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同步练习(1)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同步练习(1)含答案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01 基础题知识点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知识提要: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在每题后面的横线上填写和的符号或结果:(1)(-3)+(-5)=-(3+5)=-8;(2)(-16)+6=-(16-6)=-10.1.下列各式的结果,符号为正的是(C )A .(-3)+(-2)B .(-2)+0C .(-5)+6D .(-5)+52.(北海中考)计算(-2)+(-3)的结果是(A )A .-5B .-1C .1D .53.计算:(-12)+5=(B )A .7B .-7C .17D .-174.(玉林中考)下面的数与-2的和为0的是(A )A .2B .-2C .12D .-125.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D )A .这两个数都是正数B .一个为正,一个为零C .这两个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D .必属上面三种情况之一知识点2 有理数加法的应用6.(北流期中)比零下3 ℃多6 ℃的温度是(D )A .-9 ℃B .9 ℃C .-3 ℃D .3 ℃7.一个物体在数轴上做左右运动,规定向右为正,按下列方式运动,列出算式表示其运动后的结果:(1)先向左运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运动7个单位长度.列式:-2+7;(2)先向左运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运动7个单位长度.列式:-5+(-7).8.某人某天收入265元,支出200元,则该天节余65元.9.一艘潜艇所在高度为-80米,一条鲨鱼在潜艇上方30米处,则鲨鱼所在高度为-50米.10.已知飞机的飞行高度为10 000 m ,上升3 000 m 后,又上升了-5 000 m ,此时飞机的高度是8__000m . 02 中档题11.(安顺中考)计算-|-3|+1结果正确的是(C )A .2B .3C .-2D .41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的值(A )A .大于0B .小于0C .小于aD .大于b13.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D )A .若a>0,b>0,则a +b>0B .若a<0,b<0,则a +b<0C .若a>0,b<0,且|a|>|b|,则a +b>0D .若a <0,b>0,且|a|>|b|,则a +b>014.若x 是-3的相反数,|y|=5,则x +y 的值为(D )A .2B .8C .-8或2D .8或-215.已知A 地的海拔高度为-53米,而B 地比A 地高30米,则B 地的海拔高度为-23米.16.已知两个数556和-823,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256. 17.计算:(1)120+(-120); (2)0+(-12); 解:原式=0. 解:原式=-12.(3)-9+(-11); (4)15+(-7);解:原式=-20. 解:原式=8.(5)-7+5; (6)-2.5+(-3.5);解:原式=-2. 解:原式=-6.(7)315+(-225); (8)-3.75+(-214). 解:原式=45. 解:原式=-6.03 综合题18.已知|m|=2,|n|=3,求m +n 的值.解:因为|m|=2,所以m =±2.因为|n|=3,所以n =±3.当m =2,n =3时,m +n =2+3=5;当m =2,n =-3时,m +n =2+(-3)=-1; 当m =-2,n =3时,m +n =(-2)+3=1;当m =-2,n =-3时,m +n =(-2)+(-3)=-5. 故m +n 的值为±1或±5.。

1.3.1有理数的加法(1)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有理数的加法(1)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识拓展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 绝对值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 异号 两数相加,取绝对值 较大 的加数 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去 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 个数相加得 0 ; (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2. 两数相加时,首先确定 和 的符号,再确定 绝对值 的大 小,最后将绝对值相加或相减.
新知探究2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
果怎样?如何用算式表示?
算式:(-3)+5=2
新知探究2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3 m,再向左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
果怎样?如何用算式表示?
算式:3+(-5)=-2
课堂小结
符号相反的两个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 号相同,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0.9)+1.5 (5)(-15)+(-32);
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 (2)7+(-5)=2(元)
( ) 32
1
=1.5-0.9
6
=0.6
体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2.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需要注意哪几个步骤?
达标测试
1.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 (1)温度由-4 ºC上升7ºC; (2)收入7元,又支出5元.
过关练习2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4)+6=-2( ) (2) 2+(-5)=3( ) (3)(-6)+4=-2( )
答案:×;×;√
2. 填空. 5+(-2)=_____, (-7)+2=______. 答案:3;-5
新知探究3

