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饮食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南北方饮食差异 (修改)

南北方饮食差异 (修改)

Part .1
主食
主食
南北方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但南方人更偏爱稻米,而 北方人更偏爱小麦
南方地区的米饭制作精细,口感软糯,而北方地 区的米饭则比较糙,口感偏硬 此外,南方人还喜欢吃年糕、糍粑等以稻米为原料制成 的食品,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面条、馒头等以小麦为原料 制成的食品
口味
口味
南北方口味存在明显的差异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观看
XXXXXXXXX
南北方饮食 差异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02
03
04
主食
口味
菜系
烹饪方式
05
06
07
食材由于自然环境、 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 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也存在 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以下将从主食、口味、菜系、 烹饪方式、食材等方面介绍 南北方饮食差异
Part .4
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
南北方烹饪方式也存在差异
而北方烹饪方式则以炒、炸、 烤、炖为主,注重快炒和短时 间烹制,口感更浓郁和油腻
南方烹饪方式以蒸、煮、炖、 焖为主,注重保持食材的原汁 原味和营养价值,善于运用慢 炖和慢煮的方法来烹制食材
此外,南方人在烹饪时喜欢使 用各种厨房工具和调料来增加 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北方人则 更注重简单快捷的烹饪方式
值得我们去品味和学习
Part .6
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
1 南北方在饮食习俗方面也存在差异
南方人喜欢在早餐时吃油条、豆浆、米粉等, 2 午餐和晚餐则比较丰盛,一般会有一荤一素两
个菜和一个汤
3
而北方人则更注重午餐,一般会有一碗面条或 馒头,配上一些炒菜和汤

中国南北饮食差异

中国南北饮食差异

中国南北饮食差异中国南北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南北饮食差异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北饮食在食材、口味、烹饪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味,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本文将从南北饮食的食材特点、口味偏好和烹饪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材特点南北饮食的第一大差异就在于食材的选择。

北方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因而北方人民对于肉类食材的需求更为旺盛。

北方人热衷于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肉类菜品居多。

而南方气候温暖,水域众多,南方人民则更加偏爱海鲜,如鱼虾蟹贝等。

此外,南方还以蔬菜水果为主食,蔬菜种类繁多,口感清爽。

南北方的食材选择不仅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还与当地的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

二、口味偏好南北饮食口味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北方人偏好咸味,喜欢酸菜、泡菜等发酵类食物,口味重。

而南方人则更偏好甜味,南方菜肴常用糖、蜜制作,口味较为清淡。

南方的菜品多以酸甜可口为特点,喜欢用各种调料和香料烹饪,味道鲜美。

北方菜品则以香辣为主,选料注重鲜、嫩、脆,菜品口感浓重。

南北口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主食上,也表现在小吃和点心等方面。

三、烹饪方式南北方烹饪方式各具特色。

北方烹饪注重火候和时间的掌握,多以炖、煮、炸等方式烹饪。

北方的烩菜、红烧肉等菜品是用煮烂的方式来体现食材的鲜美。

而南方烹饪则更注重对食材原味的保留,烹饪方式多以清蒸、煮汤、爆炒等简单方式为主。

南方烹饪技巧娴熟,擅长火候的掌握和调味的独特性。

南北方在烹饪方式上的差异使得南北菜系各具特色,独具魅力。

总的来说,中国南北饮食文化差异体现了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

南北方饮食风格各具特色,各自发展,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发展。

南北饮食差异不仅体现在食材选择、口味偏好和烹饪方式上,更反映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南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原因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原因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原因南北饮食文化差异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分别代表了中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南方饮食以米饭、面食和海鲜为主食,口味偏甜,注重烹调技巧;而北方饮食以面食为主食,口味偏咸,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首先,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南北饮食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南方位于亚热带或热带地区,气候湿热,适宜水稻和各种蔬果的种植,因此南方的饮食以米饭和蔬菜为基础,口味偏甜,使用糖和油的比例较高。

而北方地区位于温带或寒带地区,气候干燥且寒冷,水稻产量有限,因此北方的饮食多以面食为主,口味偏咸,使用食糖和调味品较少,如辣椒等。

其次,历史文化是南北饮食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历史上南方经历了多个王朝的统治,受到了不同地区文化的影响,饮食文化更加多元化。

