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新城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北京大兴新城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北京大兴新城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北京大兴新城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特色:一条篮宝石项链,串联几多半岛栖居

三个城市功能核,谐唱一曲绿色新区

蓝宝石项链:以生态,人文,宜居宜业为目标, 大兴新城核心区的设计充分考虑场地特性,将现有的滞洪水库分解成连续的雨洪管理系统,并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成为城市景观的确基础设施,是新城区的蓝宝石项链,节约使用土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土地价值;

绿道网络:以绿宝石项链为骨架,建立多条斜向绿道,并于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相结合,构成宜人的绿色交通和游憩网络,这是新城建设的生态与人文的基础结构,居住和办公及行政等功能的布局都将充分利用绿色网络的优越条件来布局, 并从中获得持续的生态和健康效益;

地铁为核:新城布局以地铁站为中心,组织交通网络,充分发挥北京主城区的联系优势,形成紧凑与节约型城市结构;

“三心一链”:城市功能布局充分考虑土地的混合使用,强调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和共生、排斥关系,体现在“三心一链”的城市功能布局结构。三心之间相对独立,又通过步行绿道建立相互联系,同时各自都有方便独立的对外联系,互不干扰。会议、展览中心布局在核心区南部外围,更是考虑到大体量单一功能体对城市生活和交通的干扰弊端以及本身对外部交通的依赖性。

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上

《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 2011年8月22日,安徽巢湖行政区划调整正式公布之后,市委、市政府对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高度重视。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充分利用湖光山色和温泉、湿地、历史文化等资源,按照“城湖共生、重点开发、以点串线、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开发以健康、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等为特色的环湖旅游产业带,加快建设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把合肥打造成为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巢湖半汤和庐江汤池温泉是我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统筹规划两地温泉资源,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标准,做大做强合肥温泉旅游品牌,合肥市规划局就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项目开展全球招标,通过广泛征集有创意、可实施的概念规划方案,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地对温泉度假区进行综合一体化保护和开发。本次规划目标是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温泉资源整合与利用为核心,以全域整体打造与差异化发展为策略,来确定半汤和汤池温泉度假区未来不同的功能定位、交通组织和空间景观,营造 策划各具特色的温泉度假品牌与旅游项目。 2011年12月21日,合肥市规划局、合肥招标投标中心对来自全球符合报名条件的31家设计机构进行了第一轮设计单位筛选,选取了5家实力强、水平高的设计机构开展第二轮方案设计工作。2012年2月28日,合肥市规划局、合肥招标投标中心组织专家对5家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 本次半汤的概念规划范围南至合巢芜高速公路、兴业大道、振兴路,东至花山路、巢湖经开区边界,西含试刀山、青龙尖部分山脉,北至巢湖经开区边界,规划面积约为29.83平方公里;研究范围:试刀山向东北、向东南、向西南山脉,延伸至S105公路围合的区域,面积约为115.59平方公里;城市设计范围:在汤山以西区域合理选择集中建设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以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为契机,精心谋划,有序开发,提升档次,实现半汤温泉度假区从粗放发展阶段向品质发展阶段过渡。 本次汤池的概念规划范围东起合安(沪蓉)高速公路,西至县域西界,北依军二路沿线,南靠大山腹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庐江县县域范围;城市设计范围自行选定总面积10平方公里 为了让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打造阳光规划,合肥市规划局开展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招标方案公众参与活动,充分征求、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希望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对5家投标方案进行投票,提出意见建议,为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科学规划建设积极出谋划策。 注:

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的概念

————————————————————————————————作者: ————————————————————————————————日期: ?

1、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是规划师、建筑师等设计师,运用多种综合手段,为提高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生活质量所作的设计。 具体地说,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目的是改善整体或局部环境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为建筑设计做出指导性的工作。城市设计可以贯穿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大到一个城市的总体设计,小到一个特定的空间场所,一个广场、一块绿地、一个小品。 2、城市设计的目标 城市设计的目标应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强调为人服务的目的。 3、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 中世纪时期: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空间封闭,尺度宜人。产生了“基于理性原则的城市设计”。19世纪末奥地利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第一人的卡米罗.希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在他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归纳了适应当时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典型案例:佛罗伦萨、威尼斯、锡耶纳 4、霍华德——田园城市 5、柯布西耶——光明城市 300万人口的明日城市,采用现代化的几何构图形式,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 6、城市设计的层次 1)宏观城市设计:宏观城市设计主要侧重对城市整体形体空间和环境的分析与研究。①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②构造城市景观体系;③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④设计城市竖向轮廓。 2)中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是直接与规划管理结合的阶段,其确定的标准和导则可直接指导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中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依据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的原则,确定城市设计分区的具体范围,并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设计和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城市设计的政策和标准。eg:城市空间轴线设计、城市

