蒲可以作为一种生态修复植物或观 赏植物,能够为人们提供美丽的景观效果和改善生态 环境的效果。
黑麦草的应用与前景
总结词
黑麦草是一种具有修复土壤能力的禾本科植物,能够增 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同时也有一定的 固氮作用。
详细描述
黑麦草的根系可以分泌一些有机酸和酶类,能够促进土 壤中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和吸收,提高土壤的肥力。此外 ,黑麦草的根系还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通 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在农 业生产中,黑麦草可以作为一种牧草作物,能够为家畜 提供丰富的饲料来源,提高家畜的生长速度和肉品质。
羽衣甘蓝的应用与前景
总结词
羽衣甘蓝是一种具有修复土壤能力的十字花科植物, 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同时也 有一定的固氮作用。
详细描述
羽衣甘蓝的根系可以分泌一些有机酸和酶类,能够促 进土壤中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和吸收,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羽衣甘蓝的根系还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 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和繁殖。在农业生产中,羽衣甘蓝可以作为一种观赏 植物或蔬菜作物,能够为人们提供美丽的景观效果和 丰富的营养来源,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芥菜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具有 吸收和积累硒的能力,能够提高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一个严重的挑战。

重金属污染源广泛存在于工业排放、农药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多个领域,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破坏,威胁到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然而,大自然中存在一种独特的修复机制,就是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修复能力。

本文将探讨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机制、适用植物种类及其应用前景。

一、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机制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指植物通过吸收、转运、抑制和转化等方式,将土壤或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转移到其根系、地上部分或内部物质中,进而将其毒性降低或转化为可形态排除的形态。

主要的生物修复机制包括以下几点:1. 吸收:植物通过其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特别是根系毛细管的形成使得植物对水溶性重金属离子有更高的吸收能力。

2. 转运:吸收到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植物的血管系统从根部运输到地上部分,形成根-茎-叶的元素分布。

3. 抑制:植物通过增加细胞壁、分泌物质等方式抑制重金属元素进入细胞核,从而减少其在植物内的积累。

4. 转化:植物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转化为无害的形态,如转化为难溶于水的物质或结合到有机物质上。

二、适用植物种类针对不同的重金属元素,不同的植物种类表现出不同的修复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用植物种类及其对应的重金属修复能力:1. 矿产型植物:对于含有高浓度金属元素的土壤,如铜、铅、锌等,一些矿产型植物如铜钱草、柳叶菜等具有较好的修复能力。

2. 能源型植物:对于含有放射性元素铀或油田污染的土壤,能源型植物如悬铃木、榆叶梅等适用于生物修复。

3. 资源型植物:对于重金属元素浓度较低的土壤,一些资源型植物如小麦、玉米等对铬、镉、汞等重金属的修复效果较好。

三、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应用前景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环境友好等特点,凭借其显著的优势和潜力,已逐渐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以下是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应用前景:1. 植物修复技术可应用于土壤修复和水体净化工程,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植被覆盖和水体处理,能够降低污染物浓度并改善生态环境。

土壤修复技术介绍——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介绍——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介绍——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方法。

植物修复技术通常包括植物筛选、植物种植和监测等环节。

通过选择具有吸收、积累、稳定和转化污染物能力的植物种类,将其种植在受污染土壤中,并通过监测土壤和植物的生理生化参数,判断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情况,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在植物修复技术中,植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植物需要具备以下特性: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具备较高的生物积累能力,能够稳定和转化污染物,具备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根据污染物类型的不同,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进行修复。

例如,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选择一些耐重金属的植物,如拟南芥、麻石荠等;石油污染的土壤可以选择一些耐油污植物,如悬钩子、艾草等。

植物修复技术的种植环节需要根据污染物的类型和程度,确定植物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

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整地种植,即将污染的土壤整理后,直接在土壤中种植植物;二是盆栽培养,即将污染的土壤取出,放入盆栽中培养植物。

种植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密植效果更好。

种植后需要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植株高度、叶面积、根系发育情况等。

植物修复技术的监测环节主要是通过监测土壤和植物的生理生化参数来判断修复效果。

土壤监测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氮磷钾含量等指标的监测;植物监测包括植物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生理生化参数等指标的监测。

监测的频率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修复初期需要更频繁的监测,以评估修复效果,确定后续修复策略。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相比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

其次,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的修复方法,植物在修复过程中可以持续吸收和稳定污染物,减少了二次污染的风险。

此外,植物修复技术还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功能的效果,对于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少花龙葵1

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少花龙葵1

• 参考文献:
• 1.杨肖娥,龙新宪,倪吾中,等。东南景天(Sedum alf redii H):一种新的锌超积累植物。科学通报,2002,47 (13):1003~1006 • 2.陈同斌,韦朝阳,黄泽春,等。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 其对砷的富集特征。科学通报,2002,47(3):207~201 • 3.苏德纯, 黄焕忠. 油菜作为超积累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 的潜 力[J ]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 22 ( 1) :48~51.
谢谢!
中国重金属污染现状
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 超过200亿元,等于4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资料还显示 ,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矿区都存在大量废弃有毒重金属 ,导致矿区附近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几百倍 。 湖南全长856公里的湘江由于受到工业废水污染,河水 中的砷、镉、铅等剧毒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占全省排放总量 90%以上。另外,重金属不仅对农田、江河造成污染,近 年来我国发生多起血铅超标事件表明重金属污染正在对我 国居民健康造成损害,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处于高发态势 。
实验设计 2.污染区植物采样试验 • • 选择两个污染区,一个是广东韶关大宝 山矿区,采集矿区中Cd污染区内生长的龙 葵植株;第二个区域是沈阳张士灌污区, 采集在含Cd严重超标的污水灌溉条件下生 长的龙葵植株。
实验设计 3.样品处理与数据统计
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材料为植物根、茎、叶、籽实4部 分。并对其进行称重,清洗,干燥,粉碎,最后测定其中 的Cd含量(单位mg/kg)。同时测定实验结束时的盆栽土 壤Cd含量。过程中随时记录必要数据。 • 1、分析龙葵地上部分生物量随盆栽土壤Cd含量的变化曲 线,确定龙葵是否符合超级累植物耐受性的特征(在土壤 浓度小于25 mg/kg时生物量无明显变化)。 • 2、通过测定龙葵各部位的Cd含量确定在土壤Cd浓度大于 等于25 mg/kg时,龙葵植物体内的Cd含量是否大于100 mg/kg这一超富集植物Cd含量临界值。 • 3、分析龙葵的叶与茎是否为Cd积累的主要集中部位,超 富集植物的标准之一就是茎和叶为植物的超富集积累部位。 •

