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填空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中考命题研究中考物理 第二编 重点题型突破 专题二 填空题(无答案)

中考命题研究中考物理 第二编 重点题型突破 专题二 填空题(无答案)

专题二填空题,专题特征) 填空题大都是一个缺字少词或少句少结果的不完整陈述,要求应试者通过回忆、理解、判断、计算等思维活动,填入准确的字、词、句或数据或单位,使全题表述完整,使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全题有的填一处,有的要填几处。

怀化物理卷中占20分。

(一)填空题的类型1.记忆型填空题。

这类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以及物理量的符号、单位的记忆能力。

【例1】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m/s。

【例2】1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毫米汞柱,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

【分析】这类题所填内容源于课本,关键是平时多看书,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和单位要强化记忆,确保解答时准确、迅速。

2.计算型填空题。

这类题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填空。

它的特点是题目中有物理过程、有数据,解答时要利用物理公式计算,最后将结果填入题中空白处。

【例3】弹簧秤下挂一质量为79克的铁块,当它投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___牛。

(ρ铁=7.9×103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分析】这类题解答的关键是:细心审题,弄清物理过程,正确运用物理公式,代入数据准确,单位统一,在稿纸上求出结果。

3.解释现象型填空题。

这类题考查应试者观察生活、实验中的物理现象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例4】缝衣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________,缝衣时总要把针在头发上擦一擦是为了________。

【分析】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经过头脑中周密思考,找出现象中依据的物理知识,然后加以解释。

4.图示型填空题。

题目中给出图形,要求应试者析图、标图或根据图形填入适当的物理知识。

【例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液体,若将试管倾斜(液体不溢出)时,试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押填空题5:常见的测量仪器及读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

押填空题5:常见的测量仪器及读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

押填空题6:常考的测量仪器及读数本节内容包括了中考物理的所有常考的测量仪器,其中包括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

从近3年的广东省卷、深圳卷和广州卷发现、深圳卷和广东省卷每年的填空题的第1道题均考查对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今年深圳卷和广东省卷同样会对中考常考的测量仪器的读数进行考察。

中考常考的测量仪器虽然有9个,但都是简单的送分题,考生务必拿下此分。

秘籍1.刻度尺(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始末刻度→相减①确定分度值:0.1cm;②确定起始刻度:6.00cm;③确定末端刻度:8.70cm;④确定物体长度:8.70cm-6.00cm=2.70cm.(2)注意事项:①视线与刻度尺垂直(如视线B);②读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③刻度尺是初中物理唯一需要估读的测量工具.秘籍2.秒表(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分针的位置及读数→确定秒针的读数→相加①分针的分度值:0.5min;②秒针的分度值:0.ls;③分钟:4min,过半格;①秒针:由于分针过半格,读数从30开始,秒针读数为39.5s;⑤确定时间:4min39.5s(或279.5s).(2)注意事项:大表盘读数时应注意小表盘中分针的指针是否过半格(半分钟),过半格大表盘的读数在30s之上,没有过半格读数在30s之下.秘籍3.温度计(1)读数步骤:①温度计的示数由下至上变大,则可确定所读示数为零上温度;②在40℃~50℃之间共有10小格,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③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与示数40℃以上的第8小格相平,则温度计的读数为40℃+8×1℃=48℃(2)注意事项:①读温度计示数时一定要注意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垂直(如视线B)秘籍4.天平(1)读数步骤:确定砝码的质量一确定标尺分度值→确定标尺示数→相加①确定砝码质量:20g+10g+5g-35g;②确定标尺分度值:0.2g;③确定标尺的示数:3g+1×0.2g=3.2g;④确定物体的质量:35g+3.2g=38.2g.(2)注意事项:①天平放水平,游码归至零,测量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②标尺读数时应读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2)注意事项:①天平放水平,游码归至零,测量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②标尺读数时应读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③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是不能移动的.秘籍5.量筒(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示数①确定分度值:1mL;②确定量筒的示数:10mL+8×1mL=18mL.(2)注意事项: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秘籍6.弹簧测力计(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①确定分度值:0.2N;②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2N+3×0.2N=2.6N.(2)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秘籍7.电流表(1)读数步骤:观察电流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流表示数①确定所选的量程:0~0.6A;②确定分度值:0.02A;③确定电流表示数:0.4A+2×0.02A=0.44A.(2)注意事项:串联接入电路,“十”进“-”出.秘籍8.电压表(1)读数步骤:观察电压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压表示数①确定所选的量程:0~3V;②确定分度值:0.1V;③确定电压表示数:2V+5×0.1V=2.5V.(2)注意事项:并联接入电路,“十”进“一”出.秘籍9.电能表(1)读数:①电能表上最后一位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如图所示电能表示数为248.6kW·h,即248.6度;②1920r/(kW·h)表示转盘每转1920r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kW·h.(2)计算电能的方法:①W =W 末-W 初;②w=kw·h1.(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亮亮同学做了如下测量:如图1,物体质量为:g ;如图2,停表读数为:s ;如图3,弹簧测力计读数为:N 。