南通港闸区高铁新城陈桥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要求

南通市港闸区高铁新城陈桥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要求 一、项目背景及目的 南通市港闸区位于南通市城区北翼,是南通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和外资集聚高地,也是南通中心城沿江北拓的重要功能板块,随着宁启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在建的沪通铁路,未来的港闸区依托南通站、南通西站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显著提高。同时,港闸区在经历了前期产业快速发展阶段后,也面临着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发展诉求,北翼新城、五水商圈的崛起为地区的转型已经升级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基于此,陈桥地区作为港闸区对接南通西站的桥头堡,成为承接西站辐射的核心功能地区,特开展本次概念性规划设计研究工作,以期对该地区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研判,打造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功能节点,明确后续发展功能及导向。 二、项目范围 本次概念规划设计范围 为东至城北大道,南至 通扬运河-城北大道,西 至九圩港,北至沪陕高 速,面积约14.6平方公 里。 三、项目内容 1、背景认知 对区位、交通、产业的 上位规划、相关规划等背景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2、资源禀赋分析 从现状用地、开发动态、产业用地绩效、公共设施服务、综合交通支撑、滨水生态环境、市政廊道等多维视角分析基地近年来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本项目发展的潜力和限制条件,从区域层面和经济发展导向分析确定项目的核心资

源和关键发展要素,作为支撑后续发展策略的依据。此外,包括资料收集和整理、现场踏勘等。 资料收集和整理:上位规划、既有规划、各专项规划、“十三五”规划梳理以及相关政策研读等。 现状踏勘:用地现状、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生态绿化、公共服务、道路交通、重大市政设施的调研。 3、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 基于南通市经济、社会演进特征和发展策略,结合案例,综合分析本规划区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地区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出地区发展总体定位。 4、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 落实目标理念,明确基地内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控详层面),基于用地布局方案,合理确定基地内用地规模结构。 5、开发容量 协调规划区域与其它城市组团间的空间关系,建立区域协同、弹性高效的空间结构,明确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 6、生态环境 梳理基地内水系和绿地网络,以有利于环境塑造、有利于土地升值、有利于管理操作为目的,明确合理的生态空间结构。 7、综合交通 结合沿江、沿海发展战略和沿海大通道建设,重点研究地铁站点、静态交通等,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综合交通体系;关注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 8、公共空间与整体空间意向 构建合理的公共空间网络体系,明确公园绿道格局。对景观性道路、城市重要干道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景观、道路对景等提出设计控制要求。确定空间景观结构,提出景观风貌分区及特色,对区内主要轴线、节点、高度分区、特色区域进行综合分析,优化地区天际线,统一地区建设风貌。 9、规划实施保障与分期开发建议 梳理已建、已批和未利用地,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需求,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城市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研究探析_以南宁五象新区为例

