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母乳喂养评分标准

母乳喂养评分标准
操作规范40分
1.大拇指放在乳晕上距乳头根部2厘米处,食指放在对侧,其余手指托着乳房,拇指与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对指挤、松弛,手指反复一压一放。沿乳头依次挤压所有的乳窦。挤压时手指一定要固定,不要在皮肤上滑动。(口述挤奶时间要充分,每次20-30分为宜,要求双侧乳房交替进行演示。)
一项不符合扣5分
考核时间:考核人员:考核者:
项目
质量标准
评价
存在问题及扣分
得分
准备10分
1.着装规范,剪指甲、洗手、必要时戴口罩。
一项不符合扣1分
2.床旁宣教车等所需用物齐全、摆放有序、便于操作及演练。
3.检查所需物品:宝宝及乳房模型、洗手液、宣教资料、宽口瓶(嘱家属自己准备,但要口述)。
宣教评估20分
1.自我介绍:声音洪亮、自然大方。
一项不符合扣2分
2.告知:向患者解释母乳喂养的宣教目的,明确母乳喂养的好处及“三早”的重要性(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大于5条,口述“三早”的定义)并取得患者本人及家属的配合,鼓励其参与演示。
3.环境准备:保护患者隐私,如果是分娩后的产妇必要时其他家属回避、关闭门窗。
4.评估患者:分娩后的产妇协助其采取合适体位
口述在操作前母亲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嘱产妇喝些热饮,热敷、按摩、拍打、乳房,按摩产妇背部。)
2.动作轻巧,技术熟练,边做边口述,有条不紊。
评估
20分
1.操作后向患者宣教如何判断有效母乳喂养,告知婴儿摄入足够的乳汁的指证:
1)观察婴儿的吸吮动作
2)观察婴儿的体重
3)观察婴儿排尿的次数及颜色
4)观察婴儿排便的次数及颜色
5)观察婴儿的满意程度:婴儿自己放开乳房,表情满足且有睡意,表明乳汁充足
6)注意母亲乳房的感觉

母乳喂养质量的考核标准.doc

母乳喂养质量的考核标准.doc

母乳喂养质量考核标准(100分)科室:考核者:考核日期:得分:赠送以下资料《公司绩效考核办法》附全套表格制度与操作方案为了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工作业绩,增强公司竞争力,保证公司目标的顺利达成,HR顾问特制定本绩效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总经理除外)。

二、考核内容和方式(一)考核时间:每月1日至31日。

(二)考核工资标准:将员工每月应发工资总额的10%作为绩效考核工资,根据当月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工资发放比例和具体金额。

其中,年薪制员工考核工资标准为:年薪÷12×80%×10%;置业顾问考核工资标准为:基本工资×10%。

(三)考核内容:员工本人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及综合表现。

(四)考核方式:实行分级考核,由直接上级考核直接下级,并由分管领导最终评定。

即:1、公司总经理考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其中,总工程师的考核结合分管副总意见);2、公司副总经理考核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部门;3、部门负责人考核部门所属员工,并由分管领导最终评定;4、财务部门人员由集团公司财务审计部负责考核,公司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三、考核流程由制定工作计划、执行工作计划及工作考核三部分组成,详见下页图表1。

图表1四、考核结果及奖惩(一)对员工的考核1、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以分数确定,最终转换为A、B、C、D四个等级,以分管领导最终评定为准。

各个等级对应分数及基本标准如下(图表2):A级:超额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突出,工作成绩优异;B级:全面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良好,工作成绩良好;C级:基本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合格,工作成绩一般,偶有工作失误;D级:未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一般,工作成绩较差或有重大工作失误。

图表22、奖惩办法当月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当月绩效工资的发放挂钩:(1)考核结果为A级:绩效工资按100%发放,并按本人当月考核工资标准的10%另行发放奖励工资。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项目评分等级总分评分细则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修剪指甲。

A 5 仪表得体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 A 20 沟通技巧评估产妇乳房情况,了解婴儿喂养情况,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