南方人崇尚精致、细腻的烹调技巧,追求食材原汁原味的味道,讲究山珍海味、色香味俱佳;而北方一直处在较为苛刻的自然环境下,饮食习惯更为实际,追求饱腹感和营养均衡。

北方有饺子、馄饨等丰富的面食文化,而南方则有粽子、汤圆等独特的米食文化。

另外,农业生产方式也对南北饮食文化产生了影响。

南方气候湿热,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稻米和各种蔬果,农民以水稻种植为主,因此米饭成为南方的主食。

而北方气候干燥,土地贫瘠,较适宜种植小麦和耐旱的作物,农民以小麦种植为主,所以面食成为北方的主食。

总结起来,南北饮食文化差异主要源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南方饮食以米饭和海鲜为主食,口味偏甜,注重烹调技巧;北方饮食以面食为主食,口味偏咸,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

这种差异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反映了不同地区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中国南北饮食文化差异课件

中国南北饮食文化差异课件

65
湘菜
湘菜包括湘江流域、洞庭 湖区和湘西山区三个地区 的菜点特色。湘江流域以 长江、衡阳、湘潭为中心, 是湘菜的主要代表。
最新版整理ppt
66
湘菜的特点: 用料广泛、制作 精细、品种繁多;口味上注重 香鲜、酸辣、软嫩,在制作上 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著名菜点有: 东安子鸡、腊 味合蒸、、冰糖湘莲、红椒腊 牛肉、发丝牛百页、火宫殿臭 豆腐、吉首酸肉、换心蛋等
门等。北方人大碗喝酒, 大口吃菜, 大
声说话。南方人相对精细。
最新版整理ppt
15
(二)八大菜系
闽菜 福建省
鲁菜 山东省
浙菜 浙江省
苏菜 江苏省
八大菜系
粤菜 广东省
湘菜 湖南省
川菜 四川省
最新版整理ppt
徽菜 安徽省
16
最新版整理ppt
17
山东鲁菜
--咸、鲜
最新版整理ppt
18
德州扒鸡最新版整理ppt
则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地
区 , 地形和气候差异大 , 更重要的
是各民族在生产活 动、民族信仰
上都有各自民族的特点 , 在饮食上
也形成 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 各民族
之间的差异很大最新版。整理ppt
80
炙等烹调方法 , 并外传到中亚、西 亚和东 南亚。封建时期每个朝代的宫廷御膳 , 都代 表 了当时的饮食最高水平。可见我国的饮
食文化源远流长 , 内容又相当丰富。
最新版整理ppt
4
•2.我国的饮食结构复杂 多样 , 以五谷为主食者 为最多。
最新版整理ppt
5
• 因为我国广大地区自然条件 优越 , 尤其是东部广大平原 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等 农作物 , 广大劳动人民在长 期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 自己的饮食习惯 , 大多地区 习惯于早、中、晚一日三餐

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浅析

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浅析
法有炖、炒等,追求食物的香醇和滋味。 3 南北方食材处理手法的影响
南北方不同的食材处理手法,影响了各自的烹饪
风格和口味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04 节日食俗比较
春节食俗差异
1 饺子与年糕
在北方,春节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是热气腾腾的饺子,寓意着团团圆圆;而在南方,人们 则偏爱软糯甜美的年糕,寄寓了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
南北方调料差异
北方烹饪常用大葱、大蒜等调 料,强调口感的醇厚;南方烹 饪则善用生姜、花椒等调料, 追求味道的层次感。
食物选择偏好
1 北方的面食文化
北方人偏爱面食,如饺子、面条等,这与北方寒
南方的米饭饮食
2
冷干燥的气候和丰富的小麦资源有关。
南方人则更喜欢米饭,如粥、米线等,这与南方
湿润温暖的气候和水稻种植的丰富有关。
南方的冷菜优先
酒水搭配习惯差异
在北方,人们习惯于先品尝 热菜,以此驱寒暖身,然后 才是冷菜和主食的搭配。
南方的饮食文化中,人们更 偏好先品尝冷菜,以开胃醒 脾,再逐步过渡到热菜和主 食。
北方人喜欢在用餐过程中适 时饮酒,以增加餐桌气氛; 而南方人则更注重饭菜的搭 配,酒水通常在餐后饮用。
餐桌交流礼仪
中秋月饼风味
月饼的南北方差异
南方月饼口感细腻,馅料丰 富多样,如豆沙、莲蓉等; 而北方月饼皮薄馅少,以五 仁和枣泥为主。
月饼的制作工艺
南方月饼注重外形和口感, 采用蒸制、烘烤等方法;北 方月饼则强调馅料的层次感 ,采用油炸、炉烤等方式。
月饼的文化内涵
南方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常用于节日庆典;北方月 饼则寓意着丰收和吉祥,是 中秋节时家家户户必备的食 品。
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浅析
从餐桌习惯看地域特色

