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说课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氯气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理解氯气的危害性并学会正确使用和储存氯气。
二、教学重点1. 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氯气的应用领域。
三、教学难点1. 氯气的制备方法;2. 氯气的危害性及安全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即酸碱中和反应。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酸碱中和反应中,有没有涉及到气体的生成?如果有,这些气体有哪些?2. 学习氯气的制备方法(15分钟)(1)呈现实验现象:实验室内发生了一种反应,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
(2)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气体?它是如何制备的?请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教师进行讲解: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它可以通过氯化铁和盐酸的反应制备得到。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2FeCl3 + 6HCl → 2FeCl2 + 3Cl2 + 3H2O。
(4)展示实验过程: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氯化铁和盐酸的反应制备氯气的过程,并观察氯气的颜色和气味。
3. 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20分钟)(1)呈现实验现象:将一小瓶氯气倒置于水中,水位上升。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位上升?氯气是如何与水反应的?(3)教师进行讲解:氯气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气体,它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盐酸。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 → HCl + HClO。
(4)展示实验过程: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的过程,并观察水的变化。
4. 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20分钟)(1)呈现实验现象:将氯气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逐渐变淡。
(2)引导学生思考:氯气是如何与溴水反应的?这个反应过程中发生了什么?(3)教师进行讲解:氯气可以与溴水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Cl2 + 2Br2 + 2H2O → 2HBr + HCl + HClO。
氯气的性质说课课件

加强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
由于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因此在接触和使用氯气时,必须采取安 全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手套等。
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氯气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需要不断探索新 的应用领域。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相对密度和溶解性
氯气的相对密度为2.97,比空气重。
氯气可以溶解在水中,但溶解度不高。在20℃时,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约2体积的 氯气。
03
氯气的化学性质
氧化性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它可以将其他元素或化合物氧 化。
例如,氯气可以与铁反应,将铁氧化成铁离子。
氯气也可以与氢气反应,将氢气氧化成氢离子。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期接 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
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许多 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反应。
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 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 可以溶于水。
对未来学习和研究的建议
深入学习氯气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结论
次氯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 性的酸,可以用于杀菌消 毒等。
氯气与碱的反应及产物展示
实验准备
准备适量的氢氧化钠和氯 气。
实验过程
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中,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氯化钠 和次氯酸钠,同时放出热 量。
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及产物展示
实验准备
准备适量的金属钠和氯气。
课程背景
化学基础知识
学生在学习氯气的性质之前,已 经学习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 知识,如原子、分子、化合物等
氯气的性质说课PPT

氯气在工业中的应用
消毒剂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 用于水的消毒,因此在自 来水厂、游泳池等场所被 广泛应用。
漂白剂
氯气可以用于制造漂白剂 ,如次氯酸钠,被广泛应 用于造纸、纺织等行业的 漂白过程。
化工原料
氯气是制造众多化学产品 的重要原料,如有机氯化 合物、氯化聚合物等。
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来水消毒
个人防护措施
在应急情况下,佩戴自给式呼吸 器,穿戴全身防护服和化学防护 手套。确保个人安全,并遵循应 急程序的指导。
急救措施
对于接触氯气的人员,应立即将 其转移到新鲜空气区域,并尽快 就医。在等待医疗救助的过程中 ,保持受害者的呼吸道通畅,并 给予适当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 苏等。
THANKS
与非金属反应
毒性
稳定性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 能与多种元素和化合物 发生反应。
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 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如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 化铁。
氯气也能与一些非金属 元素反应,如与氢反应 生成氯化氢。
氯气是有毒的,对人体 和环境有害。在空气中 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刺 激眼睛、呼吸道和皮肤 ,甚至危及生命。
04
氯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基于实验的教学方法
01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氯气的性质教学,实验是不可或缺的方法。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
观地观察和感受到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02
安全性注意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验安全,提前讲解氯气的有毒性和刺激性
,示范正确的实验操作和防护措施,确保学生安全地进行实验。
工业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氯气逐 渐被用于漂白、消毒、制 造化工品等多个领域。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氯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教学重点1.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臭味、密度、溶解性等;2.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和其他物质的反应。
三、教学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有关气体的知识,如气体的特征、气体的份子运动等。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展示氯气的外观,引导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臭味等特征。
让学生进行讨论,猜测氯气的性质,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氯气的密度、溶解性等。
3.讲解(15分钟)教师对氯气的物理性质进行讲解。
首先介绍氯气的颜色是黄绿色,具有刺激性的刺鼻臭味。
然后,讲解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密度瓶进行演示。
最后,讲解氯气的溶解性,引导学生思量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进行实验验证。
4.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氯气与水的反应。
首先,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装有水的试管中,观察氯气的溶解情况和水的变化。
