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风俗

合集下载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

这里不仅有峰峦叠嶂、溪流湖泊的壮丽山水,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

下面将介绍一些贵州的风土人情。

首先,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多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在贵州的许多地方,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民族服饰表演,包括苗族的芦笙舞蹈、侗族的踩堂节、布依族的芦笙舞蹈等。

同时,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各族人民特色的美食,如苗族的酸汤鱼、侗族的米饭酿鸡、毛肚火锅等。

其次,贵州还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

黔东南是贵州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山峦起伏,雨林茂密,溪流纵横,是一个自然生态的宝库。

凯里、黄果树瀑布、麻江河等景点是贵州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贵州的石林和天空之镜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点,其中的奇特石柱和独特的地下溶洞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贵州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贵州的三十六洞天是一个著名的古文明遗址,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洞窟壁画和古代文物。

黔西南的大方、兴义等地还保存着许多古代村落和古建筑,如堡寨、墓葬等,展示了贵州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

贵州人民也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在农村地区,许多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他们种田、养殖,并遵循着自然的规律。

而在城市,人们则过着现代化的生活,享受着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科技。

贵州的程龙、茅台等酒也是当地人民喜爱的特色饮品。

总的来说,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样性和独特的地方。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风情,贵州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领略到多元的民族文化,品味到地道的美食。

贵州的风土人情令人难以忘怀,这里的独特魅力值得游客去发现和享受。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习俗,就是各地的传统风俗文化,你想知道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吗?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三月三节——吃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

“三月三”是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各家各户都要集款集粮,煮酒买肉聚餐。

这实际是整个村寨的一次群众集会。

习俗。

聚餐后,村民原地就坐,静听寨老宣布民主制定的《议榔规》。

各村寨制定的《议榔规》,以前还借用汉字的音、义,把条文刻在石碑上,立于寨中使其家喻户晓,人人遵守。

《议榔规》对于维护村寨安宁和公有财物,增强人民团结有积极意义,类似现在的乡规民约。

三月三节日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五色糯米饭。

四月八节——吃黑糯米饭黑糯米饭。

“四月八”是苗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怀念祖先、纪念英雄的日子。

习俗。

这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以表示对祖先、英雄的景仰和凭吊。

贵阳、惠水、龙里等地都是欢度“四月八”的场所。

而布依族传说中的“四月八”则是“牛王”的生日,因而把这一天定为“牛王节”。

荔波一带的布依族群众在这一天做黑糯米饭敬“牛王”,让牛休息一天;罗甸、册亨、安龙、贞丰一带的布依族群众则还用枫树叶泡水给牛洗澡。

六月六节——煮酒、吃肉鸡肉。

六月六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些地方过节的日期根据农事情况而定,可以移到六月十六或六月廿六日。

习俗。

佳节到来,每家每户也要出钱出粮,煮酒、买肉聚餐。

这天早晨,家长带领孩子到田边去杀雄鸡,意思是期望秋季丰收,同时,借此给孩子们讲述农业生产常识,传授田间管理技术,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生产劳动。

此外,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各自约定的地点,白天在歌场上对唱,晚上还到布依村寨里继续对唱,用这种方式表达彼此爱慕之情。

“查白”歌节——吃汤锅汤锅。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起源于布依族民间故事。

习俗。

据传说,有一对布依族青年男女查郎和白妹,在劳动中建立了真挚的爱情,贪婪的财主抢走了聪明的白妹,害死了朴实善良的查郎,白妹悲愤交集,放火烧毁财主大院,并跳入烈火,以身殉情。