2007年9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Sep.2007第24卷第3期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24No.3 文章编号:1002-8743(2007)03-0084-06 城市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研究探析 以南宁五象新区为例 吴 云 刚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广西南宁530002) 摘 要:城市新区的出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新区概念规划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其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并不是很充分.该文探讨新区概念规划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及其对城市新区发展的作用;在对当前国内外城市新区概念规划发展述评的基础上,具体对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规划进行了个案分析和探讨,以期得到若干在新区概念规划中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新区;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五象新区 中图分类号:T U984 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受到规模、功能和布局等的瓶颈限制.地方政府为了提供城市快速发展和壮大所需要的条件和功能,必然要在旧城之外另寻土地进行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城市新区一般又称之为新城,是指在城市以外规划用于重新安置人口,设置住宅、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的空间单元[1].新区的原有城市化程度一般较低,但却要求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城市的新中心、并发挥城市功能和空间发展聚焦的作用. 城市新区的兴起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等级后必然出现的产物.然而我国传统的规划编制体系在面临城市新区的出现也有许多的不适应的地方,或跟不上新区发展的快节奏.比如城市新区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规划的不确定性;传统规划模式化、涉及内容过于繁杂;对新区的个性规划缺乏针对性;审批程序漫长导致规划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等,这些都催生了城市新区概念规划的出现.早在20世纪60~ 70年代,新加坡、美国和英国等就曾编制过概念规划.在中国,概念规划才刚刚开始.顾朝林认为概念规划是一种类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注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与定位等[2]而新区概念规划的历史更为短暂,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新区开发前可以说是规划未涉及的处女地,而概念规划又最能激发规划的思维与创新.作为一种非法定规划,新区概念规划对城市新区的发展正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国内外城市新区概念规划研究 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如伦敦、巴黎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新城建设,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香港纷纷开始新市镇的建设.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区盛行,推动了新城市建设,广州开发区、天津开发区比较突出;20世纪90年代浦东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是新城开发的代表.近年来南京河西新区、杭州钱江新城、广州珠江新城发展很快,成为省会城市扩张的先例. 1.1 新区概念规划的内容 国内外的新区概念规划虽然在编制程序、表现手法与形式上等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规划所指向的内容存在很多共性的方面[3],新区概念规划中一般都会涉及对新区性质和功能的定位、发展策略和模 收稿日期:2007-07-12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青0728046,0447020) 作者简介:吴云刚(1971-),男,四川宣汉县人,注册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研究.

某市港闸区高铁新城陈桥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要求

市港闸区高铁新城桥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要求 一、项目背景及目的 市港闸区位于市城区北翼,是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和外资集聚高地,也是中心城沿江北拓的重要功能板块,随着宁启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在建的沪通铁路,未来的港闸区依托站、西站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显著提高。同时,港闸区在经历了前期产业快速发展阶段后,也面临着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发展诉求,北翼新城、五水商圈的崛起为地区的转型已经升级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基于此,桥地区作为港闸区对接西站的桥头堡,成为承接西站辐射的核心功能地区,特开展本次概念性规划设计研究工作,以期对该地区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研判,打造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功能节点,明确后续发展功能及导向。 二、项目围 本次概念规划设计围为 东至城北大道,南至通 扬运河-城北大道,西至 九圩港,北至沪陕高速, 面积约14.6平方公里。 三、项目容 1、背景认知 对区位、交通、产业的 上位规划、相关规划等背景 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2、资源禀赋分析 从现状用地、开发动态、产业用地绩效、公共设施服务、综合交通支撑、滨水生态环境、市政廊道等多维视角分析基地近年来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本项目发展的潜力和限制条件,从区域层面和经济发展导向分析确定项目的核心资源和关键发展要素,作为支撑后续发展策略的依据。此外,包括资料收集和整理、现场踏勘等。

资料收集和整理:上位规划、既有规划、各专项规划、“十三五”规划梳理以及相关政策研读等。 现状踏勘:用地现状、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生态绿化、公共服务、道路交通、重大市政设施的调研。 3、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 基于市经济、社会演进特征和发展策略,结合案例,综合分析本规划区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地区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出地区发展总体定位。 4、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 落实目标理念,明确基地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控详层面),基于用地布局方案,合理确定基地用地规模结构。 5、开发容量 协调规划区域与其它城市组团间的空间关系,建立区域协同、弹性高效的空间结构,明确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 6、生态环境 梳理基地水系和绿地网络,以有利于环境塑造、有利于土地升值、有利于管理操作为目的,明确合理的生态空间结构。 7、综合交通 结合沿江、沿海发展战略和沿海大通道建设,重点研究地铁站点、静态交通等,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综合交通体系;关注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 8、公共空间与整体空间意向 构建合理的公共空间网络体系,明确公园绿道格局。对景观性道路、城市重要干道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景观、道路对景等提出设计控制要求。确定空间景观结构,提出景观风貌分区及特色,对区主要轴线、节点、高度分区、特色区域进行综合分析,优化地区天际线,统一地区建设风貌。 9、规划实施保障与分期开发建议 梳理已建、已批和未利用地,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需求,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四、项目工期: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向采购单位提供规划编制成果。 五、项目成果:

