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合集下载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5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 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 政的内 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 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的作用。
(实践) (理论)
一、经 济 大 危 机
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 政治危机 ,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摇摇欲坠。
二、罗斯福新政
延续自由放任政 策,反对政府大 规模救济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 政!
59票—472票
胡 佛
罗 斯 福
罗斯福 1882—1945 美国第32届总 统,任期12年 零39天,他是 美国历史上任 职时间最长的 总统。
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如通过 《社会保障法》,兴办公共工程。
主要目的何在?
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1936年竣工的克林奇诺里斯坝
美国公民领取的失业保险卡
1935年颁布 《社会保险法》: 政府实行养老金 和失业保险制度, 对儿童、残疾人、 无谋生能力者提 供救济。
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 它蕴含着可以照亮未来行程的智慧之光。
聆听历史,以史为鉴,
让历史照亮未来。
敢问路在何方?
世界各国解决危机的不同选择:
经济危机 美英法 ? 德意日 ?
以邻为壑,贸易保护
纳粹独裁希特勒发表演讲
国际关系恶化
政治危机
德国法西斯加紧扩军备战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一、经济大危机
1、原因: 2、标志: “黑色星期四” 3、表现: 4、特点: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件23张ppt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件23张ppt

写写病历
门诊病历
姓名:山姆大叔
性别:不详
年龄:157岁
临床表现: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生产下降、失业剧增
发病特点: ①时间长
②范围广 ③破坏力大
并 发 症:
①政治危机 ②国际关系恶化
直接诱因:股市崩溃 病理分析: 具体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近期治疗史:“自发病以来,政府一直未采取有效措施,仍然
B
2.1933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 电锣声,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这样的一句话: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罗斯福新政 的哪项措施有关( ) A.调节农业生产 B.调节工业生产 C.整顿财政金融 D.实行以工代赈
c
牛刀小 试
3.蓝鹰标记下图标识曾在20世纪30年代的 大萧条时期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爱国象 征,如果当时的产品商标有这个标记可能 说明这一企业( )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探 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黑色星期四” -----美国经济进入“严
冬”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崩溃
这一天,成千上万 的 美国人失去了他们的积 蓄。 这一天,11个金融家 自杀。 股票暴跌,银行倒闭。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 从262美元下降到22美 元。 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 从73美元下降到8美元。
让历史照亮未来。
延续自由放任的政策,致使病情加剧” 医师签名:胡佛
①整顿财政金融 ②调整工业生产 ③调节农业生产 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四种新药)
中医指正:在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 运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平衡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 整,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 医师签名:

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
计划署,耗资105亿美元,
田纳西水利工程
建了12.2万幢房屋,103 万公里新路,7.7万座桥 梁,285个机场,3万公 里下水道,1938年为380 万工人提供就业。
“以工代赈”
有人说,直接发放救济款 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既省事,
又省钱。但罗斯福为什么不这
⑵表现:
①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②工业危机:企业破产 ③农业危机:农产品过剩,价格暴跌 ④民生危机:大量工人失业,生活无着。 ⑤心理危机:绝望情绪蔓延。
情境创设:
当时一个美国青年,从银行
贷款10万美元买股票,当股票 涨到100万美元时你还不抛售,
等着再涨。同时,你还认为自
己已拥有了100万美元的资产, 于是又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小汽车占全世界总 量的85%,平均5人一辆。1924年,美国的黄 金占世界总量的1/2;1928年美国的经济总
量超过整个欧洲。
1928年新当选的胡佛 总统自信地说:“我们 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 它光辉灿烂,充满希 望!”
一、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这些看法都是表面的、片面的!
⑶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 社会化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分期付款等方式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尖锐。 ④贫富差距悬殊,广大人民相对贫困,使产品供 给过剩和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扩大。 ⑤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对市场不加干 预。 ⑥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最终造成股市的崩溃。
⑷特点: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持续时 间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关注金融局势的纽约市民
2、大萧条(1929—1933)
(1)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黑色星期四1929年10月24日) (2)首先银行纷纷倒闭; (3)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 (4)失业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5)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很多人濒于破产。 (6)迅速波及所有 资本主义国家
2、看得见的手—凯恩斯主义兴起
(1)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爆发,自由放任经济理论开 始受质疑。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思想开始成为主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内容:
①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 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 ②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 ③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 济和社会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
(3)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①对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观念,它的提出被称为凯 恩斯革命 ②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代了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 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③局限性: 不能从根本解决商品供需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 着经济陷入“滞胀” 状态,凯恩斯理论局限性显示出来,其 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逐渐动摇。
一、大萧条(1929-1933)
1.背景:
(1)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成 果得到普遍推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经济繁荣期。美国尤为突出。
(2)社会供给与需求矛盾激化 (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之间的矛盾激化) 股票投机狂热,推动生产投资 增长,同时对消费增长产生负面影 响。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工人农民收 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严重不足。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风 暴 来 袭 大 萧 条 国 忧 民 乱
政府干预
身 残 志 坚 罗 斯 福 力 挽 狂 澜
1、1929---1933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名 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 者约翰· 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 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的肥皂洗衣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美国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B、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C、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D、生产相对过剩导致危机
想一 想
阅读下列史料,谈一谈这场经济危机 产生了什么影响?
方法繁荣
材料一 1929—1932年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55.5%
德国 52.2 %
英国 32.0%
法国 36.1%
社会政治: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 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 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 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 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国际关系: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国际 关系恶化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情景模拟:
针对经济危机爆发 的原因,假设你是 一个国家的首脑, 面临这种状况,你 应该如何来解决呢? (思路)
新政内容整体感知 整顿财政 金融体系
消除生产过剩 限制生产规模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规定最低工资 稳定产品价格” 收购剩余农产品 保障措施、大量就业机会
减少生产总量
平衡 提高消费能力
运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平衡生产与消费 的矛盾,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失业率下降
生产恢复 (1929--1945)
1933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3、主要问题
过剩与价格
减耕减产; 政府补贴与收购
减少了剩余;保证了价格 保障了农民利益
民生危机
4、主要问题
温饱、就业与保障
紧急救济;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 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省钱。但罗
斯福为什么没有采纳这种意见?
1、增加了就业,缓解了失业危机;
2、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第15课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被称为柯立芝 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 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 危机.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买股票” 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了魔似地买股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百 万富翁。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一场经济大灾难。1929年10月24 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 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 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幵触发了美国经济危机。然而,这 仅仅是灾难的开始。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一天之内1600多 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一夜之间, “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 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
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以邻为 壑的方式,转嫁危机,国际关系日益恶 化。
3、社会动荡,法西斯 主义泛滥,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摇摇欲坠
二、罗斯福新政