1.3.1有理数的加法(1)PPT课件

1.3.1有理数的加法(1)PPT课件

+5
+3
西

-1 0 1 2 3 4 5 6 7 8
+8
用算式 表示是
(+5)+(+3)=+8
.
11
情形 22、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
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
-3
-5
西

-8 -7 -6 -5 -4 -3 -2 -1 0 1
-8
用算式
表示是
(-5)+(-3)= .
-
8
12
情形2 - 3
-5
3 6
1
2
.
2 、 3 .4 ( 4 .3 )
2、解: 原式 (4.33.4) 0.9
28
3 、 (3)(2)
4 、 ( 15)0.62
43
8
3、解:原式 ( 3 2)
43
17 12
4、 解 : 原式(15 0.625) 8
(1.6250.625)
1 .
29


+ -

.
15-5 17+6 18-8 8+6 10-5
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 5米,又走了3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 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 多少米?
因为小明最后的位置与行走方向有关!
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思考: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写出
数学式子,并计算出结果.
.
10
情形1
1、 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
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爬行1厘米奖励一粒 芝麻,则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 54粒
.
32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

【详解】(1)解:26+(-32)+(-15)+34+(-38)+(-20)=45(吨) 答:经过3天,仓库里的面粉减少了. (2)280-(-45)=325(吨) 答:3天前仓库里有面粉325吨. (3)(26+32+15+34+38+20)×6 =165×6 =990(元) 答:这3天要付990元的装卸费.
【详解】解:(-10)-(+4)+(-7)-(-3)=-10-4-7+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简多重符号,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简方法,即:一 个数前面有偶数个负号,结果为正.一个数前面有奇数个负号,结果为 负.0前面无论有几个负号,结果都为0.
知识点三 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典例精析
【例3】手机支付给生活带来便捷,如图是王老师某日微信账单的收支 明细(正数表示收入,负数表示支出,单位:元),王老师当天微信 收支的最终结果是( ) A.收入25元 B.支出17元 C.支出1元 D.支出9元
【详解】解:由题意,得: -17+25+(-9)=-1; ∴王老师当天微信收支的最终结果是支 出1元; 故选C.
练一练
1.如图,小明在某运动APP中,设定了每天的步数目标为8000步.该 APP用目标线上方或下方的柱状图表示每天超过或少于目标数的步数, 如14日,小明少于目标数的步数为500步,则从13日到16日这四天中小 明一共走的步数为( ) A.27200 B.32000 C.35800 D.36800
课堂总结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确定类型
定符号
绝对值
同号
相同符号
学科网
异号(绝对值 取绝对值较大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第一章 有理数
1.3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指南
知识管理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分层作业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指南
教学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情景问题引入 (多媒体展示)回答下列问题: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9.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1a+1b,那么(-2)⊗(-3)= -56 . 10.已知|a|=8,|b|=2. (1)当 a,b 同号时,求 a+b 的值; (2)当 a,b 异号时,求 a+b 的值.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1)因为|a|=8,|b|=2,且 a,b 同号, 所以 a=8,b=2 或 a=-8,b=-2, 所以 a+b=10 或 a+b=-10. (2)因为|a|=8,|b|=2,且 a,b 异号, 所以 a=8,b=-2 或 a=-8,b=2, 所以 a+b=6 或 a+b=-6.
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1)8+1=9,所以东京时间为上午 9:00. (2)不合适.15-13=2,也就是说纽约时间正好是凌晨 2:00,正在睡觉, 所以不合适.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分层作业
点击进入word链接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课件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课件

归纳: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 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新知讲解
例1: 计算:(2)( ─ 4.7)+3.9
解:(2)( ─ 4.7)+3.9
(一判:异号两数相加)
= ─(
)
(二定:取绝对值较大的的符号)
= ─( | ─ 4.7 | ─ | 3.9 | ) = ─ 0.8
(三相减: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 较大的绝对值)
练一练
1. 计算: (1). ( ─ 17)+ 13 (2). 0.5+(─ 1.7)
解:
(1). ( ─ 17)+13 = ─(| ─ 17 |─ | 13 | ) = ─(17─ 13) =─ 4
(2). 0.5+(─ 1.7) = ─ (| ─ 1.7 |─ | 0.5| ) = ─ (1.7─ 0.5) = ─ 1.2
(4) 0 +正数 (5) 0 +0 (6)0 +负数
(7)负数 +正数 (8)负数 +0 (9)负数 +负数 三个类型: 一.同号两数相加 (1)正数 +正数 (9)负数 +负数 二.异号两数相加 (3)正数 +负数 (7)负数 +正数 三.一个数同0相加 (2)正数 +0 (4) 0 +正数 (5) 0 +0
─17

