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研 中国古代教育 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 试题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六艺”教育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礼B. 乐C. 射D. 书E. 数2.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开始实行?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E. 明朝3.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A. 蔡元培B. 张伯苓C. 胡适D. 梁启超E. 鲁迅4. “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提倡白话文B. 强调科学与民主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E. 无影响5.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全国性的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E. 1953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
##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推动作用。
2.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E(数学)2. B(唐朝)3. E(鲁迅)4. D(所有以上选项)5. B(1950年)### 二、简答题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末年。
其主要特点包括:考试选拔、公平竞争、文官制度等。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为后世教育制度提供了借鉴。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推广普及教育;改革旧的教育体系,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
### 三、论述题1.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礼教,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6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6(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我国教育史上,深刻阐述“深造自得”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解析:3.在先秦诸子中,最为提倡尊师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解析:4.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 )。
(分数:2.00)A.性善论√B.明人伦C.盈科而进D.大丈夫解析:5.在先秦诸子中,提出绝对“性恶论”的学派是( )。
(分数:2.00)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解析:6.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 );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 );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 )。
(分数:2.00)A.孟轲、墨翟、荀况B.墨翟、荀况、孟轲C.墨翟、孟轲、荀况√D.孟轲、荀况、墨翟解析:7.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对社会文明进行猛烈批判的学派是( )。
(分数:2.00)A.儒家B.道家√C.法家解析:8.“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 )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
(分数:2.00)A.儒家B.法家√C.墨家D.兵家解析:9.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 )的一所著名学府。
(分数:2.00)A.鲁国B.秦国C.齐国√D.魏国解析:10.在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中,系统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是( )。
(分数:2.00)A.《中庸》B.《大学》√C.《学记》D.《论语》解析:11.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的是( )。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2018年教育硕士(Ed.M)333教育综合复习指南(第6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圣才出品】

第6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6.1复习目标1.熟悉黄宗羲、王夫之的教育思想;2.掌握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6.2考点归纳一、倡导新的教育主张1.“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1)提出背景黄宗羲是中国17世纪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史学家。
他生活的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变动的时代,政治上发生改朝换代,经济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正在酝酿,社会动荡不安。
这样的时代背景赋予了黄宗羲不屈不挠的性格和民主开放的思想。
(2)内容“公其非是于学校”是黄宗羲的民主思想中最鲜明的体现。
黄宗羲认为,学校的作用不仅在于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更在于议论国家政事,这是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辉。
“公其非是于学校”要求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讨论国家政事的得失,议论国家政策的是非标准。
学校议政,可以引导社会上不同的阶级进行议政,逐渐形成社会共同议政的良好风气,这样君主就不敢独断专行。
(3)意义“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开创了学校新的职能,反映了黄宗羲要求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对近代民主制度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2.“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许多唯物主义的教育观点,在人性论、理欲关系、知行关系、学思关系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上,对理学教育进行了批判,同时提出了卓越见解。
(1)人性是后天学习而成的人性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潜在的发展能力,即“气禀”。
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过程中,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因此人性是“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
人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日生日成”以至于善的。
(2)教育的作用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认为“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不良教育会使人养成不良习惯,要改变极不容易,所以必须从幼小时就注意教育。
教育在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点:①影响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增强和发展;②使人获取知识和才能,形成道德观念;③割除因“失教”或教育不当而成的恶习。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10.被封为“亚圣”的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孟子11.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12.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A.仁、义、孝、礼B.信、爱、敬、惧C.仁、义、孝、忠D.仁、义、礼、智13.首先提出“明人伦”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4.“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
()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
()23.在教育上主张主动施教,“强说人”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4.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墨家对此的态度是()A.批评B.赞成C.不作回应D.默认25.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A.韩非B.庄子C.老聃D.荀子2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27.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A.孔子荀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D.韩非孟子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重振儒术,兼容佛道”是()时期的文教政策。