中国南北饮食文化差异

中国南北饮食文化差异
天然食材
南北饮食文化都强调食材的新鲜和天然,这对当代人追求健康、绿色的饮食观念具有重要 启示。
适量烹饪
南方饮食烹饪方式相对简单,注重保持食材的原味;北方饮食烹饪方式较为复杂,注重口 感和味道。这种差异提醒人们应该适量烹饪,避免过度加工和调味对食材营养的破坏。
对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增强
传承民族文化
旅游产品开发
饮食文化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美食节、特色餐饮 、烹饪体验等,增加了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促进文化交流
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游客在品尝美食的 同时,也在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对健康饮食观念的启示
均衡饮食
南方饮食注重荤素搭配,北方饮食偏爱肉食,这种差异启示人们应该注重均衡饮食,适量 摄入各种营养素。
南方菜系风格细腻,注重 刀工和火候,讲究色香味 形俱佳。
北方菜肴口味偏重,善用 调料,讲究咸、香、酥、 脆。
北方菜系风格粗犷,注重 食材的选用和烹饪技巧, 讲究实惠和美味。
烹饪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南方烹饪方法以炖、煮、蒸为 主,注重保持食材的原味和营
养。
北方烹饪方法以炒、炸、烤为 主,注重食材的口感和香味。
07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
01
深入了解了中国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包括食材选 择、烹饪方法、口味偏好等方面的不同。
02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揭示了南北方饮食文化 差异的地理、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
03
探讨了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对人们生活方式、健康 状况等方面的影响。
探讨未来研究方向
01
进一步研究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与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 关系。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中国八大菜系安徽徽菜山东鲁菜齐鲁风味辽胶风味孔府风味德州扒鸡白菜肉包一品豆腐四川川菜麻辣上河帮下河帮小河帮东坡肘子水煮肉片宫保鸡丁回锅肉江苏苏菜甜黄酒味徐海风味淮扬风味金陵风味苏南风味沛公狗肉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肉盐水鸭阳澄湖大闸蟹福建闽菜佛跳墙药膳木瓜炖雪蛤白斩河田鸡茄汁鸡肉沙县小吃米冻皮莆田兴化米粉湖南湘菜炖菜烧菜蒸菜腊肉合蒸剁椒鱼头湘西外婆菜安徽徽菜酱香味浓皖南风味沿江风味沿淮风味徽州毛豆腐蟹黄虾盅焦炸羊肉其他菜系
• 爱吃青叶子菜
• 喜欢馄饨,吃水饺不要烫,蘸 醋吃
• 吃葱 • 吃泡菜 • 喝各种茶。会品茶
• 北方
• 菜色较浓重,放盐相对较多
• 吃面 • 大块吃肉 • 大爱喝酒,冬天也和冰啤酒 • 无所谓,光吃肉也可以 • 爱吃饺子,而且是那种带汤的
• 吃蒜 • 吃咸菜 • 只喝花茶,不懂茶
Thank you ~ ~ ~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
中国八大菜系
• 山东鲁菜 • 四川川菜 • 江苏苏菜 • 广东粤菜
• 浙江浙菜 • 福建闽菜 • 湖南湘菜 • 安徽徽菜
山东鲁菜
--咸、鲜
• 齐鲁风味、辽胶风味、孔府风味
白菜肉包
德州扒鸡
一品豆腐
四川川菜
• 上河帮、下河帮、小河帮
--麻辣
东坡肘子
宫保鸡丁
水煮肉片
回锅肉
江苏苏菜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徽州毛豆腐
蟹黄虾盅
焦炸羊肉
其他菜系:
• 赣菜 • 东北菜 • 皖北菜 • 京菜 • 冀菜 • 豫菜
• 沪菜 • 清真菜 • 台菜 • 客家菜 • 陕西菜 • 鄂菜
南北方饮食差异比较:

