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六单元_燃烧与燃料答案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第2课时)

图6-1-4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___________①_②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 安全措施是严__禁_烟__火__(合__理_即__可__) _____(写出一种即可 )。
考查角度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考查角度3: 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 探究目的是( A )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
列解释合理的是( B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考查角度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解析 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知识点二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1.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1)实验探究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 玻璃管。用_排__水___法集满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 定在铁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一开始氢安气静 ______地燃烧,片刻后就发爆生炸了______。
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 不可.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 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故选B.
燃料与燃烧第二版习题答案

《燃料与燃烧》习题解(仅供参考)第一篇 燃料概论1. 某种煤的工业分析为:M ar =3.84, A d =10.35, V daf =41.02, 试计算它的收到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的工业分析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的计算:02.41=daf V98.58100=-=daf daf V Fc ;收到基的计算 ar ar ar ar V M A FC ---=10036.35100100=--⨯=arar daf ar A M V VA ar = 9.95 FC ar = 50.85干燥基的计算: 35.10=d AV d = 36.77;88.52100=--=d d d A V FC2. 某种烟煤成分为: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A d =8.68 M ar =4.0;试计算各基准下的化学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80.3100=----=daf daf daf daf daf N O H C S 收到基: 33.8100100=-⨯=ard ar M A A95.72100100=--⨯=ar ar dafar M A C CH ar =5.15 O ar =4.58 N ar =1.67 S ar =3.33 M ar =4.0 干燥基: 68.8=d A 99.75100100=-⨯=ddaf d A C C 36.5913.0=⨯=daf d H H 77.4913.0=⨯=daf d O ON d = N daf ×0.913 =1.7447.3913.0=⨯=daf d S S干燥无灰基: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S daf =3.803. 人工煤气收到基组成如下:计算干煤气的组成、密度、高热值和低热值;解:干煤气中: H 2,d = 48.0×[100/(100-2.4)]=49.18 CO ,d = 19.3×1.025=19.77 CH 4,d = 13.31 O 2,d = 0.82 N 2,d = 12.30 CO 2,d = 4.61ρ=M 干/22.4=(2×49.18%+28×19.77%+16×13.31%+32×0.82%+28×12.30%+44×4.61%)/22.4= 0.643 kg/m 3Q 高 =4.187×(3020×0.1977+3050×0.4918+9500×0.1331)=14.07×103 kJ/m 3= 14.07 MJ/ m 3Q 低 =4.187×(3020×0.1977+2570×0.4918+8530×0.1331)=12.55×103 kJ/m 3= 12.55 MJ/ m 3第二篇 燃烧反应计算第四章 空气需要量和燃烧产物生成量5. 已知某烟煤成分为(%):C daf —83.21,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S daf —3.8, A d —8.68, W ar —4.0,试求:(1) 理论空气需要量L 0(m 3/kg ); (2) 理论燃烧产物生成量V 0(m 3/kg );(3) 如某加热炉用该煤加热,热负荷为17×103kW ,要求空气消耗系数n=1.35,求每小时供风量,烟气生成量及烟气成分。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考点精讲】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炔 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2C 2H 2+5O 22H 2O+4CO 2 2C 2H 2+3O 22H 2O+4CO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答案】C【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检测卷(含答案)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检测卷(100分,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 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2. 2020年7月2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绿色低碳,全面小康”。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 提倡双面使用纸张B. 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C. 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 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3. 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A. 密度比空气大B. 无色C. 无味D. 熔点低4. 下列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5.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 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 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6. 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 PM2.5与雾霾天气B. 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7. 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B. 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C. 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 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8. 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小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第8题)(第9题)9. 有关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10. 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11. 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
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随堂检测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随堂检测试题及答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煤焦油等产品D.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B )A.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电器起火:用水浇灭D.煽风点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D )A B C D5.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D )A.M点B.N点C.P点D.Q点6.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检验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A.检查装置气密性B.CO2的制备C.CO2的检验D.CO2的存放7.绘画功底极强的小智同学,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用如图进行了汇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二氧化碳灭火器能灭火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B.二氧化碳能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碳酸饮料生产时,有一步是将二氧化碳压入水中,该操作中二氧化碳仅发生了物理变化D.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刷在墙壁上会硬,是因为石灰浆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8.某气体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B )9.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液氧是混合物B.煤油是燃料C.液氧是助燃剂D.煤油是石油加工后的产品10.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鲁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鲁教版(含答案)[范围: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天然气B.