A.汉代B.隋唐C.宋代D.魏晋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我国古代首次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A.国子监B.太学C.教育部D.文部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3.我国历史上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是始于()A.西周B.汉代C.隋唐D.北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4.以下唐朝的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A.太学B.广文馆C.律学D.医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5.唐朝府学的性质是()A.中央官学B.儒学C.私学D.地方官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6.唐朝各类学校中,属于东宫管辖的是()A.弘文馆B.崇文馆C.广文馆D.国子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7.唐朝五月份放的长假称为()A.旬假B.田假C.授衣假D.月假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8.隋朝()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9.科举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A.乡贡B.举人C.进士D.生徒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0.唐代科举考试的时间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1.隋唐科举中最高、最难考的一科是()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2.隋唐科举考试中,由考官任揭经书的某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露出中间一行,再裁纸为帖,贴盖其中的数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种方法是() 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3.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评论,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考试方法是()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科举制度的合理性?()A.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使选士与育士结合D.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5.中外文化交流中以中国输入为主的是()A.中日B.中朝C.中突D.中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6.中日文化交流中,肩负着外交和学习双重任务的是() A.留学生B.学问僧C.遣唐使D.观光客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7.唐代被称为“振兴儒学的卫道者”的思想家是() A.柳宗元B.韩愈C.王安石D.王充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8.韩愈在人性论上主张()A.性善论B.性恶论C.素丝说D.性三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19.从性三品出发,韩愈认为不可教,须施以刑罚的是() A.上品之人B.中品之人C.下品之人D.都不可教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0.韩愈的代表作是()A.《劝学》B.《师说》C.《论衡》D.《春秋繁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1.唐朝的“六学一馆”不包括()A.弘文馆B.国子学C.太学D.算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2.以下哪一个不是唐朝时期的专门学校?()A.天文学B.律学C.医学D.音乐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3.唐朝的中央官学中,由门下省管辖的是()A.崇文馆B.广文馆C.太学D.弘文馆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4.唐朝假期制度中,十天一休的称为()A.授衣假B.日假C.田假D.旬假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5.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是由哪位帝王开创的?()A.唐太宗B.汉武帝C.武则天D.隋炀帝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6.科举考试的生源中,没有上过馆、学,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的,称为()A.生徒B.乡贡C.举人D.秀才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唐朝科举考试的方法?() A.经义B.帖经C.策问D.墨义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8.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文化交流的本质是() A.文化输入B.文化融合C.文化输出D.文化隔离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29.韩愈的学说代表的是()阶级的利益。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特征。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A.《学记》B.《论语》C.《大学》D.《师说》正确答案:B解析:出自《论语》。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3.“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正确答案:A解析:出自《学记》。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起于( )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正确答案:B解析:私学兴起的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5.清代的国子监生实行( )A.积分法B.六等黜陟法C.历事制度D.二等黜陟法正确答案:C解析:考查清代监生的管理制度。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6.不属于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的是( )A.射B.御C.诗D.数正确答案:C解析:“六艺”不包括“诗”。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7.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A.孝B.礼C.忠D.仁正确答案:D解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8.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正确答案:B解析:考查《论语.子路》中记载的孔子的观点。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9.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正确答案:D解析:墨家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探讨自然科学的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本文来自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六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
一、选择题
1.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一般特征?()A.批评传统 B.包容广大 C.崇尚西学 D.提倡实用
2.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目标是()
A.治术之士 B.实德实才之士 C.统治人才 D.明道之人
3.颜元是时期的教育家。
()
A.宋代 B.元朝 C.明清 D.隋唐
4.颜元认为治国安民的根本是()
A.礼教 B.人才 C.劳动 D.科技
5.颜元对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是()
A.“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C.“齐家、治国、平天下”
D.“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
”
6.颜元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
A.“三事、六府、三物” B.“正德、利用、厚生”
C.“六德、六行、六艺” D.“金、木、水、火、土、谷”
7.颜元的分斋教学中,没有设立的斋舍是()
A.理学斋 B.艺能斋 C.治事斋 D.帖括斋
8.颜元晚年创立,采用分斋教学的学校是()
A.应天府书院 B.湖州书院 C.漳南书院 D.颜氏书院
9.颜元的漳南书院中有两斋是应时局的需要暂时设立,待时机成熟就会关闭,指的是()
A.文事斋帖括斋 B.理学斋帖括斋
C.经史斋理学斋 D.经史斋帖括斋
二、分析论述题
1.阐述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