A 20 评估准备靠背椅、脚踏、清洁毛巾、温水 B 15 准备产妇洗手,清洁 B 15 准备正确的哺乳姿势 C 12 实施婴儿的正确含接姿势 C 10 实施挤奶的正确部位及手法 C 8 实施哺乳后用一手按压婴儿下颌,退出,挤少许乳汁涂在及处,预防皲裂,指导吸完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哺乳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面色、呼吸 C 5 哺乳后评价哺乳后将婴儿竖抱,轻拍后背 D 5 哺乳后评价侧卧放置,防误吸 D 5 哺乳后评价操作熟练,手法正确,正确指导母亲进行有效母乳喂养 A 5 总分评分细则:1.仪表得体:考核人员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修剪指甲。

2.沟通技巧:考核人员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

3.评估准备:考核人员评估产妇乳房情况,了解婴儿喂养情况,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

4.准备:考核人员准备靠背椅、脚踏、清洁毛巾、温水,产妇洗手,清洁。

5.实施:考核人员正确的哺乳姿势,婴儿的正确含接姿势,挤奶的正确部位及手法。

6.哺乳后评价:考核人员哺乳后用一手按压婴儿下颌,退出,挤少许乳汁涂在及处,预防皲裂,指导吸完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哺乳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面色、呼吸,将婴儿竖抱,轻拍后背,侧卧放置,防误吸。

7.总分:考核人员操作熟练,手法正确,正确指导母亲进行有效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项目评分等级总分评分细则仪表得体 A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修剪指甲。

沟通技巧 A 20 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

评估准备 A 20 评估产妇乳房情况,了解婴儿喂养情况,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病区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 监考人________ 得分______母乳喂养技术总分100分操作时间:15分钟(一)目的1.改善孕产妇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2.提高母乳喂养率及其成功率(二)用物准备。

1.人员:着装整洁、洗手。

2.用物:清水、毛巾。

3.母亲:评估母亲身体状况。

4.环境:环境安静、整洁,备隔帘或屏风保护母亲隐私。

(三)操作流程。

1.评估母亲身体状况,了解有无母乳喂养禁忌症。

2.心理准备:鼓励母亲,帮助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3.乳房保健:哺乳前,用毛巾对乳腺和乳头湿热敷2-3分钟,然后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促进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

若有乳头内陷者,可用两手拇指从不同角度按捺乳头两侧并向周围牵拉。

4.新生儿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5.保持正常喂哺姿势:刚生产的乳母一般采用卧位(侧卧式),若情况允许可采用坐位,抱婴儿斜坐位(摇篮式)。

母乳喂养喂哺的四种姿势:摇篮式、交叉式、橄榄球式、侧卧式6.尽早开奶:正常分娩、母婴健康情况良好时,产后15分钟~1小时内即可哺乳。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哺乳时,将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置人婴儿口中,以剌激婴儿的口腔动力,有利于吸吮。

正确的含接姿势:母亲用C字形的手法托起乳房,用乳头刺激婴儿的口周围,使婴儿建立觅食反射,当婴儿的口张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到婴儿嘴中正确的含接要点:一.嘴张得很大二.下唇向外翻三.舌头呈勺形状环绕乳晕四.面颊鼓起成圆形五.婴儿嘴上方有更多的乳晕六.慢而深地吸吮七.有时突然暂停期能看见或听到吞咽7.排空乳汁:两侧乳房应先后交替进行哺乳,若一侧乳房奶量己能满足婴儿需要,则将另一侧的乳汁用吸奶器吸出。

每次哺乳均应让乳汁排空。

8. 哺喂后护理:哺乳完毕后将婴儿竖直、头部紧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婴儿背部以帮助其胃内空气昵出。