整体规划 概念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整体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为了方便大家更加方便学习整体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需要互相交流学习朋友请加qq:364791678 本资料绝不是那种网上随便可下载到的那种资料,而是来自各大名院的归档资料,像清华院、北京院、中国建研院、华东院、深圳院、汤桦等等,拥有绝对的参考价值! 光盘包括了各大院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战略规划、改造规划及小区规划等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 全套资料有80G,共18张DVD,绝对物有所值! 一册在手,设计不愁。 | | |卓酷规划DVD01 | | | |总体规划 | | |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总体规划 | | | | |南京紫金山及玄武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设计文本(0405EDAW) | | | | |安徽财贸学院龙湖东校区校园总体规划设计 | | | |战略规划 | | | | |太原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 | | | |婺城发展战略方案 | | | | |杭州滨江区发展战略规划 | | | | |绍兴战略规划 | | | | |连云港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方案文本 | |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上海市宝山区高竟镇梁印宅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 | | | |宁波高教园区控规 | | | | |安庆长江大桥控规

| | | | |宝山区罗店镇老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广州市天河区规划管理单元(高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广州市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横店集团上海南汇高新科技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201)50M | | | | |江北地块道路控规 | | | | |贵溪信江大桥两岸城区控规 | | | | |长清大学园控规(上海院0409)405M | | | |概念规划 | | | | |佛山万科山水家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401SWA) | | | | |南京白马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3东南大学) | | | | |厦门海沧旅游区概念规划 | | | | |厦门鼓浪屿发展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文本(0408美国希尔&t同济) | | | | |合肥生态公园全套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305L&A奥雅) | | | | |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409东南大学) | | | | |扬州城市东区休闲度假区概念规划文本(0409扬州规划院) | | | | |武汉东湖概念规划设计文本 | | | | |浙江金华清水湾生态园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405美国XWHO) | | | | |绍兴镜湖新区南湖景区全套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312EDAW) | | | | |迁安市黄台山公园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2ASPECT) | | | | |郑州郑东新区概念规划 | | | | |长房西郡概念规划成果 | | | | |长沙湘江滨水区及橘子洲概念规划设计文本 | | |卓酷规划DVD02 | | | |总体规划 | | | | |东方巴黎公寓总体规划及单体建筑方案设计 | | | | |中华门城南古民居复建工程总体规划方案 | | | | |丹东第一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及建筑

贺州市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案例分析.doc

文献综述 1前言 高铁新区的研究是城市对外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对外交通又往往与城市公共交通结合 ,这种引导城市发展的结合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 ,铁路、公路、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方式中 ,铁路客运方式以其运最大、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输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城市对外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其通达性虽高于航空客运方式 ,但仍旧较低 ,宾客流多需要其他

通达性高的客运方式进行集散 ,所以铁路客运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亦多为主导交通方式。而近年来铁路的发展带动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对铁路站区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高速铁路新区能否带动城市新的发展仍旧是我们所探时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实行国家城市发展政策方面的“自利性” ,地方政府的调控的偏差 ,产生了对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建设与发展的轻视性和盲目性并存的思想。此外 ,我国还未有建成的高铁新城案例 ,有关高铁新城基本处子规划和理论研究阶段。 2相关理论 2.1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我国正在快速推进的高铁建设将在2010—2014年进入全面收获时期 ,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 ,旨在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如此大规模的高铁建设 ,进一步加速了区域一体化进程 ,为高铁通道上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 ,高铁将对城市发展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放大效应 ,加速放大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 高铁的建设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 ,它将城市自身竞争力优劣势放大 ,一方面它能够通过集聚作用稳固城市现在的等级地位 ,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时间距离的缩短促进新的城市网络形成。这两方面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区域内的各个城市 ,带来城市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关系 ,同时区域内各城市的关联地区将显得更加交迭。因此 ,如何趋利避害 ,成为沿线城市在自身竞争力优劣势均被放大的前景下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点。 (2)扩张效应 ,延伸城市功能的辐射范围 高铁建设的一个明显的功能就是提供更高的可达性和连接程度 ,形成地理学理论中所谓“时空转换”。一方面同样距离用更少的时间;另一方面 ,相同的时间到达更大的范围或者更远的点。由此一来 ,高铁的建设 ,将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 力 ,带动其一小时经济圈之内新城节点的发展 ,总体上提高沿线城镇群的经济规模和竞争力。 (3)第三产业效应 ,促进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介

