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质控
母乳喂养十条规定PPT课件

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全体卫生 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 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一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新生儿分开的情
3、对母乳喂养知识、技能进行考核。(指导抱奶体位、 含接姿势、挤奶等)
4、查看培训材料(授课材料、签到表、会议记录及考 试试卷)。
5、询问医务人员是否接受过“HIV”阳性、病毒性肝 炎等传染病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
三、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 诉所有的孕妇
指标
80%的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并能够回答出以下七个问题中 的五个
二、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指标
1、产、儿科相关人员接受培训情况。 2、产、儿科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回答有关母乳喂养的问
题。 3、产、儿科能够正确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4、培训内容包括“HIV”阳性、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
产妇母乳喂养知识。
措施
1、利用岗前教育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母乳喂养 培训。
5、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床旁治疗及护理 ,确保每日母婴分开时间不超过l小时。鼓励按需哺乳 ,婴儿哺乳的间隔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指导母婴分 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实行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定期巡视,掌握新生儿 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新生儿不吃母乳以外食品和 饮料。
本院医院母乳喂养规定(妇儿医院)
2、产前门诊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向孕产妇及家属实行爱 婴医院知识宣教。张贴孕校课程安排,使80%的产妇 接受母乳喂养培训。
产科病房母乳喂养的环节质控点课程

(二)入院咨询(医生)
询问以前母乳喂养的知识或经验
询问她是否有任何问题或担心
若担心乳房有问题,需仔细检查她的乳房
帮她树立信心并说明你将会帮助她
了解有无母乳喂养的禁忌怔(如有做好人工喂养准备)
正确的母亲抱奶体位 正确的婴儿含接姿势 正确的挤奶方法
(一)正确的母亲抱奶体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02
了解母亲的感受及母乳喂养进行情况(接受你建议以前,让她告诉你她的感受)
04
若有必要帮助,纠正体位(母亲困难、孩子含接不好)
回答母亲问题
06
要教会母亲自己做,不应让他人代劳,只在教学示范时方可轻轻触摸其乳房。动作要轻柔,教学内容如下: 1、建立射乳反射 从心理学角度协助母亲:建立信心。帮助母亲对孩子有美好的想法和感情。 单独一人或有一支持她的好友陪伴她,安静地坐好。 有些母亲在与给孩子挤奶的母亲相伴时,就容易挤奶成功。 抱着孩子,尽可能进行皮肤于皮肤的接触。 挤奶时可把孩子放在腿上,或者,挤奶时可看着孩子,如还做不到,至少看着孩子的照片也有帮助。 喝一些热的有安神作用的饮料。不可饮咖啡。
安排产后第一周检查(出院时作,记入围产期保健手册),包括母乳喂养观察(此外,第6周还需要一次常规检查)。
五、几个需要强调的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PART.02
掌握几个环节 入院、产前、产后、出院 要求: 把母乳喂养工作落实在日常的医疗、保健、护理之中 工作痕迹管理 1、护理:入院评估、入院须知、健康教育、母乳喂养评估、新生儿记录表、临床路径、导乐分娩记录、一级护理记录、出院指导 2、 医疗:现病史、病程录、医嘱、新生儿查房记录、临床路径、出院记录、围产期保健手册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一、医院必须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为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二、全体医护人员应掌握母乳喂养基本知识及各项规定。
三、产科和有关科室必须在醒目处悬挂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的镜框及有关母乳喂养的宣传资料。
四、产科门诊工作人员首先做好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并指导孕期乳房护理的操作。
五、凡进入产科工作的医护人员均应进行母乳喂养的技术培训,培训后考试要求人人合格。
六、病人入院时发放有关母乳喂养的宣传资料,将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哺乳方法传授给全体孕产妇。
七、除有医学指针外,禁止给婴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医院绝不接受任何奶品馈赠,不允许做婴儿奶粉的广告及推销各种代乳品。
八、产房工作人员应协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实行早吸吮。
九、指导母亲如何喂奶,当因病理原因母婴分室时应要求按时吸乳以保持泌乳。
十、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实行按需喂养,不得使用奶瓶及橡皮奶头。
将出院母亲的情况转给母乳喂养支持机构及基层卫生院,以便继续指导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PDCA【医学模板】