母乳喂养充足评估方法

母乳喂养充足评估方法

母乳喂养充足评估方法
一、哺乳频率
哺乳频率是指宝宝每天吃奶的次数。

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需要哺乳8-12次,每次哺乳时间约为20-30分钟。

随着宝宝的成长,哺乳次数会逐渐减少,但仍然要保证宝宝能够吃到足够的奶量。

如果宝宝每天哺乳次数过少,可能表明奶水不足或哺乳方式不正确,需要调整哺乳方式或增加哺乳次数。

二、排泄情况
宝宝每天排尿和排便的次数也是评估母乳喂养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需要排尿6-8次,排便3-4次。

如果宝宝排尿和排便次数过少,可能表明奶水不足或宝宝摄入的奶量不够。

三、体重增长
宝宝的体重增长是评估母乳喂养是否充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后的头一个月内,体重会增加1-2公斤。

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可能表明奶水不足或宝宝的吸收不良。

四、睡眠情况
宝宝的睡眠情况也是评估母乳喂养是否充足的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6-20小时,如果宝宝睡眠时间过短或睡眠质量不好,可能表明奶水不足或宝宝没有吃饱。

五、精神状态
宝宝的精神状态也是评估母乳喂养是否充足的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健康的宝宝会表现出精神饱满、活泼好动的状态。

如果宝宝精神
状态不佳,可能表明奶水不足或宝宝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综上所述,评估母乳喂养是否充足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情况,包括哺乳频率、排泄情况、体重增长、睡眠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等。

如果发现宝宝存在奶水不足或哺乳方式不正确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哺乳方式或增加哺乳次数,以保证宝宝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和健康的成长。

母乳喂养技巧评分表

母乳喂养技巧评分表
2
8
操作
实施
85分
1、母乳喂养的体位:1母亲的体位:可采用坐位或卧位;坐位时,母亲坐在高度合适的靠背椅上,背部紧靠椅背或用一个垫子或枕头放在背后2分;如椅子太高,可在母亲脚下放一个小櫈子,脚可踩在小凳上2分;如母亲坐在床上,可将婴儿放在膝上,用枕头枕托住婴儿的身体,使母亲不必向前倾着身体喂奶2分;2抱婴儿:四个要点:
5避免因含接姿势不正确造成乳头皲裂;1分
6、提问6分:1如何评估新生儿吃饱的表现2分2母乳喂养的体位有哪几种2分3纯母乳及母乳喂养的时间2分
25
9
24
14
7
6
质量评价5分
1、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是否全面
2、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3、操作方法正确、顺利、规范、动作轻柔
4、语关爱言规范、流利、自然
5、关爱母亲婴
2、托起乳房的方法:C字形手法托起乳房,示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手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2分,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2分,大拇指和示指可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使婴儿容易含接3分;奶水喷流过急时采用食指与中指成“剪刀状”夹住乳房2分;
3、含接姿势:母亲用C字形手法托起乳房,用乳头刺激婴儿嘴唇周围,使婴儿建立觅食反射;3分待婴儿张大嘴时,迅速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进婴儿口中3分;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嘴张得很大2分,婴儿下唇外翻1分,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1分,面峡鼓起呈圆形2分、婴儿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2分,有深而慢的吸吮2分,有时有停顿1分,能看到和听到吞咽;2分,婴儿的下颏贴在乳房上3分,将乳头及大部分的乳晕含在嘴中2分;
4、喂奶后指导:1喂饱后退出乳头,用一手按压婴儿下颌,退出乳头3分,再挤出一滴奶涂在乳头周围,并晾干3分;2哺乳后拍嗝;哺乳后将婴儿竖抱2分,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后背2分,使婴儿打嗝后再让其躺下安睡2分;如未能拍出嗝,则可多抱一段时间,放在床上时让其右侧卧位,以避免呛奶2分;

