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控制
口腔控制学习及训练材料

口腔控制同学们你们好,这堂课呢我想和大家一同来聊一聊口腔控制,同时也希望大家跟随我们的动作要领一同来实践,因为只有实践你才能体会到动作要领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很动人,很好听,除去有天生的原因外,良好的口腔开度也是特别重要的。
我们通常把字正腔圆作为衡量人们吐字标准与否的标尺,那么要想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就必须要经过吐字这一关键的环节。
说到吐字呢,看起来简单,认为会说话的人都会吐字,但实际运用当中却大有讲究,戏曲界有种说法叫“千斤念白四两唱”,就是用来说明说比唱还需要功力,一些播音前辈还有“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清晰地口齿沉着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的说法,但是这里的千斤字、沉着音的感觉可不是拙力的发声,而是像大老虎叼小老虎过山沟样,既不咬死也不掉地,练得是个巧劲。
好了,从现在开始,只要你掌握住播音发声,尤其是口腔控制的要领,刻苦练习,也一定能够能拥有像播音员那样字正腔圆的声音!但是大家要记住,我们做任何练习一定要保证“心动”带着“嘴动”,而不能仅仅是“嘴动”。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只有这样,你说的话才有感染力、有亲和力。
字是在口腔中形成的,口腔又是人类语音的制造厂,所以说讲究吐字实际上是讲究口腔控制,播音员必须经常锻炼自己的口腔,目的是使他适应播音吐字的要求,达到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颗粒饱满,有播者不费力听者有美感的效果。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播音员说话时不是满嘴用力的,那该怎么用劲呢?记住三个要领,第一个要领是打开口腔。
(数数1-5)俗话说“大鼓大响,小鼓小响”,想要声音响亮,创造出一个“大鼓”的内部环境,就需要打开口腔,而不是张开口腔,要前后口腔同时打开成马蹄形。
这里请记住四个动词:提--打--挺—松。
提——提起颧肌,提颧肌不是做成微笑的状态,而是颧肌稍有紧张的感觉就可以。
大家试一试颧肌提起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颧肌提起的时候,口腔的前部以及上腭的顶部都有宽展的感觉,同时我们鼻孔也会略微张大,同时唇,尤其是上唇会感觉到紧贴牙、齿,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这样容易发挥力量,这样对吐字的清晰明亮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播音主持口腔控制教案

播音主持口腔控制教案教案标题:播音主持口腔控制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口腔控制对于播音主持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口腔肌肉运动,以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3. 学生能够运用口腔控制技巧,改善发音问题,并提高播音主持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录音设备、播音主持范例录音、练习文本。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或录音室,具备播放录音的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播音主持口腔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提高发音准确性和清晰度的作用。
2. 播放范例录音,让学生听一段播音主持的表演,并提醒他们仔细观察和倾听发音的细节。
知识讲解:1. 解释口腔肌肉对于发音的作用,包括舌头、嘴唇、颚部等。
2. 讲解口腔肌肉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舌尖抵住上齿龈、舌面抵住硬腭等。
3. 演示正确的口腔肌肉运动,并让学生模仿。
练习活动:1. 分发练习文本,让学生阅读其中的句子并标记需要改进的发音部分。
2.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发音,并互相给予反馈和建议。
3.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发音中的问题,并鼓励他们不断改进。
巩固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表演,模拟播音主持的场景,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口腔控制技巧,并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
总结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口腔控制技巧,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练习。
2.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改进发音,提高播音主持的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寻找更多关于口腔控制和发音改进的资料,并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实践。