运用PDCA模式管理,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负责部门:护理部项目名称: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方法: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检查和改进问题描述:2013年下半年我院母乳喂养率为84.8%,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能达标。
一、原因分析:通过对孕产妇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调研,召开护理质量管理会议,从制度、人员、方法、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分析:1、产科门诊的工作人员对于孕妇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不到位,孕妇学校缺少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
2、产妇和家庭的成员对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得不到位,对母乳喂养的重视不够。
3、新上岗和轮转的护士,母乳喂养的培训次数和时间达不到要求。
4、医院制定的相应的母乳喂养制度不够全面。
“母乳喂养率低”的根本原因分析二、目标:提高母乳喂养率三、计划(一)内容:1、由责任护士从入院开始便与孕妇进行沟通,收集资料,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制订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
2、实行考核合格后上岗,使全科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3、健康教育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做好入院宣教,根据产妇的不同分娩方式选择合适的地点,实施不同内容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母乳喂养技巧。
4、监督机制: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护士长不定期巡视病房,检查宣教落实情况。
5、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6、持续改进(二)实施时间:2014年1月-6月四、实施1、做好入院宣教,孕妇入院后由值班护士完成。
内容包括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母婴安全须知、介绍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等。
可以通过观看宣传画、录像或用布娃娃示范。
2、协助剖宫产产妇做好早吸吮、皮肤接触的健康指导;正常分娩的早吸吮、皮肤接触的教育由产房护士完成,产妇送回母婴同室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及姿势、有效含接方法、正确挤奶手法,取消奶瓶奶嘴、代乳品等。
3、督促勤吸吮及按需喂哺落实到位,并强调夜间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喂养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新生儿出产房后,病房护士应和产房护士共同查对胸牌及手腕带,明确婴儿性别。
2、立即给新生儿保暖,观察体温至体温上升到36℃以上,每小时有一次记录,6小时后没两小时记录一次,Q4测体温并有记录,24小时后每班记录一次。
(白班、上夜、下夜)3、新生儿应采取侧卧位,防呕吐引起窒息,观察重点:呼吸、皮肤、肢体活动程度及对刺激的反应,大小便,定时记录(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随机记录)4、使用恒温箱时,应在水槽内加适量蒸馏水,保持温箱湿度,根据新生儿体温调节温箱,随时观察。
5、遵医嘱行新生儿治疗,应严格查对给药剂量和浓度、给药途径,新生儿胸牌及手腕带,执行完毕后签字确认。
6、新生儿吸氧时,应严格遵医嘱头罩给氧,调节氧流量,防止氧中毒,观察新生儿皮肤、呼吸,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7、新生儿入室后,应告知病员及家属,严禁非工作人员将婴儿抱出病区,防止遗失。
夜班10点钟以后负责关门加锁。
8、新生儿沐浴时,实行一人负责制,并在洗前、洗后查对胸牌及手腕带,并有记录,如有遗失,应重新填写。
标示不全或遗失,应及时补齐。
9、有病情危重婴儿需转院治疗时,应带氧、急救箱,由一名医生偕同护士一起将婴儿转院。
10、新生儿蓝光治疗时,应戴不透光眼罩,遮盖会阴部,保持箱温和湿度,观察新生儿精神反应、呼吸、体温变化及黄疸进展程度等,每小时喂水一次,没三小时喂奶一次。
11、严格遵守新生儿筛查的有关规章制度,防漏查及查错。
12、每天设岗位专职管理新生儿,指导母乳喂养,并每班严格交接,以防意外。
13、加强新生儿沐浴室和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1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尤其是新生儿的数量。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1、同一班病室工作制度。
2、实行母婴同室(即:母亲与新生儿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不超过1小时)3、产妇进入母婴同室后,除一班的产后护理常规外,应发放书面教材,并进行口头重点宣教和指导。
定期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