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介 五象新区,是南宁城市规划中一个全新的城区,是邕江之南的一个辽阔区域,包括了——北起邕江,南至那马,西起良凤江东侧连片丘陵,东至邕宁老城区和八尺江,以良庆区的蟠龙小区、良庆镇、玉洞经济园区、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龙岗新区、邕宁老城区和那马组团为主的175平方公里的土地。 五象新区规划让城市南部未开发的这片土地,一跃成为城市未来的建设区域,也将在未来被建设成为我们城市的形象代表。 规划中的五象新区核心区,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区,也是一个以文化体育、行政办公为主,集居住、物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更是一个融入自然的生态城市典范。 五象新区,这个175平方公里的区域,虽然还只是刚刚绘就的一幅蓝图,但已经引发了我们城市许多的激情和豪情:因为她的未开发,因为她的无限可能,更因为她的即将崛起和必然腾飞。 虽然认真说来,五象新区至今还只是一个就是思维时空、规划时空。但那些与“五象新区”关联的词句,已经构筑了一种南宁生活的“新时空”,而从现在开始,这个新时空会一点一点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五象新区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2006年4月28日,五象大道的开工、兴建,标志着五象新区建设正式启动。而从现在开始,五象新区已经成为我们城市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域。建的是一个新区,也是一个新南宁。 这个新的造城传奇,让我们一起关注。因为,五象的发展建设周期虽然还很长,但我们城市美好的远景已经指日可待;而其中的一切理念、设想,都将成为我们城市的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五象·时间 2005年 2005年4月,时任广西区党委副书记的刘奇葆同志,在视察南宁时提出,南宁市应该重视加大向南发展,江北主要是完善为主。 根据这一思路,南宁市委、市政府开始进行向南发展的可行性研究。经多方论证、马飙书记多次现场视察,市委、市政府最后确定五象新区为新一轮城市建设重点区域。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 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建设阶段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非最终规划文件,在该规划基础上还将进行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数字新城规划等内容,核心区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外围的交通分析研究、轨道交通线路研究、市政工程设施研究等大量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行。 二、规划解读 1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城新区 调研时间:12.10.1日—12.10.2日 关键词:地形限制教育经济水利运输企业迁移 摘要:以池州市东至县城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地方规划与用地的合理布局角度出发,分析了县城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未来建设规划设计,得出县城规划应与人口密度、建筑功能、活动范围相统一,自然和人工相统一,达到高效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调研目的:收集县城新区规划的相关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城市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研究先进新区的课借鉴之处,为以后我们自己的城市规划提供参照。通过对调研案例的研究,做到理论利息实际,培养调研小组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规划水平。 正文: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南岸,东与 贵池区,石台县祁门县接壤西北与望江,安庆隔 江相望,南与江西省毗邻。(见右图) 东至县是安徽省最西南部的县,处于江南丘 陵,据卫星云图来看,县城的周围基本为山岭, 根据我的估计,主要有两点原因: 1:丘陵地形限制了县城的发展,所以,从 地图上看,东至县的发展模式为条带状的,而且 现在正在建设的县城新区也处于县城的北部,因 此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以后会更加明显东至县城 环山临水,城市建设用地十分有限。(见下图) 2:还有一个原因,开始我并没有发现,后 来,调研的时候察觉东至县城新区里的企业单位 几乎很少见,基本上全部分 布在下属乡镇,县城里 安徽省县市分布 基本为政府机关,学 校,以及各类小型店铺商 业,除了少数的几个国 营企业,私营企业几乎没有。 后来查看了一下县城全地 图,再结合在东至与合肥来 回时在路上的所见,总结出 了一个结论,即长江经过我 县,在我县境内的有80多公东至县卫星云图里的河道,因此企业单位基本分布于靠近长江的几个乡镇,这对于他们的货物运输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县城里的企业基本都迁移至长江沿岸,详细的说,基本位于东流镇以及大渡口镇这

