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园林树木的配置

园林树木的配置第一节配植的原则1.生态适应的原则2.美观的原则2.满足功能要求的原则4.经济的原则第二节配置的方式一.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配植方式,就是搭配园林树木的样式。
园林树木的配植方式,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
(一)规则式配置1.中心植:在广场、花坛等中心地点,可种植树形整齐、轮廓严正、生长缓慢、四季常青的园林树木。
如在北方可用桧柏、云杉等,在南方可用雪松、整形大叶黄杨、苏铁等。
2.对植:在大门口、建筑物前等处,左右各种一株,使之对称呼应。
对植之树种,要求外形整齐美观,两株大体一致。
通常多用常绿树如桧柏、龙柏、云杉、海桐、桂花、柳杉、罗汉松、广玉兰等。
3.列植:将树栽得成排成行,并保持一定的株行距。
通常为单行或双行,多用一种树木组成,也可间植搭配。
在必要时亦可植为多行。
列植多用于行道树、绿篱、林带及水边种植等。
环植:如正方形植、长方形植、三角形植、环植等。
自然式配置1.孤植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孤植树以表现植物的个体美为主,要求外观挺拔繁茂,雄伟壮观。
孤植树下不配置灌木,可设坐椅和置石。
(1)树形完整,枝叶茂密,树冠开阔,分蘖少,观赏价值高。
(如黑松、白皮松、玉兰、桂花、枫香、鸡爪槭等)。
(2)生长健壮,寿命很长,能经受住重大自然灾害,以乡土树种中久经考验的高大树种为宜。
(老年油松、银杏、槐树、龙爪槭、栾树)。
(3)不含有害毒素、气味的树种。
(4)孤植树还可以作为自然式园林的焦点树,诱导树栽植在自然式园路或河道的转折处,假山蹬道口及园林布局入口分部,起导向作用。
常用孤植树:雪松、油松、广玉兰、七叶树、香樟、悬铃木、国槐、垂柳、银杏、悬铃木、枫杨、榆、槐、合欢、栾树、樱花、紫叶李、海棠类等。
2.丛植按照一定的构图要求、将三、四株至十几株同种或异种树木组成一个树丛的栽植方式。
丛植反映植物群体的整体形象美。
组成树丛的每一株树木,都要在同意的构图中表现出个体美,所以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的选择条件与孤植树相似。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原则

园林树木学学习资料(中远公司李亮)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一、按树木生长类型分类1、乔木类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 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
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类树体矮小(在6m以下),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3、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干。
4、藤木类:能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之蔓性树木,多借助于吸盘(如爬山虎等)、吸附根(如凌霄等)、卷须(如葡萄等)、蔓条(如蔷薇)及干茎本身之缠绕性而攀附它物(如紫藤等)。
5、匍匐类:干、枝均匍地生长。
6、地被类:覆盖地面的植物。
多年生,除少量草本之外,大多一次种植,多年享用;自繁或易繁,成苗率高;青绿期长,在一年内保持绿色覆盖的时间较长;管理粗放,没有精细的人工养护地也能良好生长。
二、按生长速度分类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
三、按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1、风景树(孤赏树):通常作为庭院和局部的中心景物,赏其树型或姿态,也有赏其花、果、叶色等的。
世界五大公园树种:雪松;金钱松;南洋杉;日本金松;巨杉(世界爷)。
2、庭荫树:栽种在庭院或公园以取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一般多为叶大荫浓的落叶乔木,在冬季人们需要阳光时落叶。
例如:梧桐、七叶树、槐、栾树、朴树、榉树、榕树、樟等。
3、行道树:是种在道路两旁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
落叶或常绿乔木均可作行道树,但必须具有抗逆性强、耐修剪、主干直、分枝点高等特点。
园林树木配置的6种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6种方式园林树木配置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增添园林的美感和整体氛围。
不同的树木配置方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下面将介绍6种常见的园林树木配置方式。
一、对称配置对称配置是指将树木按照对称的原则进行布置,如将两侧的树木种类和数量保持一致,呈现出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效果。
这种配置方式常用于正式的花园或宫廷式的园林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庄重和稳重的感觉。
二、错落有致错落有致的树木配置方式是指根据园林的布局和功能需求,将树木以不同的间距和高低错落地进行布置。
