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风土人情

合集下载

最全的贵州的风土人情介绍

最全的贵州的风土人情介绍

贵州的文化摘要:在祖国的大西‎南,一个拥有独特‎韵味的神秘高‎原之省——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貌特征,宜人的气候和‎美景。

不但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多彩的融‎合32个民族‎的风俗。

本文从贵州的‎历史、地理、艺术、人文、民俗、饮食、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文化视‎角出发,全方位地呈现‎最本色的景色‎贵州。

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发现贵州、建设贵州。

文中还有笔者‎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反思,对其发展方向‎的理性分析和‎展望,为读者提供一‎幅绚烂的贵州‎画卷。

一:地理天然“黔山秀水”一个地区的文‎化气质,反映了她所根‎植的土壤的肥‎沃或贫瘠。

要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文,先要踏上这块‎土地,感受高原自然‎的巧夺天工,我深知是家乡‎自然的气质赋‎予了我们心灵‎的内在,她的与众不同‎给了贵州文化‎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任何一种创造‎都深深打上了‎这块土地的烙‎印,不论身在何方‎,记忆中最为深‎刻和熟悉的美‎景总是家乡的‎那片纯粹!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东接湖南省,北邻重庆市、四川省,西连云南省,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省境内东西‎长57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土地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

是一个隆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热带、岩溶化高原山‎地。

境内山峦起伏‎,地貌类型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景观独特‎。

贵州岩溶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

岩石分布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域明显‎,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对区域自然条‎件的光、热、水、土、气和土地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天下第一溶洞‎”织金洞被誉为‎“地下艺术宝库‎”,让你陡生“织金洞外无洞‎天”的慨叹,“水上秘洞”龙宫,蜿蜒的白龙洞‎都享誉甚广。

“黔山”!贵州的确是苍‎山如海,有人就曾以“如浪卷,似涛翻,如浪似涛贵州‎山”的句子来描述‎贵州山的磅礴‎气势。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贵州的风土人情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展现着这个地区的独特魅力。

贵州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山的地区。

贵州的山峦起伏,溪流纵横,形成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例如,黄果树瀑布是贵州最著名的瀑布之一,被誉为“东方第一瀑”,其雄伟壮观的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另外,贵州还有着众多的奇特地貌,如草海、花溪、千户苗寨等等,这些地方都各具特色,给贵州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这里有着壮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例如,苗族的“苗年”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苗年会上,苗族人民以歌舞、火把、花灯等形式庆祝新年,展现了他们的独特风情。

另外,壮族的“壮年”也是贵州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歌舞表演和篝火晚会等庆祝活动。

这些民族节日不仅活跃了贵州的社会生活,更丰富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底蕴。

贵州的风土人情还可以从当地的民俗习惯中体现出来。

例如,贵州的苗族人民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

在苗族的传统餐桌上,米酒、酸汤鱼和酿苞谷都是经典的菜肴。

而壮族人民则喜欢用辣椒来调味,他们常常用辣椒炒菜,烹饪出香辣可口的菜肴。

另外,贵州的人们还崇尚茶文化,茶叶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

茶文化在贵州各个角落都有体现,人们喜欢在闲暇的时候泡上一壶茶,品味茶的清香,感受生活的悠然。

此外,贵州的民间艺术也是风土人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绣是贵州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绚丽多彩的线条和花样而著名。

而壮族的草编、侗族的银器艺术等也都伴随着贵州人民的生活,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代表。

这些传统艺术的流传和发展,展现着贵州人民爱好美的品味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贵州的风土人情以其独特多样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民间艺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及对贵州感兴趣的人们。

贵州的风土人情是这个地区宝贵的财富,也是贵州人民独特的精神寄托。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

这里不仅有峰峦叠嶂、溪流湖泊的壮丽山水,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

下面将介绍一些贵州的风土人情。

首先,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多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在贵州的许多地方,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民族服饰表演,包括苗族的芦笙舞蹈、侗族的踩堂节、布依族的芦笙舞蹈等。

同时,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各族人民特色的美食,如苗族的酸汤鱼、侗族的米饭酿鸡、毛肚火锅等。

其次,贵州还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

黔东南是贵州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山峦起伏,雨林茂密,溪流纵横,是一个自然生态的宝库。

凯里、黄果树瀑布、麻江河等景点是贵州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贵州的石林和天空之镜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点,其中的奇特石柱和独特的地下溶洞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贵州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贵州的三十六洞天是一个著名的古文明遗址,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洞窟壁画和古代文物。

黔西南的大方、兴义等地还保存着许多古代村落和古建筑,如堡寨、墓葬等,展示了贵州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

