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化学课堂的导入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苯教学设计导入

高中化学苯教学设计导入

高中化学苯教学设计导入导入部分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高中化学苯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

一、导入目标在导入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对化学苯这一课程内容的兴趣,并使他们了解到化学苯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同时,我们希望能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并引发他们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二、导入步骤1. 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以下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 你是否听说过苯这个化学物质?- 你知道苯的性质和用途吗?- 若知道,你能否给出一些例子?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苯的了解程度,并为后续的讲解做好准备。

2. 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在提问环节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苯的图片、实际应用案例或相关实验现象,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为他们建立对苯的初步认识。

3. 引入实验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体验苯的一些性质。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苯的溶解性、燃烧性或变色反应等现象。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苯的性质,并深入探讨其应用领域。

4. 小组合作讨论在实验环节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苯的应用领域,并讨论该领域中苯的具体应用以及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学习,相互启发,并对苯更加深入地了解。

三、导入效果评价在导入部分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导入效果:1. 课堂反馈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问答、讨论和展示环节,观察学生的回答和表现,以评价学生对苯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2. 学生问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提问或写下自己对苯相关问题的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导入部分的重要性导入部分不仅是学习化学苯的开始,更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关键。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模式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模式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模式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对于学生而言是一场比拼身体素养与心理素养的战争。

主要论述的是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运用探究式教学这种新型模式的有效运用。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及模式,期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高中化学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实验进行讲授。

课堂时间有限,很多实验做起来也有点危险,如何安稳两者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

常言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么化学如何进行学习才更有成效呢?是化学老师一直摸索的问题,在了解化学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后,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进行化学教学。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进行教学的途中,要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制定。

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实验教学,利用多种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制定教学方式的进程中,要遵守以下几个要求:(一)教学方式符合学科特点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是非常高,学好化学在很多危急时刻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进程中,要根据化学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化学的很多知识都使从实践中得来的,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实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知道知识。

(二)重视教学方式的启示性不管在教学中使用哪种方式,都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启示性,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产生的现象进行摸索,有助于学生形成摸索的习惯。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鼓励下学生进行自我摸索,进行问题探究。

(三)教学方式根据教材特点化学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摸索以外,教学方式也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

教学方式不管怎么改变,都不能脱离教材,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知道,使教学活动的展开更具有针对性。

(四)推敲学生的实际情形与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进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情形有着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

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接受速度有快有慢,在制定教学方法的进程中,要充分推敲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学质量。

简谈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简谈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简谈高中化学教学方法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化学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增强化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一、理论知识的讲授高中化学是思维性强、抽象性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讲授是化学教学的核心。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讲授时,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图像来丰富讲课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实验操作的方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实验教学时,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实验,让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的重要性和功能,同时注意教师的安全教育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教学的安全。

三、互动讨论在课堂中可以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思维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互动讨论可以在学生之间交流和分享看法和观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发挥出群体智慧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动讨论来巩固学生的掌握的知识点,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可以是个人作业或小组设计,也可以是集体实践活动,比如一次化学实验调查,或一个化学研究课题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和应用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专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策略,因人而异地设定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掌握技能的水平,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来提高升学成绩。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1.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实验和操作,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毒性实验、红外光谱分析等一系列实验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化学反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2.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是一种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同伴的协助和帮助下一起学习、讨论化学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难点,从而更好地消化吸收化学知识。

3. 个案教学
个案教学是一种以个别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节奏和习惯下深入掌握化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个案教学来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声像、文字、图形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和阐述化学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来展示复杂的化学实验过程和步骤,让学生真实感受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特点。

5.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真实的化学案例,掌握化学知识的本质和特点。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研究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化学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能力。

高中化学教案导入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教案导入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教案导入方法总结
导入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一些高中化学教案导入方法的总结:
1. 提出问题导入法: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可以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或者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实验导入法:通过展示一个化学实验现象或现场操作一个化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 图片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引发学生对话题的思考和讨论。

图片可以是与化学相关的实验现象、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等内容。

4. 视频导入法:通过播放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或者科普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获取信息,引发学生对话题的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 生活实例导入法:通过引入一个生活实例或者与学生经验相关的例子,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化学的魅力,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

以上是一些高中化学教案导入方法的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合的导入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

高中化学导课情景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导课情景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导课情景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变化
教学手段:
1. 实验
2. 讲解
3. 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际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兴趣。

第二步:讲解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介绍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并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第三步:实验
教师安排实验,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温度等条件,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变化,并记录数据。

第四步:数据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帮助他们理解反应速率受不同条件影响的原理。

第五步:总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

第六步: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并培养了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知识导入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知识导入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知识导入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理解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常识。

3. 知道化学学科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导入活动:
一、思维导引
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器材和实验说明书,让学生观察、思考并猜测这些器材可能会做什么实验。

