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教学提纲
大脑发育规律与婴幼儿的教育优质课件

大脑发育规律与婴幼儿的教育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婴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大脑发育规律与婴幼儿的教育展开。
重点讨论大脑在婴幼儿时期的发育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脑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婴幼儿时期大脑发育的关键因素。
2. 学会针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设计合适的教育活动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脑发育规律与婴幼儿教育策略的紧密结合。
重点: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教育原则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婴儿大脑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脑发育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步骤:展示图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大脑发育的基本规律、关键期以及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原则。
步骤:讲解→举例说明→提问→回答3. 实践情景引入:呈现一个具体的婴幼儿教育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针对大脑发育规律与婴幼儿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例题讲解。
步骤:呈现例题→讲解解题思路→解答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步骤: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解答疑问步骤:梳理知识点→强调重点→答疑六、板书设计1. 大脑发育规律1.1 发育阶段1.2 关键期1.3 影响因素2. 婴幼儿教育策略2.1 教育原则2.2 教育方法2.3 教育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如何抓住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进行教育。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大脑发育规律与婴幼儿教育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在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尚需提高。
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

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婴幼儿大脑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关系到孩子的智力、性格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了解婴幼儿大脑发育的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者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婴幼儿大脑发育的特点进行探讨,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婴幼儿的成长过程。
1. 线索敏感期在婴幼儿阶段,大脑对于不同刺激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这一时期被称为线索敏感期,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
例如,婴儿在出生后的几周内会对声音、触摸和视觉刺激极为敏感。
他们会通过观察和模仿这些刺激来学习和适应周围环境。
2. 神经元连接的形成在婴幼儿时期,大脑神经元连接的形成是非常活跃的。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称为突触。
通过不断的刺激和体验,突触会不断增多和加强,形成更为复杂的神经网络。
这种神经元连接的形成对于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3. 运动与感觉发育在婴幼儿阶段,大脑负责运动和感觉的区域也在不断发育。
婴儿从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开始逐渐掌握头部控制和身体平衡。
他们会通过爬行、翻滚和坐立等方式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
同时,婴儿的感官也在逐渐发育,对声音、光线、温度和触摸等刺激有着敏感的反应。
4. 语言和认知发展在婴幼儿大脑发育中,语言和认知发展是重要的里程碑。
婴儿从出生后的几个月就开始发出各种声音,逐渐发展出语言能力。
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存在和不同物体之间的关系。
婴儿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和行为来学习,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认知能力。
5. 情绪和社交发展婴幼儿大脑发育还涉及到情绪和社交的发展。
在婴儿的大脑中,情绪控制和社交技能的发展与脑内神经递质的调节有关。
婴儿会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并与父母和其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这种情绪和社交的发展对于婴幼儿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婴幼儿大脑发育的特点包括线索敏感期、神经元连接的形成、运动与感觉发育、语言和认知发展,以及情绪和社交发展。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婴幼儿的成长过程,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和刺激方法,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婴幼儿的脑发育与智力开发

婴幼儿的脑发育与智力开发婴幼儿期是人类最重要的发育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脑发育和智力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了解和促进婴幼儿脑发育与智力开发,对于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婴幼儿脑发育的特点以及智力开发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婴幼儿脑发育的特点婴幼儿期是脑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他们的大脑由于神经元和突触数量的急剧增加而变得异常敏感。
在这个时期,婴幼儿的大脑会通过细胞迁移、突触形成和脑神经元的连接不断进行重塑和优化,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刺激。
此外,婴幼儿脑发育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大脑的半球化过程。
随着婴幼儿成长,大脑半球的区域特异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左右半球开始分工合作,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如语言、感知和运动等。
二、促进婴幼儿脑发育与智力开发的途径1. 提供良好的刺激环境为了促进婴幼儿的脑发育和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刺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接触各种感官刺激,如触摸、声音、视觉等,这些刺激有助于婴幼儿的大脑神经元连接的发育。
因此,父母可以给予婴幼儿适当的玩具、音乐和图书等资源,以增加他们的感官体验。
2. 与婴幼儿互动亲子互动对于婴幼儿的脑发育和智力开发同样非常重要。
与婴幼儿的亲密互动可以增加他们的情感交流和社交认知能力。
父母可以通过和婴幼儿说话、唱歌、玩游戏等方式,主动与他们进行互动,促进他们的语言和情感能力的发展。
3. 提供适当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对于婴幼儿的智力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婴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提供适当的早期教育活动,例如绘画、拼图和故事阅读等,可以帮助婴幼儿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健康饮食和充足睡眠饮食和睡眠对于婴幼儿的脑发育和智力开发同样重要。
提供均衡的饮食可以为婴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他们脑神经元的发育和功能的正常运转。
同时,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婴幼儿大脑的整理和记忆过程,有利于他们思维和学习的巩固。
幼儿大脑发育能力培养教案