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案

秦港新城启动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 1.封面 2.秦港新城——现代、开放、潮流国际之都的心脏 依托环渤海区域发展优势,将秦港新城打造成集“国际会议之都、休闲度假圣地、时尚购物天堂、世界美食之都、生态宜居之城”于一体的现代、开放、潮流国际之都的心脏。 3.总体规划 秦港新城位于秦皇岛市核心城市组团海港组团南部临海地区,西临秦皇岛市奥林匹克公园,北临海港区商业中心,东接秦皇岛港东港区,南濒渤海。 启动区位于秦港新城向外拓展的核心位置,雄踞青春大道与开滦路双向主干道。结合对秦港新城国际化港口城市的定位,本案作为秦港新城的启动区域必将是开启“国际化港口城市”的价值引擎,成为秦港新城的城市标杆。 4.秦港新城鸟瞰 本案通过规划结构和空间形态控制,创造宽阔的面海景观视域,建立与滨海城市开放空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滨海资源,打造区域开发引擎。 5.启动区—秦港海魔方 本案着力打造三条特色鲜明的主题化城市生活街区,强化滨海价值导向,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复合功能生活社区。 6.秦港新城地标—珊瑚之星 本案中,位于用地东南的城市综合体同时毗邻青春大道与开滦路两条城市发展轴,具有重要的标识作用,将以其顶级品质成为提升整个城市知名度的地标性建筑,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对整个区域经济起到强大带动作用,成为西港区一期开发的名片。 7.秦港新天地—开滦路特色风尚街区 秦港新天地有着浓厚的商业休闲氛围,它与森林公园和地标建筑一同构成的开滦路风尚街区,未来必将成为秦港新城活力时尚生活的标志,吸引无数年轻人和社会时尚人士,进而带动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8.海滨路东向街景 独具魅力的地标建筑,多元化的城市功能以及富于变化的街道立面共同编制出了丰富多彩的城市街道生活。 9.海滨路西向街景 高低有致,赋予韵律的沿街立面打破了传统街墙的压抑感,带来舒畅开朗感觉,烘托出城市街道生活的多姿多彩,引导人们迈向秦港新城更加美好的未来。 10.DESIGN GOALS 项目目标 11.CONCEPT 1—FACE TOSEA—海景视域 三个宽阔的景观视域面,使海景尽收眼底,营造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意境,充分体现了本案对滨海价值的理解。 12.海景视域—视域 通过开放空间和建筑形态的控制,打造出三个百米以上宽度的景观视域面。 13.海景视域—宽广的视域和良好的朝向 水主题公园蜿蜒的曲线穿越标志性建筑,伸向远方的大海。 14.海景视域—宽广的视域和良好的朝向 由开滦路与海滨路节点向大海望去,特色商街、环形天桥、地标建筑、滨海公园和远方

中新知识城概念性规划

中新知识城概念性规划 定位:知识城定位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识经济高地;汇聚全球精英人才,创造生态型国际化宜居宜业新城。 打造成为一个引领广州、广东以至中国产业高端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在知识城汇聚全球的精英人才;要把知识城建设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宜居新城;要使新加坡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相融合,在知识城得到成功的运用。 “北有中关村,南有知识城”。首期开发重点在数字化图书馆、南洋理工大学海外分校、会展中心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广州开发区目前已与新加坡当地商会机构签订了招商合作协议,与南洋理工大学签署了教育合作和项目引进的合作协议,并与中科院及其广东分院初步确定了合作框架和一批合作项目,拟在“知识城”规划建设省院合作核心载体。 规模:规划总人口54万人,其中就业人口27万人。规划范围12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60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建设用地约6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占55%。 重点产业:发展研发服务、创意产业、教育培训、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与环保、先进制造八大支柱产业,形成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高附加值制造业为支撑,宜居产业为配套的产业结构。其产业发展契合国家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战略方向,将突出产业高端集聚、形成知识经济高地的功能。目前正谋划引进一系列高端研发机构、高端产业园区、国际著名大学分校、跨国公司总部、科技项目孵化基地、公用设施等重大项目。 战略定位: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面向全球,服务全国,影响东南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先行区、知识经济的高地、推动珠江三角洲产业转型的强大引擎、中国—东盟区域性创新中心和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产业新城案例研究与借鉴

产业新城案例研究与借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供客户内部使用,版权归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擅自向其它 任何机构和个人传阅、引用、复制和发布报告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案例研究
我们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园区的研究寻求“一流工业园区乃至 产业新城配套设施”的发展模式,指导本项目开发:
?苏州工业园 ?台湾新竹科技园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株洲栗雨工业园 ?重庆九龙园巴国城 ?深圳华为总部 ?深圳蛇口工业区 ?唐山曹妃甸工业园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美国欧文科技产业中心 ?日本筑波科技城 ?日本幕张 ?美国加州Google总部 ?美国赫雪巧克力工厂 ?德国大众汽车总部 ?青岛海尔工业园 ?北京亦庄开发区 ?……
案例介绍见附件