初中物理中考常考题型讲解

初中物理中考常考题型讲解

初中物理中考常考题型涉及各个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题型及简要讲解:
1. 选择题:
这是中考物理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

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解答选择题时,注意阅读问题和选项,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答案。

2. 判断题:
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在解答判断题时,要注意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确保答案准确。

3. 填空题:
这类题目常常考察学生对物理公式、单位、关系的熟练运用。

在填空题中,注意计算过程和填写单位。

4. 解答题:
考察学生对于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题通常包括计算和文字说明两个方面,要注重详细的解题过程。

5. 实验题:
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理解。

在回答实验题时,要结合实际操作过程,清晰地陈述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处理等。

6. 应用题:
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应用题往往涉及到多个知识点,要善于分析问题,理清思路。

7. 案例分析题:
考察学生对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学生需要根据案例分析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8. 图表题:
需要学生根据给定的图表,进行数据提取、分析和计算。

注意理解图表含义,正确运用相关物理概念。

9. 推断题:
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物理原理进行合理的推断,考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总体而言,中考物理试卷中的题型比较多样,学生需要全面复习,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审题、理清思路、细致计算是提高得分的关键。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填空题解析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填空题解析

题型4
图示型填空
对题目中的物理图形、函数图象进行分析,理解它们的物
理意义,选用合适的规律或公式进行解答.
【例4】(2010年广东)图 2-4 是关于电阻 A、B 的 I-U 图
象.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电阻是________Ω.若将 A、B 两
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 2 V 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路中的
W有 Gh Gh = = = 簧测力计向上移动的距离.根据机械效率η= W总 Fs Fnh
G ×100%,可以求出机械效率. Fn
我的答案:2.4 24 83.3
题型3
分析型填空
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分析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物 理公式或规律,分析、推理得到答案.
【例3】甲站在0.5 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
m/s 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 动能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某时刻 他们的位置如图 2-3 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______乙的 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________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若此时上行的扶梯突然停止运动,甲会向前
填空题
题型1
记忆型填空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的单位换算、概念、原理、 物理过程、实验现象和物理学史的记忆和理解.
【例1】(2011年广州)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 首先发现的.探究这个现象应选用如图 2 -1 中________( 填 “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这个现象中感应电流 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以制成________,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第一篇: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中考物理答题技巧一、单项选择题解答有两种主要方式:直接判断法和排除法。

二、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包括回忆法,观察法,分析法,对比法,剔除法,心算法,比例法,图象法,估算法。

三、简答题的解法演绎推理法,返普归真法(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规律,对于给出一系列实验过程(或探究过程、或一系列数据)让大家总结规律的考题,一般思路是依托课本,总结规律。

),透视揭纱法(这里的“视”和“纱”是指考题中给出的一种现象,大家需要通过科学分析,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信息优选法。

四、实验题的解答要严格按题中要求进行:一是测量型实验题(直接测量型实验与间接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题(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基础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个步骤),熟练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以不变应万变的解答提高性的题目。

),设计型实验题(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学物理”为“做物理”,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开放型实验题(求解开放性实验,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做实验,试着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相同的问题,了解事物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

五、计算题的解法:(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

(2)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3)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现在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该记的物理常量。

(4)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

分析、逆推等方法是解题时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024年河南中考物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要点)

2024年河南中考物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要点)

光、力
2021
光、力
2019
力、电
2022
光、力
2020
光、力 2023
力、电
实验探究题(共3题,18分)
题号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17
电磁感 探究水沸 透镜及