这种方式可以营造出一种自然、随意的效果,常用于公园和风景区等开放式的园林设计中。
三、层次分明层次分明的树木配置方式是通过将不同种类的树木按照高度和形状进行分层布置,形成明显的层次感。
这种方式常用于大型园林设计中,能够营造出一种壮观和立体感的效果。
四、重点突出重点突出的树木配置方式是指在园林中选择一些具有特殊形态或独特色彩的树木,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突出布置。
这种方式常用于景观点或节点的设计中,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增加园林的亮点。
五、四季有景四季有景的树木配置方式是通过合理选择具有不同季节花期和叶色的树木进行布置,使园林在四季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这种方式常用于公园和庭院等常年开放的园林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变化丰富的感觉。
六、生态环保生态环保的树木配置方式是指在园林设计中注重选择本地适应性强、对环境友好的树木进行布置。
这种方式注重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能够营造出一种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的园林氛围。
总结起来,园林树木配置方式有对称配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四季有景和生态环保等六种。
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和适用场景,园林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空间。
同时,合理的树木配置不仅能够增添园林的美感,还能够提供阴凉、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为人们带来舒适的休闲环境。
简述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和配置的方式

简述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和配置的方式园林树木的配置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增添园林景观的美感,还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效益。
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和配置的方式对于园林设计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主要包括适应性原则、景观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在树木配置中要考虑到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不同的树种对于光照、土壤、水分等环境要求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应根据园区的具体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以确保树木能够良好地生长和发展。
景观性原则是指树木配置应符合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和主题。
不同的园林景观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需要树木的高大挺拔,有的需要树木的繁茂多样。
因此,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应根据园林景观的特点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树种,并合理布局,使整个园区呈现出美感和和谐的景观效果。
生态性原则是指树木配置应考虑到树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树木是园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等。
因此,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应选择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树种,并合理布局,以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主要包括集中式配置和分散式配置。
集中式配置是指将树木集中种植在特定区域,形成树木群落或林地。
这种配置方式适用于大面积的园区,能够形成鲜明的景观效果,同时方便管理和维护。
在进行集中式配置时,应根据园区的具体情况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树种,并进行合理布局,使树木群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分散式配置是指将树木分散种植在整个园区,使其融入到园林景观中。
这种配置方式适用于小面积的园区,能够增加园区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在进行分散式配置时,应根据园区的具体情况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树种,并进行合理布局,使整个园区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在园林树木配置中,还应注意树木的栽植密度和树木之间的间距。
