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炉渣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炉渣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炉渣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操作。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 (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1.2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325号以上。

2.1.3 熟化石灰:生石灰使用前3~4d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

熟化石灰亦可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使用前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2.1.4 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直径200mm,长600mm)、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和1m长木制大杠、笤帚、铁錾子、钢丝刷等。

2.2 作业条件:2.2.1 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已安装完,墙面上+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

2.2.2 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它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用细石混凝土或1∶3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严实,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2.2.3 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2.2.4 首层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回填土、灰土做完,并经检查验收。

3 操作工艺等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1.2 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40mm,第二遍筛用小孔径筛,筛孔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5mm及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强度提高很有利。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不得用新渣,必须使用“陈渣”,所谓“陈渣”就是在使用前应深水闷透的炉渣,浇水网透时间不少于5d。

水泥炉渣垫层施工方案

水泥炉渣垫层施工方案

水泥炉渣垫层施工方案
概述
水泥炉渣垫层是在路面基层和沥青表层之间的一层,主要用于提高路面的承载
能力、耐久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水泥炉渣垫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准备、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材料准备
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确保垫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2.炉渣:炉渣是矿山矿渣或冶炼炉渣,在施工前需经过筛选和处理,
确保粒度均匀。

3.砂:适量的细砂用于调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4.水:用于混凝土拌和和养护。

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在进行水泥炉渣垫层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清理和修整,
确保基层平整、无积水和松软杂质。

2.拌合:按照设计要求,将水泥、炉渣、砂和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拌合,
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3.铺设:将拌合好的混凝土均匀铺设在基层上,采用振捣机进行压实,
确保垫层的密实度。

4.养护:在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炉渣垫层进行充分养护,保持充分的
湿润,避免裂缝和强度不足。

注意事项
1.材料质量:所选用的水泥、炉渣等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垫
层的质量。

2.施工温度: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环境温度,避免在极端温度下施工,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养护效果。

3.施工人员:施工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水泥炉渣垫层施工工艺,
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通过以上的材料准备、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能够有效提高水泥炉渣垫层的施
工质量和效果,使道路更加安全、耐久和稳定。

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工法施工工艺

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工法施工工艺

一、地面与楼面工程1.1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操作。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1.2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325号以上。

2.1.3 熟化石灰:生石灰使用前3~4d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

熟化石灰亦可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使用前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2.1.4 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直径200mm,长600mm)、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和1m长木制大杠、笤帚、铁錾子、钢丝刷等。

2.2 作业条件:2.2.1 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已安装完,墙面上+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

2.2.2 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它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用细石混凝土或1∶3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严实,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2.2.3 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2.2.4 首层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回填土、灰土做完,并经检查验收。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 炉渣过筛与水闷→ 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 基层洒水湿润、拌合炉渣→ 铺炉渣垫层→ 刮平、滚压→ 养护3.1.1 基层处理:铺设炉渣垫层前,对粘结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混凝土渣子等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1.2 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40mm,第二遍筛用小孔径筛,筛孔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5mm及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强度提高很有利。