超积累植物龙葵及其对镉的富集特征

超积累植物龙葵及其对镉的富集特征

超积累植物龙葵及其对镉的富集特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超积累植物龙葵及其对镉的富集特征。

我们将首先概述龙葵作为一种超积累植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包括其生长习性、分布范围以及生理生态特征。

随后,我们将重点分析龙葵对镉元素的富集机制,包括其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积累过程,以及镉在龙葵体内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布规律。

我们还将探讨龙葵对镉胁迫的响应机制,包括其生理生化变化和对镉的解毒策略。

我们将对龙葵作为镉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潜力进行评估,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深入理解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并为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龙葵的生长特性及对镉的适应性龙葵(Solanum nigrum L.)是一种具有超积累能力的植物,其独特的生长特性使其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具有显著优势。

龙葵属于茄科茄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龙葵的生长特性表现在其能够快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根系发达、生物量大等方面。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龙葵能够通过其强大的根系吸收和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镉(Cd)。

龙葵的根系具有大量的根毛和侧根,增加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对重金属的吸收效率。

龙葵对镉的适应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龙葵能够在较高浓度的镉胁迫下正常生长,甚至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促进作用,这与其体内镉的耐受机制和解毒机制有关。

龙葵能够将吸收的镉主要积累在地下部分,如根部和茎基部,从而降低了地上部分的镉含量,减少了镉对植物生长的负面影响。

龙葵体内还具有一套高效的镉转运和储存机制,能够将吸收的镉转运到液泡中,与有机酸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降低镉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

龙葵作为一种超积累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表现出强大的生长优势和镉适应性。

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对镉的富集特征使其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植物提取技术的理想选择。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收稿日期 : 2010- 01- 14 ; 最后修订日期 : 2010- 04- 27 基金项目 :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 ( 2009SQRZ143)。 作者简介 : 王红新 ( 1979 - ), 女 , 河北 景 县人 , 讲 师 , 南 京农 业大学在读博 士研 究生 , 主要 从事 土壤 重金 属 污染 的 生态 修复 研究。
[ 10]
。研究表明 , 在
高锌水平下 , 红三叶草接种 AM 真菌后, 其菌根际 土壤溶液 pH 值比对照升高 , 可溶性锌的浓度有所 降低, 因此 , 菌根对植物锌毒害的保护作用可能与 [ 30] 根际 pH 的变化而引起的锌有效性降低有关 。 3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AM 真菌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效应有很多报道, 但结果很不一致。一种说法认为 AM 真菌促进某些植 物的根对 Cu 、 Zn 、 Cd 的吸收 , 但抑制向地上 部转 运
[ 26] 2+ 2+ 22+ 2+
。例 如, 在 不同
A s污染水平 下, 接种 AM 真菌可以降 低烟草根际 p H, 从而影响烟草的 A s吸收 , 烟草地上部分 A s含 量在所有处理中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从而确保 了烟草对于人体的安全性
[ 15 ]

2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总的说来, 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 真菌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保护宿主植物免受重金属毒害 , 提高植 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一般而言, 在重金属污染条件 下 , 真菌侵染降低了植物体内 ( 尤其是地上部 ) 金 属浓度 , 从而有利于植物生长
[ 3]

[ 4]
在 Nature 上报道 石楠菌根 降低植
物对过量重金属 Cu 和 Zn的吸收 , 之后的研究涉及 重金属污染下 的菌根 生理、生 态、应 用等多 个方 面。近年来 , 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正在随着污 灌、废弃物、城市垃圾数量的增加 而加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植物种类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有多种植物种类被广泛应用。

这些植物主要通过吸收、富集和转化重金属来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种类:
1. 印度芥菜:这种植物能够吸收铅、镉、锌等重金属,并将其
储存在叶片和根部。

印度芥菜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因此具有较高的修复效率。

2. 柳树:柳树对多种重金属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如铅、镉、铜等。

柳树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大量的重金属。

3. 杨树:杨树对铅、镉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可以用
于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杨树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可以持续吸收和富集重金属。

4. 芦苇:芦苇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可以用于修复受重金属
污染的湿地和水体。

芦苇对铅、镉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

5. 紫云英:紫云英是一种草本植物,对铅、锌等重金属具有较
强的富集能力。

紫云英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提高土壤质量,降低重金属含量。

6. 狗牙根草:狗牙根草是一种常见的草坪草种,对铅、镉等重
金属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

狗牙根草可以用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7. 苎麻:苎麻对铅、锌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可以用
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苎麻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可以持续吸收和富集重金属。

8. 狼尾草:狼尾草对多种重金属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可以用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狼尾草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大量的重金属。

除了上述植物种类外,还有多种其他植物也被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如向日葵、油菜等。

这些植物种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进行修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