幼儿大脑发育能力培养教案一、教案背景概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幼儿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幼儿大脑发育能力培养也备受关注。
幼儿期是人类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大脑发育能力能够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培养幼儿大脑发育能力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大脑发育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2. 掌握促进幼儿大脑发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3. 帮助幼儿发展认知、语言、运动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幼儿大脑发育的基本特征a. 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出生后两年和青少年期。
b. 神经元连接的形成和强化过程。
c. 语言、认知和运动等能力的发展与大脑发育的关系。
2. 幼儿大脑发育的影响因素a. 遗传因素:家族基因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b. 环境因素:刺激性和丰富性环境对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
3. 促进幼儿大脑发育的方法和策略a. 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音乐、绘画、游戏等。
b. 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观察新事物。
c. 注重幼儿的语言培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d. 适当引导和督促幼儿进行体育锻炼。
e. 培养幼儿的情感智力,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1. 了解幼儿大脑发育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2. 掌握促进幼儿大脑发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法:通过幼儿熟悉的场景和情境,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
2. 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物展示,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3. 互动法:通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促进幼儿参与和思考。
4. 游戏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动画片、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幼儿对大脑发育的兴趣。
2. 教学内容的呈现a. 介绍幼儿大脑发育的基本特征。
b. 分析遗传和环境对幼儿大脑发育的影响。
c. 阐述促进幼儿大脑发育的方法和策略。
3.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婴幼儿大脑发育课件

婴幼儿大脑发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材第四章“婴幼儿大脑发育”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涉及婴幼儿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促进大脑发育的有效方法以及相关教育实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大脑的结构与功能,理解大脑发育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2. 掌握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学会在此期间进行有效的教育活动。
3.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提高教育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促进大脑发育的有效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进行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大脑结构模型,大脑发育相关图片,教育案例视频。
2. 学具:婴幼儿大脑发育手册,实践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脑发育的关注,提出问题:“婴幼儿大脑发育对成长有哪些影响?”2. 理论讲解:讲解婴幼儿大脑的结构与功能,阐述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教育案例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在关键期进行有效的教育活动。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科学方法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设计大脑发育促进活动。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大脑结构图2. 大脑发育关键期3. 促进大脑发育的有效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堂所学,为一位6个月大的婴儿设计一个大脑发育促进活动。
2. 答案要求:活动需包括具体内容、实施方法、预期效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关于婴幼儿大脑发育的知识,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同时,关注教育实践中的新动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婴幼儿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以及促进大脑发育的有效方法。
幼儿大脑发育教案

幼儿大脑发育教案引言:幼儿期是人类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教案将从幼儿大脑发育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发展目标、教学策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幼儿大脑发育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大脑发育的特点: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和连接不断增加,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此外,幼儿大脑的可塑性较高,容易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在此期间形成的神经连接对日后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2.影响幼儿大脑发育的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大脑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幼儿的智力和学习能力部分受到遗传因素的决定。
(2)环境刺激:幼儿期的大脑发育需要丰富多样的刺激,包括感官刺激、社交交流、游戏活动等。
(3)营养与健康:优质的营养和良好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大脑的正常发育。
(4)情感与亲密关系:稳定的情感支持和亲密关系对幼儿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二、发展目标基于幼儿大脑发育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目标:(1)促进幼儿智力的综合发展,包括语言、思维、记忆、创造力等方面。
(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包括沟通、合作、自控等。
(3)提高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包括精细运动和大肌肉运动的发展。
(4)培养幼儿的情感管理能力,包括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等。
(5)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1.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了提供足够的刺激和乐趣,我们将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包括潜在教育玩具、教育游戏、绘本角落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提供情感支持和亲密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亲密关系,以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3.注重个别差异的关注:我们将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教学和活动安排,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幼儿在大脑发育方面的进展,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发展、运动能力、社交互动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大脑发育规律与婴幼儿的教育课件

