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备课和计划

合集下载

海洋教育备课和计划

海洋教育备课和计划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活动目标: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海洋植物图片、视频片段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以及含有海洋植物的食品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有关海底植物丛生、动物穿梭的视频,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3.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想。

4.小结: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不但有鱼、虾、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还有海带、紫菜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构成了“海底森林”、“海底草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一)认识海洋中的藻类植物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咱们交流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等,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

(学生可以介绍这些海洋植物的名字、描述它们的样子等等)3.教师出示“巨藻”图片⑴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⑵这是“巨藻”,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知道什么?⑶是呀,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们最长的可达百米以上呢。

4.出示“马尾藻”图片:⑴你认识这种海洋植物吗?⑵补充有关马尾藻的资料(如:充满神秘色彩的马尾藻海等等)。

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海带、紫菜、裙带菜、巨藻、马尾藻都属于藻类。

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这个家族有8000多种呢。

大的有高达几百米的巨藻,小的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才能看见呢。

(二)认识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1.出示一组“红树”图片(有被淹没在海底的,有在海岸边仅仅露出树冠的……):你认识这种植物吗?2.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

3.介绍红树:这就是红树,也是一种海洋植物。

它们被称为“海底森林”。

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退去,就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树梢歇脚,可美了。

海洋安全教育教案:掌握在海洋中安全行动的知识和技巧

海洋安全教育教案:掌握在海洋中安全行动的知识和技巧

海洋安全教育教案:掌握在海洋中安全行动的知识和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中的安全问题2. 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3. 学会正确的海洋救援方式4. 增强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二、教学内容1. 海洋中的常见危险(1) 海浪:海浪是海洋中常见的危险。

当你在海中畅游时,要时刻关注是否有大浪来袭。

如发现海浪过大,应尽快靠近岸边或寻找其他安全的地方避难。

(2) 海流:一些地方的海流十分强劲,尤其是在汹涌的大海中。

当你游泳或潜水时,要警惕海流,不要轻易接近可能有危险的区域。

(3) 海豹、鲨鱼等海洋生物:海豹看上去很温顺,但是当它受惊或者感到威胁时,会将自己的利齿暴露出来。

而鲨鱼则是极具攻击性的海洋生物,一旦激怒,就会发动攻击。

在接近这些海洋生物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不要手抚它们。

2. 海洋安全手册(1) 珍惜生命:海洋环境是十分危险的,在海洋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最最重要的。

(2) 不要单独下海:在大海中,人类是非常脆弱的,在单独下海时,我们无法保护自己。

一定要有同伴和教官一起下海,互相照应和保护。

(3) 遵守纪律: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海洋行为规则,不要超越限制区域,也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同时,在观赏海洋生物时,也需要保持各位观看的距离。

(4) 应急处理:在海洋中,无论是潜水还是游泳,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如绑住伤口,控制大量出血,灌注水消除毒素等。

3. 海洋救援(1) 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

(2) 认识问题,确定危险程度。

(3) 选择正确的救援手段,如拿到救生圈向对方投掷,或者使用泳板推到对方身边,托住对方以慢速游回来,或者使用叽叽声和手势向危险中的人指引下落方向。

4. 海洋环保意识(1) 不乱扔垃圾。

在海洋中,垃圾问题很严重。

如果随手扔垃圾,会对海洋生态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2) 珍惜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很脆弱的,我们要珍惜它,用它的方式正确保护它。

5. 海洋文化教育海洋是人类的浩大之源,也是崇高的文化精神之所在。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第一章:了解海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2. 海洋的分类和分布3. 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洋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如海洋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分布。

3. 分享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等。

4.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海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分享讨论结果。

第二章:海洋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2. 海洋生物的适应机制3. 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如鱼类、哺乳动物、贝类等。

3. 探讨海洋生物的适应机制,如浮力、伪装、快速游动等。

4. 强调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如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5.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海洋生物的保护方法,并分享讨论结果。

第三章:海洋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海洋地理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海洋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2. 海洋地理的主要要素3. 海洋地理的应用领域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洋地理的壮观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海洋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如海洋地形、海洋气候、海洋资源等。

3. 介绍海洋地理的主要要素,如海岸线、海底地形、海洋环流等。

4. 探讨海洋地理的应用领域,如海洋导航、海洋资源开发等。

5.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海洋地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讨论结果。

第四章:海洋环境保护1. 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三年级海洋教育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如海洋的定义、特点和分布。

(2)掌握海洋的分类,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洋。

(3)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鱼类、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4)认识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如渔业、石油、旅游等。

2. 技能目标:(1)培养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能力。

(2)提高搜集和处理海洋信息的能力。

(3)学会制作简单的海洋生物标本。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

(2)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3)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 教学难点:(1)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知识。