腾 其应用
沸腾
螺线管磁场
凸透镜成像
18
阿基米 探究动摩 德原理 擦
测量物 体的密

浮力
杠杆
测灯泡电阻
19
测量未 测灯泡功 知电阻 率
电流与 电压电 阻关系
测电阻
测电功率实 际功率
测密度
综合应用题(18分)
题号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
电加 力学综 力学综 力学综 重力功压 力学综 热器 合 合 合 强计算 合
21
力学 力电综 电热综 电学综 电功率热 力电综 综合 合 合 合 量计算 合
际单位
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布朗——英国 布朗运动(分子的运动) 库仑——法国 库仑定律 赫兹——德国 电磁波 频率的单位 开普勒——德国 开普勒望远镜 伽利略——意大利 单摆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爱因斯坦——德国 相对论 阿基米德——希腊 阿基米德原理 杠杆平衡
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瓦特——英国 功率单位 安培——法国 电流的单位 高锟——华裔 光纤之父 “光在纤维中的传输
2018
9.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 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 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 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中考物理的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的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的答题技巧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先易后难①做物理试题时,先从简单容易的题目开始做,简单的题做好可以增添你的自信心。

也可以给后面的难题和大题留有充足的做题时间。

②一般中考填空题一个空2分,一般都可以答对。

遇到稍难的填空题,不会做或者思路模糊,果断跳过。

③难题或者大题在思考了5分钟后,还是没有思路或者思路模糊,果断跳过先大后小①不能理解为先做大题后做小题,答题速度太慢或整体试卷难度大时,要先挑分值高难度小的大题,再做那些分值小的题。

②值得注意的,一些难度小的大题,往往得分是按照步骤来得分的,你最好能够把你想到的所有公式定理或思路写在卷纸上,批卷老师可能会给你几分。

宁少勿多这类原则适合多项选择题,一般的判分原则是,选错一个算全错。

你很确定的就选,不确定就不要选。

物理学习中的小窍门(一)做好章节的知识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多且凌乱,所以做好章节总结十分有必要。

学生可以在每一章老师讲完课后,系统地复习一遍课本知识,把考试要考的重点内容记录在册,可以用图表或者文字来表达。

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初中物理的知识主要有:相对运动、压强、浮力、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凸透镜成像、密度测量、二力平衡、杠杆、滑轮组、欧姆定律、家庭电路、机械能和内能,比热容、电磁(发电机、电动机)等,这些都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学生们都应牢牢把握。

(二)适当地多做课后习题俗语云:“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进行个人能力的拓展,买一本基础的练习题册,不需要多,好好研析。

多做一些基础经典的老题。

对一些奇奇怪怪比较偏僻的题我们可以尽量少做。

我们在做题时还可以对经典例题进行改编和抽吸它所考的知识点。

知己知彼,方能在考试的战场上百战不殆。

(三)多阅读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审题能力,教材的阅读就显得至为重要。

我们可以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走。

通过课前阅读,我们可以对新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做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技巧及例题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减小失误,我整理了常用题型的解题方法和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和例题。

1.通览试卷,考虑答题计划接到试卷后,首先要仔细阅读说明和要求,然后冷静、迅速地通览整个试卷。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初步掌握每道题的题意,为正式审题解答题打下基础;二是了解整体分量、难易试题的比例和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有些同学认为通览试卷浪费时间,但实际上这样做可以预防错漏,少走弯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答卷效率。

安排答题计划时应考虑自己对考试的熟知程度和不同考题的分值,安排好时间后按计划去做。

对每一道题都写出一点答案来,比详尽无遗地回答一道题,而对其他试题却一字不答更好。

2.先易后难通览全卷后,应先解答较容易的题目,以便集中精力攻克难题,合理利用时间,提高考试成绩。

否则,一两道难题耗去大部分时间,致使一些较浅易的试题由于时间仓促而解答粗疏,造成错误,甚至有时还来不及解答。

在解答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应在答卷之前深思熟虑,特别要抓住主要点,严格按照解题步骤,然后再写下答案。

这既可以防止误走弯路,又可避免繁琐,节省时间。

3.审清题意审题要仔细、细致,反复推敲。

特别是看似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

有些题目似曾相识,更要注意防止疏忽大意,造成错漏。

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看准题;四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和条件,如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热量计算中温度升高的度数、透镜成像中的物像距离、物镜距离和像镜距离等。

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将用电器接在家庭电路上等。

4.规范化答题答题时要规范化,包括书写工整、公式清晰、单位正确、计算准确等。

要注意题目中的精度要求和单位要求,如保留小数点后几位、使用国际单位制等。

此外,要注意题目中的图表、符号和注释,理解清楚后再作答。

以下是一些例题:例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在10s内停下来,求汽车的平均加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解答技巧
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只要做到认真审题,看清题意,再联想学过的相关知识,一般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从近几年中考试卷来看,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填空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直接法;(2)计算法;(3)分析判断法;(4)探究实验法。