建筑工程土建、装饰装修施工工艺标准大全

建筑工程土建、装饰装修施工工艺标准大全

目录一、土方工程 01.1人工挖土工艺标准 01.2机械挖土工艺标准 01.3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5)1.4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7)1.5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 (11)二、地基与基础工程 (15)2.1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5)2.2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9)2.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工艺标准 (22)2.4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27)2.5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31)2.6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36)2.7桩承台施工工艺标准 (43)2.8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43)2.9素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54)三、地下防水工程 (57)3.1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57)3.2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1)3.3地下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5)3.4地下改性沥青油毡(SBS)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70)3.5地下高分子合成(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73)3.6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工艺标准 (77)四、混凝土结构工程 (81)4.1模板工程 (81)4.1.1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 (81)4.1.2框架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 (84)4.1.3组合钢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 (89)4.1.4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 (103)4.1.5密肋楼板模壳的安装与拆除 (107)4.2钢筋绑扎与安装工程 (111)4.2.1地下室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11)4.2.2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15)4.2.3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20)4.2.4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25)4.2.5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31)4.3钢筋接头 (135)4.3.1钢筋手工电弧焊工艺标准 (135)4.3.2水平钢筋窄间隙焊工艺标准 (141)4.3.3钢筋气压焊工艺标准 (145)4.3.4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标准 (149)4.3.5钢筋电渣力焊工艺标准 (155)4.3.6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 (159)4.3.7锥螺纹钢筋接头工艺标准 (161)4.4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养护 (165)4.4.1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165)4.4.2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171)4.4.3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77)4.4.4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80)4.4.5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84)4.4.6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 (188)4.4.7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95)4.5构件安装工程 (199)4.5.1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工艺标准 (199)4.5.2预应力实心整间大楼板安装工艺标准 (202)4.5.3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工艺标准 (204)4.5.4预制外墙板安装工艺标准 (212)4.5.5预制外墙板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215)4.5.6预制楼梯、休息板及垃圾安装工艺标准 (220)4.5.7预制阳台、雨罩、通道板安装工艺标准 (223)4.5.8预制钢筋混凝土隔墙板安装工艺标准 (226)4.5.9加气混凝土条板安装工艺混凝土 (229)4.6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231)4.6.1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工艺标准 (231)4.6.2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 (237)五、钢结构工程 (246)5.1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 (246)5.2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250)5.3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254)5.4钢屋架制作工艺标准 (265)5.5钢屋架安装工艺标准 (270)5.6钢网架结构拼装工艺标准 (274)5.7钢网架结构安装工艺标准 (284)L1/800 (293)30.0 (293)5.8钢结构防腐涂装工艺标准 (295)5.9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艺标准 (299)六、砌筑工程 (302)6.1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 (302)6.2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 (307)6.3料石砌筑工艺标准 (313)6.4中型砌块砌筑工艺标准 (317)6.5空心砖砌筑工艺标准 (323)七、地面与楼面工程 (329)7.1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329)7.2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332)7.3陶粒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335)7.4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38)7.5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41)7.6现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46)7.7预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51)7.8陶瓷锦砖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56)7.9塑料板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59)7.10活动地板施工工艺标准 (364)7.11大理石、花岗石及碎拼大理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68)7.12缸砖、水泥花砖、通体砖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74)7.13预制混凝土板块和水泥方砖路面铺设施工工艺标准 (379)7.14长条、拼花硬木地板施工工艺标准 (382)7.15厕、浴间涂膜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387)7.16地毯铺设施工工艺标准 (394)八、门窗工程 (398)8.1木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398)8.2钢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404)8.3铝合金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408)8.4涂色镀锌钢板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413)8.5硬PVC塑料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418)九、装饰工程 (422)9.1抹灰工程 (422)9.1.1内墙抹石灰砂浆工艺标准 (422)9.1.2抹水泥砂浆工艺标准 (427)9.1.3加气混凝土条板墙面抹灰工艺标准 (433)9.1.4混凝土内墙、顶抹灰工艺标准 (439)9.1.5墙面水刷石施工艺标准 (445)9.1.6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标准 (451)9.1.7拉毛灰施工艺标准 (457)9.1.8斩假石施工工艺标准 (461)9.1.9喷涂、滚涂、弹涂施工工艺标准 (465)9.2玻璃工程 (473)9.2.1钢、木框扇玻璃安装工艺标准 (473)9.2.2铝合金框、扇及塑料框、扇玻璃安装工艺标准 (478)9.3吊顶工程 (482)9.3.1木骨架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 (482)9.3.2轻钢骨架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 (486)9.4隔断及外墙内保温工程 (490)9.4.1轻钢龙骨石膏罩面板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490)9.4.2增强石膏空心条板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496)9.4.3增强水泥(GRC)空心条板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501)9.4.4钢丝网架水泥夹心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505)9.4.5增强水泥(GRC)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512)9.4.6增强石膏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516)9.4.7纸面石膏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墙面施工工艺标准 (521)9.5饰面板(砖)工程 (525)9.5.1室外贴面砖施工工艺标准 (525)9.5.2大理石、磨光花岗石、预制水磨石饰面施工工艺标准 (531)9.5.3大理石、花岗石干挂施工工艺标准 (537)9.5.4玻璃幕墙安装工艺标准 (543)9.5.5金属饰面板安装工艺标准 (550)9.5.6墙面贴陶瓷锦砖工艺标准 (555)9.6涂料、裱糊、刷浆 (560)9.6.1木材表面施涂溶剂型混色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60)9.6.2木料表面施涂清漆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64)9.6.3木料表面施涂混色磁漆磨退施工工艺标准 (568)9.6.4木料表面施涂丙烯酸清漆磨退施工工艺标准 (568)9.6.5金属表面施涂混色油漆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72)9.6.6混凝土及抹灰表面施涂油性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75)9.6.7混凝土及抹灰表面施涂乳液薄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79)9.6.8混凝土及抹灰面彩色喷涂施工工艺标准 (583)9.6.9一般刷(喷)浆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587)9.6.10木地(楼)板施涂清漆打蜡施工工艺标准 (592)9.6.11裱糊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597)9.6.12软包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602)9.7细木花饰工程 (607)9.7.1木窗帘盒、金属窗帘杆安装工艺标准 (607)9.7.2壁柜、吊柜安装工艺标准 (609)9.7.3楼梯扶手安装工艺标准 (613)9.7.4木护墙、木筒子板安装工艺标准 (616)9.7.5挂镜线、贴脸板、压缝条安装工艺标准 (619)9.7.6窗台板、暖气罩安装工艺标准 (622)9.7.7塑料踢脚板安装工艺标准 (625)9.7.8预制花饰安装工艺标准 (627)十、屋面工程 (630)10.1屋面找平层施工艺标准 (630)10.2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 (633)10.3沥青油毡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37)10.4合成高分子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43)10.5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48)10.6雨水管、变形缝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65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of building ground engineering2018-01-22 发布2018-05-01 实施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DB62/T-3027-2018备案号:J10743-2018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ground engineeringDB62/T-3027-2018主编单位: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第九建设集团公司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日期:2018年5月1日2018 北京前言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技术规程>等39项甘肃省地方标准复审结果的通知》(甘建标〔2014〕493号)的要求,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依据甘肃省建筑地面工程施工现状,结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经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施工经验、吸收有关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62/T-3027-2005。

