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 春 旅 游 概 况

合集下载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孔子游春》说课稿新

《孔子游春》说课稿新

《孔子游春》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孔子游春》。

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八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作简要阐述,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

这组课文将带领师生走进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世界,在认识虚心勤勉的莫泊桑、乐观坚强的刘老师、博学仁爱的孔子等人物的同时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和语言文字的滋养。

《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乘“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适时组织弟子“游春”,与弟子弄琴唱和,并以“水”为话题,记事写景、叙物明理、润物无声,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文章辞章俱佳、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是引导学生涵泳咀嚼,得意得言的佳篇。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我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8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课文中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第二自然段,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4.读读孔子与子路、颜回谈志向的一段对话,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体会第二自然段关于春景美的描写,并能有感情地诵读;2.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形式,练习表达,内化语言。

教学难点:1.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关于水的意味深长的话的道理,并能有感情地诵读;四、说教学准备。

我采用PPT作为教辅工具,简洁、明晰地呈现课文的部分字词、重点句段,以便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以清新舒缓的音乐辅之以情境渲染,创设与课文情境相吻合的课堂氛围。

《陆游》诗词全集、诗集辑录320篇

《陆游》诗词全集、诗集辑录320篇

《陆游》诗词全集、诗集辑录320篇2020-11-11 17:50:33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宋孝宗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派排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嘉定二年(1210年)去世,留绝笔《示儿》。

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

(陆游诗)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

朝廷之上,无不已划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1]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据传,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因唐琬不孕,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

陆游依母亲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改嫁同郡赵士程。

十余年后,陆游春游,于沈园偶遇唐琬夫妇,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2021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2021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8 卜(bǔ)算子① ·送鲍(bào)浩然②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③,山是眉峰聚④。欲⑤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⑥。
才始⑦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宋代词人,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仁宗时中 进士,在任时作《扬州赋》,神宗阅后甚喜,大加赞赏。其词构 思新颖,用语佻(tiāo)巧,不落俗套。
7 游园不值①
[宋]叶绍翁 应怜②屐齿③印苍苔,小扣④柴扉⑤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 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 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 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京城街道的上空小雨纷纷扬扬,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 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晚春景象。
这首诗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和 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 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 没有锐利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 为艺术美。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单单,只是。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⑥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⑦风波:波浪。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是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 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①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②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③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 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④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 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 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⑤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 ⑥绿:吹绿。

诗词赏析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诗词赏析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诗词赏析:《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文句注释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清泉寺:寺名,在蕲水县城外。

⑶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⑷潇潇:形容雨声。

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⑸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期。

⑹白发:老年。

⑺唱黄鸡:感叹光阴的流逝,人生不可能长久。

白话译文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当中。

松间的沙石小路通过春雨的冲洗,干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小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光阴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光阴流逝。

文学赏析东坡为人胸怀坦荡旷达,擅长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事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恐怖”(《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置下来以后,樵夫野老的帮忙,亲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扒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

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方才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恍如通过清泉冲洗,一尘不染,异样干净。

傍晚小雨潇潇,寺别传来了杜鹃的叫声。

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

它优美,干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

它爽人线人,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

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令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花月痕_魏秀仁

花月痕_魏秀仁

《花月痕》第一回蚍蜉撼树学究高谈花月留痕稗官献技(/t/xt|小/说天|堂)情之所钟,端在我辈。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性也;情字不足以尽之。

然自古忠孝节义,有漠然寡情之人乎?自习俗浇薄,用情不能专一,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且相率而为伪,何况其他!乾坤清气间留一二情种,上既不能策名于朝,下又不获食力于家,徒抱一往情深之致,奔走天涯。

所闻之事,皆非其心所愿闻,而又不能不闻;所见之人,皆非其心所愿见,而又不能不见,恶乎用其情!请问看官:渠是情种,砉然坠地时便带有此一点情根,如今要向何处发泄呢?吟风啸月,好景难常;玩水游山,劳人易倦。