南北方饮食差异

南北方饮食差异

南北方饮食差异南北方饮食差异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美食则以其丰富多样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域广阔,气候差异明显,这也影响了其饮食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食材选择、烹饪方法、口味偏好等方面,分析南北方饮食差异。

一、食材选择北方地区地处寒冷干燥,冬季漫长,食材偏向于耐寒的谷物和蔬菜。

北方传统饮食以小麦为主,面食是北方人的日常主食,如饺子、馒头、面条等。

在蔬菜方面,北方人偏爱白菜、萝卜、大葱等,这些蔬菜可以经受低温,容易储存。

至于肉类,猪肉在北方地区最为常见。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四季温暖,食材丰富多样。

南方人食用的主要谷物是米,米饭是南方人的主食,如粥、米线、米粉等。

南方的蔬菜种类更多,如茄子、豆角、秋葵等,这些蔬菜需要高温才能生长。

在肉类方面,鸭肉在南方地区更为常见。

二、烹饪方法北方烹饪注重火候控制和炖煮技巧。

由于北方气候寒冷,炖煮可以将食材的营养完全释放,同时也能保持食材的原有鲜美。

北方人偏爱煮、炖、蒸等烹饪方式,如炖猪蹄、羊肉汤、酱焖肉等。

南方烹饪偏向于快炒、煎炸和红烧等技巧。

南方人注重菜肴的鲜嫩和口感,善于将食材的原味发挥到极致。

南方人常使用炒、煎、炸等高温烹饪方法,如宫保鸡丁、红烧肉、炒青菜等。

三、口味偏好北方人偏好于咸味和酸味。

北方的气候寒冷,咸味能够为身体提供热量,酸味则能去除腥膻味。

北方菜肴注重口感的变化,善于使用酸菜、醋、酱油等调味品,如酸菜鱼、酱肘子等。

南方人则喜欢甜味和辣味。

南方气候湿热,辣味能够帮助消化和驱暑。

南方菜肴追求色香味俱佳,善于使用甜酱、海鲜酱、花椒、辣椒等调味品,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

总结起来,南北方饮食差异主要体现在食材选择、烹饪方法和口味偏好上。

北方人食用以小麦为主的面食,喜欢炖煮和火候控制的烹饪方法,偏好咸味和酸味。

南方人则主食以米为主,偏好快炒和煮炸的烹饪方法,喜欢甜味和辣味。

这种差异反映了对食材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差异。

无论是北方的酸菜鱼还是南方的宫保鸡丁,都是中华美食文化的瑰宝,都有着丰富的地域特色,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北饮食的差异,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面粉。

但是东北生产大米,而且久负盛名,颇为有趣的是东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卖到其他地方,自己却不喜欢吃。

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

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

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

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

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从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

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从喝酒来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于南方人,特别是山东、东北和内蒙人酒量惊人。

南方生产白酒,有名的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

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饮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带喜喝黄酒,比如绍兴女儿红、上海的和酒、石库门等。

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声说话。

南方人相对精细。

从地域差异看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地域宽广,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自走入高中校们,我们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了解到身边的文化与地理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后,这让我们想更进一步的探究由地域差异引起的文化差异.因此,我们选择了一种诱人的文化------吃, 由于我国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习俗等的地域差异,各地区和各民族在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上又有所不同, 其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各个地区别具风格。

下面我们将从中国饮食文化的总体特征、东西南北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一、我国饮食的总体特征:(1)、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起步较早, 发展也很快。

早在十万年前, 我们的祖先已懂得烤吃食物。

陶器、陶罐等较为先进的储器或饮器问世后, 人们能较为方便地煮、调拌和收藏食物, 饮食习惯便进人了烹调阶段。

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 夏商时代已经有王者" 十二鼎食" 之说。

汉代时已经发展形成并充分掌握了炖、炒、煎、煮、酱、腊、炙等烹调方法, 并外传到中亚、西亚和东南亚。

封建时期每个朝代的宫廷御膳, 都代表了当时的饮食最高水平。

可见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又相当丰富。

(2)、我国的饮食结构复杂多样, 以五谷为主食者为最多。

因为我国广大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尤其是东部广大平原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 大多地区习惯于早、中、晚一日三餐(3)、我国的饮食调制方式各式各样烹、妙、煮、炸、煎、涮、炖等, 加之丰富的佐料大葱、香菜、蒜、醋等, 使我国的饮食和菜肴花样繁多, 色香味俱全。