2. 提供更多播音主持范例录音,让学生进行反复听辨和模仿。
教学评估:1. 在练习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口腔肌肉运动和发音准确性,给予即时的反馈和指导。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表演中运用口腔控制技巧的能力和发音的改进程度。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材料的质量和准确性,以提供良好的学习参考和模仿对象。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播音主持艺考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相关知识点整理

播音主持艺考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相关知识点整理
面对繁重的艺考冲刺,大家不得不重视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等基本功的训练。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点。
一、口腔控制
1. 咀嚼训练:均匀地咀嚼干燥的面包、饼干、口香糖等,注意练习牙齿和颌部肌肉的协同动作。
2. 唇部锻炼:练习吹笛子、口哨、放气球等活动,强化口唇活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发音。
3. 舌部训练:尝试舌式运动,如将舌头伸向上颚,下颚,左右两侧等。
也可咬住一片牛肉干,舌头反复向前顶压。
4. 颌部活动:闭合下颌,上下颚牙齿保持微间隙,颌部慢慢上下动,预防颞下颌关节发生问题。
5. 喉部训练:练习发出长音、爆破音、移调、卷舌音等音节,调整喉部肌肉的协调运动。
二、吐字归音
1. 口型:如发出“ 爆炸”这个词,“爆”的时候嘴巴要张开大一点点,“炸”的时候要缩小嘴唇,口型要准确。
2. 声调:北方人说话的时候音调比较平稳,南方人说话的时候音调比较多变,所以要注意调整发音的声调。
3. 流畅:吐字要流畅,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保持舒缓的节奏,让听众能够听得清楚。
4. 声音清晰:发音的时候要清晰得让听者能够听得分明,同时练习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
5. 吐字准确:吐字要准确,注意避免发生模糊的音,如“整”、“正”、“证”等音很容易混淆,需要进行反复刻意练习。
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是主持人必备的基本技能,需要不断的训练和反复练习。
加油!。
口腔控制

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内缘,集中到中央三分之一处。 舌的力量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
• 3 应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声音应该沿着软腭硬腭的中纵线推到硬腭的前部,这条中 纵线,就是声音发出的路线。 硬腭的前部就是字音的着力位置。
四、口腔控制练习
• 4 字尾归音弱收到位的练习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口腔控制练习
• 5 整个音节形成枣核形的练习
新华社消息:河北廊坊市农发行开展“一帮一扶贫助学”活动, 鼓励员工与贫困学生联系,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目前,该 行员工已与二十六名贫困学生结成贫困扶贫对子。
• 欢迎 huan ying huan ning
(2)立字
• 立字是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腹的处理。要求做到字腹立字饱满, 拉开立起。
• 字腹在整个音节中明显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处于字腹地位的主要元 音开口度相对比其他元音要大,因为,比较响亮。另外,主要元音 发音比较完整,持续时间稍长,也使字腹在听感上较为突出。
播音发声—— 口腔控制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 质量的关键
• 口腔控制——清晰 • 口腔控制——含混不清——影响理解
• 播音发声对吐字的要求: 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 准确:字音准确规范。 • 清晰:字音清晰。 • 圆润:吐字如珠。 • 集中:声音集中。 • 流畅:每一个字音、每一个音节,都是融
汇在语流当中的。
二、吐字归音的要领
• 吐字归音是使字音清楚、准确、完整、饱满的传统手段。吐字时要 将每个音节在发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出不同的处理。
• 吐字归音要把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分别叫做出字、立字和归 音,并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口腔控制(讲义)

口腔控制、喉腔控制技巧讲座这个课程呢,也希望大家根据我们的动作要领一块来练习,因为只有实践,你才能体验到动作要领的重要性。
今天讲的动作要领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我们这个职业来说,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好,我们来进入今天的课程。