万不得已而寄其情于名花,万不得已而寄其情于时鸟。

窗明几净,得一适情之物而情注之;酒阑灯-,见一多情之人而情更注之。

这段话从那里说起?因为敝乡有一学究先生,姓虞,号耕心,听小子这般说,便拂然道:“人生有情,当用于正。

陶靖节《闲情》一赋,尚贻物议,若舞社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什么情呢!我们原不必做理学,但生今之世,做今之人,读书是为着科名,谋生是为着妻子。

你看那一班潦倒名士,有些子聪明,偏做出怪怪奇奇的事,动人耳根;又做出落落拓拓的样,搭他架子。

更有那放荡不羁,傲睨一切,偏低首下心作儿女子态,留恋勾栏中人,——你想,他们有几个梁夫人能识蕲王?有几个关盼盼能殉尚书?大约此等行乐去处,只好逢场作戏,如浮云在空,今日到这里,明日到那里,说说笑笑,都无妨碍,只不要拖泥带水,纠缠不清才好呢。

你说什么情种,又是什么情根,我便情田也要踏破,何从留点根,留点种呢!”小子笑道:“先生自知甚明,教人也还踏实,只是将‘情’字径行抹煞!试想:枯木逢春,萌芽便发;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无论是何等样人,比木石自然不同,如何把人当个登场傀儡?古人力辨‘情’、‘滢’二字,如径渭分明,先生将情田踏破,情种情根一齐除个干净,先生要行什么乐呢?小子不敢说,求先生指教罢!”学究勃然怒道:“你讲什么话!先王‘人情以为田’,这‘情’字你竟认作男女私情看么?”小子“嗤”的一笑,道:“先生,你怎的不记得上文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句呢!大抵人之良心,其发见最真者,莫如男女分上。

前人七律精选100首

前人七律精选100首

前人七律精选100首前人七律精选100首1、《春》唐·贯休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

回雁不多消气力,染花应最费工夫。

溟濛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2、《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登楼》唐·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5、《狂夫》唐·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6、《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7、《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8、《江村》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9、《阁夜》唐·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10、《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11、《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横岗山

横岗山

横岗山横岗山,位于湖北省位于蕲春、武穴交界处,由余川黄建华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运营,与武穴佳臣大酒店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重峦叠嶂,宛如龙卧其巅,故名“横岗”。

最高峰815米,素有鄂东屏嶂之称,横岗山茂林修竹,郁郁葱葱,隋唐开山,寺庙林立,景点多而集中,横岗山耸翠为古十景之一,1988年经省民宗局批准,正式开放佛寺活动。

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成立“横岗山森林公园”,成为毗邻省、县(市)宗教活动和旅游观光的名山胜地。

年游客20万人次。

气候景观横岗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东西长6.4千米,南北宽1.5千米,纵观全园,酷似一条巨龙,头东尾西,横跨武(穴)蕲(春)两市县,武穴境内地属余川镇、森林公园等管辖,东有太平乡近年修扩的盘山公路18千米直达山顶,西南有三条便道,多为石砌梯道,约23千米人行步道通达各主要景点,近有800罗汉石窟建筑成功正待开光,与庐山可比美,可称“吴有匡庐,楚有横岗”。

初步调查统计,横岗山森林植物共有166科,551种,仅木本植物就有63科、134属,216种;陆生脊椎动物4纲17目143种。

山上佛寺道观盛极一时,曾有庙7座,殿厢塔室70余间,僧众200余人。

既是真武祖师道场,又是地茂菩萨教化物,全山大小寺庙计有20余座,殿寺阁室100余间。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名诗佳作,据说现小学课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系李白作于此,尉迟恭笔墨尚存。

横岗山以它壮丽的森林整体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其悠久的宗教源渊、人文胜迹,壮观的寺庙建筑,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造就了它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