大脑发育规律与婴幼儿的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教材《儿童心理学》第三章“大脑发育规律与婴幼儿的教育”展开,详细内容涵盖大脑发育的基本原理、关键期与婴幼儿教育策略、以及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脑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婴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 掌握婴幼儿关键期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3. 学会设计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脑发育关键期的识别与教育策略的实施。
教学重点:大脑发育规律的理解及其在婴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大脑发育模型、婴幼儿教育活动视频。
2. 学具:学习手册、彩笔、婴幼儿教育案例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脑发育模型,引发学生对大脑发育的兴趣。
描述大脑发育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提问:“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有哪些?这些关键期对婴幼儿教育有何影响?”2. 理论讲解:讲解大脑发育的基本规律。
解释关键期的概念及其教育意义。
分析促进大脑发育的教育活动设计原则。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婴幼儿教育活动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教育策略。
分组讨论:根据案例集,探讨不同关键期的教育方法。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例关键期教育案例,详细解析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互动提问:针对案例,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个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实践活动,要求包含具体操作步骤和目标。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脑发育基本规律关键期概念促进大脑发育的教育策略2. 婴幼儿关键期教育识别关键期教育方法与实施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针对03岁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促进活动,并说明活动目的、步骤和预期效果。
2. 答案:(示例)活动名称:亲子互动认知游戏目的:提高婴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促进大脑发育。
步骤:1. 准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积木。
2. 家长与婴幼儿共同参与游戏,引导婴幼儿观察积木的颜色和形状。
2024年神奇的大脑——婴儿大脑发展课件