树木的栽植密度应根据树种的大小和生长特点确定,一般来说,大树的栽植密度较小,小树的栽植密度较大。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1)草地疏林
在游人不大,游人进入活动不会踩死草地情况 下设置。草地疏林设计中,树林株行距应为 10~20m之间,不小于成年树树冠直径,其间 也可设林中空地。树种选择要求以落叶树为主, 树荫疏朗的伞形冠较为理想,树木生长健壮, 对不良环境,特别是通气性能差的土壤适应性 强,树木以花、叶、干色彩美观,形态多样, 具芳香为好。所用草种应含水量少,组织坚固, 耐旱,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和野牛草等。
风景林的配置除根据植物配置的一些原则进行 外,还必须掌握风景林植物群落生长发育和演 替的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生长发育各时期植株 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产生的竞争,予以合理搭 配。 风景林按其结构可分为疏林和密林两大类,其 设计要求也有所不同。
1、疏林
水平郁闭度在0.40~0.6之间的风景林,多为纯 乔木林,它舒适、明朗,适于游人活动,园林 中运用较多,特别是春秋晴日,林下野餐、听 音乐、游戏、练功、日光浴、阅览等,条件很 为理想,因此颇受游人欢迎。 疏林按游人密度的不同,可设计成三种形式:
树木(植物)配植的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复 杂的,需要细致的观察、体会才能领会其奥妙 之处,在此仅作一般概述,望学者继续深入领 会。
丰富感:图4-2-10中示建筑物在配植前后的外 貌。配植前建筑的立面很简单枯燥,配植后则 变为优美丰富。在建筑物屋基周围的种植叫 “基础种植”或“屋基配植”如图4-2-11。 平衡感:平衡分对称的平衡和不对称的平衡两 类,前者是用体量上相等或相近的树木以相等 的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后者是用不同 的体量以不同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
2、密林 水平郁闭度在0.7~1.0之间的风景林。 单纯密林是由一个树种组成,简洁、壮观,但 缺乏垂直郁闭景观和季相交替景观。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1)孤植孤植是园林中树木配置的一种种植方式。
主要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包括树冠、颜色、姿态等。
孤植树多为主景树,一般株形高大,树冠开展,树姿优美,叶色丰富,开花繁茂,香味浓郁。
孤植树的构图位置应突出,常配置于大草坪、林中空旷地。
在古典园林中,假山旁、池边、道路转弯处也常配置孤植树,力求与周围环境相调和。
所以孤植时一般选择树形高大、姿态优美的可观花、观叶或者观果的植物。
(2)对植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使其互相呼应的种植形式,称之为对植。
常用于园门、建筑入口、桥头、假山登道等视觉突然收窄的空间。
树种一般选择整齐优美、生长缓慢的树种,常绿树为主。
在自然式栽植中,也可以用两个树丛形成对植,这时选择的树种和组成要比较近似,栽植时注意避免呆板的绝对对称,但又必须形成对应,给人以均衡的感觉。
(3)列植乔木或灌木按一定株距栽种,栽种有单行、环状、错行、顺行等多种排列方式。
多用于道路、地下管线较多的地段、公路、铁路、城市广场、大型建筑周围、防护林带、水边种植等列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有气势。
可起到夹景的效果此外。
列栽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枝叶繁茂的同种树种,如圆形、卵圆形、倒卵形、椭圆形、塔形、圆柱形等。
(4)丛植丛植是将2~3株到10~20株的树不规则近距离的散植在绿地中,形成疏林草地的景观效果。
树丛常布置在大草坪中央、土丘、岛屿等地做主景或草坪边缘、水边点缀;也可布置在园林绿地出入口、路叉和弯曲道路的部分,诱导游人按设计路线欣赏园林景色;可用在雕像后面,作为背景和陪衬,烘托景观主题,丰富景观层次,活跃园林气氛;运用写意手法,几株树木丛植,姿态各异,相互趋承,便可形成一个景点或构成一个特定空间。
以遮阴为主要目的的树丛常选用乔木,并多用单一树种,如香樟、朴树、榉树、国槐,树丛下也可适当配置耐阴花灌木。
(5)群植群植是指二三十株至上百株树种成群配置,这群体称为树群。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树木的配置方式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式: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
规则式:多以轴线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环植等。
一、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孤植。