大家都知道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声音都非常好听,但是这种好听的声音可都不是天生的,尽管有天生的因素,后天的联系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口部控制,但是在讲口部控制之前啊,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自己的声音,你如何认识自己的声音,我们来问问现场的青少年朋友,我们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需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要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说话,当你的表情达意,当你的职业需要你必须说话的时候,你首先是心里的一番活动思维的结果、感情运动的结果,这是心理层面。
再加上第二个层面---生理层面;刚才我们提到那些生理的器官,还有第三个层面是物理层面,比如我们现在说话用的是话筒,那么看到我们课程的同学,才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否则我们在这说话你听不到,他没有这个点生的传播呀,没有电声的传导。
还有的同学早晨连胜的时候,捂住自己的耳朵说话感觉自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这是什么这是骨传导,通过你颅骨的缝,细细微微的碰撞传出的声音,还有时候通过空气的传播,你看现场有我们的同学,有我们的摄像老师。
有我们的音响老师,他们不通过话筒也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跟你们日常生活一样,这是空气的传导,由于传导方式的不同,尤其是播音员和主持人需要用话筒来把自己的声音传出去的,那么你对话筒的声音要刻意地雕琢一番,应该怎么让他很清晰、很圆润、很集中,还要响亮。
那么如何达到这样要求呢?首先心里要动起来,比如早上碰巧电话铃响了,你拿起话筒问“谁呀?”,那边一听你说话声,“哟,你还睡着呢?”哟,你纳闷,你怎么知道呢?“你说话都带被窝味”,什么被窝味呀?是因为你那都没放开呢,脑子还没动呢,是嘴动了,还没感觉对方是谁呢,声音是很呆,很僵持的,不积极的、消极的一种声音,那你声音先动起来,那你的那些声音器官、咬字器官才会活动起来,在它指导下,它们才积极的配合,传到话筒里。
第十章-口腔控制(发声训练)

第十章 口腔控制口腔控制实际就是讲究吐字。
第一节 艺术语言对吐字的要求吐字发音准确、清晰、集中、圆润、流畅是艺术语言对语音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准确,是指字音的准确规范。
不但要掌握各音素的发音方法,还要表现一个词所表示的含义,准确表义才是吐字的目的。
另外,语流音变现象也要求正确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矫正方言、杜绝错字,使语音发得准确规范,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律。
二、清晰清晰,是艺术语言吐字发音的最基本的要求,字音念准了才能清晰。
普通话的音节由声、韵、调构成。
要求字头、字腹、字尾连发时,不仅分得清,还要连得好。
三、集中集中,主要是对声音集中的审美要求。
声音集中才能提高语音的清晰度,获得较为丰富的泛音共鸣,使字音圆润、悦耳、动听。
四、圆润圆润,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
主要指每个字在发音过程中,字头、腹、字尾连接自如和润滑,字字要吐得饱满如珠玉。
五、流畅流畅,是艺术语言表达过程中对字音在语流中的最终要求。
普通话中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有特殊的节律性。
如果不注意语言的连贯表达,咬字太死,一字一疙瘩,就大大降低了普通话语音的韵律美和丰富的表现力。
所以吐字的流畅感非常重要,在听感上不能有蹦字的感觉。
第二节 咬字器官的机能口腔中的各部分器官,上下唇、上下齿、舌头、软硬腭,被称为咬字器官。
这些器官互相关联,各司其职,协调动作,能够灵活地节制声束使其形成各种不同的语音。
吐字的功力就来自于对咬字器官的灵活控制。
要达到艺术语言对吐字的要求,就必须锻炼咬字器官。
一、咬字器官的机能(一)唇唇,是声音的主要出口,是吐字的重要器官。
它分上下唇,中间是横着的口裂,唇的活动受到口部肌肉的控制和牵动。
唇上肌有笑肌和颧肌。
提颧肌时面部表情呈微笑状,声音也随着明亮而光泽。
唇下肌牵动下唇。
口轮匝肌带动唇进行撮、合。
颊肌纤维向口角汇聚,并可牵动口角向后,使颊部贴近上下颌牙齿。
单韵母发音时,由于唇形圆展的不同,早就不同的音色。
如,韵母的四呼,开、齐、合、撮与开始发音时的唇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

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口腔是人体发声的最后一部分通道,作为语音的制造场,在大脑的支配下,口腔加工出载有一定意义和感情的词语。
作为发声器的“喇叭”,口腔使喉部发出的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口腔控制对于吐字和共鸣来说,都具有直接意义。
一、构字器官和构字原理(一)咬字器官(二)语音构成的生理学原理发音的过程是口腔诸咬字器官的动作对喉部发出的声束和肺呼出气流的节制加工的过程,不同的节制加工方式形成不同的元音、辅音和音节。
二、口腔控制的要领(一)唇舌灵活、力量集中唇舌灵活是语音流畅、自如的前提,在这方面达不到一定标准,就会出现吃字(音节部分或全部含混不清)、滚字(音节间“粘连”)、走音现象和语言的僵滞。
声音要集中,咬字器官的力量就要集中,它主要应表现在唇和舌上。
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
唇的力量分散是造成字音散射的主要原因。