2024年神奇的大脑——婴儿大脑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婴儿心理学与教育》教材第四章“婴儿大脑的神奇发展”展开。
详细内容涉及婴儿大脑的发展阶段、关键期、神经可塑性以及促进婴儿大脑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儿大脑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关键期。
2. 掌握促进婴儿大脑发展的有效教育策略。
3. 了解神经可塑性的概念及其在婴儿教育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婴儿大脑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关键期的识别。
重点:促进婴儿大脑发展的教育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大脑模型、成长发育时间表。
2. 学具:学习手册、彩色笔、便签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婴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婴儿大脑发展的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婴儿大脑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强调关键期在婴儿大脑发展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判断婴儿所处的发育阶段,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4. 随堂练习(10分钟)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通过触摸大脑模型,了解大脑结构和功能。
六、板书设计1. 婴儿大脑发展的四个阶段2. 关键期及其重要性3. 促进婴儿大脑发展的教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位婴儿的成长案例,判断其大脑发展阶段的划分,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03岁婴儿大脑开发指南》,深入了解婴儿大脑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理论知识讲解中的婴儿大脑发展阶段和关键期3. 例题讲解中的案例分析4. 随堂练习中的分组讨论与分享5. 作业设计中的案例分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展示婴儿成长视频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片段,涵盖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儿发展特点。
通过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婴儿大脑发展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大脑在出生的时候是370g,到6月的时候增加一倍,到2岁的时候又增加一倍,到3岁的时候就接近成人的范围了。
与身体其他发育不一样,大脑的发育是一次完成,是不可逆的,换句话说大脑发育是有时间性的,倘若错过了发育时间,大脑发育不充分,带来的将是终身遗憾。
所以,抓住婴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利用其脑神经的敏感性,进行早期教育,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促进大脑的发育:要使大脑生长发育良好应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良好的营养,充足的氧气,这是为大脑发育奠定物质基础。
二是良好的信息刺激,合理的环境刺激,这是为大脑功能提供精神粮食。
婴幼儿期是神经反射的敏感期,大脑呈一片空白,它将毫无保留地吸收外界信息。
信息一旦入脑,即刻印在脑的结构中。
(比如,人们常说婴儿的模仿能力强,一个动作多教他几次他就会了,这就是大脑信息的录入和存储)。
因此,应尽早地将美好的、正确的知识信息抢先输入,占据大脑这块神奇的土地,使之成为知识的海洋,智能的发源地。
关于智护训练:它以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为基础,智力发育关键期为心理学依据,医学科研成果为支持,指导父母通过智能训练、肢体被动训练、潜能引发训练、情感交流互动训练,达到提高婴幼儿的早期智力与体格发育之目的。
儿童智护训练主要包括智能训练(追视训练、寻声训练、交
往训练、触觉训练)、体格训练(肢体被动训练、俯卧抬头、翻身训练、平衡训练)等内容。
智护训练分为四期,0~1月,1~3月,4~6月,7~9月。
0~1月智护训练课程安排•
(一)体格训练•1、新生儿抚触•2、肢体被动操•3、俯卧抬头•
(二)智能训练•1、视觉训练•2、听觉训练•3、视听结合训练
新生儿抚触:它通过触摸新生儿的皮肤,刺激皮肤感受器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系统的抚触,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加免疫力,增进食物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同时能增进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宝宝心理健康地成长。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经过触摸后,体重平均增加10%左右,并降低患先天性贫血几率、促进其感官和神经发展,且越早触摸越好。
新生儿抚触与中医经络穴位之间的联系:中医理论指出“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气血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
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
关节得以通利。
抚触方法:1、头面部:舒展眉心法、永远的微笑法、梳头法2、头面穴:百会、四神聪、印堂、神庭、睛明、攒竹、风池、天柱、太阳3、胸腹部:揉腹法,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4、背部:在脊柱两侧,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推按,可帮助消化,增强抵抗力5、四肢:用中医的“搓法“,放松肌肉6、中医之推三关: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7、揉涌泉穴: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8、揉足三里:调整肠胃、健脾祛痰。
可帮助铅元素的排泄+锌和钙元素的补充,最终使得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得到纠正勤做肢体被动操的意义:1、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2、有助于大脑、神经系统、肌肉等的发育3、还可以帮助和促进婴儿动作的发展肢体被动操的做法:1、上肢:扩胸运动、伸展运动2、下肢:屈髋运动、蹬腿运动、揉膝3、可配合欢快的背景音乐4、操作时,注意保护各关节训练俯卧抬头的重要性:1、能锻炼颈部、胸背部的肌肉2、可以增大肺活量3、促进血液循环4、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疾病5、扩大宝宝的视野范围,从不同角度观察新的事物,有利于智力的发育6、婴儿大动作发育,竖头是第一步,头抬得不好,会影响宝宝的一系列动作发育,比如翻身晚、晚坐、晚爬、晚走,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7、趴着睡引起婴儿猝死的
事例屡见不鲜,这多半是由于熟睡时口鼻被枕头、包被覆盖堵住导致窒息,而婴儿颈部力量不足以帮他脱离窒息状态造成的8、俯卧抬头的练习还是日后宝宝学爬的基础,爬行首先需要颈部力量达到要求俯卧抬头的训练方法:1、宝宝俯卧在台面上2、双手托其腋下,慢慢托他抬头,可根据宝宝自身的力量逐步减轻上托的力量。
3、每次练习1~2分钟4、此训练要在喂奶前半小时到1小时进行,切忌在吃奶后马上做5、俯卧时要注意不要影响呼吸视觉训练的意义:“月子里的宝宝怕见光!”基于这句“老人言”,新添了宝宝的家庭,总是很细心地把房间弄得暗暗的,生怕把宝宝的眼睛给刺坏了。
其实,宝宝才不喜欢过那暗淡无光的日子呢!感知觉是婴儿心理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而视觉又是感知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新生儿而言,离开阴暗的子宫,来到光明绚丽的世界,“光”是相当大的冲击,眼睛将为宝宝提供外界70%~80%的信息,视觉潜在能力发掘得越早,越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尤其是前6个月)是视觉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如果在关键期内得不到足够的刺激满足,对孩子视力的正常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视觉训练方法(一):1、新生儿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母2、亲一手托住其枕部,一手用红球吸引其注视3、红球在距离眼睛20cm处,从中线开始,在宝宝开始注视后慢慢向两侧移4、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从每次20秒逐渐增加至
1~2分钟5、观察宝宝的反应,身体不适时立即停止6、注意新生儿仅能看到距离眼睛20c m的活动的物体,训练追视物体不宜过远视觉训练方法(二):让孩子多见光,多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使宝宝视觉受到相当的光和色的刺激,以提高宝宝视觉的灵敏度。
此外让婴儿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还有利于建立条件反射,使婴儿学习到天暗了、关灯了要睡觉;天亮了可睁开眼看看、玩玩等等。
当然也不能为了训练宝宝,让房间搞得过于光亮,大致控制在我们成年人感觉柔和舒适就可以了听觉训练的意义:宝宝的听力开始得很早,甚至起始于胎儿期。
近年来,儿童早期教育研究者认为,胎儿在母腹内已有听觉,早期听觉刺激是胎教的主要方法之一。
宝宝在有了听觉之后,他就要不停地听,只要落在他的听觉范围内,他便收入耳内产生听觉,传入大脑,留下痕迹,一直到入睡为止。
听觉不仅使宝宝辨认周围环境中的多种声音,而且凭此掌握人类的语言,婴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听觉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听觉训练方法:1、给宝宝听轻柔舒缓的音乐2、用适合新生儿的沙锤在距离宝宝耳旁20cm处轻轻摇动,吸引转头3、也可由家长在小儿耳旁轻轻呼唤宝宝,吸引转头4、两只耳朵轮流进行5、每次1~2分钟6、注意,声音不宜过响,一侧时间不超过30秒视听结合训练:1、怎样训练新生儿以及什么时侯训练
新生儿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一般孩子在吃饱后1小时左右会有10分钟到半时的觉醒时间,我们要利用新生儿这段觉醒时间进行视听训练。
2、方法一:成人面对宝宝,距离约20c m,一边呼唤宝宝,一边从中线开始,向左右90度缓慢移动头部,吸引宝宝的追视3、方法二:可给新生儿看红色绒线球,一般距新生儿15-20厘米,慢慢抖动红球,以引起新生儿注意,再从中线位慢慢移动红球,让新生儿追视4、以上方法方法可以训练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及注意力5、新生儿很容易疲劳,一般每次视听训练不要超过10分钟左右,以保证新生儿有充足的睡眠。