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新进展论文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在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方面,近年来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和突破。
这些进展不仅为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也为预防心血管疾病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它们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1. 靶向RAAS系统抑制剂的开发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但其疗效可能存在局限性。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靶点,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表示量子醛固酮中的非经典效应的小GTP酶,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2.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索在过去,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根据他们的血压水平进行分类。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意识到每个人的高血压病因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采用统一的治疗策略可能不够有效。
基于此,个体化治疗策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代谢特征等,医生可以为患者精确选择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3. 药物联合治疗的应用传统上,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同时服用不同种类的药物,以控制他们的血压。
然而,药物联合治疗可能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并且给患者带来了负担。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新的药物组合或定制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 非药物治疗方法的突破除了药物治疗,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在高血压管理中也有了新的应用,如心理干预、运动疗法、饮食调整等。
这些方法通常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而控制血压。
在未来,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还有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总结起来,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靶向RAAS系统抑制剂的开发、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索、药物联合治疗的应用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的突破。
这些进展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并为高血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更多高血压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与效果评估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与效果评估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得到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虽然传统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副作用和缺乏良好的耐受性,寻找更加有效和安全的药物治疗策略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关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对这些药物效果进行评估。
新进展:靶向机制1. 补充一级段落:RAS系统抑制剂近年来,人们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RAS系统抑制剂作为一类常用的药物,在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和保护肾脏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RAS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或阻断其作用,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水钠潴留和保护靶器官。
然而,对于ACEI和ARB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常见的干咳和高血钾等副作用。
2. 补充一级段落:新型降压药物除了传统的RAS系统抑制剂,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降压药物。
其中一个重要类别是直接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DRA),如心安定。
心安定通过选择性地竞争性拮抗肾上腺素α1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中发挥降压作用。
研究表明,心安定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还能改善心脏功能,并且与传统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3. 补充一级段落:第四代高效利尿剂另一个有潜力的新进展是第四代高效利尿剂的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利尿剂,第四代高效利尿剂具有更好的副作用耐受性和生物利用度。
这些新型药物在减轻水钠潴留、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该类药物对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或洗脱弱的患者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效果评估:临床试验结果1. 补充一级段落: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近年来,许多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被设计出来评估新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这些试验包括了大规模人群,可以得到较为稳定和科学可靠的结果。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摘要虽然高血压治疗已有巨大进步,但控制率仍不理想,单一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联合用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作为jnc/vi及who/ish降压指南药物治疗重要原则之一,高血压的诊治观念得到了更新,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
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本文对此作以综述并对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做了介绍。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传统认识得到了更新,循证医学已成为共识。
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
