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火电厂简易工艺流程;

火电厂工艺流程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产生能量,进行发电的工厂。
其基本生产过程: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生成蒸汽(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火电厂主要由汽水系统、燃烧系统、发电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个系统。
一、汽水系统火电厂的汽水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除氧器、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设备及管道构成,包括凝给水系统、再热系统、回热系统、冷却水(循环水)系统和补水系统。
1.凝给水系统:由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沿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高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叶片转动,带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
在汽轮机内做功后的蒸汽,其温度和压力大大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称为凝结水),汇集在凝汽器的热水井中。
凝结水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器中加热,再经除氧器除氧并继续加热。
由除氧器出来的水(叫锅炉给水),经给水泵升压和高压加热器加热,最后送入锅炉汽包。
2.补水系统:在汽水循环过程中总难免有汽、水泄漏等损失,为维持汽水循环的正常进行,必须不断地向系统补充经过化学处理的软化水,这些补给水一般补入除氧器或凝汽器中,即补水系统。
3.冷却水(循环水)系统:为了将汽轮机中做功后排入凝汽器中的乏汽冷凝成水,需由循环水泵从凉水塔抽取大量的冷却水送入凝汽器,冷却水吸收乏汽的热量后再回到凉水塔冷却,冷却水是循环使用的。
这就是冷却水或循环水系统。
二、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由输煤、磨煤、粗细分离、排粉、给粉、锅炉、除尘、脱硫等组成。
1.运煤:电厂的用煤量很大,主要靠铁路运输,约占铁路全部运输量的40%。
为保证电厂安全生产,一般要求电厂贮备十天以上的用煤量。
2.磨煤:由皮带输送机从煤场,通过电磁铁、碎煤机初步筛选,然后送到煤仓间的煤斗内,再经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进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过空气预热器来的热风,将煤粉打进分离器,分离器将合格的煤粉(不合格的煤粉送回磨煤机),经过排粉机送至煤粉仓。
火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图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人大气。
如图 1 所示的火电厂为例,锅炉会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2)作功使发电机(3)发电。
经汽轮机作功后的乏汽排入凝汽器(4),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凝结成水,再用水泵打回锅炉循环使用。
这一热力循环过程中;乏汽的废热在凝汽器中传给了冷却水,使水温升高.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冷却塔(5)中将其热量传给空气(6),从塔筒出口排人大气。
在冷却塔内冷却过的水变为低温水,水泵将其再送入凝汽器,循环使用。
前一循环为锅炉中水的循环,后一循环为冷却水的循环。
冷却塔中水和空气的热交换方式之一是,流过水表面的空气与水直接接触,通过接触传热和蒸发散热,把水中的热量传输给空气。
用这种冷却方式的称为湿式冷却塔(简称湿塔)。
湿塔的热交换效率高,水被冷却的极限温度为空气的湿球温度。
但是,水因蒸发而造成损耗;蒸发又依循环的冷却水含盐度增加,为了稳定水质,必须排掉一部分含盐度较高的水;风吹也会造成水的损失。
这些水的亏损必须有足够的新水持续补充,因此,湿塔需要有补给水的水源。
缺水地区,补充水有困难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干式冷却塔(简称干塔或空冷塔)。
干塔中空气与水(也有空气与乏汽)的热交换;是通过由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表面传热,将管内的水或乏汽的热量传输给散热器外流动的空气。
干塔的热交换效率比湿塔低,冷却的极限温度为空气的干球温度。
2.2 蒸发耗损量当冷却回水和空气接触而产生作用,把其水温降时,部分水蒸发会引起冷却回水之损耗,而其损耗量和入塔空气的湿球温度及流量有关,以数学表达式作如下说明:令:进水温度为T1℃,出水温度为T2℃,湿球温度为Tw,则*:R=T1-T2 (℃)------------(1)式中:R:冷却水的温度差,对单位水量即是冷却的热负荷或制冷量Kcal/h对式(1)可推论出水蒸发量的估算公式*:E=(R/600)×100% ------------ (2)式中:E----当温度下降R℃时的蒸发量,以总循环水量的百分比表示%,600-----考虑了各种散热因素之后确定之常数。
风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风轮机制动器齿轮箱DFIG定子接触器变压器变桨机构偏航机构Crowbar电网滤变流器波器系统控制器风力发电厂一、定义风力发电机主要包含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式风力发电机等。
此中,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生产量最多的一种形式。
二、构造1、风力发电机组构成:风力发电机组由风轮、传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发电机、控制与安全系统、机舱、塔架、变频器和基础等构成。