1.孤植树表现的是树木的个体美,树木的个体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体型巨大,树冠伸展,给人以雄伟、浑厚的艺术感染,如:古银杏、香樟、广玉兰、枫杨、楝树、国槐等;(2)姿态优美、奇特,如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雪松、桧柏、合欢、垂柳、龙爪槐等;(3)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给人以绚烂缤纷的艺术感染,如:梅花、樱花、碧桃、紫薇、山楂、柿树、木瓜、海棠等;(4)芳香馥郁,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如白玉兰、广玉兰、桂花、刺槐等;(5)具有彩色叶者,以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艺术感染,如:乌桕、枫香、红叶李、槭树、银杏等。
2、孤植树按其功能,有两种类型:(1)庇荫与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孤植树,要求有巨大开展而浓郁的树冠,速生健壮,以乡土树种为好,体姿优美;(2)纯艺术构图作用的孤植树,体形与树冠大小要求不严格,枝叶分布疏密均可,如水杉、雪松等窄行树冠者也可应用。
孤植树往往是园林植物构图中的主景,在园林中规划位置要突出,一般多布置在以下场所:①开朗的大草坪或林中空地的构图重心上;②开朗水边或眺望远景的山顶、山坡;③桥头、自然园路或溪流转弯处;④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
二、对植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木按一定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多用于园门、建筑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
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动势向轴线集中。
对植的方式:1.对称栽植:树种相同、大小一致的乔灌木等距离配植于中轴线的两侧;2.非对称栽植:树种相同,但两株或两丛树的配植可稍自由些,但树姿的动势要向轴线集中,相互呼应。
非对称式栽植常用于自然式园林入口、桥头、园中园入口的两侧等。
第六章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

规则式配置
3. 列植: 将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排列种植的方式 通常为单行或双行,多用一种树木组成,也有用两种树种间植搭配,如一株桃 树、一株柳树的传统栽植方式,形成桃红柳绿的春景。在必要时亦可植多行。 列植多用于行道树、绿篱、林带及水边种植等。幻灯片 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正方形种植: 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 优点是透光通风良好,便于抚育管理和机械操作。缺点是容易造成树冠密接。 一般在园林中应用不多。
但是天安门广场绿化的政治意义和艺术效果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油松的观赏特性比侧柏和圆柏的观赏特性更能满足这第一位的要求所以即使其适应性不如后二者但仍然被选种
第六章
园林树木的配置
第一节
观赏树木的配置方式
配植方式——指在环境绿化美化中搭配观赏树木的样式。观赏 树木的配植方式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 规则式——树木按一定的几何图形栽植,又称为整形式配置。 显得整齐、严谨、庄重、端正,以行列式或对称式为主,具有 一定的株行距,且按照固定的方式排列。有的需要进行整形修 剪,模拟立体几何图形、建筑形体或各种动物形态等。若处理 不当则显得单调呆板。 自然式——树木栽植不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又叫不整形配置。 自然、灵活、参差有致,没有一定的株行距和固定的排列方式。 似树木自然生长在原野上而形成的自然群落,形式不定,因地 制宜,力求自然,有居城市而享园林之乐的感觉。故环境设计 宜再现自然,顺乎自然。
①先面后点:就是先从整体考虑,大局下手,然后再考虑局部 穿插细节,作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 ②先主后宾:在一个景区里,树木配置,要主宾分明,先定主 景树种,再选择配景树种。 ③远近结合:树木配置时,不但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还 要与相邻空间或远处的树木和背景及其他景物能彼此相呼应, 才能取得园林空间艺术构图完整性。 ④高低结合:一般说在一个园林空间或一个树丛、树群内,乔 木是骨干。配置时要先乔木,后灌木再草花。要先定乔木的树 种、数量和分布位置,在由高到低分层处理灌木和草花,这样 才能有完美艺术形象的立体轮廓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树木的配置方式大致可以分为:
自然式: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
规则式:多以轴线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环植等。
一、孤植
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孤植。
1.孤植树表现的是树木的个体美,树木的个体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型巨大,树冠伸展,给人以雄伟、浑厚的艺术感染,如:古银杏、香樟、广玉兰、枫杨、楝树、国槐等;