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心血管;理想靶血压水平目录绪论11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11.1 初始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应用11.1.1 初始药物治疗11.1.2 长效药物21.1.3 小剂量联合用药22 抗高血压药物评价22.1 利尿剂22.2 β阻滞剂22.3 钙拮抗剂(CCB)32.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32.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42.6 α阻滞剂43 特殊类型高血压或并发症或合并症选用药物原则43.1 老年高血压43.2 高血压左室肥厚(LVH)53.3 冠心病心绞痛或MI53.4 脑血管病53.5 肾脏病变63.6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3.7 高脂血症73.8 妊娠73.9 围手术期高血压73.10 高血压危象84 防高血压试验研究85 CAMELOT试验亚组分析10结论10参考文献11绪论降压目标即理想血压水平,应将血压降到最大能耐受程度,在此水平上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程度最低。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新进展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新进展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慢性肾脏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降低高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新进展和相关治疗策略。
一、个体化治疗策略以往的高血压治疗主要采用统一的药物治疗方案,忽视了患者的个体差异。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化治疗策略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
现代高血压治疗注重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降压治疗可以结合控制血糖的药物,并重点关注肾脏保护作用。
二、联合用药针对一些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单一药物治疗常常难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因此,联合用药已成为管理这类患者的重要策略之一。
联合用药指的是同时应用两种或以上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不仅可以增加降压效果,还可以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目前,联合用药方案的选择和调整主要依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耐受性。
例如,联合应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CCB(钙通道阻滞剂)常常被应用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患者。
三、靶器官保护治疗除了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和肾脏也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对于单纯的血压控制,靶器官保护治疗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保护效果。
例如,ACEI和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可以减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降低肾脏疾病相关的心血管风险。
另外,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也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具有保护心脏和冠状动脉的作用。
四、药物研究和新药开发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新药物被提出和应用于高血压治疗。
例如,最近研发的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神经肽酶抑制剂)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具有减轻心力衰竭症状的作用。
高血压药物治疗新进展

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 体 阻 滞 剂 降 低 心 血 管 并 发 症 和 死 亡 率 是 通 过 降 低 血
压和心率达到的[5], 又称特殊心动过缓或窦 房 结 抑 制 剂 。 少 数 β-受体阻滞剂有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 , 具有血管扩张 作用, 从药代动力学方面来看是有益的。
作者简介: 何晓航 (1958-), 男, 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 西药制剂 通讯作者: 刘春宇, 执业药师, 研究方向: 微量元素与健康, E-mail:
通道, 减少细胞外 Ca+内 流 , 抑 制 血 管 平 滑 肌 兴 奋-收 缩 耦 连 , 使血管平滑肌松弛、 心肌收缩力降低, 从而发挥强有力的降压 效果的药物。
张 元 宏 指 [12] 出 , 中 国 老 年 收 缩 期 高 血 压 临 床 实 验 (SystChina) 与欧洲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实验 (Syst-Eur) 两项研 究得出相似的研究结果, 服用尼群地平 2a~3a 后, 对心血管系 统具有保护效应, 脑卒中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 40%, 同时心 血 管 事 件 、 癌 症 及 出 血 等 不 良 反 应 没 有 明 显 增 加 。 HOT 研 究 中发现亚洲病人用钙拮抗剂的百分数比整个研究的病人为高,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ARB 选 择 作 用 于 血 管 紧 张 素Ⅱ1 型 受 体 , 抑 制 血 管 收 缩 、
醛 固 酮 释 放 等 发 挥 降 压 作 用 [7]。 JNC7 指 出 , ARB 应 作 为 糖 尿 病 高 血 压 的 起 始 用 药 。 而
2002 年 糖 尿 病 协 会 也 指 出 , 无 论 是 否 有 明 显 的 高 血 压 表 现 , ARB 均 为 首 选[4]。 与 ACEI 相 比 , ARB 从 受 体 水 平 阻 断 AngⅡ 的作用, 不发生醛固酮逃逸; 仅作用于 AT1 受体, 不影响AT2、 AT3、 AT4 受体介导的有益作用, 不产生咳嗽的副作用[8]。
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毕业论文

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毕业论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常常伴随着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对高血压治疗现状及进展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减少高血压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手术治疗三个方面。
在药物治疗方面,降压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
ACEI、ARB、CCB、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是常用的降压药,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有些作用于心脏,有些作用于血管,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压。
一些新型降压药物如直接肾素抑制剂(DRI)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降低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非药物治疗包括体育锻炼、饮食控制、给予心理支持等。
研究表明,坚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锻炼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还能减少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