这是西方型饮食所不能比的。

二、各具特色的东西南北饮食文化:下面我们以南方的海南,东部的上海,西部的新疆,东北的哈尔滨为例进行介绍:1、独具风格的海南饮食:(1)、椰味菜是海南菜所长:琼州椰子蟹、椰奶鸡、椰液香酥鸭、椰汁东山羊、嫩椰百花盒、椰奶燕窝盅、脆炸椰奶、椰子盅等。

(2)、清淡鲜活、原汁原味山珍海味:(3)、海南特色的风味小吃:抱罗粉、海南粉、黎家酸菜、锦山煎堆、糯米粑、红鱼粽等等。

(4)、享誉海内外的四大名菜:A、文昌鸡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

号称"四大名菜"之首。

文昌鸡是一种优质育肥鸡,因产于海南省文昌而得名。

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文昌县潭牛镇天赐村。

此村盛长榕树,树籽富含营养,家鸡啄食,体质极佳。

B、和乐蟹"和乐蟹"产于海南万宁县和乐镇,以甲壳坚硬、肉肥膏满著称,"和乐蟹"的烹调法多种多样,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为佳,既保持原味之鲜,又兼原色形之美。

C、东山羊此菜以位居"石山羊"产地火山口的荔湾酒乡的出品闻名遐迩。

特点:色泽金黄,装盘整齐,肉质酥烂,润滑适口,气味芳香,十分鲜美。

D、加积鸭,俗称"番鸭",是琼籍华侨早年从国外引进的良种鸭,最早在琼海市加积镇养殖繁衍。

其特点是,鸭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间夹一薄层脂肪,特别甘美。

2、丰富多彩的上海饮食:上海历史悠久,早在东周,因其处于江南鱼米之乡,而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之说,素有"世界美食之都"之名。

要尝中华美食,请到上海来:各省菜系云集上海,京帮、扬帮、四川、广帮和上海本帮菜系为主,兼容并蓄了苏州、杭州、无锡、宁波等等;要吃世界美食,请到上海来:世界各地的菜系影聚上海,欧陆菜、美国菜、日本菜、意大利菜、印度菜、韩国采、越南菜、泰国菜等等汇集上海。

各地名厨云集上海,技艺精湛,擅长煮、蒸、煲、拌、烧、煸、炸、爆、炒、炖、焖、烩、煎、贴、熏、烤、炙、扣、烟、扒、泡、浸等数十种烹调方法。

3、充满民族特色的新疆饮食:新疆凉面、烤羊肉串、油塔子、烤馕、烤全羊、抓饭、拉条子、新疆奶茶都是新疆的名菜,在隆重的宴会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制的餐车上,头系红绸,嘴含青菜,推至餐厅,任宾客随意切割品尝。

待客时,奶茶是现烧现用。

喝奶茶时,维吾尔、锡伯等民族喜欢用较大的瓷碗,而哈萨克、蒙古等民族则喜欢用小瓷碗,维吾尔族群众在给你端来大碗奶茶之后,往往还把馕饼掰成小块放入碗中,以示热情。

4、积淀北国特色的哈尔滨风味:哈尔滨历史区域文化鲜明,烹饪原料得天独厚。

不仅有金元文化的积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且还有大小兴安岭的山珍野味,也有本地特色山珍野味,还有来自近代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这些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餐饮文化,即哈尔滨风味。

松花江的"三花五罗",黑龙江的鲑鱼,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这些都为形成哈尔滨的风味特色奠定了文化与物质基础。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朴实中透析出秀气,粗犷中蕴藏着精华"。

哈尔滨大面包、酥合利、老鼎丰糕点、清汤鹿尾、京字牌松仁小肚、冰糖雪哈、清炖熬花鱼、镜泊鲤鱼丝、江海米蕨菜都是哈尔滨的特色美食。

三、东西南北饮食文化地域差异原因分析:通过这几个月的研究调查,我们了解了各地的饮食文化特色,认为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 尤其冬季十分寒冷, 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比重大, 尤其在牧区, 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