2. 利用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洋生物。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4. 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海洋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2)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具。

(3)安排实地考察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观察和记录海洋生物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洋。

(2)提问:“你们对海洋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新课:(1)介绍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讲解海洋的分类,如太平洋、大西洋等。

(3)讲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举例说明。

3. 课堂实践:(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生物的观察和描述。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海洋信息,互相交流。

4. 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1)绘制一幅海洋生物图画。

(2)写一篇关于海洋生物的小短文。

6. 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前往海洋公园或海滩,观察海洋生物。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第一章:认识海洋1.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洋的面积、特点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激发他们对海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海洋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等。

海洋的重要性:介绍海洋对地球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介绍视频,让学生对海洋有直观的认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海洋的了解和感受。

老师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4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海洋的图画,并写上他们对海洋的认识。

第二章:海洋生物2.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点和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种类: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介绍海洋生物对盐度、温度、压力的适应。

2.3 教学活动观察海洋生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

观看海洋生物的纪录片,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感受。

2.4 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海洋生物的信息,并进行简要介绍。

第三章:海洋环境保护3.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会保护海洋环境。

3.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介绍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海洋环境保护的方法:介绍减少塑料使用、保护珊瑚礁、减少碳排放等。

3.3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现状。

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和建议。

老师讲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小短文。

第四章:海洋资源利用4.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培养学生的资源利用意识,学会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4.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种类: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介绍海洋捕捞、海洋石油开采、海洋能源开发等。

4.3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情况。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包括海洋的定义、特点和分布。

2. 使学生掌握海洋的主要生物种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的定义、特点、分布。

2. 海洋生物:鱼类、哺乳类、爬行类、鸟类、浮游生物等。

3. 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海洋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生物的种类及特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2. 教学难点: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

2. 采用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3. 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观察、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1课时:介绍海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定义、特点和分布。

2. 第2课时: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及特点,让学生认识鱼类、哺乳类、爬行类、鸟类、浮游生物等。

3. 第3课时:介绍海洋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和海洋保护。

4. 第4课时:分析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第5课时:讨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海洋基本概念和海洋生物的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3.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海洋生物、海洋景观等。

2. 视频资料: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

3. 参考书籍:关于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教材和科普读物。

八、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第一章:认识海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洋的面积、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2. 海洋的面积和分布3. 海洋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海洋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海洋的特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的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3. 视频观看:观看海洋介绍视频,增加学生对海洋的了解。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海洋地图,标注海洋的特点和重要性。

第二章:海洋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和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征2. 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3. 海洋生物的保护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海洋生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特征。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海洋生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视频观看:观看海洋生物介绍视频,增加学生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海洋生物图鉴,标注各种海洋生物的特征和生态环境。

第三章: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开发和利用。

2.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2.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 海洋资源的保护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海洋资源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特点和利用方式。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并分享讨论结果。

3. 视频观看:观看海洋资源介绍视频,增加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了解。

作业布置:1. 让学生设计一份海洋资源利用计划,包括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第四章:海洋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2. 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3. 个人和社区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海洋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原因和影响。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

三年级海洋教育计划教案第一章:认识海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洋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2. 海洋的作用3. 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海洋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海洋的特点。

2. 视频播放:播放海洋生物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

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海洋的画,并写上自己对海洋的认识。

第二章:海洋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知道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分类2. 海洋生物的特点3.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研究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3.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保护。

作业布置:1. 制作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手工作品,并写上自己对海洋生物的认识。

第三章:海洋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的特点和现状,知道海洋环境面临的问题。

2. 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环境的特点2. 海洋环境现状3. 海洋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海洋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海洋环境的特点。

2. 视频播放:播放海洋环境问题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面临的挑战。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分享自己的建议。

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保护海洋环境的短文,并制定一个个人保护海洋环境的计划。

第四章: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知道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的种类2. 海洋资源的利用3. 海洋资源的保护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海洋资源,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活动目标: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海洋植物图片、视频片段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以及含有海洋植物的食品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有关海底植物丛生、动物穿梭的视频,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3.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想。

4.小结: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不但有鱼、虾、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还有海带、紫菜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构成了“海底森林”、“海底草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一)认识海洋中的藻类植物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咱们交流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等,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

(学生可以介绍这些海洋植物的名字、描述它们的样子等等)3.教师出示“巨藻”图片⑴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⑵这是“巨藻”,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知道什么?⑶是呀,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们最长的可达百米以上呢。