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实验探究
1. 导入问题:你知道氢气和氯气可以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吗?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反应制取
什么物质?
2. 实验操作:教师向学生介绍氢气和氯气的性质,并示范氢气和氯气混合制备氯化氢气体
的实验过程。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氢气和氯气的化学反应特点和制备氯化氢气体的方法。

并引出下一个课题。

三、课堂讲解
1.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化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化学学科的分类有哪些?化学实验中的基
本操作技能有哪些?
2. 教师进行讲解,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分支,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广度和深度。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导入活动和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升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以期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的高中化学教学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需要更多地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多元、探究的学习环境。

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探索规律,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既有严谨的理论体系,又有丰富的实验现象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通过实验、分析、思考,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意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外,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学术竞赛、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面对新课改下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能会遇到适应困难、学习焦虑等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多元、探究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中化学课堂的导入方法
发表时间:2012-09-04T11:35:38.763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杨克军[导读] 教师的“导入”,要导之有方,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认识事物、掌握知识。

河北省霸州市第一中学杨克军〔摘要〕教师的“导入”,要导之有方,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认识事物、掌握知识。

用以往那些枯燥的方式来导入新课,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往往会使学生还没有学习新课,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使得上课的效果事倍功半。

课堂导入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先声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之窗,使学生心倾神往。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按逻辑顺序应包括复习引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以合理、恰当、精彩的方法导入新课,对整堂课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化学课堂的导入方式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见解,以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高中化学 1 实验导入法
实验是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灵魂,化学离不开实验。

教师在导课时,用化学魔术或实验引入新课,实验中出现的有趣现象,可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在讲解氨的结构和性质时,可先表演“空瓶生烟”的小魔术,然后指出:氨气除了具有与氯化氢作用生成氯化铵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本节课我们就详细讨论氨气的结构和性质。

2 故事引入法
学习《原电池》的时候可以用故事导入:在英国,有一位格林太太,镶了颗金牙和不锈钢的牙齿,可是,自从她镶了牙以后,就常常感觉到头疼,看了很多医生,吃了许多药都不起作用。

后来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听说了她的烦恼后,只是叫她把牙给拔了,很快,格林太太的头再也没有疼过。

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等我们学完这节课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了。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原电池的原理吧!这样的引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一举两得!
3 诗词导入法
理科教师课堂念诗,是一件让学生感觉比较新鲜的事,觉得新鲜,思维也就会自然跟着老师走了。

在学习必修2《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中的乙烯时,可以引用杜牧的绝句《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相传是当时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但荔枝是摘下来立刻吃才能保持鲜味,于是唐玄宗就命人八百里加急,马不停蹄地从广东运去西安。

这首诗显示出当时长安的繁华以及荔枝运送人的辛苦。

回想当今社会,我们要想吃新鲜的荔枝不是什么难事。

那么为什么今天我们很轻松地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荔枝呢?这就与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乙烯有关。

这样的课堂引入让学生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也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4 模型展示导入法
化学模型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因此抽象的知识点配以模型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感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如必修1《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的学习,可以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直观易懂。

选修3《物质结构》讲“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时,可以向学生展示金刚石的结构模型,同时向学生解说:这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也就是钻石的结构模型,你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感觉到金刚石的温柔吗?要感觉到钻石的温柔必须付出怎么样的代价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吧,学完了之后你就会明白了。

5 实物展示导入法
实物展示以其直观多变(颜色、形状)的特点,比起教师的说教是更具吸引力的。

在学习《有机化学基础》中的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时,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营养物质,比如甘蔗、苹果、鸡蛋等,甚至还可以是医院打吊水用的葡萄糖注射液,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达到预期效果。

再如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一课,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各种各样的电池,在开始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并提出问题:这些电池都可以提供电能为我们服务,那它们的内部构造有什么奥秘呢?这些电能又是怎么来的呢?学生立刻就被各式各样的电池吸引住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来了。

6 图片、录像展示导入
教师可利用图片中丰富多彩的内容、美丽的景色、鲜艳的色彩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教版必修1《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教学中,首先可通过播放短片“原子弹的爆炸”和“钢铁的锈蚀”,让学生比较得出结论:化学反应有快有慢。

从而提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强大的“蘑菇云”和钢铁腐蚀后的斑斑锈迹可以给学生巨大的心理震撼,使他们能够肩负学习使命,努力认真地有目标前进。

再如《胶体的性质》一课的引入,教师可先收集一些好看的图片,如清晨美丽的森林中鸟语花香、万道金光射到森林中的景象的图片,三角洲的形成,黄山晨雾美景、工厂上方浓烟、烟水晶、有色玻璃等,在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一下就觉得有关胶体的知识特别有意思,自然就形成了想掌握胶体知识的迫切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