主编单位: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第九建设集团公司参编单位: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马云龙杨鸿眉王志宏张旭军张建锋谭飞张博徐大斌陶双元鲁俊锋李生兰王莉牟继升赵萍党新安王小莉满吉昌赵恬徐茂宏李建钢主要审查人:牛昌林肖军常自昌邵文忠张文莉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基层铺设 (8)4.1 一般规定 (8)4.2 基土 (8)4.3 灰土垫层 (12)4.4 砂、砂石垫层 (13)4.5 碎石、碎砖垫层 (14)4.6 三合土垫层和四合土垫层 (16)4.7 炉渣垫层 (18)4.8 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 (20)4.9 找平层 (23)4.10 隔离层 (25)4.11 填充层 (27)4.12 绝热层 (29)4.13 成品保护 (33)4.14 验收记录 (34)5 整体面层 (36)5.1 一般规定 (36)5.2 混凝土面层 (37)5.3 水泥砂浆面层 (39)5.4 水磨石面层 (42)5.5 硬化耐磨面层 (46)5.6 防油渗面层 (49)5.7 不发火(防爆)面层 (52)5.8 自流平面层 (54)5.9 涂料面层 (57)5.10 塑胶面层 (59)5.11 地面辐射供暖的整体面层 (61)5.12 成品保护 (63)5.13 验收记录 (64)6 板块面层 (66)6.1 一般规定 (66)6.2 砖面层 (68)6.3 大理石、花岗石面层 (70)6.4 预制板块面层 (73)6.5 料石面层 (74)6.6 塑料板面层 (77)6.7 活动地板面层 (80)6.8 金属板面层 (82)6.9 地毯面层 (84)6.10 地面辐射供暖的板块面层 (87)6.11 成品保护 (88)6.12 验收记录 (89)7 木、竹面层 (91)7.1 一般规定 (91)7.2 实木地板面层、实木集成地板面层 (92)7.3 竹地板面层 (96)7.4 实木复合地板面层 (97)7.5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 (99)7.6 软木类地板面层 (100)7.7 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面层 (102)7.8 成品保护 (104)7.9 验收记录 (105)8 防滑地面 (106)8.1 一般规定 (106)8.2 整体防滑地面 (107)8.3 板块防滑地面 (109)8.4 成品保护 (112)8.5 验收记录 (112)9 其他地面 (114)9.1 一般规定 (114)9.2 施工要点 (114)9.3 验收记录 (115)10 地面裂缝防治 (117)10.1 一般规定 (117)10.2 材料要求 (117)10.3 裂缝控制 (118)10.4 裂缝的判断与处理 (119)11 施工安全 (121)12 绿色施工 (123)附录A 变形缝的设置 (129)附录B 有害物质的含量、限量 (134)本规程用词说明 (138)引用标准名录 (139)附:条文说明 (141)1 总则1.0.1 为规范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工艺合理、节能环保、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操作。