贵阳民俗

贵阳民俗

戏剧文化
花灯戏 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 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人们习惯 地简称花灯。它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其中思南的土家花灯在2006年6月被国家列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芦笙舞 舞步节奏明快、粗犷热烈,吸收了苗族武术 动作及高难度杂技动作,是贵阳喜庆佳节必 不可少的活动。现有曲百首,舞步百余种, 其中最常用的有10多种。
节日风俗
花灯 民间称为“玩花灯”、“唱花灯”、“跳花 灯”或“花灯”,是贵州民间举办的一种载 歌载舞的文娱活动。正月十五晚上,悬挂彩 灯。 过年风习的民谚称为“三十夜的火,十 五夜的灯”。
戏剧文化
地戏 俗称“跳神”,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过 去称之为跳神,有祭神驱鬼、祈求平安之意,而今已成为旅游娱乐活动。 安顺地戏为摊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因演出不用戏台和苗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 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 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活材料。
民间艺术
(1)“三月三”乌当区新堡布依族歌会:始于1980年农历三月初三,每年一届,至今已经举行了 25届,已成为贵阳市北边一个最大的歌场。 (2)三桥村圣泉“三月三”民族艺术节: 1992年举办了首届民族艺术节至此每年一届,至今共举 办了十三届。
民间艺术
开阳县乐丰乡“六月六”民族艺术节:1985年开始,至2003年已举办了19届,每年前往过节的各 族同胞已达万人以上,盛况空前。
仡佬族吃新节 “吃新节”是仡佬族最讲究的节日之一,每 年农历七月的龙日或八月的蛇日,新谷即将 收割时,将新米煮成饭,一是为祭奠祖先, 二是为供奉谷神。每逢节日还邀请地戏班子 演唱地戏,欢送祖宗神灵和五谷之神。

贵州家乡风俗的资料

贵州家乡风俗的资料

贵州家乡风俗的资料贵州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在这片山水交融的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家乡风俗。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贵州家乡风俗的资料。

一、婚俗在贵州,婚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

婚礼通常会持续数天,让新人和亲友们共同享受喜庆的氛围。

婚礼的传统仪式包括过门、拜堂、拜天地和敬茶等环节。

在婚礼上,新人穿着传统的婚纱和礼服,整个婚礼场面热闹非凡。

二、节日贵州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春节。

春节是贵州最盛大的节日,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除了春节,贵州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通常会有各种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三、民俗文化贵州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多样,代表了各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和艺术形式。

例如,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歌舞、布依族的织布技艺等都是贵州独有的民俗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留着,成为了贵州独特的文化符号。

四、饮食文化贵州的饮食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

贵州菜以酸辣味为主,而且讲究荤素搭配,口味独特。

例如,酸汤鱼、酸汤肥牛、酸汤豆腐等都是贵州菜的代表。

此外,贵州还有独特的茶文化,如苗族的“三道茶”和土家族的“破坛茶”,都是贵州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服饰贵州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

例如,苗族女子的长衫、侗族女子的蓝布襦裙、布依族女子的五彩长裙等都是贵州民族服饰的代表。

这些服饰不仅展示了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成为了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六、民居建筑贵州的民居建筑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例如,苗族的木楼、侗族的吊脚楼、布依族的风雨桥等都是贵州民居建筑的代表。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七、民间艺术贵州的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歌舞、绘画、工艺品等。

例如,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刺绣等都是贵州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和学习。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1、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

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民族民间工艺,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

3、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

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4、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

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

苗族所唱的歌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婉转,优美抒情的“游方歌”,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侗族的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交融,既有独唱,也有合唱。

黔南、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而且注意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贵州的民风民俗

贵州的民风民俗

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

以下是一些贵州的民风民俗特点:
芦笙文化:贵州是芦笙的发源地和主要流行地之一。

芦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管乐器,被广泛用于庆祝节日、婚礼和其他重要场合。

贵州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常常伴随着芦笙的演奏,展现了贵州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传统。

侗族的歌舞文化:贵州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其中侗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

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特别是“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悠扬的歌曲而闻名。

侗族的歌舞常常在节日、婚礼和其他庆祝活动中演出,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关注。

彝族的火把节:贵州的彝族有着独特的火把节庆典,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庆祝新年和祈求丰收的重要活动,参与者手持火把,排成队伍跳舞、唱歌,营造热烈喜庆的氛围。

婚俗文化:贵州的婚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

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婚礼仪式各具特色,如苗族的“板凳婚”、侗族的“拔河婚”、土家族的“闹新娘”等,都展现了不同民族的传统婚礼习俗和风情。

彩绣技艺:贵州以其精美的彩绣工艺闻名。

贵州的彩绣作品色彩鲜艳,细腻华丽,常常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气息。

彩绣是贵州民间手工艺品中的重要代表,也是贵州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这些民风民俗特点展示了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方风情。

通过了解和体验这些传统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贵州的历史和民族特色,感受到贵州的独特魅力。

贵州的风俗

贵州的风俗

贵州的风俗贵州,这片位于中国西南部的神奇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背景而闻名。

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生活着汉、苗、侗、布依、土家等多个民族,他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贵州风俗,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一、苗族的风俗苗族是贵州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拥有独特的服饰、歌舞和节庆。