贵州人民也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在农村地区,许多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他们种田、养殖,并遵循着自然的规律。

而在城市,人们则过着现代化的生活,享受着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科技。

贵州的程龙、茅台等酒也是当地人民喜爱的特色饮品。

总的来说,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样性和独特的地方。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风情,贵州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领略到多元的民族文化,品味到地道的美食。

贵州的风土人情令人难以忘怀,这里的独特魅力值得游客去发现和享受。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浓浓的乡土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一、地理位置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东接湖南省,北邻 重庆市、四川省,西连云南省,南界广西壮 族自治区。
全省境内东西长57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 土地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
贵州的具体位置
一条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
贵州奇特的地貌
贵州熔岩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是 世界上熔岩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 区。
花溪牛肉粉
肠旺面
青岩黄家玫瑰糖
清镇刘姨妈黄耙
洋芋耙
抗战结束后,吃恋爱豆腐果的人仍有增无减,他们虽然没 有过去那样浪漫。但却饱尝了美味的小吃。以至于在今天的贵 阳,恋爱豆腐果仍是当地名小吃,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而且 还得到过往的外地人的青睐。
丝娃娃的故事
第一次听说“丝娃娃”是一种小吃,如同《西
游记》中唐僧面对高徒拿来娃娃状的长生果大喊:
罪过,罪过!其实丝娃娃是一种贵阳街头最常见的
水族与瑶族
传统工艺方面:黔东南的蜡染,刺绣与挑花, 播娜摩簸箕画,雄精雕,地戏面具,原木艺 术花,陶土人偶,编织等。
建筑方面:有吊脚楼,侗寨的鼓楼,花桥等 别具一格的民居,也有文庙,甲秀楼,翠微 阁,阳明祠,飞云崖,苗寨侗寨,古镇群, 青龙洞,大渡桥,弘福寺,大屯土司庄园等 文化与佛教圣地。
著名小吃介绍
恋爱豆腐果
贵阳丝娃娃
恋爱豆腐果的由来
“恋爱豆腐果”是烤豆腐果的雅号。它之所以有这样一个雅
号,是因为它的流行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浪漫故事有关。
1939年,我国北部、东部、中部的大片国土已沦丧日本侵略军
铁蹄之下,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日军还对西南大后方进行空袭。
当时,贵阳也是他们袭击的重要目标。贵阳自被空袭后,警报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1、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

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民族民间工艺,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

3、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

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4、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

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

苗族所唱的歌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婉转,优美抒情的“游方歌”,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侗族的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交融,既有独唱,也有合唱。

黔南、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而且注意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贵州的民风民俗

贵州的民风民俗

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

以下是一些贵州的民风民俗特点:
芦笙文化:贵州是芦笙的发源地和主要流行地之一。

芦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管乐器,被广泛用于庆祝节日、婚礼和其他重要场合。

贵州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常常伴随着芦笙的演奏,展现了贵州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传统。

侗族的歌舞文化:贵州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其中侗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

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特别是“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悠扬的歌曲而闻名。

侗族的歌舞常常在节日、婚礼和其他庆祝活动中演出,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关注。

彝族的火把节:贵州的彝族有着独特的火把节庆典,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庆祝新年和祈求丰收的重要活动,参与者手持火把,排成队伍跳舞、唱歌,营造热烈喜庆的氛围。

婚俗文化:贵州的婚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

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婚礼仪式各具特色,如苗族的“板凳婚”、侗族的“拔河婚”、土家族的“闹新娘”等,都展现了不同民族的传统婚礼习俗和风情。

彩绣技艺:贵州以其精美的彩绣工艺闻名。

贵州的彩绣作品色彩鲜艳,细腻华丽,常常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气息。

彩绣是贵州民间手工艺品中的重要代表,也是贵州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这些民风民俗特点展示了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方风情。

通过了解和体验这些传统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贵州的历史和民族特色,感受到贵州的独特魅力。

贵州的风土人情有哪些独特力

贵州的风土人情有哪些独特力

贵州的风土人情有哪些独特力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拥有着独特而迷人的风土人情,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无尽的魅力。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

苗族的芦笙舞,动作优美,节奏明快,舞者们身着盛装,手持芦笙,吹奏出欢快的旋律,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侗族的大歌,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歌声悠扬,和谐动听,那是他们心灵的倾诉,也是对生活的赞美。