最后是介入手术治疗,也就是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方法。
近年来,介入手术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逐渐应用,比如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肾动脉球囊扩张术、肾动脉内部支架植入术等等。
尽管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但仍有许多挑战和机遇。
例如,新型降压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个体化降压方案的制定,对抗高血压的心理干预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总之,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出现,最终帮助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
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XXX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必须针对高血压不同类型综合进行,并通过循征医学不断探讨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以如不加以治疗,常引起脑、心、肾的损害。
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发展相关的文献信息,综述了该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对目前抗高血压药在临床的应用进行评价。
供临床科学、合理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参考。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临床应用0 引言高血压指以体循环收缩压持续身高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研究人员针对各个血压调节系统或环节而开发的新型看高血压药取得了一定成效,已有新药试用于临床或正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人类仍在积极寻找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
今后研发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平稳降压、改善靶器官损伤、病人容易耐受、而且有较好效应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
为了回应挑战,人们想了种种方法,其中新药的研制和应用是重要的一环,并已经获得了显著的进展,现将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利尿降压药利尿降压药适合于各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适当选用利尿药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利尿药作为老年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
剂量应从小量开始,根据病情适当加量,尤其老年患者用强效降压利尿剂时,初始剂量应小,以防排钠过多、血压过低。
利尿降压药分强效利尿剂、中效利尿剂和弱利尿剂三类。
1.1速尿速尿通用名为呋塞米,适用于一、二级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或并发心衰者。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脏、肾性水肿,肝硬变腹水、降压等症。
多用于其他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人。
与其他利尿药一样,当治疗进展中的肾脏疾患而有血清尿素氮值增加和少尿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用药。
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收治的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调查分析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
结果在用药2个月后,观察组病患治疗总体效率(90.0%)明显较对照组(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服药2个月后观察组病患舒张压与收缩压的减小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服药2个月后的减小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病患心率改变无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不意义(P>0.05)。
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使用简便,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予以普及应用。
标签: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临床治疗老年人循环系统特征性地改变,会导致老年患者产生特殊的临床表现,从而使得降压治疗的问题增多,难度增大。
在治疗时应该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
该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以及厄贝沙坦治疗,现在通过调查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20例高血压病患,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病患年龄为60~74岁,平均年龄为67.9岁,病患病程时间为6个月~30年不等。
全部病患均经相关病理学检查及诊断,明确诊断为高血压。
将上述高血压病患随机分作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病患予以厄贝沙坦口服治疗,10 mg/d,2次/d服药[3-4]。
观察组病患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1次/d,2.5 mg/次,每日早晨起床后服用,连续服用15 d后未见明显治疗效果者可将剂量增加为5 mg/d,1次/d。
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厄贝沙坦(口服治疗,10 mg/d,2次/d服药[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摘要】目的为高血压患者寻找治疗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方法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特征,对药物进行分类,寻找符合目前治疗状况的药物,对这些药物的选择进行探讨。
结果对我们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小复方制剂进行分析和评价。
讨论在分析评价以往的治疗中分析出未来高血压的新概念,高血压病的症状是伴随着多种物质代谢障碍引发的综合征,为患者寻找合适的药物治疗高血压。
【关键词】药物治疗;高血压;进展
高血压不仅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如何防止高血压,怎样才能够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甚至是全世界大多数医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降低血压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浅层次,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研究还是要在与全面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做到以上所说的并且能够寻找到符合理想治疗效果的药,就需要我们在实践治疗中多细心关注。
以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现将某县城医院的临床治疗高血压总结的结果展示出来,供同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为什么要治疗高血压患者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显示人的血压愈高他的寿命也就会越短,他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并发症也会进一步增多,阻碍身体的健康。