2、输变电设施构成:箱式变压器、集电( 架空 ) 线路、高压配电装置、主变构成。
三、生产流程及主要系统生产流程风轮将风能变换为机械能,机组经过风力推进叶轮旋转,再经过传动系统增速来达到发电机的转速以后驱动发电机发电,有效的将风能转变成电能;整个机舱由高大的塔架举起,因为风向常常变化,为了有效地利用风能,还安装有迎风装置,它依据风向传感器测得的风向信号,由控制器控制偏航电机,驱动与塔架上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转动,使机舱一直对风;而且经过变频器与箱式变压器相连,及并网发电。
发电后电能经过集电线路、高压配电装置聚集到主变低压侧,经过主变升压后并入电网。
主要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SCADA):监控系统实现对全风场风机情况的监督与启、停操作,它包含大型监控软件及完美的通信网络。
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是风机控制系统的主体,它实现自动启动、自动调向、自动调速、自动并网、自动解列、故障自动停机、自动电缆解绕及自动记录与监控等重要控制、保护功能。
它对外的三个主要接口系统就是监控系统、变桨控制系统以及变频系统(变频器),它与监控系统接口达成风机及时数据及统计数据的互换,与变桨控制系统接口达成对叶片的控制,实现最大风能捕捉以及恒速运转,与变频系统(变频器)接口实现对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的自动调理。
变桨控制系统:与主控系统配合,经过对叶片节距角的控制,实现最狂风能捕捉以及恒速运转,提升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转灵巧性。
当前来看,变桨控制系统的叶片驱动有液压和电气两种方式,电气驱动方式中又有采纳沟通电机和直流电机两种不一样方案。
火电厂工艺流程范文

火电厂工艺流程范文
一、火电厂的工艺流程
火电厂的工艺流程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环节:水的处理、燃烧和动力生产。
1、水处理:首先,火电厂要求给定的水质标准,通过去除有害物质和其他污染物,经过调节、分离、净化和稳定水,使其达到技术要求。
2、燃烧:利用燃料的燃烧,将其转化为热能,并且在发生反应过程中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等污染物控制工艺,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3、动力生产:在发电机轴上安装汽轮机,利用水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经过变压变流器调节频率、相位、强度等,使电能最终输出,进行变电站,统一成系统电能供用户使用。
二、火电厂工艺流程控制
火电厂的工艺流程是由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一系列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完成的,其主要控制系统构成如下:
1、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汽轮机智能控制系统、炉控系统、蒸汽管道控制系统、系统构造控制系统等。
2、热力系统:包括发热系统、冷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等,用于根据台区要求调节机械能的输出。
3、电气部分:包括发电机、限流器、传动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电力度系统等,用于根据发电机的性能。
1某风力电厂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及危害因素分析

1某风力电厂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及危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对风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研究并分析危害程度,确定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现场检测等方法对风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分析评价。
结果电工接触接触噪声强度L=60.1dB(A),属于非噪声作业岗位;电工接触工频电场强度符合限值要求。
EX.8h结论定期对35kV开关室六氟化硫/氧浓度一体化报警装置的检维修,确保有效运行。
关键词:风力发电;职业病危害风能是最具商业潜力、最具活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使用清洁,成本较低,取用不尽。
风力发电具有装机容量增长空间大,成本下降快,安全、能源永不耗竭等优势。
风力发电在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电力供应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
在各类新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技术相对成熟、并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
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发电产生的大量的污染物和碳排放。
大规模推广风电可以为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1-3]。
2020年11月作者对某风力发电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护措施。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某风力发电厂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运用现场调查、检查表法及职业卫生检测方法分析对某风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检测和评价。
1.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等。