妇女儿童的安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的安康和婴儿的成长。
创立"爱婴医院〞的实质和主要任务是: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
具体容:1、产后 1 小时,到达"三早〞—— "早接触〞、 "早吸吮〞、 "早开奶〞;2、保证 24 小时母婴同室——做到每天治疗、护理分开时间不超过 1 小时;3、按需哺乳——不按时间,不分昼夜,母亲奶胀婴儿需要,即可哺乳;4、除母乳外——制止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者饮料,除非有医学指针。
5、坚持纯母乳喂养—— 4—6 个月,继续母乳喂养到 2 岁。
6、不断提高儿、产医疗质量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7、提倡自然分娩,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
1、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
2、医院所需奶粉应从零售渠道购置,不得承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
1、80%以上的产、儿科医护人员能够正确答复评审组提出的问题; 2、80%以上的有关母乳喂养问题,可被医务人员掌握; 3、80%以上的孕产妇能够正确答复 9 个问题中的 7 个问题;1)、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意义。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即坚持 6 个月纯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 2 周岁的重要性; 3)、母乳喂养技巧包括:正确的喂奶体态、含接姿式、挤奶方法等。
4)、分娩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5)、24 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6)、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7)、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8)、特殊情况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9)、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4、80%以上的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和泌乳方法;5、80%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场纯母乳喂养。
答: 90%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 1 小时,发展母婴皮肤接触并发展早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 30 分钟。
1、100%的孕产妇承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
2、100%母乳喂养新生儿未使用过奶瓶、奶嘴或者安抚奶嘴。
母乳喂养相关准则、规定及措施

XXX人民医院
1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十条)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2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十条)
3.帮助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婴:自然产母婴在产后1小 时内进行完全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剖宫产母亲在回母婴室、有应答反应的半小时内即进行部 分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时间不少于30分钟。
9
我院母乳喂养管理规定
4.设立孕妇学校,定期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 康教育及孕期和哺乳期营养指导等,每个孕妇要求接 受两次以上的宣教。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 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说明母乳喂 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 食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13
我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第四条 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是母乳代用品 销售、进口的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广播电影电 视、新闻出版、国内贸易等部门及轻工总会,根据本办法, 在职责范围内对母乳代用品的生产、销售、广告、宣传等 进行管理。
第五条 母乳代用品的生产、销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婴幼儿食品国家标准》、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规定。
母乳喂养相关制度

(一)母乳喂养政策1、建立爱婴医院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指导母乳喂养政策实施。
2、组织所有卫生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普及母乳喂养的新观点、新知识,以及政策的实施。
3、让所有孕妇接受母乳喂养好处及处理方法教育,以及孕期及哺乳期饮食指导。
4、保证新生儿包括早产儿在产后半小时内早吸吮,时间不得少于半小时,剖宫产的新生儿也要早期进行皮肤接触:除非有医学指征,开奶前不能加糖水、牛奶及其它代乳品或流汁。
5、实行母婴同室,婴儿和母亲24小时在一起,婴儿应按需哺乳。
6、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在婴儿与母亲分开时,指导产妇挤奶,保持泌乳。
7、在医院内禁止使用奶瓶和橡皮奶头。
8、严禁向母亲推销或赠送代乳品、奶瓶和橡皮奶头等,严禁在院内进行任何形式的有关代乳品的宣传。
9、医务人员不得接受代乳品制造商的乳品、代乳品样品的捐赠或免费培训。
10、对母亲进行出院指导,告诉母亲产后4-6月内应该坚持母乳喂养,4个月后应逐步添加辅食。
(二)职工母乳喂养培训制度母乳喂养作为爱婴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如一的实施。
因此,要求全院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临床技巧的培训。
一、培训对象全院职工、新招聘的医生、护士。
二、培训时间1、所有新上岗人员进行不少于18小时的母乳喂养知识、技能培训;2、重点科室(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妇科)医护人员及业务管理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小时;3、每年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爱婴医院管理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培训至少一次。
(三)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培训制度为落实院内母乳喂养政策,促使母乳喂养成功,应对所有来院产检的孕妇,从妊娠三十二周开始,在门诊父母学校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
一、培训对象妊娠32周以上的孕妇及家属。
二、培训内容:1.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初乳的特点及作用,早吸吮、按需哺乳、母婴同室的重要性,2.母乳喂养技巧。
(1)婴儿吸吮母乳时的正确姿势;(2)母亲喂奶时正确姿势(睡、坐),手的正确姿势:(3)手法挤奶的方法及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