32
─32
─15
17
+
2
2
15
─17

2
─2
新知讲解
8.大于─2.5而不大于3的整数的和为__3________. 9.a为绝对值小于2022的所有整数的和,则a的值为__0_.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设计1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1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1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性质以及运算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将为后续的乘法、除法、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的概念,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激励评价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运用激励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红购买了3个苹果,小蓝购买了2个苹果,他们一共购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讲解加法法则的内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可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巩固所学知识。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B.(-2)+(-7)=-9
C.(-3)+0=-3
D.3+(-2)=5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例题】 计算:(1)(-12)+(-3);
(2)(-4.5)+(+6.3);
(3)(-99)+0;
(4)
+
2 5
+
-
2 5
;
(5)
-5
1 4
+3.5.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一般先确定符号,再计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前温故 新课早知
1.如果电梯上升5层记为+5,那么电梯下降2层应记为( B )
A.+2 B.-2 C.+5 D.-5
2.计算:
(1)3+2= 5
;(2)(+5)+0= 5
;
(3)1.3+2.6= 3.9
;(4)23 + 16=
5 6
.
学前温故 新课早知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 相同 的符号,并把 绝对值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 大 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 大 的绝对值减去较 小 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 加得 0 . (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 这个数 . 2.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D ) A.(+5)+(-6)=-1
5.
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 -1
.
解析: (-3)+(+2)=-(3-2)=-1.
6.计算:
(1)(-3.5)+(+2.8);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
课堂活动:
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
(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
(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
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
3负乙队,
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
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
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实践应用
问题1.计算
(1)(+8)+(+5) (2)(-8)+(-5) (3)(+8)+(-5)
(4)(-8)+(+5) (5)(-8)+(+8) (6)(+8)+0;
+”(单位:万元)
问题2.
(1)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
问题3.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 )
(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四、课堂反馈:
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的和( ) 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
3.计算 (1)(+10)+(-4) (2)(-15)+(-32) (3)(-9)+ 0
(4)43+(-34) (5)(-10.5)+(+1.3) (6)(-2
1)+3
1 知识巩固 一、选择题
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
A .两数同负
B .两数一正一负
C .两数中一个为0
D .以
上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互为相反数 D.符号不同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都是非负数
D.至少有一个正数
4.使等式x x +=+66成立的有理数x 是 ( )
A.任意一个整数
B.任意一个非负数
C.任意一个非正数
D.任意一个有理数
5.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
A.若,0=+b a 则b a -=
B.若,0>+b a 则0,0>>b a
C.若,0<+b a 则0<<b a
D.若,0<+b a 则0<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数之和大于每一个加数
B.两数之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C.两数之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D.两数之和一定不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二、判断
1.若某数比-5大3,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3.( )
2.若a>0,b<0,则a+b>0.( )
3.若a+b<0,则a ,b 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 )
4.若x+y=0,则︱x ︱=︱y ︱.( )
5.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0.( ) 三、填空
1.(+5)+(+7)=_______; (-3)+(-8)=________; (+3)+(-8)=________; (-3)+(-15)=________; 0+(-5)=________; (-7)+(+7)=________.
2.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这两数的和为________. 3.(-5)+______=-8; ______+(+4)=-9. _______+(+2)=+11;
______+(+2)=-11;
5. 如果,5,2-=-=b a 则=+b a ,=+b a 四、计算
(1)(+21)+(-31) (2)(-3.125)+(+318) (3)(-13)+(+12

(4)(-313)+0.3 (5)(-22 914)+0 (6)│-7│+│-9
7
15

五、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六、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
七、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八、 已知.5,2==b a
(1)求b a + (2)若又有b a >,求b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