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参考文本)
画家乡教学设计5篇家乡美教学设计

画家乡教学设计5篇家乡美教学设计下面是我整理的画家乡教学设计5篇家乡美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画家乡教学设计1《画家乡》教学设计崇文小学教育集团永安路校区李全爱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我们展示了祖国蔚蓝无垠的大海,山清水秀的乡村,平坦宽阔的平原,一碧千里的草原以及现代化的繁华城市。
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
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积累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贝、原”两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祖国的美,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学生特征分析:1、2、思维处于半逻辑状态,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需直观的语言表达欲望较为强烈,在课堂上不管是否想好,非常愿意表达图片刺激。
自己的想法,因此,课堂上要为学生语言发展提供良机,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课堂上注意力不持久,因此课堂设计要体现直观性、新颖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法:将课文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把学习课文变成一次有趣的旅游,在第一课时完成识字任务和写字任务时,凸显我集团相应的模式,并在识字时加入“我来提醒你注意”一环节。
2、学法:充分运用平时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做到“会说会用”,写字时结合“三看”写规范字。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祖国地图2、祖国秀美山川的图片3、“四步识字法”相应模式课件4、课堂练习题六、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祖国地图、各地风景图。
生欣赏图画,感受祖国的美丽。
2、点透:祖国就是我们美丽的家。
3、板题,画家乡。
生感情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我们的家乡多么美丽!孩子们,要想看到秀美的风光,我们先要认会这一课所有的生字。
出示识字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检查预习情况。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每组小组长领读。
《画家乡》课教案

《画家乡》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爱家乡、画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山川、河流、湖泊、草原、森林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古建筑、传统村落、历史遗迹、名胜古迹等。
3. 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活动、传统节日、饮食习惯、服饰特色等。
4. 绘画技巧:构图、色彩、线条、光影、透视等。
5. 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画作,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创作,描绘出具有家乡特色的画作。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形成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画作。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方法。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素养。
5. 评价法: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教学进程:1. 导入: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技巧,讲解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知识。
4. 实践: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分组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和描绘家乡的美景。
《画家乡》语文教案

《画家乡》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家乡”、“河流”、“田野”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和特点;(2)运用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学会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乡的情感;(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3)培养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用心感悟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3. 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和书写;2.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的把握;3. 绘画技巧的运用和创意表达。
1. 课件或黑板、粉笔;2. 课文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3. 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家乡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回忆和思考;(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3)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探讨家乡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家乡图片,讨论家乡的特点和变化;(2)学生小组合作,通过绘画展示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4. 学习绘画技巧:(1)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注意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运用;(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绘画,培养绘画兴趣和技巧。
5. 创作与展示:(1)学生独立创作,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提出改进意见。
1. 课后作业:(1)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对本节课学习的家乡的认识和感受;(2)请学生尝试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小短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画家乡》,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画家乡》的内容介绍。
2. 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色。
3. 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画家乡》的内容,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家乡的美丽景色。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特点和环保意识。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家乡的感受。
二、教学手段1. 课件:使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家乡的美丽景色。
2. 图片:展示家乡的特色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一、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画家乡》的内容和家乡的美丽景色。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点。
3.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家乡的特点。
4. 讨论家乡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特点和环保意识。
5.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家乡的感受。
二、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朗读课文:10分钟3. 讲解课文:10分钟4. 讨论家乡特点:10分钟5. 实践活动: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价。
2. 学生对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价。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的评价。
二、教学反馈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反馈:通过问答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点的反馈:通过绘画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家乡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反馈: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程度。
《画家乡》教学设计优秀4篇

《画家乡》教学设计优秀4篇《画家乡》教学设计篇一河西区平山道小学张楠一、学习目标: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8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3、在教师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使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课前准备:1、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等相关图片。
2、本城市相关资料、图片。
3、课件。
4、绘图用纸、笔。
五、学习过程:(一)揭题导入:1、(出示地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
(出示课件:桂林山水、九寨沟风景区、内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青岛……)这里有浩瀚的大海,茫茫的草原、连绵的群山、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2、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