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1.2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325号以上。

2.1.3熟化石灰:生石灰使用前3~4d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

熟化石灰亦可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使用前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2.1.4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滚石制或铁制,(直径200mm,长600mm)、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和1m 长木制大杠、笤帚、铁錾子、钢丝刷等。

2.2作业条件:2.2.1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已安装完,墙面上+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

2.2.2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它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用细石混凝土或1∶3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严实,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2.2.3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2.2.4首层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回填土、灰土做完,并经检查验收。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炉渣过筛与水闷→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基层洒水湿润、拌合炉渣→铺炉渣垫层→刮平、滚压→养护3.1.1基层处理:铺设炉渣垫层前,对粘结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混凝土渣子等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1.2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40mm,第二遍筛用小孔径筛,筛孔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5mm及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型和早期强度提高很有利。

屋面工程-炉渣垫层

屋面工程-炉渣垫层
平墩, 一般找平墩的间距为2米左右, 有泛水处坡度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标高, 同样做找平
墩, 用来控制垫层的表面标高。
5.铺设与滚压: 炉渣垫层厚度宜60 mm以上, 虚铺和压实后的 比例一般是1.3:1, 如实厚为
60 mm,则虚铺厚度为78m m。铺炉渣垫层时, 先在铺设基层面上撒水湿润, 再撒1:0.5水泥浆,
(2)做垫层前三天做好保暖措施, 使操做温度不低于十5℃。已做好的垫层不得受冻。
8、成品保护
(1)、垫层施工不应碰撞门口、管线、垫层、内埋设件和已完的装修面层。
(2)、施工完的垫层应注意 养护,常温3天后方能进行面层施工。
三、质量标准
(一)保证项目
1.炉渣垫层使用的水泥、炉渣、石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标 高 土10 用水淮仪检查
坡 度 2/1000,且不大于30 用坡尺检查
厚 度 个别地方不大干设计厚度 l/10 尺量检查 ‘
四、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涂刷均匀成水泥浆结合层, 做好找平墩, 装铺炉渣熟料, 按找平墩用铁铣粗略找平, 再上大
红细找平度,全部或分段铺好后滚压, 局部撒垫调整平度, 反复进行表面平整出浆, 厚度符合
设计要求。对墙根, 边缘, 管根周围不
宜滚压处, 应用木拍拍打平实。如垫层厚度较大时宜分层铺压或用平板振捣器振平振实。水泥炉渣
道工序的操作质量。
3.强度不足、主要是配合比不准, 施工全过程时间过长,滚压不实,养护不好等造成。施工应正
确掌握配合比,控制加水量,加强检查铺炉渣的乎度和厚度,滚压密实均
匀,成品加强养护。
五、安全交底
1、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临边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炉渣垫层

炉渣垫层

第六章炉渣垫层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中的炉渣垫层工程。

2材料要求:2.1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

粒径不应大于40mm,粒径在5mm和5mm以下的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份。

2.3水泥:水泥应为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4炉渣垫层的拌合料体积比应按设计要求配料。

如设计无要求,水泥与炉渣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6(水泥:炉渣),水泥、石灰与炉渣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1:8(水泥:石灰:炉渣)。

3主要机具(工具):3.1主要机具:振动器等。

3.2主要工具: 人力夯、滚筒、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mm-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钢尺、木拍等。