布依族的蜡染,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工艺,展现出民族的智慧和审美。

还有水族的马尾绣,针法细腻,图案生动,是水族文化的瑰宝。

在贵州的乡村,你能感受到浓郁的农耕文化。

春天,人们在梯田里忙碌地插秧,那一片片绿色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秋天,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弯下了腰,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里的传统农耕方式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遵循着节气的变化,种植着各种农作物。

贵州的饮食文化也是别具一格。

酸汤鱼是贵州的招牌菜之一,以其独特的酸味和鲜美的鱼肉让人回味无穷。

那酸汤是用番茄、辣椒等食材发酵而成,酸味醇厚,富有层次感。

还有丝娃娃,薄饼包裹着各种蔬菜丝,再蘸上特制的酱料,口感清爽。

此外,贵州的小吃也是琳琅满目,比如肠旺面、羊肉粉、恋爱豆腐果等等,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风味,让人垂涎欲滴。

贵州的建筑风格也极具特色。

吊脚楼是苗族、侗族等民族常见的建筑形式,依山而建,一半悬空,一半靠在实地,既节约了土地,又能防潮通风。

风雨桥则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桥身造型优美,桥上有亭台楼阁,可供行人休息避雨。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贵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贵州的节日庆典热闹非凡。

苗族的姊妹节,姑娘们身着盛装,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展示自己的美丽和才艺。

布依族的“六月六”,人们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是青年男女相互结识、表达爱意的好时机。

还有彝族的火把节,夜晚,人们点燃火把,在田野里奔跑,象征着驱除邪恶,迎接光明。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地区之一。

这里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让人们流连忘返。

在贵州的风土人情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和淳朴的民风。

首先,贵州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著名。

这里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如桂林阳朔的山水、张家界的悬崖峭壁和贵阳天河的喀斯特洞穴。

这些自然景观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美感。

在贵州的山区,有大片茂密的森林和蓝天白云。

这里的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足,使得大量的植被在此生长茂盛。

贵州的茶园和竹海也是旅游的热点之一,让游客能够享受到远离喧嚣都市的宁静和清新。

除了自然景观,贵州的民族文化也是其魅力所在。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着26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语言、艺术和习俗,例如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

他们的传统民居、服饰、饮食和节日都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

贵州的龙舟节、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各种民族节日,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此外,贵州的土家风情更是抢眼。

土家族对泥巴,黄草,蕙取湖水尤其的隐秘知名。

土家族的女子服饰色彩绚丽,手工艺制作精美。

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歌曲和婚礼习俗也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贵州的风俗习惯也与其他地区不同。

在农村地区,人们普遍崇尚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

他们喜欢团结互助,经常组织一起干活或者举办集体活动,如耕田、拉皮条、劈柴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拉皮条”。

贵州的农村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是茶火。

每当有重大的喜事或者丧事,人们会将茶叶和木炭放在火中燃烧,这被认为是传递喜悦或者祭奠的一种方式。

此外,贵州还有一种特殊的风土人情——“随地小便”。

虽然这在其他地方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在贵州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据说这跟贵州山地茶园的土地肥沃有关,人们认为尿液可以作为肥料,并且相信这能够带来好运。

总的来说,贵州的风土人情体现在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中。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善于团结互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风土人情——沙土篇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

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民族民间工艺,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

本次前往金中实小学习的十位老师都是来自黔西北的金沙县沙土镇,下面就沙土镇的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介绍:
沙土镇是金沙县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重镇,物资集散贸易中心,距县城65公里,历史名城遵义63公里,贵遵高速公路入口处28公里。

辖11个村,3个社区。

全镇幅员144.21平方公里,有14562户50103人,其中流动人口11600人,农业人口30177人,少数民族人口781人。

全镇现有中小学13所,其中小学10所(集镇小学1所,村级小学9所),共有教学班95个,在校小学生4754人;初级中学2所,共有教学班37个,在校初中生2554人;高级中学1所,共有教学班19个,在校高中生1108人;村级学校现有学前班8个,在校幼儿394人;另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806人。

现有在职教职工414人,其中中心校6人,小学198人,
初中122人,高中73人,幼儿园15人。

由于我镇是汉族聚居地,没有特别的民族风情,现将我处可供游览的地方向各位同学作一个简介:
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王家坪溶洞奇观
1、溶洞大厅顶部奇文图案(一)
2、溶洞大厅顶部奇文图案(二)
3、地下龙宫内龙帐。

4、贵妃池。

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王家坪溶洞经省社会科学院专家组两次考察并作出如下结论:
1、金沙县沙土镇王家坪溶洞确有数量众多、保持完整的钟乳石及奇异图案。

2、其图案应当为人工凿刻。

3、其形成年代可能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一万年至七、八千年)确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待于开发。