4.出示“马尾藻”图片:⑴你认识这种海洋植物吗?⑵补充有关马尾藻的资料(如:充满神秘色彩的马尾藻海等等)。

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海带、紫菜、裙带菜、巨藻、马尾藻都属于藻类。

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这个家族有8000多种呢。

大的有高达几百米的巨藻,小的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才能看见呢。

(二)认识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1.出示一组“红树”图片(有被淹没在海底的,有在海岸边仅仅露出树冠的……):你认识这种植物吗?2.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

3.介绍红树:这就是红树,也是一种海洋植物。

它们被称为“海底森林”。

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退去,就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树梢歇脚,可美了。

4.你知道红树的作用吗?(教师补充红树林在维持海岸生态环境、抵御风浪、净化海水等方面的作用)5.小结:红树属于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海洋里的植物有一万多种呢!主要包括藻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三、海洋植物用处多1.情景表演:“小海草用途大”。

(八个小朋友头戴卡通海草头饰,两个小朋友扮演成小鱼、小虾。

小鱼、小虾在海草丛中游来游去,不时地啄食海草吃。

突然,一只被大鲨鱼追赶的海豹跑了过来,海草们齐声叫道:“小海豹快躲到我们身后来……”)2.看完表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3.其中的“卡通海草”向同学们说:我们可以为小鱼、小虾提供食物,能为海洋里的动物提供保护,让它们免遭危险,我们还能制造氧气,净化大海呢。

4.教师小结:人们把海洋植物称为、、、贝、海兽等动物的“天然”呢。

5.出示一组图片:餐桌上的海洋植物。

(餐桌上摆着做好的菜肴,让学生说说哪些是由海洋植物做成的,比如海带炖豆腐、凉粉等。

)6.说说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海洋植物都有哪些?(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交流)7.教师出示一个果冻:制作果冻离不开琼胶,这个果冻里的琼胶是从大海里的褐藻中提取的,是绿色食品呢。

8.教师出示保健品:这是用海洋植物——螺旋藻制成的保健品。

我们还可以用海洋植物制药、制作工业原料、农业肥料等,可以说用途非常广泛。

(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9.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海洋植物,它们的用处可真多呀。

四、活动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海洋植物?把你今天所了解的告诉爸爸、妈妈,好吗?2.课后给你喜欢的海洋植物制作小名片吧。

漫游海洋水族馆教学内容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能剪出各式各样的鱼;2.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

3.设置海底世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能剪出各式各样的鱼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美丽的海底世界》多媒课件在这么美丽的海底世界,你们看到了什么?把你想象中的海底世界画出来,并想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海洋世界介绍给大家听听好吗?展示学生二、讲授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准备带大家去一个既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呢?我们一起看看吧,可以同桌边看边说,说一说你们看到什么?(播放课件)(板书课题:海底世界出示课件)师:谁来说一说海底世界给你什么感觉?你可以用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师:海底的生物太丰富了,今天我们一起先来认识一下鱼儿吧。

(播放课件,不同的鱼)1.认识了解鱼的特征和基本形状。

师:这些鱼真美呀!喜不喜欢?那老师想考考大家,(出示鱼)你知道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板书:头身体鱼鳍(播放课件)师:我们把它的每一部分用形状来表示一下,(播放课件)。

身体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奇形怪状你们刚看到的鱼都有些什么形状?它们的颜色怎么样?(播放课件)欣赏完了鱼的各种身体形态,这样就算结束了么?那是不是缺点什么呢?我们为它们穿上合适的衣服,怎么样师:说到它的衣服,鱼身上的衣服不只有条形,还有斑点状的,也有各种形状的面,甚至它们还可以点、线、面结合。

2.画鱼师:欣赏了鱼的组成部分以及各种鱼的形体、色彩、花纹,大家对鱼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了么?今天,咱们就用自己的双手来装扮这海底世界。

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所提问出的问题同学来帮助这条小鱼找到它的伙伴们,让他快乐起来。

四,展评五,总结鱼儿超级变变变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鱼种从幼鱼到成鱼的特殊变化。

2.探究鱼的外形变化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3.激发探究海洋奥秘的兴趣教学准备:1.不同的鱼的卡片,答题卡、评价卡。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你说我说,激发学习的兴趣。

1、提出话题:同学们,海洋里不少可爱的鱼儿(贴:鱼儿),你都知道哪些?大家说说你知道的海洋里的鱼儿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3、看图片,同学们说的海洋鱼儿可真不少,让我们随海底摄影师的镜头去看看海底世界都哪些美丽的鱼儿。

(课件播放海底鱼儿的图片,最后把图片定格在小黑鳗和黄鳗上)4、激趣揭题:大家知道吗?漂亮的黄鳗是由小黑鳗变化而来的,它们是怎么变化的,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海洋王国去看看。