2结果2.1生产工艺风机叶片在风力带动下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在齿轮箱和发电机作用下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发电机出口电压0.69kV,采用一机一变的接线方式,用电缆接至箱式升压变压器。
电工日常主要进行巡检作业,对箱式变压器巡检时接触工频电场,对风力发电机巡检时接触工频电场和噪声。
巡检工对35kV开关柜、110kV升压站巡检过程中接触工频电场。
热电厂工艺流程

脱碳器图示及构造如图3-3-4:
第三章第二节 水化车间 图3-3-4 脱碳器构造图
第三章第三节 水化车间
阴床:如图3-3-5
作用:阴床内用OH-和 水中旳阴离子进行 互换,于水中旳 H+结合生成水, 从而到达水旳除盐 目旳后进入除盐水 箱贮存。
图3-3-5 阴床
第四节 汽机车间
第三章第四节 汽机车间 图3-4-5 冷凝塔构造图
第三章第四节 汽机车间
汽轮机:如图3-4-6 汽轮机是火力发电厂三大主要设备之一。它是以蒸汽为
工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旳高速旋转式原动机。它为发电 机旳能量转换提供机械能。
汽轮机旳工作原理:如图3-4-7 (1)冲动式汽轮机: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旳蒸汽首先在固定 不动旳喷嘴中膨胀加速,使蒸汽压力和温度降低,部分热能 变为动能。从喷嘴喷出旳高速汽流以一定旳方向进入装在叶 轮上旳动叶片流道,在动叶片流道中变化速度,产生作用力, 推动叶轮和轴转动,使蒸汽旳动能转变为轴旳机械能。 (2)反动式汽轮机:蒸汽流过喷嘴和动叶片时,蒸汽不但在 喷嘴中膨胀加速,而且在动叶片中也要继续膨胀,使蒸汽在 动叶片流道中旳流速提升。当由动叶片流道出口喷出时,蒸 汽便给动叶片一种反动力。动叶片同步受到喷嘴出口汽流旳 冲动力和本身出口汽流旳反动力。在这两个力旳作用下,动
670t/h大型) (3)按燃烧方式分类:悬浮燃烧锅炉、沸腾燃烧锅炉 (4)按循环方式分类: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控制循环锅炉
第三章第二节 锅炉车间
过热器 汽包
省煤器
蒸发 受热 面
下降管
给水泵
联箱
自然循环锅炉
过热器 汽包
循环泵 省煤器
蒸发 受热 面
下降管
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简介

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简介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通过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力发电设备。
它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居民用电领域。
下面将对火力发电厂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介绍。
火力发电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燃烧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机系统和辅助系统。
首先是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主要由燃料处理、燃烧器和炉膛组成。
燃料处理包括燃料的储存、输送和准备,通常包括煤场、煤仓、输煤系统等设备。
燃烧器是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燃的设备,它能够提供所需的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
炉膛是进行燃料燃烧的空间,它能够提供充足的燃料燃烧时间和空间,从而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释放出更多的热能。
接下来是锅炉系统。
锅炉是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蒸汽的设备。
锅炉系统主要由炉膛、过热器、再热器、空预器、经济器、空气与烟气系统等组成。
炉膛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的空间,它通常采用水冷壁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炉膛内部的热能。
过热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至高温的设备,它能够提高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再热器是将蒸汽重新加热至高温的设备,它能够提高蒸汽的温度,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空预器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它能够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经济器是将烟气中的余热转化为水的设备,它能够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空气与烟气系统包括引风机、排风机、风管等设备,它们能够提供所需的空气和排出燃烧产生的烟气。
然后是汽轮机系统。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汽轮机系统主要由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凝汽器组成。
高压缸是将高温高压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中压缸和低压缸是将中温中压和低温低压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凝汽器是将汽轮机排出的低温低压蒸汽冷凝为水的设备,它能够回收蒸汽中的热能,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接着是发电机系统。
发电机是将汽轮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发电机系统主要由发电机、励磁系统和变压器组成。
火电厂认识实习报告模板5篇