4、据贵州省社会科学院(1998)25号文件《关于金沙县沙土镇王家坪溶洞发现奇异岩刻图案的考察报告》指出“洞穴中保存人类先民凿刻岩画,填补了亚洲地区这一文化空白”。

钱壮飞烈士墓地及事迹陈列室建设的情况简介一九三五年四月一日,钱壮飞烈士牺牲在金沙县后山乡堰田岩,年仅39岁。

烈士牺牲后,岩口和梯子岩的老百姓把他就地安埋。

解放后,每逢清明时节,后山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都组织到堰田岩脚为烈士扫墓,尽
崇敬之情、敬仰之心。

70年代修建乌江水电站,库区水位上升,一九七七年八月一日,后山公社党委组织群众,将烈士的骸骨掘迁,重新用棺木安
放好烈士骸骨,召开追悼大会后,筑茔安
葬在距后山街500米处的张家垭口并树碑,
以“红军烈士”称之。

从此,后山乡群众
都把张家垭口这一地名称为“红军坟”。


经《中共金沙县党史》及有关资料史实考
证,初步确认该红军
烈士为钱壮飞烈士。

一九九一年,后山乡党委、政府
组织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捐资捐物合3000余元对烈
士墓进行维修,用质量较好的青石包墓,并立碑“钱
壮飞烈士永垂不朽”为祭。

二OO一年,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和贵州省
国家安全厅,根据省委领导意见,将中共金沙县委党
史研究室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史学界有关专家、学者的
研究结果论证后,分别上报中央党史研究室
和国家安全部,经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安
全部认真研究后,分别复函确定:钱壮飞于
一九三五年四月一日,牺牲在贵州省金沙县
后山乡。

二OO二年四月一日,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贵州省国家安全厅、毕节地委、行署主办,金沙县委、政府承办,在金沙县召开了纪念钱壮飞烈士牺牲67周年座谈会,向社会公布了钱壮飞烈士牺牲的时间和地点,并到后山乡开展了扫墓祭奠活动。

二OO三年由国家安全部出资近50万元重新修建了钱壮飞烈士墓。

二OO四年又出资近80万元修建了钱壮飞烈士事迹陈列馆。

二OO五年四月一日,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部又在后山钱壮飞烈士墓地举行“钱壮飞烈士牺牲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并将后山钱壮飞烈士墓地和事迹陈列馆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二00六年四月“壮飞铜像”落成。

金沙三丈水省级森林公园简介三丈水省级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毕节地
区金沙县沙土镇、后山乡和官田乡三乡(镇)
交界处,紧邻乌江渡电站库区主航道北岸,
与贵阳市息烽县隔江相望,上游是六广河峡
谷风景区,下游可达偏岩河流域和乌江渡水
库大坝。

公园交通极为方便,从贵阳至公园的两条外部通道(贵遵路、贵毕路)交通畅且等级较高,金沙、遵义方向游客须经沙土镇或官田乡进入。

森林公园根据景观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完整性,分为四大景区,一是三
丈水景区,从团林至翁贡水干河沟,全长
28km,面积463hm2。

以三丈水游船、三
丈水溶洞探秘为主体,兼以尾水森林野
营、翁贡水峡谷徒步涉水观光、品尝贡米、
游览古战场遗址等。

充分展现岩溶地区森
林、湖泊和神奇溶洞。

二是后山桃花园景区,与那杵河、三丈水景区相连,全长8km,面积1272hm2,包括钱壮飞烈士陵园、东汉古墓址博物馆、后山乡深山街市、桃花园田园风光、屯坪仙人垛石、稀树草坡休闲等。

集中体现森林公园内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三是那杵河景区,从响水沟仰天窝、碾房岩那杵河经联盟大沟至肯池,面积550hm2。

包括以丝粟拷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响水谷、碾房的“小桥、流水、人家与古树”、金钟寺、那杵河田园风光、传统手工造纸工艺、桃花谷瀑布跌水群、联盟大沟、肯池风光。

四是天灵寺景区,从天灵寺经鹿角山下石家沟,至坎坝傅家寨,与那杵河井渠相连,面积1058hm2。

包括天灵古刹遗址、古代石器制造遗迹、狭叶方竹林、以丝粟拷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石家沟杨氏牌坊式石刻墓碑、坎坝田园风光、油杉林、古银杏、古榉木林、高山草坡、野生木本花卉等。

直到目前为止,因为缺乏资金,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缓慢,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且公园的接待能力也有待一定的提高,所以森林公园还没有开始营运,热忱欢迎四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