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恭有游山碑文尚存。

寺庙景观有真武殿、圣母殿、祖爷殿、玉皇殿、云盖寺。

横岗山寺庙始建于隋初,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幼年曾在此出家,卓锡七年。

当年修炼时在石壁上留下的指印以及石凳、石椅、石屋至今仍在。

唐宋时佛道合一,山上佛寺道观盛极一时,有“庙宇七座,殿厢塔室七十余间”。

景区内空气清新,气候凉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蕲春旅游概况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陲、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下段北岸;蕲春地处“吴头楚尾”,历为水陆交通之要冲,南临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沪蓉高速公路横跨东西,县治漕河镇西距黄冈市驻地黄州97公里,省会武汉176公里,乘车2小时可达武汉天河机场,交通区位优势极其明显。

县内公路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大交通网络,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无阻。

蕲春人物彬彬、英杰代兴,是享誉海内外的“文昌之乡”。

这里诞生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清代文史学家顾景星、陈诗,中国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的田桐,辛亥革命先驱詹大悲,国学大师黄侃,著名文艺理论家胡风,以及外交家骆介子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以来,这里诞生了上千名专家、教授、学者,足迹遍布“五洲”,故有“教授县”之称。

蕲春是一块火红的热土,辛亥革命先驱、我党早期党员詹大悲和“一二·九”爱国运动组织者之一、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董毓华就出生在这里。

土地革命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织部分,徐向前等同志在此战斗生活过。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张体学等同志先后在此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指挥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著名高山铺战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蕲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风景名胜众多,境内旅游景点和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达124处。

县南蕲州旅游文化城内有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李时珍陵园,全国十七家中药材市场之一的蕲州药市,李时珍生前行医处——玄妙观,与西湖媲美的雨湖。

明城门雄武门,享有盛名的明荆王家庙——昭化寺;县北仙人台道教景观历史悠久;县东横岗山佛教圣地声名远播,桐梓温泉可治疗多种疾病,太平避暑山庄山青水秀,盛夏如春,凉爽宜人,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县西北三角山自然风景区赏心悦目,毛家嘴西周文化遗址木质建筑、铜制农具和彩绘成型漆器是东楚古文化的代表;城郊有著名的高山铺战斗遗址;县城有二星级红楼宾馆和三星级蕲春宾馆;据史书记载,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任湖北蕲州荆王府纪善期间创作的,书中描述的玉华王府、朱子国、豹头山、竹节山等均在蕲春境内。

全县星级宾馆和太平避暑山庄综合接待能力总床位1462个,一次性容纳大型团组12个,接待大中型会议14处,宾馆的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蕲春被湖北省旅游局确定为李时珍中医保健之旅旅游线路。

近年来,我县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接待水平和效率显巨提高。

今年新成立了三家国内旅行社,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985人,年接待游客近20余万人次,年实现旅游收入过5千万元。

全县旅游规划总体布局是:以蕲州旅游文化城为龙头,以三角山自然风景区,太平避暑山庄、横岗山森林公园、李时珍陵园为重点(一城四点)。

充分发挥李时珍人文资源优势,深度开发蕲州雨湖及周边资源,使之与李时珍陵园合为我县旅游拳头产品;重点建设太平避暑山庄、三角山自然风景区;大力开发横岗山、仙人台等佛教、道教文化;使我县形成以李时珍陵园为代表的李时珍中医保健旅游区,以三角山自然风景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区,以太平避暑山庄为代表的避暑休闲度假区,以高山铺战斗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以“蕲阳八景”为代表的《西游记》名胜旅游区的旅游布局。

旅游文化城——蕲州蕲州城始建于公元1263年,历为路、府、州、县治,古城周围九里三十三步、高一丈八尺、政治、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现距沪蓉高速公路蕲春站出入口二公里。

蕲州城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余处,保存较为完好的风景名胜达十处。

现已形成主要景点:一、李时珍陵园李时珍陵园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雨湖边,它由本草碑廊、纪念馆、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八十亩,其中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全部系钢筋凝泥土仿明建筑。