(2)姿态优美、奇特,如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雪松、桧柏、合欢、垂柳、龙爪槐等;
(3)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给人以绚烂缤纷的艺术感染,如:梅花、樱花、碧桃、紫薇、山楂、柿树、木瓜、海棠等;
(4)芳香馥郁,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如白玉兰、广玉兰、桂花、刺槐等;
(5)具有彩色叶者,以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艺术感染,如:乌桕、枫香、红叶李、槭树、银杏等。
2、孤植树按其功能,有两种类型:
(1)庇荫与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孤植树,要求有巨大开展而浓郁的树冠,速生健壮,以乡土树种为好,体姿优美;
(2)纯艺术构图作用的孤植树,体形与树冠大小要求不严格,枝叶分布疏密均可,如水杉、雪松等窄行树冠者也可应用。
孤植树往往是园林植物构图中的主景,在园林中规划位置要突出,一般多布置在以下场所:
①开朗的大草坪或林中空地的构图重心上;
②开朗水边或眺望远景的山顶、山坡;
③桥头、自然园路或溪流转弯处;
④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
二、对植
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木按一定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多用于园门、建筑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
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动势向轴线集中。
对植的方式:
1.对称栽植:树种相同、大小一致的乔灌木等距离配植于中轴线的两侧;
2.非对称栽植:树种相同,但两株或两丛树的配植可稍自由些,但树姿的动势要向轴线集中,相互呼应。
非对称式栽植常用于自然式园林入口、桥头、园中园入口的两侧等。
三、丛植
组成树丛的树木,通常为2-15株,若配入灌木,总数可以达到20 株。
树丛欣赏的是植物的群体美,所以还要注意植物的个体美。
树丛在功能上有作蔽荫用的;有作主景用的;有作诱导用的;有作配景用的。
蔽荫用的树丛最好采用单纯树丛形式,一般不用灌木或少用灌木配植,通常以树冠开展的高大乔木为宜。
而作为构图艺术上主景,诱导与配景用的树丛,则多采用乔灌木混交树丛。
树丛配置的基本形式:
1.两株配合:树木的配置在构图上应该符合多样统一的原理。
两树应既有变化,又能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树木的大小、姿态、动势可以不同,但树种要相同,或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动势呼应,距离不大于两树冠直径的1/2。
2.三株配合
①三株配合最好选用同一树种,但大小、姿态可以不同,栽植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一般要求平面为不等边三角形;一大一小者近,中者稍远较为自然;
②三株配合,如果选用两个树种,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中者距离稍远,小者为另一种树,与大者靠近。
3.四株配合
①四株树可分为3:1 两组,组成不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单株为一组者选中偏大者为好,如:
②四株配合,若选用两个树种,应一种树3 株,另一种树1 株,
1 株者为中、小号树,配置于3 株一组中,如图:
3. 五株配合
五株树可以分为3: 2 或4: 1 二组,任何三株树栽植点都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若用两种树,株数少的2株树应分植于两组中,如图:
四、群植
群植是将20株以上乔、灌木按一定的生态要求和构图方式栽植在一起。
树群外缘轮廓的垂直投影,长度一般不大于60m,长宽比一般不大于3:1。
树群所表现的是植物的群体美,对单株树木的个体美要求不严格,但要求从群体外貌上,个体树木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1、树群的位置:应选择有足够面积的开阔场地上,如靠近林缘开朗的大草坪上,小山坡上,小土丘上,小岛及有宽广水面的水滨;其观赏视距至少为树高的4倍,树群宽的1.5倍以上。
树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常作为主景或邻界空间的隔离,其内不允许有园路经过。
2、树群的类别
①单纯树群:由一个树种组成,为丰富其景观效果,树下可用耐阴宿根花卉如萱草、金银花等作地被植物。
②混交树群:具有多层结构,水平与垂直郁闭度均高的植物群体。
其组成层次至少3层,多至6层,即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高宿根草本层、低宿根草本层。
3、树群配置要求:群体组合要符合单体植物的生理生态要求,第一层的乔木应为阳性树;第二层的亚乔木层应为半阴性或阳性树;乔木之下或北面的灌木应为半阴或全阴性的植物;处于林缘的花灌木,有呈不同宽度的自然凹凸环状配置的,但一般多呈丛状配置,自然错落。
五、列植、环植
1.列植: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的种植方式或以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种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