苗族的服饰以其精美的刺绣和复杂的工艺而著称,每一件服饰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在苗族的传统节庆中,如苗年、吃新节、四月八等,人们会穿上盛装,载歌载舞,欢庆佳节。

在这些节庆中,苗族人会举行盛大的银饰比赛、歌舞表演和斗牛等活动,展示他们的文化和技艺。

此外,苗族的婚恋习俗也颇具特色。

苗族青年男女在婚恋过程中,往往会通过“游方”的方式相识相恋。

在游方过程中,男子会吹奏芦笙,女子则跟随音乐翩翩起舞,双方在舞蹈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

一旦双方情投意合,便会互赠银制礼物,作为定情信物。

二、侗族的风俗侗族是贵州另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以其独特的鼓楼、大歌和建筑风格而闻名。

侗族的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侗族人议事、娱乐的场所,还是侗族文化的象征。

在鼓楼旁,往往还会有一座风雨桥,供人们休憩、避雨。

侗族的大歌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多声部合唱的形式,展现了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侗族的传统节庆中,如侗年、吃新节等,人们会聚集在鼓楼前,唱响大歌,欢庆佳节。

此外,侗族还有独特的婚恋习俗,如“行歌坐月”、“偷亲”等,充满了浪漫和神秘色彩。

三、布依族的风俗布依族是贵州的另一个主要民族,他们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地区。

布依族的服饰以蓝、白、黑为主色调,注重刺绣和蜡染技艺的运用。

在布依族的传统节庆中,如三月三、六月六等,人们会穿上盛装,举行盛大的歌舞表演和祭祀活动。

在这些节庆中,布依族的铜鼓和唢呐是不可或缺的乐器,它们为节庆增添了欢乐和热烈的气氛。

布依族的居住习俗也颇具特色。

传统的布依族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养畜或堆放杂物。

关于贵州的风俗

关于贵州的风俗

关于贵州的风俗贵州地处中国中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彩的省份。

这里的风俗独具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贵州的风俗文化,包括传统民俗、节日习俗以及饮食文化等方面。

一、传统民俗1.苗族银饰苗族是贵州的一个重要民族,他们善于制作银饰,银饰是苗族女性的重要装饰品。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包括耳环、项链、手镯、腰带等,每一种银饰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寓意。

2.侗族歌舞侗族是贵州的另一个重要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

侗族歌舞形式多样,有舞龙、舞狮、木偶戏、花灯戏等。

这些歌舞表达了侗族人民对生活、自然、祖先等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3.布依族蜡染布依族是贵州的另一个重要民族,他们善于制作蜡染布。

蜡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次染色和蜡涂抹,最终形成图案。

蜡染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节日习俗1.苗年苗年是苗族传统的新年节日,通常在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之间举行。

苗年期间,苗族人民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舞狮、舞龙、打铜鼓、唱苗歌等。

此外,苗族人民还会进行祭祖、祈福等传统仪式。

2.侗族花山节花山节是侗族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八至十五之间举行。

花山节期间,侗族人民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打花灯、唱侗歌等。

此外,花山节还有祭祖、祈福等传统仪式。

3.龙舟节龙舟节是贵州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之际举行。

龙舟节期间,人们会进行龙舟比赛、吃粽子、赛艇等活动。

此外,还有燃放艾草、挂菖蒲、贴五色丝等传统习俗。

三、饮食文化1.酸汤鱼酸汤鱼是贵州的传统美食,以鱼肉和酸汤为主要原料,口感酸辣爽口,非常开胃。

酸汤鱼的做法复杂,需要选用新鲜的鱼肉和各种调料,烹饪时间也较长。

2.酸菜鱼酸菜鱼是贵州的另一道传统美食,也是一道酸辣口味的菜肴。

酸菜鱼以鱼肉和酸菜为主要原料,口感鲜美,有利于开胃消食。

酸菜鱼的做法相对简单,适合家庭烹饪。

3.酸辣粉酸辣粉是贵州的传统小吃,以面粉和各种调料为主要原料,口感酸辣爽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的年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的意义是辞旧迎新,可是传统年俗才有浓浓的年味。

城市生活新的东西越年味却慢慢淡了。

过年,就是要过传统,我上网查了查,以及咨询了家里的爷爷奶奶他们老一辈的贵州过年的习俗大概有以下几个:
扫灰尘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
子”。