石油C.氢气D.煤2. 2020年5月12日是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掉,形成隔离带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4.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生活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5.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木柴是可燃物B.散热的速度快C.木柴和空气能充分接触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氨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7.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红色—紫色—红色B.紫色—红色—紫色C.红色—紫色—蓝色D.红色—无色—红色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9.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二、填空题(共36分)11.(10分)能源、环境、资源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2-2023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22·自贡]2022年自贡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中,禁止燃放的区域除城区外新增了部分乡镇。
下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2.[2022·眉山]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
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C.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3.[2022·湖州]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
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B.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C.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D.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4.[2022·毕节]小丹妈妈在家做饭时,油锅突然起火,这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丢下油锅往外跑B.把油锅扔到屋外去C.接一盆水浇上去D.迅速关闭燃气阀门,盖上锅盖5.[2022·宜昌]“清洁能源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
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A.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B.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C.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D.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6.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A.步骤①B.步骤②C.步骤③D.步骤④7.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8.[2022·温州]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9.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B.将煤粉制成蜂窝煤,能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都属于缓慢氧化10.[2023·济宁模拟]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鲁教版六三学制)(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 小题,每题3 分,共36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A.木炭、石油、天然气B.煤、石油、天然气C.木材、石油、天然气D.煤、石油、一氧化碳2.《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为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国际合约。
其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A.氢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氧气3.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的标志是()A B C D4. 我们用木材烧饭时,往往将燃着的木柴架空一些,使其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木柴是可燃物B.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C.温度达到木柴的着火点D.散热快5.下列情况处理得当的是()A.室内物品着火时,首先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B. 家用电器在使用时突然起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烹饪时,油锅着火,先关闭煤气的气阀D. 发现家中煤气泄露时,先关闭气阀,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6. 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滥砍滥伐④开发新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植树造林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7.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A .推广使用节能灯B .鼓励建造节能建筑C .开发利用新能源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8. 观察图中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CO 2B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C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O 2D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N 29.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冰—H 2OB .大理石—CaCO 3C .石灰水—CaOD .干冰—CO 210. 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D.天然气和氧气11.将燃着的镁带伸入二氧化碳气体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生产氧化镁和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学案知识梳理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
○1;(2)燃烧的条件:○2;○3达到燃烧所需的(即)★燃烧现象:①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不一定产生火焰;②有些燃烧产生烟、有些燃烧产生雾、有些燃烧产物有刺激性气味。
★广义的燃烧:指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
例:H2在Cl2中的燃烧生成HCl气体,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MgO和C。
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2Mg + CO22MgO + C2.灭火的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灭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只要除掉燃烧所需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停止。
(1)移走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低温度(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常用灭火方式与原理燃烧事例灭火方式原理蜡烛燃烧用嘴吹灭降低蜡烛火焰的温度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将油和空气隔绝熄灭酒精灯盖上灯帽将灯芯和空气隔绝森林大火设置隔离带将可燃物和燃烧物隔绝油井大火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消耗氧气,使油和氧气隔绝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由木材,棉花等引起的一般的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的火灾及因油、气的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损坏物体,适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所发生的火灾。
重点提示:可燃物的着火点是降低的,因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物理性质。
)3. 促进燃烧的方法(1). 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氧气与可燃物的比例关系):a).当氧气用量相对于可燃物不足时,可燃物会发生不充分燃烧b).当氧气足量时就发生充分燃烧。
c).原理:在一定的空间内,相会碰撞的分子数越多,燃烧就越剧烈d).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例如】:(i)乙炔(C2H2)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生成物不同。
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或碳黑)和水(ii)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
(1)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燃料中的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2)若氧气供给不足,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3)此外,在高温下,炽热的碳也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4)防护:煤炉、煤气灶及燃气热水器等易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使用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确保安全。
