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及污染特性分析
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地表水是指地表流动的水体,是人类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水资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地表水环境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成为制约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障碍。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水质污染问题水质污染是地表水环境存在的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工业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等因素都直接导致了地表水的污染。
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地表水的可持续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为了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应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绿色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二、非点源污染除了工业和城市排放污染,地表水环境还面临着非点源污染的严重问题。
城市道路、农田、养殖场等地方的污水、农药、化肥等会随着雨水冲刷,进入地表水体,导致水质污染。
非点源污染的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协作,如加强城市雨水管网的规划和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水资源短缺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导致地表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短缺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其中包括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用水结构,加强水资源的勘察和开发等。
四、生态环境恶化随着水质污染问题的恶化,地表水环境的生态破坏也日益严重。
许多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水生植物的减少,地表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改善地表水环境的生态状况,需要加强生态恢复工作,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五、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当前,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地表水环境的政策法规,但在执行层面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并不充分,一些治污项目也存在投入不足、进展缓慢的情况。
新乡市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及应对措施

新乡市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及应对措施丁丽霞;程保玲;李迎春;吕玉新【摘要】通过对比分析新乡市2011年与2010年的监测数据,发现: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河流控制断面有污染加重的趋势;气象条件、经济形势低迷、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干道堵塞是引起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引起地表水质量变化的原因包括没有新鲜水源补给、结构性污染严重、其他城市来水污染、污水处理厂没有脱氮除磷设施。
由此,提出了严格实行总量预算管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政府干预、加大环境监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河渠综合整治的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monitoring data of Xinxiang City between 2011 and 2010, it found the worsening trend of the ambient air quality and the river control section of sur-face water. The causes of air quality change were weather conditions, depressed economic situa-tion, motor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 traffic congestion. The cause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change included the lack of fresh water supplies, serious structural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from other cities,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no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facilities. Thus i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es on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cluding implementing to-tal budget management strictly, 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ompehensive improvement of riverbed.【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新乡市【作者】丁丽霞;程保玲;李迎春;吕玉新【作者单位】新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市凤泉区环境监测站, 河南新乡453011;新乡市凤泉区环境监测站, 河南新乡453011;新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河南新乡45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1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与郑州、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安阳毗邻;西连煤城焦作,与山西接壤;东接油城濮阳,与山东以黄河为界。
新乡市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分析评价_李玉霜

水,通过排污渠、排污河沿途渗漏等途径进入地下水系统,构成 对浅层水进行分析。
对地下水水质的严重威胁,故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水质和
(四)浅层水
污染状况并进行正确评价。
浅层水指埋藏在 100m 以内浅含水层的地下水,是平原区
一、评价区基本情况
的主要开采层。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次还
(一)地形、地貌
砷(m g/L)
0.01
镉(m g/L)
0.005
铬(六价,m g/L)
0.05
铅(m g/L)
0.01
汞(m g/L)
0.001
硒(m g/L)
0.01
氰化物(m g/L)
0.05
氟化物(m g/L)
1.0
硝酸盐(以 N 计,m 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 20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指标
限值
1、微生物指标①
总大肠菌群(M PN /100m L 或 C FU /100m L)
耐热大肠菌群(M PN /100m L 或 C FU /100m L)
大肠埃希氏菌(M PN /100m L 或 C FU /100m L)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C FU /m L)
100
2、毒理指标
Ⅲ类 ≤15 无 ≤3 无
≤450 ≤1000 ≤250 ≤250 ≤0.3 ≤0.002 ≤3.0 ≤20 ≤0.02 ≤0.2 ≤1.0 ≤0.05 ≤0.001 ≤1.0 ≤5.0 ≤3.0 ≤100
Ⅳ类 ≤25 无 ≤10 无 5.5~6.5,8.5~9 ≤550 ≤2000 ≤350 ≤350 ≤1.5 ≤0.01 ≤10 ≤30 ≤0.1 ≤0.5 ≤2.0 ≤0.1 ≤0.001 ≤1.0 ≤5.0 ≤100 ≤1000
河南省新乡市供水和排水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新乡市供水和排水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新乡市供水和排水综合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新乡市供水和排水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新乡市供水和排水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
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新乡市供水和排水综合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综合生产能力,供水管道长度,供水总量,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用水人口等重要维度。