(补贴)(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海底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小黑鳗和小黄鳗的变化结果。

二、你看我看,了解鱼儿的变化。

1、播放视频,黑鳗成长记。

小时候,我是黑色的丑小鳗,我快乐地在海底玩耍。

当我成年之后,我学会了装扮,我变成海底华丽的蓝帅哥。

后来,蓝帅哥的衣服渐渐变成了蓝黄色,我也由“帅哥”变成了“淑女”。

老年时,我才成为优雅的“黄丝带”奶奶。

2、看了视频,你了解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认一认:在黑板上出示不同时间五彩鳗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是哪个阶段,回答正确的就给他一张海洋小博士的卡片。

小结过渡:五彩鳗的成长过程就像是一场魔法,在海洋王国里有不少这样的魔法公民,让我们去认识认识它们。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形式介绍小黑曼的变化过程,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然后通过贴图的形式进行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三、找找贴贴,拓展海洋的知识。

1、认识海洋王国的“魔法”公民。

粘贴:皇帝神仙鱼、双印龙、短鳍红娘鱼、花尾美鳍鱼、圆翅燕鱼。

你还知道哪些吗?(学生交流后,以PPT介绍这些不同的变身鱼)2、了解不同种类鱼的幼年和成年:老师来考考大家,能不能根据图片,来找出那些是它们的幼年,那些是它们的成年。

请不同小组的代表上来把不同种类的鱼粘贴在“幼年”和“成年”的类别里)3、评价,交流,看大图说一说。

4、小结过渡: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海洋王国的魔法公民,我们想不想进一步成为海洋魔法堂的讲解员。

四、练练看看,培养探索能力。

练一练:要想观看海洋魔法堂的电影,首先要通过过关考试,出示答题纸,让学生把成年鱼和幼年鱼连一连。

通过过关考试,我们进入了魔法堂。

魔法堂给我们揭秘了几种可以变身的鱼,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是比目鱼,刚出生时我在海面生活,眼睛长在身体两侧。

长大后,我横卧在海底生活,一只眼睛就移动到另一只眼睛旁边了。

我是清道夫鱼。

在我的家族里,大雄鱼是“家长”,如果它不在了,最大的雌鱼就会变成雄鱼,成为新的“家长”。

五、总结。

孩子谈收获。

教师总结:神奇的海洋有很多的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人人争当海洋小博士,勇敢去探究吧!)海上奇观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有许多海上奇观。

2.欣赏海上奇观,初步了解海洋奇观的成因。

3.培养学生探究海洋、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山东的海上奇观,世界著名的海上奇观现象。

初步了解海上奇观现象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查阅资料,搜集奇特的海上景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海洋小博士,她要带领大家去见识一些奇特的海上景观。

课件出示小博士奇奇(板书:海上奇观)2、出示石老人海上日出的图片交流感受。

3、奇奇相机简介石老人景观。

青岛石老人,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

海浪冲击岸边的岩石,把岩石磨成细沙,唯独这块石柱很坚固,留了下来。

被海浪打磨,样子就像一位老人。

二、初识山东的海上奇观1、教师引导:像这样奇特的景象,海上还有很多呢。

你都知道哪些山东的海上奇观呢?2、自主探究: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山东海上奇观的图片、文字资料。

3、全班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介绍的顺序,相机出示黄河入海口、万鸟岛、海市蜃楼等图片和文字资料,补充,提升。

4、播放蓬莱海市蜃楼的视频。

并了解其形成原因请同学们先猜一猜。

然后听听小博士奇奇的介绍。

课件出示: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海市蜃楼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折射,产生的奇异幻景,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

古时传说这种幻景是海里的蜃吐气而成的,因此而得名。

三、世界海上奇观集萃1、教师引导: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海上奇观,再让我们跟着奇奇赶快出发吧,看看你最喜欢哪里的海上奇观。

2、游戏:对号入座。

游戏规则: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组澳大利亚大堡礁、塞班岛喷水洞、南极冰山、海上龙卷风、海上平流雾等图片,及有关图片的文字介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将文字介绍贴到相应的图片上。

比比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

优胜小组进行展示。

3、课件展示,欣赏世界海上奇观。

4、播放视频,了解海上龙卷风。

5、探究平流雾的成因。

平流雾是海雾被海风吹过后,飘浮空中,然后冉冉升起,就形成了悬在半空中的“飘带雾”,附在海面而随风平流,则得名为“平流雾”。

四、景观推介会1、教师引导: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见识了这么多的海上奇观,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你最喜欢哪处海上奇观,下面,我们都来做导游,把自己最喜欢的海上奇观推荐给大家,推荐之前,每个同学先做好推介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