根据治疗得出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可能完全治疗。
通过不断临床试验的时间得出结论,虽然对降低血压是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尚存在这争议,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降低血压可使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降低[1]。
1.2如何选择降压药物高血压药物一般要终身服用,所以医生要根据病人体质以及其他一些原因的不同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病人的药物。
病人在选用药物时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患者有没有靶器官损害、临床心脑血管病、肾脏病以及糖尿病等,然后是病人的血管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其次是患者血压水平,患者身体存在其他某些疾病而影响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患者降低心血管危险的证据大约有多少,患者身体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用药;最后是患者的经济能力是否允许患者长期使用药物[2]。
2结果
2.1药物的功效介绍
2.1.1利尿剂像欧美的许多例如ewphe、shep、stop、mrc等临床医学实验通过对小剂量利尿剂的应用与大剂量的对比,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小剂量的利尿剂对糖、电解质、脂肪等物质代谢无不良的影响。
利尿剂还能够对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发生及逆转左室肥厚等有明显的减少作用。
一些成分的利尿剂,不仅有利尿作用而且还具有钙拮抗作用,降压效果温和,有确切的疗效,对心脏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糖、脂质等类似的物质代谢无不良作用。
2.1.2β受体阻滞剂一些临床试验表明该药物对减少冠心病发病时间有很大的作用。
可以取得二级预防心肌梗死(mi)的作用,但是还未证实与其他药物例如利尿剂、钙拮抗剂结合起来使用的降压
效果是否良好,吸烟会减少拟阻滞剂的药效,所以服用拟阻滞剂的患者要少吸烟。
通过cibsiⅰ试验证实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在没有大的副作用的情况下对患者服用药物的时候要谨慎,用药量要逐渐增加,通过临床证明患者的心功能会得到改善,但是总体的生存率得不到提高。
2.1.3钙拮抗剂(ccb)主要有三类,应用最多的是二氢吡啶类,因为它的血管选择性最强,所以应用最多,在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方面效果明显。
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syst china)与欧洲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syst eur)两项研究得出相似的研究结果,服用尼群地平2a-3a后,心脑血管系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脑卒中的并发率相较于对照组降低约40%,并且癌症和心脑血管出血等事件也无明显增加。
2.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对血管壁逆转、重塑不良心脏,对原有的机构和功能进行恢复,并且能改善患者抵抗胰岛素的情况,对糖、脂肪等物质代谢无不良作用,他的抵抗高血压机制不但能够减慢缓激肽降解、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加前列腺素合成有关,而且还和血管内皮功能修复,内皮舒张因子(edrf)生成的不断增加有关系。
acei可以预防或者逆转肾小球基底膜的糖化,可以有效缓解那些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尤其是伴有蛋白尿患者肾脏病变的进程,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cappp临床试验提示acei可以有效降低心率衰竭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2.1.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近些年来研究推出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血液动力学上与acei的特征较为接近,有些方面的长远好处例如心脏与肾脏等方面是否与acei也类似,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与acei相比,干咳嗽等副作用不明显是该种药物的优点。
2.1.6α阻滞剂对于糖耐量异常以及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好处,并且这种药物降压目标确切,对于左室的逆转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一些患者对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也可以明显缓解某些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的状况,通过一些临床试验还尚未证明患者长期使用该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并且减少病死率[3]。
2.2现代药物治疗原则一般医学研究不论哪一类药物控制降压的原则都包含下列几点:药物在开始使用时要逐步增加剂量,开始使用小剂量,以减少副作用。
如果患者病情加重,小剂量药物难以控制,则应该增加剂量。
选择药物时尽量选择可以每天服用一次药剂长达24小时的药物。
这种药物可以平稳降压、减少血压上下浮动、顺应病人的病理、对患者的新报血管疾病的影响以及器官的损害都有一定的保护,比短期制剂疗效好。
要合理选择药物,要使药物的副作用少,并且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
如果患者身体不能忍受一个药物的疗效,可以选用小剂量的2个不是同一种类的药物,不要盲目的增加第一个药物开始用药的剂量,使两种药物互相平衡,在低范围内作用,以减少副作用。
3讨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传统的治疗观点是将血压降到正常作为治疗目标。
血压降低后其并发症也会下降。
近几年一些学者研究认为高血压不是单纯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他还是一种代谢障碍的疾病。
血压降低的情况可能相同,但是他所用的药物可能不相同,用药后恢复健康的后果也可能完全不一样。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低血压很重要,但是要长期坚持用药。
还要对受损靶器官的逆转加大重视度。
要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防止血脂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等。
钙离子拮抗剂以及转换酶抑制剂近几年来深受人们的重视,它们除了能够降低血压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优点,被推举成为首选的降压药物。
用这些药物在长期治疗使用后能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方面与其他药品相比
是否具有优越性,还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来的以证明。
可移动检测患者血压的血压仪已经研制,它可以测量患者活动时的血压并且还能够记录24h的患者的动态血压,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状况,来指导患者临床用药。
一些其他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的深入进行[4]。
未来可能会有在控制血压的标准方面带来新的变革,使高血压病患者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参考文献
[1]李为民,李悦.高血压急症[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0,20(9):525.
[2]张静,刘洋.高血压病人的用药指导[j].社区医学杂志,2006(16).
[3]刘国仗,马文君,王兵.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02).
[4]王波,渝斌.高血压诊断与治疗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