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 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比如我们海南,"饭前喝汤",海南人吃饭一般要在饭前喝汤,无论饭菜是否已经摆上,先要吃的东西一定是汤,喝过汤之后才吃饭吃菜,酒足饭饱以后,还要再喝碗汤,才算是吃完了一顿饭。

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 青裸是藏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和主食, 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 具有增热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裸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

(2)、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上海扼长江入海口,腹地广阔,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是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从19世纪中叶上海被迫对外开埠,畸形繁荣经济刺激着上海菜的发展变化,各地风味为适应上海人员复杂,满足食客众多要求,古今中外兼收并蓄、相互借鉴,形成了上海菜讲究五味调和及清淡的真味的饮食习俗:菜肴以清淡为主,讲究层次,虽有多种复和味,但口感平和,质感鲜明。

具有清新秀美、温文尔雅、风味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美食掀起一股强调低糖、低脂肪、荤素搭配及营养搭配等潮流,上海菜也紧紧跟随,改革各项操作技艺,创新菜肴,以适应时代生活的节奏,在开拓、趋时中发展,总之,要尝中华美食请到上海来,要吃世界美食请到上海来。

(3)、民族文化的影响:我国有56 个民族, 汉族主要居住在东部平原地区, 众多的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地区, 地形和气候差异大, 更重要的是各民族在生产活动、民族信仰上都有各自民族的特点, 在饮食上也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很大。

我国汉族聚居的东部平原, 耕作条件较好, 盛产稻米、小麦, 同那些以耕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像朝鲜族、锡伯族、傣族、壮族、独龙族等一样, 以五谷为主食。

朝鲜族人喜食米饭、冷面。

羌族人喜欢将大米掺入玉米混蒸, 称" 金裹银" 。

壮族的" 包生饭", 苗族的" 乌米饭"均颇具特色。

蒙古族、鄂伦春族、怒族和牧区藏族, 由于居住在寒冷地区, 又多水产和畜肉, 为抵御严寒, 故以高热量的肉类为主食。

松花江、黑龙江沿岸的赫哲族以渔猎为生, 鱼兽肉为其主食。

蒙古族以放牧为主,饮食分白食和红食, 自食为各类奶制品, 红食主要是牛羊肉。

维吾尔族则爱吃用大米、羊肉、胡萝卡等做的抓饭, 以及拉面、烤羊肉、镶等。

哈萨克人的风味小吃是用奶油混幼畜肉装进马肠内蒸熟的" 金特" 和肉碎拌香料蒸成的" 那仁" 。

受自然条件的约束, 各民族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图腾信仰和对动植物的精灵崇拜, 这同时也影响到饮食, 比如鄂温克族人的祖先禁止猎熊, 这样尽管他们以肉类为主食, 却也不会吃熊肉最主要的就是气候不同造成的。

气候不同,温度差异大,生产的农作物就不同。

主食的不同,造成了整个饮食结构以及吃法的巨大差异。

总的来说,北方饮食粗糙,而南方做工精细。

你要听到一个北方人会做菜,那才奇怪,就跟听到一个南方人吃得随随便便一样。

南方人一吃得随随便便,多半是不想活了。

北方人相反,只有不想活了,才去好好地吃一餐。

八大菜系,南边占了绝大部份,流派纷呈,只给北边剩下京菜、鲁菜两个系,严格说来,还是为了保留北方人的粗犷风格才给划出来的,根本不能与粤菜、川菜、湘菜、淮扬菜相匹敌。

南方人到北方开餐馆,是丰富和弘扬民族的食文化;北方人到南方开餐馆,不过是让鲜活玩艺儿吃腻了的乡亲们别忘了家常口味,有点象开忆苦餐。

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得烂烂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烫得温温的。

南方人喜欢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就屙不出屎;北方人无所谓,光吃肉也能拉屎。

北方人喜欢吃饺子,这是他们对中国饮食的最大贡献。

南方人喜欢吃馄饨。

饺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个。

馄饨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

南方人喜欢吃葱,北方人喜欢吃蒜;南方人吃泡菜,北方人吃咸菜;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祛湿,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驱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