墓园内李时珍墓是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李时珍纪念馆已被定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教委确定的“百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中宣部命名的“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现为AA级景区。

李时珍陵园是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修建。

二、雨湖雨湖历为游览胜地,水面二千多亩,无污染、春多桃李、夏盛芙蓉,历史上曾有“游雨湖、不下西湖”之赞誉。

湖边有名人教授馆、药都宾馆。

三、蕲州中药材市场蕲州中药材市场座落于雨湖北岸,它是全国十七家药市之一,药市拥有二百多家药商户,二年一度的医药节和一年一度的药交会有数万药商、旅游者云集蕲州或交易或旅游。

四、昭化寺昭化寺位于蕲州城北部的缺子山上,它是被封为荆王的明仁宗朱高炽第六个儿朱瞻士冈,在明英宗朱祈镇正统十年来蕲州就藩后建成的荆王家庙。

五、《西游记》与蕲州我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任湖北蕲州荆王府纪善期间,搜集了蕲州的大量民间传说,并根据玄奘取经的史实,创作了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晚年之作,成书于吴承恩任荆王府纪善期间。

这部古典名著与蕲州荆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多处反映了蕲州的人物、山水、地名及习俗。

《西游记》既有吴承恩将他在荆王府的所见所闻“演化”到《西游记》中去的结晶,又为蕲州古城浓墨重笔地留下了永垂史册的一页。

六、蕲州古城古城始建于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历为路、府、州、县治,明仁宗之子朱瞻士冈在此建立过荆王府。

明嘉靖《蕲州志》记载:“其城周围九里三十三步,一千一百三十丈,高一丈八尺……城门六座,城上串棂九百九十间”,是鄂东最大的城池。

现有保存完好的雄武门。

七、雄武门雄武门又称蕲州北门,是一座完整的明代古城门建筑,它始建于公元1263年,古韵雄风犹存,城门顶平台上建有纪念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采药的“医圣阁”。

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北门攻入,一举解放蕲州城。

雄武门现为黄冈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金陵书院金陵书院由清代旅蕲的南京商人集资兴建,它由“金陵书院”、“聚德堂”、“保婴局”三部分组成。

现存“金陵书院”、“聚德堂”两部分建筑兴建于1867年(清同治六年),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

院内有“钟山遗秀”、“重修碑记”等碑刻5块。

太平避暑山庄旅游区一、太平避暑山庄太平避暑山庄座落于青石镇云丹山,最高峰海拔1244.2米,为蕲春县之最。

盛夏时节,山上最高气温在摄氏28℃左右,且湿度小、无蚊蠓。

山中太平水库修建于1966年,面积约20公顷。

山庄由省内外二十余家单位环太平水库周围建造,占地面积34公顷。

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同时可接待3000多游客。

山庄建筑风格各异,周围青山环绕、风景秀丽。

现有三级公路直达山庄,是鄂东著名的避暑胜地之一。

二、太平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座落于蕲春县青石镇东部的云丹山,最高峰海拔1244.2米,为蕲春县之最。

公园总面积1515.4公顷,其中有林地985公顷,水面30公顷,其它用地500.4公顷。

它地处北亚热带南部,属大南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一月份最低气温零下15℃,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3.6℃;年降水量1352毫米。

春秋两季气候宜人,特别是夏季凉爽,盛夏最高气温28℃左右,且空气湿度小,无蚊蠓。

公园距县城50公里,有蕲(春)太(安徽省太湖县)公路和三级公路相连。

公园地形复杂,地貌神奇,地理条件优越,层峦迭嶂,深涧含幽,云奇石异,险绝突兀,形成三十多处各具特色的景点。

三、温泉服务中心温泉处于云丹山脚,温泉水属地下热水岩浆余热以及放射型热加温而成,水温达50℃,日供水量达136.16吨;泉水可治疗因缺氟所患的各种疾病,还可治疗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现已建成温泉服务中心,集保健康复、沐浴休闲购物于一体,是一个理想的休闲疗养之地。