母乳喂养操作评分标准

母乳喂养操作评分标准
5、用物准备:清洁毛巾、靠背椅、脚踏板
6、演示母亲1人
2
4
4
2
5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扣1分/项
未指导洗手扣2分
未指导擦洗乳头扣2分
未换尿布扣2分
用准备不全扣1分/项
未准备扣3分
操作方法及程序
80分
1、喂奶前向产妇解释,并观察乳头的分泌情况。
2、协助产妇选择舒适的体位(坐位),帮助产妇掌握以下技巧:新生儿的头与身体呈一条直线(头和颈得到支撑)新生儿的脸对着乳房,鼻尖对着乳头,母亲抱着新生儿贴近自己(胸贴胸、腹贴腹)
3、口述加演示:哺乳的正确姿势:将大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食指至小指四指并拢,并紧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用食指托住乳房的底部,用大拇指轻压乳房上部,改变乳房形态,以免堵住婴儿鼻孔影响呼吸,托乳房的手不要离乳头太近,以免影响婴儿含接。
4、口述加演示:婴儿正确含接姿势,母亲用乳头刺激新生儿嘴唇,以便婴儿张嘴,待新生儿把嘴巴张大后再把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新生儿口中。
未口述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得分:
护理部2016年3月18日
5、哺乳后用一手按压新生儿下颌,退出乳头,再挤一滴奶涂在乳头周围,预防乳头皲裂的发生。
6、左右乳房交替喂乳,如另一侧未哺完,待下次喂哺时先喂(口述)
7、将新生儿竖抱,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后背,使新生儿打嗝后再让其躺下安睡。如未能拍出嗝,则可多抱一段时间,放在床上时让其右侧卧位,以避免呛奶。
5
25
15
15
52515155510未解释扣2分未观察扣2分体位不适扣3分不在一直线扣5分未相对扣3分未贴近扣3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大拇指与其他四指未分开扣2分食指至小指四指未靠在乳房的胸壁上扣2分大拇指压乳房过重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用乳头碰新生儿的唇扣7分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放入新生儿口中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口述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未解释扣2分

母乳喂养质量考核持续改进记录

母乳喂养质量考核持续改进记录

母乳喂养质量考核持续改进记录第一部分:考核目标和原则母乳喂养是保障婴儿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考核母乳喂养质量的目标是确保婴儿得到充分的营养,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考核的原则包括:1.科学性原则: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必须符合最新的母乳喂养和婴儿营养学的科学发展,以确保考核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公正性原则:考核过程必须公正、公平、透明,不得有利害关系,以确保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连续性原则:考核必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以确保对母乳喂养质量的持续监测和改进。

第二部分:考核指标和方法为了正确评估母乳喂养的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考核指标和方法:1.母乳喂养覆盖率:使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每月母乳喂养的婴儿数量占总婴儿数量的比例,并记录下来。

2.母乳喂养率:使用实地观察法,统计每月全母乳喂养的婴儿数量占总婴儿数量的比例,并记录下来。

3.母乳喂养指导率:使用调查表法,统计每月接受过母乳喂养指导的母亲数量占总产后妇女数量的比例,并记录下来。

4.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使用考试法,对接受母乳喂养指导的母亲进行考试,统计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并记录下来。

5.接触皮肤实践率:使用实地观察法,统计每周对新生儿进行接触皮肤实践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第三部分:持续改进措施根据上述考核指标的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持续改进措施:1.提高母乳喂养指导的覆盖率:加强广告宣传,提高产后妇女接受母乳喂养指导的意识。

增加指导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在产前课程和产后康复课程中增加母乳喂养知识的内容,提高准妈妈和产后妇女的知识掌握率。