15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5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计划 署,耗资105亿元,建了 12.2万幢房屋,103万公里 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 机场,3万公里下水道, 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就 业,约占失业人数的1/3。
作用: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 人民收入和购买能力,有助于社会稳定。
3、特点: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繁荣
工农收入增长缓慢
生产力高度发展
危机 财富高度集中 股票投机过度 消费水平赶不上生产水平 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产品过剩;生产难以维持;投资信心下降
生 产 资 料 私 有 适 合 社 会 化 大 生 产 的 矛 盾
大萧条
1、经济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
历史的回忆
2008年以来,美联储下调利率, 12月16日降至历史最低点——0-0.25%间, 美国进入“零利率”时代。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无家可归的人
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
求职的失业者
手足无措 的普通百姓
荒芜的农田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4、影响:
经济方面: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加深危机。
政治方面: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想一想:
面对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 的出路何在呢? 资本主义国家应当何 去何从呢 ?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或 是一位下层人民群众,你应当怎么办呢 ?
(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对策:
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股票投机
$ 5000万
100万股
$ 10
$ 50
$ 1000万
股价暴迭
$100万
100万股
$ 10
$1
$ 1000万
2.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等待救济的儿童
二、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
1.特点 范围特别广: 美国
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
破坏性大:
工业下降1/3 、贸易 减少2/3、失业3000万
持续时间长:
1929—1933
2.影响
虚拟一刻 大胆假设
针对经济危机爆发的这些原因, 假设你是这个国家的首脑,面临这 种状况,你又如何来解决呢?
罗斯福
(1882—1945) 美国第32届总 统,任期12年 零39天 (1933— 1945),他是 美国历史上任
职时间最长的 总统。
三、罗斯福新政
1.背景
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代替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2.(200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
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
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D )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第15课 大萧条 与罗斯福新政
山东省济南三中 牟莉萍
一、“黑色星期四”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 2%1的912富902年人8年到的81收月92入底9年相,,当美美于国国美股工国

人票全的市部工黑场国资的民色增平收长星均入为价的期2格%3,/四相5而,当工而于厂全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夫人埃莉诺在一起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 不懈 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 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 验。--罗斯福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用什么药方来救治病入膏肓的美国 经济?
出谋划策
NEW DEAL
4、新政影响: 积极性: ①对美国:ab,,生美产国力保在持一了定资程本度主上义得民到主恢制复度 ②对世界: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消除经济危机
四、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1、内容 ——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评价 A 改变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② 重要原因 需求的矛盾扩大 ③自由放任政策
④股市投机——黑色星期四
4、经济危机的影响
世界经济 国际关系 政治统治
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 世界贸易缩减
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恶 化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 危机, 法西斯主义泛滥
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


济 危
胡佛
自由放任 (失败)
B 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有力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C 不能消除经济危机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
工 倒人闭。30整00个多资万本,主几义百的万损农破失民坏比破性一产大战,的上破万坏家还银要行
严重。
持续时间长
材料三、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
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
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汤因比
3、危机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
深 危


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29-1933年在任)
谁来拯救美国?
富兰克林•罗斯福:坐在轮椅上的“船长”
很多美国人喜欢将他们的总统 称为“船长”,这来源于美国 著名诗人惠特曼献给美国前总 统林肯的诗《船长,我的船 长》。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 有过几十位这样的“船长”, 但其中有一位格外与众不同: 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带领美 利坚合众国这艘巨轮渡过严重 经济危机、走向繁荣、赢得战 争、成为超级大国的“船 长”———他就是美国历史上 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富兰克 林·德拉诺·罗斯福。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 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 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第16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三、凯恩斯主义
大萧条(1929-1933) the Great Depression
1、经济危机的表现:
等待救济的儿童
$100will buy this car ,must have cash, lost all on the stock market
街头失业者
想一想 2根据材料分析此次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 从美国爆发的经波济及危范机围迅广速波及到了 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