然后,将通入氯气的试管倒置,再通入一定量的氯气,观察氯气的溶解情况和试管内水的变化。
最后,让学生总结子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5.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氯气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
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氯气。
6.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氯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消毒、制取氯化铝等。
并引导学生思量氯气的应用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等,并展开讨论。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氯气的性质,并提出一些思量题,如氯气的应用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学生需要在家里进行思量和回答。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预情况、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件】氯气的性质说课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小组合作交流讨03 论,总结性质
04 教师正确引 导,进行归 纳
2 工作完成情况
归纳总结
课后作业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和氯气的 性质,设计氯气的制取实验。
20 2 3
CREATIVE GEOMETRY TEMPLATE
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技能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推 测氯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观察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归 纳能力
情感目标
1.从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 确认”中学习科学家认真仔细, 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研 究方法。
2.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 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与大 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感受化学 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20 2 3
氯气的性质和应用
说课部分
一、
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容
四 教学过程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这节 课来自新人教版第一册第二章 《氯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课时, 其主要内容是氯气的性质及应 用,本节课在起到承上启下的 作用,巩固第一章学习的离子 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为后面 物质的量的学习奠定化学基础。
二 学情分析
认知
心理 学情 经验 分析
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 意图,探析微观结构对宏观性 质奠定影响,理解“结构决定性 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内涵
知识目标
2.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交流,掌 握氯气的物理性质,探究氯气的 化学性质。
3.通过氯气的性质,了解氯气 在社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生活实际、化学史引出氯气
学生思考,初步了解氯气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展示和讲授氯 气
四 教学过程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氯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氯气的危害和应用。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氯气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含有氯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氯气的认知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它有哪些特点?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 知识讲解(20分钟)(1)物理性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氯气的物理性质。
首先,教师将氯气装入一个透明的玻璃管中,然后将玻璃管倒立放入水中,观察学生对氯气的颜色、密度和溶解性的变化。
教师解释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溶于水。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如用氯气灭火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氯气的化学性质。
首先,教师将一小块金属铁放入氯气中,学生观察到金属铁迅速生锈,产生红褐色的铁(III)氯化物。
然后,教师将氯气通入溶有碱性溴化钾的溶液中,学生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黄绿色,产生溴气。
通过这些实验,教师解释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的特点。
3.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消毒、漂白、制取氯化铝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氯气在水处理、纺织、制药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4. 学生实践(2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研究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每个小组设计一种制备氯气的实验,并观察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生可以利用氯化氢和过氧化铁的反应制备氯气,并通过实验验证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氯气的性质说课稿

第四个环节:问题解决(6分钟)
(设计意图:及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即时发现学生掌握的
情况,及时纠正。)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
制得的是 ( ) A、CuCl2 B、FeCl2 C、FeCl3 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DAlCl3 ()
模块二、教学设计 1、教学思想:①认识规律。学生已学过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氯碱工业”,“氯气的生产原理”等知识,并已经把这些实践初步上 升到理论高度,用所学的理论指导“氯气的性质”的学习,并对“氯气 与水的反应”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符合学生的 认识规律。②认知过程。本节课从“导入新课”,观察充满氯气的集气 瓶,观看历史图片,到学生演示,教师演示,学生探究,交流总结。学 生从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逐步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氯气的性 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教学手段: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并以 ①实验 演示。②实验探究。③多媒体辅助。 模块三、教法分析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进行思维、判断、交流、总结;对“氯气与水 的反应”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 模块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 推“果”。如“氯水呈浅黄绿色”(果)推导“氯气溶于水”(因)。 2、指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氯气与水的反应”。 模块五、教学过程(共分为五个环节)(40分钟) 设计思想:知识为载体、能力为目标,学生活动为主线。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1分钟)设计思想: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氯气的性
质”的学习中,同时消除学生因氯气有毒而产生畏惧心理,让学生充满好奇、 正确地走近“氯气世界”,热爱化学。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3. 了解氯气的应用领域和环境影响。