4作业条件:4.1回填前,应作好相应的检查验收,并办好隐检手续。

4.2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500mm。

4.3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杂物清除干净。

4.4施工前,应抄平作好水平标志。

5施工工艺:5.1工艺流程:检验水泥、炉渣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炉渣浇水闷透→炉渣垫层拌合料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设→拍平压实→养护验收。

5.2操作工艺:5.2.1首先检查炉渣、水泥和石灰的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炉渣垫层和水泥炉渣垫层拌合料在使用前应浇水闷透;水泥石灰炉渣垫层所用的炉渣应先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拌合浇水闷透。

闷透时间均不得小于5d,否则,因炉渣闷透时间不够而引起体积膨胀造成质量事故。

5.2.2垫层拌合:炉渣垫层的拌合料必须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加水量应严格控制,使铺设时表面不致出现泌水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一、总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的炉渣垫层施工。

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二、术语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三、基本规定1、在垫层工程施工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参照本施工技术标准。

2、垫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水泥等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使用前,应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准验收。

3、垫层工程所采用拌合料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4、垫层的铺设,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仔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5、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应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的规定行。

6、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垫层。

(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7、垫层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垫层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个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 间;不足3 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 延长米为1 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 间计算。

8、垫层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

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处理。

9、垫层工程完工前、后,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四、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进行技术复核,基层标高、管道埋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2)施工前应有施工方案,有详细的技术底,并交至施工操作人员。

(3)各种进场原材料规格、品种、材质等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进行相应验收,并有相应施工配比通知单。

(4)施工前应有施工方案,有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交至施工操作班全体人员。

(5)垫层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垫层工程的施工。

(二)材料准备(1)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且粒径在5mm 及其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2)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3)熟化石灰:石灰应用块灰,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 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也可采用磨细生石灰,或用粉煤灰、电石渣代替;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时,使用前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

(三)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石制或铁制压滚(直径200mm,长600mm)、平板振动器、平铁锹、计量器、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 和lm 长木制大杠、笤帚、钢丝刷等。

(四)作业条件(1)结构工程已经验收,并办完验收手续,墙上水平标高控制线已弹好。

(2)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用细石混凝土或1:3 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严密,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3)穿过楼板的管线已安装验收完,楼板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4)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

五、材料和质量要点(一)材料的关键要求(1)水泥水泥进场后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取样进行检验,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时应在使用前作复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水泥应按不同品种、不同强度、不同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和保管,不得混杂,并防止混掺使用。

(2)炉渣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应为陈渣,即在使用前应浇水闷透的炉渣,禁止使用新渣。

(二)技术关键要求(1)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操作质量,配料应准确掌握配合比,搅拌要均匀,并严格控制加水量。

(2)铺设炉渣时加强厚度和平整度的检查,滚压密实均匀,加强成品的养护等,以确保达到要求的强度。

(三)质量关键要求(1)要注意对基层的清理、洒水湿润以及炉渣的选用和配制,以防止垫层空鼓开裂。

(2)必须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整个过程控制在2h 内,滚压过程中随时拉水平线进行检查以免炉渣垫层表面不平。

(3)炉渣拌合料拌合时要严格按配合比,严禁过早上人和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以免造成炉渣垫层的松散和强度的降低。

(四)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炉渣、石灰过筛、闷水时,操作人员应戴手套、穿胶鞋、戴防护眼镜等劳动保护用。

(五)环境关键要求炉渣垫层冬期施工,水闷炉渣表面应加保温材料覆盖,防止受冻。

做炉渣垫层前3d 做好房间保暖措施,保持铺设和养护温度不低于5℃。

已铺好的垫层应适当护盖,防止受冻。

六、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基层处理→炉渣过筛与水闷→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基层洒水湿润、拌合炉渣→铺炉渣垫层→刮平、滚压→养护(二)操作工艺炉渣垫层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

(1)基层处理:铺设炉渣垫层前,对粘结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混凝土渣子等用钢凿子剔凿,钢丝刷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2)炉渣(或其拌合料)配制1)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浇水闷透;水泥石灰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合闷,闷透时间均不得少于5d2)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40mm,第二遍用小孔径筛,筛孔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5mm 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