每到过年时,从腊月廿四、
廿五就要开始大扫除:清洗各种
器具,拆洗被褥
窗帘,掸拂尘垢
蛛网,把旧的、
不要的东西都清
理出家门。

贵阳
话叫“扫扬
尘”,“尘”、“陈”谐音,寓意扫除一切晦气,以求新年新气象。

杀年猪
贵州农村有杀
年猪的传统。

年底杀
猪是一件重大的节日
活动,一般进入腊月
中旬,家家户户就开
始杀年猪。

杀猪人家
要请全寨子的人帮
忙,猪内脏如猪心、
腰子、猪肝、血旺、
大肠、肚子等分开炒
成菜再下到锅里,凑
成一锅大杂烩煮成火
锅宴请客人,谓之
“刨汤”,新鲜五花
肉直接片来下在锅
里,鲜美异常。

剩下的肉一般腌制香肠腊肉,用松枝熏好后挂在灶头要吃到第二年的腊月,贵阳人谓之“老腊肉”,比一般腊肉好吃很多。

多年前还只是在农村流传,后因其热闹红火的场面,城市里的人也开始到乡村吃“刨汤”。

贵阳周边出现了许多可以吃刨汤杀年猪的地方。

客人可以事先电话预定好生猪及杀猪时间,到时候吃完年猪把预定的猪肉带走。

打糍粑
打糍粑的活动是和杀年猪一起进行的,打糍粑的准备要从前一两天开始,家中的女人开始挑选、清洗糯米,并用清水浸泡一到两天,男人则开始准备打糍粑的用的粑锤,准备好了粑锤,还要准备粑槽,一般粑槽是用石头做的,讲究的家庭还会在上面雕刻各种图案花纹。

打糍粑是一件力气活,由男人们来完成,先要把糯米用粑锤揉烂,才开始轮番上阵反复捶打,直到糯米变成黏黏的糍粑为止。

打好的糍粑团成一个个的小圆糍粑,圆圆扁扁、白白嫩嫩、口感爽滑细腻,并伴着一股别样的米香,令人惬意舒坦。

请年神
年货置办妥当,也到了农历的腊月三十,辞旧迎新的好戏也就开始上场了。

在农村有些人家还要挑时辰,可以提前一至两天进行。

在其他县市,有的山村则选择在除夕下午2时左右进行。

请年神时,在八仙桌上摆上熟品,包括公鸡、鱼、猪头(或者猪肉)、豆腐和年糕,五个供品中必须含“三牲”(鸡、鱼、猪),而且这些供品上要覆上一张红纸。

然后点上一对红烛,在装有米的三只碗里各插上香火,桌上还要摆三只酒盅。

准备妥当后,请年神的人先斟上头遍酒,跪拜三叩头,祈祷来年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幸福长寿和子孙满
堂。

然后,又加上二次酒,稍
后燃放鞭炮,请年神方告结束。

吃年饭
三十夜晚上吃年饭是
贵阳人过年的重头戏。

一到年三十中午,大街上就变
得空空荡荡。

大家都窝在
家里打麻将、准备年夜饭。

大约到6点左右,爆竹声开始响起来,此起彼伏一直
持续到7点多——贵州人
一般会在开饭前放一挂。

没有禁
放措施之前,这个时段的
爆竹震耳欲聋,全城硝烟弥漫,就像是在经历一场战争。

这样的情景凌晨还会重演一次。

后来贵阳禁放了一段时间的鞭炮,空气干净了,耳朵清净了,年味却淡了不少。

现在鞭炮可以放,只是在一些地方限制燃放。

吃年饭之前,一般都会祭祖。

给祖先上香燃烛,保佑全家平安喜乐。

拾柴
大年初一,贵阳人纷纷涌入黔灵山公园,捡拾树木枯枝,柴财同音,谓之“拾
财”。

因为散落的树枝有
限,还曾经出现过游人将
树枝掰断甚至砍树拿走
的事情。

所以现在黔灵山
公园每年都会提前准备
数车柴火,每次也都会一
抢而空。

这一天的黔灵山
公园也是人山人海,状如
周末高峰的市西路。

近年来,由于到贵阳
的外地人多,在黔灵山公园拾财的人群里,也出现了不少外地人的身影。

初一不动火
贵州年俗,初一不做饭,吃年三十年饭的剩饭剩菜,或者吃粉吃别的小吃。

过年期间,贵阳有许多传统的小吃美食,比如甜酒耙、汤圆、耳块粑、糍粑、黄
糕粑等等,吃法也是多种多样。

原来烧煤的时候,常常一家人围坐铁炉子边,在炉盖上烧糍粑蘸水豆豉吃,其乐融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