火电厂认识实习报告模板5篇火电厂认识实习报告1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对电厂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通过结合电厂实际情况对风力发电厂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风电厂的主要设备及其简介大风坝风电厂的风力发电机属于大型水平轴风力涡轮机,其组件简介如下:1、大型水平轴风力涡轮机组件2、转子叶片——捕获风能并将其转换为转轴的转动能3、转轴——将转动能转移到发电机内4、发动机箱——一个箱子,其中包含:5、变速箱——用于增加转子中心和发电机之间的转轴速度6、发电机——利用转轴的转动能,通过电磁性发电7、电子控制装置——监视系统,用于在出现故障时关闭涡轮和控制偏航装置。
8、偏航控制器——移动转子使其与风向保持一致9、制动装置——在出现电力超载或系统故障时停止转轴旋转。
10、塔架——支撑转子和发动机箱,并将整个装置上升到更高位置,使叶片不会碰到地面。
11、电力设备——从发电机向下通过塔架输送电流,还可控制涡轮机的多个安全部件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又称风车。
广义地说,它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动机。
许多世纪以来,风力发电机同水力机械一样,作为动力源替代人力、畜力,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
近代机电动力的广泛应用以及二十世纪50年代中东油田的发现,使风力机的发展缓慢下来。
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危机”,出现了能源紧张的问题,人们认识到常规矿物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和有限性,于是寻求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遂成为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自然能源又重新引起了人们重视。
根据风力发电机旋转轴的区别,风力发电机可以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旋转轴与叶片垂直,一般与地面平行,旋转轴处于水平的风力发电机。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旋转轴与叶片平行,一般与地面吹垂直,旋转轴处于垂直的风力发电机。
目前占市场主流的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平时说的风力发电机通常也是指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力发电机生产工艺流程
风轮机
风力发电厂
一、定义
风力发电机主要包括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式风力发电机等。
其中,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是
目前技术最成熟、生产量最多的一种形式。
二、结构
1、风力发电机组构成:风力发电机组由风轮、
传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发
电机、控制与安全系统、机舱、塔架、变频器和
基础等组成。
2、输变电设备构成:箱式变压器、集电(架空)
线路、高压配电装置、主变构成。
三、生产流程及主要系统
生产流程
风轮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机组通过风力推动叶
轮旋转,再通过传动系统增速来达到发电机的转
速后来驱动发电机发电,有效的将风能转化成电
能;整个机舱由高大的塔架举起,由于风向经常
变化,为了有效地利用风能,还安装有迎风装置,它根据风向传感器测得的风向信号,由控制器控
制偏航电机,驱动与塔架上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
转动,使机舱始终对风;并且通过变频器与箱式
变压器相连,及并网发电。
发电后电能通过集电
线路、高压配电装置汇集到主变低压侧,经过主
变升压后并入电网。
主要系统
控制系统
监控系统(SCADA):监控系统实现对全风场风机状况的监视与启、
停操作,它包括大型监控
软件及完善的通讯网络。
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是风机控制系统的主体,它实现自动启动、自动
调向、自动调速、自动并
网、自动解列、故障自动停机、自动电缆解绕及自动记录与监控等重
要控制、保护功能。
它对
外的三个主要接口系统就是监控系统、变桨控制系统以及变频系统
(变频器),它与监控系统
接口完成风机实时数据及统计数据的交换,与变桨控制系统接口完成
对叶片的控制,实现最大
风能捕获以及恒速运行,与变频系统(变频器)接口实现对有功功率
以及无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变桨控制系统:与主控系统配合,通过对叶片节距角的控制,实现最
大风能捕获以及恒速运行,
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灵活性。
目前来看,变桨控制系统的叶片
驱动有液压和电气两种方
式,电气驱动方式中又有采用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两种不同方案。
究
竟采用何种方式主要取决
于制造厂家,多年来形成的技术路线及传统。
变频系统(变频)器:与主控制系统接口,和发电机、电网连接,直
接承担着保证供电品质、
提高功率因素,满足电网兼容性标准等重要作用。
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塔架、发电机、齿轮增速器(一般为传动效率
高的行星齿轮传动)、变桨偏航系统 (按风力大小调整桨叶迎风面)、桨
叶、联轴器、电控系统等。
风力发电技术采用空气洞力学原理,针对垂
直轴旋转的风洞模拟,叶片选用了飞机翼形形状,在风轮旋转时,它不
会受到因变形而改变效率等;它用垂直直线4-5个叶片组成,由4角形或
5角形形状的轮毂固定、连接叶片的连杆组成的风轮,由风轮带动稀土
永磁发电机发电送往控制器进行控制,输配负载所用的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