3)炉渣垫层的拌合料体积比应按设计要求配制。

如设计无要求,水泥与炉渣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6(水泥:炉渣),水泥、石灰与炉渣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1:8(水泥:石灰:炉渣)。

4)炉渣垫层的拌合料必须拌合均匀。

先将闷透的炉渣按体积比与水泥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合,颜色一致,加水量应严格控制,使铺设时表面不致出现泌水现象。

水泥石灰炉渣的拌合方法同上,先按配合比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合均匀。

(3)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根据墙上+500mm 水平标高线及设计规定的垫层厚度(如无设计规定,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往下量测出垫层的上平标高,并弹在周墙上。

然后拉水平线抹水平墩(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成60mm×60mm 见方,与垫层同高),其间距2m 左右,有泛水要求的房间,按坡度要求拉线找出最高和最低的标高,抹出坡度墩,用来控制垫层的表面标高。

(4)基层洒水湿润:炉渣垫层拌合料铺设之前再次用扫帚清扫基层,用清水洒一遍(用喷壶洒均匀)。

(5)铺设炉渣拌合料1)铺设炉渣前在基层刷一道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将拌合均匀的拌合料,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设,虚铺厚度宜控制在1.3:1,如设计要求垫层厚度为80mm,拌合料虚铺厚度为104mm (当垫层厚度大于120mm 时,应分层铺设,每层压实后的厚度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3/4)。

2)在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应湿润;铺设时应分层压实,铺设后应养护,待其凝结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刮平、滚压:以找平墩为标志,控制好虚铺厚度,用铁锹粗略找平,然后用木杠刮平,再用滚筒往返滚压(厚度超过120mm 时,应用平板振动器),并随时用2m 靠尺检查平整度,高出部分铲掉,凹处填平。

直到滚压平整出浆且无松散颗粒为止。

对于墙根、边角、管根周围不易滚压处,应用木拍板拍打密实。

采用木拍压实时,应按拍实→拍实找平→轻拍逗浆→抹平等四道工序完成。

(7)水泥炉渣垫层应随拌随铺,随压实,全部操作过程应控制在2h 内完成。

施工过程中一般不留施工缝,如房间大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用木方或木板挡好留槎处,保证直槎密实,接槎时应刷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后,再继续铺炉渣拌合料。

(8)养护:垫层施工完毕应防止受水浸润。

做好养护工作(进行洒水养护),常温条件下,水泥炉渣垫层至少养护2d;水泥石灰炉渣垫层至少养护7d,严禁上人乱踩、弄脏,待其凝固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七、质量标准(一)主控项目(1)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颗粒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颗粒粒径在5mm及其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2)炉渣垫层的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

(二)一般项目(1)炉渣垫层与其下一层结合牢固,不得有空鼓和松散炉渣颗粒。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用小锤轻击检查。

(2)炉渣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铺炉渣拌合料时,注意不得将稳固电管的细石混凝土碰松动,通过地面的竖管也要加以保护。

2、炉渣垫层铺设完之后,要注意加以养护,常温下养护3d 后方能进行面层施工。

3、不得直接在垫层上存放各种材料,尤其是油漆桶、拌合砂浆等,以免影响与面层的粘结力。

九、安全环保措施1、炉渣过筛、拌合料拌合和垫层铺设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作业。

2、施工机械用电应符合现场施工用电有关规定,夯填垫层前,应先检查打夯机电线绝缘是否完好,接地线、开关是否符合要求;使用打夯机应由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打夯机胶皮电线。

3、打夯机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

两台打夯机在同一作业面夯实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升打夯时严禁夯打电线,以防触电。

4、配备洒水车,对干炉渣等洒水或覆盖,防止扬尘。

5、车辆运输应加以覆盖,防止遗洒。

6、开挖出的污泥等应排放至垃圾堆放点。

十、质量记录1、炉渣垫层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批验收记录。

2、施工配合比单、施工记录及检验抽样试验记录。

3、原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和质量合格保证文件、材料进场检(试)验报告(含抽样报告)。

4、各摊铺层的隐蔽验收及其他有关验收文件。

5、土壤中氡浓度检测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