二、教学重点1. 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氯气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溶于水,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如醚和醇。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例如,氯气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2Na + Cl2 → 2NaCl氯气也能够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H2 + Cl2 → 2HCl此外,氯气还能够与许多有机物反应,如与甲烷反应生成氯代甲烷:CH4 + Cl2 → CH3Cl + HCl3. 氯气的制备方法氯气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电解氯化钠溶液和氯化氢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反应以及氯化氢和过氧化锌的反应等。
电解氯化钠溶液和氯化氢溶液是最常见的制备氯气的方法。
在电解槽中,将氯化钠溶液和氯化氢溶液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通电后,阴极产生氢气,而阳极则产生氯气。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反应也可以制备氯气。
在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与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氯化氢和过氧化锌的反应也能够制备氯气。
在反应过程中,氯化氢与过氧化锌反应,生成氯气和水:2HCl + ZnO2 → Cl2 + ZnCl2 + H2O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对氯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进行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预氯气的制备过程,加深对氯气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瓶氯气,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氯气的探索欲望。
2. 理论讲解首先,介绍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氯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通过演示氯气溶解性实验(即课本P44观察与思考实验一)
先把一瓶装有氯气的集气瓶,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 接着用100mL的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的水,振 荡,观察实验现象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氯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
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二、教法分析
本节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 和教师讲述等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 题——实验探究——分析推理——归纳总 结”的教学程序,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围 绕氯气的性质,进行组织教学,在教学中 采取实验、讨论、归纳、分析等教学方法 相结合进行教学活动。
三、学法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原子结构基础 氯气的生产原理 2、化学理论薄弱,好奇心强
五、板书设计
氯气的性质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能溶于水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 +Cl2 === 2NaCl 点燃 2Fe + 3Cl2 === 2FeCl3 点燃 Cu + Cl2 === CuCl2 点燃 2、与非金属反应 Cl2 + H2 === 2HCl 3、与碱反应 2NaOH+Cl2===NaCl+NaClO+H2O
氯气的性质说课
苏教版 必修1 专题 2 第1单元
10化学 高春兰
说课内容
教 材 分 析
教
法
学
分
法 教
析
分 学 析 程 序
板
书
设
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 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 难点 三维 目标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二第 一单元课题2,本节是第一课时,内容是氯气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二课时的内容是氯水的性质、 分析氯气的漂白原理和氯气的用途。这节课是高中 生第一次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俗话说“万事开头 难”,但学好这节课将为以后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 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实物展示,归纳物理性质
3、实验探究,研究化学性质
4、巩固知识,拓展新知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技术投放重庆市天原化工总 厂氯气爆炸的实况
设问:通过上面的新闻,以及上节课 的学习你知道了氯气的那些性质?
2、展示实物 归纳物理性质
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探究元素化合物的一 般方法来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
4、巩固知识,拓展新知识
• (提出问题)氯气有毒,教材P41[实验3]氯气溶解于水的 实验,还约有40ml氯气剩余,能否排到空气中,应该如何 处理? • (学生讨论交流)不能,提出两个方案:方案1、将剩余气 体注入水中;方案2、将剩余气体注入碱性溶液中。 • (进一步提出)两个方案效果哪个更好?如果氯气泄露, 应该如何处理? • (学生回答)方案2 ,处理方法是喷洒碱性溶液 • (知识拓展)工业上可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 [主要成分为 Ca(ClO)2 和CaCl2] • 2Ca(OH)2 + 2Cl2 = CaCl2 + Ca(ClO)2 +2H2O
过程与方法
①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研究中的作 用,初步形成元素化合物研究的一般方法。 ②通过问题讨论,掌握闻气体的方法,通过探究氯水的性质,知道 新制氯水的保存方法,体验实验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利用氯气的毒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②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氯气 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增强学生对化学、科技与生活之间联系的认识。
3、实验探究,研究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1】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将两小块金属钠放 在玻璃棉上,立即向瓶中通入氯气,观察现象。 【实验2】用坩埚钳夹住一束擦亮的细铁丝,将铁丝一端放 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迅速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 【实验3】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即放入盛有氯 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2、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 ②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 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
3、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看、闻、做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②以氯原子的结构特点作为切入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认识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
(2)、与非金属反应
实验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 苍白色,与水蒸气结合产生白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学方程式:Cl2 + H2 === 2HCl
点燃
氯气的化学性质
(3)与碱的反应
实验室制氯气的尾气处理方法 (如右图)
化学方程式: 2NaOH+Cl2===NaCl+NaClO+H2O
小结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2NaCl
实验1 实验2
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 点燃 的火焰 2Na +Cl2 ===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 棕黄色的烟
点燃 2Fe + 3Cl2 === 2FeCl3
实验3
与氢气 反应 与碱反 应
剧烈燃烧 生成大量棕黄色 点燃 的烟 Cu + Cl2 === CuCl2
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出现 点燃 白雾 Cl2 + H2 === 2HCl 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 成无色溶液,溶于水生成 2NaOH + 浅黄色溶液 Cl2===NaCl+NaClO+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