3.建立母乳喂养支持小组:在社区建立母乳喂养支持小组,为产后妇女提供经验分享和问题解答的机会,提高她们的信心和动力。

4.提高医疗机构的母乳喂养水平: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技巧。

改善医疗机构的母乳喂养环境,提供母乳喂养的场所和设施。

5.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定期监测和评估的机制,定期对母乳喂养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远县人民医院母乳喂养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科 室: 检查人员:
科主任: 检查日期:
护士长: 得 分:
考核基本要求
评分标准
扣分
备注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具体规定,并常规的传达到全体医务人员。(12分)
1.1医院有具体的 母乳喂养规定及“ 双十条”(12分)
1、是否在产科病房明显处展示“ 三十条”内容。(4分)2、询问2 名医护人员“三十条”内容(4分/ 名)
8、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提供持续服务(2分)
8.1为出院的产妇 提供母乳喂养支持 或服务。
查看母乳喂养咨询电话记录。(2 分)
备注
问题中的5个。(每人3分)
4.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12分)
4.1分娩后APGAR评 分8-10分的新生 查看病历:抽查“自然分娩、剖宫 儿,出生后1小时 产”病历各两份(各1.5分)1.是 内应尽早进行母婴 否记录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内容;2. 皮肤接触和早吸 未能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的新生 吮,时间不少于半 儿应由原因记录。 小时。(6分)
观察、询问:随机视察4名产妇
(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及母婴分
离的产妇)的喂奶体位、婴儿的含
5.2产妇掌握正确 的喂奶体位、挤奶 手法和乳房护理方 法,婴儿具有正确 的含接姿势和吸吮 能力。(10分)
接姿势和吸吮情况,产后回到产 房,是否继续得到医护人员母乳喂 养知识的指导。(每名2.5分)1. 查看产妇的乳房和乳头,是否有乳 头皲裂、乳房肿胀等情况;2.产妇 产后1小时,母婴分离1小时以上 的,应当挤奶,每三小时挤一次,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告诉所有孕妇。(12分)
①母乳喂养的好处;
②分娩后皮肤接触及早开奶的重要
性;
③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3.1孕妇接受过母 乳喂养的知识培训 (12分)
④母乳喂养的体位及婴儿含接的姿 势; ⑤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⑥如何进行乳房护理,保证母亲有
充足的乳汁;
⑦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询问4位产妇,能正确回答上述7个
考核基本要求
评分标准
扣分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保持良好的泌乳。(20分)
5.1产科医护人员 能指导产妇正确喂 观察、询问:现场考察2名护士, 奶体位、婴儿含接 实地指导或示范;正确喂奶体位、 姿势、挤奶手法及 婴儿含接姿势、挤奶手法及促进并 促进并保持母乳的 保持母乳的方法。(每名5分) 方法。(10分)
规范。(6分) 等容器。3.配置配方奶粉必须在配
奶间完成,并做到现配现食用。
(1分)4.查看奶具管理是否符合
清洁消毒要求。(2分)
7.鼓励按需哺乳。(10分)
7.1只要新生儿饥 饿或母亲奶涨就可 喂哺新生儿,喂奶 时间和持续时间没 有限制。
询问、查看 1.随机询问4名产妇 识别新生儿饥饿的要的(至少5 点)(1.5分)①婴儿张开嘴寻找 乳房;②发出吸吮动作或嘿声,砸 嘴唇、伸舌头;③吃手;④摇头或 寻找乳头;⑤烦躁、哭闹。
分)
喂养的母亲是否备有奶瓶、奶罐。
询问、查看 1.如有医学原因,
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或饮料,病历
有无明确的医学指征记录。(1
6.2对有指征进行 分)2.查看配奶区(2分)配奶间
人工喂养的母亲要 配置要求:室内安装空气消毒设
提供指导和帮助, 施:操作台、暖水瓶、凉白开水、
配奶区设置合理、 盛奶瓶、奶头、不锈钢小杯与小勺
夜间也不间断3.随机抽查产妇挤奶
操作手法;4.随机询问母婴分离
后,产妇如何保持泌乳。
6.除非有医学指征,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12分)
6.1除有医学指征 询问、查看随机抽查4名产妇(1.5
外,100%新生儿应 分/名)1.询问是否给新生儿吃母
该母乳喂养。(6 乳以外的食物或饮料;2.查看母乳
2、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掌握有关规定。(20分)
2.1产科相关人员 接受培训的情况。 (2分)

1.询问:对5个月内新上岗医护人 员是否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岗前培 训,在职人员是否每年进行复训 (2分)
2.2产科医护人员 能熟练回答有关母 随机抽取医生护士,回答有关母乳 乳喂养的问题(15 喂养问题。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