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主题阅读:忆江南素材新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忆江南课堂笔记。

小学三年级下册忆江南课堂笔记。
忆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
这首词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词”这种文学体裁,词与诗有一个明显区别,就是词每句字数不一定相同。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句子有长有短的文学体裁,又叫“长短句”,原来都是配了曲谱能歌唱的。
白居易在青年时期,漫游江南,旅居苏杭。
他在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忆江南三首》,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主题阅读:钱塘湖春行素材新人教版

钱塘(tán g)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gū)山寺北贾(jiǎ)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yīng)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zhuó)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tí)。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注释】
1.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2.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3.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4.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5.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6.暖树:向阳的树。
7.乱花:纷繁的花。
渐:渐渐。
欲: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才能:刚够上。
没:遮没,盖没。
8.行不足:百游不厌。
【译文】
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1。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导读课_4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简介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 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革 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 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 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 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 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 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诗句运用
竹外( )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 )。
(
)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 )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河 正是河豚欲上时。 豚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 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 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 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 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 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 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 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 卵的季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忆江南》赏析课件

能不忆江南?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词句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 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一个“好”字,是对江南风光的赞美 。也正是因为好到极致,才让作者“ 忆”之不休。
作者抓住“江花”“江水”这最有代表性 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概括。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三首 《忆江南》。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词描绘杭州 之美;第三首词描绘苏州之美。
内容理解
忆江南
词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 丽,由于红日映照,所以江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
比喻说法,突出了江花的红与江水的绿。
反问句,既强烈的表达出对江 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 营造了一个悠远的氛围。
思想感情
这首词通过回忆曾经观 光游览江南春景时所留下的印 象,赞美了如诗如画的江南 风光。
课后作业
搜集整理白居易的 三首《忆江南》。
语文园地一
—《忆江南》赏析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 文学成就 主要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 学家,有“诗魔”之称。 《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白居易
创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 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 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 深刻印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之《忆江南》ppt

• 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 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既是词牌 名,又是词的标题。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 名称。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 课文选了其中第一首,原题下的另两首是: • 其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 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 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772——846):唐
代诗人。今陕西渭南县人,幼 年时因战乱避难江南,比较接 近劳动人民,了解他们的痛苦 生活。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 语言平易通俗。
•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 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 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 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 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 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1.注意揣摩朗诵者在语气、轻重、 节奏上的处理方式。 2.认真体会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之情。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
以前
忆江南
ān
【唐】白居易
曾经
江南好, 熟悉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蓝草,叶可 提取青蓝色 春来江水绿如蓝。 染料 能不忆江南?
1.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 曲歌唱. 2.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如本课中的“忆 江南”、 “渔歌子”、“念奴娇”、 “ 蝶恋花”. 3.古诗有五言诗和七言诗,这些诗的字数 都很整齐.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字数不整 齐,因此词又叫长短句.
1.比一比组成词语.
曾( 增( ) 胜( ) 盛( ) 蓝( ) 篮( ) 忆( ) 亿( )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背诵篇目及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一览表1. 古诗三首(2--3页)2. 燕子背诵1~3自然段(4页)3. 荷花背诵2~4自然段(6页)4.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14页)5. 守株待兔(16页)6.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30页)7. 古诗三首(34--35页)8.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46页)9. 花钟背诵1自然段(48页)10. 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58页)11.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72页)12. 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84页)13. 火烧云背诵3~6自然段(92页)14. 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96页)15. 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115页)课文背诵内容1. 古诗三首(2--3页)《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 燕子(4页)背诵1~3自然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
3. 荷花背诵2~4自然段(6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读中感悟)

《古诗三首》教案(读中感悟)【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三首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绝句》是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的一首题画诗。
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有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在读诗节奏、情感渗透方面还需要指导。
由于是四行诗句,学生在课堂上较易完成背诵。
在教学本课时,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融、燕、鸳”等生字,正确读写“鸳、鸯、惠”等生字。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感受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再现诗句描写的画面,进入意境,共鸣情感。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感知春天的美好)2.过渡:欣赏完了春天的美景,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有关春天的一首古诗,看看诗人们是如何通过使用手中的笔把美好的春景留住的吧。
(教师板书题目《绝句》,学生齐读。
)二、走进古诗,了解作者播放杜甫简介ppt,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
请学生简单概括诗人生平。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代表作:“三吏”“三别”。
忆江南古诗三首

忆江南古诗三首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忆江南古诗三首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忆江南古诗三首一、忆江南·其一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妙,如画的风景久已熟识。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赛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二、忆江南·其二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查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三、忆江南·其三白居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当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当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忆江南三首二."忆江南"的诗歌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忆: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忆江南·多少恨: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三.忆江南古诗一、原文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