通过练习唇力的绕口令,像“八百标兵奔北坡,……”就会获得明显感觉。
舌力的集中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力量主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
另一方面舌在发音过程中要取“收势”,收拢上挺。
这样才能保证舌在咬字过程中弹动有力而灵活。
舌力集中的练习应以字词为主,把上述要求体现到字词练习中。
如反复发出“ga、ka、ha、jia、qia、xia、da、ta、na、la”就可以由后至前全面锻炼舌力。
在以声母练习为主的绕口令里有许多是锻炼舌力的很好的材料,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去练。
(二)打开口腔1.提颧肌2.打牙关“挺”是一个基本状态,但应注意到,音节的结构成分是各不相同的,再加上表达需要,播讲时不能一“挺”到底,还应有程度上的变化,否则又会带来“音包字”的问题。
4.松下巴有的人平时说话就表现出下巴用力、主动“帮忙”的问题,播讲时更为明显,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咬字有力,字音清晰。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它会使舌根紧张,咽管变窄,口腔变扁,把字咬“横”、咬“死”。
咬的力量主要在口腔上半部,下巴则应处于放松、“从动”的状态。
口腔控制心得

口腔控制心得口腔控制心得篇1口腔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我们的口腔和喉咙,以及改善我们的口腔和喉咙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我口腔控制的心得。
首先,口腔控制需要良好的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每次两分钟,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可以帮助我们清洁口腔,并减少口腔细菌的数量。
其次,正确的发音对于口腔控制也非常重要。
正确的发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我们的口腔和喉咙,并改善我们的发音质量。
此外,练习口腔控制也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口腔和喉咙的疼痛。
当我们练习口腔控制时,我们也会减少口腔和喉咙的紧张,这可以减少口腔和喉咙的疼痛。
最后,练习口腔控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我们的口腔和喉咙,以及改善我们的口腔和喉咙的健康状况。
当我们练习口腔控制时,我们也会更好地掌握我们的口腔和喉咙,并改善我们的口腔和喉咙的健康状况。
总之,口腔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我们的口腔和喉咙,以及改善我们的口腔和喉咙的健康状况。
口腔控制心得篇2口腔控制是一种重要的口腔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我们的口腔和喉咙,从而更好地发音和说话。
以下是一份口腔控制心得:1.理解口腔控制的重要性:口腔控制是演讲和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我们的口腔和喉咙,从而更好地发音和说话。
2.练习口腔控制:口腔控制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
可以通过朗读、练习发音等方式来练习口腔控制。
3.注意口腔肌肉:口腔控制需要控制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
可以通过口腔肌肉锻炼来加强口腔控制能力。
4.练习口腔控制技巧:掌握口腔控制技巧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控制口腔和喉咙。
可以通过学习技巧来加强口腔控制能力。
5.感受口腔控制的变化:在练习和演讲中感受口腔控制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口腔控制技能。
总之,口腔控制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加强的技能。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加强,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口腔控制技能,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口腔控制心得篇3口腔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我们的口腔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
(二)吐字归音 (1)出字
出字指的是对字头的处理,总的要求,是部位准确, 弹发有力。
在这里,在出字的过程中,我们是把字头,也就是一 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部分的韵头(韵头也叫介音),是放 在一起处理的。
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
(二)吐字归音 (2)立字
立字是指对字腹的处理,就是一个音节当中韵腹的发 音过程,总的要求是要拉开、立起。
曲 直形式,本身带有音乐性。 (4) 韵母有四呼之分,它们之间有着对应关系。
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
(二)吐字归音 2.吐字归音的要领