(板书:家乡)你的家乡在哪儿?简单介绍一下。
3、导语过渡: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下面,我们跟随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到他们的家乡去看看,好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师配乐范读文,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2、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自读文,画出本课生字词——同桌互读课文,评价是否读正确。
3、再次读文,画出喜欢的词句,读一读(初步感知语言)。
4、用第一自然段第一句导入:读第一段,说说:你想知道什么?(引导质疑)孩子可能会提出:孩子们指谁?孩子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的家乡怎么美丽?他们的家乡有什么?……快速读文,找出答案。
(释疑)板书,借机认读:家乡、海边、平原、山里、高原、城市等词语。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1、你觉得谁的家乡最美?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美的?把这些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指导体验性阅读)2、读相关句子。
3、你觉得谁的家乡最美,最想到谁的家乡去看看?例:学生觉得山山家乡很美。
①(出示学生感受到美的句子)读一读,要求读正确。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五光十色”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课文,了解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五光十色”造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五光十色”造句。
四、教学准备:课文课件、生字卡片、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让学生跟读。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家乡的美丽。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4.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家乡的美丽。
(2)教师指导学生用“五光十色”造句。
5. 拓展延伸:(1)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美丽图片,分享给同学。
(2)学生互相交流,谈谈对家乡的认识。
6. 总结:(1)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用“五光十色”造句,写在日记本上。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朗读、回答问题、交流讨论等,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否用“五光十色”造句。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考虑如何将家乡环境保护的元素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家长沟通:教师可通过家长会议、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和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和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熟悉并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借助绘画的方式进行表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认知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绘画表达家乡,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产生热爱之情,增强家乡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层次等。
2.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和景观。
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教案、板书设计、图片或实物相关素材、绘画用品。
2.学生准备:绘画用纸、颜料、画笔、水杯、毛巾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自己家乡的特点和景观,并简单介绍家乡的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信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绘画基本技巧(1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层次等。
2.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示范的绘画技巧,进行练习。
第三步:了解家乡的特点和景观(20分钟)1.教师利用图片或实物再次展示家乡的特点和景观,让学生对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通过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和景观,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第四步:绘画家乡(40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理解,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进行绘画。
2.学生利用之前学习的绘画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3.教师巡视指导和点评学生的绘画作品。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15分钟)1.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绘画作品,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和喜爱之处。
2.教师组织学生展示绘画作品,并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和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二、教学重点•重点一•重点二•重点三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第二步:学习绘画基本技巧•第三步:了解家乡的特点和景观•第四步:绘画家乡•第五步:展示和分享五、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美丽”、“洁白”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读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美丽。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洁白”等词语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洁白”等词语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画出不会读的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乡的美丽。
(3)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 学习生字:(1)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美丽”、“洁白”等词语造句。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句子。
5. 小结课堂: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用“美丽”、“洁白”等词语写一段话。
7. 板书设计:《画家乡》家乡美丽洁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美丽。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环保意识。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收集家乡的相关图片、故事、传统等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参考
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参考文本)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8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本。
四、课前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地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
(出示课件:桂林山水、九寨沟风景区、内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青岛……)这里有浩瀚的大海,茫茫的草原、连绵的群山、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2、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
(板书:家乡)
3、点击出示:家乡
指名读“家乡”这两个字。
(师适时评价:你读得一字一顿的,很正确;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4、导入过渡: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点击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愿意来读读课题,请你来读,他来读,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感受语言之美:小朋友,你想了解他们的家乡吗?那就先听听录音姐姐美丽的声音吧!看图听录音,学生整体感受语
言的美。
2、听完了介绍,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们的家乡?(引导学生说:家乡美)
3、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像你们说的一样。
让我们到文中去领略他们家乡的美吧,注意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4、检查字词(带拼音的字----词语)
(1)自读带拼音词语:小朋友读得真起劲,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
你们行不行?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
课件出示:宽广鱼虾赤脚捡贝壳
草原又绿又密一匹骏马奔跑
城市楼房
(2)领读
(3)去拼音同桌互读
(4)重点指导:宽、密、奔。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宽用组词法,谁能给宽找找反义词?