4.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
2.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面粉、煤粉、棉絮等都会遇明火或电火花发生爆炸。
3.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即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的浓度低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下限;可燃气体的浓度高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上限。
【小结】: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②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2.易燃易爆物的注意事项: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时,必须严格_遵守安全规程__,_严禁烟火_______。
【技能训练】1.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2.吉林市中百商厦着火,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D.水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3.下列灭火方法中错误的是()A.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B.煤气灶着火用灭火器扑灭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D.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4.篝火晚会时,要把木柴架空,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散热快B.易得到较高的温度C.减少可燃物D.使空气与木柴充分接触5.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原因是()A.氧气不足B.没达到着火点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D.空气不足6. 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
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电线或电器起火时,要立即用水扑灭B. 现场烟雾较浓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 如果无路可逃,可以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暂时避难、等待救援D. 高层建筑物起火,不可乘电梯,应从安全通道撤离7.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有()①氧气的含量②可燃物的本性③可燃物的形状④燃烧空间的大小A.①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8.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①氢气②汽油蒸气③面粉尘④棉尘⑤天然气A.①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9.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因燃气燃烧不完全易产生有害气体,若通风不畅而使人中毒的有毒气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0.请你分析下列灭火事实所用的灭火原理,并将灭火事实与其原理连线。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油锅盖灭 a 移开可燃物(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b 隔绝空气(3)仓库着火时,转移仓库中存放的可燃物 c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二、化石燃料及其利用1、化石燃料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分类组成主要含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以及元素主要含元素外,还含等元素主要成分是甲烷用途重要的化工和冶金原料重要的化工原料燃料和化工原料加工方法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无产品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汽油、柴油、煤油等燃气燃烧产物均产生二氧化碳,水【注意】(1)化石燃料是不可以再生的,因此必须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并开发新能源。
(2)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往往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除了产生有毒气体SO2、NO2、CO等外,还包括黑烟和灰尘等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煤的气化煤的焦化(干馏)石油的分馏原理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不完全燃烧煤隔绝空气加热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产物可燃性气体CO、CH4、H2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含有CO、CH4、H2、CO2等)航空煤油,汽油,柴油,石油气(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应用生活燃气和化工原料焦炭(金属冶炼,制造电极),煤焦油(化工原料)燃料和化工原料物理/化学变化3.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城市煤气中含有CO气体,煤气与天然气相比,从安全角度看,煤气的主要缺点是使人容易中毒;从环保角度考虑,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氢气。
4.化石燃料的燃烧化学方程式天然气燃烧: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煤气(主要成分为CO):5.新能源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氢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中考链接】1.(2008·常州)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火种被送上海拔8848.43米的珠峰峰顶。
象征着光明、和平、友谊、进步、和谐的奥林匹克圣火首次在地球之巅燃起,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之巅。
而“奥运火航天芯”再次奏响了“科技奥运”的主题。
(1)“祥云”火炬设计有回热管,即用铝箔将铜棒贴在燃料筒外侧,使火炬上下的热量能够交流,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铜的性。
(2)根据火炬、火种所处的环境不同,各种奥运火炬、火种灯采用的燃料都不相同。
①悉尼奥运会曾使用丁烷(C4H10)作为火炬的燃料,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 “高原火种灯”使用的是航空煤油,它主要通过石油分馏获得,分馏属于变化(填“化学”或“物理”);③珠峰火种灯选用了固体碳作燃料,并且完全采用了传统蜂窝煤煤炉的设计,即将固体碳做成碳柱,一节一节填充在容器内进行燃烧,这种设计的优点是:2、(2008·自贡)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由此可见,最理想的能源是( )A.天然气B.氢气C.酒精D.汽油36.(2012临沂)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请回答下列问题:(1)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给敬老院送去鲜花,花香满屋。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燃料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
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CO2的循环(1)CO2的生成和消耗二氧化碳的消耗:植物的作用二氧化碳的生成:动植物的呼吸,的燃烧,动植物尸体的腐烂,岩石分解(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科学家普遍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
2、CO2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水溶性固体的CO23、CO2的化学性质(1)如下图1所示,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大于空气的物理性质,也说明CO2不能也不支持的化学性质,因此CO2可用于。
(2)如下图2所示,此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会变成,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当加热时,石蕊试纸又会由变回,说明碳酸的化学性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如下图3所示,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图1 图2 图3(4)在高温下CO2通过炽热的焦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个反应需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5)二氧化碳无毒,但不供给呼吸,因此当进入干涸的深井、山洞或久未开启的地窖时,应先做一个实验,以防止CO2浓度过高而造成危险。
(6)CO2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在温室中可用于作。
与水、食盐等生成纯碱等物质,可作化工原料;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作______________,冷藏食物或人工降雨、制造云雾等。
(7)溶洞的形成(化学方程式):4、二氧化碳的制取一、药品的选择:1.原则:⑴药品来源广,价廉;⑵反应条件、装置、操作简单;⑶产气速率适中,容易收集气体;⑷纯度高;⑸安全、无污染或污染小等。
2.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不能选用浓盐酸,因浓盐酸太强,能挥发出大量的HCl气体,使制得的CO2不纯。
②不能选用硫酸,因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沉淀,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