三角山旅游区一、三角山自然风景区三角山,又名笔架山。

距蕲春县城西北30公里,横跨蕲春、浠水两县,方圆60平方公里,大小山峰近30座,主峰海拔1200米,是鄂东地区名山之一。

山中的“笔架飞瀑”胜景,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

三角山高峻秀美,怪石荦确,佳林繁茂,一步一景。

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有揽胜观光佳境。

主要景点有一尖、二尖、三尖、老龙洞、三角寺、笔架飞瀑;还有舍身崖、龙船石、拔火棍等。

山中崖壁上还保存有不少诗、词、题刻,“三角山摩崖题刻”,已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有名的“猎场”,珍禽异鸟,种类繁多,断板龟、红毛狗举世罕见,这里是天然的植物园,林果花草,季季纷芳,红茶花树、月内梭罗极其珍贵;这里是有名的药物库《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近1892种药材,三角山就有400余种,被人誉为“半个中华的缩影”。

二、笔架飞瀑《中国名胜词典》的“笔架飞瀑”词条写道:“湖北蕲春县城西北30公里的笔架山,海拔1200米,三峰耸翠,中尤突出,形若笔架,故名。

山上怪石荦确,佳木错落之中,有寺殿雄峙,摘星台昂举,风云二洞幻奇,珍贵石刻焕彩等许多浏览胜迹。

特别是其飞瀑更为驰名。

瀑布位于山腰下两陡壁间,宽五米余,中有数埂,高270米左右,如削似劈,从上俯视,头晕目眩,由下仰望,突兀惊人。

底一巨潭,渊深难测,急流直柱,终年不断。

水大时,激涛翻滚,雾腾雷震,动人心弦;水小时,似数白练飞垂,碎浪四溅,珠洒琴鸣,悦目爽耳。

历代名人多到此欣赏,传说高宗亦曾游此。

现崖壁上仍保留下少诗词、字刻。

其中宋淳熙年间赵不迹手写“观颐视履”四字,每字高70余厘米,宽60余厘米,苍劲雄健,尤为珍贵。

三、三角寺三角寺又称三角资教禅寺,位于蕲春县三角山南麓。

原为五进五楹,还配有大慈阁、龙云阁、朝阳阁、纯阳阁。

现仅存大慈阁和台阶,被毁建筑正在修复中。

据明代嘉靖《蕲州志》记载,三角寺为后梁乾化年间(公元911年),僧慈应禅师建立。

后经宋代两朝皇帝诏封为“龙门资教寺”,成为佛史巨创。

四、达城庙达城庙是蕲春县古刹,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城庙始建于北宋初期,清嘉庆十七年建成现在的四进四楹规模。

庙里主要供奉二令公尊神,祖籍河南洛阳、世有勋爵、达城庙虽历尽劫波、而庙貌依然,金像亦保存完好。

徐向前元帅曾在达城庙及其附近率主力全歼国民党劲旅,恢复了鄂、豫、皖革命概据地。

因此达城庙是一个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革命意义的文物单位。

横岗山森林公园横岗山自古就是鄂东著名的旅游佛教圣地,素有“鄂东屏障”之称,历史悠久,景色秀美。

九二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15219亩,拥有林木蓄积16331m3,分布有珙桐、水杉、银杏等珍稀名贵树种。

横岗山还是我县佛教圣地,山上有保存完好的圣母殿、真武殿、玉皇殿和修好如旧的云盖寺等寺庙。

高山铺战斗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听取鄂、皖中心县委书记易鹏的详细汇报后,于同年10月26日鸡鸣时分大雾弥漫之际,把所部一、六纵队主力及中原独立旅共十七个团的兵力调往距高山铺战场20公里的胡家凉亭。

27日以云林宫为战略总指挥部,在高山铺地区歼灭国民党整编四十师、五十二师之八十二旅一万七千多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企图破坏我野战军在江淮地区立足生根的“追歼”计划,为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