奔用动作表示法,谁能来做做动作?它和跑是一个意思,奔跑奔跑,一起做一做奔的动作。
密在词语领读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又绿又密的意思。
谁能照样子说一说?(课件出示:又()又())
(5)齐读。
5、出示图片,问: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的家乡呢?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用:谁的家乡在哪儿来介绍介绍?
课件出示:——的家乡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过程中请学生跟读。
)
6、指名读课文是啊,我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在海边,有的在山里,有的在平原,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城市……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呢?那你能来读一读吗,读出你的喜欢来?
a涛涛的家乡:(学生读完,教师适当评价,如: 这么短时间你能读得那么通顺,真能干……)
b山山的家乡: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到山山家乡去,你们听(出示
小溪流的声音)…小溪流在欢迎你呢,喜欢山山家乡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吧。
c平平的家乡:是啊,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
读完后出示鸡鸭的叫声,你听连鸡鸭都在夸奖你呢!
d青青的家乡:一起跟他到大草原上,站起来读读。
(适时评价:真想骑上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吃草,风吹草低见牛羊……)
e京京:现代化的大城市,到处有高楼大厦,真令人向往。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1、小朋友的家乡是那么的迷人,可是今天时间有限,老师只能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玩,你们听(让生听海浪的声音)我们来到了哪儿?
预设:海边
2、小朋友,见过海吗?你见过的海是怎么样的?(出示大海的图片,播放海浪声)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大海是蓝蓝的,一望无边,海面上海鸥在
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艘艘帆船在海上星星点点,海边是又松又软的沙滩,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凉爽的海风吹着好舒服啊!
3、涛涛的家乡正像我们说的那么美,现在我们看看涛涛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的?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把你认为美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注意吧句子划完整。
(课件出示要求,学生朗读)
4、交流: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1】指名读(显示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
【2】比较句子:他画的海蓝、宽。
自己读一读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那你读的时候要怎么读呢?谁来读?(指名读)那么读得真好听。
【3】说话训练:是啊,海是那么蓝,那么宽。
你瞧,你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涛涛家乡的大海吗?你也可以用上老师给你提供的词语。
(老师提供词语:一望无际,碧蓝,蓝宝石等,扩充学生的词
库,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3】朗读指导:是啊,就是这么蓝这么宽的大海,谁有本领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蓝和宽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范读。
老师通过评价语言,指导训练学生朗读:如: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涛涛家乡的海是那么蓝,宽广无边,一望无际。
老师仿佛来到了大海边……)(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1】过渡:还有哪一句美?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哪个词看出了船多、鱼虾多?
【2】指名读:那谁能用朗读表现出来。
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美啊。
谁能用你的朗读读出美来?评价:(如老师听出来了船可真多呀……老师又听出来……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3】齐读:出示渔船出航捕鱼的图片。
是啊,你看,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迷人啊,我们一起来读。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1】过渡:还有那一句话美啊?
【2】贝壳教学:是啊,住在海边的孩子多幸福啊,你们瞧,他在干什么呢?
(欣赏贝壳图片)你瞧,这些就是涛涛捡的贝壳。
你都看到了怎样的贝壳?(课件:——的贝壳)
【3】指导朗读:看到了那么多贝壳,你高兴吗?想说什么呢?
【4】师生合作读涛涛家乡这一小节:海边的生活多有快乐啊,让我们在海浪声中一起再来回味回味海边生活的乐趣。
5、出示:拓展阅读《我家住在大海边》,配海浪声:涛涛生活在海边,他很快乐,也感觉很自豪,他不仅画了自己的家乡,还写了自己的家乡,来,自己读读吧。
读了之后你又知道什么了?
配乐读第二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读。
6 、海边真美啊。
老师真想去涛涛家乡看一看,你们呢?老师建议大家假期中让爸爸妈妈带你去海边玩一玩。
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涛说再见吧。
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说再见吧。
现在生字宝宝还等
着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呢!
(四)写字:贝虾
1、齐读
2、虾:请生观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看老师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写。
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和老师大屏幕上的差不多,请你给自己打上五角星。
写的不满意的再改改。
3、贝:请你仔细观察,拿起笔认认真真的写一个。
4、范写
5、练写
6、全班评议
板书:涛涛海边
山山画山里
平平家平原
青青乡草原
京京城市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