技巧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根据考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方法掌握程度,直接判断答案进行解答的题型。

直接法可以直接、有效地查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类考题所占比例较大。

【例题展示】
2017•济宁)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评论:。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现象都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如果说“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那太空中
的星球、空间站等都在运动,但我们听不见来自它们的声音;此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说法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这句话是不完整的。

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只说传播速度,还应说明是什么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此正确的说法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此题答案是:(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m/s。

技巧二:计算法
计算法是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物理规律进行简单计算,通过计算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和计算推力能力。

此类考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

【例题展示】
2017•哈尔滨)一个杯里装有200mL 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 ,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g/cm 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5 不变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V
m =ρ,可直接求得牛奶密度: 3/05.1/05.1200210cm g ml g ml
g ===牛奶ρ。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牛奶质量少了,但牛奶的密度不变,小聪喝了半杯后其密度不变。

故,答案是:1.05、不变。

技巧三:分析判断法
分析判断法是无法直接通过所学知识给出答案,需要考生进行分析、判断,有的题型还需要进行推理论证才能得到答案的题型。

这类考题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知识能力,并具有分析判断能力、计算能力,是考题中难度较高的一种类型。

【例题展示】
2017•烟台)甲、乙两只电炉标有“220V 、500W ”和“220V 、1000W ”字样,把它们串联在220V 的电路中。

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选填“甲”或“乙”)。

串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与并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

【解析】(1)知道两只电炉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
U R 2=比较两只电炉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焦耳定律比较两电炉的产生热量关系;根据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和Q=W=Pt 比较两电炉的产生热量关系;(2)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甲消耗的实际功率并确定其比例关系。

解答:(1)由R U P 2=得,电炉的电阻P
U R 2=,因为甲、乙两只电炉的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P 甲<P 乙,所以甲、乙两只电炉的电阻:R 甲>R 乙,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通过甲、乙两只电炉的电流:I 甲=I 乙;
根据Q=I 2Rt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 甲>Q 乙,故串联时产生热量较大的是甲;
将它们并联在220V 电路上,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甲=U 乙=220V ,则两电炉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即:P 甲=500W ;P 乙=1000W ,根据Q=W=Pt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 甲<Q 乙,故并联时产生热量较大的是乙。

(2)甲电炉的电阻为Ω===
8.96500)22022W V P U R (额甲额甲:, 乙电炉的电阻为Ω===4.481000)22022W
V P U R (额乙额乙,
串联在220V 电路中甲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W V R R R U R I P 2228.96)4.488.96220222=Ω⨯Ω
+Ω=⨯+==()(甲乙甲甲实实甲, 当甲电炉并联在220V 电路中,P 实甲′=P 额甲=500W ,所以两种情况下甲消耗的功率之比为P 实甲:P 实甲′=222W :500W=111:250。

故答案为:甲、乙、111:250。

技巧四: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类题目多数是填空题,此类考题也是考试重点,要求在所学物理知识和规律基础上,通过实验或探究活动,达到认知规律、验证规律的目的。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只要抓住实验探究活动目的这条主线,按照所学知识,一般不难解答。

【例题展示】 例题4(2017•河南)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 ,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题图所示,
那么橙子质量为 g 。

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cm 3,则橙
子的密度是 kg/m 3。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

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 ;② ;③橙子密度的表达式为:ρ橙= (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解析】(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中间零刻度即为天平平衡。

这是使用天平重要的一步,也是此类题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题图所示,那么橙子质量为:100g+50g+10g+2g=162g 。

如果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cm 3,则橙子的密度是:
3333/1008.1/08.1150g 162m kg cm g cm
V m ⨯====ρ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要偏大,因为测量橙子质量的时候,橙子上会沾有水分,测量值比橙子质量的真实值偏大。

(4)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

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受到的重力G ,根据重力求得橙子质量,表达式为:g
G m =(此处的g 是重力加速度);②然后缓慢把橙子放入水中,测出此时的弹簧拉力F ,G-F 即为橙子受到水的浮力,所以G-F=ρ水gV ,求得水的体积:水
ρg F G V -=;③橙子的密度即为: F
G G F G g G
V m -=-==水水
橙ρρρ 此题答案是:(1)中间零刻度;(2)31008.1⨯;(3)偏大;(4)②然后缓慢把橙子放入水中,测出此
时的弹簧拉力F ,F
G G F G g G
V m -=-==水水
橙ρρ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