目录第一节新乡市供水和排水综合情况现状 (1)第二节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指标分析 (3)一、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统计 (3)二、全省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统计 (3)三、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占全省综合生产能力比重统计 (3)四、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综合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同全省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指标分析 (7)一、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 (7)二、全省供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分析 (7)三、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占全省供水管道长度比重统计分析 (7)四、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供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同全省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新乡市供水总量指标分析 (11)一、新乡市供水总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供水总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新乡市供水总量占全省供水总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新乡市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新乡市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新乡市供水总量同全省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指标分析 (15)一、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 (15)三、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占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比重统计 (15)四、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同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指标分析 (19)一、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 (19)二、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 (19)三、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占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比重统计 (19)四、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同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22 第七节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指标分析 (23)一、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 (23)二、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23)三、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占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23)四、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同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26 第八节新乡市用水人口指标分析 (27)一、新乡市用水人口现状统计 (27)二、全省用水人口现状统计分析 (27)三、新乡市用水人口占全省用水人口比重统计分析 (27)四、新乡市用水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28)五、新乡市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28)六、全省用水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29)七、全省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29)八、新乡市用水人口同全省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新乡市污水排放量指标分析 (31)一、新乡市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 (31)二、全省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 (31)三、新乡市污水排放量占全省污水排放量比重统计 (31)四、新乡市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2)五、新乡市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2)六、全省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3)七、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3)八、新乡市污水排放量同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4)图表目录表1:新乡市供水和排水综合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 (3)表4: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占全省综合生产能力比重统计表 (3)表5: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表 (4)表6: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综合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新乡市综合生产能力同全省综合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供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7)表12: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占全省供水管道长度比重统计表 (7)表13: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供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同全省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新乡市供水管道长度同全省供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新乡市供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供水总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新乡市供水总量占全省供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新乡市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新乡市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新乡市供水总量同全省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占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新乡市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同全省生产运营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占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新乡市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同全省公共服务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4: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占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比重统计表 (23)表45: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新乡市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同全省居民家庭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新乡市用水人口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省用水人口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新乡市用水人口占全省用水人口比重统计表 (27)表53:新乡市用水人口(2016-2018)统计表 (28)表54:新乡市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省用水人口(2016-2018)统计表 (29)表56:全省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新乡市用水人口同全省用水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30 表58:新乡市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省污水排放量现状统计表 (31)表60:新乡市污水排放量占全省污水排放量比重统计表 (31)表61:新乡市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表 (32)表62:新乡市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省污水排放量(2016-2018)统计表 (33)表64: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新乡市污水排放量同全省污水排放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34。