启示一:高品质、人性化居住满足多种类型人群需求
n1苏州工业区:以人为本、多样化
n2美国Irvine :多样、生态、自然、人性化
n3唐山曹妃甸:生态、国际化、科技住宅
n3美国里斯顿新城:一生之城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启示二:完善生产、生活配套——商业、休闲娱乐、教育、医疗、展览等综合 城市功能(1)
n1苏州工业园:7大邻里中心
n2美国欧文:加利福尼亚最著名目的地式购物中心
n3日本幕张:东京都市圈周边著名的商业购物中心
n4日本筑波:完善城市功能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

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 1、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概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组织编制机关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编制单位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编制要求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和长远、局部和整体、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2、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基本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 (四)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

临平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样本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概念性规划 征集文件 主办单位: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组团管委会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管委会 二Ο一Ο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部分方案征集应征须知1.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概念性规划》

1.2、项目范围 1.2.1规划范围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位于杭州主城区的西北侧, 良渚组团东南部。区块东临京杭大运河, 南靠宣杭铁路复线, 西至杭宁高速公路, 北至东西大道。包括原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原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运河沿线区域及北部拓展区域, 规划总面积为22.57平方公里。 1.2.2规划研究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主要从良渚组团层面出发, 研究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区域发展背景、功能协调关系、区域产业分工、交通联系等, 准确把握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区域条件优势、周边关系以及区域功能定位等。 1.3、项目背景 1.3.1 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新要求 国家提出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 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 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 开拓农产品市场, 拓展农业功能, 进一步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功能、工业原料功能、生态保障功能, 拓展农业的观光旅游和文化传承等功能;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逐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拓展农产品市场,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升农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 强化农业物质技术基础,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1.3.2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 世界经济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产业中农业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发展,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 跨国公司在农业中不断扩展, 大力发展新型、集约、高效生态农业。经过产-学-研相结合, 大大加快世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经营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研发正成

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

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 方案一 一、项目概况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是历史文化名城。 从其悠久的城建历史来看,鄂州城市发展一直和长江航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国后,因其他主要交通方式的发展,鄂州的城市发展重心向内陆偏移,滨江老城区的功能正在被慢慢转移。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鄂州成为湖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国家确定的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在此背景下,作为环境景观形象突出的鄂州城市滨江地带也纳入了重点规划建设的视野。 2006年,鄂州市政府组织编制了《鄂州市城市滨江带概念性规划》,将西起樊口大闸,东至池湖港十公里长的滨江地带,规划为“生态鄂州、古城鄂州、人居鄂州、花园鄂州、港口鄂州”五大功能区段。 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西起古城路,东止五丈港码头,南至沿江大道南侧,北至沿江岸线,全长4460m。北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南临居住用地及公共绿地。 根据项目任务书的定义,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是人居鄂州的滨水开放空间,是展示花园鄂州的魅力窗口,是城市的沿江生态景观长廊,是弘扬鄂州历史文化和塑造现代开放文化的载体。 二、上位规划解读 2.1《湖北省鄂州市滨江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 定位:文化娱乐、健身游憩、旅游居住等复合功能集聚带 城市风貌展示带和城市新的形象聚焦带 带动城市沿江发展及旧城更新的增长带 规划目标: (1)完善城市滨江公共空间,打造活力地段。通过现有用地的功能置换,满足城市功能需求,营造宜人滨江公共活动空间,恢复地段活力。 (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长江孕育了鄂州的文明与发展,设计中要体现对于自然的尊重,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以线带面,梯度发展。滨江地带环境的改善和功能的恢复,促进周边土地的级差效益,使周边成为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4)打造滨江旅游品牌,再造城市滨江名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襟江抱湖枕名山”的框架,山、水、园林、城浑然一体是城市特有的景观格局。本次规划要打造 一个鄂州城市滨江名片,使之成为高档的滨江旅游品牌。 (5)合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充分挖掘鄂州吴、楚文化底蕴,妥善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地段内地历史遗存,加强现代和历史的对话和交流,使人们身居其中,赏自然 山水,感吴楚遗风。 2.2其他——业主提供 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