吐字归音是使字音清楚、准确、完整、 饱满的传统发音手段。 字头一一出字有力,叼住弹出; 字腹——立字饱满,拉开立起; 字尾——归音弱收到位,趋势鲜明。 “a”,字尾就是“n”。 比如“班”字,字头就是“b” ,字腹就是 ||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四)集中 声音集中一一易于入耳、打动人心
另外在传输设备当中,和播音员、主持人距离最近的话筒,
它的接受声能也是有方向性的。
1(1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五)流畅
流畅是说我们发出的每一个字音、每一个音节都是融汇 在语流当中的,受众听的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音节,而是通 过语流来获取信息受到感染。
(二) 清 晰
(三) 圆 润
(四) 集中
(五) 流畅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一)准确
字音准确、规范 个
V
字正、不读错字白字 比如nl不分,牛奶念成刘莱,这样就容易产生 歧义。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二)清晰
清晰指的是字音清晰,这也是播音发音的一大特点,因 为 我们是要通过有声语言把思想感情和各种信息传达给听众、
(1)提起颧肌 (3)挺起软腭
(2)打开牙关 (4)放松下巴
三、咬字器官相互配合的要领
2.力量集中 -咬字器官力量的集中是使声音集中的重要一环。而咬字
器官力量的集中主要表现在唇和舌上。 •唇的力量一一唇的内缘,集中到中央三分之一处。 -舌的力量一一发音过程中舌体要取收势。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咬字器官相互配合的要领
教学目的要求:
认识口腔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咬字器官和掌握吐字归音要领;掌握 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的要领。
教学重点;
吐字归音的要领
教学难点:
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的要领。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口腔控制其实是指播音发声当中的“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 要求 _____>字正腔圆
传情达意、传作基础
「 舌=> 舌尖、舌叶、舌面和舌根
齿上下齿、上下齿龈 L腭 ^上腭(硬腭和软腭)、下腭
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
(二)吐字归音 1.汉语语音结构的特 点(1) 汉语音节结构比较完整,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
声 调三部分组成。 (2) 音节以声母开头,韵母接于其后。 (3) 汉语是有声调语言,每个音节都有自己音高的升降
3.应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 声音应该沿软腭、硬腭的中纵线推到硬腭的前部,这
条中纵线,即使声音发出的路线。
Etiu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加强口腔训练? 2. 什么是吐字归音的要领? 3. 咬字器官相互配合的要领是什么?
所以要求我们吐字归音必须灵活自如、轻快流畅。
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
(一)咬字和咬字器 官 1. 什么是咬字?
咬字就是发声时气流在口腔内受到的节制。 2. 什么是咬字器官?
口腔内对声音起节制作用的各个部位就是咬字器官。包括唇、齿、舌、腭
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
(一)咬字和咬字器官
双唇 __ 咬字器官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如果要达到字正腔圆这个效果就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吐字的环境。那么这个 环境就是直接形成语音的口腔,我们要运用〃吐字归音〃的技巧,使我们的字 音符 合汉字语音出字、立字、归音的规律。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播音发声对吐字的要求:
(一) 准 确
观众,宣传效果和有声语言的质量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比如:声母\"z, c, s, zh, ch, sh\",由于发音部位
不正 确,往往会带有很大的杂音,通过传输设备就会变得 格外的 刺耳。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指的是要有比较丰富的泛音共鸣、悦耳动听,也就是我 们所说的〃腔圆〃了,这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是我们播 音员 节目主持人在播音发声当中所追求的境界。
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
(二)吐字归音 (3) 归音 归音指的是音节发音的收尾过程,归音应该干净利落, 趋向
鲜明。 (4) 枣核形
它是指头、腹、尾俱全的音节吐字的状态,字头叼住 弹出,字腹拉开立起,字尾到位弱收,合起来成为一个两 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形”。
三、咬字器官相互配合的要领
咬字器官的相互配合有如下几个要领需要掌握: 1.打开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