新乡水文调查报告

新乡水文调查报告新乡水文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文调查是了解水资源状况、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新乡市的水文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该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二、地理背景新乡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地处黄河中游平原。
该地区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乡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三、水资源状况1. 河流水文特征新乡市境内有众多河流,其中以滏阳河、卫河、汲河最为重要。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这些河流的水位和流量呈现下降趋势,且水质也逐渐恶化。
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增加所致。
2. 地下水资源新乡市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当地居民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地下水位下降明显,部分地区出现了地下水超采和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
这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四、水环境污染1. 工业废水排放新乡市工业发达,但相关企业对废水处理不力,导致大量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河流和地下水中,严重污染了水环境。
此外,一些小型企业和家庭工厂的无组织排放也加剧了水质恶化。
2. 农业面源污染新乡市农业发达,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和农田灌溉的不合理方式导致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和养分物质,进而污染了河流和地下水。
五、水资源管理与保护1. 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新乡市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提高企业和农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应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管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2. 加强水环境治理新乡市应加大对水环境的治理力度,加强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动企业实施废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农田灌溉的监管。
此外,应加强河流和湖泊的清淤工作,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3. 提倡节水意识新乡市应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倡全社会形成节水意识。
最新新乡县地理、地貌、水资源概况

新乡县地理、地貌、水资源概况一、基本情况1.地理地形地貌新乡县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的北中部,东南西三面环抱新乡市,地理位置优越,京广铁路,新荷、新焦铁路及107国道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东邻新乡市的延津县、卫辉市,南接新乡市的原阳县,西连获嘉县,北依辉县市,全县土地总面积36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00公顷。
新乡县总体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介于海拔70-80米之间,地面坡度介于1/2000—1/5000之间。
地貌主要为太行山冲洪积平原和古黄河冲积平原,并依据不同成因和形态特征分为多种次级类型。
2.气象新乡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节特征明显。
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充沛,秋季天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少。
多年平均气温14.3℃,平均温差16.5℃,日照时数2407小时,无霜期191天,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652.8 mm,多年平均降雨量560.6 mm,年际内降雨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5%。
3.水文地质根据《新乡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新乡县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资源1.07亿立方米,中深层水资源0.35亿立方米,利用地表水0.6亿立方米。
新乡县浅层地下水水质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小于1 g/L;在新乡县中南部的翟坡、小冀、七里营、朗公庙、古固寨等乡镇的古河床背河洼地分布有咸水区,矿化度1.5-2.8 g/L。
中深层水水质类型以重碳酸钙镁型为主,矿化度小于1 g/L,仅在大召营及翟坡分布有微咸水,矿化度1.1 g/L, 水质良好。
二、地下水资源平衡分析(一)地下水资源需求量1、生活需水预测现状全县人口有31.5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6,到2010年将达到32.48万人。
人均用水定额60升/(人·天),水量为711×104m3。
现状全县有大牲畜23400头,小牲畜310500头,预计2010年大牲畜基本保持不变,小牲畜将达到410000头,大小牲畜用水定额分别为60升/(人·天)、30升/(人·天),则牲畜生活用水量到2010年达到500×104m3。
新乡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渔 畜耗 水量 04 亿 m , .2 占耗 水总量 的 37 城 镇公共耗水 . %, 量 01 .5亿 m, ,占耗 水总量 的 13 .%,生态环境耗水 量 01 .2
亿 i, n 占耗 水 总 量 的 10 .%。由 于 各 类 用 户 的需 水 特 性 和 用
在 5 0 m左 右 , 3m 总体来看相差不大 。 从局部看 , 辉县 山区暴 雨 中心平均年降水量基本在 9 0 0 mm以上 , 平原地 区最小年 降水量还不到 4 0 m, 0 m 相差较明显。 新乡市降水量时间分布很不 均衡 。新 乡市多年平均降
资源, 实现 水 资 源 的 可持 续利 用是 十 分 必 要 的 。
【 关键词 】 水资源
1 新 乡市 基本情 况
新 乡市 位 于 河南 省 北 部 , 临 黄 河 , 依 太 行 , 省 会 南 北 与 郑 州 、 都 开 封 隔 河 相 望 ; 势 西 高 东 低 , 理 坐 标 为 东 径 古 地 地
季 干 冷 雨雪 少 ; 季 干旱 风 沙 多 ; 季 炎热 雨 量 多 ; 季 “ 春 夏 秋 秋
m ,
,
全 市 总用 水量 1.7亿 m ,其 中农 m灌溉 用水 量 为 8 6 1. 29 3亿 m: l ,占总用 水量 的 6 .%;工业用 水量为 2 0亿 92 . 9
占总 用 水 量 的 1.% ; 民 生 活 用 水 量 1 9 m , 总 55 居 . 亿 占 5
7. , 97 工业 用水 消耗 量 07 % .9亿 m , 占耗水 总 量 的 69 .%,
居 民生 活 用 水 消 耗 量 08 .5亿 I,占耗 水 总 量 的 74 , 牧 n, .% 林
均值来计算 ,北部山区的辉县市和卫辉市平均年降水量 在
新乡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质量信息公开

新乡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质量信息公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内容通常包括: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的影响情况等。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化学污染物。
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
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物理污染物。
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
生物污染物。
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放射性污染物。
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壤污染严重。
2006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视频会议中表示,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一般包括毒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污染的影响情况等进行调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六条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活动,应当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应当主要包括地块基本信息、污染物含量是否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等内容。
污染物含量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还应当包括污染类型、污染来源以及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等内容。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三条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的地块,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土地使用权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乡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及污染特性分析
□何长海□王宇(河南省新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断深入,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文章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结合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对2011年新乡市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揭示了水污染特性,以期提高人们对水污染问题严重性的认识。
【期刊名称】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年(卷),期】2013(000)016
【总页数】2
【关键词】新乡市;水质现状;污染特性
0 前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断深入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为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
其后,中央和地方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相应地划定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以推动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乡市作为豫北工业重镇,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水污染防治问题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效果仍难尽人意。
文章旨在揭示地表水质现状和污染特性,以期有助于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
1 新乡市概况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与省会郑州、古都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
行,与鹤壁、安阳毗邻;西连旅游城市焦作,与晋东南接壤;东接油城濮阳,与鲁西相连,是豫北的经济和交通中心。
地表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平原面积占78%。
新乡市地处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区。
总体特点是春旱少雨,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且雨水集中;秋季雨量适中;冬季寒冷少雨雪。
多年平均降水量621 mm。
新乡市是豫北地区的新兴工业重镇,目前已形成了生物与新医药、动力电池与电动车、电子信息、现代煤化工、新型膜材料等新兴产业,特色装备制造、制冷、汽车零部件等优势支柱产业以及食品、纺织、造纸、建材、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
2 水功能区区划
2011年调查监测新乡市辖区内一级水功能区2个(保护区1个,缓冲区1个),二级水功能区28个(饮用水源区4个,农业用水区10个,过渡区2个,排污控制区10个,景观娱乐用水区2个),共计30个主要水功能区。
在2011年度监测过程中,30个水功能区中布设水质站共计30个,其中1个水质代表断面全年河干(或断流),29个水质站参与评价;评价水功能区29个;调查监测河长710.7 km,评价河长693.7 km。
3 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3.1 评价依据
2011年水功能区评价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
3.2 评价参数
选取化学需氧量、氨氮、溶解氧、重金属、PH、氟化物、氰化物、六价铬、总
硬度、高锰酸盐指数等共计18个监测参数对水功能区进行达标评价。
3.3 达标率
3.3.1 按水功能个数统计
新乡市2011年全年共计评价29个水功能区,其中达标8个,达标率为27.6%;按河长计算,达标河长249.1 km,达标率为35.9%;汛期共计评价29个水功能区,其中达标9个,达标率为31%;按河长计算,达标河长271.2 km,达标率为39%;非汛期共计评价29个水功能区,其中达标8个,达标率为27.6%;按河长计算,达标河长249.1 km,达标率为35.9%。
3.3.2 按河长统计
新乡市辖区内的地表河流有卫河、东孟姜女河、西孟姜女河、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峪河、石门河、百泉河、沧河、天然渠、文岩渠、天然文岩渠、黄庄河和柳青河,共评价河长393.7 km,其达标河长评价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黄河流域评价河长320.3 km,达标河长191 km,达标率为60%,基本能够满足水功能区的需求。
海河流域评价河长373.4 km,,达标河长58.2 km,达标率为15.6%,由此可以看出,黄河流域河流水质状况明显好于海河流域各河流。
4 河流污染物特性
对新乡市2011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数据分全年期、汛期(6-9月)、非汛期(1-5月及11、12月)进行统计,筛选出各统计期地表水主要污染物,并统计其超标比例,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新乡市地表水功能区区域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溶解氧3项指标。
5 结语
5.1 评价结果
5.1.1 汛期达标率比全年和非汛期略好
通过监测统计分析,新乡市辖区水功能区全年期达标率为35.9%,汛期达标率为39%,非汛期达标率为35.9%。
由于汛期降雨影响,使汛期达标率比全年和非汛期略好。
从流域上看,黄河流域天然渠、文岩渠、天然文岩渠的水质状况基本上能满足各河段水功能区的要求,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0%,明显好于海河流域各河流水质,海河流域河流水质已经呈现严重污染状态,达标率仅为15.6%,无法满足河段水功能区的要求,特别是一级保护区柳青河水质与目标水质相差甚远。
5.1.2 东孟姜女河、西孟姜女河和百泉河污染最为严重
对比新乡市辖区内地表水功能区全年期、汛期、非汛期主要超标因子,可以发现新乡市河流多数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超标。
其主要污染来源以市县区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周边工业园区工业废水为主。
污染最为严重的为东孟姜女河、西孟姜女河和百泉河,全年水质为劣Ⅴ类。
通过监测调查各河流排污口设置发现,东孟姜女河上游到下游均有工业园区分布,水质污染最为严重。
西孟姜女河主要污染源来源于小冀工业区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百泉河主要污染来源于辉县市的工业污水排放和生活污水,共产主义渠主要污染源为凤泉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卫河主要污染源为新乡市、卫辉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
5.2 污染原因分析
由于各企业的污水处理能力有限及其他原因,工业污水排放不能达到污水排放
标准,污水中污染物总排放量超出了河流纳污能力,河水不能自净,使水功能区水质超标。
各县市区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要求,很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5.3 建议
5.3.1 加大引黄力度
从监测资料分析看出,黄河流域河流水质明显好于海河流域河流水质,建议加大引黄力度,扩大受水区面积,主要加大跨流域调水的力度,通过跨流域调水,减轻海河流域各河流的水质现状。
同时,要注意随着长垣经济的快速发展,防止其工业污水的排放对河流造成的污染。
5.3.2 积极鼓励节能减排,减少污水排放量
加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使污水排放尽可能达到排放标准,加大对沿河入河排污口整治力度,特别是保护区和饮用水源区,坚决做到不处理不入河的标准;另一方面完善雨污水收集管道的覆盖范围,搞好中水回用工作。
新乡市北部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南水北调即将通水,可加大南水北调取水力度,调节北部河流水质。
(责任编辑: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